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2073U -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2073U
CN220062073U CN202321698191.4U CN202321698191U CN220062073U CN 220062073 U CN220062073 U CN 220062073U CN 202321698191 U CN202321698191 U CN 202321698191U CN 220062073 U CN220062073 U CN 220062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resh air
rain
wall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81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兵
毛先友
陈良锐
刘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81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2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2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2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新风管路组件包括:新风墙管,新风墙管适于穿设于墙体上的洞孔,新风墙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以在第一凹陷部与洞孔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管线的避让空间;防雨管,防雨管的横截面形状与新风墙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防雨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二凹陷部,防雨管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适于与新风墙管的管端装配连接,以使第二凹陷部与第一凹陷部衔接;防护罩,防护罩的横截面形状与防雨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防护罩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三凹陷部,防护罩适于与第二端装配连接,以使第三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衔接,防护罩上形成有与防雨管的管腔连通的通风孔。由此,可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管组件和具有该新风管路组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具有新风管组件,新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新风管弯头以及防护罩,由于新风管弯头为弯管状无法穿过墙孔,在空调器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将新风管与管线穿墙后,再在室外侧将新风管弯头连接在新风管上,然后再将防护罩安装在新风管弯头上,这样不但装配效率较低,而且在室外侧安装新风管弯头与防护罩的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管路组件,安装难度低,装配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包括:新风墙管,所述新风墙管适于穿设于墙体上的洞孔,所述新风墙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以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洞孔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管线的避让空间;防雨管,所述防雨管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新风墙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防雨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二凹陷部,所述防雨管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适于与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装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衔接;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防雨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防护罩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三凹陷部,所述防护罩适于与所述第二端装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衔接,所述防护罩上形成有与所述防雨管的管腔连通的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由于防护罩、防雨管、新风墙管的横截面形状都匹配能够避让管线,从而安装时,可以先将防护罩、防雨管、新风墙管在室内侧连接为一体,再将管线与防护罩、防雨管、新风墙管捆绑在一起,沿着防护罩、防雨管、新风墙管的顺序依次穿过墙体的洞孔且伸至室外侧,即可完成安装,无需再在室外侧安装新风管路组件的其他配件,从而降低了新风管路组件的安装难度,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防雨管的至少部分可变形,以使所述防雨管具有安装形态和使用形态,在所述安装形态下,所述防雨管构造为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直管形态,在所述使用形态下,所述防雨管构造为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向下弯曲的弯管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防雨管整体为软管或波纹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防雨管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套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防雨管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一筋条,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插配于所述防雨管内且与所述第一筋条过盈配合;或者,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三筋条,所述防雨管的所述第一端插配于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内且与所述第三筋条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防雨管与所述新风墙管的插配套接长度为L1,其中,10mm≤L≤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部和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所述防雨管套接,所述防护部连接在所述套接部的端部且止挡在所述防雨管外,所述防护部上具有格栅结构以限定出所述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套接部与所述防雨管的插配套接长度为L2,其中,10mm≤L2≤3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套接部的外周壁形成有第二筋条,所述套接部插配于所述防雨管内,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防雨管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新风墙管仅外端连接有所述防雨管;或者,所述新风墙管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连接有所述防雨管,且连接在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的所述防雨管连接有所述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空调内机包括与所述新风管路组件连接的新风模块,连接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的管线穿设于所述避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新风管路组件,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安装便捷性,提高整机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墙管与防雨管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墙管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0,墙体2000,
新风管路组件100,空调内机200,管线300,室内软管400,
新风墙管1,第一凹陷部11,防雨管2,第二凹陷部21,第一筋条22,
防护罩3,防护部31,通风孔311,套接部32,第二筋条321,第三凹陷部33,管接头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100可以应用于分体式的空调器1000,分体式的空调器1000包括空调内机200和空调外机,空调内机200安装在室内,且空调外机安装在室外,墙体2000上开设有洞孔,洞孔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100,包括:新风墙管1、防雨管2和防护罩3,新风墙管1适于穿设于墙体2000上的洞孔,新风墙管1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1,以在第一凹陷部11与洞孔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管线300的避让空间;防雨管2的横截面形状与新风墙管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防雨管2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1,防雨管2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适于与新风墙管1的管端装配连接,以使第二凹陷部21与第一凹陷部11衔接;防护罩3的横截面形状与防雨管2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防护罩3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三凹陷部33,防护罩3适于与第二端装配连接,以使第三凹陷部33与第二凹陷部21衔接,防护罩3上形成有与防雨管2的管腔连通的通风孔311。
由此,可以降低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安装难度,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例如,如图1-图2所示,新风管路组件100包括新风墙管1,新风墙管1可以穿设于墙体2000的洞孔内以将空调内机200与室外空间连通,使得空调内机200的新风模块可以通过新风墙管1从室外空间抽取新风。新风墙管1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1,第一凹陷部11与洞孔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管线300可以穿设于避让空间内以连接空调内机200与空调外机。由此,可以避免在墙体2000上开设两个孔,或者扩孔,从而便于安装。
新风管路组件100还包括防雨管2和防护罩3,防雨管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防雨管2的第一端适于与新风墙管1的管端装配相连,以将防雨管2连接在新风墙管1上。具体地,可以将防雨管2安装在新风墙管1的内端或者外端,当防雨管2安装在外端时,还需要在防雨管2上连接有防护罩3,以阻挡昆虫、老鼠进入新风墙管1内;而当防雨管2安装在新风墙管1的内端时,防雨管2用于与空调器1000的新风模块连接,则不需要安装防护罩3,此时,防雨管2可以起到延长或者改变方向等作用,而非防雨的作用,但防雨管2仍然具有防雨功能。
防雨管2的横截面形状与新风墙管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即设置防雨管2的横截面形状与新风墙管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或大体相同,当防雨管2连接至新风墙管1的外端时,防雨管2可以随新风墙管1一同穿设于墙体2000的洞孔。防雨管2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1,第二凹陷部21可以与第一凹陷部11衔接,使得防雨管2可以通过第二凹陷部21避让管线300,利于管线300的布置。
防护罩3适于与防雨管2的第二端装配连接,防护罩3的横截面形状与防雨管2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即设置防护罩3的横截面形状与防雨管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或大体相同,当防护罩3连接至防雨管2时,防护罩3可以随新风墙管1一同穿设于墙体2000的洞孔。可以在防护罩3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三凹陷部33,第三凹陷部33可以与第二凹陷部21衔接,使得防护罩3可以通过第三凹陷部33避让管线300,利于管线300的布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适于...装配连接”指的是,具有装配连接在一起的条件,但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装配在一起。
防护罩3用于遮盖防雨管2的管腔,防护罩3上形成有通风孔311,通风孔311用于与防雨管2的管腔连通,使得室外新风可以流经通风孔311以流入防雨管2内,通风孔311的直径较小,例如可以设置通风孔311的尺寸小于等于10mm,以使防护罩3可以阻挡昆虫、老鼠进入新风墙管1内。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先将防护罩3安装至防雨管2的第二端,再将新风墙管1的外端与防雨管2的第一端相连(或者先将新风墙管1的外端与防雨管2的第一端相连,再将防护罩3安装至防雨管2的第二端),接着将管线300与新风墙管1捆扎在一起,然后将连接在一起的防护罩3、防雨管2和新风墙管1依次穿过墙体2000的洞孔伸至墙体2000的室外侧,再通过室内软管400将新风墙管1与空调内机200连接在一起,即可完成新风墙管1的组装。由此,可以降低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安装难度,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装配效率,尤其是在高空作业时,可以减少安装人员在室外高空的操作,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100,可以先将防护罩3、防雨管2、新风墙管1连接为一体,再将防护罩3、防雨管2、新风墙管1依次贯穿墙体2000的洞孔且伸至室外侧,即可完成安装,降低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安装难度,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雨管2的至少部分可变形,以使防雨管2具有安装形态和使用形态,在安装形态下,防雨管2构造为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直管形态(例如图3所示的状态),在使用形态下,防雨管2构造为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向下弯曲的弯管形态(例如图2所示的状态)。
例如,参照图2-图3所示,可以设置防雨管2的至少部分可变形,以使得防雨管2具有安装形态和使用形态,且安装形态和使用形态之间可以相互切换。如图3所示,当防雨管2切换至安装形态时,防雨管2构造为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直管形态;如图2所示,而当防雨管2切换至使用形态时,防雨管2构造为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向下弯曲的弯管形态。
示例性,可以先将防雨管2切换至安装形态以使防雨管2保持直管形态,使得防雨管2可以在与防护罩3、新风墙管1相连后贯穿墙体2000的洞孔且伸至墙体2000的室外侧,以实现新风墙管1的安装;而当防雨管2安装完成后,防雨管2会在外力作用或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折以切换至使用形态,此时,防雨管2为弯管形态,防雨管2的第二端朝下,可以避免雨水从第二端流入防雨管2的内腔。由此,可以提高防雨管2的防水性能,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整体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雨管2整体为软管或波纹管。具体地,可以将防雨管2整体构造为塑料软管;或者,可以将防雨管2整体构造为金属软管;又或者,可以将防雨管2整体构造为波纹管,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防雨管2能够在伸出到室外侧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向下弯折以切换至使用形态,省去了安装人员的操作,而且防雨管2在安装形态下可以流畅穿过墙体2000的洞孔,此外,防雨管2可以在弯管形态下具有较大的弯折幅度,利于提高防雨管2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防雨管2的第一端与新风墙管1的管端套接。具体地,可以设置防雨管2的管腔的横截面形状与新风墙管1的外端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使得新风墙管1可以插配至防雨管2的管腔内;或者,可以设置防雨管2的外端的横截面形状与新风墙管1的管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使得防雨管2可以插配至新风墙管1的管腔内,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新风墙管1与防雨管2的便捷拆装,降低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安装难度,且可以提高新风墙管1与防雨管2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雨管2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一筋条22,新风墙管1的外端插配于防雨管2内且与第一筋条22过盈配合;或者,新风墙管1的管端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三筋条,防雨管2的第一端插配于新风墙管1的管端内且与第三筋条过盈配合。
例如,参照图3-图4所示,可以在防雨管2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一筋条22,第一筋条22环绕防雨管2的周向延伸布置,新风墙管1的外端的横截面形状与防雨管2的管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新风墙管1可以插配于防雨管2的管腔内且沿径向与第一筋条22正对,第一筋条22可以支撑在新风墙管1的外周壁上以与新风墙管1过盈配合。或者,可以在新风墙管1的管端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三筋条,第三筋条环绕新风墙管1的周向延伸布置,新风墙管1的管腔的横截面形状与防雨管2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使得防雨管2的第一端可以插配至新风墙管1的管端内且沿径向与第三筋条正对,第三筋条可以支撑在防雨管2的外周壁上以与防雨管2过盈配合。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新风墙管1与防雨管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布置中,可以将第一筋条22设为多个,多个第一筋条22沿防雨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且多个第一筋条22可以分别与新风墙管1过盈配合,提高了新风墙管1与防雨管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防雨管2与新风墙管1的插配套接长度为L1,其中,10mm≤L≤50mm。示例性地,可以将防雨管2与新风墙管1的插配套接长度L1设为15mm;或者,可以将防雨管2与新风墙管1的插配套接长度L1设为30mm;又或者,可以将防雨管2与新风墙管1的插配套接长度L1设为45mm,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防雨管2与新风墙管1的插配套接长度限制在上述范围,可以保证防雨管2和新风墙管1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且有利于减小防雨管2和新风墙管1的长度,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罩3包括防护部31和套接部32,套接部32与防雨管2套接,防护部31连接在套接部32的端部且止挡在防雨管2外,防护部31上具有格栅结构以限定出通风孔311。
例如,参照图1-图5所示,防护罩3包括防护部31和套接部32,套接部32构造为管状,套接部32的外端的横截面形状与防雨管2的管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使得套接部32可以插配至防雨管2的管腔内,以将防护罩3安装在防雨管2上。
其中,可以将防护部31连接在套接部32背离防雨管2的一端,防护部31构造为尺寸大于套接部32的尺寸,使得防护部31可以向外凸出于套接部32的外周壁,防护部31可以与防雨管2的端部止抵,以实现防护罩3和防护罩3之间的定位。同时,可以在防护部31上形成有格栅结构,以在防护部31上限定出多个通风孔311,多个通风孔311均匀间隔开布置且均与防雨管2的管腔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防护罩3与防雨管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和安装精度,利于提高防护罩3的防护效果,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套接部32与防雨管2的插配套接长度为L2,其中,10mm≤L2≤30mm。示例性地,可以将套接部32与防雨管2的插配套接长度L2设为15mm;或者,可以将套接部32与防雨管2的插配套接长度设为20mm;又或者,可以将套接部32与防雨管2的插配套接长度设为25mm,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套接部32与防雨管2的插配套接长度限制在上述范围,可以保证套接部32与防雨管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且有利于减小套接部32与防雨管2的长度,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套接部32的外周壁形成有第二筋条321,套接部32插配于防雨管2内,第二筋条321与防雨管2过盈配合。例如,参照图5所示,可以在套接部32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筋条321,第二筋条321环绕套接部32的周向延伸布置,当套接部32插配至防雨管2的管腔时,第二筋条321可以支撑在防雨管2的内管壁上以与防雨管2过盈配合。当然,也可以将第二筋条321设置在防雨管2的内管壁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防护罩3与防雨管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布置中,可以将第二筋条321设为多个,多个第二筋条321沿套接部3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且多个第二筋条321可以分别与防雨管2过盈配合,提高了防护罩3与防雨管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墙管1仅外端连接有防雨管2;或者,新风墙管1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连接有防雨管2,且连接在新风墙管1的外端的防雨管2连接有防护罩3。
例如,如图1-图2所示,可以仅在新风墙管1的外端连接有防雨管2,连接在新风墙管1的外端的防雨管2连接在防护罩3与新风墙管1的外端之间,连接在新风墙管1的外端的防雨管2用于对新风墙管1的外端进行防水,且防护罩3用于阻挡昆虫、老鼠进入新风墙管1内。
或者,可以在新风墙管1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安装有防雨管2,连接在新风墙管1的外端的防雨管2连接在防护罩3与新风墙管1的外端之间,连接在新风墙管1的外端的防雨管2用于对新风墙管1的外端进行防水,且防护罩3用于阻挡昆虫、老鼠进入新风墙管1内。新风管路组件100还包括管接头4,管接头4适于设在室内侧且用于连接新风模块,连接在新风墙管1的内端的防雨管2连接在管接头4与新风墙管1的内端之间,连接在新风墙管1的内端的防雨管2可以起到延长或者改变方向等作用,以便于实现新风墙管1与新风模块的安装,而非防雨的作用,但该防雨管2仍然具有防雨功能。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新风管路组件100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10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空调内机200、空调外机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100,空调内机200包括与新风管路组件100连接的新风模块,连接空调内机200和空调外机的管线300穿设于避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可以先将防护罩3、防雨管2、新风墙管1连接为一体,再将防护罩3、防雨管2、新风墙管1依次贯穿墙体2000的洞孔且伸至室外侧,即可完成安装,降低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安装难度,提高了新风管路组件100的装配效率,提高了空调器1000整机的安装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墙管,所述新风墙管适于穿设于墙体上的洞孔,所述新风墙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以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洞孔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管线的避让空间;
防雨管,所述防雨管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新风墙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防雨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二凹陷部,所述防雨管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适于与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装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衔接;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防雨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防护罩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三凹陷部,所述防护罩适于与所述第二端装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衔接,所述防护罩上形成有与所述防雨管的管腔连通的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管的至少部分可变形,以使所述防雨管具有安装形态和使用形态,在所述安装形态下,所述防雨管构造为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直管形态,在所述使用形态下,所述防雨管构造为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向下弯曲的弯管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管整体为软管或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管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管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一筋条,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插配于所述防雨管内且与所述第一筋条过盈配合;或者,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三筋条,所述防雨管的所述第一端插配于所述新风墙管的管端内且与所述第三筋条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管与所述新风墙管的插配套接长度为L1,其中,10mm≤L≤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部和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所述防雨管套接,所述防护部连接在所述套接部的端部且止挡在所述防雨管外,所述防护部上具有格栅结构以限定出所述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与所述防雨管的插配套接长度为L2,其中,10mm≤L2≤3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的外周壁形成有第二筋条,所述套接部插配于所述防雨管内,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防雨管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墙管仅外端连接有所述防雨管;或者,所述新风墙管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连接有所述防雨管,且连接在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的所述防雨管连接有所述防护罩。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和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空调内机包括与所述新风管路组件连接的新风模块,连接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的管线穿设于所述避让空间。
CN202321698191.4U 2023-06-29 2023-06-29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20062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8191.4U CN220062073U (zh) 2023-06-29 2023-06-29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8191.4U CN220062073U (zh) 2023-06-29 2023-06-29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2073U true CN22006207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1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8191.4U Active CN220062073U (zh) 2023-06-29 2023-06-29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2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2120B2 (en) Connection adapter for conduits and ventilation units
US5158328A (en) Universal duct elbow and connector plate
CN220062073U (zh)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CN214536756U (zh) 新风空调
WO2022021595A1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1854394U (zh) 风管接头及空调器
CN218495314U (zh) 穿墙管组件及空调
CN215930046U (zh) 排风管组件和空调器组件
CN214618401U (zh)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2691147U (zh) 一种汽车通风管卡接件
CN211667920U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111156672A (zh) 接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1237886A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9572224U (zh)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
CN112879698A (zh)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US20210348798A1 (en) One pipe or two pipe flue gas and combustion air system
CN216897780U (zh) 一种热水器
CN111237888A (zh) 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0320316U (zh) 空调器
CN212005974U (zh) 接头组件、进排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JP2527462Y2 (ja) 配管カバー継手
CN21526007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624820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新风机系统
CN219829079U (zh) 移动空调的排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空调
CN210892074U (zh) 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