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7920U -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7920U
CN211667920U CN202020288838.6U CN202020288838U CN211667920U CN 211667920 U CN211667920 U CN 211667920U CN 202020288838 U CN202020288838 U CN 202020288838U CN 211667920 U CN211667920 U CN 211667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air
pipe
air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88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志钢
赵阿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88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7920U/zh
Priority to US17/430,126 priority patent/US12007140B2/en
Priority to EP20914758.6A priority patent/EP3907434A4/en
Priority to CA3126372A priority patent/CA3126372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8358 priority patent/WO202117942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7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7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进排风组件包括排风管、连接管和进风管,排风管内限定出排风通道;连接管的一端与排风管的一端相连且另一端与整体式空调的排风蜗壳相连,以使排风通道与排风蜗壳的出风口连通;进风管套设于排风管外,进风管的内壁与排风管的外壁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风管和套设于排风管外的进风管形成双风管结构,其结构简单美观,便于用户安装和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连接管提高了排风通道的密封性,避免了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发生相互串风,提高了整体式空调的能效。

Description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采用双风管的整体式空调,双风管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风管,分别用于连接室外换热器实现进风和用于连接排风蜗壳实现排风,以使整体式空调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但是双风管的结构用户在安装时较为复杂,用户体验感较差,且外形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进排风组件,其安装简单方便,外形美观,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进排风组件的整体式空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应用于整体式空调,包括: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内限定出排风通道;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管的下端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整体式空调的排风蜗壳相连,以使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排风蜗壳的出风口连通;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套设于所述排风管外,所述进风管的内壁与所述排风管的外壁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排风管和套设于排风管外的进风管形成双风管结构,其结构简单美观,便于用户安装和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进风管和排风管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使得进风通道与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连通从而将室外的空气传送至室外换热器,排风管内限定出排风通道并通过连接管与排风蜗壳相连,使得排风蜗壳的出风口与排风通道连通从而将换热后的空气排出室外,从而形成密封的换热风道,提升了整体式空调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效果;连接管使排风管和排风蜗壳的连接更加可靠,提高了排风通道的密封性,避免了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发生相互串风,提升了整体式空调的能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排风管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相配合的第一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口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扣,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进风管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相配合的第二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口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扣,若干个所述第二卡扣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头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板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进风孔内且限定出排风孔,所述排风孔与所述排风管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相连,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密封板之间设有连接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筋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风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进风管均为圆筒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进排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进排风组件设置排风管和套设于排风管外的进风管形成双风管结构,其结构简单美观,便于用户对进排风组件进行安装和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进风管和排风管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使得进风通道与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连通从而将室外的空气传送至室外换热器,排风管内限定出排风通道并通过连接管与排风蜗壳相连,使得排风蜗壳的出风口与排风通道连通从而将换热后的空气排出室外,从而形成密封的换热风道,提升了整体式空调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效果;连接管使排风管和排风蜗壳的连接更加可靠,提高了排风通道的密封性,避免了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发生相互串风,提升了整体式空调的能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进排风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
进排风组件10;室外换热组件20;室外换热器21;排风蜗壳22;出风口23;进风口30;后面板40;
排风管100;排风通道110;第一接头120;
连接管200;第一安装口210;第一卡扣211;凸缘220;
进风管300;进风通道310;第二安装口320;第二卡扣321;第二接头330;
密封板400;进风孔410;固定环420;排风孔421;连接筋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10,应用于双风管结构的整体式空调。进排风组件10与整体式空调的室外换热组件20连接,室外换热组件20包括室外换热器21和排风蜗壳22,进排风组件10的其中一个风管引导室外的空气从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30进入,空气通过室外换热器21进行换热后,由排风蜗壳22将换热后的空气通过进排风组件10的另一风管排出至室外,从而实现整体式空调的换热过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10,包括排风管100和连接管200,排风管100内限定出排风通道110,连接管200的一端与排风管100的下端相连且另一端与排风蜗壳22相连,以使排风通道110与排风蜗壳22的出风口2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200分别与排风管100和排风蜗壳22连接从而形成密封的排风通道110,避免了排风通道110向外排风的路径上发生漏风,保证了从排风蜗壳22的出风口23排出的风可以全部通过排风管100排到室外。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10还包括进风管300,进风管300套设于排风管100外,进风管300的内壁与排风管100的外壁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310,进风通道310与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30连通,从而形成密封的进风通道310,使得进风通道310和排风通道110相互隔离,避免了进风通道310和排风通道110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影响整体式空调的换热效率。另外,连接管200使排风管100和排风蜗壳22的连接更加可靠,从而提高了排风通道110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了进风通道310和排风通道110发生相互串风,从而使进风通道310、室外换热组件20和排风通道110相连形成密封的换热风道,提升了整体式空调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效果,提高了整体式空调的能效;而且其装配也更加简单、方便。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10,通过设置排风管100和套设于排风管100外的进风管300形成双风管结构,相对于由两个分体式独立风管组成的双风管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10结构简单美观,便于用户对双风管结构进行安装和调节,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采用双风管结构的整体式空调能实现全屋制冷或制热,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200朝向排风管100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口210,排风管100的下端设有与第一安装口210相配合的第一接头120。具体的,第一接头120安装于排风管100的下端端部,第一接头120和第一安装口21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口210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扣211,若干个第一卡扣211分别与第一接头120卡接,采用卡接的方式,其安装和拆卸方便、连接结构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扣211的数量可设置为1个、2个、3个或多个,当第一卡扣211设置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卡扣211均布设置于第一安装口210上,而且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整体式空调采用的不同尺寸的排风管100对第一卡扣211的数量进行设计。另外,若干个第一卡扣211可以设计为与第一接头120的外壁卡接(参照图2所示),也可以设计为与第一接头120的内壁卡接,从而实现排风管100与连接管200的连接处的密封装配。
进一步说明的是,连接管200的下端与排风蜗壳22的上端相连,以使排风蜗壳22的出风口23与排风通道110密封连通,避免换热后的空气向排风通道110外串风。具体的,连接管200的下端沿周向设有凸缘220,凸缘220与排风蜗壳22的出风口23处抵接,进一步避免了进风通道310和排风通道110在连接管200和排风蜗壳22的连接处发生串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30处设有第二安装口320,进风管300朝向进风口30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安装口320相配合的第二接头330。具体的,第二接头330安装于进风管300的下端端部,第二接头330和第二安装口32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所示,第二安装口320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扣321,若干个第二卡扣321分别与第二接头330卡接,采用卡接的方式,其安装和拆卸方便、连接结构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扣321的数量可设置为1个、2个、3个或多个,当第二卡扣321设置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卡扣321均布设置于第二安装口320上,而且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整体式空调采用的不同尺寸的进风管300对第二卡扣321的数量进行设计。另外,若干个第二卡扣321可以设计为与第二接头330的外壁卡接,也可以设计为与第二接头330的内壁卡接,进风口30可开设于整体式空调的后面板40上且朝向上的方向开设,从而实现进风管300与整体式空调的后面板40的密封装配,避免进风通道310和外界环境之间发生漏风。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板400,密封板400开设有进风孔410,进风孔410与进风管300远离进风口30的一端相连,以使密封板400与进风管300固定连接,从而使用户通过操作密封板400实现对进风管300的同步操作,便于用户对进风管300进行拉伸安装或收缩折叠,提升了进风管300的易用度。另外,也便于用户通过进风孔410将排风管100进行拉伸或折叠。
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3所示,密封板400还包括固定环420,固定环420设于进风孔410内且限定出排风孔421,排风孔421与排风管100远离出风口23的一端相连,密封板400和固定环420分别将进风管300和排风管100固定连接,而且固定环420和密封板400之间设有连接筋430,使密封板400和固定环420设有一个整体,从而使用户操作密封板400的过程中,可同时将进风管300和排风管100进行同步拉伸安装或收缩折叠,可便于用户对进排风组件10进行整体的拉伸和收缩,提高了进排风组件10安装和拆卸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了进排风组件10的易用度。再进一步说明的是,密封板400、固定环420和连接筋430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其加工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稳定。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430设有多个且多个连接筋430沿固定环420的周向间隔布置,提高了固定环420和密封板400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密封板400的结构强度,进而延长了进排风组件1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风管100、连接管200和进风管300均为圆筒状,其加工方便,且便于装配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看,排风管100和进风管300可采用波纹软管,其柔性好、质量轻,且耐用性好、便于收缩折叠。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包括以上实施例的进排风组件10。本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通过进排风组件10设置排风管100和套设于排风管100外的进风管300形成双风管结构,其结构简单美观,便于用户对进排风组件10进行安装和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进风管300和排风管100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310,使得进风通道310与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30连通从而将室外的空气传送至室外换热器21,排风管100内限定出排风通道110并通过连接管200与排风蜗壳22相连,使得排风蜗壳22的出风口23与排风通道110连通从而将换热后的空气排出室外,从而形成密封的换热风道,提升了整体式空调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效果;连接管200使排风管100和排风蜗壳22的连接更加可靠,提高了排风通道110的密封性,避免了进风通道310和排风通道110发生相互串风,提高了整体式空调的能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进排风组件,应用于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内限定出排风通道;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管的下端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整体式空调的排风蜗壳相连,以使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排风蜗壳的出风口连通;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套设于所述排风管外,所述进风管的内壁与所述排风管的外壁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整体式空调的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排风管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相配合的第一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口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扣,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进风管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相配合的第二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口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扣,若干个所述第二卡扣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头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进风孔内且限定出排风孔,所述排风孔与所述排风管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相连,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密封板之间设有连接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进风管均为圆筒状。
10.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进排风组件。
CN202020288838.6U 2020-03-10 2020-03-10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Active CN211667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8838.6U CN211667920U (zh) 2020-03-10 2020-03-10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US17/430,126 US12007140B2 (en) 2020-03-10 2020-04-30 Air intake and exhaust assembly and packaged air conditioner
EP20914758.6A EP3907434A4 (en) 2020-03-10 2020-04-30 AIR INTAKE AND EXHAUST ASSEMBLY AND INTEGRATED AIR CONDITIONING
CA3126372A CA3126372A1 (en) 2020-03-10 2020-04-30 Air intake and exhaust assembly and packaged air conditioner
PCT/CN2020/088358 WO2021179421A1 (zh) 2020-03-10 2020-04-30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8838.6U CN211667920U (zh) 2020-03-10 2020-03-10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7920U true CN211667920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4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8838.6U Active CN211667920U (zh) 2020-03-10 2020-03-10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7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2056A (zh) 换气装置
WO2021179421A1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1667920U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08671170U (zh) 空调器
WO2022021595A1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111237887A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111237886A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1695168U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WO2020093571A1 (zh) 接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8328359U (zh) 接头的连接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2005974U (zh) 接头组件、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0688486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945310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89754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12007140B2 (en) Air intake and exhaust assembly and packaged air conditioner
CN111237888A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US20220307723A1 (en) Air intake and exhaust assembly and packaged air conditioner
CN111735184A (zh) 风管接头、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8155063U (zh) 一种酒柜
WO2021179423A1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1822815U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1011635U (zh) 进排风组件和整体式空调
CN212618808U (zh) 移动空调
CN215260430U (zh) 风管接头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7682457U (zh) 转换接头、用于新风机的进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