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0068U - 空调面板 - Google Patents

空调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0068U
CN215930068U CN202121659940.3U CN202121659940U CN215930068U CN 215930068 U CN215930068 U CN 215930068U CN 202121659940 U CN202121659940 U CN 202121659940U CN 215930068 U CN215930068 U CN 215930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nel
frame
main body
condition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99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99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0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0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0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面板,在确保功能部件的设置区域的同时,容易确保空调面板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包括与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的主体框以及设置于主体框的与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的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包括边框和由边框包围的风口,风口沿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在空调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部件,装饰面板包括功能部件区,功能部件区在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风口的一侧,功能部件设置于功能部件区,主体框具有被隔板分隔的第一框和第二框,第一框对应功能部件区,第二框对应风口,在第一框处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从隔板延伸至第一框的内壁。

Description

空调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中,有的包括空调室内机主体和长条形的空调面板,其中,在空调室内机主体内设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等,空调面板包括与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的主体框以及设置于主体框的与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的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包括边框和风口,风口由边框包围,且沿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中,有时会在空调面板上设置LED组件等功能部件。不过,上述功能部件通常会设置于空调面板的在其长度方向上与风口相邻的位置,因此,与不设置功能部件的情况相比,空调面板会进一步变长,容易导致空调面板因整体强度不足而发生变形,这一问题在空调面板的主体框和装饰面板由树脂制成的情况下变得更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面板,在确保功能部件的设置区域的同时,容易确保空调面板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面板,包括与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的主体框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的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边框和由所述边框包围的风口,所述风口沿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在所述空调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部件,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功能部件区,所述功能部件区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风口的一侧,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功能部件区,所述主体框具有被隔板分隔的第一框和第二框,所述第一框对应所述功能部件区,所述第二框对应所述风口,在所述第一框处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从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一框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在空调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部件,装饰面板包括功能部件区,功能部件区在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风口的一侧,功能部件设置于功能部件区,因此,与将功能部件设置于空调面板的在其长度方向上与风口相邻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减小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由此,容易提高空调面板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并且,主体框具有被隔板分隔的第一框和第二框,第一框对应功能部件区,第二框对应风口,在第一框处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从隔板延伸至第一框的内壁,因此,特别是在将功能部件支撑于第一框时,能利用支撑件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支撑件在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在其长度方向上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康达(coanda)导风部,所述康达导风部一体形成于所述边框,且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康达导风部的凹状的内壁面对应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内壁面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功能部件包括对流经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康达导风部,康达导风部一体形成于边框,因此,能确保导风壁面的完整性,确保气流顺畅地流动;并且,康达导风部与隔板固定连接,支撑件包括与康达导风部的凹状的内壁面对应的抵接面,抵接面与内壁面接触,因此,能提高空调面板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在其厚度方向上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还包括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且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件插入的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还包括第一隔热件,第一隔热件设置于第一框,且开设有供支撑件插入的槽,因此,借助第一隔热件,在抑制凝露以提高电气安全性等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还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垂直叶片,在所述第二框处设置有垂直叶片支撑部,所述垂直叶片支撑部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风口的两侧将所述垂直叶片支撑成能绕沿着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还包括对流经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垂直叶片,在第二框处设置有垂直叶片支撑部,垂直叶片支撑部在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从风口的两侧将垂直叶片支撑成能绕沿着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因此,借助垂直叶片,能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的整体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还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水平叶片,在所述第二框处设置有水平叶片支撑部,所述水平叶片支撑部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风口的两侧将所述水平叶片支撑成能绕沿着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还包括对流经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水平叶片,在第二框处设置有水平叶片支撑部,水平叶片支撑部在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从风口的两侧将水平叶片支撑成能绕沿着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因此,借助水平叶片,能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的整体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主体框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主体框的两侧,在所述第一翻边处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在所述第二翻边处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装饰面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被卡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二被卡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主体框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在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于主体框的两侧,在第一翻边处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在第二翻边处设置有第二卡合部,装饰面板包括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被卡合部以及与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二被卡合部,因此,借助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能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的整体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在所述第一翻边和/或所述第二翻边上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在第一翻边和/或第二翻边上设置有加强筋,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的整体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主体框具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框相邻,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供螺钉穿过以将所述主体框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主体框具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位于与所述第二框相反的一侧,且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固定板相邻,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封闭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板的尺寸,在所述封闭板的面向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气部件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主体框具有封闭板,封闭板相对于固定板位于与第二框相反的一侧,且在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与固定板相邻,在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封闭板的尺寸大于固定板的尺寸,在封闭板的面向空调室内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气部件盒,因此,能利用封闭板避免流过风口的气流吹到电气部件盒而造成凝露、引发电气安全等风险。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还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可动叶片,所述主体框具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的端部,在所述收纳部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可动叶片的叶片驱动部件,并被可开闭的盖板从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覆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还包括对流经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可动叶片,主体框具有收纳部,收纳部在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主体框的端部,在收纳部内设置有驱动可动叶片的叶片驱动部件,并被可开闭的盖板从与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覆盖,因此,容易从与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即空调面板的正面侧)对叶片驱动部件进行维护,提高维护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收纳部包括背面板,所述背面板相对于所述叶片驱动部件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侧,在所述盖板与所述背面板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叶片驱动部件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背面板。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在所述背面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供螺钉穿过以将所述主体框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且从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主体框卡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显示屏、LED组件、传感器组件和净化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第一组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且作为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一框的内壁面和所述隔板。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流光能组件或离子发生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具有喷射口,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喷射口对应的开孔,所述喷射口从所述开孔处露出。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中,优选所述装饰面板相对于所述主体框能装拆,所述装饰面板和所述主体框分别由树脂制成,所述主体框一体形成有所述隔板和所述支撑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空调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部件,装饰面板包括功能部件区,功能部件区在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风口的一侧,功能部件设置于功能部件区,因此,与将功能部件设置于空调面板的在其长度方向上与风口相邻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减小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由此,容易提高空调面板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并且,主体框具有被隔板分隔的第一框和第二框,第一框对应功能部件区,第二框对应风口,在第一框处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从隔板延伸至第一框的内壁,因此,特别是在将功能部件支撑于第一框时,能利用支撑件进一步提高空调面板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的主视图,其中省略了水平叶片、垂直叶片和盖板等一部分部件的图示。
图3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4A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水平叶片、垂直叶片和盖板等一部分部件的图示。
图4B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的立体图,其在图4A的基础上进一步省略了第二隔热件的图示。
图5A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装饰面板的立体图,且表示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
图5B是图5A中的矩形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装饰面板的立体图,且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的情况。
图7A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主体框的立体图,且表示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
图7B是图7A中的矩形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主体框的立体图,且表示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
图9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主体框在安装有第一隔热件的状态下的立体图,且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的情况。
图10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主体框在未安装第一隔热件的状态下的立体图,且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的情况。
图1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主体框的主视图。
图1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第一隔热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的局部主视图,其中省略了水平叶片、垂直叶片和盖板等一部分部件的图示。
图1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所包括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15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的变形例的与图3对应的剖视图。
图1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的变形例的局部立体图,且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的情况。
图17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空调面板的变形例的局部立体图,且表示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
(符号说明)
1 空调室内机
10 空调室内机主体
20 空调面板
21 主体框
21A 第一框
21B 第二框
211 第一板部
212 第二板部
213 第三板部
214 第四板部
215 第五板部
216 第六板部
217 第七板部
2181 固定板
21811 通孔
2182 封闭板
2191 隔板
21911 卡槽
21912 开孔
2192 支撑件
2193 第一中间板部
2194 第二中间板部
2195 背面板
21951 固定位
21952 通孔
21953 通孔
2196 挡边
2197 固定板
21971 通孔
2198 第一翻边
2199 第二翻边
22 装饰面板
221 边框
2211 第一边部
2212 第二边部
2213 第三边部
2214 第四边部
2215 康达导风部
22151 卡扣
2216 挡边
2219 盖板
22191 板部
22192 连接板部
22193 翻边
222 风口
231 垂直叶片
232 水平叶片
25 第一隔热件
251 槽
26 第二隔热件
FA 功能部件区
FM 功能部件
RP 收纳部
SP1 垂直叶片支撑部
SP2 水平叶片支撑部
EN1 第一卡合部
EN2 第二卡合部
ED1 第一被卡合部
ED2 第二被卡合部
A2 第二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进行说明。
此处,为方便说明,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 方向,且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并且,Z1方向例如与实际使用时的上方对应,Z2方向例如与实际使用时的下方对应。
(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1包括空调室内机主体10和可装拆地安装于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空调面板20。
此处,空调室内机1是风管式的室内机,空调室内机主体20通常隐藏安装于房间的天花板的内侧,空调面板10的一部分(具体是下述的装饰面板11)则从天花板露出。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空调室内机主体10内设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等,并且,空调室内机1例如通过制冷剂配管而与空调室外机连接,从而形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由此,在运转时,空调室内机1例如能对房间进行制冷和/或制热。
(空调面板的结构)
如图1所示,空调面板20包括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连接的主体框21 以及设置于主体框21的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相反的一侧的装饰面板22。
此处,如图2所示,在空调面板20上设置有功能部件FM。
具体而言,如图2、图3、图5A和图6所示,装饰面板22相对于主体框21能装拆,且由树脂制成,装饰面板22包括边框221和风口222,其中,风口222由边框221包围,且沿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X方向一致)延伸;并且,装饰面板22包括功能部件区FA(参照图2 中的阴影区),功能部件区FA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Z方向一致)上设置于风口222的一侧,功能部件FM设置于功能部件区FA;并且,装饰面板22包括第一被卡合部ED1和第二被卡合部ED2,第一被卡合部ED1和第二被卡合部ED2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设置于装饰面板22的两侧。
更具体而言,如图2、图3、图5A和图6所示,边框221在沿空调面板20的厚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Y方向一致)观察时呈大致矩形,且具有第一边部2211、第二边部2212、第三边部2213和第四边部2214,其中,第一边部2211和第三边部2213沿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第二边部2212和第四边部2214沿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延伸,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将第一边部2211和第三边部2213的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并且,功能部件FM包括对流经风口222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康达导风部2215,康达导风部2215由一体形成于边框221中的第一边部2211(在图示的例子中位于风口222的Z1方向侧)的板部构成,且朝向空调室内机主体10所在的一侧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朝向Z2方向侧和Y2方向侧弯曲延伸),在康达导风部2215的前端设置有卡扣22151(在图示的例子中,沿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且,如图6所示,在第一边部2211的面向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一侧设置有构成第一被卡合部ED1 的卡槽(在图示的例子中,沿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在第三边部2213的面向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一侧设置有构成第二被卡合部ED2的卡槽(在图示的例子中,沿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且,装饰面板22包括挡边2216,挡边2216从第三边部2213朝向第一边部2214突出,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挡边2216和康达导风部2215在尺寸和位置上均基本一致;并且,如图1所示,装饰面板22还包括盖板2219,盖板2219设置于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在图示的例子中,盖板2219具有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板部22191以及将这一对板部连接的连接板部22192,在一对板部处分别设置有包括供螺钉穿过的通孔的翻边22193,盖板2219嵌入由第一边部2211、第二边部2212、第三边部2213和第四边部2214围成的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两端侧),且从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相反的一侧通过卡合结构与主体框21卡合,风口222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两端侧的盖板2219 之间。
此外,如图7A和图11所示,主体框21由树脂制成,且具有被隔板 2191分隔的第一框21A和第二框21B,第一框21A对应功能部件区FA,第二框21B对应风口222,在第一框21A处设置有支撑件2192,支撑件2192 从隔板2191延伸至第一框21A的内壁(具体是下述第一板部211的内壁);并且,如图2和图11所示,主体框21具有固定板2181,固定板2181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X方向一致)上与第二框21B相邻,在固定板2181上开设有通孔21811,通孔21811供螺钉穿过以将主体框21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连接(在图示的例子,通孔21811是葫芦孔,位于固定板2181的X1方向侧且Z方向上的中间部,具有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且彼此连通的大径部和小径部,在将主体框21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连接时,先将螺钉穿过通孔21811的大径部,然后使螺钉移动至通孔21811的小径部并拧紧固定);并且,如图7A和图11所示,主体框21具有封闭板2182,封闭板2182相对于固定板2181位于与第二框21B相反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X2方向侧),且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与固定板2181相邻,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Z 方向一致)上,封闭板2182的尺寸大于固定板2181的尺寸,在封闭板2182 的面向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Y2方向侧)设置有电气部件盒(未图示),水平叶片232在空调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上比封闭板2182远离空调室内机主体10,且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跨越封闭板2182,从而在外观上遮蔽封闭板2182,使空调面板20在视觉上对称、美观;并且,如图1和图7A所示,空调面板20还包括对流经风口222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包括垂直叶片231(参照图16和图17)和水平叶片232(比垂直叶片远离空调室内机主体10)在内的可动叶片,主体框21具有收纳部 RP,收纳部RP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主体框21的端部,在收纳部RP内设置有驱动可动叶片的叶片驱动部件(未图示),并被可开闭的盖板2219从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相反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Y1方向侧)覆盖;并且,如图7A~图10所示,在第二框21B处设置有垂直叶片支撑部SP1,垂直叶片支撑部SP1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从风口222的两侧将垂直叶片SP1支撑成能绕沿着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并且,如图7A~图10所示,在第二框21B处设置有水平叶片支撑部 SP2,水平叶片支撑部SP2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从风口222的两侧将水平叶片支撑成能绕沿着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并且,如图7A所示,主体框21包括第一翻边2198和第二翻边2199,第一翻边 2198和第二翻边2199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设置于主体框21的两侧,在第一翻边2198处设置有与装饰面板22的第一被卡合部ED1卡合的第一卡合部EN1,在第二翻边2199处设置有与装饰面板22的第二被卡合部ED2 卡合的第二卡合部EN2。
具体而言,主体框21在沿空调面板20的厚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Y方向一致)观察时呈大小与装饰面板22接近的大致矩形,具有第一板部211、第二板部212、第三板部213和第四板部214,第一板部211和第三板部213沿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X方向一致)延伸,厚度方向与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Z方向一致)一致,且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相对,第二板部212和第四板部214沿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延伸,厚度方向与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一致,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相对,且将第一板部211 和第三板部213的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并且,主体框21具有第五板部215、第六板部216和第七板部217,第五板部215、第六板部216和第七板部217沿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延伸,厚度方向与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从第一板部211延伸至第三板部213,其中,第五板部215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主体框21的一端(在图示的例子中是X1方向侧的端部)附近且比第三板部213靠近空调面板20 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第六板部216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主体框21的另一端(在图示的例子中是X2方向侧的端部)附近且比第四板部214靠近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第七板部217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第五板部215与第六板部216之间(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七板部217与第五板部21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七板部217与第六板部216之间的距离);并且,如图7A所示,隔板2191沿空调面板 20的长度方向延伸,厚度方向与空调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一致,在空调面板 2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板部211与第三板部213之间(在图示的例子中,隔板2191与第一板部211之间的距离小于隔板2191与第三板部213之间的距离),且从第五板部215延伸至第七板部217,在隔板2191的远离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端部设置有与康达导风部2215的卡扣22151的卡槽 21911(在图示的例子中,卡槽21911与卡扣22151对应地沿空调面板20 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且,如图7A所示,支撑件2192呈厚度方向与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板状,且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支撑件2192与隔板2191固定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撑件2192从隔板2191延伸至第一板部211,且与第一板部211及隔板2191一体形成),且如图3所示包括与康达导风部2215的凹状的内壁面对应的抵接面,抵接面与康达导风部2215的内壁面接触;并且,如图7A 所示,第一翻边2198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第一板部211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Y1方向侧),第二翻边2199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第三板部213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Y1方向侧),在第一翻边2198处设置有由卡扣构成的第一卡合部EN1(在图示的例子中,与第一被卡合部ED1对应地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在第二翻边2199处设置有由卡扣构成的第二卡合部EN2(在图示的例子中,与第二被卡合部ED2对应地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且,在第一翻边2198和第二翻边2199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并且,如图7A、图7B和图8所示,在第三板部213和隔板2191上分别设置有垂直叶片支撑部SP1;并且,如图7A和图8所示,主体框21还具有第一中间板部2193和第二中间板部2194,第一中间板部2193和第二中间板部2194 从第三板部213延伸至隔板2191,厚度方向与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板部212、第五板部215、第一中间板部2193、第二中间板部2194、第七板部217、第六板部216和第四板部214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在第五板部215、第一中间板部2193、第二中间板部2194 和第六板部216的比垂直叶片支撑部SP1远离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水平叶片支撑部SP2;并且,如图4A、图4B、图9、图10、图 13和图14所示,收纳部RP包括背面板2195,背面板2195相对于收纳部 RP所收纳的叶片驱动部件位于空调室内机主体10侧,在盖板2219与背面板2195之间设置有覆盖叶片驱动部件的保护罩,保护罩通过螺钉固定于背面板2195的固定位21951(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并且,如图13所示,在背面板2195上设置有通孔21952 和通孔21953,通孔21952和通孔21953分别供螺钉穿过以将主体框21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连接(在图示的例子,通孔21952是葫芦孔,位于背面板2195的X1方向侧且Z1方向侧的角部,具有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且彼此连通的大径部和小径部,在将主体框21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 连接时,先将螺钉穿过通孔21952的大径部,然后使螺钉移动至通孔21952 的小径部并拧紧固定,通孔21953是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长孔,位于背面板2195的X1方向侧且Z2方向侧的角部);并且,如图11 所示,主体框21还具有固定板2197,固定板2197设置于主体框21的角部,且具有通孔21971,通孔21971供螺钉穿过以将主体框21与空调室内机主体10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固定板2197设置于主体框21的X2方向侧且Z1方向侧的角部,通孔21971是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并且,第一框21A由第一板部211、第五板部215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1方向侧的部分)和第七板部217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1方向侧的部分)构成,第二框21B由第三板部213、第五板部215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2方向侧的部分)和第七板部217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2方向侧的部分)构成;并且,固定板2181的四边分别与隔板2191、第二中间板部2194、第三板部213和第七板部217连接,封闭板2182的四边分别与第一板部211、第七板部217、第三板部213和第六板部216连接。
此外,如图10和图12所示,空调面板20还包括第一隔热件25,第一隔热件25设置于第一框21A,且开设有供支撑件2192插入的槽251。具体而言,第一隔热件25收纳在由第一板部211、第五板部215、隔板2191、第七板部217和康达导风部2215围成的收纳空间内,且整体呈与上述收纳空间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块状;并且,槽251与支撑件2192对应地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
此外,如图4A所示,空调面板20还包括第二隔热件26,第二隔热件 26设置于第二框21B,且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风口222的与康达导风部2215相反的一侧。具体而言,如图4A、图8所示,第二框21B 具有挡边2196,该挡边2196在空调面板20的厚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Y方向一致)上的中间部从第三板部213突出,且沿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X方向一致)延伸,如图4A和图4B所示,挡边 2216和挡边2196从空调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与第二隔热件26抵接,第三板部213从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与第二隔热件26抵接,第五板部215和第六板部216从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与第二隔热件26抵接,由此,对第二隔热件26进行定位。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1,在空调面板20上设置有功能部件FM,装饰面板22包括功能部件区FA,功能部件区FA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风口222的一侧,功能部件FM设置于功能部件区FA,因此,与将功能部件FA设置于空调面板20的在其长度方向上与风口222相邻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减小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由此,容易确保空调面板20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20的变形;并且,空调面板20的主体框21具有被隔板2191分隔的第一框21A和第二框21B,第一框21A对应功能部件区FA,第二框21B对应风口222,在第一框21A处设置有支撑件 2192,支撑件2192从隔板2191延伸至第一框21A的内壁,因此,特别是在将功能部件FA支撑于第一框21A时,能利用支撑件2192进一步确保空调面板20整体的强度,抑制空调面板20的变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内机1是风管式的室内机,但并不局限于此,空调室内机1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室内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面板20安装于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侧方,但并不局限于此,空调面板20也可安装于空调室内机主体10的下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风口222可以是进风口,也可以是出风口。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体框21和装饰面板22分别由树脂制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主体框21和装饰面板22也可由其它材料制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框21A处,支撑件2192从隔板2191 延伸至第一板部211,且与隔板2191及第一板部211形成一体,但并不局限于此,支撑件2192也可从隔板2191延伸至第五板部215或第七板部217,支撑件2192也可与隔板2191、第一板部211等分体形成(支撑件2192例如通过卡合结构与隔板2191、第一板部211等卡合固定),隔板2191也可与第一框21A、第二框21B分体形成(隔板2191例如通过卡合结构与第五板部215、第七板部217卡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192呈厚度方向与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板状,且在空调面板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但并不局限于此,支撑件2192的形状和个数可根据需要适当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功能部件FM的康达导风部2215一体形成于装饰面板22的边框221,但并不局限于此,康达导风部2215也可与装饰面板22的边框221分体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功能部件FM的康达导风部2215由具有凹状的内壁面的板部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康达导风部2215也可由块体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体框21具有固定板2181和封闭板2182,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省略固定板2181和/或封闭板218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功能部件FM,还可包括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显示屏、LED组件、传感器组件和净化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情况下,若第一组件具有外壳,则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外壳固定于第一框21A,且作为支撑件2192在空调面板20的宽度方向上支撑第一框21A的内壁面和隔板219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功能部件FM包括净化组件的情况下,净化组件可以是流光能组件或离子发生组件(包括负离子发生器等)。
在上述情况下,如图15和图16所示,净化组件A2(在图15中仅以方框示意示出)例如收纳于第一框21A,且具有电路板和喷射口,并且,如图17所示,在隔板2191上开设有与喷射口对应的开孔21912,净化组件 A2的喷射口从开孔21912处露出。由此,可以将从净化组件A2的喷射口喷出的净化物质导入到风口222处,对流过风口222的气流进行净化。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适当变形、省略。

Claims (18)

1.一种空调面板,包括与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的主体框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的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边框和由所述边框包围的风口,所述风口沿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部件,
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功能部件区,所述功能部件区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风口的一侧,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功能部件区,
所述主体框具有被隔板分隔的第一框和第二框,所述第一框对应所述功能部件区,所述第二框对应所述风口,
在所述第一框处设置有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从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一框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康达导风部,
所述康达导风部一体形成于所述边框,且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康达导风部的凹状的内壁面对应的抵接面,
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内壁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隔热件,
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且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件插入的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垂直叶片,
在所述第二框处设置有垂直叶片支撑部,
所述垂直叶片支撑部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风口的两侧将所述垂直叶片支撑成能绕沿着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水平叶片,
在所述第二框处设置有水平叶片支撑部,
所述水平叶片支撑部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风口的两侧将所述水平叶片支撑成能绕沿着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框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
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主体框的两侧,
在所述第一翻边处设置有第一卡合部,
在所述第二翻边处设置有第二卡合部,
所述装饰面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被卡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二被卡合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翻边和/或所述第二翻边上设置有加强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框具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框相邻,
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供螺钉穿过以将所述主体框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框具有封闭板,
所述封闭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位于与所述第二框相反的一侧,且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固定板相邻,
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封闭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板的尺寸,
在所述封闭板的面向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气部件盒。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流经所述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可动叶片,
所述主体框具有收纳部,
所述收纳部在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的端部,
在所述收纳部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可动叶片的叶片驱动部件,并被可开闭的盖板从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覆盖。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包括背面板,
所述背面板相对于所述叶片驱动部件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侧,
在所述盖板与所述背面板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叶片驱动部件的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背面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板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通孔供螺钉穿过以将所述主体框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盖板,
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空调面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且从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主体相反的一侧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主体框卡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第一组件,
所述第一组件包括显示屏、LED组件、传感器组件和净化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件具有外壳,
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且作为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空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一框的内壁面和所述隔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净化组件,
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流光能组件或离子发生组件,
所述净化组件具有喷射口,
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喷射口对应的开孔,
所述喷射口从所述开孔处露出。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面板相对于所述主体框能装拆,
所述装饰面板和所述主体框分别由树脂制成,
所述主体框一体形成有所述隔板和所述支撑件。
CN202121659940.3U 2021-07-21 2021-07-21 空调面板 Active CN215930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9940.3U CN215930068U (zh) 2021-07-21 2021-07-21 空调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9940.3U CN215930068U (zh) 2021-07-21 2021-07-21 空调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0068U true CN215930068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9940.3U Active CN215930068U (zh) 2021-07-21 2021-07-21 空调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0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11640B1 (en)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device
CN211476123U (zh) 窗式空调器
EP3270074A1 (en) Ceiling-embedded air conditioner
CN111623426A (zh) 空调装置
CN209877314U (zh) 饰条及具有该饰条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1476125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6765590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467883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15930068U (zh) 空调面板
JP2006250404A (ja) 室内機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3048572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和柜式空调
EP2551607A1 (en) Ventilation apparatus
CN218154518U (zh) 窗式空调器
CA2308387C (en) Mounting of a control box in an electrical appliance
CN215260136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和柜式空调
CN2097632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650500U (zh) 窗式空调器
WO2009133909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9405073B (zh) 空调室内机
JP2000065385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11503011U (zh)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5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90592U (zh) 空调器的壳体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9062607A1 (zh) 窗式空调
CN219087690U (zh) 驱动器和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