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4108U - 一种窗帘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帘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4108U
CN215914108U CN202122297171.3U CN202122297171U CN215914108U CN 215914108 U CN215914108 U CN 215914108U CN 202122297171 U CN202122297171 U CN 202122297171U CN 215914108 U CN215914108 U CN 215914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rack
wheel
track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971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971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4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4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4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轨道,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包括定位连接器,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孔,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与孔连通的槽一;位于孔内的轨道本体,轨道本体上设有与槽一连通的槽二;活动连接于槽一和槽二内的轮组件;其中,沿移动方向,轮组件的长度小于轨道本体和孔底部之间的距离。针对双开窗帘难以完全关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它便于双开窗帘完全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窗帘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帘轨道。
背景技术
窗帘是一种用于遮阳、隔热以及调节室内光线的装置,包括单开窗帘和双开窗帘,单开窗帘一般用于窗型面积较小的窗户,特别适合不需要经常启闭和对隐私性要求不高的区域,双开窗帘一般用于窗型面积较大的窗户,特别适合对隐私性要求高的区域。
在关闭双开窗帘时,两侧的窗帘会发生碰撞,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得两侧的窗帘都弹开,从而导致双开窗帘难以完全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双开窗帘难以完全关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帘轨道,它便于双开窗帘完全关闭。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窗帘轨道,包括:
定位连接器,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孔,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孔连通的槽一;
位于所述孔内的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槽一连通的槽二;
活动连接于所述槽一和所述槽二内的轮组件;
其中,沿移动方向,所述轮组件的长度小于所述轨道本体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定位连接器内设有与所述轨道本体配合的限位槽,沿移动方向,所述轮组件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轨道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定位连接器的材质为工程塑料ABS。
可选的,所述轮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有轮环,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有轮单元,所述轮单元活动连接于所述槽一和所述槽二内,沿移动方向,所述轮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轨道本体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轨道本体靠近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一端设有倒角。
可选的,所述轮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轴,所述轴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轮,所述轮活动连接于所述槽一和所述槽二内,沿移动方向,所述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轨道本体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轨道本体远离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一端设有封口环。
可选的,所述轨道本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条。
可选的,所述轨道本体的材质为铝合金。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沿移动方向,轮组件的长度小于轨道本体和孔底部之间的距离,当将窗帘关闭时,轮组件位于轨道本体和孔底部之间,且由于轨道本体自身存在一定厚度,从而使得轨道本体和孔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能防止轮组件向远离定位连接器的方向弹开,从而使得两侧的窗帘完全关闭,即两侧的窗帘之间不存在缝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窗帘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定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连接器;11、孔;12、槽一;13、限位槽;14、安装孔;2、轨道本体;21、槽二;22、封口环;23、安装条;3、轮组件;31、连接块;32、轮环;33、轮单元;331、轴;332、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帘轨道,包括:
定位连接器1,定位连接器1的两端均设有孔11,定位连接器1的两端均设有与孔11连通的槽一12;
位于孔11内的轨道本体2,轨道本体2上设有与槽一12连通的槽二21;
活动连接于槽一12和槽二21内的轮组件3;
其中,沿移动方向,轮组件3的长度小于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定位连接器1用于承载孔11,从而保证孔11的稳定性,孔11用于和轨道本体2配合,使得轨道本体2和定位连接器1连接在一起;槽一12通过定位连接器1承载,能保证槽一12的稳定性,槽一12用于容纳轮组件3,槽二21通过轨道本体2承载,能保证槽二21的稳定性,槽二21用于容纳轮组件3,且由于轮组件3活动连接于槽一12和槽二21内,使得轮组件3带动窗帘在槽一12和槽二21内移动,从而实现窗帘的启闭;由于沿移动方向,轮组件3的长度小于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当将窗帘关闭时,轮组件3位于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且由于轨道本体2自身存在一定厚度,从而使得轨道本体2和孔11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能防止轮组件3向远离定位连接器1的方向弹开,从而使得两侧的窗帘完全关闭,即两侧的窗帘之间不存在缝隙。
进一步的,定位连接器1内设有与轨道本体2配合的限位槽13,沿移动方向,轮组件3的长度小于限位槽13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轨道本体2的厚度大于限位槽13的深度。
具体的,限位槽13通过定位连接器1支撑,保证限位槽13的稳定性,限位槽13用于容纳轨道本体2,防止轨道本体2向定位连接器1方向移动;沿移动方向,轮组件3的长度小于限位槽13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来保证轮组件3具有容纳空间;轨道本体2的厚度大于限位槽13的深度,防止轮组件3向远离定位连接器1的方向弹开,从而使得两侧的窗帘完全关闭,即两侧的窗帘之间不存在缝隙。
进一步的,定位连接器1的两端均设有与限位槽13连通的安装孔14。
具体的,安装孔14用于容纳紧固件,紧固件用于固定定位连接器1和轨道本体2,增加定位连接器1和轨道本体2连接的牢固性,其中,限位槽13和安装孔14连通,保证紧固件和位于限位槽13内的轨道本体2接触,从而保证紧固件对轨道本体2起到紧固作用,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等。
进一步的,定位连接器1的材质为工程塑料ABS。
具体的,工程塑料ABS使得定位连接器1的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
进一步的,轮组件3包括连接块31,连接块31的一端设有轮环32,连接块31的另一端连接有轮单元33,轮单元33活动连接于槽一12和槽二21内,沿移动方向,轮单元33的长度小于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连接块31用于连接轮环32和轮单元33,使得三者成为一个整体;轮环32用于安装窗帘,保证窗帘的稳定性;由于轮单元33活动连接于槽一12和槽二21内,使得轮单元33带动连接块31在槽一12和槽二21移动,连接块31带动轮环32在槽一12和槽二21移动,轮环32带动窗帘在槽一12和槽二21移动,从而达到启闭窗帘的目的;沿移动方向,轮单元33的长度小于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来保证轮单元33具有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轨道本体2靠近定位连接器1的一端设有倒角。
具体的,倒角便于轮组件3平稳进入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的区域,防止产生抖动,从而对轮组件3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轮单元33包括设于连接块31上的轴331,轴33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轮332,轮332活动连接于槽一12和槽二21内,沿移动方向,轮332的直径小于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轴331通过连接块31支撑,能保证轴331的稳定性,轴331用于支撑轮332,从而保证轮332的稳定性;由于轮332活动连接于槽一12和槽二21内,使得轮332带动轴331在槽一12和槽二21内移动,从而使得轴331带动连接块31在槽一12和槽二21内移动;轮332的直径小于轨道本体2和孔11底部之间的距离,来保证轮332具有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轨道本体2远离定位连接器1的一端设有封口环22。
具体的,封口环22通过轨道本体2支撑,能保证封口环22的稳定性,封口环22用于将窗帘远离定位连接器1的一端固定,防止窗帘关闭时,窗帘远离定位连接器1的一端也发生移动,导致窗帘无法关闭。
进一步的,轨道本体2的顶部设有安装条23。
具体的,安装条23通过轨道本体2支撑,能保证安装条23的稳定性,安装条23用于将窗帘轨道安装在墙体上,从而使得窗帘轨道发挥作用。
进一步的,轨道本体2的材质为铝合金。
具体的,铝合金使得轨道本体2的耐腐蚀性好,且加工性能好。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连接器,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孔,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孔连通的槽一;
位于所述孔内的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槽一连通的槽二;
活动连接于所述槽一和所述槽二内的轮组件;
其中,沿移动方向,所述轮组件的长度小于所述轨道本体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器内设有与所述轨道本体配合的限位槽,沿移动方向,所述轮组件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轨道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器的材质为工程塑料ABS。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有轮环,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有轮单元,所述轮单元活动连接于所述槽一和所述槽二内,沿移动方向,所述轮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轨道本体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靠近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一端设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轴,所述轴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轮,所述轮活动连接于所述槽一和所述槽二内,沿移动方向,所述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轨道本体和所述孔底部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远离所述定位连接器的一端设有封口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的材质为铝合金。
CN202122297171.3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窗帘轨道 Active CN215914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7171.3U CN215914108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窗帘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7171.3U CN215914108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窗帘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4108U true CN215914108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97171.3U Active CN215914108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窗帘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4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42531U (zh) 一种角部连接结构和采用该结构的空调箱体
CN215914108U (zh) 一种窗帘轨道
US20160047154A1 (en) Horizontal pushed aluminum alloy window with anti-falling mechanisms
US20180223589A1 (en) Insulating door and frame
CN219176173U (zh) 一种窗纱一体化的下滑铝型材
CN211258187U (zh) 一种门窗及窗用摩擦铰链
JP5391125B2 (ja) 建具
CN216166808U (zh) 一种定位器及窗帘轨道
CN213627193U (zh) 一种门窗型材
CN219864651U (zh) 型材五金安装结构、外开门窗铰接系统及门窗系统
CN217269685U (zh)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3116015U (zh) 窗扇角码
CN215260485U (zh) 用于空调器的第一驱动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176174U (zh) 一种下滑铝型材
CN211400483U (zh) 一种储藏装置
CN214532455U (zh) 一种隐藏式可180°开启合页
CN218971028U (zh) 转角无立柱窗
CN215212948U (zh) 一种180°内开内倒隐藏式上铰链装置
CN215255509U (zh) 一种180°内开内倒隐藏式下铰链装置
KR200369502Y1 (ko) 건물용 셔터의 투명 슬랫
CN216553582U (zh) 一种家用口袋平移门
CN216142586U (zh) 一种断桥铝合金平开窗结构
CN212337050U (zh) 一种带有多点锁紧装置的铝合金窗
CN220522402U (zh) 一种推拉门窗的扇结构
CN220909491U (zh) 一种移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