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1359U - 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1359U
CN215971359U CN202122397189.0U CN202122397189U CN215971359U CN 215971359 U CN215971359 U CN 215971359U CN 202122397189 U CN202122397189 U CN 202122397189U CN 215971359 U CN215971359 U CN 215971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device
vehicle
nozzle
vehicle body
body r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71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尾和磨
亀田和彦
忍田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71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1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1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1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能够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并且具备自行清洗的功能。车身后部构造包括:摄像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部;外装部件,用于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凸条部,设置在比所述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以及喷嘴,设置在比所述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且用于朝向所述摄像装置喷出液体,所述喷嘴与所述摄像装置配置成在车宽方向上不重叠,所述喷嘴与所述凸条部在车宽方向上并排的配置,所述凸条部设置成比所述喷嘴更靠近摄像装置侧。并且,设置用于清洗摄像装置的喷嘴,因此摄像装置具备自行清洗的功能。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所有国家加强建设安全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以加强所有国家的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因此,在所有国家需要加强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负担得起的、易于利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需要改善道路安全,特别是扩大公共交通,要特别关注处境脆弱者、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在交通领域,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应对环境问题,以开发能够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交通安全性的技术。
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制造业中,公开了在车辆的后部搭载用于检测车辆的后方有无物体及该物体与车间距离或相对位置等的摄像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包括凹设在尾门而供车牌安装的凹部、在凹部的上部侧设置的摄像装置和从上方覆盖摄像装置的装饰件。
若车辆在雨天行驶则存在雨滴附着在车身后部的情况。存在该水滴从装饰件的下缘滴下而形成水滴在摄像装置的视角范围内而映入图像中,则存在妨碍基于摄像装置的视觉辨认性的可能,摄像装置因为水滴的附着而存在所拍摄的图像受到水滴的影响,导致拍摄画面不清楚。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提出抑制摄像装置的视角范围内水滴的形成的车身后部等构造。现有技术中,提出将后车门外侧面板形成覆盖摄像装置的遮挡结构,以防止雨水溅到摄像装置上。然而,现有技术中,当存在着车牌装饰件(license garnish)朝向摄像装置的方向倾斜的表面的结构的情况,并无法完全防止雨水或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此外,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摄像装置具备清洗摄像装置的构件。
因此,存在希望尽可能抑制车身后部处的水滴不要附着在摄像装置的需求的同时,也存在具备清洗摄像装置的功能的需求。
鉴于以上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通过在摄像装置的更后方设置凸出结构,能够使滴落在车身表面的水滴滚动并通过凸出结构来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并且,设置用于清洗摄像装置的部件,以使摄像装置具备自行清洗的功能。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包括:摄像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部;外装部件,用于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凸条部,设置在比所述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以及喷嘴,设置在比所述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且用于朝向所述摄像装置喷出液体,所述喷嘴与所述摄像装置配置成在车宽方向上不重叠,所述喷嘴与所述凸条部在车宽方向上并排的配置,所述凸条部设置成比所述喷嘴更靠近摄像装置侧。并且,设置用于清洗摄像装置的喷嘴,因此摄像装置具备自行清洗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凸条部设置在比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车辆的后部的水滴会沿着外装部件往下方滚动,水滴能够通过凸条部确实的滴落,而不会附着在摄像装置。
[2]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包括:延设部,位在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喷嘴之间且从所述凸条部的与所述喷嘴邻接的一端朝向所述摄像装置延伸。
根据所述结构,在凸条部和喷嘴之间设置延设部,能够防止水滴从凸条部的侧面迂回而附着在摄像装置。
[3]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延设部设置为不叠盖所述喷嘴的液体的喷出范围。
根据所述结构,可通过延设部防止水滴的迂回围绕,且将延设部设置成不叠盖喷嘴的液体的喷出范围,能够不妨碍摄像装置的镜头的清洗。
[4]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包括:侧凸部,与所述凸条部连续的设置且位在所述摄像装置的与喷嘴侧相反的侧边,所述侧凸部覆盖所述摄像装置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侧凸部沿着摄像装置的侧方的水滴能够确实的滴落。
[5]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摄像装置具有镜头,所述侧凸部设置为比所述镜头朝向车辆的更前方的方式与所述凸条部连续。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来自摄像装置的侧方的朝向镜头的水滴确实的经由侧凸部滴落。
[6]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包括:托架,所述摄像装置经由所述托架安装在所述外装部件,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托架。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托架的设置,能够将凸条部和喷嘴容易且便利的设置在托架。
[7]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条部至少形成在所述托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在所述托架的所述车辆后方侧端部和所述外装部件之间形成有槽状的间隙。
根据所述结构,水滴可以进入到形成在托架和外装部件之间的间隙内,水滴累积后形成更大的水滴,通过凸条部,能够确实的滴落。
[实用新型的效果]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部构造,将凸条部设置在比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车辆的后部的水滴会沿着外装部件往下方滚动,滚动到下方时遇到凸条部,因此水滴不会滚动到摄像装置所在的地方,沿着外装部件滴下的水滴遇到凸条部之后能够通过凸条部确实的滴落,从而能够确实的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此外,在摄像装置具备用于清洗摄像装置的喷嘴,通过将喷嘴和凸条部并排的设置,水滴能够通过凸条部和喷嘴确实的滴落,从而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身后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从不同视角观察图2的车身后部构造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00:车身后部构造
101:摄像装置
101F:框体
101L:镜头
102:外装部件
102S:安装面
102T:倾斜面
102TE:下端缘
110:凸条部
110A:侧凸部
110E:延设部
B:托架
G:间隙
H:开口
N: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共同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当提及个数、量等时,除了有特殊的记载以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一定限于该个数、量等。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除了有特殊的记载以外,对本实用新型来说不一定是必须的。另外,以下当存在多个实施方式时,除了有特殊的记载以外,能够适当地组合各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从最初就是预先确定的。
参照附图,说明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的车体面板结构。各附图中的X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向,Z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向,Y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内侧方向。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述的方向及位置都是以将车头面向前方的状态作为前提而定义。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身后部构造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图4是从不同视角观察图2的车身后部构造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车身后部构造例如是车辆的后车门(vehicle back door)的一部分,且在车辆的后部搭载用于检测车辆的后方有无物体及该物体与车间距离或相对位置等的摄像装置。后车门例如具备设置在车辆的后车门而供车牌安装的车牌安装部、摄像装置和设置在摄像装置上方的装饰件等。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身后部构造100包括摄像装置101、外装部件102和凸条部11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摄像装置101设置在车辆的后部,摄像装置101例如是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外装部件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身后部构造100的摄像装置101设置在车辆的后部,为对车辆后方的光景进行摄像。摄像装置101构成为包含镜头(lens)101L、收容镜头101L的框体(frame)101F、基板等。摄像装置101构成为,将拍摄到的影像以电信号的方式向车室内的监视器等显示装置发送。通过在显示装置上放映拍摄到的影像,从而驾驶者能够确认车辆后方的状况。
外装部件102例如是后车门的一部分,例如用于安装监视用摄像装置101和车牌灯(license plate light)等的后门装饰(backdoor garnish)。外装部件102例如是设置在后车门且隐藏安装有车牌的车牌安装部以提升美观。
如图2和图3所示,外装部件102形成有用于安装摄像装置101的开口H,摄像装置101经由开口H可装卸地安装在外装部件102。凸条部110设置在比摄像装置101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如图2所示,从车辆的后方观察时,凸条部110位在摄像装置101的上方以覆盖下方的摄像装置101的方式形成在安装面102S上。如图3所示,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凸条部110比摄像装置101更朝向车辆的后方凸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100,将凸条部110设置在比摄像装置101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因此,车辆的后部的水滴会沿着外装部件102往下方滚动,沿着外装部件102的水滴能够通过凸条部110确实的滴落,而不会附着在摄像装置101。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100中,摄像装置101的镜头会有脏污的情况,为了执行去除摄像装置101的镜头101L的脏污,可以设置能够对摄像装置101喷出液体(例如水、清洗液等)的喷嘴(nozzle)N,以对摄像装置101和/或摄像装置101的镜头101L进行清洗动作。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N设置在比摄像装置101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且用于朝向摄像装置101和/或摄像装置101的镜头101L喷出液体。喷嘴N与摄像装置101配置成在车宽方向Y上不重叠,喷嘴N与凸条部110在车宽方向Y上并排的配置,凸条部110设置成比喷嘴N更靠近摄像装置101侧。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车身后部构造100的各构件的设计是将使水滴滚动且滴落为目的作为考量。沿着外装部件102的表面滚动的水滴是否会继续滚动是跟水滴的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与水滴的质量(mass)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其中水滴的表面张力大小又取决于水滴和水滴所附着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附着面积)。水滴的接触面积大时水滴的表面张力也会大,使得水滴不容易滚动。水滴的质量不够大时,使得水滴也不容易滚动,则会附着在表面上。因此,要让水滴在某物件表面上滚动所需要的条件与水滴的质量和水滴的附着面积有关,本实施方式通过对水滴经过的部件(例如安装有摄像装置101的外装部件102)的结构上的设计,使水滴的质量增加且使水滴的接触面积减少,能够使水滴确实的滚动而最终落下。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车辆的后部的外装部件102的外表面上的水滴的流动机制,设计车身后部构造100,使在外装部件102的外表面上的水滴避免附着在摄像装置101,并且能够确实的滚动而最终落下。
详细来说,如图2到图4所示,外装部件102的安装面102S上形成用于安装摄像装置101的开口H,摄像装置101以符合欲拍摄到的影像的拍摄范围的需求的倾斜角度安装在安装面102S的开口H。
外装部件102具有安装有摄像装置101的安装面102S以及从安装面朝向车辆的后上方倾斜的倾斜面(tilted surface)102T。安装面102S位在倾斜面102T的下方且从倾斜面102T的下端缘连续的方式设置。安装面102S例如设置为具有平坦的表面,用于安装摄像装置101的的开口H形成在该表面。
凸条部110以从安装面102S突出的样貌设置在比摄像装置101位在车辆的更后方且比倾斜面102T位在车辆的更前方的位置。从车辆侧方观察时,凸条部110位在摄像装置101的上端缘的更上方,凸条部110如同形成摄像装置101的屋檐或遮雨棚,并且凸条部110是从安装面102S的表面突出,且凸条部110凸出的前端位在比摄像装置101更朝向车辆的后方的位置,亦即比摄像装置101更朝向车辆的外部凸出,凸条部110与倾斜面102T相比,凸条部110凸出的前端位在比倾斜面102T的最下方的下端缘102TE更朝向车辆的前方的位置,亦即倾斜面102T的与安装面102S接续的端缘的部位(下端缘102TE)比凸条部110的前端更朝向车辆的外部凸出。如此,车辆的后部的水滴会沿着倾斜面102T往下方滚动,滚动到倾斜面102T的下端缘102TE时遇到凸条部110,因此水滴不会滚动到摄像装置101所在的地方,沿着倾斜面102T滴下的水滴遇到凸条部110之后能够通过凸条部110确实的滴落,从而能够确实的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凸条部110的设置,车身后部构造100还包括侧凸部110A。如图2和图4所示,侧凸部110A与凸条部110连续的设置且位在摄像装置101的侧边,侧凸部110A覆盖摄像装置101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侧凸部110A的结构,通过侧凸部110A沿着摄像装置101的侧方的水滴能够确实的滴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凸条部110是以使如肋(rib)那样的凸出结构从安装面102S突出且沿着车宽方向Y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摄像装置101的框体101F上端缘的上方,可使从倾斜面102T滚落的水滴确实的经由凸条部110滴落而不附着在摄像装置101。本实施方式中,也设置了侧凸部110A,将侧凸部110A与凸条部110连续的设置且位在摄像装置101的侧边。此外,侧凸部110A覆盖摄像装置101的在车辆后方侧的至少一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喷嘴N设置在比摄像装置101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亦即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喷嘴N比摄像装置101更朝向车辆的后方凸出,喷嘴N与摄像装置101配置成在车宽方向Y上不重叠。并且喷嘴N与凸条部110在车宽方向Y上是以并排的方式配置,例如在车宽方向Y上喷嘴N与凸条部110的延伸方向大致上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将喷嘴N设置成凸条部110的位置比喷嘴N更靠近摄像装置101侧。
除此之外,如图4所示,侧凸部110A与凸条部110连续的设置且位在摄像装置101的与喷嘴N侧相反的侧边,侧凸部110A覆盖摄像装置101的至少一部分。如此,通过侧凸部110A沿着摄像装置101的侧方的水滴能够确实的滴落。
如此,如图4所示,在摄像装置101的上方,在凸条部110的一端与凸条部并排的设置喷嘴N,以使喷嘴N也同时具备凸条部110的可当作摄像装置101的屋檐或遮雨棚的功能,能够将从倾斜面102T滚动的水滴通过喷嘴N确实的滴落,从而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101。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巧妙的利用安装面102S的有限的空间,将喷嘴N设置在与凸条部110并排的位置,能够使喷嘴N同时发挥清洗摄像装置101和/或摄像装置101的镜头101L的功能和在没有进行清洗动作时防止水滴附着在镜头101L的功能。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当凸条部110和喷嘴N是并排的设置,凸条部110和喷嘴N之间,可设置延设部110E。详细来说,如图4所示,延设部110E位在凸条部110和喷嘴N之间且从凸条部110的与喷嘴N邻接的一端朝向摄像装置101延伸。如此,在凸条部110和喷嘴N之间设置延设部110E,能够防止水滴从凸条部110的侧面迂回而附着在摄像装置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条部110和喷嘴N之间设置如同隔板般的延设部110E,能够阻挡因为表面张力而迂回在凸条部110的侧面(亦即凸条部110的与喷嘴N靠近的端部)的水滴朝向摄像装置101滑落而附着在镜头101L。换句话说,延设部110E如同形成位在摄像装置101和凸条部110和喷嘴N之间的墙壁。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延设部110E设置为不叠盖喷嘴N的液体的喷出范围,以使喷嘴N可确实的清洗摄像装置101和/或摄像装置101的镜头101L。如此,可通过延设部110E来防止水滴的迂回围绕,且将延设部110E设置成不叠盖喷嘴N的液体的喷出范围,能够不妨碍摄像装置101的镜头101L的清洗。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延设部110E设置成延设部110E的从安装面102S凸出的高度不妨碍到喷嘴N的喷出清洗液的喷出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除了将摄像装置101直接安装在外装部件102的形成在安装面102S的开口H,也可以设置托架(bracket)B,摄像装置101经由托架B安装在外装部件102。此时,喷嘴N和凸条部110可直接设置在托架B。根据托架B的设置,能够将凸条部110和喷嘴N容易且便利的设置在托架B。
如图3和图4所示,凸条部110可以设置在托架B,摄像装置101经由托架B安装在外装部件102,喷嘴N设置在托架B。如此,通过托架B的设置,能够将凸条部110和喷嘴N容易且便利的设置在托架B。
详细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安装面102S除了可以直接形成在外装部件102上,也可以利用托架B,将托架B设置在外装部件102上而将托架B作为安装面,将摄像装置101经由托架B安装在外装部件。这样的设计,凸条部110和喷嘴N可以设置在托架B,能够使凸条部110和喷嘴N容易的安装在托架B,提高组装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同凸条部110和喷嘴N能够容易的设置在托架B上,侧凸部110A和延设部110E也可以设置在托架B,能够使凸条部110、侧凸部110A和延设部110E容易的设置在托架B。例如,将托架B设置成侧凸部110A、凸条部110和延设部110E一体地形成的方式,提高组装性。
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凸条部110至少形成在托架B的车辆后方侧端部,在托架B的车辆后方侧端部和外装部件102之间形成有槽状的间隙(gap)G。根据槽状的间隙G的设计结构,水滴可以进入到所述的形成在托架B和外装部件102之间的间隙G内,水滴累积后形成更大的水滴,通过凸条部110,能够确实的滴落。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托架B的设置,使托架B和外装部件102之间的接缝的地方,形成槽状的间隙G。来自上方的倾斜面102T的水滴将会进入间隙G内,水滴累积在间隙G内之后,增加了水滴的质量,并且由于间隙很小,故减少了水滴的接触面积,水滴会继续滚动而来到下方的凸条部110,而通过凸条部110的水滴可以确实的滴落,从而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101。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部构造,将凸条部设置在比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车辆的后部的水滴会沿着外装部件往下方滚动,滚动到下方时遇到凸条部,因此水滴不会滚动到摄像装置所在的地方,沿着外装部件滴下的水滴遇到凸条部之后能够通过凸条部确实的滴落,从而能够确实的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此外,在摄像装置具备用于清洗摄像装置的喷嘴,通过将喷嘴和凸条部并排的设置,水滴能够通过凸条部和喷嘴确实的滴落,从而防止水滴附着在摄像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部;
外装部件,用于安装所述摄像装置;
凸条部,设置在比所述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以及
喷嘴,设置在比所述摄像装置位在车辆的更后方的位置且用于朝向所述摄像装置喷出液体,所述喷嘴与所述摄像装置配置成在车宽方向上不重叠,
所述喷嘴与所述凸条部在车宽方向上并排的配置,
所述凸条部设置成比所述喷嘴更靠近摄像装置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延设部,位在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喷嘴之间且从所述凸条部的与所述喷嘴邻接的一端朝向所述摄像装置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设部设置为不叠盖所述喷嘴的液体的喷出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侧凸部,与所述凸条部连续的设置且位在所述摄像装置的与喷嘴侧相反的侧边,所述侧凸部覆盖所述摄像装置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具有镜头,所述侧凸部设置为比所述镜头朝向车辆的更前方的方式与所述凸条部连续。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托架,所述摄像装置经由所述托架安装在所述外装部件,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托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条部至少形成在所述托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
在所述托架的所述车辆后方侧端部和所述外装部件之间形成有槽状的间隙。
CN202122397189.0U 2021-09-30 2021-09-30 车身后部构造 Active CN215971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7189.0U CN215971359U (zh) 2021-09-30 2021-09-30 车身后部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7189.0U CN215971359U (zh) 2021-09-30 2021-09-30 车身后部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1359U true CN215971359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7189.0U Active CN215971359U (zh) 2021-09-30 2021-09-30 车身后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1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5984B2 (ja) 画像センサの支持部及びレンズの統合的洗浄アセンブリ
JP2019112055A (ja) 広角イメージセンサ外面清掃用、統合的自動車システムとしてのコンパクト薄型ノズルアセンブリとコンパクト流体回路
CN111201166A (zh) 车辆用清洗系统
JP4213760B1 (ja) 撮像装置防御構造
WO2014027587A1 (ja) 車両用撮像装置
US8208023B2 (en) Door mirror and vehicle periphery monitoring apparatus
US11220241B2 (en) Outside view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omprising a camera
US11529933B2 (en) Sensing apparatus
US11155243B2 (en) Optical system to facilitate vehicle operation, cleaning system to clean an optical element of the optical system and hollow protective plastic enclosure for use therein
JP2000236462A (ja) 車載撮像装置
US11305297B2 (en) Compact low flow rate fluidic nozzle for spraying and cleaning applications having a reverse mushroom insert geometry
CN110861584A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CN215971359U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10861582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JPH04138943A (ja) 車載用監視カメラ装置
CN110271516A (zh) 车辆系统
CN115891850A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2005014858A (ja) カメラ内蔵ドアミラー
US20200070727A1 (en) Vehicle imaging unit
CN112009366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CN211731211U (zh) 一种汽车视野盲区清除装置
CN110868520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CN218703051U (zh) 车辆感知单元及车辆
CN110861585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的配置结构
EP3632748B1 (en) Rear view assembly and vehicle with such rear view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