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3382U -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3382U
CN215863382U CN202121648125.7U CN202121648125U CN215863382U CN 215863382 U CN215863382 U CN 215863382U CN 202121648125 U CN202121648125 U CN 202121648125U CN 215863382 U CN215863382 U CN 215863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ignition
cover
fire cover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81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福敏
刘稳
陆祖安
李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481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3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3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3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火盖(400)包括:外火盖(420);内火盖(410),包括内盖中火孔;多个辐条火盖(430),用于连接内火盖与外火盖(420)并沿周向间隔布置;以及点火导引件(450),呈凸块状形成在内盖中火孔的孔壁上,点火导引件上设置有点火孔(7)和用于与点火针(8)形成点火弧的点火面(9);点火孔位于点火面上。通过辐条火盖将内火盖与外火盖连接为一体结构,以形成整体式火盖,提升火盖的热负荷。通过点火导引件使得点火针能够与点火面之间形成点火弧,点火孔喷出的燃气与空气形成的一次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点火弧,能够快速稳定且高效安全地点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的点火方式有电子脉冲点火和压电陶瓷点火两种。嵌入式灶多数采用电子脉冲点火,台式灶多采用压电陶瓷点火,其中,对于脉冲点火在燃气通道释放点火电弧完成燃气点燃。因此,合理地布置电弧的生成位置和被点火的燃气流路是点火成功的关键。对于多环内出火的整体式火盖,内环火包围区域是点火针和热电偶布置区域,该区域内结构复杂,点火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该火盖为整体式火盖,能够快速稳定且高效安全地点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盖,所述火盖包括:
外火盖;
内火盖,包括内盖中火孔;
多个辐条火盖,用于连接所述内火盖与所述外火盖并沿周向间隔布置;以及
点火导引件,呈凸块状形成在所述内盖中火孔的孔壁上,所述点火导引件上设置有点火孔和用于与点火针形成点火弧的点火面;
其中,所述点火孔位于所述点火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面位于所述点火导引件的顶部并倾斜向上且向内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点火针形成所述点火弧的多条点火棱边,所述点火孔夹设于多条所述点火棱边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面为平整面并包括沿所述内火盖的盖高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作为所述点火棱边的点火面上周沿和点火面下周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孔为多个并沿所述点火棱边的边长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火盖包括顶端相连的内火盖内周壁和内火盖外周壁以及所述内火盖内周壁和所述内火盖外周壁围绕限定的内火盖内腔,所述内火盖内腔通过内火盖隔壁分隔为同心布置的火盖内气道和火盖中气道,所述内火盖内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火盖内气道相连通的多个内火孔,所述内火盖外周壁上布置有与所述火盖中气道相连通的多个中火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内火盖的盖高方向上,所述点火导引件位于所述内火孔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火盖围绕限定有火盖外气道,所述外火盖的外火盖内周壁上布置有与所述火盖外气道相连通的多个外火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条火盖围绕限定有辐条气道,所述辐条火盖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辐条气道相连通的多个辐条火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内火盖的盖高方向上,所述辐条火孔的高度低于所述外火孔的高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火盖。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火盖包括外火盖、内火盖、辐条火盖以及点火导引件,通过辐条火盖将内火盖与外火盖连接为一体结构,以形成整体式火盖,提升火盖的热负荷。通过点火导引件使得点火针能够与点火面之间形成点火弧,点火孔喷出的燃气与空气形成的一次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点火弧,能够快速稳定且高效安全地点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火盖中点火导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了火盖外气道、火盖内气道、火盖中气道和辐条气道;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0 分气盘 400 火盖
410 内火盖 420 外火盖
430 辐条火盖 450 点火导引件
4110 内火盖内周壁 4120 内火盖外周壁
441 火盖外气道 442 火盖内气道
443 火盖中气道 444 辐条气道
7 点火孔 8 点火针
9 点火面 10 点火棱边
11 内火孔 12 中火孔
13 外火孔 14 辐条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该火盖为整体式火盖,能够快速稳定且高效安全地点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盖,燃气灶的点火方式有电子脉冲点火和压电陶瓷点火两种。对于脉冲点火在燃气通道释放点火电弧完成燃气点燃。因此,合理地布置电弧的生成位置和被点火的燃气流路是点火成功的关键。对于多环内出火的整体式火盖,内环火包围区域是点火针和热电偶布置区域,该区域内结构复杂,点火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因此,如何实现稳定高效安全地点火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此,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为了能够快速稳定且高效安全地点火,提供了一种火盖,火盖400包括:外火盖420、内火盖410、多个辐条火盖430和点火导引件450;
具体地,一方面,对于火盖400的主体结构,外火盖420、内火盖410,以及辐条火盖430,多个辐条火盖430用于连接内火盖410与外火盖420并沿周向间隔布置,如图1所示;外火盖420和内火盖410均呈环状,外火盖420的直径大于内火盖410的直径且且同心布置,通过辐条火盖430将内火盖410与外火盖420连接为一体结构,以形成整体式火盖,火盖400集成度高,内火盖410、辐条火盖430以及外火盖420之间能够形成连续出火结构,提升火盖的热负荷。此外,内火盖410包括内盖中火孔能够用于安装点火导引件450并容纳点火针8,使得火盖400形成多环内出火的出火方式。
另一方面,点火导引件450,呈凸块状形成在内盖中火孔的孔壁上,点火导引件450上设置有点火孔7和用于与点火针8形成点火弧的点火面9;更进一步地,点火孔7位于点火面9上,如图1所示。可以理解为,该火盖400为内出火,火盖400通常为金属基体能够与点火针8之间形成点火弧,且由于内火盖410的内盖中火孔内结构比较复杂,空间较外出火更为局限,因此点火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实用新型人通过点火导引件450的设置,使得点火针8能够与点火面9之间形成点火弧,点火孔7喷出的燃气与空气形成的一次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点火弧,完成准确安全地点火。
可选地,对于点火导引件450的结构可以为矩形块、圆饼块或者其他形状规则的结构,以矩形块为例,该点火导引件450可以包括与内盖中火孔的孔壁相贴合的贴合面以及与点火针8间隔且相对设置的朝向面,为了保证点火针8与点火导引件450之间点火弧位置的可控性,点火面9位于朝向面一侧,能够与点火针8之间形成稳定的点火弧,且点火面9可能与点火针8之间形成一条或多条点火弧,一次混合气体通过点火弧时即可将气体点燃并形成火焰。此外,点火导引件45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对于点火孔7可以位于点火面9上,由于点火面9为斜切面使得其喷出的一次混合气体能够倾斜喷出,使得一次混合气体能够朝向点火弧喷出,保证一次混合气体能够准确通过点火弧以完成点火,点火孔7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三个或多个,可以为一排也可以为多排,保证点火时,一次混合气体的供应量,实现快速准确且安全地点火。
为了保证点火针8与点火导引件450之间形成稳定的点火弧,对点火面9的位置进行设计,在一种实施例中,点火面9位于点火导引件450的顶部并倾斜向上且向内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为,在点火导引件450的顶面以及其朝向点火针8的朝向面的连接处做斜切,使得顶面与朝向面之间形成为作为点火面9的斜切面,此时由于斜切面位置特点,通过点火面9在火盖400内形成一个与点火针稳定形成点火弧的位点,通过点火面9固定了点火弧的位置,从而通过点火孔7向点火弧处稳定输出一次混合气体,实现火盖400的稳定点火。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点火面9上形成有用于与点火针8形成点火弧的多条点火棱边10,点火孔7夹设于多条点火棱边10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为,点火孔7位于点火棱边10之间,使得其喷出的一次混合气体能够快速与点火弧相接处,快速稳定,高效且安全地点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点火面9为平整面并包括沿内火盖410的盖高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作为点火棱边10的点火面上周沿和点火面下周沿。点火面9与顶面之间的连接棱边以及点火面9与朝向面之间的连接棱边均可以作为点火棱边10与点火针8之间形成点火弧。点火面上周沿与点火针8的间距可以小于点火面下周沿与点火针8的间距,这样,使得点火面上周沿与点火面下周沿均易于与点火针8形成点火弧,保证点火弧的稳定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点火孔7为多个并沿点火棱边10的边长方向间隔布置,如图1和图2所示。点火孔7可以为一排,也可以为多排,点火孔7与点火棱边10相匹配,这样,可以增大一次混合气体与点火弧的接触面积,保证点火的稳定性。此外,对于点火孔7的孔径尺寸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火盖410包括顶端相连的内火盖内周壁4110和内火盖外周壁4120以及内火盖内周壁4110和内火盖外周壁4120围绕限定的内火盖内腔,内火盖内腔通过内火盖隔壁6分隔为同心布置的火盖内气道442和火盖中气道443,内火盖内周壁4110上设置有与火盖内气道442相连通的多个内火孔11,内火盖外周壁4120上布置有与火盖中气道443相连通的多个中火孔12,如图1和图2所示。
可以理解为,内火盖410呈环状结构并形成有内腔,为了提高火盖400的热负荷,在内火盖410上形成内火孔11与中火孔12,在内火盖410内的点火导引件450完成点火后,火焰能够引燃内火孔11喷出的一次混合气体并将火势蔓延至中火孔12,以实现内出火式的多环火。
可选地,内火孔11可以朝上并朝内倾斜设置,中火孔12可以朝上且朝外倾斜设置,以形成大仰角出火平面,使得火焰朝上对炊具进行加热。内火孔11和中火孔12可分别沿内火盖内周壁4110和内火盖外周壁4120的周向间隔布置,以保证内火盖410的出火的均匀性。此外,内火孔11和中火孔12可以为一排,也可以为几排,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内火盖410的盖高方向上,点火导引件450位于内火孔11的下方,如图1和图2所示。这样,使得点火孔7位于内火孔11的下方,点火孔7的孔径可以小于内火孔11,对内火孔具有一定的稳焰作用。
对于外火盖420,在一种实施例中,外火盖420围绕限定有火盖外气道441,外火盖420的外火盖内周壁上布置有与火盖外气道441相连通的多个外火孔13,如图1和图2所示。外火盖420环状结构并形成有内腔,为了提高火盖400的热负荷,在外火盖420上形成外火孔13,中火孔12形成的火焰进一步蔓延以点燃外火孔13,外火孔13朝上且朝内倾斜设置,使得火盖400内火焰向内集中,火焰稳定性好,且热效率高。
对于辐条火盖430,在一种实施例中,辐条火盖430围绕限定有辐条气道444,辐条火盖壳体上设置有与辐条气道444相连通的多个辐条火孔14,如图1和图2所示。辐条火盖430可以包括与内火盖410相连接的第一带端和与外火盖420相连接的第二带端,在辐条火盖430的带长方向上其内腔的宽度可以不同,辐条火盖430的内腔宽度自第一带端向第二带端依次增大,辐条火盖430与内火盖410的连接面积较小,使得内火盖410的外周壁上能够容纳更多的火孔,以提升火盖400的热负荷。此外,对于辐条火盖430的个数可以为三个、五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内火盖410的盖高方向上,辐条火孔14的高度低于外火孔13的高度,如图1所示。这样,可使得火孔在盖高方向错位布置,使得火焰在更大的空间内燃烧,避免火焰堆积,提高燃烧效率。
对于火盖400,为了提高火盖400的热负荷及集成度,在火盖400内形成径向依次连续排布的多个火盖气道。点火导引件450处形成的火焰能够引燃内火孔11喷出的一次混合气体并依次蔓延至中火孔12、辐条火孔14和外火孔13,实现多环内出火整体式火盖400内气体的稳定且高效燃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火盖。燃烧器还包括位于火盖400下方的分气盘300以及位于分气盘300下方的炉头,如图3所示。炉头内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而成的一次混合气体经过分气盘300进入火盖400,二次空气经过分气盘300进入火盖400,一次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400处燃烧,对炊具进行加热以完成烹饪作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燃烧器。该燃气灶的火盖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申请的燃烧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该火盖为整体式火盖,能够快速稳定且高效安全地点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400)包括:
外火盖(420);
内火盖(410),包括内盖中火孔;
多个辐条火盖(430),用于连接所述内火盖(410)与所述外火盖(420)并沿周向间隔布置;以及
点火导引件(450),呈凸块状形成在所述内盖中火孔的孔壁上,所述点火导引件(450)上设置有点火孔(7)和用于与点火针(8)形成点火弧的点火面(9);
其中,所述点火孔(7)位于所述点火面(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面(9)位于所述点火导引件(450)的顶部并倾斜向上且向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面(9)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点火针(8)形成所述点火弧的多条点火棱边(10),所述点火孔(7)夹设于多条所述点火棱边(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面(9)为平整面并包括沿所述内火盖(410)的盖高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作为所述点火棱边(10)的点火面上周沿和点火面下周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孔(7)为多个并沿所述点火棱边(10)的边长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410)包括顶端相连的内火盖内周壁(4110)和内火盖外周壁(4120)以及所述内火盖内周壁(4110)和所述内火盖外周壁(4120)围绕限定的内火盖内腔,所述内火盖内腔通过内火盖隔壁(6)分隔为同心布置的火盖内气道(442)和火盖中气道(443),所述内火盖内周壁(4110)上设置有与所述火盖内气道(442)相连通的多个内火孔(11),所述内火盖外周壁(4120)上布置有与所述火盖中气道(443)相连通的多个中火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火盖(410)的盖高方向上,所述点火导引件(450)位于所述内火孔(1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420)围绕限定有火盖外气道(441),所述外火盖(420)的外火盖内周壁上布置有与所述火盖外气道(441)相连通的多个外火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火盖(430)围绕限定有辐条气道(444),所述辐条火盖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辐条气道(444)相连通的多个辐条火孔(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火盖(410)的盖高方向上,所述辐条火孔(14)的高度低于所述外火孔(13)的高度。
1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盖。
12.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
CN202121648125.7U 2021-07-19 2021-07-19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Active CN215863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8125.7U CN215863382U (zh) 2021-07-19 2021-07-19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8125.7U CN215863382U (zh) 2021-07-19 2021-07-19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3382U true CN215863382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8125.7U Active CN215863382U (zh) 2021-07-19 2021-07-19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3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1954B2 (en) Gas burner
RU2554373C2 (ru) Конфорк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блюда на медленном огне, прикрепленная к горелке
US8899972B2 (en) Burner designed for wide range of input rates
WO2017088590A1 (zh) 内环火盖及燃气灶
CN107461744B (zh) 火盖和燃烧器
US20110129783A1 (en) Burner with flame ring stabilization chamber
CN107642778B (zh) 火盖和燃烧器
CN215863382U (zh)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3810414U (zh) 燃烧器内环的分段燃烧结构
JP3996722B2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CN109140445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US20060154193A1 (en) Advanced commercial range burner
EP3591289B1 (en) A dual circuit burner, a gas burner arrangement and a gas stove
CN109140444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8087923B (zh) 火盖及燃烧器
TW200923277A (en) Main and secondary burner ports for stove
CN219913046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656071U (zh) 燃烧器和灶具
CN218883967U (zh) 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9775812U (zh)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20038463U (zh) 燃烧器
CN213930928U (zh)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JP2000205566A (ja) 携帯用ガスコンロのバ―ナ―構造
CN219995333U (zh) 燃烧器
CN21563715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