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5611U -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5611U
CN215835611U CN202122356336.XU CN202122356336U CN215835611U CN 215835611 U CN215835611 U CN 215835611U CN 202122356336 U CN202122356336 U CN 202122356336U CN 215835611 U CN215835611 U CN 215835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heating module
module according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63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铭
梁海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lhea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lhe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lhea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lhe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63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5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5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5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石墨烯发热模组,该石墨烯发热模组包括:石墨烯膜片,所述石墨烯膜片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公端;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母端;其中,所述石墨烯膜片与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插接公端与所述插接母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石墨烯膜片与温控器之间可拆卸连接,若温控器或石墨烯膜片发生损坏,则可仅更换该温控器或石墨烯膜片,而无需整体更换,从而降低使用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发热装置。

Description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
石墨烯发热膜和常规发热膜一样需要通电发热,在石墨烯发热膜两端电极通电的情况下,电热膜中的碳原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也称布朗运动)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波长在5-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
然而,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与温控器为一体式设计,若温控器发生损坏,则石墨烯发热膜也要一同更换,如此,将导致资源浪费,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石墨烯发热模组,旨在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与温控器不可单一更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墨烯发热模组,所述石墨烯发热模组包括:
石墨烯膜片,所述石墨烯膜片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公端;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母端;
其中,所述石墨烯膜片与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插接公端与所述插接母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
封装层,所述石墨烯膜片容置于所述封装层内,所述封装层的出线口处设有出线固定结构。
优选地,所述出线固定结构为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封装层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插接母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扎带。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
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温控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为胶条。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
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膜片为单层石墨烯膜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热装置,该发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前述所记载的石墨烯发热模组,所述装置本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石墨烯膜片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该石墨烯发热模组包括:
石墨烯膜片,所述石墨烯膜片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公端;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母端;
其中,所述石墨烯膜片与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插接公端与所述插接母端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石墨烯膜片与温控器之间可拆卸连接,若温控器或石墨烯膜片发生损坏,则可仅更换该温控器或石墨烯膜片,而无需整体更换,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石墨烯发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80823820000021
Figure BDA000328082382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石墨烯发热模组,该石墨烯发热模组包括:
石墨烯膜片10,石墨烯膜片10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公端20;
温控器30,温控器30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母端40;
其中,石墨烯膜片10与温控器30通过插接公端20与插接母端4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石墨烯膜片10与插接公端20之间通过第一电线连接,温控器30与插接母端40之间通过第二电线连接,插接公端20插接于插接母端40内,以使得石墨烯膜片10与温控器30之间电连接。在石墨烯膜片10接通电源后,可通过温控器30控制石墨烯膜片10开始或停止发热,而且还可控制石墨烯膜片10的发热功率,以控制石墨烯膜片10的发热温度,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发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石墨烯膜片10与温控器30之间可拆卸连接,若温控器30发生损坏,则可将插接公端20从插接母端40内拔出,以使得石墨烯膜片10与温控器30分离,而后再更换新的温控器30并将插接公端20插接于插接母端40内即可,如此可大大降低石墨烯发热模组的使用成本。当然,若石墨烯膜片10发生损坏,而温控器30仍可继续使用,则也可将石墨烯膜片10与该温控器30分离,而后再更换新的石墨烯膜片10。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封装层50,石墨烯膜片10容置于封装层50内,封装层50的出线口处设有出线固定结构。本实施例中,封装层50的内部具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容设石墨烯膜片10,以将石墨烯膜片10与外部隔离,以避免外部环境对石墨烯膜片10造成影响。进一步的,在封装层50的出线口处设有出线固定结构,以将出线口处的电线固定,避免扯动封装层50内的石墨烯膜片10,从而降低石墨烯膜片10的损坏风险。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出线固定结构为胶粘层,该胶粘层位于封装层50的内侧。本实施例中,封装层50的出线口处设置有胶粘层,在石墨烯膜片10安装于封装层50内后,将石墨烯膜片10的正负极导线从出线口处引出,而后再通过胶粘层将开口密封,以将石墨烯膜片10的正负极导线固定在出线口处。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固定件60,该固定件60设于温控器30与插接母端40之间。本实施例中,在温控器30与插接母端40之间设置有固定件60,通过该固定件60将石墨烯发热模组安装固定于具体产品上,比如护腰、护肩、护膝等,包括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固定件60为扎带。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扎带为魔术贴扎带,以通过粘贴方式固定。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止挡件70,该止挡件70设于固定件60与温控器30之间。本实施例中,在固定部位增加止挡件70,该止挡件70可实现对于插接公端20和石墨烯膜片10的保护,避免因暴力拉扯而导致的石墨烯膜片10和/或插接公端20损坏。进一步的,在止挡件70失效的情况下,插接公端20与插接母端40将在外力作用下分离,从而保证成本较高的石墨烯膜片10不会受到损伤。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止挡件70为胶条,此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实施例六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石墨烯发热模组还包括电源插头80,该电源插头80与温控器3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温控器30的一端设有电源插头80,以通过该电源插头80与电源连接,从而使得石墨烯膜片10与电源接通。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提出的电源插头80为USB插头,此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石墨烯膜片10为单层石墨烯膜片。本实施例中,单层石墨烯膜片10的红外频率与人体的红外光谱极为相近,单层石墨烯膜片10所产生的红外作用于人体时,能够产生较佳的理疗效果。
实施例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发热装置,该发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前述所记载的石墨烯发热模组,装置本体形成有容纳腔,石墨烯膜片该石墨烯发热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热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发热装置可以是发热帽,发热护膝,发热护颈,电热毯等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前述所记载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应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发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形成有容纳腔,石墨烯膜片10容置于容纳腔中,其中,石墨烯发热模组通过固定件60固定在装置本体上。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石墨烯膜片,所述石墨烯膜片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公端;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插接母端;
其中,所述石墨烯膜片与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插接公端与所述插接母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封装层,所述石墨烯膜片容置于所述封装层内,所述封装层的出线口处设有出线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固定结构为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封装层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插接母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扎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插接母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为胶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膜片为单层石墨烯膜片。
10.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模组,所述装置本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石墨烯膜片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CN202122356336.XU 2021-09-26 2021-09-26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Active CN215835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6336.XU CN215835611U (zh) 2021-09-26 2021-09-26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6336.XU CN215835611U (zh) 2021-09-26 2021-09-26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5611U true CN215835611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6336.XU Active CN215835611U (zh) 2021-09-26 2021-09-26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5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35611U (zh) 石墨烯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CN203312580U (zh) 一种安全线束
KR200439942Y1 (ko) 온열조끼용 면상발열체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온열조끼
WO2017124441A1 (zh)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组件的温控方法及其汽车
CN210006534U (zh) 新能源汽车用散热电缆
CN210663331U (zh) 一种水热电加热器装置
CN211049820U (zh) 一种甲状腺治疗用理疗围脖
CN211656415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加热片
CN214096378U (zh) 一种用于手持红外检测设备的恒温加热套
CN221010331U (zh) 一种发热装置及保暖装备
CN204516534U (zh) 一种电路保护用平板式半导体元器件
CN207074093U (zh) 具有柔性加热器带外壳保护的温度传感器
CN210403881U (zh) 一种电发器用电池包
CN211321199U (zh) 控制输出电压的散热装置
CN209448912U (zh) 一种外卖箱保温垫
CN214505608U (zh) 一种电池加热元件
CN214806832U (zh) 一种输液瓶口和输液器连接器
CN209951548U (zh) 一种眼罩结构
CN219626994U (zh) 一种电器元件连接线
CN213642861U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
CN212996170U (zh) 一种加热机构以及含有该机构的足浴器
CN218335724U (zh) 一种带防护结构的车载电源适配器
CN209402750U (zh) 畜牧电热膜金属保温板
CN110971103B (zh) 可变电阻装置
CN211327788U (zh) 加热带、按摩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