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0488U -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0488U
CN215890488U CN202121357250.2U CN202121357250U CN215890488U CN 215890488 U CN215890488 U CN 215890488U CN 202121357250 U CN202121357250 U CN 202121357250U CN 215890488 U CN215890488 U CN 215890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pump body
impeller
hol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72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忠林
熊建敏
李东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72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0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0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048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5364 priority patent/WO2022213998A1/zh
Priority to TW111113091A priority patent/TWI807761B/zh
Priority to US18/284,864 priority patent/US2024018035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其中,泵组件包括:泵和控制器,泵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置腔以及连通容置腔的进口和出口;叶轮,设置于容置腔的内部,包括叶片;驱动部,与叶轮连接,用于驱动叶轮转动使叶片与壳体的内壁面接触发生挠性变形,以使调料经进口、容置腔由出口输出;其中,控制器与驱动部连接,用于控制驱动部的工作状态以定量调料并将其输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组件,能够实现黏度较大的酱料调料的自动定量投放,简化用户的下料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泵组件、一种下料装置和一种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烹调系统的下料,通常能够实现固体调料和液体调料的自动定量投放,而对于黏度较大和/或含有较多大小不均匀的颗粒状物体的酱料调料,通常需要人工手动投料,无法实现自动定量投放,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以实现黏度较大和/或含有大颗粒状物的酱料调料的自动定量投放,简化用户的下料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依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组件,用于烹饪系统的下料装置,包括:泵和控制器,所述泵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置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口和出口;叶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包括叶片;驱动部,与所述叶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使所述叶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接触发生挠性变形,以使调料经所述进口、所述容置腔由所述出口输出;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的工作状态以定量调料并将其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泵体,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泵体上;支座,与所述泵体连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驱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端盖,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端盖和所述支座位于所述泵体的两侧并与所述泵体合围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泵体的内壁面合围成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于所述圆形结构的圆心径向偏心设置;或所述泵体的内壁面合围成偏心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偏心结构的中心相对设置,所述偏心结构包括一个圆弧结构或至少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结构;所述泵体的内壁面合围成偏心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于所述偏心结构的中心径向偏心设置,所述偏心结构包括一个圆弧结构或至少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泵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端盖和所述泵体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端盖和所述泵体之间的缝隙;第一弹性件,所述泵体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布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周侧,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弹性件,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连接长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弹性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泵还包括: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支座和所述泵体之间,用于密封所述支座和所述泵体之间的缝隙;调节孔,设置于所述泵体和所述支座的连接位置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外部,所述调节孔包括位于所述泵体上的第二连接孔和位于所述支座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度;调节部,与所述限位孔抵接,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调节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连接长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于所述泵体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泵还包括:第三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用于密封所述支座和所述驱动部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三密封件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其中,所述环形槽的侧壁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压强能够驱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所述环形槽的开口尺寸与所述容置腔内的气体压强成正比。
进一步地,所述泵还包括:保护套,所述叶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轮毂,所述叶片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抵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壳体接触,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抵接部;其中,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保护套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所述保护套的长度与所述叶片的压缩量成正比。
进一步地,所述泵组件还包括:漏斗料仓,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进口接触并连通;或第一储料部和伸缩管,所述第一储料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储料部的上端设置有补料口,另一端通过所述伸缩管与所述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泵组件还包括:出料管,与所述出口连通;泄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出口处与所述出料管连通,或设置于所述出料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泄压装置连接以控制所述泄压装置的工作状态。
依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基座,设置有出料口;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泵组件,所述泵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部,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泵组件包括第一储料部,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料部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导向部和安装口,所述第一储料部的补料口与所述安装口连通,且所述所述第一储料部设置于所述导向部,并能够在所述导向部的引导下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储料部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有所述泵组件的伸缩管;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限位部抵接或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压缩量随所述第一储料部内的调料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或所述第一部分上的检测开关,以及设置于另一个上的触发件,所述检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能够反馈检测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
第二储料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部,所述第二储料部包括罐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罐体可拆卸连接并能够打开或闭合所述罐体;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进口或所述泵组件的漏斗料仓连通,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盖体并适于位于所述罐体的内部。
依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系统,包括:锅具;以及第二个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下料装置,所述出料口适于与所述锅具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利用叶片的挠性变形使得泵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容置腔的容积发生变化,进而提供较大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以使黏度较大的调料和/或含有大颗粒状物的调料(如酱料调料、豆瓣酱等)在泵的作用下经进口由出口输出,实现自动下料,简化了人工手动下料的操作,同时,通过控制器与驱动部连接,控制器控制驱动部的工作状态能够定量调料并将其经出口输出,进而能够将定量的调料经出口输出,实现了黏度较大的调料和/或含有大颗粒状物的调料的自动定量输出,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泵的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泵体和支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叶轮和泵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泵的爆炸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叶轮和泵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泵的爆炸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泵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实施例的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3所示实施例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4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剖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实施例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泵的一个视角的剖视图;
图20示出了图19所示实施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图23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剖视图;
图25示出了图24所示实施例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泵,110壳体,111容置腔,112进口,113出口,120叶轮,121叶片,122轮毂,123连接部,124抵接部,125保护套,130驱动部,140泵体, 141调节孔,142第二连接孔,143凸起结构,144第一连接孔,150支座,151 第一安装孔,152限位孔,160端盖,161第二安装孔,170第一密封件,180 第一弹性件,190第二密封件,200调节部,210第三密封件,211环形槽, 220固定板,230漏斗料仓,231第一端口,232第二端口,240出料管,250 泄压装置,260进料管,270泵组件,300下料装置,310基座,311导向部, 312固定架,320第一储料部,321第一部分,322第二部分,323限位部,330 第二弹性件,340检测装置,341检测开关,342触发件,350第二储料部, 360伸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泵组件 270、下料装置300和烹饪系统。其中,烹饪系统包括锅具和下料装置300,泵组件270是用于下料装置300的,下料装置300包括设置有出料口的基座310,泵组件270的出口113与出料口连通,锅具与出料口连通,进而使得酱料调料经泵组件270的出口113、基座310的出料口投放至锅具内,实现酱料调料的投放。但是,目前对于黏度较大和/或含有大颗粒状物的酱料料品的投放通常是人工手动完成的,操作繁琐,降低用户的烹饪体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组件270,用于烹饪系统的下料装置300,包括:泵100和控制器,泵100包括:壳体110,设置有容置腔111以及连通容置腔111的进口112和出口113;叶轮120,设置于容置腔111的内部,包括叶片121;驱动部130,与叶轮120连接,用于驱动叶轮120转动使叶片121与壳体110的内壁面接触发生挠性变形,以使调料经进口112、容置腔111由出口113输出;其中,控制器与驱动部130连接,用于控制驱动部130的工作状态以定量调料并将其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组件270,如图1和图7所示,包括泵100和控制器,其中,泵100包括壳体110、叶轮120和驱动部130,壳体110设置有容置腔111和连通容置腔111的进口112和出口113,叶轮120设置于容置腔111的内部,驱动部130与叶轮120连接用于驱动叶轮120转动,当叶轮120转动时,叶轮120的叶片121与壳体110的内壁面接触发生挠性变形能够使调料经进口112流入容置腔111,并由出口113输出。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100是挠性泵100,在挠性泵100工作过程中,利用叶片121的挠性变形使得进口112和出口113之间的容置腔 111的容积发生变化,进而提供较大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以使黏度较大的调料和/或含有大颗粒状物的调料(如酱料调料)在泵100的作用下经进口112由出口113输出,实现自动下料,简化了人工手动下料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烹饪体验。同时,通过控制器与驱动部130连接,控制器控制驱动部130的工作状态能够定量调料并将其经出口113输出,如控制器根据调料的下料量控制驱动部130的工作时长,进而能够将定量的调料经出口113输出,使输出的调料量与菜谱的标定量匹配,实现了黏度较大和/ 或颗粒度较大的调料的自动定量输出,进一步提升了下料装置300的自动化,简化了人工手动操作的步骤,且定量输出的调料有利于提升菜品的烹饪品质,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驱动部130为电机,当下料装置300收到下料指令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并带动叶轮120旋转,叶轮120的叶片121与壳体110 的内壁面接触发生挠性变形能够在进口112处形成负压吸料,叶轮120继续旋转至出口113的过程中,叶片121不断的压缩,当酱料调料到达出口 113后,由出口113排出容置腔111的外部实现出料。而叶片121的挠性变形能够确保泵100具有较大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进而将黏度较大和/ 或颗粒度较大的酱料调料经进口112吸入并由出口113排出,以确保酱料调料投放的可靠性。具体地,电机为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相比,具有体积小,力矩大等优点,能够满足泵组件270结构紧凑的需求,进而能够满足下料装置300体积较小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具体地,叶片121与壳体110的内壁面接触发生挠性变形可以通过偏心结构实现,或者通过满足要求达到其他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叶片121与壳体110的内壁面接触的部分为弹性件,以确保叶片121在转到过程中,能够与壳体110的内壁面抵接发生挠性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壳体110包括泵体140、支座150和端盖160,其中,进口112和出口113 设置于泵体140上,端盖160和支座150位于泵体140的两侧并与泵体140 合围成容置腔111,支座15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51,驱动部130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51并与叶轮120连接,如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输出轴穿过第一安装孔151与叶轮120连接。进一步地,泵100还包括固定板 220,电机本体通过固定板220与支座150连接,即输出轴与叶轮120连接后,通过电机本体固定在固定板220上,固定板220与支座150连接,以将电机可靠固定在壳体110上。
一方面,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泵体140的内壁面合围成圆形结构,第一安装孔151相对于圆形结构的圆心径向偏心设置,其中,径向偏心可以理解的为,将圆形结构朝向支座150一侧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圆形结构的圆心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与第一安装孔151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不重合,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即为第一安装孔151与圆形结构的偏心距。也就是说,泵体140的内壁面为规则的圆形结构,将偏心部分通过第一安装孔151移动至支座150上,进而使得与穿过第一安装孔151的驱动部130连接的叶轮120相对于圆形结构是偏心设置的。这样,当驱动部130带动叶轮120转动过程中,偏心设置的叶轮120的叶片121在与圆形结构的壳体110的内壁面抵接过程中,进口112至出口113之间的容置腔111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在进口112 处形成负压吸料,并增大了泵100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进而能够将酱料调料顺利地经进口112吸入容置腔111,并经出口113输出,实现黏度较大的酱料料品的输出下料。同时,通过将泵体140的内壁面设置为圆形结构,有利于降低泵体140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进而有利于提高泵100 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泵体140的内壁面合围成偏心结构,第一安装孔151与偏心结构的中心相对设置,内壁面所在的圆形内部设置了偏心凸块,该偏心凸块与内壁面圆形内壁面相切或一体设置,并覆盖了一部分原本的圆形内壁表面,使得内壁面呈现出一个偏心结构,第一安装孔151与偏心结构的中心相对设置是指第一安装孔151与内壁面所在的圆形的中心相对设置,也就是说,与穿过第一安装孔151的驱动部130 连接的叶轮120相对于泵体140的内壁面所在的圆形是同心设置的,也就是说,该种结构下,偏心部分是设置在泵体140的内壁面上,这样,当驱动部130带动叶轮120转动过程中,叶轮120的叶片121在与偏心结构的壳体110的内壁面抵接过程中,进口112至出口113之间的容置腔111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在进口112处形成负压吸料,并在出口113处将调料输出,大大增大了泵100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进而能够将酱料料品顺利、快速经进口112吸入容置腔111,并经出口113输出,实现黏度较大的酱料料品的输出下料。
再一方面,泵体140的内壁面合围成偏心结构,第一安装孔151与偏心结构的中心径向偏心设置,其中,径向偏心可以理解的为,将垂直于叶轮120转轴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即内壁面所在的圆形结构朝向支座150 一侧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偏心结构的中心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与第一安装孔151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不重合,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即为第一安装孔151与偏心结构的偏心距。也就是说,泵体140的内壁面是不规则图形,为偏心结构,而设置在支座150上的第一安装孔151相对于偏心结构的中心也是偏心设置的,即与穿过第一安装孔151的驱动部130 连接的叶轮120相对于偏心结构是偏心设置的。这样,泵体140内壁面、叶轮120和支座150共同形成两个偏心部分,当驱动部130带动叶轮120 转动过程中,偏心设置的叶轮120的叶片121在与偏心结构的壳体110的内壁面抵接过程中,进口112至出口113之间的容置腔111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大大增大了泵100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进而能够将酱料料品顺利、快速经进口112吸入容置腔111,并经出口113输出,实现黏度较大的酱料料品的输出下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偏心结构包括一个圆弧结构或至少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结构,其中,至少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结构可以为两个圆弧结构、三个圆弧结构、四个圆弧结构或满足要求的其他个圆弧结构,不同数量的圆弧结构组成的偏心结构能够满足壳体110的内壁面不同形状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举例而言,如图9所示,壳体110的内壁面在进口112和出口113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凸起结构143,该凸起结构 143为圆弧结构,该圆弧凸起结构143与其他位置处的壳体110的内壁面合围成偏心结构,能够大大提高泵100的输送能力。又例如,壳体110的内壁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圆弧结构,至少两个圆弧结构的曲率半径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大或减小,如壳体110的内壁面依次分布有三个圆弧结构,三个圆弧结构的半径不同并沿顺时针方向变小,以使壳体110的内壁面形成偏心结构,其中,进口112和出口113位置处的圆弧结构的曲率半径最小,使得叶轮120在转动过程中容积逐渐变化,变化更加平稳,也有利于提高泵100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具体地,在叶轮120转动过程中,偏心结构处压缩叶轮120,如在半径较小的圆弧结构处压缩叶轮120,使挠性泵100具有真空吸力,确保真空泵100具有较大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进而确保酱料调料下料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图 12所示,泵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70、第一弹性件180和第一连接件,其中,第一密封件170设置于端盖160和泵体140之间,用于密封端盖160 和泵体140之间的缝隙,进而确保容置腔111的密封性。第一密封件170 为弹性件,第一密封件170的不同弹性变形,能够影响叶轮120两端侧面的密封性,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70为密封圈,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件170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密封件。由于挠性泵100的真空吸力和扬程与叶轮120两端侧面密封性密切相关,叶轮120两端侧面的密封性由泵体140的设计宽度决定,宽度越小,叶轮120的压缩量密封性就越好,宽度越大,叶轮120的压缩量密封性就越差,当压缩量大时,就需要更大的驱动力,叶轮120的磨损也加大,寿命也减小。
因此,在泵体140朝向端盖16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弹性件180 的第一连接孔144,第一连接孔144分布于第一密封件170的周侧,端盖 160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144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61,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二安装孔161、第一弹性件180与第一连接孔144相连接。由于第一密封件170为弹性件、第一弹性件180的两端分别与泵体140和端盖160抵接,通过调节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144的连接长度能够调节第一弹性件180的弹性变形,进而能够调节第一密封件170的弹性变形,因此,能够调节叶轮120两端侧面的压缩量,即能够调节叶轮120两端侧面的密封性,使得针对不同的工况,通过调节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144的长度,能够将叶轮120的压缩量调节至与工况相匹配,避免叶轮120过度的压缩、挤压影响其寿命,避免电机功率的功率过剩加大其使用成本,进而能够提高叶轮120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其中,第一连接孔144、第一连接件、第二安装孔161的数量相等,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量个。
具体地,在泵体140朝向端盖160的一侧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孔144,第一连接孔144为弹簧孔,第一弹性件180为弹簧,每个第一连接孔144 内都放置相同规格的弹簧,端盖160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144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61,第一连接件为螺栓,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二安装孔161、弹簧与泵体140上的第一连接孔144连接,压缩着第一密封件170和弹簧。此时,继续增大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144的连接长度,使第一密封件 170的压缩量相对加大,使其能够满足叶轮120侧面可调范围内的压缩量要求,第一连接件拧紧后第一弹性件18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当间隙需要调大时,将第一连接件向远离泵体140的方向移动,即松开一定量的第一连接件,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144的连接长度减小,此时端盖160在第一弹性件180的弹力作用下,均匀往后松开,叶轮120 两端侧面的压缩量密封性较差;当间隙需要调小,加大压缩量时,将第一连接件向靠近泵体140的方向移动即可,即拧紧一定量的第一连接件,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144的连接长度增大,叶轮120两端侧面的压缩量密封性较好。也就是说,通过操作第一连接件即可实现叶轮120两端侧面的压缩量可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推广应用。可以理解的是,当叶轮120的压缩量大小要求比较精确时,其调节间隙的大小需要配备有一定相对应量程的塞规,间隙调整后再将塞规拔出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图 15、图16、图17和图18所示,泵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90、调节孔141 和调节部200,其中,第二密封件190设置于支座150和泵体140之间,用于密封支座150和泵体140之间的缝隙,进而提高容置腔111的密封性。具体地,第二密封件190为密封圈或满足要求的其他密封件,第二密封件 190为弹性件,有利于提高泵体140和支座150之间的密封性。由于挠性泵100的真空吸力和扬程与叶轮120的径向压缩量密切相关,叶轮120径向的压缩量由泵体140和叶轮120的偏心距离决定,如泵体140的中心与叶轮120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如在叶轮120偏心范围内,泵体140 内壁的偏心结构的中心与叶轮120轴心之间的距离越大,叶轮120径向压缩量越大,泵体140内壁的偏心结构的中心与叶轮120轴心之间的距离越小,叶轮120径向压缩量越小。当叶轮120径向压缩量大时,泵100的真空吸力和扬程也就越大,就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机,叶轮120的磨损也加大,寿命也减小。
因此,在泵体140和支座15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调节孔141,调节孔 141朝向容置腔111的外部,调节孔141包括位于泵体140上的第二连接孔142和位于支座150上的限位孔152,限位孔152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孔142的长度,调节部200插入调节孔141与限位孔152抵接,并与第二连接孔142连接,通过调节调节部200与第二连接孔142的连接长度能够调节第一安装孔151相对于泵体140的位置,即能够调节叶轮120的轴心与泵体140内壁面的中心的位置,进而能够调节叶轮120径向压缩量,使得针对不同的工况,通过调节调节部200与第二连接孔142的连接长度,能够将叶轮120的径向压缩量调节至与工况相匹配,避免叶轮120过度的压缩、挤压影响其寿命,避免电机功率的功率过剩加大其成本,进而能够提高叶轮120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具体地,调节孔141位于第二密封圈远离容置腔111的一侧,第二连接孔142为螺纹孔,调节部200为螺栓,限位孔152为半个沉孔,将调节部200插入调节孔141,并与第二连接孔142连接,调节部200的底部与沉孔的孔底抵接,然后继续调节调节部200与第二连接孔142的连接长度,即可调节第一安装孔151相对于泵体140的位置,即可以调节叶轮120的轴心相对于泵体140的中心的位置,以实现叶轮120的径向压缩量的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孔141也可以为设置在支座150上的腰型孔,调节部200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同样能够实现对叶轮120的径向压缩量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泵100 还包括第三密封件210,第三密封件210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51处,用于密封支座150和驱动部130之间的缝隙,第三密封件210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容置腔111的密封性,进而确保泵100具有较高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具体地,第三密封件210可以为泛塞、油封或满足要求的其他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第三密封件210朝向端盖160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211,环形槽211的侧壁为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为压强能够驱动弹性件发生形变,即容置腔111内压强的变化会使环形槽211的侧壁发生弹性变形,通过环形槽211的开口尺寸与容置腔111内的压强成正比,如环形槽211的开口宽度与容置腔111内的压强成正比,即随着容置腔111内压强增大,环形槽211的开口宽度增大,进而增大了第三密封件210的密封面积,有利于提高第三密封件210的密封件,也就是说,容置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越大,第三密封件210的密封性能越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容置腔111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泵100还包括保护套125,其中,叶轮120还包括与驱动部130连接的轮毂122,叶片121设置在轮毂122的周侧并与轮毂122连接,叶片121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123和抵接部124,连接部123与轮毂122连接,抵接部124与壳体110接触。其中,保护套125的耐磨性大于抵接部124的耐磨性,如保护套125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件或尼龙材料制件,叶片121为橡胶制件。聚四氟乙烯与尼龙材料均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高润滑和不粘性等优异性能,通过将保护套125套设在抵接部124的外侧,避免了抵接部124直接与泵体140接触而使叶片121易损坏的问题,即保护套 125的设置,降低了叶片121的故障率,提高了叶轮120的使用寿命,并能够降低叶轮120和泵体140之间的摩擦,使得叶轮120运转平稳,噪音低,振动小,并提升了泵100的使用效率。同时,保护套125套设抵接部 124的外部与抵接部124为可拆卸连接,这样方便保护套125的拆卸和安装,有利于对保护套125进行维修和更换,其结构合理、简单,维修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进一步地,抵接部124和保护套125的厚度之和大于连接部123的厚度,这样的设置,使得叶片121上厚度较大的部分与泵体140内壁接触,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同时,叶片121上厚度较大的部分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与泵体140内壁面的接触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而厚度较小的连接部123能够提高叶片121的整体弹性,使得叶片121整体更容易受到泵体140的挤压变形以形成负压吸料。
进一步地,保护套125的长度与叶片121的压缩量成正比,即叶片121 的压缩量越大,保护套125的长度越长,叶片121的压缩量越小,保护套 125的长度越短,这样,在确保保护套125对抵接部124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的情况下,减少保护套125的用料,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保护套125的边缘与叶片121是圆滑过渡连接的,如保护套125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倒角结构与叶片121圆滑过渡连接,这样,有利于减小保护套125的边缘与容置腔111内调料的摩擦,进一步提高泵 100的输送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一方面,泵组件270还包括漏斗料仓230,漏斗料仓230结构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端口231,可以理解的是,漏斗料仓230还保护位于第一端口231上方的第二端口232,第二端口232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端口231的开口面积,通过设置有第一端口231和第二端口232的漏斗料仓230,使得酱料调料经第二端口232进入漏斗料仓230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经漏斗结构的引导快速输出至第一端口231位置处,有利于提高下料效率。
通过第一端口231与进口112接触并连通,即漏斗料仓230与泵体140 的进口112之间没有管路连通,第一端口231和进口112直接连通,因此,黏度较高和/或颗粒度较大的酱料调料在重力作用下,经漏斗料仓230的导向作用能够顺畅、快速地流至泵100的进口112处,即黏度较高和/或颗粒度较大的酱料料品可以充满漏斗料仓230与泵100的连接处,避免了漏斗料仓230与泵100之间采用软管连接存在泵100与料仓之间形成空管段,造成泵100的吸力不足,定量不准甚至无法出料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黏度较高和/或颗粒度较大的酱料调料的出料效率和定量的准确性,有利于提升烹饪品质,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可以理解的是,漏斗料仓230可以为圆形漏斗、方向漏斗、椭圆形漏斗或满足要求的其他形状漏斗,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由于直流电机微型挠性泵100自吸能力较弱,若通过柔性进料管260连接料仓和进口112,存在增大泵100的磨损和无法下料的问题,如一方面,挠性泵100在启动之初,泵100的容置腔111和进料管260、出料管240上均无酱料调料,空吸工况下启动时,驱动部130的启动功率大,吸力小,空吸时间较长,叶轮120干摩擦时间长,这样容易造成驱动部130、叶轮120、控制板磨损等问题。另一方面,当出料管240较长,进料管260处缺料、出料管240不再排液后,对挠性泵100进行补料启动时,此时由于挠性泵100自吸力小的原因(泵100内无介质时的吸力约为泵100 内充满介质四分之一,P无≈0.25P介),补料后挠性泵100无法输送酱料调料,进料管260也无法进料,电机继续旋转时,泵100内压力也会增高,容易导致泵体140泄漏等问题。因此,通过将漏斗料仓230的第一端口231 直接与泵100的进口112接触连接,如第一端口231通过螺纹与泵100的进口112连接,省去进料管260的设置,使得即使泵100无吸力,酱料调料也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及时的补充至泵100的容置腔111内,使泵100 均工作在有介质的工况下,即能够确保泵100长时间保持在高吸力、高扬程和无空吸的工况下工作,进而有利于提高泵100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提高下料效率和下料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如图23和图25所示,泵组件270包括第一储料部320和伸缩管360,第一储料部320设置于壳体110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储料部320用于容置黏度较高和/或颗粒度较大的酱料调料,伸缩管360 为能够调节酱料调料的流通路径长度的管路。通过第一储料部320的上端设置有补料口,另一端通过伸缩管360与进口112连通,由于第一储料部320设置在壳体110的上方,即第一储料部320、伸缩管360、壳体110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分布,使得第一储料部320中的酱料调料在自由状态下具有一定向下流动的趋势,进而能够充满伸缩管360,因此,在利用泵100 进行吸料时,第一储料部320中的酱料调料能够快速、顺利地经进料管进入进口112,以完成泵100的吸料动作。通过在第一储料部320的上端设置补料口,使得在第一储料部320中的调料量不充足时,通过补料口能够快速进行补料,操作简单,简化了补料操作。其中,通过伸缩管360连接第一储料部320和进口112,使得在第一储料部320移动的过程中,或在泵100工作震动较大的情况下,伸缩管360仍然能够可靠地连接第一储料部320和泵100的进口112,进而提高泵组件27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泵组件 270还包括出料管240和泄压装置250,出料管240连通出口113,即酱料调料由泵100的出口113输出后经出料管240输送至指定位置,如输送至锅具内部,通过在出口113处设置与出料管240连通的泄压装置250,或者在出料管240上设置泄压装置250,通过控制器与泄压装置250连接并控制泄压装置250的工作状态,当进料时,控制器控制泄压装置250工作,将容置腔111内的高压空气及时排出,有利于提高挠性泵100进口112处的真空吸力,进而能够确保酱料调料能够顺畅、快速进入容置腔111内,当酱料调料需要经出口113输出时,控制器关闭泄压装置250能够提高泵 100的输送能力,将酱料输送至更高、更远的锅内。具体地,泄压装置250 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当出口113端压力达到泄压装置250的阀值后控制器自动打开泄压装置250,当压力下降后,传感器会反馈信号,控制器关闭泄压装置250。
具体地,泵组件270还包括与进口112连通的进料管260,进料管260 为柔性管,在挠性泵100利用真空吸力将酱料调料吸入泵100内并输送至锅具的过程中,存在无法满足高扬程和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因为在缺料的工况下,出料管240的酱料调料无法排尽,由于挠性泵100自吸力较小, (泵100内无介质时的吸力约为泵100内充满介质四分之一,即P无≈0.25P 介),在补料后挠性泵100无法输送酱料,此时驱动部130继续运转,使得泵100内的压缩空气无法排出,吸入管无法进料,导致下料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泵100的出口113处或出料管240上设置泄压装置250,缺料后,对泵体140进行补料,此时泄压装置250打开,驱动部130旋转时使高压空气及时排出,提高挠性泵100进口112处的真空吸力,进料管260 中的酱料调料可以正常输入泵100内,当酱料调料输送至泵体140时(P 无≈0.25P介),关闭泄压装置250,有利于将提高酱料装置的输送距离,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具体地,泄压装置250可以为球阀、电磁阀以及单向阀或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
进一步地,泵组件270还包括漏斗料仓230、出料管240和泄压装置 250,漏斗料仓230位于底部的第一端口231与进口112接触连接,泄压装置250设置在出口113处或出料管240上,这样,漏斗料仓230与泵体140 的进口112之间没有管路连通,第一端口231和进口112直接连通,因此,黏度较高的酱料调料在重力作用下,经漏斗料仓230的导向作用能够顺畅、快速地流至泵100的进口112处,即黏度较高的酱料料品可以充满漏斗料仓230与泵100的连接处,同时,泄压装置250的设置,在利用泵100进行补料时,打开泄压装置250使容置腔111内的高压空气及时排出,进而提高挠性泵100进口112处的真空吸力,使进料管260中的酱料调料能够快速、顺利的输入容置腔111内,提高了下料的可靠性和快速性。也就是说,漏斗料仓230的第一端口231与进口112接触连接和泄压装置250的设置,对补料进行了双重保护,使得泵100均工作在有介质的工况下,即能够确保泵100长时间保持在高吸力、高扬程和无空吸的工况下工作,进而有利于提高泵100的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提高下料效率和下料的准确性。可以理解的是,当酱料调料输送至泵体140时(P无≈0.25P介),关闭泄压装置250,有利于将提高酱料装置的输送距离,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23和图24所示,泵组件270还包括第一储料部320、伸缩管360、出料管240和泄压装置250,第一储料部320位于壳体110 的上方,即第一储料部320、伸缩管360、泵100的壳体110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第一储料部320中的酱料调料在自由状态下具有一定向下流动的趋势,进而下落至伸缩管360中,泄压装置250设置在出口113处或出料管240上,这样,在利用泵100进行吸料时,打开泄压装置250使容置腔 111内的高压空气及时排出,进而提高挠性泵100进口112处的真空吸力,使得伸缩管360中的酱料调料能够快速、顺利的输入容置腔111内,提高了补料的可靠性和快速性。可以理解的是,当酱料调料输送至泵体140时 (P无≈0.25P介),关闭泄压装置250,有利于将提高酱料装置的输送距离,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如图23至图26所示,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300,包括:基座310,设置有出料口;以及第一个方面任一项的泵组件270,泵组件270设置于基座310的内部,出料口与出口113相连通。由于下料组件包括第一个方面任一项的泵组件270,因此,具有该泵组件270 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如图26所示,出料管240通过接头固定在出料口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将出料口与锅具连通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体地,可以将出料管240通过宝塔接头固定在基座310上。可以理解的是,出料口的数量为多个,同一下料装置300可以包括多个泵组件270,多个出料口与多个泵组件270的出料管240对应连通,以增大出料种类。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23、图24和图25所示,当泵组件270包括第一储料部320时,下料装置3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30和检测装置340,其中,第一储料部320用于存储酱料调料,如存储有耗油、豆瓣酱、甜面酱等,基座310上设置有导向部311和安装口,第一储料部320的补料口与安装口连通,这样使得用户在基座310的外部,即可经补料口对第一储料部320进行补料,操作简单,简化了补料操作,提升了补料体验,适于推广应用。
通过第一储料部320设置于导向部311上,使得第一储料部320能够在导向部311的引导下相对于基座310沿竖直方向滑动,第一储料部320 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321和第二部分322,第一部分321位于第二部分322的上方,第一部分321设置有限位部323,第二部分322通过伸缩管360与进口112连通,即第一储料部320中的调料经伸缩管360 输入至泵100的进口112。具体地,第一储料部320的第二部分322可以为漏斗结构,漏斗结构有利于引导料品快速下落,进而提高补料效率。
第二弹性件330设置于第一部分321的外部,第二弹性件330的两端分别与基座310和限位部323抵接或连接,第二弹性件330的压缩量随第一储料部320内的调料量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当第一储料部320中的调料量充足时,第一储料部320在重力作用下沿导向部311向下移动压缩弹簧,当第一储料部320中的调料量不充足时,如缺料时,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即弹簧恢复部分弹性变形,第一储料部320被弹起并沿导向部311 向上移动。检测装置340用于检测第一储料部320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检测装置340包括检测开关341和触发件342,将检测开关341和触发件 342中的一个设置于基座310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一储料部320的第一部分321上,即检测开关341和触发件342中的一个固定在基座310上,另一个随第一部分321的移动而移动,因此,触发件342触发检测开关341 能够反馈检测信息,即能够反馈第一储料部320中的调料量是否充足,进而体系用户及时补料。
进一步地,一方面,检测开关341设置在基座310上,触发件342设置在第一部分321上,另一方面,触发件342设置在基座310上,检测开关341设置在第一部分321上,检测开关341和触发件342的不同的设置位置,能够满足检测开关341和触发件342不同结构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例如,触发件342为磁性件,检测开关341为干簧管,控制器与检测开关341连接,能够根据检测开关341的动作触发补料信号。
具体地,下料装置300还包括固定架312,固定架312固定在基座310 上,导向部311安装在固定架312上,第一储料部320穿设于固定架312 并与导向部311连接,第一储料部320的第一部分321设置有限位部323,限位部323为设置在第一部分321外周侧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位于固定架312远离第二部分322的一侧,第二弹性件330为弹簧,弹簧压缩在限位凸起和固定架312上,这样,弹簧的弹性变形能够随着第一储料部320 中的调料量的变化而变化。将磁性件设置在固定架312上,干簧管设置在第一储料部320的第一部分321上,如设置在限位部323的一侧。当第一储料部320缺料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第一储料部320弹起,当磁性件和干簧管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预设距离时,干簧管会向控制器发送补料报警信号,以便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到第一储料部320的调料量不充足,应进行补料。当第一储料部320补料后调料量充足时,第一储料部320 在酱料调料重力的作用下,压缩弹簧,使磁性件和干簧管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完成补料。可以理解的使,在补料过程中,当磁性件和干簧管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二预设距离时,干簧管会向控制器发送补料完成信号,以提醒用户结束补料过程,避免继续补料会使调料溢出而浪费资源或污染环境。
进一步地,伸缩管360和出料管240都需要保证一定的硬度,其中,伸缩管360保证一定的硬度能够避免因挠性泵100的吸力而导致变形吸扁,出料管240保证一定硬度能够避免因为出料压力导致管体变形变粗,影响下料精度,进而确保下料的可靠性。其中,伸缩管360的设置,使其自身的长度可调节,能够确保第一储料部320在沿导向部311上下移动过程中,伸缩管360能够可靠地连接第一储料部320和泵100的进口112或可靠地连接第一储料部320和漏斗料仓230的第二端口232,可以理解的使,伸缩管360可以在安装时呈S型,以保证第一储料部320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的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可靠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储料部320的第一部分321设置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补料口,例如第一部分321上端设置为开口结构,该开口结构形成补料口,进一步的,基座310上设置有安装口,补料口位于安装口处,或补料口与安装口连通,安装口处再设置补料装置与第一储料部320连通进行补料,这样,通过补料口即可对第一储料部320进行补料,方便用户操作,避免用户将第一储料部320从基座310内取出进行补料的繁琐操作,简化了用户的补料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下料装置300还包括第二储料部350,第二储料部350用于存储酱料调料,如存储有耗油、豆瓣酱、甜面酱等,其中,第二储料部350设置于基座310的内部,第二储料部350包括罐体和盖体,盖体与罐体可拆卸连接并能够打开或闭合罐体,进料管260的一端与进口112或泵组件270的漏斗料仓230连通,另一端穿设于盖体并适于位于罐体的内部,这样,当需要对第二储料部350进行补料时,将盖体移动至打开罐体,从罐体的开口处进行补料即可,完成补料后将盖体移动至闭合罐体的开口即完成补料。也就时说,整个补料过程中,不需要对补料管进行安装和拆卸,只需要移动盖体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系统,包括:锅具;以及第二个方面任一项的下料装置300,出料口适于与锅具连通。由于烹饪系统包括第二个方面任一项的下料装置300,因此,具有该下料装置300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烹饪系统还包括灶体组件,灶体组件包括加热部,锅具与灶体组件连接,加热部适于对锅具加热以对锅具内的食材进行烹饪。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泵组件(270),用于烹饪系统的下料装置(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100)和控制器,所述泵(100)包括:
壳体(110),设置有容置腔(111)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111)的进口(112)和出口(113);
叶轮(12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1)的内部,包括叶片(121);
驱动部(130),与所述叶轮(12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叶轮(120)转动使所述叶片(121)与所述壳体(110)的内壁面接触发生挠性变形,以使调料经所述进口(112)、所述容置腔(111)由所述出口(113)输出;
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部(13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130)的工作状态以定量调料并将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27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包括:
泵体(140),所述进口(112)和所述出口(113)设置于所述泵体(140)上;
支座(150),与所述泵体(140)连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51),所述驱动部(130)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51);
端盖(160),与所述泵体(140)连接,所述端盖(160)和所述支座(150)位于所述泵体(140)的两侧并与所述泵体(140)合围成所述容置腔(111);
其中,所述泵体(140)的内壁面合围成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孔(151)相对于所述圆形结构的圆心径向偏心设置;或
所述泵体(140)的内壁面合围成偏心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孔(151)与所述偏心结构的中心相对设置,所述偏心结构包括一个圆弧结构或至少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结构;或
所述泵体(140)的内壁面合围成偏心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孔(151) 相对于所述偏心结构的中心径向偏心设置,所述偏心结构包括一个圆弧结构或至少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270),其特征在于,所述泵(100)还包括:
第一密封件(170),设置于所述端盖(160)和所述泵体(140)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端盖(160)和所述泵体(140)之间的缝隙;
第一弹性件(180),所述泵体(140)朝向所述端盖(16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件(180)的第一连接孔(144),所述第一连接孔(144)分布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70)的周侧,所述端盖(16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4)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61);
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161)、所述第一弹性件(18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4)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170)为弹性件,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4)的连接长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密封件(170)的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270),其特征在于,所述泵(100)还包括:
第二密封件(190),设置于所述支座(150)和所述泵体(140)之间,用于密封所述支座(150)和所述泵体(140)之间的缝隙;
调节孔(141),设置于所述泵体(140)和所述支座(150)的连接位置处,朝向所述容置腔(111)的外部,所述调节孔(141)包括位于所述泵体(140)上的第二连接孔(142)和位于所述支座(150)上的限位孔(152),所述限位孔(15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42)的长度;
调节部(200),与所述限位孔(152)抵接,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42)连接,调节所述调节部(20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42)的连接长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安装孔(151)相对于所述泵体(140)的位置;
第三密封件(21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51)处,用于密封所述支座(150)和所述驱动部(130)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三密封件(210) 朝向所述端盖(160)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211);
其中,所述环形槽(211)的侧壁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压强能够驱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所述环形槽(211)的开口尺寸与所述容置腔内的压强成正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组件(270),其特征在于,所述泵(100)还包括:
保护套(125),所述叶轮(120)还包括与所述驱动部(130)连接的轮毂(122),所述叶片(121)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123)和抵接部(124),所述连接部(123)与所述轮毂(122)连接,所述抵接部(124)与所述壳体(110)接触,所述保护套(125)套设于所述抵接部(124);
其中,所述抵接部(124)和所述保护套(125)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部(123)的厚度;
所述保护套(125)的长度与所述叶片(121)的压缩量成正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组件(27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漏斗料仓(230),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端口(231),所述第一端口(231)与所述进口(112)接触并连通;或
第一储料部(320)和伸缩管(360),所述第一储料部(32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上方,所述第一储料部(320)的上端设置有补料口,另一端通过所述伸缩管(360)与所述进口(1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组件(27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料管(240),与所述出口(113)连通;
泄压装置(250),设置于所述出口(113)处与所述出料管(240)连通,或设置于所述出料管(240)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泄压装置(250)连接以控制所述泄压装置(250)的工作状态。
8.一种下料装置(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310),设置有出料口;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泵组件(270),所述泵组件(270)设置于所述基座(310)的内部,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口(113)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装置(300),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泵组件(270)包括第一储料部(320),所述下料装置(300)还包括:
检测装置(34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料部(320)内的调料量是否充足;
所述基座(310)上设置有导向部(311)和安装口,所述第一储料部(320)的补料口与所述安装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储料部(320)设置于所述导向部(311),并能够在所述导向部(311)的引导下相对于所述基座(310)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储料部(320)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321)和第二部分(322),所述第一部分(321)设置有限位部(323),所述第二部分(322)连接有所述泵组件(270)的伸缩管(360);
第二弹性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321)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件(3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310)和所述限位部(323)抵接或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30)的压缩量随所述第一储料部(320)内的调料量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340)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310)和所述第一部分(321)中的一个上的检测开关(341),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310)和所述第一部分(321)中的另一个上的触发件(342),所述检测开关(34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触发件(342)触发所述检测开关(341)能够反馈检测信息。
10.一种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具;以及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下料装置(300),所述出料口适于与所述锅具连通。
CN202121357250.2U 2021-04-06 2021-06-17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Active CN215890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7250.2U CN215890488U (zh) 2021-06-17 2021-06-17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PCT/CN2022/085364 WO2022213998A1 (zh) 2021-04-06 2022-04-06 烹饪设备
TW111113091A TWI807761B (zh) 2021-04-06 2022-04-06 烹飪設備
US18/284,864 US20240180350A1 (en) 2021-04-06 2022-04-06 Cook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7250.2U CN215890488U (zh) 2021-06-17 2021-06-17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0488U true CN215890488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6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7250.2U Active CN215890488U (zh) 2021-04-06 2021-06-17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04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998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998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90488U (zh) 泵组件、下料装置和烹饪系统
CA1066557A (en) Diaphragm pump
KR20210152930A (ko) 저동력 분말 공급장치
GB2059510A (en) Rotary positive-displacement fluidmachines
US7066352B2 (en)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4544338A (en) Oil feeder means for use in a horizontal type rotary compressor
CN114215715A (zh) 一种计量泵
CN113482892B (zh) 排量可控的隔膜水泵
CN210882748U (zh) 一种自吸式液体灌装机
WO2022095073A1 (zh) 柱塞泵及过压保护方法、喷洒控制方法及植保无人机
CN201027620Y (zh) 一种真空泵
CN217743971U (zh) 加料装置及烹饪设备
TWI807761B (zh) 烹飪設備
CN220507157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供水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8419548U (zh) 一种炒菜机用调料投料设备及自动炒菜机
CN219602043U (zh) 一种防堵塞出液头
CN219597177U (zh) 一种供胶装置及其补胶设备
CN214073045U (zh) 称重加料装置及采用其的炒菜机器人
CN212202426U (zh) 一种内置单向阀的马达泵
CN213627947U (zh) 一种离心泵用自吸机
CN219147327U (zh) 输料组件、输料装置及烹饪设备
CN220430988U (zh) 出液器和储液组件
CN220319739U (zh) 一种往复式计量泵
CN220756347U (zh) 定量进液机构和制饼机
CN220045712U (zh) 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