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6162U -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6162U
CN215916162U CN202121098576.8U CN202121098576U CN215916162U CN 215916162 U CN215916162 U CN 215916162U CN 202121098576 U CN202121098576 U CN 202121098576U CN 215916162 U CN215916162 U CN 215916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inner core
bending part
head en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85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清海
段国礼
路智文
李司司
曾张伟
朱时杰
唐海双
姚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10985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6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6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61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介入导管领域。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芯导管以及头端预塑形的外套管;外套管的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以及第三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向后延伸且连接有螺纹套;内芯导管的尾端设有与螺纹套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且内芯导管设有外螺纹区域的后端连接有喇叭状导入口;内芯导管的头端固定有金属显影环,内芯导管的头端为柔性可弯折部。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和治疗通路,避免了传统预塑形导管跟随性差且无法通过其开展进一步治疗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介入导管领域,具体是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管造影术及脑血管介入治疗仍多采取经股动脉入路的方式。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专门用于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导管,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生为了方便超选目标血管,通常会采用一些预塑形导管,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目前,虽然预塑形造影导管相对于普通“单弯”造影导管能更容易钩住目标血管开口,但预塑形的头端同时也使导管沿导丝的输送性能变差。此时往往需要通过“交换技术”将“单弯”造影管输送至目标位置后造影,这将使整个造影效率下降,并且增加了并发症风险。此外,由于不利于向远端血管输送,也就无法为进一步的治疗通路建立稳定支撑,故而仍需通过“交换技术”将治疗用的导引导管输送至目标位置。
“交换技术”也就是说,预塑形造影导管勾住目标血管开口后,输送导丝至远端血管,此时,退出预塑形造影导管,将“单弯”造影管沿导丝输送至目标位置后造影,这个过程需要切换2种导管,大大增加的手术的时间及并发症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头端预塑形的内芯导管以及头端预塑形的外套管;
所述外套管的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以及第三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20°-135°,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之间设有圆心角为150°-180°的弧形过渡部,
所述第三弯折部向后延伸且连接有安装套;
所述内芯导管的内部用于穿过导丝;
所述内芯导管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的弯折部和水平部;所述弯折部和水平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60°,所述水平部向后延伸且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套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且所述内芯导管设有安装部的后端连接有喇叭状导入口;
所述弯折部固定有金属显影环;
当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时,所述内芯导管的弯折部超出所述外套管的头端。
本专利将传统单一预塑形造影导管的结构,改良为外套管与内芯组合的形式,以外套管勾住目标血管开口后,内芯导管可以沿着导丝继续前进,进入目标血管开口。避免了传统预塑形导管跟随性差,可能需要与单弯导管通过“交换技术”导入的时间消耗和并发症风险增加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通过其开展进一步治疗的问题。
便于通过金属显影环,便于术者在透视下跟踪管头位置。
使用时,外套管与内芯导管嵌套后,0.035英寸导丝经内芯导管向目标血管推送,当接近目标血管开口时,拧开外套管与内芯导管的连接,固定导丝和内芯导管位置不动,推送外套管至血管开口,此时回撤导丝和内芯导管,外套管头端回复至原有形态,通过推、拉、旋转外套管的造作使外套管管头勾住目标血管。此时固定外套管位置,再向远端推送导丝,并沿导丝跟送内芯导管至理想位置后撤出导丝,造影剂通过内芯导管注射入血管,从而达到超选造影或为进一步治疗建立通路的目的。
由于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超选同侧椎动脉或颈内动脉相对容易,但在超选左颈动脉及左椎动脉时,导管首先需要向下到达主动脉弓,再向上超选左侧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此时会有一个反向的折角,一般导管无法超选。
而本专利优化了外套管的结构,第二弯折段与第三弯折段之间的弧形过渡部的弯折设计使超选成为可能。但仅仅通过弧形过渡部的反向折角并不足以使导管头端插入目标血管,因为左侧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入口并非恰好位于反折后的第二弯折部的头端,还需要结合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的弧形弯折,通过对导管推、拉操作,使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的头端插入目标血管开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套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喇叭状导入口的外壁上以及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对称设置且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以所述延伸部作为把手。比如说,把手可以是轴向界面为梯形的片状体。或者,所述喇叭状导入口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镜像对称设置的圆弧形塑料件,所述圆弧形塑料件的圆心角大于200°。通过弧形塑料件,便于对内芯导管的旋转操作。
所述安装套的外壁的横截面面积为正多边形。本专利通过安装套的外壁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便于外套管的旋转操作。通过正多边形的每个边所处的位置,可以实现外套管旋转角度的预估。
所述外套管的外壁是至少六个端面相连围成的,且每个端面上均设有不同的标识体。
便于实现旋转角度的预估。
或者,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旋转卡接;
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左右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
所述安装套的后端部开设有轴向插入所述限位凸起的引导部以及周向插入所述限位凸起的限位部;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限位部相互导通构成与所述限位凸起旋转卡接的L形限位槽。
便于外套管与内芯导管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芯套管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前方设有刻度线。
便于获知内芯套管,相对于外套管后退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长度为1.8cm-2.2cm,第二弯折部的长度为3.8cm-4.2cm,弧形过渡部的弧长为1.8cm-2.2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长度为2cm,第二弯折部的长度为4cm,弧形过渡部的弧长为2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金属显影环位于距离内芯导管的头端0.5-1.0mm处,所述金属显影环的宽度为1mm;
所述金属显影环是一截面呈C字形的开口环。
便于显影。
所述内芯导管上开设有嵌入所述开口环的弧形凹槽。便于金属显影环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芯导管包括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
所述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为15-20cm,所述柔性可弯折部包括第一塑料层以及埋设在第一塑料层内部的螺旋设置的弹性线圈结构;
所述硬管部包括第二塑料层以及埋设在所述第二塑料层内部的编织网状结构;
所述内芯导管除去外螺纹区域以及喇叭状导入口区域的轴向长度为105-125cm,内芯导管的内径为4F-5F,1F为0.33mm。
当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时,所述内芯导管的柔性可弯折部超出所述外套管的头端。弯折部的长度为1cm。
便于内芯导管的结构优化,头端材质柔软,便于超选。尾端采用编织网工艺制成,材质较硬,具备较高的支撑力和抗打折能力。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一可替换的扩张器,所述扩张器包括顺序连接的一头端预塑形的导管、扩张器安装部以及扩张器喇叭状导入口;
所述扩张器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套可拆卸连接;
所述扩张器内开设有用于导丝穿过的通孔,所述扩张器的导管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套内;
所述导管包括顺序连接的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
所述内芯导管包括顺序连接的所述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
所述扩张器的硬管部的硬度大于所述内芯导管的硬管部的硬度,且扩张器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内芯导管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
所述导管的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扩张器弯折部和扩张器水平部,所述扩张器弯折部与所述扩张器水平部的夹角为140°-160°;
所述扩张器弯折部的长度为1cm。
扩张器与内芯导管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扩张器以及内芯导管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以及硬管部的硬度。
具体的,所述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为6-10cm,所述柔性可弯折部包括第一塑料层以及埋设在第一塑料层内部的螺旋设置的弹性线圈结构;
所述硬管部包括第二塑料层以及埋设在所述第二塑料层内部的两层内外设置的编织网状结构;
所述导管的轴向长度为105-125cm,导管的内径为4F-5F,1F为0.33mm。
本专利通过增设有扩张器,为了用更硬的结构把外套管带到更远的地方。当治疗时需要更大的通路内径时,用扩张器将外套管带至更远的血管,以外套管作为治疗通路。内芯导管作为治疗通路是在不需要更大通路内径时采取的方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芯导管的外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超亲水涂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外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超亲水涂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拉直状态下除去螺纹套的轴向长度为80-100cm,内径为5F-6F,1F为0.33mm。
所述内芯导管除去外螺纹区域以及喇叭状导入口区域的轴向长度为105-125cm,内径4F-5F。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套管包括塑料层以及埋设在所述塑料层内部的编织网状结构。
便于超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喇叭状导入口的后端部的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分解图。
其中:11为第一弯折部,12为第二弯折部,13为弧形过渡部,14为第三弯折部,15为安装套,16为L形限位槽,21为安装部,22为喇叭状导入口,23为金属显影环,24为限位凸起,25为圆弧形塑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头端预塑形的内芯导管以及头端预塑形的外套管;
外套管的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以及第三弯折部14;第一弯折部11的长度短于第二弯折部12的长度,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弯折部12的夹角为120°-135°,第二弯折部12与第三弯折部14之间设有圆心角为150°-180°的弧形过渡部13,第三弯折部14向后延伸且连接有安装套15;
内芯导管的内部用于穿过导丝;内芯导管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的弯折部和水平部;弯折部和水平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60°,水平部向后延伸且连接有与安装套15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21,且内芯导管设有安装部21的后端连接有喇叭状导入口22;弯折部固定有金属显影环23。当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时,所述内芯导管的弯折部超出所述外套管的头端。
本专利将传统单一预塑形造影导管的结构,改良为外套管与内芯组合的形式,以外套管勾住目标血管开口后,内芯导管可以沿着导丝继续前进,进入目标血管开口。避免了传统预塑形导管跟随性差,可能需要与单弯导管通过“交换技术”导入的时间消耗和并发症风险增加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通过其开展进一步治疗的问题。
便于通过金属显影环23,便于术者在透视下跟踪管头位置。
使用时,外套管与内芯导管嵌套后,0.035英寸导丝经导管本体的内芯导管向目标血管推送,当接近目标血管开口时,拧开外套管与内芯导管的连接,固定导丝和内芯导管位置不动,推送外套管至血管开口,此时回撤导丝和内芯导管,外套管头端回复至原有形态,通过推、拉、旋转外套管的造作使外套管管头勾住目标血管。此时固定外套管位置,再向远端推送导丝,并沿导丝跟送内芯导管至理想位置后撤出导丝,造影剂通过内芯导管注射入血管,从而达到超选造影或为进一步治疗建立通路的目的。
由于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超选同侧椎动脉或颈内动脉相对容易,但在超选左颈动脉及左椎动脉时,导管首先需要向下到达主动脉弓,再向上超选左侧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此时会有一个反向的折角,一般导管无法超选。
而本专利优化了外套管的结构,第二弯折段与第三弯折段之间的弧形过渡部的弯折设计使超选成为可能。但仅仅通过弧形过渡部的反向折角并不足以使导管头端插入目标血管,因为左侧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入口并非恰好位于反折后的第二弯折部12的头端,还需要结合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弯折部12之间的弧形弯折,通过对导管推、拉操作,使第一弯折部11及第二弯折部12的头端插入目标血管开口。
参见图1,安装套15与安装部21螺纹连接,安装套15上设有内螺纹,安装部21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安装套15的外壁的横截面面积为圆形。或者,安装套15的外壁的横截面面积为正多边形。通过正多边形的每个边所处的位置,可以实现外套管旋转角度的预估。外套管的外壁是至少六个端面相连围成的,且每个端面上均设有不同的标识体。便于实现旋转角度的预估。
喇叭状导入口的外壁上以及外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对称设置且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以延伸部作为把手。比如说,参见图4,把手可以是轴向界面为梯形的片状体。或者,参见图3,喇叭状导入口2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镜像对称设置的圆弧形塑料件25,圆弧形塑料件25的圆心角大于200°。通过弧形塑料件,便于对内芯导管的旋转操作。外套管的尾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镜像对称设置的圆弧形塑料件,圆弧形塑料件的圆心角大于200°。通过弧形塑料件,便于对外套管的旋转操作。
或者,参见图2,安装套15与安装部21旋转卡接;安装部21上设有左右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24;安装套15的后端部开设有轴向插入限位凸起24的引导部以及周向插入限位凸起24的限位部;引导部与限位部相互导通构成与限位凸起24旋转卡接的L形限位槽16。便于外套管与内芯导管的相对固定。
内芯套管位于安装部21的前方设有刻度线。便于获知内芯套管,相对于外套管后退的长度。
第一弯折部11的长度为1.8cm-2.2cm,第二弯折部12的长度为3.8cm-4.2cm,弧形过渡部的弧长为1.8cm-2.2cm。
第一弯折部11的长度为2cm,第二弯折部12的长度为4cm,弧形过渡部的弧长为2cm。
显影环是金属显影环23,金属显影环23位于距离内芯导管的头端0.5-1.0mm处,金属显影环23的宽度为1mm。便于显影。
内芯导管包括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为15-20cm,柔性可弯折部包括第一塑料层以及埋设在第一塑料层内部的螺旋设置的弹性线圈结构;硬管部包括第二塑料层以及埋设在第二塑料层内部的编织网状结构;内芯导管除去外螺纹区域以及喇叭状导入口22区域的轴向长度为105-125cm,内芯导管的内径为4F-5F,1F为0.33mm。便于内芯导管的结构优化,头端材质柔软,便于超选。尾端采用编织网工艺制成,材质较硬,具备较高的支撑力和抗打折能力。当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时,所述内芯导管的柔性可弯折部超出所述外套管的头端。弯折部的长度为1cm。
内芯导管的外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超亲水涂层。外套管的外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超亲水涂层。
外套管的拉直状态下除去螺纹套的轴向长度为80-100cm,内径为5F-6F,1F为0.33mm。内芯导管除去外螺纹区域以及喇叭状导入口22区域的轴向长度为105-125cm,内径4F-5F。
外套管包括塑料层以及埋设在塑料层内部的编织网状结构。便于超选。
具体实施例2,还包括一可替换的扩张器,扩张器包括顺序连接的一头端预塑形的导管、扩张器安装部以及扩张器喇叭状导入口;扩张器安装部与安装套可拆卸连接;扩张器内开设有用于导丝穿过的通孔,扩张器的导管可滑动设置在安装套内;导管包括顺序连接的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内芯导管包括顺序连接的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扩张器的硬管部的硬度大于内芯导管的硬管部的硬度,且扩张器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小于内芯导管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
导管的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扩张器弯折部和扩张器水平部,扩张器弯折部与扩张器水平部的夹角为140°-160°;扩张器弯折部的长度为1cm。
扩张器与内芯导管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扩张器以及内芯导管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以及硬管部的硬度。
具体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为6-10cm,柔性可弯折部包括第一塑料层以及埋设在第一塑料层内部的螺旋设置的弹性线圈结构;
硬管部包括第二塑料层以及埋设在第二塑料层内部的两层内外设置的编织网状结构;
导管的轴向长度为105-125cm,导管的内径为4F-5F,1F为0.33mm。
本专利通过增设有扩张器,为了用更硬的结构把外套管带到更远的地方。当治疗时需要更大的通路内径时,用扩张器将外套管带至更远的血管,以外套管作为治疗通路。内芯导管作为治疗通路是在不需要更大通路内径时采取的方式。
如治疗需要更大的通路内径,则将外套管与扩张器相连,由于扩张器内径仅0.038inch,支撑性更强,外套管能沿其进一步输送至远端进行治疗通路的建立。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头端预塑形的内芯导管以及头端预塑形的外套管;
所述外套管的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以及第三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20°-135°,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之间设有圆心角为150°-180°的弧形过渡部;
所述第三弯折部向后延伸且连接有安装套;
所述内芯导管的内部用于穿过导丝;
所述内芯导管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弯折部和水平部;所述弯折部和水平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60°,所述水平部向后延伸且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套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且所述内芯导管设有安装部的后端连接有喇叭状导入口;
所述弯折部固定有金属显影环;
当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时,所述内芯导管的弯折部超出所述外套管的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套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安装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状导入口的外壁上以及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对称设置且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以所述延伸部作为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安装部旋转卡接;
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左右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
所述安装套的后端部开设有轴向插入所述限位凸起的引导部以及周向插入所述限位凸起的限位部;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限位部相互导通构成与所述限位凸起旋转卡接的L形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显影环位于距离内芯导管的头端0.5-1.0mm处,所述金属显影环的宽度为1mm;
所述金属显影环是一截面呈C字形的开口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导管包括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
所述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为15-20cm,所述柔性可弯折部包括第一塑料层以及埋设在第一塑料层内部的螺旋设置的弹性线圈结构;
所述硬管部包括第二塑料层以及埋设在所述第二塑料层内部的编织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导管的外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超亲水涂层;
所述外套管的外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超亲水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替换的扩张器,所述扩张器包括顺序连接的一头端预塑形的导管、扩张器安装部以及扩张器喇叭状导入口;
所述扩张器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套可拆卸连接;
所述扩张器内开设有用于导丝穿过的通孔,所述扩张器的导管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套内;
所述导管包括顺序连接的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
所述内芯导管包括顺序连接的柔性可弯折部以及硬管部;
所述扩张器的硬管部的硬度大于所述内芯导管的硬管部的硬度,且扩张器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内芯导管的柔性可弯折部的轴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头端包括顺序连接的扩张器弯折部和扩张器水平部,所述扩张器弯折部与所述扩张器水平部的夹角为140°-160°;
所述扩张器弯折部的长度为1cm。
CN202121098576.8U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16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8576.8U CN21591616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8576.8U CN21591616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6162U true CN215916162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2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857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1616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6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6444A (zh) * 2023-04-03 2023-05-02 心岭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6444A (zh) * 2023-04-03 2023-05-02 心岭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
CN116036444B (zh) * 2023-04-03 2023-05-30 心岭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高柔性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套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73983A (en) Steerable guidewire for vascular system
USRE45760E1 (en) Coaxial guide catheter for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procedures
AU667783B2 (en) Variable stiffness balloon catheter
EP2687254B1 (en) Coronary artery catheter
CN101933821B (zh) 一种微导管
JP2024010216A (ja) カニューレの配置のためのガイドワイヤ
EP1976587B1 (en) Wire guide having distal coupling tip
US5322509A (en) Cardiac catheter
US20230001146A1 (en) Guiding device for a vascular catheter
CN108778389A (zh) 具有螺旋形进入端口的引导延伸导管
US9211389B2 (en) Offset soft tip with proposed tooling
JPH07506282A (ja) 予め形成された冠状動脈用ガイドカテーテル
CN215916162U (zh) 一种嵌套式经桡动脉入路的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用导管
US6936041B2 (en) Reinforced venous drainage catheter
US20120065621A1 (en) Double lumen tubing with improved kinking resistance
US20170065793A1 (en) Navigable catheter distal tip configuration
CN116585595A (zh) 造影导管
CN212522657U (zh) 一种经桡动脉路径多功能冠脉指引导管
CN111601632B (zh) 导管
WO2010060889A1 (en) Microcatheter
CN219941539U (zh) 造影导管
CN217854141U (zh) 一种可调弯加硬j型导丝
CN219721653U (zh) 一种导丝及延长导管系统
JP2018201575A (ja) カテー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16252B2 (ja) カテーテ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