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2345U - 模具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具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2345U
CN215882345U CN202121379404.8U CN202121379404U CN215882345U CN 215882345 U CN215882345 U CN 215882345U CN 202121379404 U CN202121379404 U CN 202121379404U CN 215882345 U CN215882345 U CN 215882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driving
rod
sliding block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94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云锋
刘华忠
刘享勇
陈兵
袁光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94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2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2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2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具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具中滑块的位置,滑块设有连接孔,模具控制装置包括:拨杆座,拨杆座设有贯通拨杆座的滑动孔,滑块滑动连接于拨杆座的一侧,滑动孔连通连接孔;拨杆,拨杆滑动设置于滑动孔中,拨杆一端伸入连接孔中并锲紧滑块,用于带动滑块滑动并将滑块定位至预设位置;第一驱动杆,用于抵持拨杆并驱动拨杆端部沿伸入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和第二驱动杆,用于伸入拨杆内并驱动拨杆端部沿抽离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滑块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上述模具控制装置中,拨杆与滑块一直处于锲紧状态使滑块位置基准保持统一,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模具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双射成型工艺是指通过双射成型机配合模具按先后次序经两次成型制成双射产品的工艺。在双射成型的过程中,通过模具完成一种材料的注塑后,需要旋转模具再进行第二种材料的注塑。因此模具中的滑块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分别与一射拨杆及二射拨杆进行两次相互作用,一射拨杆抽离后滑块会出现泄压时产生移动情况,二射拨杆合入后,滑块锲紧时的位置会出现变更,导致滑块无法固定在同一基准位置,从而导致降低成型产品的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具中滑块的位置,所述滑块设有连接孔,所述模具控制装置包括:拨杆座,所述拨杆座设有贯通所述拨杆座的滑动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拨杆座的一侧,所述滑动孔连通所述连接孔;拨杆,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中,所述拨杆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孔中并锲紧所述滑块,用于带动所述滑块滑动并将滑块定位至预设位置;第一驱动杆,用于抵持所述拨杆并驱动所述拨杆端部沿伸入所述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和第二驱动杆,用于伸入所述拨杆内并驱动所述拨杆端部沿抽离所述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滑块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杆端部设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伸入所述连接孔中并锲紧所述滑块,所述抵持部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拨杆的滑动方向。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控制装置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贴附于所述抵持部的表面,所述抵持部通过所述耐磨板锲紧所述连接孔的内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杆背离所述抵持部的一端还凹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模具控制装置还包括卡持机构,所述卡持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拨杆中,所述卡持机构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二驱动杆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杆伸入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时所述卡持机构卡扣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杆座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连通于所述滑动孔,所述卡持机构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槽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所述第二滑动槽相对于所述滑动孔倾斜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杆带动所述拨杆端部沿抽离所述连接孔的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滑动槽带动所述卡持机构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端部收缩直至脱离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槽与所述滑动孔的轴线之间的间距沿所述拨杆抽离所述连接孔的方向逐渐递增。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杆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连通所述滑动孔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所述模具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持机构,每一所述卡持机构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二滑动槽中。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机构包括限位销及弹性件,所述限位销贯穿并滑动连接所述拨杆,所述限位销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用于抵持所述第二驱动杆,所述限位销另一端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持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销与所述拨杆之间并将所述限位销向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方向抵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销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抵接面,所述第二驱动杆端部设有对应倾斜设置的施压面,所述施压面用于抵接于所述抵接面以将所述限位销向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方向抵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控制装置还包括导向板及导向块,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拨杆座及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块连接所述导向板背离所述拨杆座的一侧,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滑块凸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卡持并滑动连接于所述间隙中。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中,采用分离式的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分别与所述拨杆配合使所述拨杆带动所述滑块滑动并将所述滑块定位至预设位置,进而控制所述滑块处于开模或合模状态。在成型过程中,所述拨杆与所述滑块一直处于锲紧状态使所述滑块位置基准保持统一,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良率。并且所述拨杆与所述滑块一对一单独配对,保证配合的专一性,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模具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模具控制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模具控制装置中第二驱动杆伸入拨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模具控制装置的第二驱动杆抽离拨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模具控制装置 100
拨杆座 10
滑动孔 11
第二滑动槽 12
拨杆 20
抵持部 21
第一滑动槽 22
第一驱动杆 30
第二驱动杆 40
限位槽 41
施压面 42
耐磨板 50
导向板 60
导向块 61
间隙 62
卡持机构 70
限位销 71
限位部 711
抵接面 712
弹性件 72
滑块 90
连接孔 91
导向部 9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具中滑块的位置,滑块设有连接孔,模具控制装置包括:拨杆座,拨杆座设有贯通拨杆座的滑动孔,滑块滑动连接于拨杆座的一侧,滑动孔连通连接孔;拨杆,拨杆滑动设置于滑动孔中,拨杆一端伸入连接孔中并锲紧滑块,用于带动滑块滑动并将滑块定位至预设位置;第一驱动杆,用于抵持拨杆并驱动拨杆端部沿伸入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和第二驱动杆,用于伸入拨杆内并驱动拨杆端部沿抽离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滑块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中,采用分离式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分别与拨杆配合使拨杆带动滑块滑动并将滑块定位至预设位置,进而控制滑块处于开模或合模状态。在成型过程中,拨杆与滑块一直处于锲紧状态使滑块位置基准保持统一。与现有的通过一射拨杆及二射拨杆分别控制滑块的方式相比,有效避免一射拨杆开模及二射拨杆合模之间相互影响,以及一射拨杆抽离后滑块出现泄压时产生移动压伤产品的情况,进而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良率。并且拨杆与滑块一对一单独配对,保证配合的专一性,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模具控制装置100,用于控制模具中滑块90的位置。在模具在第一次注塑成型与第二次注塑成型之间的旋转过程中,模具控制装置100与滑块90一直保持锲紧状态,避免滑块90出现泄压时产生移动压伤产品的情况,进而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良率。
为了具体阐述模具控制装置100与滑块90的连接与传动关系,首先阐述滑块90的结构,滑块90设有连接孔91(参图2),通过拨杆伸入连接孔91中并锲紧滑块90以带动滑块90滑动。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模具控制装置100包括拨杆座10、拨杆20、第一驱动杆30和第二驱动杆40。拨杆座10设有贯通拨杆座10的滑动孔11,滑块90滑动连接于拨杆座10的一侧,滑动孔11连通连接孔91。拨杆20滑动设置于滑动孔11中,拨杆20一端伸入连接孔91中并锲紧滑块90,用于带动滑块90滑动并将滑块90定位至预设位置。第一驱动杆30用于抵持拨杆20并驱动拨杆20端部沿伸入连接孔91方向滑动,以使滑块90沿第一方向A滑动。第二驱动杆40用于伸入拨杆20内并驱动拨杆20端部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以使滑块90沿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滑动。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拨杆20一端伸入连接孔91中并锲紧滑块90,拨杆20另一端凸出于拨杆座10设有滑动孔11的表面,此时滑块90所在的模具处于开模状态。然后通过第一驱动杆30抵持拨杆20并驱动拨杆20端部沿伸入连接孔91方向滑动,以使滑块90沿第一方向A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此时滑块90所在的模具处于合模状态以完成产品的第一次注塑成型。第一次注塑成型完成后,第一驱动杆30远离拨杆20,此时拨杆20与滑块90仍处于锲紧状态,滑块90不会出现泄压时产生移动压伤产品的情况。第一次注塑成型之后模具旋转至第二次注塑成型的位置,第二驱动杆40伸入拨杆20内,此时滑块90所在的模具处于合模状态以完成产品的第二次注塑成型。然后第二驱动杆40驱动拨杆20端部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以使滑块90沿第二方向B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此时滑块90所在的模具处于开模状态并完成了产品的双射成型。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100中,采用分离式的第一驱动杆30与第二驱动杆40分别与拨杆20配合使拨杆20带动滑块90滑动并将滑块90定位至预设位置,进而控制滑块90所在的模具处于开模或合模状态。在成型过程中,拨杆20与滑块90一直处于锲紧状态使滑块位置基准保持统一。与现有的通过一射拨杆及二射拨杆分别控制滑块的方式相比,有效避免一射拨杆开模及二射拨杆合模之间相互影响,以及一射拨杆抽离后滑块出现泄压时产生移动压伤产品的情况,进而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良率。并且拨杆20与滑块90一对一单独配对,保证配合的专一性,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精度。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拨杆20端部设有抵持部21,抵持部21伸入连接孔91中并锲紧滑块90。抵持部2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拨杆20的滑动方向,以在拨杆20滑动时通过抵持部21带动滑块90沿第一方向A或第二方向B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拨杆20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垂直,抵持部21及连接孔91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可以为拨杆20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之间的任一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控制装置100还包括耐磨板50,耐磨板50贴附于抵持部21的表面,抵持部21通过耐磨板50锲紧连接孔91的内壁,以提高抵持部21的结构强度,避免抵持部21磨损导致滑块90松动,进而有效提高模具成型产品的良率及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磨板50贴附于滑块90处于合模状态时抵持部21与滑动孔11内壁抵接的表面,例如耐磨板50贴附于抵持部21的周侧或抵持部21向外延伸的端部。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100中,通过抵持部21的延伸方向与拨杆20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以在拨杆20滑动时通过抵持部21带动滑块90沿第一方向A或第二方向B滑动。通过耐磨板50有效避免抵持部21磨损。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模具控制装置100还包括导向板60及导向块61。导向板60设置于拨杆座10及滑块90之间,滑块90滑动连接于导向板60,导向块61连接导向板60背离拨杆座10的一侧。导向块61与导向板60之间设有间隙62(参图2),滑块90凸设有导向部92,导向部92卡持并滑动连接于间隙62中,以使滑块90在导向部92的导向作用下滑动,有效提高滑块90滑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控制装置100包括两个导向块61,两个导向块61相对连接于导向板60。滑块90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部92,每一导向部92卡持并滑动连接于一间隙62中,以有效提高滑块90滑动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拨杆20背离抵持部21的一端还凹设有第一滑动槽22。模具控制装置100还包括卡持机构70,卡持机构70可伸缩地设置于拨杆20中。卡持机构70一端凸设于第一滑动槽22内,第二驱动杆40设有限位槽41,第二驱动杆40伸入第一滑动槽22中时卡持机构70卡扣于限位槽41中。第二驱动杆40通过卡持机构70卡扣固定于拨杆20,用于对拨杆20施加压力使抵持部21锲紧滑块90,并用于带动拨杆20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
请一并参阅图4,拨杆座10设有第二滑动槽12,第二滑动槽12连通于滑动孔11,卡持机构70远离第一滑动槽2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动槽12中。第二滑动槽12相对于滑动孔11倾斜设置。用于在第二驱动杆40带动拨杆20端部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使滑块90沿第二方向B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二滑动槽12带动卡持机构70脱离限位槽41,进而使第二驱动杆40与拨杆20脱离,以便于拨杆20循环与第一驱动杆30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槽12与滑动孔1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沿拨杆20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逐渐递增,以在第二驱动杆40带动拨杆20端部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时,第二滑动槽12带动卡持机构70凸设于第一滑动槽22内的端部收缩,使卡持机构70脱离限位槽41。
在一些实施例中,拨杆座10设有两个第二滑动槽12,两个第二滑动槽12分别连通滑动孔11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模具控制装置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持机构70。每一卡持机构70一端凸设于第一滑动槽22内,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其中一第二滑动槽12中。通过两个卡持机构70卡持第二驱动杆40,提高第二驱动杆40与拨杆20卡扣的稳定性。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次注塑成型之后模具旋转至第二次注塑成型的位置,第二驱动杆40伸入第一滑动槽22中,卡持机构70卡扣于限位槽41中,第二驱动杆40通过卡持机构70卡扣固定于拨杆20并拨杆20施加压力使抵持部21锲紧滑块90,此时滑块90所在的模具处于合模状态以完成产品的第二次注塑成型。然后第二驱动杆40带动拨杆20端部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使滑块90沿第二方向B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此时滑块90所在的模具处于开模状态并完成了产品的双射成型,并且第二滑动槽12带动卡持机构70脱离限位槽41,进而使第二驱动杆40与拨杆20脱离。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100中,第二驱动杆40通过卡持机构70卡扣固定于拨杆20,用于对拨杆20施加压力使抵持部21锲紧滑块90,并用于带动拨杆20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以提高第二驱动杆40与拨杆20卡扣的稳定性。并且通过第二滑动槽12带动卡持机构70凸设于第一滑动槽22内的端部收缩,使卡持机构70脱离限位槽41,便于拨杆20循环与第一驱动杆30配合。
请继续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卡持机构70包括限位销71及弹性件72。限位销71贯穿并滑动连接拨杆20,限位销71一端位于第一滑动槽22内用于抵持第二驱动杆40,限位销71另一端凸设有限位部711,限位部711卡持并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槽12。弹性件72设置于限位销71与拨杆20之间并将限位销71向第一滑动槽22的方向抵持。
上述模具控制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二驱动杆40伸入第一滑动槽22中时,第二驱动杆40伸入第一滑动槽22中克服弹性件72的弹力将限位销71挤开,当限位销71卡扣于限位槽41中时,弹性件72驱动限位销71复位,使第二驱动杆40卡扣固定于拨杆20。当第二驱动杆40带动拨杆20端部沿抽离连接孔91的方向滑动时,第二滑动槽12通过限位部711带动限位销71位于第一滑动槽22内的端部收缩,使限位销71脱离限位槽41,进而使第二驱动杆40与拨杆20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销71位于第一滑动槽22内的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抵接面712,第二驱动杆40端部设有对应倾斜设置的施压面42,施压面42用于抵接于抵接面712以将限位销71向远离第一滑动槽22的方向抵持。通过倾斜设置的抵接面712与对应倾斜设置的施压面42,便于第二驱动杆40伸入第一滑动槽22中时克服弹性件72的弹力将限位销71挤开。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具中滑块的位置,所述滑块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拨杆座,设有贯通所述拨杆座的滑动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拨杆座的一侧,所述滑动孔连通所述连接孔;
拨杆,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中,所述拨杆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孔中并锲紧所述滑块,用于带动所述滑块滑动并将滑块定位至预设位置;
第一驱动杆,用于抵持所述拨杆并驱动所述拨杆端部沿伸入所述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和
第二驱动杆,用于伸入所述拨杆内并驱动所述拨杆端部沿抽离所述连接孔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滑块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端部设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伸入所述连接孔中并锲紧所述滑块,所述抵持部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拨杆的滑动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控制装置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贴附于所述抵持部的表面,所述抵持部通过所述耐磨板锲紧所述连接孔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背离所述抵持部的一端还凹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模具控制装置还包括卡持机构,所述卡持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拨杆中,所述卡持机构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二驱动杆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杆伸入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时所述卡持机构卡扣于所述限位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座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连通于所述滑动孔,所述卡持机构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槽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所述第二滑动槽相对于所述滑动孔倾斜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杆带动所述拨杆端部沿抽离所述连接孔的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滑动槽带动所述卡持机构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端部收缩直至脱离所述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与所述滑动孔的轴线之间的间距沿所述拨杆抽离所述连接孔的方向逐渐递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连通所述滑动孔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所述模具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持机构,每一所述卡持机构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二滑动槽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机构包括限位销及弹性件,所述限位销贯穿并滑动连接所述拨杆,所述限位销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用于抵持所述第二驱动杆,所述限位销另一端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持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销与所述拨杆之间并将所述限位销向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方向抵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抵接面,所述第二驱动杆端部设有对应倾斜设置的施压面,所述施压面用于抵接于所述抵接面以将所述限位销向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方向抵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控制装置还包括导向板及导向块,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拨杆座及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块连接所述导向板背离所述拨杆座的一侧,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滑块凸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卡持并滑动连接于所述间隙中。
CN202121379404.8U 2021-06-21 2021-06-21 模具控制装置 Active CN215882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9404.8U CN215882345U (zh) 2021-06-21 2021-06-21 模具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9404.8U CN215882345U (zh) 2021-06-21 2021-06-21 模具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2345U true CN215882345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9404.8U Active CN215882345U (zh) 2021-06-21 2021-06-21 模具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2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91513B1 (en) Internal core lifter and a mold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4804845B2 (ja) 型締装置
EP2442955B1 (en) External plate locks for mold plates
US7182590B2 (en) Mold clamping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5670184A (en) Molding apparatus having a molding cavity divided by an elastic member
CN215882345U (zh) 模具控制装置
US20190242415A1 (en) Operating lever assembly
US20120100244A1 (en) Plastic injection mold
CN113021783B (zh) 倒装前模二次行位机构
CN209794443U (zh) 摆动式滑块抽芯装置
CN109397636B (zh) 具有环形倒扣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US8177543B2 (en) Demolding device for demolding a tool from a mold
CN210308846U (zh) 一种滑块斜抽芯顶出机构
JP2009012331A (ja) スライドコア可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成形金型
CN211994015U (zh) 抽芯机构及模具
JP2003053794A (ja) 射出成形金型のロック機構
JPS6342825A (ja) 製品穴形成用の金型装置
CN210758983U (zh) 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
CN215921188U (zh) 抽芯机构和活动模具系统
CN219133104U (zh) 一种双色模用公模滑块导向机构
CN218615149U (zh) 模仁组件和模具
CN116512541B (zh) 分段式滑块驱动机构以及注塑机
CN209095927U (zh) 一种脱模机构及模具
CN218615178U (zh) 一种双插销式开模和合模顺序控制机构
JPH07155921A (ja) 鋳造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Foxconn H5 plant 101, No. 2, Donghuan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5, building C09, 4th floor, building C07, 2nd floor, building C08,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C04, zone B,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ucheng Das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zhou Guanlan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Park B workshop 5 C09 buildings 4 floors, C07 buildings 2 floors, C08 buildings 3 floors 4 floors, C04 buildings 1 floo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