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7866U -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7866U
CN215907866U CN202121488398.XU CN202121488398U CN215907866U CN 215907866 U CN215907866 U CN 215907866U CN 202121488398 U CN202121488398 U CN 202121488398U CN 215907866 U CN215907866 U CN 215907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d arch
template
longitudinally movable
tunnel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83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维颂
毛成宝
李佑福
郑怀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83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7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7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7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包括沿隧道两侧平行布置的两块侧模板和位于两块侧模板之间能够纵向移动的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的前端设有支腿、后端设有移动轮,所述支腿支承在所述隧道的底部,所述移动轮支承在已浇筑的填充层上,所述支撑轨道上设有可沿所述支撑轨道移动的仰拱中间模板,所述侧模板上铰接有用于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配合的翻转模板,所述翻转模板与所述侧模板之间设有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能避开同纵向工作区间的填充施工,仰拱中间模板不需要随着侧模板的拆装而拆装,更容易实施、成本更低,移动方便,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减少纵向工作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有效提高仰拱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仰拱施工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仰拱施工的模板从简易单块小模板先优化到栈桥带动整体式矮边墙仰拱模板,再进一步到全仰拱断面模板的全幅仰拱模板。隧道仰拱层用全幅仰拱模板施工,模板成本有所增多,仰拱施工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在浇筑施工时,仰拱层在模板的下方,只能通过工作窗进行浇筑和振捣,无法全面振捣。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最终成型的仰拱混凝土表面易形成气泡,全幅仰拱模板的布置也无法对仰拱层表面进行原浆抹面和及时的二次清理,气泡影响仰拱层外观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适应有填充施工,特别是有中心沟填充施工的隧道中,仰拱模板不能避开同纵向工作区间填充施工,仰拱和填充施工是在不同的纵向工作区间,不便于施工,至少要占用两个工作区间,对仰拱上方的栈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的工作区间对纵向施工空间影响较大。并且,仰拱层的转角处不便于抹面,造成成型效果不佳;仰拱模板通常依靠侧模板纵向移动,需要随着侧模板的拆装而拆装,施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方便仰拱施工,能够提高隧道施工效率,移动方便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包括沿隧道两侧平行布置的两块侧模板和位于两块侧模板之间能够纵向移动的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的前端设有支腿、后端设有移动轮,所述支腿支承在所述隧道的底部,所述移动轮支承在已浇筑的填充层上,所述支撑轨道上设有可沿所述支撑轨道移动的仰拱中间模板,所述侧模板上铰接有用于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配合的翻转模板,所述翻转模板与所述侧模板之间设有翻转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撑轨道上滑设有滑动小车,所述仰拱中间模板可升降地设于滑动小车上。
所述仰拱中间模板两端均设有吊接部,所述吊接部与所述滑动小车相连。
所述翻转机构为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模板铰接。
所述侧模板上设有支架,所述侧模板设于所述支架下侧。
所述侧模板与翻转模板之间还设有可拆卸的加强杆。
两块所述侧模板之间还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侧模板的前端。
所述侧模板沿隧道纵向的长度比所述仰拱中间模板沿隧道纵向的长度长。
所述仰拱中间模板上设有中心沟模板。
所述仰拱中间模板上还设有填充封端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隧道待施工区域位于支撑轨道的前端支腿和后端移动轮之间,当支撑轨道前端的支腿离开隧道底部时,沿隧道纵向拖动支撑轨道,则后端移动轮随着拖动方向而移动,进而使支撑轨道能纵向移动,并且能够随着隧道施工进度不断改变施工位置,不需要设置很长的支撑轨道,减少纵向工作区间的占用,通过支撑轨道支撑起设在支撑轨道上的仰拱中间模板,使得仰拱中间模板可在支撑轨道上纵向往复移动,移动方便,在浇筑仰拱层混凝土时,仰拱中间模板可以移动让开空间,施工更便利且可以将仰拱混凝土及时振捣密实,方便仰拱混凝土振捣和排气,提高施工质量,浇筑中间仰拱层混凝土之后,仰拱中间模板再次移动,将堆积的混凝土抹平、成型,最终成型隧道中间仰拱层,同时两块侧模板下方可浇筑混凝土,施工非常便捷、快速,翻转模板可以在翻转机构的驱动下上翻,为仰拱层的转角处提供抹平操作空间,提高该处的施工质量和成型效果,最终侧模板和翻转模板成型隧道两侧仰拱层,仰拱施工完后,仰拱中间模板移出仰拱施工区域,能避开同纵向工作区间的填充施工,仰拱中间模板不需要随着侧模板的拆装而拆装,更容易实施、成本更低,移动方便,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减少纵向工作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填充施工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待仰拱施工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仰拱施工中的侧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侧模板;11、翻转模板;12、翻转机构;13、支架;14、加强杆;2、支撑轨道;21、支腿;22、移动轮;23、滑动小车;3、仰拱中间模板;31、吊接部;32、填充封端模;4、连接梁;5、中心沟模板;6、仰拱层;7、填充层;8、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包括沿隧道8两侧平行布置的两块侧模板1和位于两块侧模板1之间能够纵向移动的支撑轨道2,支撑轨道2的前端设有支腿21、后端设有移动轮22,支腿21支承在隧道8的底部,移动轮22支承在已浇筑的填充层7上,支撑轨道2上设有可沿支撑轨道2移动的仰拱中间模板3,侧模板1上铰接有用于与仰拱中间模板3配合的翻转模板11,翻转模板11与侧模板1之间设有翻转机构12。横向为隧道8的宽度方向,纵向为隧道8的长度方向。
本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的支撑轨道2能够纵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式为,抬起支撑轨道2前端的支腿21,沿隧道8纵向拖动支撑轨道2,则后端移动轮22随着拖动方向而移动,进而使支撑轨道2能纵向移动,从而使支撑轨道2能够随着隧道8施工进度不断改变施工位置,不需要设置很长的支撑轨道2,减少纵向工作区间的占用。本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通过支撑轨道2支撑起设在支撑轨道2上的仰拱中间模板3,使得仰拱中间模板3可在支撑轨道2上纵向往复移动,移动方便,在浇筑仰拱层6混凝土时,仰拱中间模板3可以移动让开空间,施工更便利且可以将仰拱混凝土及时振捣密实,方便仰拱混凝土振捣和排气,提高施工质量,浇筑中间仰拱层6混凝土之后,仰拱中间模板3再次移动,将堆积的混凝土抹平、成型,最终成型隧道8中间仰拱层6,同时两块侧模板1下方可浇筑混凝土,施工非常便捷、快速,翻转模板11可以在翻转机构12的驱动下上翻,为仰拱层6的转角处提供抹平操作空间,提高该处的施工质量和成型效果,最终侧模板1和翻转模板11成型隧道8两侧仰拱层6,仰拱施工完后,仰拱中间模板3移出仰拱施工区域,能避开同纵向工作区间的填充施工,仰拱中间模板3不需要随着侧模板1的拆装而拆装,更容易实施、成本更低,移动方便,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减少纵向工作区间的占用。
本实施例中,支撑轨道2上滑设有滑动小车23,仰拱中间模板3可升降地设于滑动小车23上。仰拱中间模板3通过滑动小车23在支撑轨道2上滑动,滑动方便,可通过在滑动小车23上安装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机构的伸缩带动仰拱中间模板3升降,极大节约成本,具体为,伸缩机构伸长,使仰拱中间模板3下降,与两侧的翻转模板11配合,形成中间仰拱成型区域,伸缩机构收缩,使仰拱中间模板3上升,仰拱中间模板3与已浇筑的中间仰拱层6脱离,从而处理中间仰拱层6表面,方便脱模,提高了施工质量、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伸缩机构可为伸缩油缸,升降方便。
本实施例中,仰拱中间模板3两端均设有吊接部31,吊接部31与滑动小车23相连。通过两端的吊接部31与支撑轨道2上的滑动小车23相连,使滑动小车23可带动仰拱中间模板3升降和纵向滑动,结构合理。
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12为伸缩件,伸缩件的一端与支架13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模板11铰接。通过伸缩件的伸缩实现翻转模板11的翻转,伸缩件可为伸缩油缸,连接可靠。
本实施例中,侧模板1上设有支架13,侧模板1设于支架13下侧。侧模板1固定于支架13的下侧,便于隧道8两侧仰拱成型,翻转机构12安装于支架13靠近仰拱中间模板3的一侧安装,结构稳定,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中,侧模板1与翻转模板11之间还设有可拆卸的加强杆14。具体地,加强杆14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键安装在侧模板1和翻转模板11上,加强翻转模板11在立模时的支撑能力。
本实施例中,两块侧模板1之间还设有连接梁4,连接梁4位于侧模板1的前端(图5中待施工的一端)。两块侧模板1通过连接梁4连接,方便施工,连接可靠,保证两块侧模板1的定位尺寸。
本实施例中,侧模板1沿隧道8纵向的长度比仰拱中间模板3沿隧道8纵向的长度长至少一倍,使得仰拱中间模板3能够沿着隧道8纵向施工至少两段仰拱层6,方便施工。
本实施例中,仰拱中间模板3上设有中心沟模板5。通过中心沟模板5将中心水沟的部位预留出,用于隧道8排水,当仰拱层6浇筑完成后,仰拱中间模板3移动到施工区域外,带动中心沟模板5移动就位,进而进行填充层7混凝土的浇筑,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仰拱中间模板3上还设有填充封端模32。待仰拱层6浇筑完后,可将仰拱中间模板3移动至施工区域外,避开同纵向工作区间的填充施工,使填充封端模32与两块侧模板1之间形成填充施工区域,简化模板的结构,减少纵向工作区间的占用,进而进行填充层7混凝土的浇筑。
本实用新型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形成隧道8两侧仰拱成型区域:将两块侧模板1分别固定在隧道8的两侧,通过翻转机构12使翻转模板11下翻至待浇筑位置,安装加强杆14,形成隧道8两侧仰拱成型区域;
S2:形成中间仰拱成型区域:将仰拱中间模板3与滑动小车23相连,伸缩机构伸长,使仰拱中间模板3下降,与两侧的翻转模板11配合,形成中间仰拱成型区域,并使中心沟模板5位于仰拱成型区域外,为填充层7施工做准备;
S3:浇筑仰拱层6:将仰拱中间模板3沿着支撑轨道2移动至待浇筑仰拱层6位置,在仰拱中间模板3和侧模板1的下方浇筑混凝土,形成仰拱层6;
S4:仰拱层6表面处理:伸缩机构收缩,使仰拱中间模板3上升,以使仰拱中间模板3与已浇筑的中间仰拱层6脱离,同时将仰拱中间模板3滑移到仰拱层6以外,进行仰拱层6的抹面,拆除加强杆14,通过翻转机构12使翻转模板11上翻,进行仰拱层6转角处的抹面;
S5:浇筑填充层7:通过仰拱中间模板3使中心沟模板5移动至仰拱层6上方,并使填充封端模32与两块侧模板1之间形成填充施工区域,在仰拱层6上浇筑混凝土,形成填充层7;
S6:填充层7表面处理:进行填充层7抹面等操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8)两侧平行布置的两块侧模板(1)和位于两块侧模板(1)之间能够纵向移动的支撑轨道(2),所述支撑轨道(2)的前端设有支腿(21)、后端设有移动轮(22),所述支腿(21)支承在所述隧道(8)的底部,所述移动轮(22)支承在已浇筑的填充层(7)上,所述支撑轨道(2)上设有可沿所述支撑轨道(2)移动的仰拱中间模板(3),所述侧模板(1)上铰接有用于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配合的翻转模板(11),所述翻转模板(11)与所述侧模板(1)之间设有翻转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轨道(2)上滑设有滑动小车(23),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可升降地设于滑动小车(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两端均设有吊接部(31),所述吊接部(31)与所述滑动小车(2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1)上设有支架(13),所述侧模板(1)设于所述支架(13)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2)为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模板(1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1)与翻转模板(11)之间还设有可拆卸的加强杆(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模板(1)之间还设有连接梁(4),所述连接梁(4)位于所述侧模板(1)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1)沿隧道(8)纵向的长度比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沿隧道(8)纵向的长度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上设有中心沟模板(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上还设有填充封端模(32)。
CN202121488398.X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Active CN215907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8398.XU CN215907866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8398.XU CN215907866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7866U true CN215907866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8398.XU Active CN215907866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7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5454B (zh) 一种仰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45341A (zh) 一种用于圆形隧洞混凝土浇筑的组合模板系统
CN106593469A (zh) 一种用于仰拱施工的台车
CN112177633B (zh) 一种仰拱施工用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50268B (zh) 圆角矩形截面隧洞混凝土衬砌用钢模台车
CN112228109A (zh) 仰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5907866U (zh) 一种可纵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CN110173281A (zh) 一种用于圆形隧洞混凝土浇筑的滑模系统
CN112081606A (zh) 可滑动的仰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4457807U (zh)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液压式模板台车
CN109139050A (zh) 自行一体式隧道仰拱装置
CN112814710A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10894792A (zh) 一种栈桥式下开口全断面同步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16043753U (zh) 一种可提升的仰拱模板
CN216305946U (zh) 一种仰拱模板
CN208844612U (zh) 一种直墙拱顶式明挖隧道主体施工移动模架
CN217327341U (zh) 一种自行式大跨径变截面液压模板台车
CN112943303B (zh) 一种采用液压弧形模板的隧道仰拱施工方法
CN216342182U (zh) 一种仰拱填充成型模板
CN205591932U (zh) 全自动公路、铁路水沟电缆槽衬砌台车
CN212563266U (zh) 仰拱模板
CN215486058U (zh) 一种可横向移动的仰拱模板
CN209907432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箱涵钢结构组合式整体模板支架系统
CN113605932A (zh) 仰拱填充成型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6043754U (zh) 一种可滑动的仰拱填充成型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