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8864U -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58864U CN215958864U CN202122202810.3U CN202122202810U CN215958864U CN 215958864 U CN215958864 U CN 215958864U CN 202122202810 U CN202122202810 U CN 202122202810U CN 215958864 U CN215958864 U CN 2159588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fixedly connected
- workbench
- fixed connection
- bevel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底座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空腔板外壁,两个所述空腔板内腔顶端滑动套接升降板底端,两个所述升降板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台外壁底端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防滑板顶端。通过转动转盘,转盘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和第二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一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带动螺纹套筒转动,和螺纹套筒螺纹配合的两个螺纹杆相互限制,使两个螺纹杆共同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直至支撑板带动防滑板接触地面,实现装置的固定,同时也防止滑轮的打滑,方便实训的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教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机械类课程的学习上,常规的手段均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手段,由于很难建立直观的印象,很多学校开始让机械学院联合校外的加工企业,让学生有机会走进生产车间,直观的接触生产设备和工具,从而让课本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结合,方便学生的学习。
现有的工作台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调节操作台的高度,从而不适用于不同身高需求的人,同时现有的工作台不方便移动和固定,实用性较差,并且工作台放置的工件缺少缓冲保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作台不方便移动和固定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底座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空腔板外壁,两个所述空腔板内腔顶端滑动套接升降板底端,两个所述升降板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台外壁底端左右两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防滑板顶端,所述支撑板顶端前后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螺纹杆底端,两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套筒内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外壁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且贯穿底座,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外壁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从动轴底端,两个所述从动轴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啮合配合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主动轴外壁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罩板内壁前后两侧,且所述主动轴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转盘一端中心处,两个所述转盘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且贯穿罩板前后两侧侧壁,所述罩板外壁底端固定连接底座顶端中心处。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升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均匀嵌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槽呈直线竖直排列,多个所述卡槽分别卡接卡块,所述卡块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滑动套接且贯穿两个空腔板相互远离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端中心处水平嵌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套接下滑块,两个所述下滑块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下移动块底端,两个所述下移动块顶端分别转动连接转杆底端,两个所述转杆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上移动块底端,且两个所述转杆中心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移动块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上滑块,两个所述上滑块分别滑动套接在上滑槽内腔左右两侧,所述上滑槽水平嵌在操作台外壁底端中心处。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下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液压缸底端,两个所述液压缸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固定块底端,两个所述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上移动块左右两侧中心处。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内壁左右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一端,两个所述空腔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内腔分别滑动套接滑杆一端,两个所述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盛放盒外壁左右两侧中心处,且两个所述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弹簧一端,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内壁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分别滑动套接在空腔轴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盛放盒外壁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台内壁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盛放盒内壁填充有软垫,所述盛放盒内壁均匀竖直插接多个隔垫。
进一步地,所述盛放盒内壁底端均匀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弹簧底端,若干所述第一弹簧底端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缓冲板底端。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固定机构,解决了工作台不方便移动和固定的问题,提高了工作台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罩板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下移动块,3、空腔板,4、液压缸,5、固定块,6、上移动块,7、上滑槽,8、上滑块,9、软垫,10、第一弹簧,11、盛放盒,12、缓冲板,13、操作台,14、隔垫,15、卡块,16、升降板,17、卡槽,18、转杆,19、滑杆,20、罩板,21、螺纹套筒,22、螺纹杆,23、支撑板,24、防滑板,25、下滑槽,26、下滑块,27、滑轮,28、转盘,29、第一锥齿轮,30、主动轴,31、第二锥齿轮,32、从动轴,33、第二弹簧,34、空腔轴,3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可以适用于各种工作台,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工作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可以用来进行固定如下工作台。
该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和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块,支块的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正反螺纹杆,正反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螺纹有螺纹座,螺纹座的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工作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滑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支块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正反螺纹杆,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底座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纹杆,调节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稳定座,稳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正反螺纹杆、螺纹座、转动杆、滑座和同步电机之间的配合下,使得进行使用得时候便于对工作台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使得避免使用者身体过高或者过低影响操作效率,进而极大提高了工作台的实用性。具体的,缓冲装置包括有缓冲筒,缓冲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缓冲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万向轮。本实施例中,通过缓冲弹簧的设置,使得能通过弹簧力将缓冲筒和缓冲杆发生位移时能自动复位,以便于再次缓冲力度。具体的,稳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与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稳定座与底座内壁滑动连接,进而使得在稳定座下降过程中能起到限位作用。具体的,调节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转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的转把,从而使得方便转动调节螺纹杆,再通过手柄的设置,使得更加便于转动。具体的,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稳定槽,稳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稳定块,稳定块与螺纹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稳定槽内壁滑动连接的稳定块,进而使得在螺纹座移动时能增加稳定性能。具体的,工作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筒,伸缩筒的数量为四根。本实施例中,通过工作台本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伸缩筒,从而使得能对工作台本体和底座之间进行支撑固定。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固定其他结构的工作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台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包括底座1和固定机构,所述底座1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空腔板3外壁,两个所述空腔板3内腔顶端滑动套接升降板16底端,两个所述升降板16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台13外壁底端左右两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底端固定连接防滑板24顶端,所述支撑板23顶端前后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螺纹杆22底端,两个所述螺纹杆22顶端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套筒21内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21外壁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且贯穿底座1,两个所述螺纹套筒21外壁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从动轴32底端,两个所述从动轴32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29,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9分别啮合配合第二锥齿轮31,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31分别固定套接在主动轴30外壁前后两侧。
所述主动轴30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罩板20内壁前后两侧,且所述主动轴30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转盘28一端中心处,两个所述转盘28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且贯穿罩板20前后两侧侧壁,所述罩板20外壁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顶端中心处,通过转动转盘28带动主动轴30转动,两个所述升降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均匀嵌有多个卡槽17,多个所述卡槽17呈直线竖直排列,多个所述卡槽17分别卡接卡块15,所述卡块15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15分别滑动套接且贯穿两个空腔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便于对操作台13所处的高度进行固定,所述底座1顶端中心处水平嵌有下滑槽25,所述下滑槽25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套接下滑块26,两个所述下滑块26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下移动块2底端,两个所述下移动块2顶端分别转动连接转杆18底端,两个所述转杆18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上移动块6底端,且两个所述转杆18中心处转动连接,便于下移动块2的水平滑动,两个所述上移动块6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上滑块8,两个所述上滑块8分别滑动套接在上滑槽7内腔左右两侧,所述上滑槽7水平嵌在操作台13外壁底端中心处,便于上移动块6的水平滑动,两个所述下移动块2相互远离的一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5,两个所述固定块5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液压缸4底端,两个所述液压缸4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固定块5底端,两个所述所述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上移动块6左右两侧中心处,通过液压缸4带动操作台13高度调节,所述操作台13内壁左右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34一端,两个所述空腔轴3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腔分别滑动套接滑杆19一端,两个所述滑杆19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盛放盒11外壁左右两侧中心处,且两个所述滑杆1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弹簧35一端,两个所述第三弹簧35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34内壁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三弹簧35分别滑动套接在空腔轴34内腔,限制盛放盒11的左右移动方向,所述盛放盒11外壁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3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弹簧3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台13内壁左右两侧,增加对盛放盒11的缓冲保护,所述盛放盒11内壁填充有软垫9,所述盛放盒11内壁均匀竖直插接多个隔垫14,避免盛放的工件碰撞损伤,所述盛放盒11内壁底端均匀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弹簧10底端,若干所述第一弹簧10底端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2底端,实现对工件的缓冲保护。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将实训所需使用的精密工件分别放在盛放盒11内,并通过隔垫14隔开,避免工件碰撞造成损伤,通过滑轮27推动装置移动到指定实训地点,在装置移动过程中,缓冲板12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带动工件不断的上下晃动,再通过两个滑杆19在空腔轴34内腔滑动,配合盛放盒11的左右晃动,在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33和第三弹簧35的相互配合下,对盛放盒11的物件实现缓冲保护,避免装置移动过程中造成工件的损伤,双重保护使保护效果更好,将装置移动到指定实训地点后,通过转动转盘28,转盘28带动主动轴30转动,主动轴30带动第二锥齿轮31转动,和第二锥齿轮31啮合配合的第一锥齿轮29随之转动,第一锥齿轮29带动从动轴32转动,从动轴32带动螺纹套筒21转动,和螺纹套筒21螺纹配合的两个螺纹杆22相互限制,使两个螺纹杆22共同带动支撑板23向下移动,直至支撑板23带动防滑板24接触地面,实现装置的固定,同时也防止滑轮27的打滑,方便实训的进行,通过启动液压缸4,两个液压缸4同时带动两个上移动块6向上移动,同时两个上移动块6分别带动上滑块8在上滑槽7内滑动,两个转杆18转动,共同带动两个下移动块2相互靠近,使两个下移动块2分别带动下滑块26在下滑槽25内腔滑动,从而实现两个上移动块6和下移动块2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操作台13的高度调节,到达指定高度后,通过插入卡块15,卡块15卡接在对应高度的卡槽17内腔,实现操作台13高度的固定,保证了操作台13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申请操作简单,将实训所需使用的精密工件分别放在盛放盒内,并通过隔垫隔开,避免工件碰撞造成损伤,缓冲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工件不断的上下晃动,再通过两个滑杆在空腔轴内腔滑动,配合盛放盒的左右晃动,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相互配合下,对盛放盒的物件实现缓冲保护,避免装置移动过程中造成工件的损伤,双重保护使保护效果更好;
2.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转动转盘,转盘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和第二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一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带动螺纹套筒转动,和螺纹套筒螺纹配合的两个螺纹杆相互限制,使两个螺纹杆共同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直至支撑板带动防滑板接触地面,实现装置的固定,同时也防止滑轮的打滑,方便实训的进行;
3.本申请通过启动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同时带动两个上移动块向上移动,同时两个上移动块分别带动上滑块在上滑槽内滑动,两个转杆转动,共同带动两个下移动块相互靠近,使两个下移动块分别带动下滑块在下滑槽内腔滑动,从而实现两个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操作台的高度调节,到达指定高度后,通过插入卡块,卡块卡接在对应高度的卡槽内腔,实现操作台高度的固定,保证了操作台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固定机构,所述底座(1)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空腔板(3)外壁,两个所述空腔板(3)内腔顶端滑动套接升降板(16)底端,两个所述升降板(16)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台(13)外壁底端左右两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底端固定连接防滑板(24)顶端,所述支撑板(23)顶端前后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螺纹杆(22)底端,两个所述螺纹杆(22)顶端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套筒(21)内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21)外壁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且贯穿底座(1),两个所述螺纹套筒(21)外壁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从动轴(32)底端,两个所述从动轴(32)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29),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9)分别啮合配合第二锥齿轮(31),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31)分别固定套接在主动轴(30)外壁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30)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罩板(20)内壁前后两侧,且所述主动轴(30)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转盘(28)一端中心处,两个所述转盘(28)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且贯穿罩板(20)前后两侧侧壁,所述罩板(20)外壁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顶端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升降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均匀嵌有多个卡槽(17),多个所述卡槽(17)呈直线竖直排列,多个所述卡槽(17)分别卡接卡块(15),所述卡块(15)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15)分别滑动套接且贯穿两个空腔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中心处水平嵌有下滑槽(25),所述下滑槽(25)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套接下滑块(26),两个所述下滑块(26)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下移动块(2)底端,两个所述下移动块(2)顶端分别转动连接转杆(18)底端,两个所述转杆(18)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上移动块(6)底端,且两个所述转杆(18)中心处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移动块(6)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上滑块(8),两个所述上滑块(8)分别滑动套接在上滑槽(7)内腔左右两侧,所述上滑槽(7)水平嵌在操作台(13)外壁底端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移动块(2)相互远离的一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5),两个所述固定块(5)顶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液压缸(4)底端,两个所述液压缸(4)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固定块(5)底端,两个所述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上移动块(6)左右两侧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3)内壁左右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34)一端,两个所述空腔轴(3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腔分别滑动套接滑杆(19)一端,两个所述滑杆(19)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盛放盒(11)外壁左右两侧中心处,且两个所述滑杆(1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弹簧(35)一端,两个所述第三弹簧(35)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34)内壁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三弹簧(35)分别滑动套接在空腔轴(34)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盒(11)外壁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3)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弹簧(3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台(13)内壁左右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盒(11)内壁填充有软垫(9),所述盛放盒(11)内壁均匀竖直插接多个隔垫(1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盒(11)内壁底端均匀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弹簧(10)底端,若干所述第一弹簧(10)底端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2)底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02810.3U CN215958864U (zh) | 2021-09-12 | 2021-09-12 |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02810.3U CN215958864U (zh) | 2021-09-12 | 2021-09-12 |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58864U true CN215958864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46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0281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58864U (zh) | 2021-09-12 | 2021-09-12 |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58864U (zh) |
-
2021
- 2021-09-12 CN CN202122202810.3U patent/CN2159588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47635B (zh) | 一种建筑设计移动展示台 | |
CN207224889U (zh) | 一种教师用资料存放装置 | |
CN215958864U (zh) |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用工作台 | |
CN210073024U (zh) | 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机电产品设计平台 | |
CN107627772B (zh) | 一种木塞雕刻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2734236U (zh) | 一种机械自动化钻孔装置 | |
CN111216015B (zh) | 一种数学演示模型加工机器人 | |
CN209503323U (zh) | 太阳能电池板边框的焊接台 | |
CN208556706U (zh) | 可旋转的定位加工台 | |
CN215933136U (zh) |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展示架 | |
CN216025018U (zh) | 一种可扩展的教学用电气控制实验台 | |
CN211714522U (zh) | 一种电力设备高空辅助装置 | |
CN213452575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机电安装架 | |
CN216211773U (zh) | 一种高中数学立体模型展示装置 | |
CN210539689U (zh) | 一种教育课堂用方便移动的数字信息讲桌 | |
CN211242221U (zh) | 一种新型课桌 | |
CN21541369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准仪 | |
CN215182588U (zh) | 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宣讲装置 | |
CN215770113U (zh) | 一种模拟程度高的数控综合实训平台 | |
CN215341455U (zh) | 一种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媒体教学装置 | |
CN219726195U (zh) | 一种基于机械工程的夜光维修箱 | |
CN213958308U (zh) | 一种热工自动化仪表试验考核装置 | |
CN108741551A (zh) | 一种方便美术类学生使用的画笔盒 | |
CN214040097U (zh) | 一种土地开发整理用测量装置 | |
CN220255986U (zh) | 一种用于学习的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