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1090U -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1090U
CN215831090U CN202122050539.6U CN202122050539U CN215831090U CN 215831090 U CN215831090 U CN 215831090U CN 202122050539 U CN202122050539 U CN 202122050539U CN 215831090 U CN215831090 U CN 215831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edge
cavity
wall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05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刘胜雄
沈华
郭胜华
陆英敏
陆永兴
张佳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Zir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Zir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Zir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Zir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05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1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1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1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包括多楔轮本体,所述多楔轮本体的外表面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楔形齿,所述多楔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轮腔,且所述轮腔的内部固定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侧的轮腔内部固定有内轮,所述传动轮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道,且所述安装通道一侧的传动轮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并且所述安装槽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安装槽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皆固定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有夹持块。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得传动轴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改善了多楔轮的散热效果,而且使得多楔轮结构稳定,更加耐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轮毂是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汽车轮毂是汽车零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成长,轮毂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多楔轮指的是表面设有楔形齿的轮体,多楔轮在汽车轴轮的传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多楔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现有的此类多楔轮在使用时与传动轴连接的不够稳固,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因此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多楔轮与传动轴连接的不够稳固,容易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包括多楔轮本体,所述多楔轮本体的外表面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楔形齿,且所述楔形齿之间的多楔轮本体外表面上皆设置有齿槽,所述多楔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轮腔,且所述轮腔的内部固定有传动轮,传动轮的两端皆延伸至多楔轮本体的外部,所述传动轮外侧的轮腔内部固定有内轮,所述传动轮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道,且所述安装通道一侧的传动轮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并且所述安装槽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凹槽、支撑弹簧、夹持块和耐磨块,所述安装槽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皆固定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有夹持块,且所述夹持块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并固定有耐磨块。
优选的,所述多楔轮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硬质合金层,增强了多楔轮本体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的侧壁内设置有内腔,内腔为弧形挖空设置,为磁铁环提供了安装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内轮外侧的轮腔内部设置有散热腔,为热量提供了散发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散热腔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传热圈,传热圈与多楔轮本体焊接,便于将热量快速导出。
优选的,所述传热圈与内轮之间的散热腔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的一端与内轮的外壁焊接,散热鳍片的另一端与传热圈的内壁焊接,改善了多楔轮本体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环,磁铁环的外壁与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对传动轴产生磁性吸力,使得传动轴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
优选的,所述硬质合金层的外壁上设置有高强度耐磨层,使得多楔轮本体更加耐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不仅使得传动轴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改善了多楔轮的散热效果,而且使得多楔轮结构稳定,更加耐用;
(1)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凹槽、支撑弹簧、夹持块、耐磨块、内腔和磁铁环,将传动轴安装在传动轮内部的安装通道中,使得传动轴表面的凸起与安装槽卡合,夹持块在支撑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对传动轴进行夹持,耐磨块的设置增大了摩擦力,同时,内腔内部的磁铁环对传动轴产生磁性吸力,从而使得传动轴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
(2)通过设置有散热腔、传热圈和散热鳍片,内轮内部的热能传递至散热腔内部的散热鳍片中,散热鳍片将热量导入至传热圈的内部,传热圈由导热好的材料制成,可快速将热量导出至外部,从而改善了多楔轮的散热效果,使其不易出现过热变形的情况;
(3)通过设置有硬质合金层和高强度耐磨层,由于多楔轮本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抗压和抗扭转性能较强,多楔轮本体外壁上的硬质合金层进一步提升了多楔轮本体的整体性能,硬质合金层外壁上的高强度耐磨层使得多楔轮本体更加耐磨,从而使得多楔轮结构稳定,更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楔轮本体侧壁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楔轮本体;2、楔形齿;3、传动轮;4、轮腔;5、内轮;6、散热腔;7、传热圈;8、散热鳍片;9、齿槽;10、安装通道;11、安装槽;12、内腔;13、磁铁环;14、卡接结构;1401、凹槽;1402、支撑弹簧;1403、夹持块;1404、耐磨块;15、硬质合金层;16、高强度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包括多楔轮本体1,多楔轮本体1的外表面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楔形齿2,且楔形齿2之间的多楔轮本体1外表面上皆设置有齿槽9;
多楔轮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硬质合金层15,增强了多楔轮本体1的硬度;
硬质合金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高强度耐磨层16,使得多楔轮本体1更加耐磨;
多楔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轮腔4,且轮腔4的内部固定有传动轮3,传动轮3的两端皆延伸至多楔轮本体1的外部;
传动轮3的侧壁内设置有内腔12,内腔12为弧形挖空设置,为磁铁环13提供了安装的空间;
内腔12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环13,磁铁环13的外壁与内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对传动轴产生磁性吸力,使得传动轴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
传动轮3外侧的轮腔4内部固定有内轮5,内轮5外侧的轮腔4内部设置有散热腔6,为热量提供了散发的空间;
散热腔6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传热圈7,传热圈7与多楔轮本体1焊接,便于将热量快速导出;
传热圈7与内轮5之间的散热腔6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散热鳍片8,散热鳍片8的一端与内轮5的外壁焊接,散热鳍片8的另一端与传热圈7的内壁焊接,改善了多楔轮本体1的散热效果;
传动轮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道10,且安装通道10一侧的传动轮3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1,并且安装槽11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卡接结构14;
卡接结构1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凹槽1401、支撑弹簧1402、夹持块1403和耐磨块1404;
安装槽11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凹槽1401,且凹槽1401的内部皆固定有支撑弹簧1402;
支撑弹簧1402的一端固定有夹持块1403,且夹持块1403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401的外部并固定有耐磨块1404。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在安装传动轴时,将传动轴安装在传动轮3内部的安装通道10中,使得传动轴表面的凸起与安装槽11卡合,其中,夹持块1403在支撑弹簧1402的弹性作用下对传动轴进行夹持,耐磨块1404的设置增大了摩擦力,同时,由于传动轮3的侧壁内设置有内腔12,内腔12的内部固定有磁铁环13,磁铁环13对传动轴产生磁性吸力,从而使得传动轴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然后,在多楔轮使用的过程中,多楔轮本体1内部轮腔4中的热能传递至内轮5的内部,热能通过内轮5传递至散热腔6内部的散热鳍片8中,散热鳍片8将热量导入至传热圈7的内部,传热圈7由导热好的材料制成,可快速将热量导出至外部,从而改善了多楔轮的散热效果,使其不易出现过热变形的情况,最后,由于多楔轮本体1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抗压和抗扭转性能较强,而且,多楔轮本体1外壁上的硬质合金层15进一步提升了多楔轮本体1的整体性能,硬质合金层15外壁上的高强度耐磨层16使得多楔轮本体1更加耐磨,从而使得多楔轮结构稳定,更加耐用,完成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的工作。

Claims (8)

1.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楔轮本体(1),所述多楔轮本体(1)的外表面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楔形齿(2),且所述楔形齿(2)之间的多楔轮本体(1)外表面上皆设置有齿槽(9),所述多楔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轮腔(4),且所述轮腔(4)的内部固定有传动轮(3),传动轮(3)的两端皆延伸至多楔轮本体(1)的外部,所述传动轮(3)外侧的轮腔(4)内部固定有内轮(5),所述传动轮(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道(10),且所述安装通道(10)一侧的传动轮(3)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1),并且所述安装槽(11)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卡接结构(14),所述卡接结构(1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凹槽(1401)、支撑弹簧(1402)、夹持块(1403)和耐磨块(1404),所述安装槽(11)两侧的内壁上皆设置有凹槽(1401),且所述凹槽(1401)的内部皆固定有支撑弹簧(1402),所述支撑弹簧(1402)的一端固定有夹持块(1403),且所述夹持块(1403)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401)的外部并固定有耐磨块(1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楔轮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硬质合金层(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3)的侧壁内设置有内腔(12),内腔(12)为弧形挖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5)外侧的轮腔(4)内部设置有散热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6)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传热圈(7),传热圈(7)与多楔轮本体(1)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圈(7)与内轮(5)之间的散热腔(6)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散热鳍片(8),散热鳍片(8)的一端与内轮(5)的外壁焊接,散热鳍片(8)的另一端与传热圈(7)的内壁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2)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环(13),磁铁环(13)的外壁与内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高强度耐磨层(16)。
CN202122050539.6U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Active CN215831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0539.6U CN215831090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0539.6U CN215831090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1090U true CN215831090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7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0539.6U Active CN215831090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1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159B (zh) 复合制动盘
CN215831090U (zh) 一种汽车曲轴增厚轮毂多楔轮
CN211624006U (zh) 摩擦片主动回位机构
CN210715666U (zh) 一种汽车制动器的制动蹄
CN215257496U (zh) 一种双推盘式制动器弹簧
CN213862548U (zh) 一种自动车用铝制手握铝环
CN211778650U (zh) 盘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985868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制动蹄块
CN213039704U (zh) 一种集成行车及驻车功能的制动钳
CN210363992U (zh) 一种用于手推车双轮的刹车弹片结构
CN212536487U (zh) 一种制动钳总成
CN217784080U (zh) 一种小型四活塞刹车制动钳
CN111089128A (zh) 摩擦片主动回位机构
CN214396247U (zh) 一种设有耐磨圈体的铝合金轮圈
CN220576962U (zh) 一种加强型汽车轮毂
CN215257519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刹车盘
CN220687895U (zh) 一种浮动式刹车盘
CN214499849U (zh) 一种分体式制动器钳架
CN218913532U (zh) 一种安全碟刹装置
CN217002800U (zh) 一种铁路机车的车轮急刹结构
CN217682946U (zh) 一种高碳低硅含铌灰铸铁制动鼓
CN220785343U (zh) 一种摩托车用固定轴组件
CN211202690U (zh) 双金属高效散热制动盘
CN216034311U (zh) 汽车助力器用推杆叉
CN218021048U (zh) 一种商用车轻量化复合轮毂缸套的嵌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