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1346U - 一种挤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1346U
CN215921346U CN202122213111.9U CN202122213111U CN215921346U CN 215921346 U CN215921346 U CN 215921346U CN 202122213111 U CN202122213111 U CN 202122213111U CN 215921346 U CN215921346 U CN 215921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ressing
product
pressing block
driv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31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ang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ang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ang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ang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31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1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1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1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装置,包括用于带动产品沿其轴线旋转的承托组件、由上至下抵压至产品处的下压块、用于驱动下压块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将下压块与第一驱动组件弹性连接的下压组件,下压块的底部的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轴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安装轴底部中心处的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上套设有第一钨钢套筒,每个第一安装轴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轴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下压块朝着承托组件上的产品处移动,实现对于产品的挤压;利用承托组件带动产品沿着其自身的轴线旋转,配合下压块实现对于产品的滚动挤压,并且将下压块挤压产品时下压块所承受的力量传递至轴承上。

Description

一种挤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钨海绵体,是一种浸渍型钡钨阴极的主要载体,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钨海绵体内的空隙用于储存发射物质,并同时作为提供发射物质的输送通道。钨海绵体制成后,其外表面上形成有弥散且无缝壁的孔隙。而在制作钡钨阴极时,需要通过对钨海绵体的外圆周面进行挤压,从而将钨海绵体外圆周面上所所有孔隙进行封闭。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挤压设备均无法适用于钨海绵体的挤压加工使用,要么无法满足钨海绵体的硬度需求,要么无法满足钨海绵体的圆柱形结构和产品尺寸的挤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挤压设备无法适用于钨海绵体的加压加工折佣,无法满足钨海绵体的硬度需求,也无法适用于钨海绵体的圆柱形结构和产品尺寸的挤压需求的缺点,提供一种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压装置,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水平安装板和竖直安装板,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水平安装板上的用于带动产品沿其轴线旋转的承托组件、由上至下抵压至所述产品处的下压块、固定于所述竖直安装板上用于驱动所述下压块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将所述下压块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弹性连接的下压组件;所述下压块的底部的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轴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轴底部中心处的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套设有可与所述产品抵接的第一钨钢套筒,每个所述第一安装轴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第一钨钢套筒抵接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水平安装板上、位于所述下压块下方的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两个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轴以及驱动两个所述支撑轴同步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每个所述支撑轴上均套设有第二钨钢套筒,所述产品放置于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钨钢套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竖直安装板上的丝杆导轨组件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丝杆导轨组件上设置有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沿着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滑块,所述下压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水平支撑板和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下方、呈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下压弹簧,所述下压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具体地,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铰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上的杠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上方的驱动气缸以及底端与所述下压块铰接的下压杆,所述杠杆的上端部可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杆抵接,所述杠杆的下端部可将所述下压杆的顶端压紧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上。
具体地,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杠杆由上至下穿设的安装孔,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杠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铰接所述水平支撑板上。
具体地,所述下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下压块嵌入的安装槽,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下压杆通过所述第二转轴铰接于所述下压块的顶部。
具体地,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侧面的位置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侧面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配合的感应片。
具体地,所述承托组件还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两侧用以限制所述产品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上移动范围的限位座。
具体地,所述下压块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压块侧面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二安装轴插设的第二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下压块朝着承托组件上的产品处移动,实现对于产品的挤压;
(2)、利用承托组件带动产品沿着其自身的轴线旋转,配合下压块实现对于产品的滚动挤压,并且将下压块挤压产品时下压块所承受的力量传递至轴承上;
(3)、下压块与第一驱动组件之间通过下压组件弹性连接,先通过该下压组件将下压块抵接至产品上,使得该下压块和承托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挤压使用,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下压块向下移动,对产品进行精确挤压,从而保证对于产品挤压的尺寸精度,实现对于产品的精确挤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的下压块与下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的下压块与下压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的下压块与承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的下压块与承托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0-挤压装置、101-水平安装板、102-竖直安装板、90-产品;
10-承托组件、11-支撑座、12-支撑轴、13-第二驱动电机、14-第二钨钢套筒、15-限位座、151-安装座、152-限位杆、153-长腰孔;
20-下压块、21-第一安装轴、22-第二安装轴、23-第一钨钢套筒、24-轴承、25-侧板、251-第二定位孔、26-第一固定孔、27-第二固定孔、28-锁止孔;
30-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驱动电机、32-丝杆导轨组件、33-第一滑块;
40-下压组件、41-水平支撑板、411-安装孔、412-第一转轴、413-竖直支撑部、42-直线导轨、43-第二滑块、44-下压弹簧、45-杠杆、451-杠杆的上端部、452-杠杆的下端部、453-第一垫片、46-驱动气缸、461-驱动气缸的驱动杆、47-下压杆、471-安装槽、472-第二转轴、473-第二垫片、48-位置传感器、49-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100。该挤压装置100通过滚动挤压的方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圆柱形的工件进行挤压加工,尤其是适用于对于钨海绵体进行挤压加工,利用对钨海绵体圆周外表面进行高压力的挤压,从而将密布于钨海绵体外表面的孔隙进行封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100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水平安装板101和竖直安装板102,通过该水平安装板101和竖直安装板102来固定安装用于挤压产品90的各个部件,从而实现对于圆柱形的产品90的外圆周面进行挤压加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挤压装置100包括固定于水平安装板101上的用于带动产品90沿其轴线旋转的承托组件10、由上至下抵压至产品90处的下压块20、固定于竖直安装板102上用于驱动下压块20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将下压块20与第一驱动组件30弹性连接的下压组件4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承托组件10,不仅是可以用于放置待加工的产品90,还可以带动产品90在其中沿着产品90自身的轴线进行旋转,从而通过该产品90的转动实现对于产品90外圆周面进行全方面360°的挤压。而设置于竖直安装板102上的第一驱动组件30可以带动固定于其上的下压组件40和下压块20在竖直方向上升降,尤其是在驱动下压块20下降过程中,对下压块20施加下压的动力,从而使得下压块20可以向待加工的产品90上施加向下作用力,在下压块20和承托组件10的相互配合下,实现对于产品90的挤压加工。而该下压组件40可以将下压块20与第一驱动电机30之间弹性连接,从而使得该下压块20在未接触到产品90时,受到下压组件40的下压作用,该下压块20始终处于相对于第一驱动组件30的最底端。而当第一驱动组件30带动下压组件40和下压块20同步向下移动,直至该下压块20与产品90抵接后,该产品90对下压块20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将下压块20向上推动,使得该下压块20相对于第一驱动组件30可以实现一定的向上的位移量。该下压组件40的弹性连接在下压块20接触到产品90时的弹性空间终止,通过该下压组件40的调控,将该下压块20相对于第一驱动组件30固定。之后,第一驱动组件30继续驱动下压块20向下移动的位移量,即为该下压块20对于产品90上进行的挤压加工的推进量,使得该挤压装置100中的第一驱动组件30可以精确的控制该下压块20对于产品90的挤压量,确保对于产品90挤压加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100中所提供的下压块20与下压组件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压块20的底部的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轴21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安装轴21底部中心处的第二安装轴22,第二安装轴22上套设有可与产品90抵接的第一钨钢套筒23,每个第一安装轴21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可与第一钨钢套筒23抵接的轴承24。该下压块20的顶部通过下压组件40与第一驱动组件30弹性连接,该下压块20的底部设置有与待加工产品90抵接并且可以进行滚动挤压的部件。如图6所示,该下压块2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轴21和一个第二安装轴22。两个第一安装轴21和一个第二安装轴22的轴心在竖直面上形成稳固支撑的等腰三角形。该第二安装轴22位于两个第一安装轴21的中线下方。在第二安装轴22上套设有第一钨钢套筒23,通过该第一钨钢套筒23与待加工的产品90接触。如图3所示,在下压块20的两个第一安装轴21上均设置有高耐受力的轴承24。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安装轴21上同时安装有五个并列放置的轴承24,当产品90与第一钨钢套筒23发生挤压时,该轴承24的外圆面均可以与第一钨钢套筒23接触,并且用于承受由产品90作用至第一钨钢套筒23上的挤压力。该轴承24在下压块20未与产品90接触时,该第一钨钢套筒23套设于第二安装轴22上,此时的第一钨钢套筒23并未与其上方的两个第一安装轴21上的若干个轴承24接触。只有当第一钨钢套筒23持续向下移动至与产品90接触后,随着产品90的转动,带动第一钨钢套筒23环绕第二安装轴22转动时,该第一钨钢套筒23才与位于第一安装轴21上的若干个轴承24接触,并通过转动的方式将挤压产品90时,产品90对第一钨钢套筒23所施加的相互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安装轴21的轴承24上,通过轴承24来消除该产品90所产生的作用力。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下压块20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下压块20侧面的侧板25,该下压块20通过两个侧板25固定第二安装轴22。该下压块20的顶部设置有与下压组件4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26,下压块20的底部设置有与侧板25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27。侧板25的顶部固定于第二固定孔27处,侧板25的底部设置有可供第二安装轴22插设的第二定位孔251。该侧板25设置于第一安装轴21的两侧侧面上,用于将第二安装轴22固定于下压块20的底部。该侧板25同时可以将第一安装轴21封闭于下压块20的底部。在下压块20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一安装轴21的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两个第一安装轴21相互平行且插入该第一定位孔内固定。在第一安装轴21上套设有若干个轴承24。然后将侧板25固定于下压块20的底部的第二固定孔27处,通过固定两个侧板25,可以将第一安装轴21封闭与下压块20的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内。最后再将第二安装轴22固定于侧板25的第二定位孔251上,并在第二安装轴22上套设第一钨钢套筒23。通过两个侧板25将第二安装轴22设置于两个第一安装轴21中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压块20由于其内部设置有多个轴承24来消除产品90由于挤压所产生的作用力,同时配合钨钢套筒使用,使得可以对该下压块20施加较大的向下的压力用于挤压产品90,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挤压装置100可以适用于硬度较大的产品90的挤压加工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100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该承托组件10包括固定于水平安装板101上、位于下压块20下方的支撑座11、设置于支撑座11上的两个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轴12以及驱动两个支撑轴12同步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13,每个支撑轴12上均套设有第二钨钢套筒23,产品90放置于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钨钢套筒23之间。该支撑座11固定于水平安装板101上,并且位于下压块20的正下方,通过该支撑座11将两个支撑轴12支撑固定于水平安装板101上。两个支撑轴12的前端设置于支撑做11上,后端与第二驱动组件13传动连接,从而可以有该第二驱动组件13的带动使得两个支撑轴12同步旋转。如图6所示,该支撑轴12在支撑座11内的截面呈方形结构,对应的套设于该支撑轴12上的第二钨钢套筒23的中心处设置有方形通孔,当第二钨钢套筒23套设于支撑轴12上时,该第二钨钢套筒23可以随着支撑轴12的转动而旋转。待加工的产品90放置于两个第二钨钢套筒23之间,并且该产品90的轴线与两个支撑轴12的轴线平行设置。当第二钨钢套筒23随着支撑轴12旋转时,位于两个第二钨钢套筒23之间的产品90也可随着支撑轴12的旋转而在两个钨钢套筒23上沿着产品90自身的轴线旋转。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挤压装置100中,该承托组件10中所设置的两个支撑轴12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同时,位于下压块20底部的两个第一安装轴21的轴线也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并且位于两个第一安装轴21下方的第二安装轴22的轴线也与第一安装轴21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该下压块20中的第一安装轴21的轴线、第二安装轴22的轴线与承托组件10中的支撑轴12的轴线也相互平行。并且,当产品90放置于两个第二钨钢套筒23之间时,该产品90自身的轴线与第一安装轴21的轴线、第二安装轴22以及支撑轴12的轴线均相互平行。当第二钨钢套筒23随着支撑轴12的转动时,该第二钨钢套筒23作为主动轮驱动产品90沿着其自身轴线转动,并且当下压块20上的第一钨钢套筒23与产品90抵接后,该第一钨钢套筒23作为从动轮随着产品90沿着第二安装轴22转动,从而在第一钨钢套筒23转动的过程中与位于第一安装轴21上的若干个轴承24接触。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承托组件10还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1两侧用以限制产品90在支撑轴12的轴向上移动范围的限位座15,限位座15包括固定于水平安装板101上位于支撑座11侧面的安装座151以及由安装座151延伸至两个支撑轴12中间的限位杆152。该两个限位座15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1的前后两侧,用于限定放置于两个第二钨钢套筒14之间的产品90在其自身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该限位座15中的安装座151固定于水平安装板101上,在安装座151上设置有长腰孔153,通过该长腰孔153可以调整该安装座151在水平安装板101上前后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两个安装座151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该长腰孔153进行调节,使得该限位座15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产品90的加工限位使用。同时该限位座15的安装座151由该支撑座11的下方向上延伸至两个第二钨钢套筒14之间,因此两个限位杆152与产品90同轴设置,两个限位杆152之间的间距,即产品90可以在两个第二钨钢套筒14上前后移动的距离。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承托座组件10中的第二驱动组件13包括设置于竖直安装板102背面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竖直安装板102背面的传动带(图中未示出)。该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杆与传动带连接,两个由支撑座11向后延伸至竖直安装板102后侧的支撑轴12的末端也与传动带连接,使得该传送带将第二驱动电机与两个支撑轴12传动连接,使得该两个支撑轴12可以由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同步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挤压装置100中的第一驱动组件30包括固定于竖直安装板102上的丝杆导轨组件32和第一驱动电机31,丝杆导轨组件32上设置有由第一驱动电机31带动沿着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滑块33,下压组件40固定于第一滑块33上。该第一驱动电机31固定于竖直安装板102的顶部,通过该丝杆导轨组件32驱动位于丝杆导轨组件32上的第一滑块33沿着竖直方向升降。该第一驱动电机31一方面可以驱动固定于第一滑块33上的下压组件40和下压块20在竖直方向上升降,另一方面可以驱动下压块20向下移动时,挤压承托组件10上的待加工的产品90,为下压块20提供足够的向下驱动力。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压组件40包括固定于第一滑块33上的水平支撑板41和位于水平支撑板41下方、呈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42,直线导轨4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43,第二滑块43与水平支撑板41之间设置有下压弹簧44,下压块20固定于第二滑块43上。该下压组件40可以实现下压块20与第一驱动组件30之间的弹性连接,下压块20固定于下压组件40的第二滑块43上,使得下压块20可以随着该下压组件40中的直线导轨42沿着竖直方向升降。该下压组件40中的水平支撑板41和直线导轨42均固定于第一驱动组件30的第一滑块33上,使得该下压组件40和下压块20均可以随着该第一驱动组件30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该下压组件40在水平支撑板41和第二滑块43之间设置有下压弹簧44,使得该下压弹簧44在初始状态下,驱动第二滑块43向下移动至直线导轨42的最底端。进而使得固定于第二滑块43上的下压块20,在初始状态下,始终处于第一驱动组件30的第一滑块33的最底端。当第一滑块33随着第一驱动电机31的带动向下移动时,该下压块20始终处于第一滑块33的最底端的位置,直至该下压块20的第一钨钢套筒23抵接至产品90上,产品90对下压块20施加向上的支撑力,使得该下压块20和直线导轨42上的第二滑块43同步向上移动,此时在第一驱动电机31向下的持续驱动下,该下压块20向上移动挤压位于水平支撑板41和第二滑块43之间的下压弹簧44,使得该下压块20不再处于第一滑块33的最低端。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压组件4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滑块33侧面的位置传感器48以及设置于第二滑块43的侧面与位置传感器48配合的感应片49。该位置传感器48和感应片49分别位于第一驱动组件30的第一滑块33和下压组件40的第二滑块43上,通过该位置传感器48和感应片49的实时检测,可以在下压块20接触至产品90并随着第二滑块43向上挤压下压弹簧44时,检测到第二滑块43的向上移动。在初始状态下,该感应片49与位置传感器48之间的间距固定,当下压块20与产品90接触之后,该产品90推动下压块20和第二滑块43向上移动时,该感应片49与位置传感器48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该位置传感器48可以很快检测到,并判断该下压块20与产品90接触,进而对下压组件40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压组件40还包括铰接于水平支撑板41上的杠杆45、固定于第一滑块33上位于水平支撑板41上方的驱动气缸46以及底端与下压块20铰接的下压杆47,杠杆45的上端部451可与驱动气缸46的驱动杆461抵接,杠杆45的下端部452可将下压杆47的顶端压紧于水平支撑板41上。该杠杆45穿过水平支撑板41,杠杆45的上端部451可以与位于水平支撑板41上方的驱动气缸46调控,杠杆45的下端部452与下压杆47抵接,并通过杠杆45的驱动,将该下压杆47的顶部压紧于水平支撑板41上,从而将下压杆47与水平支撑板41固定,即可以实现下压块20与第一滑块33之间的相对固定。通过杠杆45的控制,可以将下压块20与水平支撑板41固定或者分离。当下压块20与水平支撑板41分离时,该下压块20可以随着第二滑块43相对于直线导轨42向上移动挤压下压弹簧44。当下压块20与水平支撑板41固定时,该下压块20与第一驱动组件30中的第一滑块33相对固定,从而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1的驱动,带动下压块20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1向下移动的位移量来控制下压块20向下挤压产品90的推进量。
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水平支撑板41上设置有可供杠杆45由上至下穿设的安装孔411,于安装孔411内设置有第一转轴412,杠杆45通过第一转轴412铰接水平支撑板41上。该杠杆45的支点为设置于安装孔411内的第一转轴412,杠杆45可以相对于第一转轴412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杠杆45的上端部451可以相对于第一滑块33靠近或者远离,杠杆45的下端部452可以相对于第一滑块33远离或者靠近。如图4所示,杠杆45的上端部451可以与位于水平支撑板41上方的驱动气缸46的驱动杆461抵接。当位于第一滑块33侧面的位置传感器48感应到下压块20与产品90抵接时,该位置传感器48将信号传递至该驱动气缸46处,驱动气缸46的驱动杆461由驱动气缸46内伸出,并推动杠杆45的上端部451远离第一滑块33,从而将杠杆45的下端部452向着第一滑块33的方向驱动,进而使得杠杆45下端部452与位于水平支撑板41下方的下压板47的顶部接触,并将下压杆47的顶部推动至水平支撑板41上,并压紧于水平支撑板41上。在该水平支撑板41的下方设置有竖直支撑部413,该竖直支撑部413位于该下压杆47与第二滑块43之间。该杠杆45的下端部452在与下压杆47的抵接面上设置有第一垫片453,该下压杆47在其顶部与竖直支撑部41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二垫片473。该第一垫片453和第二垫片473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在各个部件相互接触时,具有防滑和止动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压组件40中的下压杆47的底部设置有可供下压块20嵌入的安装槽471,于安装槽471内设置有第二转轴472,下压杆47通过第二转轴472铰接于下压块20的顶部。该下压块20的顶部插入下压杆47的安装槽471内,该安装槽471由前至后穿过该下压杆47,该第二转轴472由左至右穿过该下压杆47的安装槽471,并将下压块20固定于安装槽471内,使得该下压块20可以沿着该第二转轴472的轴线朝着前后转动。如图5所示,该下压块20的顶部还设置有延伸至可供第二转轴472穿设的连接孔处的锁止孔28,可以将锁紧件插入该锁止孔28内,与第二转轴472抵接,从而限制该下压块20相对于第二转轴472的前后转动,而下压块20限制于安装槽471内,因此通过该锁止孔28可以将下压块20与下压杆4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100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产品90放置于承托组件10的两个第二钨钢套筒14上,开启第二驱动组件13,通过两个支撑轴12带动第二钨钢套筒14同步旋转,从而带动产品90在承托组件10上沿着其自身的轴线旋转。
然后,开启第一驱动组件30,带动第一滑块33上的下压块20和下压组件40同步向下移动,直至下压块20底部的第一钨钢套筒23与旋转中的产品90抵接,该第一驱动组件30持续驱动第一滑块33向下移动,使得下压块20和第二滑块43沿着直线导轨42向上移动,挤压下压组件40中的下压弹簧44。
接着,下压组件40中的位置传感器48检测到感应片49随着第二滑块43向上移动,此时,下压块20的第一钨钢套筒23与产品90接触,第一驱动电机31停止向下驱动,同时开启驱动气缸46。驱动气缸46上的驱动杆461将杠杆45的上端部451向着远离第一滑块33的方向移动,杠杆25的下端部452朝着靠近第一滑块33的方向移动,推动下压杆47抵接至水平支撑板41上,即将与下压杆47固定的下压块20以及第二滑块43固定于第一滑块33上,使得下压块20与第一滑块33固定为一体。
最后,当下压块20与第一滑块33固定为一体时,该第一驱动电机31再次驱动第一滑块33向下移动,驱动下压块20向下挤压产品90,从而第一驱动电机31向下的移动量即为该下压块20对于产品90挤压的推进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挤压装置10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0带动下压块20朝着承托组件10上的产品90处移动,实现对于产品90的挤压;利用承托组件10带动产品90沿着其自身的轴线旋转,配合下压块20实现对于产品90的滚动挤压,并且将下压块20挤压产品90时下压块20所承受的力量传递至轴承24上;下压块20与第一驱动组件30之间通过下压组件40弹性连接,先通过该下压组件40将下压块20抵接至产品90上,使得该下压块20和承托组件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90挤压使用,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0驱动下压块20向下移动,对产品90进行精确挤压,从而保证对于产品90挤压的尺寸精度,实现对于产品90的精确挤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挤压装置,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水平安装板和竖直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水平安装板上的用于带动产品沿其轴线旋转的承托组件、由上至下抵压至所述产品处的下压块、固定于所述竖直安装板上用于驱动所述下压块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将所述下压块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弹性连接的下压组件;
所述下压块的底部的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轴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轴底部中心处的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套设有可与所述产品抵接的第一钨钢套筒,每个所述第一安装轴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第一钨钢套筒抵接的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水平安装板上、位于所述下压块下方的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两个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轴以及驱动两个所述支撑轴同步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每个所述支撑轴上均套设有第二钨钢套筒,所述产品放置于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钨钢套筒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竖直安装板上的丝杆导轨组件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丝杆导轨组件上设置有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沿着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滑块,所述下压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水平支撑板和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下方、呈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下压弹簧,所述下压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铰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上的杠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上方的驱动气缸以及底端与所述下压块铰接的下压杆,所述杠杆的上端部可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杆抵接,所述杠杆的下端部可将所述下压杆的顶端压紧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杠杆由上至下穿设的安装孔,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杠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铰接所述水平支撑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下压块嵌入的安装槽,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下压杆通过所述第二转轴铰接于所述下压块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侧面的位置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侧面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配合的感应片。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还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两侧用以限制所述产品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上移动范围的限位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压块侧面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二安装轴插设的第二定位孔。
CN202122213111.9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挤压装置 Active CN215921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111.9U CN215921346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挤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111.9U CN215921346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挤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1346U true CN215921346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3111.9U Active CN215921346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挤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1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8328B (zh) 一种通过式数控钻之伺服控制的柔性压料装置
CN215921346U (zh) 一种挤压装置
CN210549617U (zh) 一种轴加工用高效夹持装置
CN113635589A (zh) 一种挤压装置
CN110052806B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控制板与连接器的压合装置
CN210719494U (zh) 一种用于检测轴承的旋转阻力的检测座及检测设备
CN218276408U (zh) 转子入轴承及端盖入轴承设备
CN217991539U (zh) 一种操动机构弹簧压装检测装置
CN216528986U (zh) 一种锁紧装置
CN209986477U (zh) 一种圆柱滚子表面强化处理装置
CN110936138B (zh) 闸片托体轴套自动压装设备
CN112846863A (zh) 一种可同步加工多个浮封座的工装
CN203343826U (zh) 冷轧辊自动抛光机
CN214190295U (zh) 金属板材覆膜生产线的纠偏装置
CN220145180U (zh) 一种转向节轴套压装工装
CN216031453U (zh) 封边机压贴机构
CN216609138U (zh) 一种橡皮布的裁切装置
CN213632618U (zh) 一种零部件强度检测装置
CN215788006U (zh) 一种带导向随动的压头
CN113714773B (zh) 一种汽车epb的c形卡簧自动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9766907U (zh) 一种金属零件切割用定位装置
CN211990639U (zh) 一种卷料送料机
CN216325306U (zh) 一种用于钣金加工的钻孔装置
CN220427472U (zh) 油泵后盖组装设备
CN213890421U (zh) 一种地板表面压痕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