CN216009913U - 一种流体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9913U
CN216009913U CN202122521500.8U CN202122521500U CN216009913U CN 216009913 U CN216009913 U CN 216009913U CN 202122521500 U CN202122521500 U CN 202122521500U CN 216009913 U CN216009913 U CN 216009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shell
seal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15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强
周敏
曾凡乐
李长征
王明
曾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15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9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9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9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流体连接器,包括插头底座壳体、插头压环、插头壳体、插头弹簧、密封块、压块、插座底座壳体、插座压环、插座壳体、插座弹簧、密封杆和密封环,插头弹簧安装于插头壳体内,密封块设置于插头壳体的一端,压块设置与插头壳体的另一端,插头壳体插接于插头底座壳体内,且插头压环与插头壳体螺纹连接;密封杆安装于插座壳体内,插座弹簧套装于密封杆上,密封环安装于插座壳体端部,插座压环与插座底座壳体螺纹连接,用于安装插座壳体,密封块前端插接于密封环内,且密封块与密封杆相抵。将插头底座壳体和插座底座壳体连接设备后,将插头和插座进行对插,可实现消除插头插座之间的连接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体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常用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随着设备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冷却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而液冷散热具有散热效率高、噪音小、占用空间小等优点,所以液冷取代风冷在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上得到广泛使用。液冷系统中流体连接器作为连接高压流体管道和控制管道通断的重要部件,其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尤为重要;当流体连接器插头插座分模块安装在设备上时,由于开孔位置误差或设备安装等原因导致插头插座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对中误差。
目前市场上盲插式流体连接器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了浮动结构,由于现行盲插浮动结构只是支点摆动,插合后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的轴线成一夹角,不对中误差调整范围极小;对于震动或需反复插合的应用环境,插头插座壳体易造成损伤,流体更会从损伤处腐蚀壳体,缩短使用寿命,插头插座壳体易造成损伤,流体更会从损伤处腐蚀壳体,缩短使用寿命;插头插座插合后不能进行浮动,不能起到吸震减震作用;插头壳体与压块之间为螺牙连接,产品安装在设备上使用时,会因设备的震动导致螺牙连接松动,导致密封不良,产品内部的通过得液体泄漏,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现有产品的插头压环与插头底座之间为螺牙连接,产品安装在设备上使用时,插头压环压紧插头壳体,插头压环与插头壳体之间为面与面之间的接触,因面与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当插头与插座在对插连接时,增加了产品浮动移动的难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连接效果好、防震效果好以及安全性能高的用于流体连接器的插头插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连接器,通过优化现有流体连接器的插头插座结构,使插头插座对中连接误差允许范围大、使用寿命长、浮动连接顺畅,提高了液冷系统管道施工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连接器,包括插头底座壳体、插头压环、插头壳体、插头弹簧、密封块、压块、插座底座壳体、插座压环、插座壳体、插座弹簧、密封杆和密封环,所述插头弹簧安装于所述插头壳体内,所述密封块设置于所述插头壳体的一端,所述压块设置与所述插头壳体的另一端,且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压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插头弹簧两端,所述插头壳体插接于所述插头底座壳体内,且所述插头压环与所述插头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密封杆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内,所述插座弹簧套装于所述密封杆上,所述密封杆前端与所述密封环连接,所述密封环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端部,所述密封杆末端安装于所述插座底座壳体内,所述插座压环与所述插座底座壳体螺纹连接,用于安装所述插座壳体,所述插头壳体插接于所述插座底座壳体内,所述密封块前端插接于所述密封环内,且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密封杆相抵。
优选地,所述压块通过插头卡簧与所述插头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压块的配合径向间隙为0~1mm。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通过插座卡簧与所述插座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头弹簧的一端为锥形,且所述插头弹簧的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插头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座弹簧为锥形弹簧,所述插座弹簧的内径小的端部与所述密封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头压环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头钢珠的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插座压环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座钢珠的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插头压环的内孔和所述插座压环的内孔均设有至少一条卡槽。
优选地,所述插头底座壳体和所述插座底座壳体上均设有六角凸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流体连接器,包括插头底座壳体、插头压环、插头壳体、插头弹簧、密封块、压块、插座底座壳体、插座压环、插座壳体、插座弹簧、密封杆和密封环,插头弹簧安装于插头壳体内,密封块设置于插头壳体的一端,压块设置与插头壳体的另一端,且密封块与压块分别设置于插头弹簧两端,插头壳体插接于插头底座壳体内,且插头压环与插头壳体螺纹连接;密封杆安装于插座壳体内,插座弹簧套装于密封杆上,密封杆前端与密封环连接,密封环安装于插座壳体端部,密封杆末端安装于插座底座壳体内,插座压环与插座底座壳体螺纹连接,用于安装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接于插座底座壳体内,密封块前端插接于密封环内,且密封块与密封杆相抵。插头壳体与压块之间过盈连接可以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震动导致松脱,使产品起不到密封的作用,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压块后端的平面支撑插头弹簧,使插头弹簧、密封块不能后退,如此,插头壳体、密封块、插头弹簧以及压块形成整体;插头弹簧和密封块形成一个活塞结构,使得密封块能够随插头弹簧压缩和伸长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插头壳体的密封状态;插头压环套装在插头壳体外表面,与插头底座壳体连接,插头底座壳体与设备连接;插座壳体与插座底座壳体之间连接,密封杆的端面支撑插座弹簧顶住密封环,使插座壳体、密封环、插座弹簧和密封杆形成一个整体,并形成一个活塞结构,密封环随插座弹簧压缩和伸长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插座头部与外界的密封状态;将插头底座壳体和插座底座壳体连接设备后,将插头和插座进行对插,可实现消除插头插座之间的不对中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轴侧爆炸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插头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插座压环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5中:
插头底座壳体—1,插头压环—2,插头壳体—3,插头弹簧—4,密封块—5,压块—6,插座底座壳体—7,插座压环—8,插座壳体—9,插座弹簧—10,密封杆—11,密封环—12,插头卡簧—13,插座卡簧—14,插头钢珠—15,插座钢珠—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横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轴侧爆炸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插头压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插座压环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插头底座壳体1、插头压环2、插头壳体3、插头弹簧4、密封块5、压块6、插座底座壳体7、插座压环8、插座壳体9、插座弹簧10、密封杆11和密封环12,插头弹簧4安装于插头壳体3内,密封块5设置于插头壳体3的一端,压块6设置与插头壳体3的另一端,且密封块5与压块6分别设置于插头弹簧4两端,插头壳体3插接于插头底座壳体1内,且插头压环2与插头壳体3螺纹连接;密封杆11安装于插座壳体9内,插座弹簧10套装于密封杆11上,密封杆11前端与密封环12连接,密封环12安装于插座壳体9端部,密封杆11末端安装于插座底座壳体7内,插座压环8与插座底座壳体7螺纹连接,用于安装插座壳体9,插头壳体3插接于插座底座壳体7内,密封块5前端插接于密封环12内,且密封块5与密封杆11相抵。
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插头壳体3与压块6之间过盈连接可以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震动导致松脱,使产品起不到密封的作用,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压块6后端的平面支撑插头弹簧4,使插头弹簧4、密封块5不能后退,如此,插头壳体3、密封块5、插头弹簧4以及压块6形成整体;插头弹簧4和密封块5形成一个活塞结构,使得密封块5能够随插头弹簧4压缩和伸长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插头壳体3的密封状态;插头压环2套装在插头壳体3外表面,与插头底座壳体1连接,插头底座壳体1与设备连接;插座壳体9与插座底座壳体7之间连接,密封杆11的端面支撑插座弹簧10顶住密封环12,使插座壳体9、密封环12、插座弹簧10和密封杆11形成一个整体,并形成一个活塞结构,密封环12随插座弹簧10压缩和伸长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插座头部与外界的密封状态;将插头底座壳体1和插座底座壳体7连接设备后,将插头和插座进行对插,可实现消除插头插座之间的不对中误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压块6通过插头卡簧13与插头壳体3连接。插头卡簧13过盈连接可以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震动导致松脱,使产品起不到密封的作用,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块5和插头壳体3内部之间设置有O型垫圈,压块6后端的平面支撑插头弹簧4,O型垫圈、插头壳体3、密封块5、插头弹簧4、插头卡簧13以及压块6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在插头插座进行不对中插合时,插头壳体3进行径向移动,插头弹簧4也跟着一起移动,始终保证插头弹簧4和密封块5轴线在同一线上,使密封块5在回弹过程中无卡死风险。
进一步地,在插头壳体3和插头底座壳体1端面之间设置有O型垫圈,保证插头壳体3和插头底座壳体1端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更进一步地,在插头壳体3与压块6接触处设置有凹槽,使压块6有足够空间与插头壳体3连接并沉入到插头底座壳体1中可以径向移动;更进一步地,插头底座壳体1与设备接触处为带斜面的密封方式,此面带有O型垫圈和不带O型垫圈两种方式,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凹槽,进行径向密封方式,水平方向上设置凹槽,进行端面密封方式,以上密封方式在同一种接口上可选择一种或者组合选择或者全部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插头壳体3与压块6的配合径向间隙为0~1mm。需要说明的是,插头壳体3上面设置的两个面以及一个槽,其间的轴向总高度为2.5mm,压块6上的与之对应设置配合的两个面和一个槽,轴向总高度也为2.5mm,此尺寸为当前方案的最优尺寸,当然轴向总高度也可以为其他尺寸,此设计减少了产品的安装距离,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插头壳体3和压块6上面以及槽的配合径向间隙为0~1.0mm之间,这个距离既能保证插头壳体3和压块6之间能够顺畅地安装,又能保证插头壳体3和压块6在安装后不会松动,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密封环12通过插座卡簧14与插座壳体9连接。插座卡簧14过盈连接可以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震动导致松脱,使产品起不到密封的作用,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插头弹簧4的一端为锥形,内径由大到小,且插头弹簧4的另一端为圆柱形,插头弹簧4的另一端与压块6连接。插头弹簧4一端为锥形,内径由大到小,在小端变为圆柱形,在装配时,只有内径小的可以装入压块6当中,有防呆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插座弹簧10为锥形弹簧,插座弹簧10的内径小的端部与密封环12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插头压环2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头钢珠15的环形槽。可以在插头压环2上增加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安装插头钢珠15,可以为1颗,也可以为多颗,产品组装完成后,插头压环2与插头壳体3之间通过插头钢珠15支撑,插头压环2与插头壳体3之间留有0.02mm以上得间隙;插头压环2和插头底座壳体1贴合后的接触面,保证插头壳体3与插头底座壳体1间留有0.02mm以上的间隙,压缩O型圈防水的同时插头钢珠15可以减小插头压环2和插头底座壳体1贴合面的摩擦系数,使产品对插时的浮动连接更加顺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插座压环8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座钢珠16的环形槽。可以在插座压环8上增加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安装插座钢珠16,可以为1颗,也可以为多颗,产品组装完成后,插座压环8与插座壳体9之间通过插座钢珠16支撑,插座压环8与插座壳体9之间留有0.02mm以上得间隙;插座底座壳体7和插座壳体9贴合后的接触面,保证插座底座壳体7和插座壳体9间留有0.02mm以上的间隙,压缩O型圈防水的同时插座钢珠16可以减小插座底座壳体7和插座壳体9贴合面的摩擦系数,使产品对插时的浮动连接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插头压环2的内孔和插座压环8的内孔均设有至少一条卡槽。插头压环2圆孔内增加1个或多个卡位卡槽,组装时采用特殊工具装配,防止插头在工作中因为人为拆卸而产生失效和危险;同样地,插座压环8圆孔内增加1个或多个卡位凸起,组装时采用特殊工具装配,防止插头在工作中因为人为拆卸而产生失效和危险;插头压环2和插座压环8的为圆柱形和其他不便拧转的形状,保证插头压环2和插座压环8更加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插头底座壳体1和插座底座壳体7上均设有六角凸部。六角凸部的设计方便与设备对接的同时不会影响到与插头压块6的螺纹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流体连接器主要包括插头底座壳体、插头压环、插头壳体、插头弹簧、密封块、压块、插座底座壳体、插座压环、插座壳体、插座弹簧、密封杆和密封环,插头弹簧安装于插头壳体内,密封块设置于插头壳体的一端,压块设置与插头壳体的另一端,且密封块与压块分别设置于插头弹簧两端,插头壳体插接于插头底座壳体内,且插头压环与插头壳体螺纹连接;密封杆安装于插座壳体内,插座弹簧套装于密封杆上,密封杆前端与密封环连接,密封环安装于插座壳体端部,密封杆末端安装于插座底座壳体内,插座压环与插座底座壳体螺纹连接,用于安装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接于插座底座壳体内,密封块前端插接于密封环内,且密封块与密封杆相抵。插头壳体与压块之间过盈连接可以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震动导致松脱,使产品起不到密封的作用,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压块后端的平面支撑插头弹簧,使插头弹簧、密封块不能后退,如此,插头壳体、密封块、插头弹簧以及压块形成整体;插头弹簧和密封块形成一个活塞结构,使得密封块能够随插头弹簧压缩和伸长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插头壳体的密封状态;插头压环套装在插头壳体外表面,与插头底座壳体连接,插头底座壳体与设备连接;插座壳体与插座底座壳体之间连接,密封杆的端面支撑插座弹簧顶住密封环,使插座壳体、密封环、插座弹簧和密封杆形成一个整体,并形成一个活塞结构,密封环随插座弹簧压缩和伸长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插座头部与外界的密封状态;将插头底座壳体和插座底座壳体连接设备后,将插头和插座进行对插,可实现消除插头插座之间的不对中误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底座壳体(1)、插头压环(2)、插头壳体(3)、插头弹簧(4)、密封块(5)、压块(6)、插座底座壳体(7)、插座压环(8)、插座壳体(9)、插座弹簧(10)、密封杆(11)和密封环(12),所述插头弹簧(4)安装于所述插头壳体(3)内,所述密封块(5)设置于所述插头壳体(3)的一端,所述压块(6)设置与所述插头壳体(3)的另一端,且所述密封块(5)与所述压块(6)分别设置于所述插头弹簧(4)两端,所述插头壳体(3)插接于所述插头底座壳体(1)内,且所述插头压环(2)与所述插头壳体(3)螺纹连接;所述密封杆(11)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9)内,所述插座弹簧(10)套装于所述密封杆(11)上,所述密封杆(11)前端与所述密封环(12)连接,所述密封环(12)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9)端部,所述密封杆(11)末端安装于所述插座底座壳体(7)内,所述插座压环(8)与所述插座底座壳体(7)螺纹连接,用于安装所述插座壳体(9),所述插头壳体(3)插接于所述插座底座壳体(7)内,所述密封块(5)前端插接于所述密封环(12)内,且所述密封块(5)与所述密封杆(11)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6)通过插头卡簧(13)与所述插头壳体(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3)与所述压块(6)的配合径向间隙为0~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通过插座卡簧(14)与所述插座壳体(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弹簧(4)的一端为锥形,且所述插头弹簧(4)的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插头弹簧(4)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块(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弹簧(10)为锥形弹簧,所述插座弹簧(10)的内径小的端部与所述密封环(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压环(2)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头钢珠(15)的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压环(8)上设有用于安装插座钢珠(16)的环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压环(2)的内孔和所述插座压环(8)的内孔均设有至少一条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底座壳体(1)和所述插座底座壳体(7)上均设有六角凸部。
CN202122521500.8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流体连接器 Active CN216009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1500.8U CN216009913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流体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1500.8U CN216009913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流体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9913U true CN21600991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1500.8U Active CN216009913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流体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9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57469A (zh) 一种流体连接器
CN113124248B (zh)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冷却管路用面板连接快速接头
CN216009913U (zh) 一种流体连接器
CN106931261B (zh) 一种浮动盲插流体连接器
CN216555839U (zh) 一种r744空调热泵管路接头密封结构
CN113108139A (zh) 液管与液管接头的锁固式防漏组装结构
CN110829106B (zh) 大容差浮动对接的连接器外壳组件
CN220319981U (zh) 一种回液断路阀
CN111120756B (zh) 一种液用盲插接头
CN218762051U (zh) 一种自动插拔锁定式快速接头
CN209524189U (zh) 浮动式可带压拔插的盲插流体连接器
CN220623145U (zh) 一种便捷连接铜管
CN219888973U (zh) 一种用于软管连接的管道连接头
CN215950719U (zh) 流体连接器
CN219994653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连接件
CN218975944U (zh) 一种按钮式流体连接器
CN217463643U (zh) 一种带浮动功能的快速接头
CN109980429B (zh) 一种弹性接触件嵌入式密封连接器
CN217003577U (zh) 一种快速接头的浮动盲插机构
CN215335067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15299632U (zh) 一种头座插合处使用球头锥面金属硬密封的电连接器
CN220688353U (zh) 连接组件
CN214425324U (zh) 具有三通结构的控制阀
CN219874292U (zh) 机电一体化快速电连接结构
CN214849322U (zh) 一种用于传输高清信号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