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2765U -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2765U
CN215892765U CN202121730314.9U CN202121730314U CN215892765U CN 215892765 U CN215892765 U CN 215892765U CN 202121730314 U CN202121730314 U CN 202121730314U CN 215892765 U CN215892765 U CN 215892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temperature sensor
phase change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03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凡
孙颖楷
廖振开
顾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03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2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2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2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相变换热装置包括外壳、导热件、保温件、换热管组件与相变材料。外壳设有进气口与排烟口。吸热部与外壳内的高温烟气接触吸收高温烟气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导热部,导热部将热能传递给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材料蓄积热能,以及通过保温件减少相变材料蓄积的热能向外界环境中传递,减少热能损失,从而合理地利用了高温烟气的能源,节能又环保。此外,当燃气热水器关机再启动时,相变换热装置中的相变材料所蓄积的热量可以预加热冷水进水管的冷水或热水出水管的温水,确保热水出水管的出水温度接近用户所设定的热水温度,避免沐浴水忽冷忽热及水温波动大的问题,提升了燃气热水器整机恒温效果。

Description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燃烧器点火,燃气在燃烧室内燃烧,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主换热器进行换热,主换热器加热由冷水进水管送入的冷水并将热水通过热水出水管向外排放。高温烟气换热后在排烟口处向外排出,然而排烟口处的排烟温度通常在110℃以上,如此会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不利于环保。此外,燃气热水器在关机再启动过程中,由于燃气热水器整机的风机前清扫及燃烧器再点火过程,热水出水管提供给用户的热水会忽冷忽热,水温波动大,燃气热水器的恒温效果较差,给用户带来不舒适的沐浴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相变换热装置,其能有效地节省能源,并能提高热水出水管的恒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能有效地节省能源,并能提高热水出水管的恒温效果。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相变换热装置,所述相变换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气口与排烟口,所述进气口用于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相连通;导热件与保温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导热件包括吸热部以及与所述吸热部相连的导热部,所述吸热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导热部设有第一腔室,所述保温件绕所述导热部的外壁周向设置;换热管组件与相变材料,所述换热管组件用于串联地设置于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或热水出水管上,所述换热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位于所述换热管组件的管壁外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工作时,使得换热管组件串联地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或热水出水管上,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排放的高温烟气并非直接向环境中排放,而是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外壳内,吸热部与外壳内的高温烟气接触吸收高温烟气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导热部,导热部将热能传递给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材料蓄积热能,以及通过保温件减少相变材料蓄积的热能向外界环境中传递,减少热能损失,从而合理地利用了高温烟气的能源,节能又环保。此外,当燃气热水器关机再启动时,相变换热装置中的相变材料所蓄积的热量可以预加热冷水进水管的冷水或热水出水管的温水,确保热水出水管的出水温度接近用户所设定的热水温度,避免沐浴水忽冷忽热及水温波动大的问题,提升了燃气热水器整机恒温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外壳侧面的上部部位,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热部相对设置;所述排烟口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面;所述吸热部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部位,所述导热部与所述保温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下部部位。如此,高温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外壳的内部时,便能顺利地接触到吸热部,与吸热部接触换热后会顺利通过外壳顶面的排烟口向外排放。此外,导热部与保温件装设于外壳内的下部部位,保温件与外壳的下部部位两者均起到减少导热部内的相变材料的热能损失。另外,导热件与保温件均设置于外壳内,外壳起到保护作用,整体结构布置紧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部的外壁设置有导热翅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部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相变材料还填充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如此,吸热部不止是将热量传递给导热部,还能将热量直接传递给第二腔室内的相变材料,导热效率较高;此外,相变材料可以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内流动,各个部位的温度较为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连接有至少一个导热体。如此,导热体能增大导热件与相变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实现将热量快速地传递给相变材料,提高了导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为片状,且所述导热体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热体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第一换热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对应连通的出水接头与进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进水接头用于串联地设置于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或热水出水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为S形管状、螺旋盘管状或翅片管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底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热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相变换热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还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保温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进水接头均贯穿所述盖板组件伸出到所述外壳的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密封垫与安装板;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壁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壁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叠设于所述第一翻边上,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相连。如此,密封垫装设于第二翻边上,密封住第二开口,能保证第一腔室的密封性,避免相变材料向外泄露。此外,第二翻边与第一翻边两者通过连接件固定相连,即导热件稳固地装设于外壳内,整体结构牢固可靠。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热水器,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还包括主机,所述主机设有排烟管、冷水进水管与热水出水管,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烟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组件串联地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或所述热水出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排放的高温烟气并非直接向环境中排放,而是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外壳内,吸热部与外壳内的高温烟气接触吸收高温烟气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导热部,导热部将热能传递给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材料蓄积热能,以及通过保温件减少相变材料蓄积的热能向外界环境中传递,减少热能损失,从而合理地利用了高温烟气的能源,节能又环保。此外,当燃气热水器关机再启动时,相变换热装置中的相变材料所蓄积的热量可以预加热冷水进水管的冷水或热水出水管的温水,确保热水出水管的出水温度接近用户所设定的热水温度,避免沐浴水忽冷忽热及水温波动大的问题,提升了燃气热水器整机恒温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包括进气阀、进水阀、出水阀、燃烧器、主换热器、风机、与控制器;所述进气阀通过进气管与所述燃烧器相连;所述进水阀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上,所述出水阀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上;所述主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冷水进水管、所述热水出水管相连;所述风机的烟气排放口与所述排烟管相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气阀、进水阀、出水阀、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三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当所述换热管组件串联地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上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到所述换热管组件内的水的第一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换热管组件向外排放的水的第二温度信号;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热水出水管的水的第三温度信号;或者,
当所述换热管组件串联地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上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到所述换热管组件内的水的第四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换热管组件向外排放的水的第五温度信号;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水进水管的水的第六温度信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的一视角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的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相变换热装置;11、外壳;111、进气口;112、排烟口;113、第一导烟管;114、第二导烟管;115、第一翻边;12、导热件;121、吸热部;1211、第二腔室;122、导热部;1221、第一腔室;1222、导热体;123、导热翅片;124、第二翻边;13、保温件;14、换热管组件;141、第一换热管;142、出水接头;143、进水接头;15、相变材料;16、盖板组件;161、密封垫;162、安装板;163、装配孔;17、连接件;20、冷水进水管;30、热水出水管;40、排烟管;50、主机;51、进气阀;52、进水阀;53、出水阀;54、燃烧器;55、主换热器;56、风机;57、控制器;61、第一温度传感器;62、第二温度传感器;63、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图2与图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10的一视角结构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10的剖视结构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变换热装置10,相变换热装置10包括外壳11、导热件12、保温件13、换热管组件14与相变材料15。外壳11设有进气口111与排烟口112。进气口111用于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40相连通。导热件12与外壳11相连,导热件12包括吸热部121以及与吸热部121相连的导热部122。吸热部121设置于外壳11的内部,导热部122设有第一腔室1221。保温件13绕导热部122的外壁周向设置。换热管组件14用于串联地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20或热水出水管30上(如图9或图10所示)。换热管组件14设置于第一腔室1221内。相变材料15填充于第一腔室1221内并位于换热管组件14的管壁外部。
请一并参阅图9与图10,图9示意出了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20,图10示意出了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热水出水管30上。上述的相变换热装置10工作时,使得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20或热水出水管30上,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40排放的高温烟气并非直接向环境中排放,而是通过进气口111进入到外壳11内,吸热部121与外壳11内的高温烟气接触吸收高温烟气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导热部122,导热部122将热能传递给相变材料15,通过相变材料15蓄积热能,以及通过保温件13减少相变材料15蓄积的热能向外界环境中传递,减少热能损失,从而合理地利用了高温烟气的能源,节能又环保。此外,当燃气热水器关机再启动时,相变换热装置10中的相变材料15所蓄积的热量可以预加热冷水进水管20的冷水或热水出水管30的温水,确保热水出水管30的出水温度接近用户所设定的热水温度,避免沐浴水忽冷忽热及水温波动大的问题,提升了燃气热水器整机恒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相变材料15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有热焓值高、储能密度大等特点,可以在高温状态下吸热,将热量存储在相变材料15内部,在低温状态下将热量释放出来。考虑热水器舒适温度区间及相变材料15的能量转化率等因素,本实施例中的相变材料15的相变温度点为35℃、40℃、45℃、50℃等等,也可以其它合适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高温烟气通过进气口111进入到外壳11内时,高温烟气的温度例如为110℃-150℃,也可以是其它温度点,高温烟气会与吸热部121接触将热量传递给吸热部121,吸热部121的热量传递给导热部122,导热部122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15,即相变材料15处于蓄热状态。高温烟气持续通入到外壳11内,吸热部121所吸收的能量将越多,导热部122传递给相变材料15的能量也越多,相变材料15蓄积的热能越多或达到热能饱和状态。
请参阅图1至图3,图3示出了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为了便于进气口111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40相连通,在外壳11上装设有与进气口111连通的第一导烟管113,第一导烟管113与排烟管40例如采用螺纹方式对接相连,或者采用卡接方式套接相连,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相连。此外,在外壳11上装设有与排烟口112连通的第二导烟管114,第二导烟管114能将外壳11内的烟气顺利地向外引导排出。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口111位于外壳11侧面的上部部位,进气口111与吸热部121相对设置。排烟口112位于外壳11的顶面。吸热部121位于外壳11内的上部部位,导热部122与保温件13均设置于外壳11内的下部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1的上部部位、下部部位是指燃气热水器装设于具体使用环境中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所处的方位。如此,高温烟气通过进气口111进入到外壳11的内部时,便能顺利地接触到吸热部121,与吸热部121接触换热后会顺利通过外壳11顶面的排烟口112向外排放。此外,导热部122与保温件13装设于外壳11内的下部部位,保温件13与外壳11的下部部位两者均起到减少导热部122内的相变材料15的热能损失。另外,导热件12与保温件13均设置于外壳11内,外壳11起到保护作用,整体结构布置紧凑。
请参阅图3与图6,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10的导热件12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吸热部121的外壁设置有导热翅片123。具体而言,导热翅片123为若干个,若干个导热翅片123周向间隔地设置于吸热部121的外壁上。导热翅片123能增大吸热部121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对高温烟气的热能利用率。可以理解的是,导热翅片123的具体形状结构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矩形片状、螺旋片状等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导热翅片123”可以为“吸热部121的一部分”,即“导热翅片123”与“吸热部121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吸热部121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导热翅片123”可以独立制造,再与“吸热部121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导热翅片123”为“吸热部121”一体成型制造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吸热部121设有第二腔室1211。第二腔室1211与第一腔室1221相连通。相变材料15还填充于第二腔室1211内。如此,吸热部121不止是将热量传递给导热部122,还能将热量直接传递给第二腔室1211内的相变材料15,导热效率较高;此外,相变材料15可以在第一腔室1221与第二腔室1211内流动,各个部位的温度较为均匀。
请参阅图3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221的内壁连接有至少一个导热体1222。如此,导热体1222能增大导热件12与相变材料15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实现将热量快速地传递给相变材料15,提高了导热效率。
请参阅图3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体1222为片状,且导热体1222为若干个,若干个导热体1222间隔地设置于第一腔室1221内。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导热体1222还可以是圆柱体状、螺旋盘体状、翅片体状或其它形状等等,在此不进行赘述。导热体1222的材料与导热件12的材料均可以是金属件或其它热导性能好的材质,在此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吸热部121”可以为“导热部122的一部分”,即“吸热部121”与“导热部122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导热部122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吸热部121”可以独立制造,再与“导热部122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图2或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吸热部121”为“导热部122”一体成型制造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该“导热体1222”可以为“导热部122的一部分”,即“导热体1222”与“导热部122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导热部122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导热体1222”可以独立制造,再与“导热部122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导热体1222”为“导热部122”一体成型制造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温件13既可以是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或者有机保温材料与无机保温材料两者的混合物料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其中,对于有机保温材料,例如可以是聚氨酯泡沫、聚苯板、EPS,XPS,酚醛泡沫等等;对于无机保温材料,例如可以是陶瓷纤维毯、硅酸铝毡、氧化铝、碳化硅纤维、气凝胶毡、玻璃棉、岩棉、膨胀珍珠岩、微纳隔热、发泡水泥,无机活性墙体保温材料等等。
请参阅图4、图5、图7与图8,图4示出了图2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14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14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管组件14包括第一换热管141以及与第一换热管141的两端分别对应连通的出水接头142与进水接头143。出水接头142与进水接头143用于串联地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20或热水出水管30上。
具体而言,出水接头142、进水接头143均例如可以是外壁设有螺纹的连接接头,即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外部管道相连,也可以外壁设有卡合部的连接接头,即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外部管道相连,还可以是其它连接接头,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141为S形管状、螺旋盘管状或翅片管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换热管141不限于上述的S形管状、螺旋盘管状或翅片管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当第一换热管141的长度越长时,第一换热管141内的水受到相变材料15的加热时长延长,有利于提高第一换热管141的升温效果。
参阅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1的底面设有第一开口,导热件12设有与第一腔室1221连通的第二开口。相变换热装置10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开口处的盖板组件16。盖板组件16还盖设于第一开口处。导热件12与保温件13均设置于外壳11的内部,出水接头142与进水接头143均贯穿盖板组件16伸出到外壳11的外部。
参阅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组件16包括密封垫161与安装板162。第一开口的口壁设有第一翻边115,第二开口的口壁设有第二翻边124。第二翻边124叠设于第一翻边115上,第一翻边115、第二翻边124、密封垫161与安装板162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17相连。如此,密封垫161装设于第二翻边124上,密封住第二开口,能保证第一腔室1221的密封性,避免相变材料15向外泄露。此外,第二翻边124与第一翻边115两者通过连接件17固定相连,即导热件12稳固地装设于外壳11内,整体结构牢固可靠。
具体而言,连接件17为两个、三个、四个或以上,例如可以是螺钉、螺栓、销钉、铆钉等等。此外,第一翻边115、第二翻边124、密封垫161与安装板162上均设置有与连接件17相应的装配孔163。
请参阅图9或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相变换热装置10,还包括主机50,主机50设有排烟管40、冷水进水管20与热水出水管30。进气口111与排烟管40相连通,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冷水进水管20或热水出水管30上。
上述的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40排放的高温烟气并非直接向环境中排放,而是通过进气口111进入到外壳11内,吸热部121与外壳11内的高温烟气接触吸收高温烟气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导热部122,导热部122将热能传递给相变材料15,通过相变材料15蓄积热能,以及通过保温件13减少相变材料15蓄积的热能向外界环境中传递,减少热能损失,从而合理地利用了高温烟气的能源,节能又环保。此外,当燃气热水器关机再启动时,相变换热装置10中的相变材料15所蓄积的热量可以预加热冷水进水管20的冷水或热水出水管30的温水,确保热水出水管30的出水温度接近用户所设定的热水温度,避免沐浴水忽冷忽热及水温波动大的问题,提升了燃气热水器整机恒温效果。
请参阅图9或图10,进一步地,主机50包括进气阀51、进水阀52、出水阀53、燃烧器54、主换热器55、风机56、与控制器57。进气阀51通过进气管与燃烧器54相连。进水阀52设置于冷水进水管20上,出水阀53设置于热水出水管30上。主换热器55分别与冷水进水管20、热水出水管30相连。风机56的烟气排放口与排烟管40相连通。控制器57分别与进气阀51、进水阀52、出水阀53、风机56电性连接。燃气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二温度传感器62与第三温度传感器63。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二温度传感器62与第三温度传感器63均与控制器57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9,当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冷水进水管20上时,第一温度传感器6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62均设置于冷水进水管20上,第一温度传感器61用于检测进入到换热管组件14内的水的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62用于检测从换热管组件14向外排放的水的第二温度信号;第三温度传感器63设置于热水出水管30上,第三温度传感器63用于检测热水出水管30的水的第三温度信号。
请参阅图10,当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热水出水管30上时,第一温度传感器6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62均设置于热水出水管30上,第一温度传感器61用于检测进入到换热管组件14内的水的第四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62用于检测从换热管组件14向外排放的水的第五温度信号;第三温度传感器63设置于冷水进水管20上,第三温度传感器63用于检测冷水进水管20的水的第六温度信号。
如此,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二温度传感器62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63所反馈的温度信号,控制器57可以调整燃烧器54热负荷的大小,以使热水器输出用户所需的舒适热水。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1的形状例如是圆柱筒状、立方体状、多边形柱体状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同样地,导热部122的形状例如是圆柱筒状、立方体状、多边形柱体状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描述的其中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连,以及其中一个元件装设于另一个元件上,可以理解的是,该两个元件的连接方式具体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螺钉、销钉、铆钉等等安装件连接,或者采用卡接、焊接或一体成型方式固定相连。其中,一体成型方式可采用挤压、铸造、压装、注塑等工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换热装置(10)包括:
外壳(11),所述外壳(11)设有进气口(111)与排烟口(112),所述进气口(111)用于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40)相连通;
导热件(12)与保温件(13),所述导热件(12)与所述外壳(11)相连,所述导热件(12)包括吸热部(121)以及与所述吸热部(121)相连的导热部(122),所述吸热部(121)设置于所述外壳(11)的内部,所述导热部(122)设有第一腔室(1221),所述保温件(13)绕所述导热部(122)的外壁周向设置;
换热管组件(14)与相变材料(15),所述换热管组件(14)用于串联地设置于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20)或热水出水管(30)上,所述换热管组件(14)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221)内,所述相变材料(15)填充于所述第一腔室(1221)内并位于所述换热管组件(14)的管壁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1)位于所述外壳(11)侧面的上部部位,所述进气口(111)与所述吸热部(121)相对设置;所述排烟口(112)位于所述外壳(11)的顶面;所述吸热部(121)位于所述外壳(11)内的上部部位,所述导热部(122)与所述保温件(13)均设置于所述外壳(11)内的下部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121)的外壁设置有导热翅片(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121)设有第二腔室(1211);所述第二腔室(1211)与所述第一腔室(1221)相连通;所述相变材料(15)还填充于所述第二腔室(1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221)的内壁连接有至少一个导热体(1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1222)为片状,且所述导热体(1222)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热体(1222)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2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14)包括第一换热管(141)以及与所述第一换热管(141)的两端分别对应连通的出水接头(142)与进水接头(143);所述出水接头(142)与所述进水接头(143)用于串联地设置于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管(20)或热水出水管(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41)为S形管状、螺旋盘管状或翅片管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底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热件(12)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1221)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相变换热装置(10)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盖板组件(16),所述盖板组件(16)还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导热件(12)与所述保温件(13)均设置于所述外壳(11)的内部,所述出水接头(142)与所述进水接头(143)均贯穿所述盖板组件(16)伸出到所述外壳(11)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16)包括密封垫(161)与安装板(162);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壁设有第一翻边(115),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壁设有第二翻边(124);所述第二翻边(124)叠设于所述第一翻边(115)上,所述第一翻边(115)、所述第二翻边(124)、所述密封垫(161)与所述安装板(162)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17)相连。
11.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相变换热装置(10),还包括主机(50),所述主机(50)设有排烟管(40)、冷水进水管(20)与热水出水管(30),所述进气口(111)与所述排烟管(40)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20)或所述热水出水管(3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50)包括进气阀(51)、进水阀(52)、出水阀(53)、燃烧器(54)、主换热器(55)、风机(56)、与控制器(57);所述进气阀(51)通过进气管与所述燃烧器(54)相连;所述进水阀(52)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20)上,所述出水阀(53)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30)上;所述主换热器(55)分别与所述冷水进水管(20)、所述热水出水管(30)相连;所述风机(56)的烟气排放口与所述排烟管(40)相连通;所述控制器(57)分别与所述进气阀(51)、进水阀(52)、出水阀(53)、风机(56)电性连接;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二温度传感器(62)与第三温度传感器(6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二温度传感器(62)与第三温度传感器(63)均与所述控制器(57)电性连接;
当所述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20)上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1)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2)均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20)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1)用于检测进入到所述换热管组件(14)内的水的第一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2)用于检测从所述换热管组件(14)向外排放的水的第二温度信号;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63)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30)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63)用于检测热水出水管(30)的水的第三温度信号;或者,
当所述换热管组件(14)串联地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30)上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1)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2)均设置于所述热水出水管(30)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1)用于检测进入到所述换热管组件(14)内的水的第四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2)用于检测从所述换热管组件(14)向外排放的水的第五温度信号;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63)设置于所述冷水进水管(20)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63)用于检测冷水进水管(20)的水的第六温度信号。
CN202121730314.9U 2021-07-28 2021-07-28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Active CN215892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0314.9U CN215892765U (zh) 2021-07-28 2021-07-28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0314.9U CN215892765U (zh) 2021-07-28 2021-07-28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2765U true CN215892765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0314.9U Active CN215892765U (zh) 2021-07-28 2021-07-28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2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90521B1 (ko) 콘덴싱 보일러의 열교환기
CN215892765U (zh)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CA2620697A1 (en) Dual fuel air conditioning circuit-based water heater
CN113654239A (zh) 燃气热水器及相变换热装置
CN212870195U (zh) 燃气热水器
CN101551160A (zh) 热水器
CN209495458U (zh) 电加热真空相变锅炉机组
JPH0224047Y2 (zh)
KR200357267Y1 (ko) 열매체를 이용한 전열식 보일러
CN113432300A (zh) 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14039662U (zh) 全预混冷凝式热交换器
CN216522327U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CN2282150Y (zh) 家庭热风供暖器
CN216049352U (zh) 相变储能装置与热水设备
CN216049353U (zh) 相变储能装置与热水系统
CN213120182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2109000U (zh) 一种高效笼式密肋翅片管式复热器
CN201289216Y (zh) 全湿背型真空热水锅炉
CN216203256U (zh) 用于热水器的蒸汽发生器和热水器
CN217235673U (zh) 面板及其燃气灶
CN221005461U (zh) 热水器
CN211503261U (zh) 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
CN215892788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5892768U (zh) 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
CN213278193U (zh) 发电机组蓄电池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