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6097U -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6097U
CN215946097U CN202122179329.7U CN202122179329U CN215946097U CN 215946097 U CN215946097 U CN 215946097U CN 202122179329 U CN202122179329 U CN 202122179329U CN 215946097 U CN215946097 U CN 215946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ank body
negative pressure
air
pressure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93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永高
史国进
陶志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Padi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Padi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Padi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Padi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793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6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6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6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包括罐体、负压发生器、排气管道、罐体两侧设有进料口,排气管道一侧与负压发生器侧向导通,正压气源通过第一送气管道与负压发生器正向导通,罐体侧部第一料源进料口、第二料源进料口下方分别设置有称重装置、罐体侧壁还设置有喷气口,喷气口通过第二送气管道与正压气源相连。采用正压压缩气源通过负压发生器抽吸的方式分别将多个料源的物料吸入发送罐,吸入的过程进行称重计量,达到配料的作用,无需设置另外的混料设备进行混料,直接在发送罐内进行气动混料,侧面多口入料方式采用负压发生器抽吸方式,无粉尘外溢,避免采用多个发送罐进行复杂的管路布置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送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背景技术
发送罐输送为工业领域常用的输送方式,传统的发送罐采用多个重力入料口称重进料,不进行混料,直接采用正压压缩气源送料,而没有采用正压气源形成负压进行吸料的发送罐输送系统,更没有在一个发送罐上采用两者兼备入料的发送罐输送系统,无法在发送罐内部完成配料且存在着粉尘外溢和管路布置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以解决现有的发送罐配料不便、输送管路布置复杂、粉尘易发生外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包括罐体,罐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开关,罐体两侧设置有第一料源进料口、第二料源进料口,罐体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还包括有正压气源,进气管道一侧与正压气源导通,另一侧与罐体顶部导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负压发生器,罐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一侧与负压发生器侧向导通,正压气源通过第一送气管道与负压发生器正向导通,罐体侧部第一料源进料口、第二料源进料口下方分别设置有称重装置、罐体侧壁还设置有喷气口,喷气口通过第二送气管道与正压气源相连。
优选的,所述称重装置水平方向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喷气口位于称重装置与底部开关之间,围绕罐体中轴线于罐体两侧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排气管道、第一送气管道及第二送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通状态的气阀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料源进料口、第二料源进料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控制料源入料状态的入料开关。
优选的,所述喷气口轴线方向与罐体侧壁呈0-90°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采用正压压缩气源通过负压发生器抽吸的方式分别将多个料源的物料吸入发送罐,吸入的过程进行称重计量,达到配料的作用,无需设置另外的混料设备进行混料,直接在发送罐内进行气动混料,侧面多口入料方式采用负压发生器抽吸方式,无粉尘外溢,避免采用多个发送罐进行复杂的管路布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料源进料口进料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料源进料口进料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压输送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罐体100、底部开关101、第一料源进料口102、第二料源进料口103、进气管道104、正压气源105、负压发生器106、排气管道107、第一送气管道108、称重装置109、喷气口110、第二送气管道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包括罐体100,罐体100底部设置有底部开关101,罐体100两侧设置有第一料源进料口102、第二料源进料口103,罐体100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104,还包括有正压气源105,进气管道104一侧与正压气源105导通,另一侧与罐体100顶部导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负压发生器106,罐体100顶部设置有排气管道107,排气管道107一侧与负压发生器106侧向导通,正压气源105通过第一送气管道108与负压发生器106正向导通,罐体100侧部第一料源进料口102、第二料源进料口103下方分别设置有称重装置109、罐体100侧壁还设置有喷气口110,喷气口110通过第二送气管道111与正压气源105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装置109水平方向高度相同,所述喷气口110位于称重装置109与底部开关101之间,围绕罐体100中轴线于罐体100两侧对称分布。所述进气管道104、排气管道107、第一送气管道108及第二送气管道1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通状态的气阀开关,所述第一料源进料口102、第二料源进料口10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控制料源入料状态的入料开关。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喷气口110轴线方向与罐体100侧壁呈0-90°夹角。
工作原理:图中各开关与管道平行时为开启状态,各开关与管道垂直时为关闭状态。
如图1所示,第一料源进料口102打开,第二料源进料口103关闭,待进物料从第一料源进料口102进入罐体100,第一送气管道108的气阀开关打开,进气管道104的气阀开关关闭,排气管道107的气阀开关打开,第二送气管道111的气阀开关关闭,底部开关101关闭,利用正压气源105通过负压发生器106在负压发生器106正向因为气流速度快,根据伯努利效应可知,罐体100内气体通过排气管道107逃逸出罐体100,使得罐体100内气压低于外界标准大气压,将物料吸入罐体100内部,避免了粉尘逃逸,罐体100侧面的称重装置109对物料进入罐体100的物料进行称重。
如图2所示,第一料源进料口102关闭,第二料源进料口103打开,待进物料从第二料源进料口103进入罐体100,第一送气管道108的气阀开关打开,进气管道104的气阀开关关闭,排气管道107的气阀开关打开,第二送气管道111的气阀开关关闭,底部开关101关闭,利用正压气源105通过负压发生器106在负压发生器106正向因为气流速度快,根据伯努利效应可知,罐体100内气体通过排气管道107逃逸出罐体100,使得罐体100内气压低于外界标准大气压,将物料吸入罐体100内部,避免了粉尘逃逸,罐体100侧面的称重装置109对物料进入罐体100的物料进行称重。
如图3所示,第一料源进料口102关闭,第二料源进料口103关闭,第一送气管道108的气阀开关关闭,进气管道104的气阀开关关闭,排气管道107的气阀开关打开,第二送气管道111的气阀开关打开,底部开关101关闭,正压气源105通过底部第二送气管道111对喷气口110送气,喷气口110气体喷入罐体100内部从而带动不同的物料进行气动混料,喷气口110喷出的气体从排气管道107流向外界。
如图4所示,第一料源进料口102关闭,第二料源进料口103关闭,第一送气管道108的气阀开关关闭,进气管道104的气阀开关关闭,排气管道107的气阀开关关闭,第二送气管道111的气阀开关关闭,底部开关101打开,混合后的罐体100内的物料从底部输送出罐体100。
该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采用正压压缩气源通过负压发生器抽吸的方式分别将多个料源的物料吸入发送罐,吸入的过程进行称重计量,达到配料的作用,无需设置另外的混料设备进行混料,直接在发送罐内进行气动混料,侧面多口入料方式采用负压发生器抽吸方式,无粉尘外溢,避免采用多个发送罐进行复杂的管路布置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包括罐体(100),罐体(100)底部设置有底部开关(101),罐体(100)两侧设置有第一料源进料口(102)、第二料源进料口(103),罐体(100)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104),还包括有正压气源(105),进气管道(104)一侧与正压气源(105)导通,另一侧与罐体(100)顶部导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负压发生器(106),罐体(100)顶部设置有排气管道(107),排气管道(107)一侧与负压发生器(106)侧向导通,正压气源(105)通过第一送气管道(108)与负压发生器(106)正向导通,罐体(100)侧部第一料源进料口(102)、第二料源进料口(103)下方分别设置有称重装置(109)、罐体(100)侧壁还设置有喷气口(110),喷气口(110)通过第二送气管道(111)与正压气源(10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109)水平方向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110)位于称重装置(109)与底部开关(101)之间,围绕罐体(100)中轴线于罐体(100)两侧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04)、排气管道(107)、第一送气管道(108)及第二送气管道(1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通状态的气阀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源进料口(102)、第二料源进料口(10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控制料源入料状态的入料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110)轴线方向与罐体(100)侧壁呈0-90°夹角。
CN202122179329.7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Active CN215946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9329.7U CN215946097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9329.7U CN215946097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6097U true CN215946097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9329.7U Active CN215946097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6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0742U (zh) 一种用于固态粉末物料的输送装置
CN207745788U (zh) 粉体原料自动配料系统
CN200939941Y (zh) 气压阀口式粉料包装机
CN215625304U (zh) 一种重力、负压入料结合的发送罐
CN207838884U (zh) 配料系统
CN215946097U (zh) 一种计量、配料、混合功能的发送罐
CN201279836Y (zh) 外加剂计量秤气力输送装置
CN112551172A (zh) 环保型气力输送系统
CN209209913U (zh) 干法粉料输送装置
CN106466551B (zh) 一种适用于烟气和粉料混合反应的装置系统
CN207918023U (zh) 一种粉末风力输送机
CN212236717U (zh) 一种新型炉内深度脱硝粉体喷射加速器
CN212262218U (zh) 三相射流消防系统
CN215876862U (zh) 一种脱硫剂的提供装置及脱硫系统
CN212283887U (zh) 一种混配料装置
CN211733137U (zh) 粉状物料风送系统
CN210456689U (zh) 一种适用于散装物料运输车的混合式卸料系统
CN208878363U (zh) 活性碳粉末自动加料装置与系统
CN207545666U (zh) 一种大型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CN215625316U (zh) 一种用于多种粉体气流混合输送的设备
CN106629976A (zh) 一体化粉末活性炭加药装置及其加药系统
CN207985422U (zh) 一种多功能储料系统
CN207957112U (zh) 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
JPH08113370A (ja) 粉粒体計量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粉粒体供給装置
CN110282360A (zh) 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