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1195U -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 Google Patents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1195U
CN213931195U CN202023205254.7U CN202023205254U CN213931195U CN 213931195 U CN213931195 U CN 213931195U CN 202023205254 U CN202023205254 U CN 202023205254U CN 213931195 U CN213931195 U CN 213931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air conditioner
joint assembly
buckl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52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宇
卢绍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52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1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1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1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设有用于连接移动空调的第一安装部,第一接头开设有进风孔;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固定连接,第二接头设有用于连接风管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开设有出风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组件通过第一接头开设有进风孔,将室内空气引入移动空调的机身,第一接头设有第一安装部从而使接头组件与机身连接,第二接头固定连接于第一接头,第二接头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开设有出风孔,将换热后的热风通过出风孔排出至风管,并通过风管排出室外,从而使双风管结构的移动空调实现单风管运行,而且结构稳定、紧凑,便于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移动空调一般包括单风管形式或双风管形式。单风管形式的移动空调,风管连通室外,风管将通过冷凝器换热后的热风排出室外;双风管形式的移动空调,两个风管均连通室外,一个风管用于引入室外空气至移动空调的冷凝器,另一个风管将冷凝器换热后的热风排出室外。传统的移动空调的结构只能单独实现单风管或双风管中的其中一种形式,使用较为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接头组件,能够使双风管形式的移动空调实现单风管运行,提高了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接头组件的移动空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用于移动空调,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移动空调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有进风孔;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设有用于连接风管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开设有出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接头组件,第一接头开设有进风孔,能够将室内空气引入移动空调的机身,第一接头设有第一安装部从而使接头组件与机身连接,第二接头固定连接于第一接头,第二接头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开设有出风孔,从而将换热后的热风通过出风孔排出至风管,并通过风管排出室外。本实施例的接头组件能够使双风管结构的移动空调实现单风管运行,而且结构稳定、紧凑,便于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与所述出风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设有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设于所述进风孔处,所述格栅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格栅条,多个所述格栅条向下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格栅条与所述进风孔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a,所述a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设有至少两个且沿所述第一接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的上端设有第一按压臂,所述第一按压臂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卡扣发生弹性形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周壁和连接于所述周壁下端的底壁,所述出风孔形成于所述底壁,所述周壁设有与所述风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卡扣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按压臂,所述第二按压臂用于使所述第二卡扣发生弹性形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接头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接头组件,接头组件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接头组件,第一接头开设有进风孔,能够将室内空气引入移动空调的机身,第一接头设有第一安装部从而使接头组件与机身连接,第二接头固定连接于第一接头,第二接头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开设有出风孔,从而将换热后的热风通过出风孔排出至风管,并通过风管排出室外。本实施例的接头组件能够使双风管结构的移动空调实现单风管运行,而且结构稳定、紧凑,便于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设有进出风部,所述进出风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三卡扣,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扣卡接的第二卡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头下端的定位沿,所述定位沿与所述安装座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局部爆炸图。
附图标号:
移动空调1000;
接头组件100;第一接头110;第一安装部111;第一卡扣1111;定位沿1112;进风孔112;格栅结构113;格栅条1131;加强筋1132;第一按压臂114;工艺缺口115;第二接头120;第二安装部121;周壁1211;底壁1212;第二卡扣1213;第二按压臂1214;出风孔122;连接管123;第二卡孔1231;
机身200;进出风部210;进风部211;出风部212;安装座220;第一卡孔221;第三卡扣222;
风管300;软管310;固定圈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接头组件100,应用于移动空调1000,接头组件100与移动空调1000的机身200连接,接头组件100用于固定风管300的其中一端,风管300的另一端连接至室外,使移动空调1000与室外环境连通,从而将换热后的热风排出至室外。
参照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接头组件100,包括第一接头110和第二接头120。第一接头110设有第一安装部111,第一安装部111用于使第一接头110与移动空调1000的机身200连接,第一安装部111可以设为与机身200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第一接头110与机身200实现安装或拆卸。第一接头110开设有进风孔112,进风孔112能够将室内空气引入机身200。第二接头120与第一接头110固定连接,使接头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连接”可以解释为以彼此不能相对位移的方式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接头120可以与第一接头110一体注塑成型,或者通过焊接、粘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体,第二接头120和第一接头110还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例如螺钉、铆钉等,在此不再具体限定。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二接头120可以设于进风孔112内,即第二接头120的两侧与第一接头110之间均形成进风区域,第二接头120可以位于进风孔112的中间或沿左右方向(图1中的横向方向)的其中一侧;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第二接头120位于第一接头110的围合空间内,即第二接头120与第一接头110内的其中一侧连接,从而使接头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第二接头120设有第二安装部121,第二安装部121用于连接风管300,第二安装部121可以通过卡扣、螺钉、铆钉等结构与风管300实现连接,使得第二安装部121与风管300之间的连接可靠,第二安装部121可以设为与风管300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风管300的收纳,提高收纳便利度,降低运输成本。第二安装部121开设有出风孔122,出风孔122与风管300的内部连通,能够将移动空调1000换热后的热风通过出风孔122排出至风管300,并通过风管300排出室外,提高了移动空调1000的能效,并且能够满足于双风管结构的移动空调1000转换为单风管运行的需要。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接头120还包括连接管123,连接管123与第二安装部121的下端连接,连接管123的内部与出风孔122和风管300的内部连通。参照图7所示,接头组件100与安装座220连接,连接管123沿出风孔122的下端向下延伸,从而在第二接头120和安装座220之间围合形成出风通道,从而与连接管123之外形成的进风通道隔离。具体的,连接管123的轴向长度设置为大于30mm,例如38mm,从而能够避免进风通道吸入的冷风和出风通道排出的热风在接头组件100与安装座220之间围合空间发生交汇并发生窜风现象,保证热风可以通过连接管123和风管300排出室外,而不会被重新通过进风孔112吸入移动空调1000中,提升移动空调1000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头110设有格栅结构113,格栅结构113设于进风孔112处,能够防止如废弃纸张、毛发或者植物落叶等异物从进风孔112被吸入移动空调1000的内部,避免异物损害移动空调1000,而且能够提升第一接头110的强度。格栅结构11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格栅条1131,多个格栅条1131可以沿第一接头110的上端面的任一方向间隔布置,例如图1所示的横向方向,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多个格栅条1131向下倾斜设置,从而将室内空气通过进风孔112向下导流,而且能够避免用户透过进风孔112直接观察到移动空调1000的内部构造,能够提升移动空调1000外观的美感。多个格栅条1131之间均布设置,能够保证进风孔112进风的顺畅性,对进风孔112进行有效的保护,而且外观更加美观。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格栅条1131朝向远离第二接头120的方向向下倾斜,能够使进风孔112进入的冷风与出风孔122排出的热风分离,从而减少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的热交换,提升移动空调1000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格栅条1131与进风孔112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a,a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格栅条1131与进风孔112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a可以设置为45度、60度、80度等,a的取值范围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在满足外观美观的同时,减少格栅结构113对进风气流的阻力,保证了进风风量,提升了移动空调1000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格栅结构113还包括加强筋1132,加强筋1132设于相邻的格栅条1131之间,加强筋113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1条或多条,当加强筋1132设置多条时,多个加强筋1132间隔设置。加强筋1132能够增加格栅结构113的整体强度,减少移动空调1000运行时格栅条1131的抖动,使进风气流更加稳定;另外,还能提高接头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提升接头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1132与格栅条1131大致垂直,优化了格栅条1131的受力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格栅结构113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涉及的术语“大致垂直”,可以解释为垂直、接近垂直、或者有一定预设角度。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部111包括第一卡扣1111,第一卡扣1111设有至少两个,多个第一卡扣1111沿第一接头110的周向间隔设置,能够使第一接头110与移动空调1000实现稳定的连接;多个第一卡扣1111也可以沿第一接头110的周向均布,使得第一接头110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第一卡扣1111设有两个时,两个第一卡扣1111分别设于第一接头110沿左右方向的两端,其装配更加方便。第一安装部111采用卡扣的方式使第一接头110和移动空调1000连接,能够提升接头组件100的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头110的上端设有第一按压臂114,第一按压臂114与第一卡扣1111连接,第一按压臂114用于使第一卡扣1111发生弹性形变,以便于第一接头110脱离。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接头110需要拆卸时,按压第一按压臂114,第一按压臂114具有一定的弹性会向外形变,使得第一卡扣1111向内形变,便于第一卡扣1111与移动空调1000对应的安装位之间分离,从而便于第一接头110脱离,实现对第一接头110的拆卸;当第一接头110需要安装时,可直接将第一卡扣1111卡入移动空调1000对应的安装位,或者通过按压第一按压臂114使第一接头110与移动空调1000对应的安装位定位后,再松开第一按压臂114,使得第一卡扣1111弹性回位卡紧,实现对第一接头110的安装。此外,第一接头110设有工艺缺口115,工艺缺口115在第一按压臂114和第一卡扣1111的连接处,提高了第一接头110对应位置上的弹性形变性能,便于第一接头110的安装。
参照图1、图2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安装部121包括周壁1211和底壁1212,底壁1212连接于周壁1211的下端,周壁1211的形状与风管300的形状相配合,一般风管300的形状为圆柱型,因此周壁1211一般设置为圆环状,从而使风管300与周壁1211配合,底壁1212和周壁1211配合能够对风管300进行定位。出风孔122形成于底壁1212,从而便于出风孔122与风管300的内部连通。参照图7所示,风管300包括软管310和位于软管310两端的固定圈320,软管310可采用螺纹管的形式,从而便于折叠收纳。周壁1211设有与风管30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扣1213,第二卡扣1213能够将固定圈320卡接固定于周壁1211和底壁1212的围设空间内,从而实现第二安装部121和风管300的稳定连接。第二安装部121采用卡扣的方式使第二接头120和风管300连接,避免采用螺钉进行固定,提升接头组件100与风管300的安装和拆卸的效率,而且能够反复安装和拆卸,便于移动空调1000的清洁。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扣1213设有多个,即可以设置为2个、3个、4个或更多个,多个第二卡扣1213沿周壁1211的间隔设置,使得固定圈320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保证了风管300安装的稳定性,有利于移动空调1000排风的顺畅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扣121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按压臂1214,第二按压臂1214用于使第二卡扣1213发生弹性形变,便于风管300脱离。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卡扣1213设置多个时,可以在部分第二卡扣1213上设置第二按压臂1214,或者在全部第二卡扣1213上设置第二按压臂1214,在此不再具体限定。第二按压臂1214能够带动第二卡扣1213形变,当向外按压第二按压臂1214时,第一卡扣1111会向外移动,使第一卡扣1111与固定圈320脱离,从而便于第二接头120与风管300脱离。
当第一接头110需要拆卸时,按压第一按压臂114,第一按压臂114会向外移动,第一卡扣1111具有一定的弹性会向内移动,便于第一卡扣1111与移动空调1000对应的安装位之间分离,从而便于第一接头110脱离,实现对第一接头110的拆卸,提高了风管300拆卸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卡扣1213设有4个,当安装风管300时,将风管300对准第二安装部121的周壁1211,向下按压,第二接头120就可以通过4个第二卡扣1213与风管300底部的固定圈320相互扣紧,完成安装过程;当拆卸风管300时,只需向外按压第二按压臂1214,使第二卡扣1213与固定圈320分离,然后向上提拉风管300就可以将其取下。本实施例的接头组件100能够节约用户安装风管300的时间,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空调1000,包括以上实施例的接头组件100。本实施例的移动空调1000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接头组件100,接头组件100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接头110和第二接头120的接头组件100,第一接头110开设有进风孔112,能够将室内空气引入移动空调1000的机身200,第一接头110设有第一安装部111从而使接头组件100与机身200连接,第二接头120固定于第一接头110且位于进风孔112内,第二接头120设有第二安装部121,第二安装部121开设有出风孔122,从而将换热后的热风通过出风孔122排出至风管300,风管300可以通过密封板与窗户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通过风管300排出室外。本实施例的接头组件100能够使双风管结构的移动空调1000实现单风管运行,而且结构稳定、紧凑,便于安装和拆卸。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空调1000还包括机身200,机身200设有进出风部210,进出风部210包括进风部211和出风部212,室外空气进入机身200依次经过进风部211、换热器、排风蜗壳和出风部212,进出风部210设有安装座220,安装座220与进出风部210固定连接。安装座220设有第一卡孔221,第一卡孔221设于与第一卡扣1111的相对位置上,第一卡扣1111与第一卡孔221卡接配合,从而便于第一接头110的安装和拆卸。参照图4和图7所示,安装座220设有第三卡扣222,连接管123的外壁设有第二卡孔1231,第二卡孔1231一般设置为盲孔,从而避免排风气流从第二卡孔1231处漏风,影响移动空调1000的换热效率。第二卡孔1231与第三卡扣222卡接配合,从而使第二接头120与安装座220的连接更加稳定,提升了连接管123和安装座220连接的密封性,避免发生窜风现象。因此,本实施例的移动空调1000的接头组件100与安装座220的连接更加可靠,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部111还包括设于第一接头110下端的定位沿1112,定位沿1112与安装座220定位连接,能够引导接头组件100与安装座220实现装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使得接头组件100与安装座220连接的稳定性更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1)

1.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移动空调,所述接头组件包括:
第一接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移动空调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有进风孔;
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设有用于连接风管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开设有出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与所述出风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设有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设于所述进风孔处,所述格栅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格栅条,多个所述格栅条向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条与所述进风孔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a,所述a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设有至少两个且沿所述第一接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的上端设有第一按压臂,所述第一按压臂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周壁和连接于所述周壁下端的底壁,所述出风孔形成于所述底壁,所述周壁设有与所述风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按压臂。
9.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接头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设有进出风部,所述进出风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三卡扣,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扣卡接的第二卡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头下端的定位沿,所述定位沿与所述安装座定位连接。
CN202023205254.7U 2020-12-25 2020-12-25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Active CN213931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5254.7U CN213931195U (zh) 2020-12-25 2020-12-25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5254.7U CN213931195U (zh) 2020-12-25 2020-12-25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1195U true CN213931195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5254.7U Active CN213931195U (zh) 2020-12-25 2020-12-25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1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31195U (zh) 接头组件及移动空调
WO2022021595A1 (zh) 风管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6346972U (zh) 格栅及空调室内机
CN216203737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格栅
CN210292243U (zh) 百叶结构和出风装置
CN212274113U (zh) 一种移动空调器
CN218781354U (zh) 空调器
CN216281744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15175865U (zh) 风道组件及风管机
CN211345540U (zh) 空调器的风罩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103457U (zh) 底盘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20852328U (zh) 风管机
CN21735724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981971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454092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6114619U (zh) 风管组件和移动空调器
CN213395617U (zh) 进风组件及天花机
CN217330203U (zh) 一种进风格栅和空调器
CN215637621U (zh) 风道壳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CN212619148U (zh) 接头组件、风管模块及移动空调
CN21689754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97691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30075U (zh) 一种面板组件以及新风装置
CN218209825U (zh) 一种具备空气循环的移动空调
CN217928992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