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9776U - 一种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9776U
CN215979776U CN202121889610.3U CN202121889610U CN215979776U CN 215979776 U CN215979776 U CN 215979776U CN 202121889610 U CN202121889610 U CN 202121889610U CN 215979776 U CN215979776 U CN 21597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intake
air pump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96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漾
崔海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rdner Denver Thomas Pneumatic Systems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rdner Denver Thomas Pneumatic Systems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rdner Denver Thomas Pneumatic Systems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rdner Denver Thomas Pneumatic Systems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96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9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9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泵,包括壳体、压缩组件和进气管组件。壳体构造为横向延伸的柱状结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安装端口,壳体内形成有进气腔,安装端口的侧部设置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安装口。压缩组件通过安装端口安装至壳体。进气管组件与进气安装口连接,沿竖直方向向下观察,进气管组件与壳体至少部分地重叠。根据本实用新型,进气管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上侧,可以充分利用气泵原有的空间实现进气管组件的安装,能够减小气泵的侧向尺寸,使其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小型化。

Description

一种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的气泵,例如用于医疗领域中进行氧气浓缩的空气压缩泵等,大多设置有专门的进气管。该进气管通常设置在气泵的壳体的横向外侧,并与气泵的进气腔连通,用以实现从气源(例如外界环境或其他任何所需的气源)吸入气体。这样的气泵的体积较大,难以做到进一步小型化。另外,气泵的进气管通过倒钩之类的结构安装至壳体。在将进气管拆下时,倒钩结构会发生损坏,使得进气管无法实现二次安装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气泵,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泵,以解决当前气泵尺寸较大,难以进一步小型化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气泵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构造为横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安装端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气腔,所述安装端口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安装口;
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端口安装至所述壳体;以及
进气管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与所述进气安装口连接,沿竖直方向向下观察,所述进气管组件与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地重叠,优选完全重叠。
根据本方案,进气管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上侧,可以充分利用气泵原有的空间实现进气管组件的安装,能够减小气泵的侧向尺寸,使其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小型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安装端口,每个所述安装端口对应安装一个所述压缩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至两个所述安装端口的所述进气安装口。
根据本方案,气泵具有较高的压缩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
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在所述第一管的两端之间与所述第一管交叉连接并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管具有进气口,沿竖直方向向下观察,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壳体重叠;和
转接块,所述转接块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内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第一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转接块并与所述插接部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组件通过所述插接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进气安装口中。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转接块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进气管组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的延伸方向垂直。
根据本方案,进气管组件的安装方向与其整体轴向垂直,方便安装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块形成有配合面,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进气安装口的状态下,所述配合面贴合所述安装端口的侧面。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转接块与安装端口的配合更加紧凑,充分利用空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端口的侧部设置有横向向外凸出的凸台部,所述进气管组件的两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在两个所述安装端口的所述凸台部之间。
根据本方案,可以利用凸台部提高进气管组件的安装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的外侧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缘,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进气安装口的状态下,所述凸缘抵靠所述进气安装口的内侧面形成压力接触密封。
根据本方案,可以利用凸缘实现气密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缘包括多个并且沿插入方向间隔布置,其中,距离所述转接块最远的所述凸缘抵靠所述进气安装口的内端端面。
根据本方案,可以避免进气管组件从进气安装口不期望地脱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的外侧面设置有O型环容纳槽,所述O型环容纳槽内的O型环能够抵靠所述进气安装口的内侧面形成压力接触密封。
根据本方案,可以利用O型圈实现气密性,并且能够实现进气管组件的重复拆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以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转接块连接。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旋转第一管调节进气管组件的角度,使其操作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气泵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泵的另一立体视图,其中进气管组件处于未安装状态;
图3为图1所示的气泵的进气管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进气管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进气管组件的插接部处于安装状态下的竖向剖切视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泵的另一种构型的进气管组件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气泵
10 壳体
11 安装端口
111 进气安装口
112 凸台部
20 压缩组件
21 排气管
30/30’ 进气管组件
31 进气歧管
311 第一管
312 第二管
313 进气口
314 O型圈容纳槽
32/32’ 转接块
321 配合面
322/322’ 插接部
323 凸缘
324 插接口
325 翼片
33 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泵。如图1所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气泵1包括壳体10、压缩组件20和进气管组件30。其中,壳体10大致构造为横向延伸的圆柱状结构,其内部可以容纳马达(未示出)以及压缩组件20的部分结构。壳体10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安装端口11,压缩组件20可以通过该安装端口11安装至壳体10。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可以理解,压缩组件20可以包括诸如缸体、活塞、连杆、偏心轮等实现气体压缩所必须的部件。壳体10内形成有进气腔(未示出)。压缩组件20从进气腔吸入气体并在压缩之后通过排气管21向外排出。
气泵1通过进气管组件30从气源(例如外界环境或装有特定种类气体的气瓶等)吸入气体。根据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壳体10的安装端口11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安装口111,该进气安装口111与壳体10内的进气腔连通。进气管组件30安装至进气安装口111,以实现进气功能。其中,进气管组件30安装在壳体10的上侧靠近安装端口11的部位,当沿着竖直方向向下观察时,进气管组件30与壳体10至少部分地重叠,比如进气管组件30的主体部分横向不超出壳体的最大横向尺寸。如此设置,可以合理利用气泵1上侧原有的狭小空间实现进气管组件30的安装,减小气泵1的侧向尺寸,使气泵1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小型化。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端口11,并且气泵1相应地包括两组压缩组件20。每个压缩组件20分别对应安装至一个安装端口11。由此,气泵1被构造为多缸气泵,可以实现更高的压缩效率。其中,两组压缩组件20共用一个排气管21,并且可以由壳体10内的同一个马达驱动。
图3示出了用于气泵1的进气管组件30。其包括分体的进气歧管31和转接块32。其中进气歧管31包括第一管311和第二管312。该第一管311构成进气管组件30的主体结构。第二管312在第一管311的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一管311交叉连接,并且与第一管311流体连通。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管312在第一管311的中部垂直于第一管311连接,使得进气歧管31构造为T型。然而,可以理解,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管312可以连接至第一管311的其他位置,并且二者之间可以以非垂直的方式交叉连接。
转接块32包括两个,分别连接至第一管311的两端,用以将进气管组件30安装至进气安装口111。其中,转接块32设置有柱状的插接部322。该插接部322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未示出),使得当转接块32与第一管311连接时,流体通道与第一管311流体连通。进气管组件30通过插接部322插入到进气安装口111的方式完成安装。流体通道在插接部322的末端形成有开口,使得进气管组件30可以与壳体10内的进气腔连通。优选地,插接部322的方向与第一管311的轴向垂直。也即,进气管组件30的安装方向垂直于第一管311,从而方便在狭小空间内的安装操作。
如图4所示,转接块32设置有插接口324。第一管311的端部可以插入到插接口324中实现与转接块32的安装。优选地,第一管311的端部设置有O型圈容纳槽314,并且可以在其中设置O型圈33。可以理解,O型圈33相对于第一管311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如此,当第一管311的端部插入到插接口324中时,O型圈33弹性地抵靠插接口324的内表面,形成压力接触密封。根据这样设置,第一管311可以相对于转接块322绕自身轴线转动。当进气管组件30如图1所示的方式安装至壳体10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管311调整进气管组件30的角度。由于可以调整进气管组件的角度,沿竖直方向向下观察,在某些角度可以使进气管组件与所述壳体完全重叠。
优选地,插接部322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进气安装口111插接。插接部322的外侧面设置有相对于插接部322的轴向横向延伸的凸缘323。参考图5,在插接部322插入进气安装口111的状态下,凸缘323抵靠进气安装口111的内侧面,形成压力接触密封。进一步优选地,凸缘323沿插接部322的插入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其中,在插接部322插入进气安装口111的状态下,距离转接块32最远的凸缘323从进气安装口111伸出,并且抵靠在进气安装口111的内端部的端面。此时,进气安装口111与最远侧凸缘323之间形成阻挡,防止进气管组件30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不期望地脱出。
图6示出了另一种构型的进气管组件30’。其中,转接块32’的插接部322’的外侧面没有设置凸缘,而是设置O型圈容纳槽(未示出)。可以在O型圈容纳槽中设置O型圈33。可以理解,O型圈33从插接部322’的外侧面向外凸出。替代地,在插接部322’插入进气安装口111的状态下,O型圈33抵靠进气安装口111的内侧面,形成压力接触密封。根据本构型,由于O型圈33具有良好的弹性,进气管组件30’在拆下时不会产生结构损坏,可以实现重复安装利用。
参考图2,安装端口11大致构造为圆柱形结构。优选地,转接块32设置有配合面321,其构造为内凹的弧形面,并且具有与安装端口11的侧面大致相同的曲率。如此,当进气管组件30安装到位时,配合面321贴合安装端口11的侧面,使气泵1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以理解,当安装端口11的侧面构造为其他形状时,配合面321的形状可以随之改变,只要能实现二者贴合即可。
进一步地,安装端口11的侧面设置有横向向外凸出的凸台部112。例如,凸台部112可以是用于接收固定压缩组件20的螺钉的结构等。进气管组件30可以设置为,当安装到位时,其两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在两个安装端口11的凸台部112之间。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进气管组件30的稳定性。参考图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转接块32设置有翼片325。在安装状态下,进气管组件30通过翼片325与凸台部112抵靠配合。由于翼片325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比较容易地卡入两个凸台部112之间,同时又可以提供保持过盈配合足够的强度。替代地,转接块还可以设置竖向延伸的凹槽,通过凹槽实现类似于翼片所提供的弹性,并且还可以设置诸如卡爪之类的结构将其卡在凸台部上实现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在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构造为横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安装端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气腔,所述安装端口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安装口;
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端口安装至所述壳体;以及
进气管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与所述进气安装口连接,沿竖直方向向下观察,所述进气管组件与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地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安装端口,每个所述安装端口对应安装一个所述压缩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至两个所述安装端口的所述进气安装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
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在所述第一管的两端之间与所述第一管交叉连接并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管具有进气口,沿竖直方向向下观察,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壳体重叠;和
转接块,所述转接块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内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第一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转接块并与所述插接部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组件通过所述插接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进气安装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的延伸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形成有配合面,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进气安装口的状态下,所述配合面贴合所述安装端口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口的侧部设置有横向向外凸出的凸台部,所述进气管组件的两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在两个所述安装端口的所述凸台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外侧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缘,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进气安装口的状态下,所述凸缘抵靠所述进气安装口的内侧面形成压力接触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多个并且沿插入方向间隔布置,其中,距离所述转接块最远的所述凸缘抵靠所述进气安装口的内端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外侧面设置有O型环容纳槽,所述O型环容纳槽内的O型环能够抵靠所述进气安装口的内侧面形成压力接触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以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转接块连接。
CN202121889610.3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气泵 Active CN215979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9610.3U CN215979776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9610.3U CN215979776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9776U true CN215979776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9610.3U Active CN215979776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9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4979B2 (ja) コンプレッサー又はポンプ用流体吸入排出接続具
US10125762B2 (en) Pump port adapter
CN215979776U (zh) 一种气泵
WO2023087892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5898818A (zh) 一种气泵
CN209781778U (zh) 一种真空泵抽气管结构
CN216975071U (zh) 一种管路插接结构以及进气管路
CN218760343U (zh) 一种组合式隔膜泵气路总成
CN2466479Y (zh) 一种燃气安全快速连接器
CN214741754U (zh)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
CN219963590U (zh) 吸奶器
KR200241730Y1 (ko) 보일러용 연통
CN217603587U (zh) 管路连接机构及血压计
CN111255665A (zh) 双头隔膜泵组件和净水器
CN220267897U (zh) 空气压缩机及制氧机
CN215723871U (zh) 一种带有正压密封结构的高效滤毒排风口
CN215371413U (zh) 一种卡凸式管接头
CN220267899U (zh) 一种电磁隔膜泵出气组件及隔膜泵
CN214285832U (zh) 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用分气装配模块
CN220017563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7013815U (zh) 一种吸尘管组件和吸尘器
CN213450755U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2479589U (zh) 螺杆鼓风机进气滤清器
CN218424698U (zh) 一种定位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voc抽风罩
CN216204207U (zh) 转接头和移动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