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0047U -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0047U
CN215930047U CN202122159708.XU CN202122159708U CN215930047U CN 215930047 U CN215930047 U CN 215930047U CN 202122159708 U CN202122159708 U CN 202122159708U CN 215930047 U CN215930047 U CN 215930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extension
join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97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当·舒尔茨
陶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97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0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0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0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管组件和空气调节设备,所述风管组件包括延长管和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空气调节设备的风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延长管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使所述延长管与所述风管连通,这样风管可得到延长,从而使空气调节设备与室外环境连通的管路能够拉伸更长,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用的安装场景更广。

Description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空气调节设备通过风管与室外环境连通,使空气调节设备的换热器能够与室外环境换热。风管通常为可拉伸的软管,然而受软管收缩状态的尺寸限制,风管拉伸后长度有限,适用的场景也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组件,能够延长空气调节设备的风管的长度,提高空气调节设备的安装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括应用上述风管组件的空气调节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管组件,包括:
延长管;
第一接头,与空气调节设备的风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延长管连接,使所述延长管与所述风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风管组件通过第一接头与空气调节设备的风管可拆卸连接,延长管与第一接头连接,使延长管能够与风管连通,风管可得到延长,从而使空气调节设备与室外环境连通的管路能够拉伸更长,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用的安装场景更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延长管包括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所述第一延长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第二延长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延长管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长管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延长管体设于所述第一延长管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延长管体的一侧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延长管体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安装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延长管体扣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沿所述第一风口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延长管体的端部设有固定圈,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固定圈扣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面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固定圈的第一限位边,所述第一限位边沿所述第一风口的周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管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风管的一侧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的第二限位边,所述第二限位边沿所述第一风口的周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面还设有第三限位边,所述第三限位边环绕所述第一风口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限位边限定出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匹配的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延长管体匹配的第一限位框,所述第一限位框与所述第二延长管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延长管体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延长管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框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延长管体的限位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管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接头匹配的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二限位框套设于所述第二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头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扣接的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框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导向槽,用于使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所述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框远离所述第二延长管体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框外侧延伸的导向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风管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空气调节设备通过增加风管组件,风管组件通过第一接头与空气调节设备的风管连接,延长管与第一接头连接,使延长管能够与风管连通,风管可得到延长,从而使空气调节设备与室外环境连通的管路能够拉伸更长,能够满足不同距离的安装要求,提高空气调节设备使用的灵活性,适用的安装场景更加广泛,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自带双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管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接头的上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接头的下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内管100;第一风道110;外管200;第二风道210;第二接头300;内管接头310;外管接头320;第二卡扣330;下接头400;第一延长管体500;固定圈510;第二延长管体600;连接件610;第一接头700;第一连接部710;第一风口711;第一卡扣712;第一限位边713;第二限位边714;第三限位边715;限位槽716;第二连接部720;第二风口721;卡槽722;第一限位框730;卡片731;螺孔732;第二限位框740;导向槽741;翻边742;风管接头800;
移动空调1000;
风管组件2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空气调节设备通常是用于向室内环境供给经过处理的空气,以使室内环境保持规定的温度、湿度等。一些空气调节设备需要通过风管与室外环境连通,使空气调节设备的换热器能够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制热等处理,例如移动空调、整体式空调等。
以移动空调示例,风管与移动空调的机身连接,采用的风管为可拉伸的软管,可根据安装位置的要求调节风管的长度,然而受软管收缩状态的尺寸限制,风管拉伸后的长度有限,移动空调仅能够放置在风管的拉伸长度范围内,适用的场景也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组件,适用于上述移动空调,通过风管组件能够延长风管。具体来说,风管可以是单风管结构,也可以是双风管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空调使用单风管时,室内环境的空气进入移动空调内,且与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经过单风管排出到室外环境;在使用双风管时,室外环境的空气沿其中一条风管进入到移动空调,与室外换热器换热后沿另一条风管排出到室外环境,从而完成室外换热器的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延长管,风管和延长管均为单管体结构,第一接头为单管体的连接接头,延长管与第一接头连接,第一接头与风管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从而使延长管与风管连通,这样风管得到延长,移动空调安装更加灵活。附图未示出该实施例的风管组件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延长管,延长管包括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移动空调的风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延长管通过第一接头与风管连接,能够使第一延长管体与第一管体连通,且第二延长管体与第二管体连通,从而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可得到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可以是分体设置,例如延长管设置为两条,两条延长管可以并排设置,或其中一条延长管套在另一条延长管的外侧;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也可以为一体设置,例如在延长管内隔开形成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其中,第一延长管体内形成有第一延长通道,第二延长管体内形成有第二延长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空调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是分体设置或一体设置,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均为进风管或排风管,例如,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与移动空调的机身的排风口连接,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通过第一接头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使第一延长通道通过第一管体与排风口连通,第二延长通道通过第二管体与排风口连通,也就是说,移动空调的排风口可同时连通第一延长通道和第二延长通道,有利于提高风量,安装也更加灵活。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的第一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其中第一延长管体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延长管体与第二连接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将第一延长管体与第一管体连通起来,通过第二连接部将第二延长管体与第二管体连通起来,从而使风管均能够拉伸更长,安装更加灵活,使移动空调适用的安装场景更广。附图未示出该实施例的风管组件的结构。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包括内管100和外管200,外管200围设在内管100的外侧,形成管中管结构。内管100内设有第一风道110,内管100与外管200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210,使第一风道110与第二风道210相互独立。
其中,内管100的上端和外管200的上端均与上接头连接,内管100的上端和外管200的下端均与下接头400连接,通过上接头和下接头400配合能够将内管100和外管200限定形成管中管结构。其中,下接头400用于与移动空调1000的机身连接,使内管100和外管200与移动空调1000连接,移动空调1000通过内管100和外管200能够与室外环境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空调1000可通过内管100从室外环境进风,并通过外管200向室外环境排风;也可以是,通过外管200从室外环境进风,并通过内管100向室外环境排风,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而设定,使用灵活方便。内管100和外管200可理解为移动空调1000自带的双风管,内管100和外管200均为可伸缩的软管,在安装使用时,根据安装距离的要求对内管100和外管200进行拉伸,以使移动空调1000能够与室外环境保持连通状态。由于受软管收缩状态的尺寸限制,双风管拉伸后长度有限,移动空调1000的应用场景也受到限制,使用灵活性不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增加风管组件2000,能够对内管100和外管200进行延长,从而使移动空调1000的进风和排风的管路能够拉伸更长,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用的安装场景更广。
参考图2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组件2000,该风管组件2000适用于移动空调1000,特别是具有双风管结构的移动空调1000,下面以具体示例对风管组件2000进行说明。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2000,包括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第一延长管体500位于第二延长管体600的内侧。第一延长管体500用于与内管100连接,使内管100能够得到延长;第二延长管体600用于与外管200连接,使外管200能够得到延长。其中,实施例的风管组件2000连接在双风管的上接头上,内管100和外管200的上接头可理解为第二接头300,风管组件2000设置有第一接头700,通过第一接头700将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连接起来,形成管中管结构。
其中,风管组件2000通过第一接头700与第二接头300连接,使内管100和外管200分别对应连接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具体来说,第一接头700包括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第一连接部710设置在第二连接部720的内侧,第一连接部710开设有第一风口711,第二连接部720开设有第二风口721。通过第一连接部710将第二接头300与第一延长管体500进行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720将第二接头300与第二延长管体600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内管100通过第一风口711与第一延长管体500连通,且外管200通过第二风口721与第二延长管体600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采用管中管结构,通过第二接头300与第一接头700配合进行连接,装配到位后,能够使第一延长管体500准确对应内管100,且第二延长管体600准确对应外管200。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大致呈圆形的环状结构,第二连接部720大致呈椭圆形的环状结构,第一风口711开设在第一连接部710的中部位置,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之间限定出第二风口721,使第一风口711与第二风口721隔开。
参照图3所示,装配时,第一延长管体500连接在第一连接部710的上侧,第一延长管体500的端口与第一风口711连通,第二延长管体600连接在第二连接部720的上侧,第二延长管体600的端口与第二风口721连通,第一接头700与第二接头300装配到位后,内管100的端口与第一风口711对应,使内管100与第一延长管体500连通,外管200的端口与第二风口721对应,使外管200与第二延长管体600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均连接在第一接头700的上侧,内管100和外管200连接位于第一接头700的下侧,第一风道110通过第一风口711与第一延长管体500内的风道连通,第二道通过第二风口721与第二延长管体600内的风道连通,从而使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210均得到延长。
可以理解的是,风管组件2000可理解为移动空调1000的风管延长配件,第一接头700与第二接头30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可根据移动空调1000的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是否使用风管组件2000进行管路的加长。例如,移动空调1000安装靠近窗口位置时,可通过自带的双风管与室外环境连接,也就是说无需对内管100和外管200进行加长;在移动空调1000与窗口位置距离较远时,将风管组件2000连接到移动空调1000的双风管上,使内管100和外管200得到相应的加长,从而满足远距离的安装使用要求,提高移动空调1000使用的灵活性,适用的安装场景更加广泛,实用性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均为可伸缩的软管,也就是说,内管100、外管200、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均可拉伸,使双风管结构得到有效的延长,安装距离更长,适用性更强。
此外,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的上端可通过风管接头800进行连接,使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的上下两端均得到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该风管接头800可以是与第二接头300结构相同,从而可在风管接头800上再增加延长管,也就是说,风管组件2000可扩展两段或多段的第一延长管体500和第二延长管体600,从而实现多段管体的加长,具体不再赘述。
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710朝向第一延长管体500的一侧为第一端面,第一连接部710朝向内管100的一侧为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一延长管体500连接,第二端面与第二接头300连接。其中,在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延长管体500的安装部,通过安装部能够将第一延长管体500固定在第一连接部710上,安装部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螺纹连接、扣接等方式与第一延长管体500连接。例如,可以将第一延长管体500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端面上,使第一延长管体500连接在第一接头700上。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为设置在第一端面上的第一卡扣712,通过第一卡扣712与第一延长管体500扣接,从而可以快速连接第一延长管体500。具体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第一卡扣712,四个第一卡扣712沿第一风口71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对称分布,这样能够更有效扣紧第一延长管体500,结构更稳定可靠。可理解到,第一卡扣712的数量不限于实施例所示,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多个,具体可根据实际产品要求而选择,此处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中第一延长管体500为圆形管体,第一风口711为圆形通孔,通过环绕第一风口711分布的第一卡扣712扣紧第一延长管体500端部的四周,装配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安装与拆卸第一延长管体50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考虑到第一延长管体500为软管,实施例中在第一延长管体500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圈510,第一连接部710通过第一卡扣712扣接在固定圈510上,有利于提高扣接结构的稳定性。可理解到,多个第一卡扣712沿第一风口711的周向排列呈环形的限位结构,一方面通过第一卡扣712可以扣紧固定圈510,另一方面可以对固定圈510起到限位作用。
参照图5所示,在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边713,第一限位边713沿第一风口711的周向延伸,第一限位边713可以与第一卡扣712连接,通过第一限位边713与第一卡扣712配合能够限定出与固定圈510匹配的限位结构,便于对固定圈510进行定位,且第一限位边713对第一卡扣712起到加固作用,进一步提高结构可靠性。
参照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720设置有第一限位框730,第一限位框730凸出于第一接头700的上侧且沿第一接头700周向延伸,使第一限位框730能够围设第一风口711和第二风口72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框730与第二延长管体600匹配,使第二延长管体600能够插入到第一限位框730的内侧且与第一限位框730连接,通过第一限位框730能够对第二延长管体600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提高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框730的内壁与第二延长管体600端部的外壁抵接,且将第二延长管体600与第一限位框730固定连接,考虑到第二延长管体600为软管结构,实施例中,在第二延长管体600的端部设置连接件610,第二延长管体600通过连接件610与第一限位框730连接,以提高连接结构的强度。
具体来说,参照图3所示,连接件610可以是注塑件,通过连接件610夹紧第二延长管体600的管壁,然后通过螺栓将连接件610固定在第一限位框730上,第一限位框730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孔732,从而使第二延长管体600能够与第一限位框730连接,可靠性更高,降低第二延长管体600容易脱离第一接头700的问题。
参照图5所示,在第一限位框730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朝向第一限位框730的内侧凸出形成,通过限位凸起能够对第二延长管体600起到定位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延长管体600为波纹软管,波纹软管的管壁沿长度方向具有波纹状的结构,使管体能够伸缩。可理解到,波纹状结构在管壁的表面会形成有凹陷的凹槽,限位凸起可与凹槽匹配,使限位凸起能够卡紧在凹槽内,提升结构可靠性。
考虑到凹槽沿第二延长管体600的管壁周向延伸,实施例中限位凸起形成卡片731形状,便于插入到凹槽内并卡紧。需要说明的是,卡片731可以第一限位框730内壁的周向延伸,且卡片731的数量可设置有多个,有利于提高卡片731卡紧第二延长管体600的结构稳定性,有效防止第二延长管体600脱离第一限位框730。
参照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端面设置第二限位边714,第二限位边714沿第一风口711的周向延伸,通过第二限位边714能够对内管100端部进行限位,使内管100能够准确对准第一风口711。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内管100和外管200均为软管,实施例的第二接头300包括内管接头310和外管接头320,其中内管接头310与内管100的端口连接,外管接头320与外管200的端口连接,从而能够保持内管100和外管200的端口不容易变形,且使内管100限定在外管200内,降低在通风状态下内管发生剧烈窜动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限位边714的内壁与内管接头310的外壁抵接,这样通过第二限位边714对内管接头310进行限位,从而对内管100起到有效的限定,也便于快速对接第二接头300和第一接头700。
参照图6所示,在第二端面还设置有第三限位边715,第三限位边715环绕第一风口711设置。可理解到,第三限位边715和内管接头310均呈圆环形状,在内管接头310装配到第二端面上时,第三限位边715能够与内管接头310的内壁贴合,这样通过第三限位边715能够覆盖在内管接头310与第二端面之间的间隙,起到封闭作用,提高第一接头700与第二接头300之间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限位边714所限定的环形半径大于第三限位边715所限定的环形半径,使在第二限位边714与第三限位边715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限位槽716,通过设置限位槽716与内管接头310匹配,使内管接头310能够对应插入到限位槽716内,对内管接头310起到更有效的限定效果,且内管接头310与第一连接部710配合更紧密,密封性能更佳。
参照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720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框740,第二限位框740凸出于第一接头700的下侧且沿第一接头700周向延伸,该第二限位框740与第二接头300匹配,使得第二限位框740能够围设在第二接头300外侧,使第一接头700与第二接头300能够实现快速定位,装配更加方便。
可以理解到,外管接头320与外管200匹配,第一接头700与第二接头300连接时,第二限位框740具体是围设在外管接头320上,既可实现快速定位,又有利于提高第二接头300与第一接头700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使第一接头700不容易从第二接头300上脱落。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部720可与外管接头320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二限位框740与外管接头320连接,例如,第二限位框740可以采用螺钉连接、扣接等方式与外管接头320连接。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外管接头320侧边设置第二卡扣330,在第二连接部720设置与第二卡扣330对应的卡槽722,通过第二卡扣330与卡槽722进行扣合,使第二连接部720与外管接头320达到固定的目的,实现快速装配。
参照图2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多个卡槽722凸出设置在第二连接部720的外侧,卡槽722的开口朝向第二限位框740的内侧,并在第二限位框740的侧壁上开设与每个卡槽722对应的导向槽741,装配时,第二限位框740右上往下套入外管接头320,第二卡扣330能够沿导向槽741移动至卡槽722处,从而使第二卡扣330快速扣紧在卡槽722内,实现快速连接,操作方便快捷。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限位框740远离第一限位框73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为第二限位框740的端部朝向外侧延伸的翻边742所形成导向面,翻边742沿第二限位框740的周向延伸。可理解到,通过翻边742可增大第二限位框740端部的开口,且翻边742内侧为导向面,该导向面为由外向内倾斜的斜面,具有导向的作用,便于外管接头320能够沿斜面对应插入第二限位框740内。
参考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1000,下面以具体示例对移动空调1000进行说明。
参照图7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空调1000包括内管100和外管200,内管100和外管200形成双风管结构,双风管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其中,双风管的下端与移动空调1000的机身连接,上端通过第二接头300与上述实施例的风管组件2000连接,风管组件2000通过第一接头700与移动空调1000的第二接头300连接,使得内管100与第一延长管体500连通,且外管200与第二延长管体600连通,内管100和外管200均可得到延长,从而使移动空调1000的双风管的管路能够拉伸更长,满足不同距离的安装要求,提高移动空调1000使用的灵活性,适用的安装场景更加广泛,实用性更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7)

1.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延长管;
第一接头,与空气调节设备的风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延长管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使所述延长管与所述风管连通,所述风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延长管包括第一延长管体和第二延长管体,所述第一延长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第二延长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延长管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长管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延长管体设于所述第一延长管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延长管体的一侧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延长管体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安装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延长管体扣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沿所述第一风口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管体的端部设有固定圈,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固定圈扣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固定圈的第一限位边,所述第一限位边沿所述第一风口的周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风管的一侧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的第二限位边,所述第二限位边沿所述第一风口的周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还设有第三限位边,所述第三限位边环绕所述第一风口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限位边限定出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匹配的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延长管体匹配的第一限位框,所述第一限位框与所述第二延长管体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长管体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延长管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框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框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延长管体的限位凸起。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接头匹配的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二限位框套设于所述第二接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扣接的卡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框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导向槽,用于使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所述卡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框远离所述第二延长管体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框外侧延伸的导向面。
17.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风管组件。
CN202122159708.XU 2021-09-07 2021-09-07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Active CN215930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9708.XU CN215930047U (zh) 2021-09-07 2021-09-07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9708.XU CN215930047U (zh) 2021-09-07 2021-09-07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0047U true CN215930047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9708.XU Active CN215930047U (zh) 2021-09-07 2021-09-07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0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96936A (en) Quick connect air duct fittings
US7021672B2 (en) Irrigation cou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158328A (en) Universal duct elbow and connector plate
US5145217A (en) Universal dryer duct and vent
CN215930047U (zh) 风管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WO2022021595A1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US20110139290A1 (en) Duct system componentry
US11143451B2 (en) Household appliance having a part being releasably attached
CN111237886A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1695168U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US20210010710A1 (en) System of Couplers for Connecting Flexible Ducting of Forced Air Systems
CN212253073U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111735184A (zh) 风管接头、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111735187A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2619149U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1667920U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WO2021179423A1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8328359U (zh) 接头的连接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2339583U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1650673U (zh) 排风管接头、排风结构及排风管延长结构
CN213931195U (zh)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689754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237887A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9300980U (zh) 具有可拆卸接管板的移动空调
CN220062073U (zh)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