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5206U -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5206U
CN215945206U CN202122460157.0U CN202122460157U CN215945206U CN 215945206 U CN215945206 U CN 215945206U CN 202122460157 U CN202122460157 U CN 202122460157U CN 215945206 U CN215945206 U CN 215945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plate
assembly
base
assembl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01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601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5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5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5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板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插接口;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上设置有锁扣组件,锁扣组件包括:本体,设置于第二板体上;锁舌,设置于本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锁舌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活动结构,设置于本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活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向槽内;其中,活动结构用于驱动锁舌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伸入或退出插接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板体组件通过在第一板体上设置插接口,第二板体上设置有锁扣组件,以实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装配或分解,锁扣组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对冰箱等产品进行转运时,需在其外部设置包装来进行保护。相关技术中,包装的护板之间的装配方式比较复杂,且护板多为单独结构,实际装备操作便利性较差,且拆卸不便,往往需要以破坏包装结构的方式进行拆卸,产生了大量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板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包装结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板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插接口;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上设置有锁扣组件,锁扣组件包括:本体,设置于第二板体上;锁舌,设置于本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锁舌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活动结构,设置于本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活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向槽内;其中,活动结构用于驱动锁舌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伸入或退出插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板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其中,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插接口,第二板体上设置有锁扣组件,锁扣组件与插接口相配合,可保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工作人员日常操作。
具体地,锁扣组件包括本体、锁舌和活动结构。其中,本体设置在第二板体上,以使得整个锁扣组件固定在第二板体上。活动结构和锁舌均设置在本体上;锁舌能够相对于本体沿第一方向运行,活动结构活动设置在本体上,并且活动结构能够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运行。这样,通过活动结构即可驱动锁舌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锁舌伸入到插接口的内部以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或者是使得锁舌从插接口的内部退出以释放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不同。此外,锁舌上设置有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导向槽,并且导向槽也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并且,至少部分活动结构设置在导向槽的内部,导向槽既对活动结构进行了固定,又避免了活动结构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产生运动方向的偏差。这样,在活动结构沿第二方向相较于本体移动的过程中,活动结构位于导向槽内的部分就会与导向槽相抵接,进而驱动锁舌沿第一方向相较于本体移动,进而使得锁舌能够伸入插接口的内部,并且还能够从插接口的内部退出。
具体地,在进行关锁动作时,活动结构受到外部力的作用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设置于本体上的锁舌被活动结构带动,锁舌相对于本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实现将锁舌伸入到插接口中,完成关锁动作,进而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装配。反之,在进行开锁动作时,活动结构受到外部力的作用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沿反向移动;设置于本体上的锁舌被活动结构带动,锁舌相对于本体反向移动,实现将锁舌退出插接口,完成开锁动作,进而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拆分。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板体组件,在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插接口,在第二板体上设置有锁扣组件,实现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装配或拆分,并且锁扣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提高了装配效率与使用便捷性,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拆分后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完整,可重复利用。并且,锁扣组件采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导向槽,又可以使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装配得牢固,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组合装配体受到外界力的冲击时,不易解体,可靠性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板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活动结构包括: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本体上的,活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向槽内;驱动件,活动设置于本体上,并与活动件相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活动件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该设计中,活动结构包括活动件和驱动件。其中,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本体上,活动件可以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活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的壁面与活动件的插入部分发生接触,使得导向槽对活动件起到驱动及导向作用。此外,驱动件活动设置在本体上,并且驱动件与活动件相连接,使得驱动件可驱动活动件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地,当需要完成开锁或关锁动作时,对驱动件施加作用力,驱动件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进而驱动活动件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同时使得锁舌在活动件的带动下相对于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完成相应的开锁或关锁动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活动件包括第一导向筋,第一导向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向槽内。
在该设计中,活动件包括第一导向筋。第一导向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锁舌的导向槽内,并与导向槽相接触。这样,在进行开锁和关锁动作时,可直接通过第一导向筋与导向槽之间的配合,使得活动结构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保证锁舌相对于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开锁和关锁动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导向筋包括导向斜面,导向斜面与导向槽的侧壁相抵接。
在该设计中,第一导向筋包括导向斜面。其中,导向斜面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并且导向斜面与导向槽的侧壁相贴合。这样,在进行开锁和关锁的过程中,第一导向筋可通过导向斜面与导向槽侧壁之间的配合,以保证活动结构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驱动锁舌相对于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开锁和关锁动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锁扣组件还包括:限位部,设置于本体上,限位部与第一导向筋沿第二方向分布于锁舌的两侧。
在该设计中,锁扣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本体上的限位部。其中,限位部与导向筋沿第二方向分布于锁舌的两侧,从而通过限位部与第一导向筋对锁舌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一方面提高了锁舌安装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保证了锁舌可相对于本体向第一方向移动。
具体地,当锁舌相对于本体向第一方向移动时,沿第二方向分布于导向筋两侧的限位部和第一导向筋可以避免锁舌相对于本体向第二方向移动时,进而降低锁舌运动产生位置偏差的概率,进而保证锁舌的移动顺畅。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把持部,设置于驱动件上。
在该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把持部。其中,把持部设置于驱动件上。当需要使驱动件进行运动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力作用到把持部上,从而带动驱动件进行运动。把持部使得工作人员对驱动部施加作用时,更加的省力、便捷。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本体包括:基座,活动结构与基座活动连接;基板,与基座相连接,锁舌设置于基座与基板之间。
在该设计中,本体包括基座与基板。其中,活动结构与基座活动连接,使得活动结构可在基座上移动。基板与基座相连接,形成了腔体。锁舌设置于基座与基板之间,使得锁舌被保护在腔体内,降低了锁舌被破坏的风险。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开口,设置于基座的第一侧壁,锁舌能够穿设于开口。
在该设计中,板体组件包括设置于基座第一侧壁的开口。其中,第一侧壁的开口基板与基座形成的腔体相连通,通过锁舌能够穿设于开口,实现锁舌插入插接口,来完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装配。同理,将锁舌收回至开口内部时,完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拆卸,进而以简单可靠的锁扣结构减少装配的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驱动件设置于基座背离基板的一侧;基座上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沿第二方向延伸,驱动件穿设于条形槽。
在该设计中,驱动件设置于基座背离基板,并处于腔室的外部,保证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直接触摸到驱动件,进而驱动驱动件来实现关锁和开锁动作。此外,基座上设置有条形槽,驱动件穿设于条形槽,保证驱动件可与腔体内部的活动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条形槽沿第二方向延伸,进而使得条形槽与驱动件的移动方向一致。一方面可通过条形槽来避让驱动件,进而避免驱动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结构干涉,另一方面可通过条形槽对驱动件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保证驱动件精准地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提高了驱动件运动的准确性与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筋,设置于基座上,第二导向筋沿第二方向延伸,驱动件与导向筋滑动连接。
在该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导向筋。其中,第二导向筋沿第二方向延伸,驱动件与第二导向筋滑动连接。这样,当驱动件相对于本体沿第二方向运动时,驱动件通过与第二导向筋的滑动连接,从而完成运动过程。而当驱动件受外力沿第二运动方向以外的运动方向运动时,第二导向筋与驱动件进行接触,从而限制驱动件产生运动。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卡接口,设置于基座上;卡扣,设置于基板上,卡扣能够卡接于卡接口。
在该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卡接口与卡扣。其中,设置于基座上的卡接口能够与设置于基板上的卡扣相卡接,从而将基座与基板稳定连接。卡接的连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零件来进行辅助装配,从而降低了装配的难度与成本,对操作人员要求低。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安装槽,设置于第二板体上,锁扣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
在该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板体上的安装槽。其中,锁扣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使得锁扣组件嵌入第二板体内,对锁扣组件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安装槽的设置使得板体组件的整体结构整洁、美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板体,连接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
在该设计中,板体组件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三板体。其中,至少一个第三板体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这样,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围成了对于需要保护的如冰箱等产品的保护空间,从而实现抵抗多个方向对于保护物施加的力,更好地对保护物进行保护。且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形成的装配体的装配步骤少,减低了人工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板体的数量为一个,第三板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在该设计中,第三板体的数量为一个。其中,第三本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可以通过转动结构,调整所围成空间的大小,进而改变保护范围。此外,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转动连接,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转动连接。这样设置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可进行折叠收纳,可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的一侧,或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的两侧。
这样,在使用板体组件的时候,可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展开,在不需要使用板体组件的时候,可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进行折叠收纳,此时更加便于板体组件的存储和携带。并且,将板体组件折叠收纳后,可实现板体组件的重复利用,进而提升了板体组件的利用率,降低板体组件的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板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三板体之间转动连接,位于端部的两个第三板体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在该设计中,第三板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三板体之间转动连接,位于端部的第三板体分别连接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至少两个第三板体可以通过转动结构,调整所围成空间的大小,进而改变保护范围。此外,两个第三板体之间转动连接。位于端部的两个第三板体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这样设置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可进行折叠收纳,可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的一侧,或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的两侧。
这样,在使用板体组件的时候,可以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进行折叠收纳,此时更加便于板体组件的存储和携带。并且,将板体组件折叠收纳后,可实现板体组件的重复利用,进而提升了板体组件的利用率,降低板体组件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如上述任一可能设计的板体组件;以及端板,与板体组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可能设计的板体组件,因此,具有上述任一可能设计中的板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包装结构还包括端板。其中,端板与板体组件相连接,使得包装结构可以从多个方向上实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体组件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板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板体组件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板体组件中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第二板体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体组件中锁扣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图6所示锁扣组件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锁扣组件中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锁扣组件中的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锁扣组件中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所示锁扣组件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6所示锁扣组件处于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锁扣组件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锁扣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锁扣组件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2所示锁扣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6所示锁扣组件处于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锁扣组件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7所示锁扣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锁扣组件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板体的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板体组件,102第一板体,104插接口,106第二板体,108锁扣组件,110本体,112锁舌,114导向槽,116活动结构,118活动件,120驱动件,122第一导向筋,124导向斜面,126限位部,128把持部,130基座,132基板,134开口,136条形槽,138卡接口,140卡扣,142安装槽,144第三板体,146包装结构,148第二导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体组件100和包装结构146。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板体组件100,包括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
其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板体102上设置有插接口104,第二板体106上设置有锁扣组件108;锁扣组件108与插接口104相配合,可保证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工作人员日常操作。
具体地,如图6所示,锁扣组件108包括本体110、锁舌112和活动结构116。本体110设置在第二板体106上,以使得整个锁扣组件108固定在第二板体106上。
其中,活动结构116和锁舌112均设置在本体110上;锁舌112能够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一方向运行,活动结构116活动设置在本体110上,并且活动结构116能够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运行。这样,通过活动结构116即可驱动锁舌112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进而使得锁舌112伸入到插接口104的内部,以连接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或者是使得锁舌112从插接口104的内部退出,以释放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
进一步地,如图12、图13、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不同。此外,锁舌112上设置有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导向槽114,并且导向槽114也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并且,至少部分活动结构116设置在导向槽114的内部,导向槽114既对活动结构116进行了固定,又避免了活动结构116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产生运动方向的偏差。
这样,在活动结构116沿第二方向相较于本体110移动的过程中,活动结构116位于导向槽114内的部分就会与导向槽114的相抵接,进而驱动锁舌112沿第一方向相较于本体110移动,进而使得锁舌112能够伸入插接口104的内部,并且还能够从插接口104的内部退出。
具体地,如图17、图18、图19和图20所示,在进行关锁动作时,活动结构116受到外部力的作用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设置于本体110上的锁舌112被活动结构116带动,锁舌112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一方向运动,实现将锁舌112伸入到插接口104中,完成关锁动作,进而将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装配。
反之,如图12、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在进行开锁动作时,活动结构116受到外部力的作用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沿反向移动;设置于本体110上的锁舌112被活动结构116带动,锁舌112相对于本体110反向移动,实现将锁舌112退出插接口104,完成开锁动作,进而将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拆分。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板体组件100,在第一板体102上设置有插接口104,在第二板体106上设置有锁扣组件108,实现了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的装配或拆分。并且,锁扣组件108的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提高装配效率与使用便捷性,降低人工成本。此外,拆分后的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完整,可重复利用。
并且,如图9所示,锁扣组件108采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导向槽114,又可以使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装配得牢固,当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的组合装配体受到外界力的冲击时,不易解体,可靠性高。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第二板体106上可以设置有一个锁扣组件108,并在第一板体102上设置有一个插接口104,这样通过一个锁扣组件108来连接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第二板体106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锁扣组件108,并在第一板体102上设置有多个插接口104,这样通过多个锁扣组件108来连接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板体组件10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活动结构116包括活动件118和驱动件120。其中,活动件118活动设置于本体110上,活动件118可以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活动件11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向槽114内,导向槽114的壁面与活动件118的插入部分发生接触,使得导向槽114对活动件118起到驱动及导向作用。此外,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件120活动设置在本体110上,并且驱动件120与活动件118相连接,使得驱动件120可驱动活动件118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地,当需要完成开锁或关锁动作时,对驱动件120施加作用力,驱动件120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进而驱动活动件118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同时使得锁舌112在活动件118的带动下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一方向移动,完成相应的开锁或关锁动作。
具体地,驱动件120通过摩擦方式带动活动件118运动。这样,优化了连接结构,减少了装配步骤,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活动件118是通过驱动件120与使用者接触的,驱动件120对活动件118还起到保护作用,使得活动件118不直接受到外力作用,不易受损,保证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具体地,活动件118位于导向槽114内部分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装配的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的大小、以及锁扣组件108的整体大小所确定。凡是可以更好的对活动件118起到固定及导向作用,从而使得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更紧固的装配的设置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板体组件100,具有如实施例一的板体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重复论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板体组件100,在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0、图13和图18所示,活动件118包括第一导向筋122。第一导向筋1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锁舌112的导向槽114内,并与导向槽114相接触。这样,在进行开锁和关锁动作时,可直接通过第一导向筋122与导向槽114之间的配合,使得活动结构116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保证锁舌112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开锁和关锁动作。
具体地,如图10、图13和图18所示,第一导向筋122与活动件118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方面可简化活动件118的制造工序,另一方面可提升第一导向筋122与活动件118连接强度,进而提升对锁舌112的驱动可靠性。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板体组件100,具有如实施例一的板体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重复论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板体组件100,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0、图13和图18所示,第一导向筋122包括导向斜面124。其中,导向斜面124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并且导向斜面124与导向槽114的侧壁相贴合。这样,在进行开锁和关锁的过程中,第一导向筋122可通过导向斜面124与导向槽114侧壁之间的配合,以保证活动结构116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驱动锁舌112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开锁和关锁动作。
具体地,第一导向斜面124与导向槽114的第一侧壁配合实现关锁,第二导向斜面124与导向的第二侧壁配合实现开锁。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具体地,如图10、图13和图18所示,导向斜面124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可根据第一导向筋122与导向槽114的整体大小所确定。凡是可以准确的使第一导向筋122部分进入导向槽114,且固定在导向槽114内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如图8、图13、图15和图1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锁扣组件108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10上的限位部126。其中,如图8、图13、图15和图18所示,限位部126与第一导向筋122沿第二方向分布于锁舌112的两侧,从而通过限位部126与第一导向筋122对锁舌11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一方面提高了锁舌112安装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保证了锁舌112可相对于本体110向第一方向移动。
具体地,当锁舌112相对于本体110向第一方向移动时,沿第二方向分布于第一导向筋122两侧的限位部126和第一导向筋122,可以避免锁舌112相对于本体110向第二方向移动时,进而降低锁舌112运动产生位置偏差的概率,进而保证锁舌112的移动顺畅。
具体地,如图8、图13、图15和图18所示,限位部126与本体110为一体式结构,从而降低了装配的成本,避免使用额外零件进行限位时,零件松动导致限位不准现象发生。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板体组件100,具有如实施例一的板体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重复论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板体组件100还包括把持部128。其中,把持部128设置于驱动件120上。
如图6、图11、图12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在板体组件100的驱动件120上设置把持部128,当需要使驱动件120进行运动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力作用到把持部128上,从而带动驱动件120进行运动。此外,把持部128使得工作人员对驱动部施加作用时,更加的省力、便捷。
具体地,如图6、图11、图12和图17所示,把持部128可以设置为中间突出,两侧为弧形的结构,使得更符合人手的结构,降低人员的操作压力,实现对操作人员的低要求标准。
具体地,如图6、图11、图12和图17所示,在位于把持件两侧的驱动件120空余区域,设置开锁和关锁指示标志。其中,关锁标志设置在把持件的一侧,靠近驱动件120运动的第二方向的运动端;开锁标志设置在把持件的另一侧,靠近驱动件120运动的第二方向的反向的运动端。便于提升操作的便捷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体110包括基座130与基板132。其中,活动结构116与基座130活动连接,使得活动结构116可在基座130上移动。基板132与基座130相连接,形成了腔体。锁舌112设置于基座130与基板132之间,使得锁舌112被保护在腔体内,降低了锁舌112被破坏的风险。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板体组件100包括设置于基座130第一侧壁的开口134。其中,第一侧壁的开口134基板132与基座130形成的腔体相连通,通过锁舌112能够穿设于开口134,实现锁舌112插入插接口104,来完成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的装配。同理,将锁舌112收回至开口134内部时,完成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的拆卸,进而以简单可靠的锁扣结构减少装配的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该实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图7和图8所示,驱动件120设置于基座130背离基板132的一侧,并处于腔室的外部,保证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直接触摸到驱动件120,进而驱动驱动件120来实现关锁和开锁动作。此外,基座130上设置有条形槽136,驱动件120穿设于条形槽136,保证驱动件120可与腔体内部的活动件118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条形槽136沿第二方向延伸,进而使得条形槽136与驱动件120的移动方向一致。一方面可通过条形槽136来避让驱动件120,进而避免驱动件12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结构干涉,另一方面可通过条形槽136对驱动件120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保证驱动件120精准地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移动,提高了驱动件120运动的准确性与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在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板体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基座130上的第二导向筋148。其中,第二导向筋148沿第二方向延伸,驱动件120与第二导向筋148滑动连接。这样,当驱动件120相对于本体110沿第二方向运动时,驱动件120通过与第二导向筋148的滑动连接,从而完成运动过程。而当驱动件120受外力沿第二运动方向以外的运动方向运动时,第二导向筋148与驱动件120进行接触,从而限制驱动件120产生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板体组件100还包括卡接口138与卡扣140。其中,设置于基座130上的卡接口138能够与设置于基板132上的卡扣140相卡接,从而将基座130与基板132稳定连接。卡接的连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零件来进行辅助装配,从而降低了装配的难度与成本,对操作人员要求低。
具体地,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基座130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壁设置有上述卡接口138。对应地,基板132上设置有两个卡扣140。两个卡扣140分别卡接到两个卡接口138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板体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板体106上的安装槽142。其中,锁扣组件108设置于安装槽142内,使得锁扣组件108嵌入第二板体106内,对锁扣组件108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安装槽142的设置使得板体组件100的整体结构整洁、美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板体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板体144,连接于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1和图22所示,板体组件100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三板体144。其中,至少一个第三板体144连接于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之间。这样,第三板体144、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围成了对于需要保护的如冰箱等产品的保护空间,从而实现抵抗多个方向对于保护物施加的力,更好地对保护物进行保护。且第三板体144、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所形成的装配体的装配步骤少,减低了人工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一方面,第三板体144的数量为一个(图中未示出这一情况)。其中,第三本体1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述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第一板体102、第二板体106和第三板体144可以通过转动结构,调整所围成空间的大小,进而改变保护范围。此外,第一板体102与第三板体144转动连接,第二板体106与第三板体144转动连接。这样设置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均可进行折叠收纳,可将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144的一侧,或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144的两侧。
这样,在使用板体组件100的时候,可将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展开,在不需要使用板体组件100的时候,可将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进行折叠收纳,此时更加便于板体组件100的存储和携带。并且,将板体组件100折叠收纳后,可实现板体组件100的重复利用,进而提升了板体组件100的利用率,降低板体组件100的成本。
一方面,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三板体14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三板体144之间转动连接,位于端部的第三板体144分别连接有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第一板体102、第二板体106和至少两个第三板体144可以通过转动结构,调整所围成空间的大小,进而改变保护范围。此外,两个第三板体144之间转动连接。位于端部的两个第三板体144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这样设置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均可进行折叠收纳,可将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144的一侧,或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144的两侧。
这样,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使用板体组件100的时候,可以将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进行折叠收纳,此时更加便于板体组件100的存储和携带。并且,将板体组件100折叠收纳后,可实现板体组件100的重复利用,进而提升了板体组件100的利用率,降低板体组件100的成本。
如图21和图2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包装结构146包括如上述任一可能设计的板体组件100;以及端板,端板与板体组件100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结构146,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板体组件100,因此,包括第一方面的板体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包装结构146还包括端板(图中未示出)。其中,端板与板体组件100相连接,使得包装结构146可以从多个方向上实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装结构146可以是冰箱的包装结构146,也可以是其他产品的包装结构146。板体组件100由符合冰箱结构的多个板体构成。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板体组件100,通过插接口104与锁扣组件108,实现了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的装配或拆分,并且锁扣组件108的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提高装配效率与使用便捷性,降低人工成本。此外,拆分后的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完整,可重复利用。并且,锁扣组件108采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导向槽114,又可以使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装配得牢固,当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的组合装配体受到外界力的冲击时,不易解体,可靠性高。
板体组件100包括:设置有插接口104的第一板体102和设置有锁扣组件108的第二板体106,通过插接口104与锁扣组件108的插接配合,将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装配在一起。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板体106上设置有安装槽142,锁扣组件108内置于安装槽142中,从而使得锁扣组件108嵌入第二板体106内,对锁扣组件108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安装槽142的设置使得板体组件100的整体结构整洁、美观。
此外,如图6所示,锁扣组件108包括:本体110、锁舌112和活动结构116。本体110,设置于第二板体106上,如图7和图8所示,本体110中包括基座130与基板132,即锁扣组件108通过本体110中的基座130,固定在第二板体106上。如图7和图8所示,基座130上设置有卡接口138,基板132上设置有卡扣140,从而形成将基座130与基板132通过卡接结构,牢固的组装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工作空间。
如图6和图9所示,锁舌112设置于本体110上,即处于基座130与基板132之间。锁舌112上设置有导向槽114。如图10和图11所示,活动结构116包括活动设置于本体110上的活动件118,活动件118上包括第一导向筋122,第一导向筋1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锁舌112的导向槽114内。活动件118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本体110上的驱动件120,驱动件120上设置有把持部128,驱动件120与活动件118活动相连。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装结构146,以对冰箱进行外包装为例,在使用板体组件100来进行包装冰箱时,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装配过程如下(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装结构146并不局限于包装冰箱,还可用于包装其他产品和物流)。
如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在使用者进行装配时,对驱动件120做功,其中,驱动件120上可以设置有指示标识,使用者推动驱动件120上的把持部128,使得驱动件120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二方向运动。通过驱动件120与活动件118的活动连接,活动件118也被驱动件120带动着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二方向运动。活动件118上的第一导向筋122与锁舌112上设置的导向槽114在活动件118的运动过程中发生接触,第一导向筋122上设置有导向斜面124,导向槽114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使得运动的方向变化。导向斜面124与导向槽114侧壁之间的配合,以保证活动件118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二方向移动时,驱动锁舌112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一方向移动。基座130与基板132围成的空间设置有开口134,使得锁舌112由开口134伸出,插接到第一板体102上的插接口104中,完成关锁过程,使得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牢固的装配在一起。
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锁扣组件108上的限位部126与条形槽136,可降低锁舌112运动产生位置偏差的概率,进而保证锁舌112的移动顺畅。板体组件100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板体144。
其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三板体14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第一板体102、第二板体106和第三板体144可以通过转动结构,调整所围成空间的大小,进而改变保护范围。包装结构146还设置有与板体组件100相连接的端板,使得包装结构146可以从多个方向上实现保护作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板体组件100,通过插接口104与锁扣组件108,实现了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的装配,锁扣组件108采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导向槽114,又可以使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装配得牢固,当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的组合装配体受到外界力的冲击时,不易解体,可靠性高。
在要取出包装物时候,可将板体结构完整的拆卸下来。具体地,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拆卸过程如下:
如图17、图18、图19和图20所示,在使用者进行拆卸时,对驱动件120做功。其中,驱动件120上可以设置有指示标识,使用者推动驱动件120上的把持部128,使得驱动件120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通过驱动件120与活动件118的活动连接,活动件118也被驱动件120带动着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二方向的相反运动。活动件118上的第一导向筋122与锁舌112上设置的导向槽114在活动件118的运动过程中发生接触,第一导向筋122上设置有导向斜面124,导向槽114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使得运动的方向变化,导向斜面124与导向槽114侧壁之间的配合,以保证活动件118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二方向的相反移动时,驱动锁舌112相对于基座130与基板132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锁舌112断开与第一板体102上的插接口104的插接连接。基座130与基板132围成的空间设置有开口134,使得锁舌112由开口134缩回到基座130与基板132围成的空间中,完成开锁过程,使得第一板体102与第二板体106完整的拆卸。其中,锁扣组件108上的限位部126与条形槽136,降低锁舌112运动产生位置偏差的概率,进而保证锁舌112的移动顺畅。
如图21和图22所示,板体组件100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板体144,第一板体102与第三板体144转动连接,第二板体106与第三板体144转动连接。这样设置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均可进行折叠收纳,可将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6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144的一侧,或折叠收纳于第三板体144的两侧。便于二次使用与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插接口;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
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上;
锁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活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活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其中,所述活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锁舌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伸入或退出所述插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包括:
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活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驱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活动件相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导向筋,所述第一导向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筋包括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导向槽的侧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
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导向筋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于所述锁舌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把持部,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基座,所述活动结构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
基板,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所述锁舌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壁,所述锁舌能够穿设于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驱动件穿设于所述条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向筋,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导向筋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筋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接口,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卡扣,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卡扣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锁扣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三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板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三板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或
所述第三板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板体之间转动连接,位于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三板体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
15.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体组件;
端板,与所述板体组件相连接。
CN202122460157.0U 2021-10-13 2021-10-13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Active CN215945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0157.0U CN215945206U (zh) 2021-10-13 2021-10-13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0157.0U CN215945206U (zh) 2021-10-13 2021-10-13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5206U true CN21594520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1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0157.0U Active CN215945206U (zh) 2021-10-13 2021-10-13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5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41828A (en) Locking device for a retractable pull-handle system
TWI728524B (zh) 電池組件
CN215945206U (zh) 板体组件和包装结构
CN113690535A (zh) 拆卸装置、电池包和机器人
US20090026244A1 (en) Driver Guiding Set for Power Nail Gun
CN109288588A (zh) 手术机器人机械臂的解锁机构
CN103375072B (zh) 拉链锁
CN113601540A (zh) 一种可拆卸自动化机械爪
US20230115200A1 (en) Transportation Device for Modular Units
CN216581045U (zh) 电池快拆装置、电池以及无人机
CN211258144U (zh) 密码扣锁
CN213479681U (zh) 一种加固型三防平板终端
CN201391159Y (zh) 锁扣
CN112878817B (zh) 一种箱包用拉链锁
CN212687483U (zh) 一种叉车动力电池箱
CN213845434U (zh) 解锁组件、电池、供能套件及可移动平台
WO2021168775A1 (zh) 钉匣部件、钉枪及钉枪更换钉匣部件的方法
CN212351815U (zh) 检修工具及卡扣的拆卸器
CN117435002A (zh) 拉手锁紧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02070351A1 (fr) Dispositif de pose d'attaches
CN111734223B (zh) 晶舟开锁工具
CN215913584U (zh) 可伸缩拉杆组件
JP2003104374A (ja) 組立式パレット用ロック装置
CN218672763U (zh) 制冷设备
JP3063533U (ja) かばん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