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4939U -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4939U
CN215854939U CN202121024896.9U CN202121024896U CN215854939U CN 215854939 U CN215854939 U CN 215854939U CN 202121024896 U CN202121024896 U CN 202121024896U CN 215854939 U CN215854939 U CN 215854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rotating part
abutting portion
abutting
balanc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248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提成
张翔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yi JSC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yi JSCL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to CN2021210248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4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4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4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架,一端设置有与叉车车架相连的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部,其中,在连接部和第一旋转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抵靠部;第二支架,一端设置有与轮子组件相连的第二旋转部,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部旋转配合的第三旋转部,其中,在第二旋转部与第三旋转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抵靠部;弹性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相连,其中,弹性组件的压缩方向与轮子组件的行驶方向相互平行。通过设置弹性组件,并控制弹性组件的伸缩方向,从而减缓叉车经过路况较差地面时产生的颠簸,避免物品发生跌落而损坏,进而提高物品运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平衡轮,特别是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现在人们常用的搬运车辆之一,是物流行业的重要设备,是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重物搬运行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噪音低、污染小、造价低、操作灵活,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现有叉车中,一般包括驱动轮,和位于驱动轮两侧的平衡轮,而现有的平衡轮为固定结构,使得叉车行驶于路况较差的地面上时,其颠簸情况较为严重,容易造成叉车上的物品发生跌落而损坏。如地面出现凹坑时,会出现驱动轮悬空,从而产生打滑或不能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缓解叉车经过路况较差地面时产生的颠簸,避免物品发生跌落而损坏,同时防止驱动轮悬空而产生打滑或不能行驶情况,提高物品运输安全性和操作性的平衡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包括:
第一支架,一端设置有与叉车车架相连的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部,其中,在连接部和第一旋转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抵靠部;
第二支架,一端设置有与轮子组件相连的第二旋转部,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部旋转配合的第三旋转部,其中,在第二旋转部与第三旋转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抵靠部;
弹性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相连,其中,弹性组件的压缩方向与轮子组件的行驶方向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相连。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在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之间设置有螺栓,且该螺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螺接配合,其中,弹性件嵌套于螺栓上。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架并螺接于第二支架上,螺栓的另一端呈裸露状态。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第一抵靠部向第二抵靠部延伸形成延伸轴段,且弹性件嵌套于延伸轴段上,其中,螺栓螺接于延伸轴段上,且螺栓的一端与第二抵靠部相连,螺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第二抵靠部呈L型设置,且第二抵靠部的一端与弹性件相连,第二抵靠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抵靠部之间形成接触式抵靠。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第一旋转部与第三旋转部之间通过第一转轴相连,并通过第一卡簧锁定;第二旋转部与轮子组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相连,并通过第二卡簧锁定。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第一支架上的连接部、第一抵靠部以及第一旋转部形成三角形分布,其中,连接部上嵌套有与叉车车架相连的轴承座,且在轴承座内设置有多个轴承。
在上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中,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旋转部、第二抵靠部以及第三旋转部形成三角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叉车,包括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通过设置弹性组件,并控制弹性组件的伸缩方向,从而减缓叉车经过路况较差地面时产生的颠簸,避免物品发生跌落而损坏,进而提高物品运输的安全性,另外,防止驱动轮悬空而产生打滑或不能行驶情况,提高物品运输的操作性。
(2)、通过在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之间设置螺栓,一方面能够促使弹性件在伸缩过程中的直线性,另一方面调整初始状态下弹性件的压缩量,并且使得连接于第二支架上的轮子组件处于一种“浮动”状态,更好的行驶于路况较差的路面,提高物品搬运的安全性。
(3)、通过第二抵靠部的一端与第一抵靠部之间形成接触式抵靠,作为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限位部,即使弹性件失去弹性,通过该限位部也能锁定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角度,提高叉车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支架;110、连接部;120、第一旋转部;130、第一抵靠部;200、第二支架;210、第二旋转部;220、第三旋转部;230、第二抵靠部;300、轮子组件;400、弹性组件;410、弹性件;420、延伸轴段;430、螺栓;500、第一转轴;600、第一卡簧;700、第二转轴;800、第二卡簧;900、轴承座;910、轴承;920、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包括:
第一支架100,一端设置有与叉车车架相连的连接部110,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部120,其中,在连接部110和第一旋转部120之间设置有第一抵靠部130;
第二支架200,一端设置有与轮子组件300相连的第二旋转部210,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部120旋转配合的第三旋转部220,其中,在第二旋转部210与第三旋转部220之间设置有第二抵靠部230;
弹性组件400,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130和第二抵靠部230相连,其中,弹性组件400的压缩方向与轮子组件300的行驶方向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通过设置弹性组件400,并控制弹性组件400的伸缩方向,从而减缓叉车经过路况较差地面时产生的颠簸,避免物品发生跌落而损坏,进而提高物品运输的安全性,另外,防止驱动轮悬空而产生打滑或不能行驶情况,提高物品运输的操作性。
优选地,第一支架100与第二支架200相互嵌套,使得第一抵靠部130与第二抵靠部230相互平行,通过调整弹性组件400的弹力来改变第一支架100与第二支架200之间的相对角度,保证初始状态下弹性组件400的伸缩方向与轮子组件300的行驶方向相互平行。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支架200内嵌于第一支架100中。
优选地,弹性组件400包括弹性件410,且弹性件4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130和第二抵靠部230相连。进一步优选地,该弹性件410选用弹簧。
进一步指出,为了提高弹性件410在伸缩过程中的直线度,避免弹性件410发生弯曲,使得在第一抵靠部130和第二抵靠部230之间设置有螺栓430,且该螺栓4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130和第二抵靠部230螺接配合,其中,弹性件410嵌套于螺栓43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抵靠部130与第二抵靠部230之间设置螺栓430,一方面能够促使弹性件410在伸缩过程中的直线性,另一方面调整初始状态下弹性件410的压缩量,并且使得连接于第二支架200上的轮子组件300处于一种“浮动”状态,更好的行驶于路况较差的路面,提高物品搬运的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地,螺栓430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架100并螺接于第二支架200上,螺栓430的另一端呈裸露状态。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搬运工人无需通过拆卸平衡轮来调节弹性件410的压缩量,方便初始状态下弹性件410的调整。
优选地,第一抵靠部130向第二抵靠部230延伸形成延伸轴段420,且弹性件410嵌套于延伸轴段420上,其中,螺栓螺接于延伸轴段420上,且螺栓的一端与第二抵靠部230相连,螺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螺栓调节平衡轮的浮动量。
优选地,第二抵靠部230呈L型设置,且第二抵靠部230的一端与弹性件410相连,第二抵靠部230的另一端与第一抵靠部130之间形成接触式抵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抵靠部230的一端与第一抵靠部130之间形成接触式抵靠,作为第一支架100与第二支架200之间的限位部,即使弹性件410失去弹性,通过该限位部也能锁定第一支架100与第二支架200之间的相对角度,提高叉车使用的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旋转部120与第三旋转部220之间通过第一转轴500相连,并通过第一卡簧600锁定第一转轴500在轴线方向上的自由度;第二旋转部210与轮子组件300之间通过第二转轴700相连,并通过第二卡簧800锁定第二转轴700在轴线方向上的自由度。
优选地,第一支架100上的连接部110、第一抵靠部130以及第一旋转部120形成三角形分布,其中,连接部110上嵌套有轴承座900,且该轴承座900与叉车车架相连,通过轴承座900实现平衡轮的安装和旋转。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110呈柱状结构设置,且在连接部110上嵌套有多个轴承910,其中,相邻两个轴承910之间设置有垫圈920,且轴承座900与轴承910嵌套配合。
优选地,第二支架200上的第二旋转部210、第二抵靠部230以及第三旋转部220形成三角形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一端设置有与叉车车架相连的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部,其中,在连接部和第一旋转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抵靠部;
第二支架,一端设置有与轮子组件相连的第二旋转部,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部旋转配合的第三旋转部,其中,在第二旋转部与第三旋转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抵靠部;
弹性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相连,其中,弹性组件的压缩方向与轮子组件的行驶方向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之间设置有螺栓,且该螺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螺接配合,其中,弹性件嵌套于螺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架并螺接于第二支架上,螺栓的另一端呈裸露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抵靠部向第二抵靠部延伸形成延伸轴段,且弹性件嵌套于延伸轴段上,其中,螺栓螺接于延伸轴段上,且螺栓的一端与第二抵靠部相连,螺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第二抵靠部呈L型设置,且第二抵靠部的一端与弹性件相连,第二抵靠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抵靠部之间形成接触式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部与第三旋转部之间通过第一转轴相连,并通过第一卡簧锁定;第二旋转部与轮子组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相连,并通过第二卡簧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上的连接部、第一抵靠部以及第一旋转部形成三角形分布,其中,连接部上嵌套有与叉车车架相连的轴承座,且在轴承座内设置有多个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旋转部、第二抵靠部以及第三旋转部形成三角形分布。
10.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浮动平衡轮。
CN202121024896.9U 2021-05-13 2021-05-13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Active CN215854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4896.9U CN215854939U (zh) 2021-05-13 2021-05-13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4896.9U CN215854939U (zh) 2021-05-13 2021-05-13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4939U true CN21585493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24896.9U Active CN215854939U (zh) 2021-05-13 2021-05-13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4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7185B (zh) 一种自动平衡配重的平衡重式叉车及其使用方法
EP1613491B1 (en) Axle clamp assembly top pad and air spring mounting assembly
US3861708A (en) High strength auxiliary ax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low frame wheeled vehicles
JP2001063991A (ja) 構内運搬車
CN102133848A (zh) 工业车辆
US6883813B2 (en) Independent paddle lift axle suspension system
CN215854939U (zh) 可调式浮动平衡轮及叉车
US11345207B2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suspension
US4375903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ugmenter
CN112093732A (zh) 支撑辊子、具有支撑辊子的车辆和稳定车辆的方法
US4527810A (en) Elevator suspension system
CN105819371A (zh) 一种步行式堆垛车
CN113401555B (zh) 一种高强度堆垛车
CN108621733B (zh) 车辆悬挂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
US9533863B2 (en) Industrial truck
CN211470672U (zh) 一种铰接式叉车
CN201896053U (zh) 一种叉车
CN209904911U (zh) 一种中型双轴越野挂车
CA2992237C (en) Axle lift mechanism
CN215160729U (zh) 可调式平衡轮及叉车
CN209906293U (zh) 一种叉车式igv车辆
CN209909070U (zh) 一种缓冲机构及车辆
CN209922825U (zh) 一种叉齿机构及车辆
AU2010101497A4 (en) A support frame for a trailer
CN216761967U (zh) 一种安装于拣选车的平衡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