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8890U - 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98890U CN215898890U CN202022645916.6U CN202022645916U CN215898890U CN 215898890 U CN215898890 U CN 215898890U CN 202022645916 U CN202022645916 U CN 202022645916U CN 215898890 U CN215898890 U CN 2158988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passage
- air
- baffle
- passage
- aeros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通过将咪头的第一气道与产生气溶胶的第二气道划分为独立的两个流动通道,使得第二气道内产生气溶胶的冷凝液在回流时无法滴落至咪头上,避免了短路风险。冷凝液回流堵塞雾化组件时,咪头的正常工作使得雾化组件能够正常启动加热,使得堵塞在雾化组件上的油液被加热重新形成气溶胶,避免共用一个气道使得咪头无法正常启动导致的雾化组件堵塞。第三气道与第二气道之间具有角度,使得第二气道内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用户的吸力向第三气道移动时,需要经过第二气道与第三气道连接处形成的拐角,可阻挡第二气道内产生的部分冷凝液,避免用户在吸食中将冷凝液吸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产生装置是替代常规卷烟的便携式设备,其通常是由烟弹插接在主机上,以将烟弹中的烟油加热形成烟雾,以达到出烟效果。
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通过用户的吸力以控制咪头的启停,咪头与雾化组件共用一个通气管道,使得雾化组件工作产生的气溶胶在冷凝时的油液回流,会造成雾化组件内油孔的堵塞,甚至回流的油液会直接滴落至咪头上造成短路,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咪头与雾化组件共用一个通气管道而咪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包括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进气口、咪头及雾化组件;所述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及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及所述第二气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咪头设于所述第一气道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气道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具有角度,该角度位于0°-180°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气道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气道设于所述出气口及所述第一气道之间。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上还设有吸嘴,所述吸嘴插接于所述出气口内;所述吸嘴包括插入部及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外露于所述出气口,所述插入部置入所述出气口内。
优选地,所述插入部内壁面设有凸起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向背离所述出气口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出气口及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当所述插入部完全置入所述出气口内时,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气道背离所述雾化组件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道背离所述雾化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具有斜面。
优选地,还包括底盖及外壳,所述底盖盖合于所述外壳一端,所述外壳内形成容纳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进气口、咪头及雾化组件的空间;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底盖表面;所述咪头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上,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进气口进气方向的侧面设有旁通口,所述旁通口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旁通口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设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定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二气道一侧。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电芯及储油壳,所述电芯与所述储油壳相邻设置,所述电芯与所述储油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道,所述储油壳形成所述第二气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咪头的第一气道与产生气溶胶的第二气道划分为独立的两个流动通道,使得第二气道内产生气溶胶的冷凝液在回流时无法滴落至咪头上,避免了短路风险。同时,冷凝液回流堵塞雾化组件时,咪头的正常工作使得雾化组件能够正常启动加热,使得堵塞在雾化组件上的油液被加热重新形成气溶胶,避免了共用一个气道使得咪头无法正常启动导致的雾化组件堵塞的问题。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具有角度,使得第二气道内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用户的吸力向第三气道移动时,需要经过第二气道与第三气道连接处形成的拐角,可阻挡第二气道内产生的部分冷凝液,避免用户在吸食中将冷凝液吸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所述第二气道设于第一气道及出气口之间,也即第二气道靠近出气口方向设置,使得第二气道产生的气溶胶在经过用户的吸力排出后,气溶胶流动时无法进入第一气道内,避免了气溶胶冷凝后进入第一气道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对咪头工作的稳定性。
3、所述出气口上还设有吸嘴,所述吸嘴插接于所述出气口内,所述吸嘴包括插入部及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外露于所述出气口,所述插入部置入所述出气口内。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吸嘴,使得用户可重复独立使用吸嘴至多个装置中,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可便于用户之间的交叉使用,也避免与出气口的直接接触,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特别地,在本装置使用于一次性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时,可重复使用的吸嘴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4、插入部的内壁面设有凸起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向背离所述出气口方向倾斜。通过设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使得用户在吸食气溶胶过程中,附着在第三气道内壁的冷凝液经过吸力而沿着内壁面流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可阻挡冷凝液的继续流动,进一步避免冷凝液流出第三气道的问题。而倾斜设置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在确保阻挡冷凝液的作用下,避免凸起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减小第三气道的排气口径,确保第三气道的通气量。
5、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出气口及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当所述插入部完全置入所述出气口内时,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气道背离所述雾化组件一端。通过设置第一挡板的位置,使得当冷凝液堆积于第一挡板表面上时,冷凝液基于重力作用会沿着第一挡板方向下落,而基于第一挡板对应第二气道的位置,使得从第一挡板上下落的冷凝液可直接落入第二气道内,避免冷凝液在第一挡板位置的堆积。
6、通过设置所述斜面,使得在第二挡板处堆积的冷凝液可基于该斜面滑落至第二气道内,避免冷凝液在第二挡板位置的堆积。
7、通过将咪头设置于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上,及设置旁通口在进气口进气方向的侧面,使得冷凝液在下落时无法滴落至进气口,避免冷凝液外泄,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外部气体进入进气口可直接接触咪头,使得咪头控制雾化组件更加灵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8、通过设置所述吸油棉,使得第二气道中冷凝液或未加热充分的油液在滴落时,可基于该吸油棉吸收,避免油液堆积或飞溅,提高对装置的保护。
9、通过设置电芯与储油壳相邻设置,以形成独立的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可有效利用外壳内的储存空间,使得该装置具有更小的体积, 特别适用于一次性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方便产品的使用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中气道流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中吸嘴插接于出气口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中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100-电芯,101-储油壳,
11-底盖,111-进气口,112-旁通口,
12-外壳,13-第一气道,14-第二气道,
15-第三气道,151-出气口,
16-咪头,17-雾化组件,
18-吸嘴,181-抵持部,182-插入部,1821-第一挡板,1822-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1,包括底盖11及外壳12,底盖11盖合于外壳13一端,外壳12内形成容纳一空间p,空间p内设有电芯100及储油壳101,电芯100与储油壳101相邻设置,电芯与储油壳之间形成第一气道13,储油壳101内形成第二气道14,储油壳101一端设有第三气道15。
可以理解,电芯100与储油壳10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气道13,储油壳101为中空的筒状或类筒状结构,且储油壳101围合形成第二气道14,且储油壳101内用于储存油液。
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1还包括咪头16及雾化组件17,底盖11上开设有进气口111,进气口111分别与第一气道13及第二气道14的一端连通,第三气道15分别与第一气道13及第二气道14的另一端连通。咪头16设于第一气道13靠近进气口111一端,雾化组件17设于第二气道14靠近进气口111一端,第三气道15一端与外部连通,用户基于第三气道15吸取第二气道14中雾化组件17产生的气溶胶。
可以理解,雾化组件17与储油壳101连通,使得储油壳101内的油液进入雾化组件17内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后输出至第二气道14内。
第三气道15与第二气道14之间具有角度a,该角度a位于0°-180°之间,以避免第三气道15与第二气道14之间形成直通管路,具体地,该角度范围为90°<a<150°,其中,角度优选为90°、100°、120°或150°,在本实施例中,角度a为90°(如图2中第二气道与第三气道内气体的流向),使得第二气道14内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用户的吸力向第三气道15移动时,需要经过第二气道14与第三气道15连接处形成的拐角,可阻挡第二气道14内产生的部分冷凝液,避免用户在吸食中将冷凝液吸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用户在通过第三气道15吸食时,气体从进气口111内进入,部分气体穿过咪头16进入第一气道13,使得咪头16启动以驱动雾化组件17工作,也即在第二气道14中加热油液以产生气溶胶,而另一部分气体进入第二气道15内,将第二气道15内产生的气溶胶基于气体流动送往第三气道16,最后通过第三气道16进入用户口中。
通过将咪头16的第一气道13与产生气溶胶的第二气道14划分为独立的两个流动通道,使得第二气道14内产生气溶胶的冷凝液在回流时无法滴落至咪头16上,避免了短路风险。同时,冷凝液回流堵塞雾化组件17时,咪头16的正常工作使得雾化组件17能够正常启动加热,使得堵塞在雾化组件17上的油液被加热重新形成气溶胶,避免了共用一个气道使得咪头16无法正常启动导致的雾化组件17堵塞的问题。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芯100与储油壳101相邻设置,以形成独立的第一气道13与第二气道14,可有效利用外壳12内的储存空间,使得该装置具有更小的体积,特别适用于一次性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方便产品的使用和携带。
请继续结合图1和图2,第三气道15一端设置出气口151,出气口151与用户接触,以排出气溶胶至用户的口腔内。第二气道14设于第一气道13及出气口151之间,也即第二气道14靠近出气口151方向设置,使得第二气道14产生的气溶胶在经过用户的吸力排出后,气溶胶流动时无法进入第一气道13内,避免了气溶胶冷凝后进入第一气道13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对咪头16工作的稳定性。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咪头16设置于进气口111的进气方向上,也即咪头16与进气口111相对设置。底盖11对应进气口111进气方向的侧面设有旁通口112,旁通口112与第二气道14连通,也即外部气体通过进气口111进入后,部分气体向上(如图2中b方向)经过咪头16进入第一气道13,另一部分气体从旁通口112从侧面方向(如图3中的c方向)进入到雾化组件17的第二气道14内。
可以理解,通过将咪头16设置于进气口111的进气方向上,及设置旁通口112在进气口111进气方向的侧面,使得冷凝液在下落时无法滴落至进气口111,避免冷凝液外泄,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外部气体进入进气口111可直接接触咪头16,使得咪头16控制雾化组件17更加灵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1,旁通口112与雾化组件17之间设有吸油棉113,吸油棉113定位于底座11靠近第二气道14一侧,使得第二气道14中冷凝液或未加热充分的油液在滴落时,可基于该吸油棉113吸收,避免油液堆积或飞溅,提高对装置的保护。
请结合图4和图5,出气口151上还设有吸嘴18,吸嘴18插接于出气口151内。吸嘴18包括插入部181及抵持部182,抵持部182外露于出气口151,插入部182置入出气口151内。当插入部182置入出气口151,使得抵持部182抵持于出气口151上时,插入部182完全置入出气口151内。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吸嘴18,使得用户可重复独立使用吸嘴18至多个装置中,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1可便于用户之间的交叉使用,也避免与出气口151的直接接触,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特别地,在本装置使用于一次性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时,可重复使用的吸嘴18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请继续结合图4和图5,插入部182内壁面设有凸起的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向背离出气口151方向倾斜,且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之间互不接触,使得流动的气溶胶可穿过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之间形成的间隙。
使用时,气溶胶在流经第三气道15后会在第三气道15的内壁面产生部分冷凝液,而设置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使得用户在吸食气溶胶过程中,附着在第三气道15内壁的冷凝液经过吸力而沿着内壁面流动,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可阻挡冷凝液的继续流动,进一步避免冷凝液流出第三气道15的问题。而倾斜设置的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在确保阻挡冷凝液的作用下,避免凸起的第一挡板1821与第二挡板1822减小第三气道15的排气口径,确保第三气道15的通气量。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挡板1822设于出气口151及第一挡板1821之间,当插入部182完全置入出气口151内时,第一挡板1821位于第二气道14背离雾化组件17一端。
可以理解,当冷凝液堆积于第一挡板1821表面上时,冷凝液基于重力作用会沿着第一挡板1821方向下落,而基于第一挡板1821对应第二气道14的位置,使得从第一挡板1821上下落的冷凝液可直接落入第二气道14内,避免冷凝液在第一挡板1821位置的堆积。
可选地,作为又一种实施例,第二气道14背离雾化组件17一端与第二挡板1822之间具有斜面q,使得在第二挡板1822处堆积的冷凝液可基于该斜面q滑落至第二气道14内,避免冷凝液在第二挡板1822位置的堆积。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1,该气溶胶产生装置适用于可注油的重复使用设备中,也可适用于一次性的单次使用设备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咪头的第一气道与产生气溶胶的第二气道划分为独立的两个流动通道,使得第二气道内产生气溶胶的冷凝液在回流时无法滴落至咪头上,避免了短路风险。同时,冷凝液回流堵塞雾化组件时,咪头的正常工作使得雾化组件能够正常启动加热,使得堵塞在雾化组件上的油液被加热重新形成气溶胶,避免了共用一个气道使得咪头无法正常启动导致的雾化组件堵塞的问题。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具有角度,使得第二气道内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用户的吸力向第三气道移动时,需要经过第二气道与第三气道连接处形成的拐角,可阻挡第二气道内产生的部分冷凝液,避免用户在吸食中将冷凝液吸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进气口、咪头及雾化组件;
所述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及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及所述第二气道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咪头设于所述第一气道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气道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
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之间具有角度,该角度位于0°-18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道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气道设于所述出气口及所述第一气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上还设有吸嘴,所述吸嘴插接于所述出气口内;
所述吸嘴包括插入部及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外露于所述出气口,所述插入部置入所述出气口内。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内壁面设有凸起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向背离所述出气口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出气口及所述第一挡板之间;
当所述插入部完全置入所述出气口内时,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气道背离所述雾化组件一端。
6.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背离所述雾化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具有斜面。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及外壳,所述底盖盖合于所述外壳一端,所述外壳内形成容纳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进气口、咪头及雾化组件的空间;
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底盖表面;
所述咪头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上,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进气口进气方向的侧面设有旁通口,所述旁通口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口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设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定位于所述底盖靠近所述第二气道一侧。
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电芯及储油壳,所述电芯与所述储油壳相邻设置,所述电芯与所述储油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道,所述储油壳形成所述第二气道。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45916.6U CN215898890U (zh) | 2020-11-16 | 2020-11-16 | 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45916.6U CN215898890U (zh) | 2020-11-16 | 2020-11-16 | 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98890U true CN215898890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28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45916.6U Active CN215898890U (zh) | 2020-11-16 | 2020-11-16 | 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98890U (zh) |
-
2020
- 2020-11-16 CN CN202022645916.6U patent/CN2158988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93552A (zh) | 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09700077B (zh) | 具有双气道的电子烟 | |
CN111011933A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109330029B (zh) | 电子烟雾化器 | |
WO2021062883A1 (zh)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6701640U (zh) | 进气结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WO2019037765A1 (zh) |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 |
WO2021174438A1 (zh) |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7309186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5898890U (zh) | 一种防止堵孔的双气道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8043795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7885116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0547518B (zh) | 一种电子烟 | |
WO2020248995A1 (zh) |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芯、雾化器及超声波电子烟 | |
CN211323069U (zh) | 一种电子烟 | |
WO2022204952A1 (zh) | 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 |
CN218389782U (zh) | 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0631078U (zh) | 电子烟雾化器的吸液装置 | |
CN218354670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0000846U (zh) | 夹心式雾化芯及其电子烟雾化器 | |
CN221785319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284786U (zh) | 加热雾化的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 |
CN220529285U (zh) | 具有夹心式雾化芯的电子烟雾化器 | |
CN218790596U (zh) |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 |
CN219270171U (zh) | 气雾发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