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8486U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8486U
CN210688486U CN201921856227.0U CN201921856227U CN210688486U CN 210688486 U CN210688486 U CN 210688486U CN 201921856227 U CN201921856227 U CN 201921856227U CN 210688486 U CN210688486 U CN 210688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component
air outlet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62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陈庆高
刘志强
刘太生
周何杰
钟志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62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8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8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新风部件包括蜗壳组件、过来组件和进风管组件,蜗壳组件内限定出新风腔,蜗壳组件上具有进风接口,过滤组件包括至少部分设于新风腔内的过滤件,进风管组件设在新风腔外,且包括安装座和新风管,其中,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于进风接口,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以使新风管的出风端连通至新风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部件,可以提升新风管的安装便利性,有利于减轻售后安装工作量。

Description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设置引进新风功能的空调器的新风管安装较为繁琐,由于新风管一般是到用户家后再安装到空调器的新风部件上,导致新风管售后安装繁琐,安装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部件,所述新风部件提升了新风管的安装便利性,有利于减轻售后安装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风部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新风部件,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内限定出新风腔,所述蜗壳组件上具有进风接口;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新风腔内的过滤件;进风管组件,所述进风管组件设在所述新风腔外,且包括安装座和新风管,其中,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风接口,所述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以使所述新风管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新风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部件,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使得新风管可以通过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于进风接口,有效提升了新风部件的拆装灵活性,便于进风管组件的拆装,有利于提升新风管的安装便利性,减轻售后安装工作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组件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筒形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插配到所述筒形本体限定出的筒形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外周面与所述筒形本体的内周面螺纹旋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形本体的内周面具有用于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螺纹旋接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沿所述筒形本体的周向螺旋延伸不足一周,所述内螺纹为多组且沿所述筒形本体的轴向间隔开分布,所述新风管的至少所述出风端为伸缩螺纹管,或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具有与多组所述内螺纹分别对应配合的多组外螺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组件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下游,所述防护网止抵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形腔的周壁面上具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支撑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外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设于所述安装座的筒形本体限定出的筒形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形本体的筒壁上具有沿所述筒壁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的至少三个插孔,所述防护网上具有与每个所述插孔对应插接的插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设于所述筒形本体的轴向一端的旋扣,所述旋扣为多个且沿所述筒形本体的周向间隔开分布,所述进风接口具有与多个所述旋扣分别对应配合的旋槽,所述旋扣旋转配合于所述旋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组件包括环形凸台和设于所述环形凸台的远离所述新风腔的一侧的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为多个且沿所述环形凸台的周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定位扣与所述环形凸台之间的间隙作为所述旋槽,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定位扣相对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所述筒形本体的所述轴向一端的端面止抵于所述环形凸台的远离所述新风腔的一侧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筒形本体的所述轴向一端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为一个且与所述进风接口的边缘通过连接件锁定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部件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新风腔内的风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组件上具有出风接口,所述新风部件还包括:出风管组件,所述出风管组件设在所述新风腔外,且所述出风管组件的进风端安装于所述出风接口以与所述新风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新风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的新风部件,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减少售后安装工作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新风出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所述新风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方,所述新风部件位于所述风道部件的下方且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风道部件内限定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上游风道腔和设于所述上游风道腔上方的下游风道腔,所述第二风道设于所述下游风道腔且与所述第一风道隔离,所述下游风道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器包括设于所述上游风道腔的第一风机组件和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圈示的C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进风管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进风管组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所示的进风管组件的爆照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的进风管组件的爆炸图;
图11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再一个示意图,其中,未示出进风管组件;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爆炸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未示出进风管组件;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新风部件的爆炸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进风蜗壳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圈示的D部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进风蜗壳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圈示的E部的放大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出风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另一个出风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0、
新风部件100、
蜗壳组件1、新风腔10、连通口103、
进风接口10a、出风接口10b、旋槽10c、
环形凸台11、避让缺口110、
定位扣12、限位槽120、
连接柱13、进风蜗壳14、出风蜗壳15、
过滤组件2、过滤件21、滤网支架22、
进风管组件3、
安装座31、
筒形本体311、内螺纹311a、插孔311b、
筒形腔3110、第一端3110a、第二端3110b、
支撑筋3111、筒壁3112、
旋扣312、限位凸起3120、
连接耳313、
新风管32、出风端321、外螺纹321a、
防护网33、插脚331、
风机组件4、风轮41、
出风管组件5、进风端51、
连接板6、
壳体200、面板组件201、
新风入口2001、新风出口2002、
第一出风口2003、第二出风口2004、
风道部件300、
第一风道301、上游风道腔301a、下游风道腔301b、
第二风道302、升降组件303、连通风道3031、出口3032、
第一风机组件400、第二风机组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0。
如图1和图4所示,新风部件100包括蜗壳组件1,蜗壳组件1内限定出新风腔10,蜗壳组件1上具有进风接口10a,进风接口10a可以形成在蜗壳组件1的壁面上,且进风接口10a可以与新风腔10连通。
如图4所示,新风部件100包括过滤组件2,过滤组件2包括至少部分设于新风腔10内的过滤件21,则过滤件21的一部分可以设于新风腔10内、过滤件21的另一部分可以设于新风腔10外,或者过滤件21完全设于新风腔10内。由此,过滤件21可以对流经新风腔10的气流进行过滤、净化,保证了新风部件100引进的新风的质量。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新风部件100包括进风管组件3,进风管组件3设在新风腔10外,且进风管组件3包括安装座31和新风管32,其中,安装座31可拆卸地安装于进风接口10a,新风管32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31,以使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连通至新风腔10,则新风管32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端321流至新风腔10内。
其中,安装座31可拆卸地安装于进风接口10a,则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可拆卸地相连,且安装座31安装于进风接口10a处,说明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之间互相独立,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可以采用装配的手段连接在一起,可以简化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的结构,便于安装座31、蜗壳组件1的加工和拆装,使得新风部件100具有良好的拆装灵活性,便于后期维护;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可拆卸地相连,说明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之间互相独立,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可以采用装配的手段连接在一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新风部件100的拆装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之间、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只需保证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之间可拆卸、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之间可拆卸即可。由此,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之间、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之间的连接方式具有良好的设计灵活性,使得新风部件100具有良好的结构设计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0,新风管31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31,使得新风管32可以通过安装座31可拆卸地安装于进风接口10a,有效提升了新风部件100的拆装灵活性,便于进风管组件3的拆装,有利于提升新风管32的安装便利性,减轻售后安装工作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进风管组件3还包括防护网33,防护网33设于安装座31,且防护网33位于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下游,新风管32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端321流向防护网33、而后流至新风腔10内,防护网33具有一定防护作用,例如防护网33可以防止老鼠等进入新风腔10内而影响新风部件100的正常运行,从而提升了新风部件100的运行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下游”是指沿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图10所示,安装座31包括筒形本体311,使得安装座31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方便加工。可选地,筒形本体311可以形成为圆筒状结构,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插配到筒形本体311限定出的筒形腔3110内,方便了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的拆装,有利于提升新风管32与安装座31的拆装效率,同时方便了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连通至新风腔10。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筒形本体311限定出筒形腔3110,筒形腔3110的轴向两端可以均敞开设置以在筒形腔3110的第一端3110a形成第一敞口、在筒形腔3110的第二端3110b形成第二敞口,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通过第一敞口插配至筒形腔3110内,筒形本体311的对应于筒形腔3110第二端3110b的端部可以安装于进风接口10a,使得第二敞口连通至新风腔10,从而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可以通过筒形腔3110连通至新风腔10。
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外周面与筒形本体311的内周面螺纹旋接,实现了新风管32与筒形本体311的可拆卸相连,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同时便于保证新风管32与筒形本体31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新风管32与筒形本体311之间漏风,保证了新风部件100的风量。例如,筒形本体311的内周面具有内螺纹311a,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321a,外螺纹321a与内螺纹311a螺纹旋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筒形本体311的内周面具有用于与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螺纹旋接的内螺纹311a,内螺纹311a沿筒形本体311的周向螺旋延伸不足一周,即沿筒形本体311的轴向,内螺纹311a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内螺纹311a为多组,且多组内螺纹311a沿筒形本体311的轴向间隔开分布。
其中,新风管32的至少出风端321为伸缩螺纹管,则新风管32上、仅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为伸缩螺纹管,或者新风管32上、不仅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为伸缩螺纹管,新风管32的其他至少部分为伸缩螺纹管;伸缩螺纹管的外周面可以与筒形本体311的内周面螺纹旋接,连接便捷、且密封良好,同时由于伸缩螺纹管可以在新风管32的轴向上伸缩变形,以调节新风管32的长度,使得新风管32可以用于较长距离的输送气流,而在新风部件100不工作时,便于新风管32的收纳,节省新风管32的占用空间。或者,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具有与多组内螺纹311a分别对应配合的多组外螺纹321a,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有效保证了新风管32于筒形本体311的连接可靠性,保证新风管32固定牢固,同时多组外螺纹321a与多组内螺纹311a配合,以便于保证新风管32与筒形本体311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进风管组件3还包括防护网33,防护网33设于安装座31,且防护网33位于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下游,新风管32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端321流向防护网33、而后流至新风腔10内,防护网33具有一定防护作用,例如防护网33可以防止老鼠等进入新风腔10内而影响新风部件100的正常运行。其中,防护网33止抵于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以限制新风管32与筒形本体311的插配长度,从而可以限制新风管32的安装位置,便于提醒用户新风管32已安装到位。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网33可以用于限定新风管32相对于安装座31的极限安装位置,新风管32安装完成后,防护网33可以止抵于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此时新风管32处于极限安装位置,或者防护网33也可以与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间隔设置,此时新风管32未处于极限安装位置;换言之,在新风管32拆配至筒形腔3110的过程中,在保证连接可靠、密封良好的前提下,防护网33可以使得新风管32具有合适的插配长度,避免新风管32的插配长度过长导致新风管32长度的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筒形腔3110的周壁面上具有支撑筋3111,支撑筋3111可以由筒形腔3110的部分周壁面向内凸出形成,支撑筋3111支撑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外周面,使得筒形本体311与新风管32之间具有合适的挤压力,避免在外部因素例如振动作用下,新风管32与筒形本体311配合松动而使新风管32与筒形本体311逐步脱离螺纹旋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筒形本体311与新风管3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使得新风管32安装牢固。
在图9和图10的示例中,支撑筋3111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筋3111可以沿筒形本体31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支撑筋3111可以沿筒形本体311的轴向延伸,支撑筋3111可以自筒形本体311的轴向一端延伸至筒形本体311的轴向另一端,以便于支撑筋311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防护网33设于安装座31的筒形本体311限定出的筒形腔3110内,从而在确保防护网33可以起到防护作用的前提下,避免防护网33占用过多的空间,节省新风部件100的占用空间。
在图7-图10的示例中,筒形本体311的筒壁3112上具有沿筒壁3112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的至少三个插孔311b,每个插孔311b均贯穿筒形本体311的筒壁3112的内周壁,防护网33上具有与每个插孔311b对应插接的插脚331。由此,通过插脚331于插孔311b的配合,方便了防护网33的安装,使得防护网33安装简单、方便,同时便于保证防护网33的安装可靠性,避免防护网33自筒形本体311脱离。
可选地,插孔311b可以形成为通孔(如图7-图10所示)、或盲孔;当插孔311b形成为通孔时,插孔311b可以沿筒形本体311的厚度方向贯穿筒形本体311的筒壁3112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当插孔311b形成为盲孔时,插孔311b可以仅贯穿筒形本体311的筒壁3112的内周壁、且插孔311b未贯穿筒形本体311的筒壁3112的外周壁。
可选地,防护网33形成为网状结构,防护网33可以包括防护段和至少三个安装段,安装段可以沿筒形本体311的径向延伸,多个安装段的径向内端可以相连,每个安装段的径向外端可以分别形成有插脚331;防护段为多个,且多个防护段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
可选地,防护网33为金属网例如铁丝网等,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31包括设于筒形本体311的轴向一端的旋扣312,旋扣312为多个,且多个旋扣312沿筒形本体311的周向间隔开分布,进风接口10a具有与多个旋扣312分别对应配合的旋槽10c,旋扣312旋转配合于旋槽10c。例如,如图2、图5、图7和图8所示,旋扣312可以设于筒形本体311端部的外周壁上,旋扣312可以凸出于筒形本体311的外周壁设置;旋槽10c的沿筒形本体311的周向的至少一端可以具有敞口,旋扣312可以自敞口旋入旋槽10c内以与旋槽10c配合,旋扣312还可以通过敞口旋出旋槽10c以与旋槽10c脱离配合。由此,通过设置配合的旋扣312和旋槽10c,进一步方便了安装座31的安装。
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旋扣312为三个,三个旋扣312沿筒形本体311的周向间隔开分别,旋槽10c为三个,三个旋槽10c沿进风接口10a的周向间隔开分别,旋槽10c可以位于进风接口10a的边缘处,旋槽10c的沿筒形本体311的周向的两端均敞开设置;安装安装座31时,可以使得旋扣312对应位于相邻两个旋槽10c之间,而后按照一定方向旋转,使得旋扣312可以自敞口旋入对应的旋槽10c内。
当然,旋扣312还可以为两个、或四个、或四个以上等;旋扣312与旋槽10c可以一一对应设置。
例如,如图15-图18所示,蜗壳组件1包括环形凸台11和设于环形凸台11的远离新风腔10的一侧的定位扣12,环形凸台11可以沿进风接口10a的边缘延伸,定位扣12为多个,且多个定位扣12沿环形凸台11的周向间隔开分布,定位扣12可以自环形凸台11的远离新风腔10的一侧、沿环形凸台11的轴向朝向远离新风腔10的方向延伸,定位扣12的自由端可以沿环形凸台11的径向朝向环形凸台11的中心轴线延伸,使得每个定位扣12与环形凸台11之间具有间隙,每个定位扣12与环形凸台11之间的间隙作为旋槽10c,从而旋槽10c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筒形本体311的上述轴向一端的端面止抵于环形凸台11的远离新风腔10的一侧表面,则当旋扣312配合于旋槽10c时,定位扣12与环形凸台11可以配合以限制蜗壳组件1与安装座31在环形凸台11轴向上的相对移动,保证安装座31安装牢固。
其中,如图16和图18所示,环形凸台11与定位扣12相对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110,则沿环形凸台11的轴向,环形凸台11的与定位扣12相对的位置挖空以形成为避让缺口110,有利于蜗壳组件1的顺利出模,保证成型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安装座31还包括设于筒形本体311的上述轴向一端的连接耳313,连接耳313为一个,且连接耳313与进风接口10a的边缘通过连接件锁定相连,连接件可以穿过连接耳313且与蜗壳组件11锁定相连,进一步提升了安装座31的安装牢固性。可选地,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例如螺钉柱等。
可选地,在图7-图10的示例中,连接耳313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蜗壳组件1上具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设在进风接口10a的外侧,连接柱13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且穿设于第二连接孔,以将安装座31与蜗壳组件1锁定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2所示,新风部件100还包括风机组件4,风机组件4包括设于新风腔10内的风轮41,风轮41运行可以在进风接口10a处产生负压,实现气流流动,使得新风部件100可以引进足够的新风,以改善空气质量。
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蜗壳组件1可以包括进风蜗壳14和出风蜗壳15,进风蜗壳14内具有进风腔,出风蜗壳15内具有出风腔,进风蜗壳14和出风蜗壳15扣合相连以使进风腔和出风腔形成为新风腔10,新风腔10具有安装口,过滤组件2可以通过安装口可抽拉地安装于蜗壳组件1,进风蜗壳14和出风蜗壳15还可以共同限定出抽拉通道,抽拉通道可以为新风腔10的一部分,安装口形成在抽拉通道的一端,过滤组件2安装于抽拉通道,抽拉通道的至少部分壁面可以用于限制过滤组件2的移动,保证过滤组件2的安装可靠性;当过滤组件2安装于蜗壳组件1时,过滤组件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新风腔10内。其中,风轮41可以位于过滤组件2的下游,且风轮41可以安装于出风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4所示,蜗壳组件1上具有出风接口10b,出风接口10b可以形成在蜗壳组件1的壁面上,且出风接口10b可以于新风腔10连通;新风部件100还包括出风管组件5,出风管组件5设在新风腔10外,且出风管组件5的进风端51安装于出风接口10b以与新风腔10连通,则新风腔1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管组件5的进风端51流至出风管组件5内,以实现新风部件100的出风;当新风部件100应用于空调器1000时,出风管组件5的出风端可以与空调器1000的新风出口2002连通。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
如图19-图22所示,空调器1000包括壳体200、风道部件300和新风部件100,风道部件300和新风部件100均设于壳体200内。其中,新风部件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0。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1000可以通过新风部件100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以改善空气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采用上述的新风部件100,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减少售后安装工作量。
例如,壳体200可以包括面板组件201,面板组件201对应设于新风部件100的外侧,以遮挡新风部件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1和图22,空调器1000还包括设于壳体200内的风道部件300,壳体200上具有第一出风口2003、第二出风口2004和新风出口2002,第二出风口2004位于第一出风口2003的上方,新风出口2002位于第一出风口2003的下方,新风部件100位于风道部件300的下方,且新风部件100与新风出口2002连通,风道部件300内限定出第一风道301和第二风道302,第一风道301包括上游风道腔301a和设于上游风道腔301a上方的下游风道腔301b,第二风道302设于下游风道腔301b,且第二风道302与第一风道301隔离,下游风道腔301b与第一出风口2003和第二出风口2004分别连通,第二风道302与第一出风口2003连通,空调器1000包括设于上游风道腔301a的第一风机组件400和设于第二风道302的第二风机组件500。
由此,在第一风机组件400工作时,第一风道301的气流可以一部分流向第一出风口2003、另一部分流向第二出风口2004,在第二风机组件500工作时,第二风道302的气流可以全部流向第一出风口2003,由此,由于第一出风口2003由第一风道301和第二风道302分别供送气流,第二出风口2004仅由第一风道301供送气流,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第一风道301和第二风道302的送风方向不同,发生第二风道302干扰第一风道301向第二出风口2004送风的问题、以及第一风道301干扰第二风道302向第一出风口2003送风的问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风道部件300可以包括升降组件303,升降组件303限定出连通风道3031,在升降组件303升起、以使连通风道3031的出口3032显露于第二出风口2004时,第一风道301的气流可以从第二出风口2004送出,在升降组件303降落、以使连通风道3031的出口3032收回无法从第二出风口2004显露时,第二出风口2004被关闭,第一风道301的气流不能从第二出风口2004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1-图18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12和图14所示,新风部件100包括蜗壳组件1、过滤组件2、进风管组件3、风机组件4、出风管组件5和连接板6。进风管组件3可以于空调器1000的新风进口2001连通。
蜗壳组件1包括进风蜗壳14和出风蜗壳15,进风蜗壳14内具有进风腔,出风蜗壳15内具有出风腔,进风蜗壳14和出风蜗壳15扣合相连以使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形成为新风腔10;进风蜗壳14上具有进风接口10a,出风蜗壳15上具有出风接口10b,进风接口10a和出风接口10b分别与新风腔10连通,进风管组件3安装于进风接口10a处,出风管组件5安装于出风接口10b处。连接板6为两个,两个连接板6分别安装于进风蜗壳14和出风蜗壳15。
如图15-图18所示,蜗壳组件1还包括环形凸台11和设于环形凸台11的远离新风腔10的一侧的定位扣12,环形凸台11设于进风接口10a的边缘处且沿进风接口10a的边缘延伸,定位扣12为三个,且三个定位扣12沿环形凸台11的周向间隔开分布,定位扣12自环形凸台11的远离新风腔10的一侧、沿环形凸台11的轴向朝向远离新风腔10的方向延伸,定位扣12的自由端可以沿环形凸台11的径向朝向环形凸台11的中心轴线延伸,使得每个定位扣12与环形凸台11之间具有间隙,每个定位扣12与环形凸台11之间的间隙形成为旋槽10c,环形凸台11与定位扣12相对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110。
进风蜗壳14和出风蜗壳15还可以共同限定出抽拉通道,在抽拉通道的一端形成为安装口,过滤组件2通过安装口可抽拉地安装于抽拉通道;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件21和滤网支架22,过滤件21设于滤网支架2上,过滤件21位于新风腔10内,滤网支架22的一部分位于新风腔10内、另一部分位于新风腔10外,滤网支架22的位于新风腔10的外部分可以具有拉手部,以便于过滤组件2的拆装。其中,过滤件21可选为HEPA。
进风管组件3设在新风腔10外,且进风管组件3包括安装座31、新风管32和防护网33,安装座31可拆卸地安装于进风接口10a,新风管32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31,以使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连通至新风腔10,防护网33设于安装座31,且防护网33位于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下游。
如图7-图10所示,安装座31包括筒形本体311,筒形本体311限定出筒形腔3110,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插配到筒形腔3110内,筒形腔3110的周壁面上具有支撑筋3111,支撑筋3111由筒形腔3110的部分周壁面向内凸出形成,支撑筋3111支撑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外周面,且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的外周面与筒形本体311的内周面螺纹旋接;防护网33设于筒形腔3110内,筒形本体311的筒壁3112上具有沿筒壁3112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的三个插孔311b,每个插孔311b均形成为通孔,防护网33上具有与每个插孔311b对应插接的插脚331。在新风管32的安装过程中,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逐渐靠近防护网33,直至新风管32的出风端321止抵于防护网33,完成新风管32的安装。
如图2、图7-图10、图15-图18所示,安装座31还包括设于筒形本体311的轴向一端的旋扣312,旋扣312为三个,且三个旋扣312沿筒形本体311的周向间隔开分布,进风接口10a具有与三个旋扣312分别对应配合的旋槽10c,旋扣312旋转配合于旋槽10c,此时筒形本体311的上述轴向一端的端面止抵于环形凸台11的远离新风腔10的一侧表面;至少一个旋扣312的远离新风腔10的一侧具有限位凸起3120,限位凸起3120由筒形本体311的部分外周壁凸出形成,对应定位扣12的自由端形成有限位槽120,限位槽120由定位扣12的端面凹入形成,当旋扣312旋转配合于旋槽10c时,限位凸起3120旋转配合至对应限位槽120,可以限制蜗壳组件1与安装座31在环形凸台11周向上的相对移动,进一步提升了安装座31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安装座31还包括设于筒形本体311的上述轴向一端的连接耳313,连接耳313为一个,且连接耳313与进风接口10a的边缘通过连接件锁定相连。
如图4和图12所示,风机组件4包括设于新风腔10内的风轮41,风轮41可以安装于出风腔,且风轮41位于过滤组件2的下游,风轮41于过滤组件2之间具有连通口103,连通口103可以形成为风轮41的进风口。
此外,新风部件100应用于空调器时,新风管32的进风端可以延伸至室外,以将室外新风引进室内,新风管32的进风端可以设有防雨罩,防雨罩可以包括安装部和罩体部,安装部形成为筒状结构,安装部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新风管32,以使安装部内的通道连通至新风管32,安装部的另一端具有进风口,罩体部设在安装部的上述另一端的边缘处,以至少罩设进风口的顶部,避免雨水通过进风口流至新风管32内。其中,罩体部具有开口,室外新风可以通过开口流向进风口。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部件100,风机组件4运行时,新风气流可以自进风管组件3流至新风腔10内,并通过出风接口10b流至出风管组件5,最后排出新风部件100,结构简单,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组装方便,有利于减少售后安装工作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厚度”、“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内限定出新风腔,所述蜗壳组件上具有进风接口;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新风腔内的过滤件;
进风管组件,所述进风管组件设在所述新风腔外,且包括安装座和新风管,其中,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风接口,所述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以使所述新风管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新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组件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筒形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插配到所述筒形本体限定出的筒形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外周面与所述筒形本体的内周面螺纹旋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本体的内周面具有用于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螺纹旋接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沿所述筒形本体的周向螺旋延伸不足一周,所述内螺纹为多组且沿所述筒形本体的轴向间隔开分布,所述新风管的至少所述出风端为伸缩螺纹管,或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具有与多组所述内螺纹分别对应配合的多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组件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下游,所述防护网止抵于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腔的周壁面上具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支撑所述新风管的所述出风端的外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设于所述安装座的筒形本体限定出的筒形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本体的筒壁上具有沿所述筒壁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的至少三个插孔,所述防护网上具有与每个所述插孔对应插接的插脚。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设于所述筒形本体的轴向一端的旋扣,所述旋扣为多个且沿所述筒形本体的周向间隔开分布,所述进风接口具有与多个所述旋扣分别对应配合的旋槽,所述旋扣旋转配合于所述旋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组件包括环形凸台和设于所述环形凸台的远离所述新风腔的一侧的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为多个且沿所述环形凸台的周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定位扣与所述环形凸台之间的间隙作为所述旋槽,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定位扣相对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所述筒形本体的所述轴向一端的端面止抵于所述环形凸台的远离所述新风腔的一侧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筒形本体的所述轴向一端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为一个且与所述进风接口的边缘通过连接件锁定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部件还包括: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新风腔内的风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组件上具有出风接口,所述新风部件还包括:
出风管组件,所述出风管组件设在所述新风腔外,且所述出风管组件的进风端安装于所述出风接口以与所述新风腔连通。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风道部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部件,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新风部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新风出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所述新风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方,所述新风部件位于所述风道部件的下方且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风道部件内限定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上游风道腔和设于所述上游风道腔上方的下游风道腔,所述第二风道设于所述下游风道腔且与所述第一风道隔离,所述下游风道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器包括设于所述上游风道腔的第一风机组件和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机组件。
CN201921856227.0U 2019-10-30 2019-10-30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068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6227.0U CN210688486U (zh) 2019-10-30 2019-10-30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6227.0U CN210688486U (zh) 2019-10-30 2019-10-30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8486U true CN210688486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3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6227.0U Active CN210688486U (zh) 2019-10-30 2019-10-30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84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493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室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493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室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6089U (zh) 一种柜机风道组件及其空调柜机
CN210688486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882434B (zh) 风机结构、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10107571U (zh) 一种风机滤芯式壁挂新风机
CN112377428B (zh) 风机系统、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及其安装方法
CN216011129U (zh) 一种通风设备的壳体和软管连接结构
CN21134555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118880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0772695U (zh)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34554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5218283B (zh) 空调
CN215112921U (zh) 空调进风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CN111306630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7685736U (zh) 一种新风管连接装置及空调器
CN217131461U (zh) 全热交换器
CN221033226U (zh) 排气扇通用出风结构
CN215830767U (zh) 一种分体式管道换风扇
CN220452295U (zh) 一种出风口结构及管道风机
CN220250275U (zh) 一种接线盖板及新风空调
CN216518647U (zh) 一种鼓风机装置
CN217383237U (zh) 一种帐篷空调空气滤网安装结构
CN215523638U (zh) 新风机
CN208260351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墙体空气过滤装置
CN212132675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20958609U (zh) 集成灶的蜗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