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6619U -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6619U
CN215846619U CN202121956688.2U CN202121956688U CN215846619U CN 215846619 U CN215846619 U CN 215846619U CN 202121956688 U CN202121956688 U CN 202121956688U CN 215846619 U CN215846619 U CN 215846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racket
limiting
cylinde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66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思凡
程可文
蒋红军
程俊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nghong Juhe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he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he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he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66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6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6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6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U形支架;U形支架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U形支架内一侧贯穿式安装有第一滑动顶杆;第一固定支架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与滑动顶杆位置相对;U形支架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环一侧安装有第二轴承,另一侧安装有空心外壳;本实用新型在空心外壳另一侧设置用于安装第一产品组件的空心工作台,在第一滑动顶杆端面安装第二产品组件,实现机械对产品的夹取;通过设置第一气缸,完成产品侧面的预焊接;通过第二气缸、限位座、限位块以及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产品的全部焊接;通过第三气缸,完成产品的出料;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焊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电焊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扣电上盖与下壳焊接中,手工焊接没有夹具很难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焊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在空心外壳另一侧设置用于安装第一产品组件的空心工作台,在第一滑动顶杆端面安装第二产品组件,实现机械对产品的夹取;通过设置第一气缸,完成产品侧面的预焊接;通过第二气缸、限位座、限位块以及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产品的全部焊接;通过第三气缸,完成产品的出料;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扣电侧焊的夹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U形支架;U形支架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U形支架内一侧贯穿式安装有第一滑动顶杆;第一固定支架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与滑动顶杆位置相对;
U形支架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环一侧安装有第二轴承,另一侧安装有空心外壳;空心外壳另一侧设置有空心工作台;U形支架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和第三固定支架;第三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运动连接第二轴承;
第二固定支架侧面安装有滑动板和第二气缸,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座;第二气缸设置于滑动板一侧;滑动板侧面安装有第三气缸,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限位座内;第三气缸一端安装有第二滑动顶杆;第二滑动顶杆穿过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以及空心外壳,并固定与空心工作台内;
空心工作台表面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焊接避位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座呈U形;限位座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螺丝,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第一限位螺丝与第二限位螺丝左右相对;限位块一侧设置有固定圆孔;第二限位螺丝设置于固定圆孔内,且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U形支架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另一端安装有温测NTC;温测NTC对准空心工作台;第二连接支架另一端安装有出料槽;出料槽一端设置于空心工作台下方,另一端连接U形支架底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支架侧面安装有导轨;滑动板侧面安装有滑块;导轨与滑块相对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电机与第二轴承之间采用皮带运动连接;空心工作台安装第一产品组件,在第一滑动顶杆端面安装第二产品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空心外壳另一侧设置用于安装第一产品组件的空心工作台,在第一滑动顶杆端面安装第二产品组件,实现机械对产品的夹取;
2、通过设置第一气缸,完成产品侧面的预焊接;通过第二气缸、限位座、限位块以及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产品的全部焊接;
3、通过第三气缸,完成产品的出料;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焊接效率;
4、通过在空心工作台表面设置一根以上的焊接避位槽,便于需要焊接的产品的预固定,便于完成后期焊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电侧焊的夹具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扣电侧焊的夹具的示意图;
图3为工作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U形支架1;U形支架1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2;U形支架1内一侧贯穿式安装有第一滑动顶杆3;第一固定支架2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22;第一气缸22与滑动顶杆3位置相对;
U形支架1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轴承4;第一轴承4外环一侧安装有第二轴承10,另一侧安装有空心外壳5;空心外壳5另一侧设置有空心工作台6;U形支架1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7和第三固定支架8;第三固定支架8上安装有电机9;电机9运动连接第二轴承10;
第二固定支架7侧面安装有滑动板11和第二气缸12,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座13;第二气缸12设置于滑动板11一侧;滑动板11侧面安装有第三气缸14,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设置于限位座13内;第三气缸14一端安装有第二滑动顶杆23;第二滑动顶杆23穿过第二轴承10和第一轴承4以及空心外壳5,并固定与空心工作台6内;
空心工作台6表面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焊接避位槽100。
本实施例中,限位座13呈U形;限位座13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螺丝2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25;第一限位螺丝24与第二限位螺丝25左右相对;限位块15一侧设置有固定圆孔26;第二限位螺丝25设置于固定圆孔26内,且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27。
本实施例中,U形支架1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支架16和第二连接支架17;第一连接支架16另一端安装有温测NTC18;温测NTC18对准空心工作台6;第二连接支架17另一端安装有出料槽19;出料槽19一端设置于空心工作台6下方,另一端连接U形支架1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支架7侧面安装有导轨20;滑动板11侧面安装有滑块21;导轨20与滑块21相对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机9与第二轴承10之间采用皮带运动连接;空心工作台安装第一产品组组件200,在第一滑动顶杆端面安装第二产品组件201。
工作过程如下:
将第二产品组件放置在第一滑动顶杆上;通过第一气缸运行,焊接器通过焊接避位槽进行预焊接;
第二气缸运行,配合限位座与限位块之间的限位,将产品部分推出,露出需要焊接的缝隙,通过电机的工作旋转产品,使产品完成焊接;
第三气缸运行,将焊接完成的产品推出工作台,完成出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包括U形支架(1);所述U形支架(1)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2);所述U形支架(1)内一侧贯穿式安装有第一滑动顶杆(3);所述第一固定支架(2)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2)与滑动顶杆(3)位置相对;
所述U形支架(1)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外环一侧安装有第二轴承(10),另一侧安装有空心外壳(5);所述空心外壳(5)另一侧设置有空心工作台(6);所述U形支架(1)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7)和第三固定支架(8);所述第三固定支架(8)上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运动连接第二轴承(10);
所述第二固定支架(7)侧面安装有滑动板(11)和第二气缸(12),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座(13);所述第二气缸(12)设置于滑动板(11)一侧;所述滑动板(11)侧面安装有第三气缸(14),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设置于限位座(13)内;所述第三气缸(14)一端安装有第二滑动顶杆(23);所述第二滑动顶杆(23)穿过第二轴承(10)和第一轴承(4)以及空心外壳(5),并固定与空心工作台(6)内;
所述空心工作台(6)表面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焊接避位槽(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电侧焊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13)呈U形;所述限位座(13)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螺丝(2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25);所述第一限位螺丝(24)与第二限位螺丝(25)左右相对;所述限位块(15)一侧设置有固定圆孔(26);所述第二限位螺丝(25)设置于固定圆孔(26)内,且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电侧焊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1)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支架(16)和第二连接支架(17);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6)另一端安装有温测NTC(18);所述温测NTC(18)对准空心工作台(6);所述第二连接支架(17)另一端安装有出料槽(19);所述出料槽(19)一端设置于空心工作台(6)下方,另一端连接U形支架(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电侧焊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7)侧面安装有导轨(20);所述滑动板(11)侧面安装有滑块(21);所述导轨(20)与滑块(21)相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电侧焊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与第二轴承(10)之间采用皮带运动连接;所述空心工作台(6)安装第一产品组件(200),在第一滑动顶杆(3)端面安装第二产品组件(201)。
CN202121956688.2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Active CN215846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6688.2U CN215846619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6688.2U CN215846619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6619U true CN21584661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6688.2U Active CN215846619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6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73063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ssembled battery
CN215846619U (zh) 一种扣电侧焊的夹具
CN218285433U (zh) 一种汽车门板强度测试用固定工装
CN210704413U (zh) 汽车侧门铰链类零件自动检具的快速定位机构
CN214503842U (zh) 一种电池用作业工装
CN213794784U (zh) 一种用于接线端子连接的装置
CN211277167U (zh) 一种焊接工装
CN108286956B (zh) 一种光伏变压器用铜线自动测径装置
CN220128004U (zh) 一种极耳焊接工装装置
CN217404446U (zh) 一种铁氧体耐压检测机
CN220921387U (zh) 电池模组焊接工装
CN210572378U (zh) 电池极耳夹持装置和电池性能测试系统
CN215789132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2793739U (zh) 一种靠背焊接装置
CN210326002U (zh) 一种应用于电池模组装配的工装治具
CN106153444B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218310669U (zh) 一种通用型试片铆接试验装置
CN209894078U (zh) 一种锁板上孔位置度半自动检测装置
CN212459163U (zh) 拉伸夹具及测试系统
CN215787869U (zh) 一种屏蔽环的焊接夹具
CN210910057U (zh) 一种平接头管件抓取装置
CN219747119U (zh) 一种管材加工夹具
CN220971243U (zh) 电芯焊接治具
CN216503182U (zh) 一种导框焊接定位工装
CN209342136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测量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3, Tianlong lane, the second industrial zone, Longxi community,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anghong Juhe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3, Tianlong lane, the second industrial zone, Longxi community,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UHEYUA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