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5995U - 一种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5995U
CN215945995U CN202121491036.6U CN202121491036U CN215945995U CN 215945995 U CN215945995 U CN 215945995U CN 202121491036 U CN202121491036 U CN 202121491036U CN 215945995 U CN215945995 U CN 215945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fixing plate
driving
plate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10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10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5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5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5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上料装置,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载料弹夹,用于装载物料;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载料弹夹的承载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承载组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在所述承载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平移所述载料弹夹的传送组;第二提升机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升降的第二驱动组,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物料底端并可抬升所述物料;固定架,所述第一驱动组和所述第二驱动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楦体上料装置占用空间,且上料过程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之一。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楦体的移送过程大致为:先通过小车进行运送,随后机械手抓取小车上的楦体至压合机构中,需要机械手与小车的配合才可实现楦体的移送,采用该方式不仅需要用到机械手与小车,整体设备占用空间,且还需人工将楦体放置于小车中,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楦体上料装置占用空间,且上料过程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载料弹夹,用于装载物料;
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载料弹夹的承载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承载组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在所述承载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平移所述载料弹夹的传送组;
第二提升机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升降的第二驱动组,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物料底端并可抬升所述物料;
固定架,所述第一驱动组和所述第二驱动组均设于所述固定架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提供的上料装置采用两组提升机构配合实现上料,待上料物料装载于载料弹夹上,支撑组件在第二驱动组的作用下抬升载料弹夹上的物料,随着载料弹夹上的物料被逐一运走,承载组件再抬升空载的载料弹夹,随后通过传送组平移空置的载料弹夹,将载料弹夹自动移送至传送带上,无需人工进行手动转移;
采用上述方式将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整合于一体,二者相互配合实现物料上料以及空置弹夹的自动移送,提升自动化程度的同时可大大节省设备整体占用空间大小。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安装架;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滑块,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滑轨;
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若干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固定架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滑块可滑动于滑轨上,从而滑动于固定架上,滑轨对第一滑块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保证承载组件移动过程的平稳。
优选的,所述传送组包括若干组传送导辊;所述传送导辊设于所述安装架内,并承载所述载料弹夹;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载料弹夹置于传送导辊上,传送导辊转动则可带动载料弹夹定向移动,从而将载料弹夹移送离开承载组件处,将其移送至下一传送带上或下一工位,可实现空置弹夹的自动移送,提升自动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支撑板以及提升棒;
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提升棒设于所述支撑板上并承载所述物料;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提升棒插置于物料底部,当第二固定板抬升时,第二固定板带动支撑板上移从而带动提升棒上移,置于提升棒上的物料则被同时带动上升。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块,且至少与一所述第一滑块共用同一滑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滑块至少与一第一滑块共用同一滑轨,采用该方式可节约滑轨数量,同时可令各个机构之间设置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上料装置的整体体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呈L形,所述第二固定板呈长方形,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L形缺口适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固定板恰可适配与第一固定板呈L形的状,采用该方式不仅可进一步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同时也令整体更加美观。
优选的,所述载料弹夹包括底板、若干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限位柱;
若干所述限位柱围成限制所述物料的限位空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底板提供主要承载物料的平面,限位柱围成一限位空间将物料限制于该限位空间内,从而可保证物料在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上料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提手;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底板上设置的提手可便于后续对载料弹夹的进一步移送,如工作人员可通过抓持提手得到较佳的施力位置,从而搬运载料弹夹;也可通过其他移送机构抓持提手位置对载料机构进行移送。
优选的,在所述固定架上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或第二提升机构的移动路径上设有到位传感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到位传感器用于感应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的移动情况,从而保证其移送的精准度,可将物料移送至指定高度,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度抬升造成设备损坏。
优选的,所述到位传感器至少包括两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到位传感器至少包括两组,可分别设于提升起点和提升终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上料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两组提升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自动上料以及载料弹夹的自动传输,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一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二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载料弹夹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载料弹夹;11、底板;12、限位柱;13、提手;20、第一提升机构;21、承载组件;211、第一固定板;212、安装架;213、传送组;2131、传送导辊;2132、传动带;214、第一滑块;22、第一驱动组;30、第二提升机构;31、支撑组件;311、第二固定板;312、支撑板;313、提升棒;314、第二滑块;40、固定架;50、到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楦体的移送过程大致为:先通过小车进行运送,随后机械手抓取小车上的楦体至压合机构中,需要机械手与小车的配合才可实现楦体的移送,采用该方式不仅需要用到机械手与小车,整体设备占用空间,且还需人工将楦体放置于小车中,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载料弹夹10、第一提升机构20、第二提升机构30以及固定架40;
具体的,请参见图5,载料弹夹10用于装载物料,其包括底板11,以及若干设于底板11上的限位柱12;若干限位柱12围成限制物料的限位空间;
在上述方案中,底板11提供主要承载物料的平面,限位柱12围成一限位空间将物料限制于该限位空间内,从而可保证物料在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上料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底板11上设置有提手13;底板11上设置的提手13可便于后续对载料弹夹10的进一步移送,如工作人员可通过抓持提手13得到较佳的施力位置,从而搬运载料弹夹10;也可通过其他移送机构抓持提手13位置对载料机构进行移送。
具体的,请参见图1和图2,第一提升机构20包括用于承载载料弹夹10的承载组件21,以及驱动承载组件21升降的第一驱动组22;在承载组件21上设置有用于平移载料弹夹10的传送组213;
具体的,请参见图1,第二提升机构30包括支撑组件31以及驱动支撑组件31升降的第二驱动组,支撑组件31设于物料底端并可抬升所述物料;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22和第二驱动组均设于固定架40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22和第二驱动组均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丝杆,承载组件21和支撑组件31装设于丝杆上,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承载组件21和支撑组件31升降。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两组提升机构配合实现上料,物料装载于载料弹夹10上,支撑组件31在第二驱动组的作用下抬升载料弹夹10上的物料,随着载料弹夹10上的物料被逐一运走,承载组件21再抬升空载的载料弹夹10,随后通过传送组213平移空置的载料弹夹10,将载料弹夹10自动移送至传送带上,无需人工进行手动转移;
采用上述方式将第一提升机构20和第二提升机构30整合于一体,二者相互配合实现物料上料以及空置弹夹的自动移送,提升自动化程度的同时可大大节省设备整体占用空间大小。
具体的,请参见图2和图4,承载组件21包括第一固定板211以及设于第一固定板211上的安装架212;第一固定板21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滑块214,固定架40上设置有滑轨;第一固定板211通过若干第一滑块214滑动设于固定架40上;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固定板211通过第一滑块214可滑动于滑轨上,从而滑动于固定架40上,滑轨对第一滑块214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保证承载组件21移动过程的平稳;多组滑块可增加承载组件21的承载重量,提升其载重能力。
具体的,传送组213包括若干组传送导辊2131;传送导辊2131设于安装架212上,并承载载料弹夹10;
在上述方案中,载料弹夹10置于传送导辊2131上,传送导辊2131转动则可带动载料弹夹10定向移动,从而将载料弹夹10移送离开承载组件21处,将其移送至下一传送带上或下一工位,可实现空置弹夹的自动移送,提升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传送导辊2131包括若干组,且通过传动带2132相互传动,可以其中一组传送导辊2131为主动辊,提供驱动力带动其余传动导辊转动;具体可为电动导辊。
具体的,支撑组件31包括第二固定板311、支撑板312以及提升棒313;第二固定板311滑动设于固定架40上;支撑板312设于第二固定板311上;提升棒313设于支撑板312上并承载物料;
在上述方案中,提升棒313插置于物料底部,当第二固定板抬升时,第二固定板带动支撑板312上移从而带动提升棒313上移,置于提升棒313上的物料则被同时带动上升。
具体的,请参见图4,第二固定板311上设有第二滑块314,且至少与一第一滑块214共用同一滑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承载组件21上设置有三组第一滑轨,支撑组件31上设置有一组第二滑轨,两组第一滑轨设于同一侧,一组第一滑轨和一组第二滑轨设于同一侧;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滑块314至少与一第一滑块214共用同一滑轨,采用该方式可节约滑轨数量,同时可令各个机构之间设置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上料装置的整体体积。
具体的,请参见图4,第一固定板211呈L形,第二固定板311呈长方形,且与第一固定板211的L形缺口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固定板311恰可适配与第一固定板211呈L形的状,采用该方式不仅可进一步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同时也令整体更加美观。
具体的,在固定架40上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20和/或第二提升机构30的移动路径上设有到位传感器50;
进一步的,到位传感器50包括但不限于光电传感器。
在上述方案中,到位传感器50用于感应第一提升机构20和第二提升机构30的移动情况,从而保证其移送的精准度,可将物料移送至指定高度,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度抬升造成设备损坏。
进一步的,到位传感器50至少包括两组;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到位传感器50包括三组,分别设于承载组件21移动路径的起始端、终止端,支撑组件31移动路径的终止端;由于第二固定板311与第一固定板211的形状适配,故其在起始端的位置可以一第一固定板211的位置作为参照,故在其起始端可无需设置到位传感器50。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物料包括但不限于楦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料弹夹(10),用于装载物料;
第一提升机构(20),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载料弹夹(10)的承载组件(21),以及驱动所述承载组件(21)升降的第一驱动组(22);在所述承载组件(21)上设置有用于平移所述载料弹夹(10)的传送组(213);
第二提升机构(30),包括支撑组件(31)以及驱动所述支撑组件(31)升降的第二驱动组,所述支撑组件(31)设于所述物料底端并可抬升所述物料;
固定架(40),所述第一驱动组(22)和所述第二驱动组均设于所述固定架(4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1)包括第一固定板(2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上的安装架(212);
所述第一固定板(21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滑块(214),所述固定架(40)上设置有滑轨;
所述第一固定板(211)通过若干所述第一滑块(214)滑动设于所述固定架(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213)包括若干组传送导辊(2131);所述传送导辊(2131)设于所述安装架(212)内,并承载所述载料弹夹(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1)包括第二固定板(311)、支撑板(312)以及提升棒(313);
所述第二固定板(311)滑动设于所述固定架(40)上;所述支撑板(312)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11)上;所述提升棒(313)设于所述支撑板(312)上并承载所述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11)上设有第二滑块(314),且至少与一所述第一滑块(214)共用同一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呈L形,所述第二固定板(311)呈长方形,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的L形缺口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弹夹(10)包括底板(11)、若干设于所述底板(11)上的限位柱(12);
若干所述限位柱(12)围成限制所述物料的限位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提手(1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架(40)上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20)和/或第二提升机构(30)的移动路径上设有到位传感器(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到位传感器(50)至少包括两组。
CN202121491036.6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上料装置 Active CN215945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1036.6U CN215945995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1036.6U CN215945995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5995U true CN21594599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1036.6U Active CN215945995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59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611A (zh) * 2022-06-10 2022-09-30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楦体输送结构及楦体压合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611A (zh) * 2022-06-10 2022-09-30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楦体输送结构及楦体压合系统
CN115123611B (zh) * 2022-06-10 2024-05-28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楦体输送结构及楦体压合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0973B (zh) 一种仓储物流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自动更换电池方法
JP5497777B2 (ja) ガラスシート輸送装置及び方法、そのガラスシート輸送方法ステップ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コードを備えた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機械で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215945995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07758340B (zh) 一种电池弹夹下料装置
CN113911968B (zh) 一种堆垛机及其堆垛方法
CN210825283U (zh) 夹抱式伸缩装置和具有其的搬运机器人
CN113148669A (zh) 料盘上料设备
CN216661239U (zh) 半导体智能仓储机械手的控制机构
CN213737320U (zh) 一种料盘自动分盘装置
CN211003005U (zh) 一种用于料箱的无人存储拣选组件
CN210707069U (zh) 一种移送装置
CN214086528U (zh) 一种物料输送缓存机构
CN115892810A (zh) 一种智能仓库物料转运装置
CN115489928A (zh) 一种水培自动化系统及其运输装置
CN214454059U (zh) 一种承托机构以及取放货机器人
CN210557786U (zh) 弹夹多层送料机构
CN213293632U (zh) 台板可平移式二级库缓存平台
CN114590164A (zh) 一种换电站的电池流转方法
CN210113227U (zh) 一种电池片料盒自动取放装置
CN207844385U (zh) 物料架输送装置
CN220264396U (zh) 一种补料盘流转机构
CN111762496A (zh) 仓储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201753201U (zh) 承载盒用自动收放片机构
CN216234245U (zh) 半导体智能仓储取料机构
CN209719780U (zh) 一种医用物流运载箱周转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