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5066U -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5066U
CN215905066U CN202120789428.4U CN202120789428U CN215905066U CN 215905066 U CN215905066 U CN 215905066U CN 202120789428 U CN202120789428 U CN 202120789428U CN 215905066 U CN215905066 U CN 215905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packaged product
packaging body
packag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94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鹏
任妍
曹磊
孙俊民
王子锋
魏靖刚
王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94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5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5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5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装置和包装箱,包括:第三包装主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包装体相互配合形成的对被包装产品进行包装的主箱体;第三包装体设置有与被包装产品伸出主箱体的一端相对应的容置槽,并抵接于主箱体上,被包装产品伸出主箱体的一端插入容置槽,在取出产品时,将第三包装体提出,露出被包装产品的本体,由用户在被包装产品的本体上进行施力,通过拉动被包装产品,将被包装产品和主箱体从外箱体取出,这样即使侧面的各包装体与外箱体内壁的摩擦力较大,包装产品仍可以由用户单人操作取出,且避免了在拉出被包装产品时被包装产品从中脱落的风险,从而可以便捷安全地取出包装装置内的被包装产品。

Description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背景技术
市面上显示器、电视等产品在出货到用户手中时,通常都有外纸箱和内部的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常用内部的包装装置为EPS泡沫材料以节省批量成本。
通常情况下,包装装置包括前后两部分(显示屏正面一侧和背部)将产品夹紧包裹再套入纸箱。图1为现有技术的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a)为(b)中B-B方向视图,(b)为包装箱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包装箱中的包装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包装部1和第二包装部2,第一包装部1和第二包装部2将显示器5夹住后套入纸箱4中。
但这种结构方式在将产品从纸箱4中取出时,需要将产品连同泡沫包裹从纸箱4中完全提出后才能见到产品本体,并且在取出过程中,没有施力点,对于良好的被包装产品以及EPS泡沫材料与纸箱4内壁近乎零间隙以达到良好的震动、跌落保护作用,这时泡沫材料与纸箱4内壁的摩擦力较大,加之没有施力点,往往导致用户单人操作时取出较困难,且用户在从纸箱4中拉出产品时,由于杠杆力,在脱出到后端时,泡沫包装易向两侧散开,从而有产品掉落的风险。
因此,如何实现便捷安全地取出包装装置内的产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装置和包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出包装装置内时用户单人操作时取出较困难、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
至少一个第二包装体,与所述第一包装体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对被包装产品进行包装的主箱体;其中,所述被包装产品被所述主箱体包装后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端伸出至所述主箱体的外侧;
第三包装体,设置有与所述被包装产品伸出所述主箱体的一端相对应的容置槽,并抵接于所述主箱体上,使所述被包装产品伸出所述主箱体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槽。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装置中,各所述第一包装体与各所述第二包装体相互抵接组合形成所述主箱体,且所述主箱体内侧形成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的安装腔;
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置所述被包装产品,所述开口用于使得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端伸出所述主箱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装置中,所述第一包装体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包装体的厚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包装体与所述第二包装体分别设置于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两侧。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装置中,所述第三包装体还设置有收纳槽。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装置中,所述收纳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主箱体一侧的配件槽;和/或
所述收纳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包装体侧面的第一说明书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三包装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说明书槽,所述第二说明书槽与所述第一说明书槽形成组合说明书槽;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与所述第三包装体设置所述第一说明书槽的一侧为同侧。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靠近所述第三包装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扣手槽;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靠近所述第三包装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扣手槽位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扣手槽。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位结构;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靠近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位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同一侧;或者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避位结构;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避位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同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适配的第二定位结构;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面向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设置有工艺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箱,包括:
外箱体;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装置,所述包装装置容置于所述外箱体内。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包装箱中,所述外箱体具有一箱口,所述主箱体内的所述被包装产品伸出的一端朝向所述箱口,所述第三包装体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内靠近所述箱口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和包装箱,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包装体将被包装产品完全包裹定位,由第三包装体从被包装产品顶端包裹,实现了在取出产品时,可以先将第三包装体提出后,露出被包装产品的本体,由用户在被包装产品的本体上进行施力,并通过拉动被包装产品,将被包装产品和主箱体从外箱体取出,这样即使侧面的各包装体与外箱体内壁的摩擦力较大,包装产品仍可以由用户单人操作取出,且避免了在拉出被包装产品时被包装产品从中脱落的风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便捷安全地取出包装装置内的被包装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调节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一种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另一种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I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中A-A方向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图8的内包装一种视角下的的爆炸图;
图11为图8的内包装另一种视角下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一种视角下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另一种视角下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后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I区域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4中A-A方向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的侧视图。如图2-9所示,本实施例以包装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包装体100、一个第二包装体200和第三包装体300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实际应用中,并不限制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的数目,即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的数目均至少为一个,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包装体100与第二包装体200能够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对被包装产品进行包装的主箱体,且被包装产品被主箱体包装后,被包装产品的一端能够伸出至主箱体的外侧。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包装体100与第二包装体200相互抵接组合形成该主箱体,且该主箱体内侧形成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的安装腔,其中,该安装腔用于容置被包装产品,安装腔的开口用于使得被包装产品的一端伸出主箱体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若存在多个第一包装体100和多个第二包装体200,则各第一包装体100与第二包装体200能够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对被包装产品进行包装的主箱体。各第一包装体100之间也可以相互配合,也可以分开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同理,各第二包装体200之间也可以相互配合,也可以分开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包装体100的厚度与第二包装体200的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且第一包装体100与第二包装体200分别设置于被包装产品的两侧,以将被包装产品夹持。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三包装体300设置有与被包装产品伸出主箱体的一端相对应的容置槽,并抵接于主箱体上,使被包装产品伸出主箱体的一端插入容置槽,这样即可将被包装产品包裹,并套入外箱体400中。安装时,将第三包装体300的容置槽朝向安装腔的开口,将第三包装体300套在被包装产品外露的一端上,并且使得第三包装体300分别与第一包装体以及第二包装体抵接,实现讲被包装产品包装于第一包装体、第二包装体以及第三包装体内。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当需要取出被包装产品时,可以先取下第三包装体300,被包装产品伸出至主箱体的外侧的一端随即漏出,用户可以直接在被包装产品上施力,并可以带动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从外箱体400中拉出,当第一包装体100、第二包装体200和被包装产品完全从外箱体400中拉出后,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可以从被包装产品上分离,从而取出被包装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100和至少一个第二包装体200将被包装产品完全包裹定位,由第三包装体300从被包装产品顶端包裹,实现了在取出产品时,可以先将第三包装体300提出后,露出被包装产品的本体,由用户在被包装产品的本体上进行施力,并通过拉动被包装产品,将被包装产品和主箱体从外箱体400取出,这样即使侧面的各包装体与外箱体400内壁的摩擦力较大,包装产品仍可以由用户单人操作取出,且避免了在拉出被包装产品时被包装产品从中脱落的风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便捷安全地取出包装装置内的被包装产品。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如图5和6所示,第三包装体300还设置有收纳槽,该收纳槽用于收纳被包装产品的配件、说明书等。一个实施例中,若被包装对象为显示器,配件可以包括壁挂架、配置物等。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三包装体300上的收纳槽可以包括配件槽302。其中,配件槽302设置在第三包装体300背离主箱体的一侧,配件槽302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样,相邻两个配件槽302之间的连接部即可作为第三包装体300的施力点。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收纳槽包括设置在第三包装体侧面的第一说明书槽301,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1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靠近第三包装体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说明书槽101,第二说明书槽101与第一说明书槽301形成组合说明书槽;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3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与第三包装体300设置第一说明书槽301的一侧为同侧。
具体地,图5以第一包装体1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靠近第三包装体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说明书槽101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第一说明书槽302则设置在第三包装体300与第一说明书槽101位置相对应的侧面,与第一说明书槽101形成组合说明书槽,以由组合说明书槽容置说明书。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第二包装体2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靠近第三包装体300的一端设置第一说明书槽101,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如图4-图5所示,第一包装体100靠近第三包装体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扣手槽102;第二包装体200靠近第三包装体300的一端与第一扣手槽102位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扣手槽202,第一扣手槽102与第二扣手槽202相互配合性成扣手位,方便用户对被包装体施力。当第三包装体300被取出后,用户可以从第一扣手槽102与第二扣手槽202形成的扣手位取出被包装产品。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外箱体400可能会存在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一个实施例中,外箱体400为纸箱,可以利用定位钉401将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固定住从而使纸箱闭合,这时纸箱内侧多出一层瓦楞纸。因此,可以在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对应的包装体上设置避位结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若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靠近第一包装体100,可以在第一包装体1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避位结构106;在第三包装体3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避位结构304;其中,第一包装体1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第三包装体3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同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若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靠近第二包装体200,可以在第二包装体2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避位结构(图中不再示出);第三包装体3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40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避位结构(图中不再示出);其中,第二包装体2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第三包装体300背离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同一侧。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包装体100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105,如凹槽;第二包装体200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结构105适配的第二定位结构204,如凸起,以方便快捷的将各第一包装体100和各第二包装体200进行定位组合,形成主箱体。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包装体100的数目和第二包装体200的数目均为2个以上,可以从所有第一包装体100设置中选取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100设置第一定位结构105,对应的从所有第二包装体200中选取至少一个第二包装体200设置第二定位结构204。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如图2所示,第一包装体100面向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或第二包装体200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设置有工艺凹槽,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包装体100上的第一工艺凹槽104和第二包装体200上的第二工艺凹槽201。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包装体100的数目和第二包装体200的数目均为2个以上,可以从所有第一包装体100设置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第一包装体100设置工艺凹槽,对应的从所有第二包装体200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第二包装体200设置工艺凹槽,使包装材料的厚度尽量均匀,方便生产。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被包装产品的取出过程为:(1)取出产品说明书,(2)从外箱体400中拉出第三包装体300,因为较轻,可以通过抓取两个相连配件槽302之间的连接部将该第三包装体300拉出,配件槽302中的配件可以提前取出也可以随第三包装体300一起提出。然后通过第一扣手槽102和第二扣手槽202,用手抓住露出的被包装产品的本体将被包装产品提出,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包覆着被包装产品随之一起被提出,当从外纸箱中完全脱出后,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从产品两侧滑落。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箱,详见图9,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包装箱包括外箱体400和上述实施例的包装装置。其中,该包装装置容置于外箱体400内。
具体地,该外箱体400具有一箱口,包装装置的主箱体内的被包装产品伸出的一端朝向该箱口,第三包装体300设置于外箱体400内靠近箱口的一端。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器总成装置,可以参见图8。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器总成装置包括显示器500和上述实施例的包装箱。其中,显示器500容置于包装箱的包装装置内。
图10为图8的内包装一种视角下的的爆炸图,图11为图8的内包装另一种视角下的的爆炸图,如图10-图11所示,显示器500可以为一种带木边框的显示器500。该显示器500可以包括木边框502、显示屏503、布艺边框504和设有背包结构505的背部。在EPS泡沫包装中,第一包装体100设置有背包避位凹部103,用于在扣合时避开显示器500上的背包结构505;在包装过程中,可以在第二包装体200设置凸缘结构203顶住显示器500上的布艺边框504,而中间的凸部205的高度低于凸缘结构203,使得在凸缘结构203与布艺边框504接触时,显示屏503不会受力,达到了保护作用;同时第一包装体100上的第一定位结构105则与显示后壳平面部分相触。如此,在两侧EPS包装将产品包覆后,可以将产品固定,并使显示屏架空,达到了对产品的保护作用。顶部的第三包装体300则与木边框502套合,达到对顶部的保护。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三包装体300的中间部分仅与木边框502套合,避开了与布艺边框504相触的凸缘结构203和中间凸部105结构,是为了让与被包装产品正面和背面的包装为一个整体,避免了振动时摩擦错位产生的风险。此外,在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的两侧均分别设计有第一定位结构105和第二定位结构204,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均为具有斜面的梯形结构,二者在组合时相互定位,使得包装能够准确扣合。另外,第三包装体300中的避位结构和两侧的台阶,也作为其与第一定位结构105和第二定位结构204的定位结构,使包装更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器500的结构仅作为示例说明,实际应用中,显示器500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对应的第一包装体100和第二包装体200的形成的主箱体内侧形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随着显示器500的结构发生改变即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包装体;
至少一个第二包装体,与所述第一包装体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对被包装产品进行包装的主箱体;其中,所述被包装产品被所述主箱体包装后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端伸出至所述主箱体的外侧;
第三包装体,设置有与所述被包装产品伸出所述主箱体的一端相对应的容置槽,并抵接于所述主箱体上,使所述被包装产品伸出所述主箱体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包装体与各所述第二包装体相互抵接组合形成所述主箱体,且所述主箱体内侧形成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的安装腔;
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置所述被包装产品,所述开口用于使得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端伸出所述主箱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装体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包装体的厚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包装体与所述第二包装体分别设置于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包装体还设置有收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主箱体一侧的配件槽;和/或
所述收纳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包装体侧面的第一说明书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三包装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说明书槽,所述第二说明书槽与所述第一说明书槽形成组合说明书槽;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与所述第三包装体设置所述第一说明书槽的一侧为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靠近所述第三包装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扣手槽;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靠近所述第三包装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扣手槽位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扣手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位结构;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靠近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位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同一侧;或者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避位结构;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且与外箱体弯折压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避位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所述第三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为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适配的第二定位结构;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包装体面向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包装体背离所述被包装产品的一侧设置有工艺凹槽。
9.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箱体;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装置,所述包装装置容置于所述外箱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具有一箱口,所述主箱体内的所述被包装产品伸出的一端朝向所述箱口,所述第三包装体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内靠近所述箱口的一端。
CN202120789428.4U 2021-04-16 2021-04-16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Active CN215905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428.4U CN215905066U (zh) 2021-04-16 2021-04-16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428.4U CN215905066U (zh) 2021-04-16 2021-04-16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5066U true CN215905066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9428.4U Active CN215905066U (zh) 2021-04-16 2021-04-16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5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21559A1 (en) Packaging fastener and packaging box coupled by using the same
CN215905066U (zh) 包装装置和包装箱
KR940007982Y1 (ko) 정밀부품용 용기
CN107600703B (zh) 一种包装结构及包装方法
CN210853521U (zh) 包装盒
JP2649903B2 (ja) 液晶ガラス板運搬用容器
US20230365295A1 (en) Package box assembly comprising hanger
CN218752215U (zh) 一种包装结构
CN213169533U (zh) 一种吸尘器包装结构
CN213677770U (zh) 展示纸盒及展示纸盒组合件
CN214190902U (zh) 一种包装结构及净水机
JP3650331B2 (ja) 陳列用具
CN220501327U (zh) 包装盒
CN212580580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包装结构
CN210823221U (zh) 一种锅具通用瓦楞纸包装箱
CN215323815U (zh) 包装盒
JP2000191024A (ja) 底部用包装材
CN220374870U (zh) 电子设备贴膜装置
CN219566157U (zh) 一种具有支承定位结构的包装盒缓冲内胆
CN212448458U (zh) 带内衬的翻盖快速卡扣的包装盒
CN212557209U (zh) 带缓冲侧墙的翻盖连体包装盒
JP2003020169A (ja) ロール状物の保持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容器
WO2024075193A1 (ja) 梱包材及び梱包方法
JP3562102B2 (ja) 梱包箱
JPS612141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