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9685U -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9685U
CN217269685U CN202221055912.5U CN202221055912U CN217269685U CN 217269685 U CN217269685 U CN 217269685U CN 202221055912 U CN202221055912 U CN 202221055912U CN 217269685 U CN217269685 U CN 217269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guide rail
guide
rail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59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笋
陈志航
李智怀
周升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59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9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9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9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所述提拉窗结构用于推拉窗户,所述提拉窗结构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竖向延伸且适于与第一侧边框相连;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适于与推拉窗扇的朝向第一侧边框的一侧相连;多个提拉窗扇,所述提拉窗扇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拉窗结构,通过在推拉窗户中设置提拉窗结构,从而保证了推拉窗户结构的完整,避免了安装窗式空调器时在墙体上开洞,降低了安装成本,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墙体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且避免了使用PVC窗帘遮盖窗式空调器上方的空隙,提升了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率,提高了密封的效果,美观耐用,稳定性好,便于开窗通风。

Description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背景技术
窗式空调器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在易迁徙人群中逐渐得到扩大,而目前窗式空调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直接在墙上开洞,将空调塞入墙洞中,室内侧与室外侧通过墙体隔开,采用墙上开洞的安装方式,开洞成本高,同时会破坏建筑的墙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一种是放置于窗户上,由于窗户比空调大,多余的空间部分用PVC帘子遮住,无法做到完全密封,下雨天气雨水会从缝隙中灌入室内,同时在台风天气,帘子抗压性差,无法起到挡风雨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拉窗结构,所述提拉窗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低、便于设备的安装、功能性好、能够有效防风挡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组件,所述窗式空调器组件包括上述提拉窗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用于推拉窗户,所述推拉窗户包括窗框和推拉窗扇,所述窗框包括底边框、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所述提拉窗结构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竖向延伸且适于与所述第一侧边框相连;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竖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轨适于与所述推拉窗扇的朝向所述第一侧边框的一侧相连;多个提拉窗扇,所述提拉窗扇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拉窗结构,通过在推拉窗户中设置提拉窗结构,从而保证了推拉窗户结构的完整,避免了安装窗式空调器时在墙体上开洞,降低了安装成本,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墙体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且避免了使用PVC窗帘遮盖窗式空调器上方的空隙,提升了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率,提高了密封的效果,能够更好的遮风挡雨,整体结构简单,简化了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方式,提高了窗式空调器的安装速度,美观耐用,稳定性好,便于开窗通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提拉窗扇上均形成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二导向部,多个所述第二导向部在内外方向依次布置,多个第二导向部与多个第一导向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向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向部导向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形成为竖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为凸起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形成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相向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导轨上的所述导向条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所述导向条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相向的表面均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竖向延伸,多个所述导向条沿内外方向间隔布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包括第一板部和两个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均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板部沿内外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板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在内外方向的两端且垂直于第一板部设置,所述第一板部和两个所述第二板部配合限定出所述容纳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条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多个所述提拉窗扇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提拉窗扇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为水平设置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卡入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中任一个包括多个导轨段,多个所述导轨段在上下方向上依次相连,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段上设有连接凸筋,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段之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凸筋卡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形成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导轨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侧边框相连,所述第二导轨形成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导轨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推拉窗扇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窗式空调器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提拉窗结构,多个所述提拉窗扇中的其中一个为底窗扇,所述底窗扇的下边沿、所述底边框、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配合限定出安装口;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提拉窗结构,设置安装口降低了窗式空调器的安装难度,使得窗式空调器的便于安装,保证了推拉窗户结构的完整,避免了安装窗式空调器时在墙体上开洞,降低了安装成本,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墙体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避免了使用PVC窗帘遮盖窗式空调器上方的空隙,提高了密封的效果,提升了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率,能够更好的遮风挡雨,避免雨水从PVC窗帘与窗式空调器的缝隙中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提拉窗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第一导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第二导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提拉窗扇的示意图;
图6是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拉窗结构的推拉窗户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推拉窗户的示意图,其中,推拉窗扇为打开状态;
图8是图6中所示的推拉窗户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推拉窗户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安装口为打开状态;
图10是图6中所示的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的示意图,其中提拉窗扇与窗式空调器为密封状态。
附图标记:
100、窗式空调器组件;
1、提拉窗结构;
11、第一导轨;111、第二导向部;112、第一限位部;
113、导轨段;114、连接凸筋;115、第一固定孔;
12、第二导轨;121、第二固定孔;
13、提拉窗扇;131、第一导向部;132、第二限位部;
14、第一板部;15、第二板部;
16、容纳槽;17、安装口;
2、窗式空调器;
200、推拉窗户;
201、推拉窗扇;202、锁扣;
203、窗框;2031、底边框;2032、第一侧边框;2033、第二侧边框;
30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首先,参考图1-图11对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进行简单描述,所述窗式空调器组件100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包括:提拉窗结构1和窗式空调器2。具体地,多个提拉窗扇13中的其中一个为底窗扇,底窗扇的下边沿、底边框2031、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配合限定出安装口17,窗式空调器2穿设于安装口17位置。参照图10所示,安装口17形成于提拉窗结构1上,安装口17用于安装窗式空调器2,底窗扇的下边沿、底边框2031、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限定出安装口17,安装口17的位置穿设有窗式空调器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通过设置上述提拉窗结构1,设置安装口17降低了窗式空调器2的安装难度,使得窗式空调器2的便于安装,保证了推拉窗户200结构的完整,避免了安装窗式空调器2时在墙体300上开洞,降低了安装成本,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墙体300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避免了使用PVC窗帘遮盖窗式空调器2上方的空隙,提高了密封的效果,能够更好的遮风挡雨,避免雨水从PVC窗帘与窗式空调器2的缝隙中进入室内。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1,用于推拉窗户200,推拉窗户200包括窗框203和推拉窗扇201,窗框203包括底边框2031、第一侧边框2032和第二侧边框2033。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1,包括: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和多个提拉窗扇13。
具体地,第一导轨11沿竖向延伸且适于与第一侧边框2032相连,第二导轨12沿竖向延伸且与第一导轨11平行间隔设置,第二导轨12适于与推拉窗扇201的朝向第一侧边框2032的一侧相连,提拉窗扇13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导轨11在竖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导轨11适于与第一侧边框2032相连,第二导轨12在竖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导轨12适于与推拉窗扇201的朝向第一侧边框2032的一侧相连,提拉窗扇13设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且提拉窗扇13可上下滑动。由此,提拉窗结构1设计巧妙,便于设备安装。
参照图1-图2所示,第一导轨1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导轨11与第一侧边框2032相连接,第二导轨12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导轨12与右侧推拉窗扇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提拉窗扇13包括三个,三个提拉窗扇13设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且三个提拉窗扇13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可上下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1,通过在推拉窗户200中设置提拉窗结构1,从而保证了推拉窗户200结构的完整,避免了安装窗式空调器2时在墙体300上开洞,降低了安装成本,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墙体300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避免了使用PVC窗帘遮盖窗式空调器2上方的空隙,提高了密封的效果,提升了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率,能够更好的遮风挡雨,整体结构简单,简化了窗式空调器2的安装方式,提高了窗式空调器2的安装速度,美观耐用,稳定性好,便于开窗通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提拉窗扇13上均形成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131,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二导向部111,多个第二导向部111在内外方向依次布置,多个第二导向部111与多个第一导向部131一一对应,第一导向部131与对应的第二导向部111导向配合。也就是说,多个提拉窗扇13上均形成有第一导向部131,第一导向部131在竖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导轨11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向部111,第二导轨12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向部111,多个第二导向部111在内外方向(例如图6所示室内室外的方向)依次排布,一个第一导向部131对应一个第二导向部111,第一导向部131与对应的第二导向部111对应配合导向。由此,结构简单,且稳定可靠,减少了生产成本,更加便于窗式空调器2的安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内外方向为室内室外的方向,相对墙体300厚度方向而言,室内方向即推拉窗户200的锁扣202所在的一侧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31形成为竖向延伸的导向槽,第二导向部111形成为凸起的导向条,导向条形成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相向的表面,且第一导轨11上的导向条与第二导轨12上的导向条相对。如图3-图5所示,第一导向部131形成为导向槽,导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导向部111形成为导向条,导向条朝向提拉窗扇13所在的方向凸起,导向条沿上下方向延伸,导向条形成于第一导轨11朝向第二导轨12的一侧表面,导向条还形成于第二导轨12朝向第一导轨11的一侧表面,形成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导向条相对设置。由此,导向条与导向槽配合避免提拉窗扇13松脱,形成了稳定可靠的滑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相向的表面均形成有容纳槽16,容纳槽16沿竖向延伸,多个导向条沿内外方向间隔布置于容纳槽16的底壁。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轨11朝向第二导轨12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容纳槽16,第二导轨12朝向第一导轨11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容纳槽16,第一导轨11上的容纳槽16和第二导轨12上的容纳槽16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容纳槽16内均形成有三个导向条,三个导向条形成于容纳槽16的底壁,且三个导向条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布置。由此,在容纳槽16中设置导向条,对导向条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导向条受损影响提拉窗扇13在导轨中地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均包括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第一板部14和第二板部15均竖向设置,第一板部14沿内外延伸,两个第二板部15分别连接在第一板部14在内外方向的两端且垂直于第一板部14设置,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配合限定出容纳槽16。
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轨11包括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第二导轨12也包括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第一板部14上下方向设置,第二板部15也在上下方向设置,第一板部14在内外方向上延伸,第一板部14在内外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板部15,且第一板部14与第二板部15垂直设置,容纳槽16由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配合限定。由此,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垂直设置,增加了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提拉窗结构1的可靠性,延长了提拉窗结构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条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2,多个提拉窗扇13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32,第一限位部112与第二限位部132限位配合以限制提拉窗扇13上下移动。参照图1-图5所示,提拉窗扇13包括三个,三个提拉窗扇13在内外方向上依次上下排列布置,其中,位于上侧的提拉窗扇13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32,导向条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2,位于上侧的提拉窗扇13通过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32配合固定在导轨的上部。由此,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32的限位结构简单,限制了提拉窗扇13的上下活动,形成了稳定可靠的限位结构,从而保证了提拉窗结构1的使用安全系数。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部112形成为限位槽,第二限位部132形成为水平设置的限位筋,限位筋卡入限位槽内,这样,在保证限位结构的稳定可靠的同时,限位筋和限位槽便于生产制造,降低了提拉窗结构1的生产难度,且装配方式简单,提高了提拉窗结构1的装配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32还可以形成为其他具有限位功能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中任一个包括多个导轨段113,多个导轨段113在上下方向上依次相连,且相邻的两个导轨段113之间可拆卸连接。参照图1-图5所示,第一导轨11包括三个导轨段113,第二导轨12也包括三个导轨段113,第一导轨11的三个导轨段113在上下方向依次相连,第二导轨12的三个导轨段113在上下方向依次相连,相邻的两个导轨段113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满足了不同高度的窗户的需要,更便于安装,使得提拉窗结构1的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轨段113上设有连接凸筋114,相邻的两个导轨段113之间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凸筋114卡接连接。参照图3和图4所示,连接凸筋114形成于第二板部15朝向第一板部14的一侧表面,由此,第一导轨11通过连接凸筋114相连,第二导轨12也通过连接凸筋114相连,避免了由于安装位置表面不平整导致提拉窗扇13不便于使用,保证了提拉窗扇13能够顺利地在第一导轨11和第二之间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1形成有第一固定孔115,第一导轨11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115与第一侧边框2032相连,第二导轨12形成有第二固定孔121,第二导轨12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孔121与推拉窗扇201相连。参照图1-图5所示,第一固定孔115形成于第一导轨11的第一板部14上,第二固定孔121形成于第二导轨12的第一板部14上,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115将第一导轨11与第一侧边框2032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孔121将第二导轨12与推拉窗扇201固定相连,这样,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降低了装配难度,使得提拉窗结构1更易安装到推拉窗户200上,且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松脱或损坏。
下面将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1。
本实施例中的提拉窗结构1用于推拉窗户200,推拉窗户200包括窗框203和推拉窗扇201,窗框203包括底边框2031、第一侧边框2032和第二侧边框2033,提拉窗结构1,包括: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和三个提拉窗扇13。
具体地,参照图1-图5所示,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导轨11的第一板部14上形成有第一固定孔115,第二导轨12的第一板部14上形成有第二固定孔121,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115将第一导轨11与第一侧边框2032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孔121将第二导轨12与推拉窗删固定连接。
三个提拉窗扇13上均形成有第一导向部131,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上均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部111,第一导向部131形成为竖向延伸的导向槽,第二导向部111形成为导向条,每个提拉窗扇13上的导向槽与导向条一一对应,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均形成有容纳槽16,导向条形成于容纳槽16内,第一导轨11上的容纳槽16和第二导轨12上的容纳槽16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容纳槽16内均形成有三个导向条,三个导向条形成于容纳槽16的底壁。
其中,第一导轨11包括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第二导轨12也包括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第一板部14上下方向设置,第二板部15也在上下方向设置,第一板部14在内外方向上延伸,第一板部14在内外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板部15,且第一板部14与第二板部15垂直设置,容纳槽16由第一板部14和两个第二板部15配合限定。
三个提拉窗扇13在内外方向上依次上下排列布置,位于上侧的提拉窗扇13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32,导向条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2,位于上侧的提拉窗扇13通过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32配合固定在导轨的上部,第一限位部112形成为限位槽,第二限位部132形成为水平设置的限位筋,限位筋卡入限位槽内。第一导轨11包括三个导轨段113,第二导轨12也包括三个导轨段113,第一导轨11的三个导轨段113在上下方向上通过连接件依次相连,第二导轨12的三个导轨段113在上下方向上通过连接件依次相连。
如图6-图11所示,三个提拉窗扇13最下侧的一个提拉窗扇13为底窗扇,底窗扇的下边沿、底边框2031、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限定出安装口17,安装口17的位置穿设有窗式空调器2。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拉窗扇13的个数以及提拉窗结构1的整体高度根据用户的窗户的实际高度可进行调整,依次保证提拉窗结构1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不限于上述一个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1和窗式空调器2,多个提拉窗扇13中的其中一个为底窗扇,底窗扇的下边沿、底边框2031、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配合限定出安装口17,窗式空调器2穿设于安装口17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提拉窗结构1,设置安装口17降低了窗式空调器2的安装难度,使得窗式空调器2的便于安装,保证了推拉窗户200结构的完整,避免了安装窗式空调器2时在墙体300上开洞,降低了安装成本,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墙体300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避免了使用PVC窗帘遮盖窗式空调器2上方的空隙,提高了密封的效果,提升了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率,能够更好的遮风挡雨,避免雨水从PVC窗帘与窗式空调器2的缝隙中进入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提拉窗结构,用于推拉窗户,所述推拉窗户包括窗框和推拉窗扇,所述窗框包括底边框、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窗结构包括: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竖向延伸且适于与所述第一侧边框相连;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竖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轨适于与所述推拉窗扇的朝向所述第一侧边框的一侧相连;
多个提拉窗扇,所述提拉窗扇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提拉窗扇上均形成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二导向部,多个所述第二导向部在内外方向依次布置,多个第二导向部与多个第一导向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向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向部导向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形成为竖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为凸起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形成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相向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导轨上的所述导向条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所述导向条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相向的表面均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竖向延伸,多个所述导向条沿内外方向间隔布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包括第一板部和两个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均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板部沿内外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板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在内外方向的两端且垂直于第一板部设置,所述第一板部和两个所述第二板部配合限定出所述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多个所述提拉窗扇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提拉窗扇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为水平设置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卡入所述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中任一个包括多个导轨段,多个所述导轨段在上下方向上依次相连,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段上设有连接凸筋,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段之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凸筋卡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形成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导轨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侧边框相连,所述第二导轨形成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导轨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推拉窗扇相连。
11.一种窗式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提拉窗结构,多个所述提拉窗扇中的其中一个为底窗扇,所述底窗扇的下边沿、所述底边框、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配合限定出安装口;
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位置。
CN202221055912.5U 2022-04-29 2022-04-29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Active CN217269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912.5U CN217269685U (zh) 2022-04-29 2022-04-29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912.5U CN217269685U (zh) 2022-04-29 2022-04-29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9685U true CN21726968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5912.5U Active CN217269685U (zh) 2022-04-29 2022-04-29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9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4082A (zh) 平开窗的外置式上下拉升隐形纱窗
KR102178628B1 (ko) 기밀 유지 및 강도가 보강되는 창틀
CN217269685U (zh) 提拉窗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CN112554762B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中空百叶玻璃窗
CN202325190U (zh) 平开窗的外置式上下拉升隐形纱窗
US20130139444A1 (en) Relation to double hung windows
CN110552595A (zh) 一种全景门
CN213510168U (zh) 一种推拉平开门窗通用窗框
CN212898131U (zh) 三滑窗结构
CN216767114U (zh) 高保温性能和高抗风压性能的门窗框架
CN220451688U (zh) 一种防水下轨型材
CN216043313U (zh) 门窗多点锁系统及多点锁铝合金窗
CN214886478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提升推拉门
CN21088860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推拉门联窗
CN220828179U (zh) 重型窄边推拉门
CN219119049U (zh) 一种能防止雨水倒灌的推拉门窗下滑结构
CN220151177U (zh) 中梃结构及提拉窗
CN216588294U (zh) 下轨连接结构及推拉门窗
CN215443713U (zh) 一种高气密性磁吸闭合的推拉窗结构
CN220539494U (zh) 一种通用性高的平开窗
CN220504823U (zh) 一种耐磨加厚的静音型双吊轨室内门
KR20200095024A (ko) 중연창의 중간바 배수구조
CN212478923U (zh) 一种平开窗右加附框组件
CN215859735U (zh) 装配式系统门窗
CN213143663U (zh) 护栏玻璃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