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5376U -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5376U
CN215855376U CN202121828100.5U CN202121828100U CN215855376U CN 215855376 U CN215855376 U CN 215855376U CN 202121828100 U CN202121828100 U CN 202121828100U CN 215855376 U CN215855376 U CN 215855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ubble generator
hulls
treatment devic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281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杜前明
张占业
李庆
李王鑫
常剑峰
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n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n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n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n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281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5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5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5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包括双体船载体、絮凝剂自动投加机和水动力循环机构,双体船载体包括两个船体,絮凝剂自动投加机架设于两个船体之间的上方,水动力循环机构包括水泵、气泡发生器和推流桶,推流桶通过支架吊装于船体的底部,水泵和气泡发生器位于船体内,水泵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导流管,导流管的管路上连接气泡发生器,导流管延伸至推流桶内。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在水体中运行平稳,通过深层水和浅层水的交换,减少水体深浅层温差,加快水体的循环,使得絮凝剂投入更均匀,且在水体循环的过程中,利用气泡发生器产生气泡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改善水质,该移动式水处理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在排放前都需要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是水处理的一大难题。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絮凝剂。絮凝剂通过絮凝剂自动投加机配制成水溶液后,投入至废水中,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互相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剂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污水在排放前,一般在污水池中进行处理,为了降低成本,污水池基本为死水池,水体流动循环不畅,这样,会导致絮凝剂的投入不够均匀,影响絮凝的效果和效率。
另外,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至河道中,此时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而水体溶解氧对水体中生物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溶解氧低于2mg/L时,就会引起鱼类窒息死亡,溶解氧消耗速率大于氧气向水体中溶入的速率时,溶解氧的含量可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得以繁殖,使水体恶化。因此,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也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
污水池中,水体流动循环不畅,也会降低水体中氧分子的溶入,且当水温高时,水分子活动高,运动激烈时,被挤出水面的氧也相对较多,所以水体中的溶氧量也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水体的深度不同,水体存在温度差,深层水比浅层水的温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在污水池中投入絮凝剂时可移动,提高絮凝效果,加快水体循环,减少水体深浅层温差,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双体船载体、絮凝剂自动投加机和水动力循环机构,双体船载体包括两个船体,絮凝剂自动投加机架设于两个船体之间的上方,水动力循环机构包括水泵、气泡发生器和推流桶,推流桶通过支架吊装于船体的底部,水泵和气泡发生器位于船体内,水泵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导流管,导流管的管路上连接气泡发生器,导流管延伸至推流桶内。由此,絮凝剂自动投加机架设于两个船体之间的上方,采用两个船体结构,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侧翻,在投放絮凝剂的过程中,双体船载体可以按照设定的路径移动,这样絮凝剂投放的范围会更广且均匀性提高,水泵开启后,进水管抽取深层水进入导流管,气泡发生器产生大量的气泡进入到导流管内并释放在水体的浅水层,这样可实现深层水和浅层水的交换,加快了水体的循环,有利于减少水体深浅层温差,并向水体内补充溶解氧,在水体循环的过程中,也有利于絮凝剂与水体的混合,提高了絮凝剂投入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船体内设有水管收卷盘,进水管收卷于水管收卷盘上,进水管的长度可调节。由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进水管插入污水池的深度,将进水管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一方面因为污水池的深浅不一,另一方面因为通过调整进水管的长度、还可以抽取不同深度的深层水,实现不同深度的深层水与浅层水的交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管的端部安装有束流器,支架为可伸缩支架。由此,束流器可以提高从导流管流出的水的流速和冲击力,以加快深层水与浅层水的交换,通过伸缩支架可以调整推流桶在水下的深度,推流桶在浅水层的上下位置也可以微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流桶设置有两组,两组推流桶分别通过支架吊装于两个船体的底部,水泵和气泡发生器也设置有两组。由此,为了加快水体的循环、快速提高水体溶氧量,将水动力循环机构设置成两组,且两组水动力循环机构分设于两个船体,还有利于保证船体移动的平衡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船体通过横杆连接,两个船体之间设有螺旋桨,横杆下方吊设有连杆,螺旋桨安装于连杆,螺旋桨的前方设有转向舵,转向舵连接有转舵电机。由此,螺旋桨位于两个船体之间的位置,在污水池中运行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免杂物的影响,转向舵可采用简单的平板舵来控制方向,结构简单,可以通过转舵电机的正转反转来很灵敏的实现双体船载体的转向,保证灵活航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采用双体船载体,将絮凝剂自动投加机架设于两船体之间的上方,两个船体均配置有水动力循环机构,确保该移动式水处理设备在水体中运行平稳、不会发生侧翻,通过深层水和浅层水的交换,减少水体深浅层温差,加快水体的循环,使得絮凝剂投入均匀性,且在水体循环的过程中,利用气泡发生器产生气泡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改善水质,该移动式水处理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水动力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双体船载体1、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和水动力循环机构3。
双体船载体1包括两个船体11,两个船体11之间通过横杆12固定连接,横杆12下方通过吊臂15安装有一根连杆13,螺旋桨14安装于连杆13的端部,螺旋桨14位于两个船体11之间,螺旋桨14的前方设置有一个转向舵16,转向舵16连接有转舵电机17。螺旋桨14位于两个船体11之间的位置,在污水池中运行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免杂物的影响,转向舵16可采用简单的平板舵来控制方向,结构简单,可以通过转舵电机17的正转反转来很灵敏的实现双体船载体1的转向,保证灵活航行。
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通过安装架21固定于两个船体11之间的上方。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为外购件,操作者使用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时,只需将药剂干粉直接加入该设备的料斗中,即可实现全自动的投料、溶解、熟化、储存、计量投放等过程,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操作,完全自动运行。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在投放时,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的排出口20需要避开连杆13。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架设于两个船体11之间的上方,采用两个船体11结构,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侧翻,在投放絮凝剂的过程中,双体船载体1可以按照设定的路径移动,这样絮凝剂投放的范围会更广且均匀性提高。
如图2所示,水动力循环机构3包括水泵33、气泡发生器35和推流桶38。推流桶38通过支架37吊装于船体11的底部,水泵33和气泡发生器35固定安放在船体11内,水泵33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32和导流管34,导流管34的管路上连接气泡发生器35,导流管34延伸至推流桶38内。当水泵33开启后,进水管32抽取深层水进入导流管34,由导流管34输送至推流桶38内,从推流桶38的出口端381排至水体的浅水层。在导流管34的路径上,气泡发生器35产生大量的气泡进入到导流管34内,并释放在水体内,最终进入水体的浅水层。这样可实现深层水和浅层水的交换,加快了水体的循环,有利于减少水体深浅层温差,并向水体内补充溶解氧。在水体循环的过程中,也有利于絮凝剂与水体的混合,提高了絮凝剂投入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船体11内安装有水管收卷盘31,进水管32收卷于水管收卷盘31上,进水管32的长度可调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进水管32插入污水池的深度。将进水管32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一方面因为污水池的深浅不一,另一方面因为通过调整进水管32的长度、还可以抽取不同深度的深层水,实现不同深度的深层水与浅层水的交换。
在导流管34的端部安装有束流器36,束流器36可以提高从导流管34流出的水的流速和冲击力,以加快深层水与浅层水的交换。支架37为可伸缩支架,通过伸缩支架可以调整推流桶38在水下的深度,推流桶38在浅水层的上下位置也可以微调。
本实施例中,水动力循环机构3有两组,两组水动力循环机构3分设于两个船体11。具体的,推流桶38、水泵33和气泡发生器35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推流桶38分别通过支架37吊装于两个船体11的底部,两组水泵33和气泡发生器35分别设置于两个船体11内,这样保证了船体11移动的平衡性,也为了加快水体的循环,快速提高水体溶氧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采用双体船载体1,将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架设于两船体11之间的上方,两个船体11均配置有水动力循环机构3,确保该移动式水处理设备在水体中运行平稳、不会发生侧翻。通过深层水和浅层水的交换,减少水体深浅层温差,加快水体的循环,使得絮凝剂投入均匀性。并且在水体循环的过程中,利用气泡发生器35产生气泡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改善水质,该移动式水处理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体船载体(1)、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和水动力循环机构(3),所述双体船载体(1)包括两个船体(11),所述絮凝剂自动投加机(2)架设于两个船体(11)之间的上方,所述水动力循环机构(3)包括水泵(33)、气泡发生器(35)和推流桶(38),所述推流桶(38)通过支架(37)吊装于船体(11)的底部,所述水泵(33)和气泡发生器(35)位于船体(11)内,所述水泵(33)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32)和导流管(34),所述导流管(34)的管路上连接气泡发生器(35),所述导流管(34)延伸至推流桶(3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1)内设有水管收卷盘(31),所述进水管(32)收卷于水管收卷盘(31)上,所述进水管(32)的长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4)的端部安装有束流器(36),所述支架(37)为可伸缩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桶(38)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推流桶(38)分别通过支架(37)吊装于两个船体(11)的底部,所述水泵(33)和气泡发生器(35)也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船体(11)通过横杆(12)连接,两个所述船体(11)之间设有螺旋桨(14),所述横杆(12)下方吊设有连杆(13),所述螺旋桨(14)安装于连杆(13),所述螺旋桨(14)的前方设有转向舵(16),所述转向舵(16)连接有转舵电机(17)。
CN202121828100.5U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855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8100.5U CN215855376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8100.5U CN215855376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5376U true CN21585537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6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28100.5U Active CN215855376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5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0415B2 (ja) 有機性排水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3979706B (zh) 一种外循环式加压溶气气浮-膜分离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6915935U (zh) 乳化液废水处理系统
CN202688032U (zh) 高效气浮净水反应装置
CN208022733U (zh) 一种气浮机
CN215855376U (zh)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CN207062081U (zh) 一种医药废水处理系统
CN207243638U (zh) 基于fenton法处理电镀工业园络合废水处理设备
JP2010535627A (ja) 曝気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07451794U (zh) 一种溶气逆流浮选式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203794724U (zh) 一种外循环式加压溶气气浮-膜分离水处理装置
CN203700079U (zh) 微砂高速沉淀器
CN103663698B (zh) 一种不改变氧化沟池形的开孔与流态调节方法及结构
CN211339117U (zh) 一种高cod难降解废水处理装置
CN209468260U (zh) 一种基于磁混凝及过硫酸钠催化氧化的废水耦合处理装置
CN202482156U (zh) 高级氧化联合气浮处理反渗透浓水系统
CN218636692U (zh) 一种搅拌站废浆液利用的沉淀池
CN102557332B (zh) 推流循环微泡及表面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CN210030105U (zh) 一种涡凹气浮机
CN209113554U (zh) 一种快速高效移动净水平台
CN207918465U (zh) 一种双体式智能河水处理装置
CN207980535U (zh) 一种底部锥形絮凝沉淀池及絮凝沉淀系统
CN207581517U (zh) 一种工业废水沉淀装置
CN111675340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vfl垂直流迷宫水流结构、装置、系统、方法
CN206188473U (zh) 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