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8725U -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8725U
CN215818725U CN202120812721.8U CN202120812721U CN215818725U CN 215818725 U CN215818725 U CN 215818725U CN 202120812721 U CN202120812721 U CN 202120812721U CN 215818725 U CN215818725 U CN 215818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fixing
welding
clip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27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盈
李娟�
史洪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27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8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8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8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板件固定夹用于安装到板(P)、并与位于基础件(F)的固定柱(F1)配合,从而将所述板(P)固定于所述基础件(F),所述板件固定夹包括多个悬臂状的夹臂(C1),多个所述夹臂(C1)之间形成收容区(C0),所述收容区(C0)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柱(F1),并且所述夹臂(C1)用于夹靠到所述固定柱(F1)。根据本申请的板件固定夹结构简单,对板的固定效果好且不容易损伤板。

Description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的紧固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以电子产品的印制电路板(PCB)为例,对于板上需要开孔的PCB板,例如为手机的大尺寸摄像头设开孔的PCB板,开孔后的PCB板通常会形成较窄的条形区域。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开设有孔Pw的印制电路板P(以下也简称板P),孔Pw的外周形成较窄的条形区域P1。条形区域P1通常也布置各类电子元件P2,这些电子元件P2例如可以是天线弹片和板对板连接器(BTB)等。
条形区域P1由于长宽比大,在经由表面贴装技术(SMT)加工后,容易发生热翘曲变形;并且,条形区域P1的板面下侧的例如被配置为弹片的电子元件P2会对板P的主体产生向上的顶起力,这使得板P在装配到基础件F(例如中框)后,条形区域P1会翘起,影响BTB的扣合。
因此,有必要设置连接结构以加强条形区域P1与基础件F的连接效果。
图3和图4示出了在基础件F上设置卡扣Fh的方案。
卡扣Fh能将条形区域P1扣压在基础件F的主体上,防止条形区域P1翘起。
然而,上述方案在组装和拆卸板P时需要按压或拉扯条形区域P1,以克服卡扣Fh的弹性力。因此,在板P的组装(包括拆卸)过程中,由于断板断线造成的失效率高,并且有潜在不良品流入市场造成用户手机功能失效的风险。
图5和图6示出了使用螺钉连接板P和基础件F的方案。
该方案在条形区域P1设置连接孔Fb,使用螺钉B穿过连接孔Fb并将板P固定到基础件F。
然而,该方案存在如下不足:第一,为了给螺钉B让出安装空间,条形区域P1的用于布局半导体元件的面积减小;第二,螺钉B的连接会引入额外的板级应力;第三,对于非常窄的条形区域,其可能不具有足够的空间以设置连接孔Fb,或者,即使有空间设置连接孔Fb,但连接孔Fb周围的板P的边缘尺寸太窄,导致板P的强度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件固定夹,用于安装到板、并与位于基础件的固定柱配合,从而将所述板固定于所述基础件,
所述板件固定夹包括多个悬臂状的夹臂,多个所述夹臂之间形成收容区,所述收容区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柱,并且所述夹臂用于夹靠到所述固定柱。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板件固定夹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且不容易损坏板。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板件固定夹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板件固定夹还包括至少一个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于焊接到所述板。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焊接的连接结构简单且牢靠,尤其地,焊接的连接结构适应于作为印制电路板的板。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板件固定夹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焊接部为用于穿过所述板的引脚,或者
所述焊接部为用于与所述板的表面贴合的焊接面,或者
所述焊接部有多个,多个所述焊接部中的一部分焊接部为用于穿过所述板的引脚,多个所述焊接部中的另一部分焊接部为用于与所述板的表面贴合的焊接面。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引脚结构的焊接部能保证板件固定夹与板的牢靠固定。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焊接面形式的焊接部能加大板件固定夹与板的接触面积,使板件固定夹与板定位准确、连接牢固。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板件固定夹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板件固定夹还包括焊接吸取部,所述焊接吸取部具有背向所述板的表面,所述焊接吸取部用于为焊接工具提供把持部位。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焊接吸取部方便在焊接过程中把持板件固定夹,特别地方便自动化的焊接作业。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板件固定夹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焊接吸取部还用于与所述板之间形成间隙,或者
所述焊接吸取部还用于焊接到所述板。
焊接吸取部与板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可以容纳板上的其它元件,由此能充分利用板上的空间;焊接吸取部焊接到板,能进一步加强板件固定夹与板的连接强度。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板件固定夹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臂的悬臂状的自由端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板弯折或者背离所述板弯折。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弯折部能引导固定柱进入收容区,能使夹臂与固定柱的接触面平衡,还能增强夹臂的自由端的结构强度。
根据第一方面,或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板件固定夹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板件固定夹为钣金件。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钣金件构造灵活、制作方便。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板件固定夹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板件固定夹包括U形的主体,所述夹臂为两个,两个所述夹臂分别与所述主体的两个悬出端相连。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U形的主体结构稳定,对于钣金件而言制作方便;夹臂在主体的两个悬出端设置,方便成型且对固定柱的夹持效果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板和根据第一方面,或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板件固定夹,所述板用于固定到所述基础件,
所述板件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板,所述板为印制电路板。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板在基础件上的固定效果好,并且,在板和基础件拆装的过程中,板件固定夹的夹臂能发生弹性变形以吸收板和基础件之间的作用力,板不容易因变形或断裂而损坏。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印制电路板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使位于所述基础件的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板件固定夹的所述收容区对准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结构合理,板和基础件拆装方便。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板的边缘。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电路板组件在能方便地与基础件拆装的前提下,结构强度高,不容易损坏。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板形成有条形区域,所述板件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条形区域,所述条形区域的最大宽度不大于5mm,或者所述条形区域的长宽比不小于4。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条形区域能较好地被固定于基础件,且在拆装过程中不容易损坏。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基础件和根据第二方面,或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电路板组件,
所述基础件包括基础件主体和固定于所述基础件主体的所述固定柱,所述基础件主体支承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固定柱被收容于所述板件固定夹的所述收容区,所述固定柱被所述夹臂夹紧。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电子产品拆装方便,可靠性高。
根据第三方面,在所述电子产品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柱呈圆柱形,或所述固定柱呈圆台形,或
所述固定柱在轴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中间区域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实现方式的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组件与基础件的连接方便。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了一种具有条形区域的印制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印制电路板安装到基础件后发生翘起情况的剖视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使用卡扣固定印制电路板的俯视图(对于基础件F仅示出卡扣Fh而省略基础件主体)。
图4是图3所示的印制电路板与基础件安装的剖视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具有与螺钉配合的连接孔的印制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印制电路板与基础件通过螺钉相连的剖视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包括板件固定夹的电子元件的剖视的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板件固定夹的示意图。
图10至图1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板件固定夹的几种变型的示意图。
图15和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板与固定柱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固定柱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板件固定夹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P板;P0开口;P1条形区域;P2电子元件;Pw孔;
F基础件;F0基础件主体;F1固定柱;Fh卡扣;Fb螺栓孔;
C板件固定夹;C0收容区;Cm主体;C1夹臂;C10弯折部;C2焊接部;C3焊接吸取部;C4第二焊接部。
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和“例如”等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和“例如”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若非特殊说明,本发明所称的“上”和“下”是基于图中的方位进行的说明,随着产品应用场景和工作姿态的不同,部件对应的空间方位可以相应地变化。
参照图7至图17介绍根据本申请的板件固定夹、包括该板件固定夹的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根据本申请的电子产品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手机、手表、耳机或平板电脑等。
(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7至图17,介绍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7,电子产品包括电路板组件和基础件F(例如中框),电路板组件安装于基础件F,基础件F为电路板组件提供支承。
电路板组件包括板P和固定于板P的板件固定夹C。同时参照图1,板件固定夹C设置在板P所形成的条形区域P1处,条形区域P1在板面上具有较大的长度和较小的宽度,例如条形区域P1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是宽度方向上尺寸的4倍以上,或者,条形区域P1的宽度尺寸小于5mm。
板件固定夹C与位于基础件F的固定柱F1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实现了板P与基础件F的可拆卸的固定。
参照图8和图9,板件固定夹C包括主体Cm、夹臂C1、焊接部C2和焊接吸取部C3。
主体Cm呈U形,U形结构的两个悬出端分别与一个夹臂C1相连。两个夹臂C1均形成为悬臂结构,悬臂的自由端朝向相对地设置,并且,两个自由端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收容区C0。收容区C0用于使固定柱F1穿过,并且两个夹臂C1的自由端与固定柱F1过盈配合地连接(或者说夹臂C1以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式夹靠到固定柱F1),从而两个夹臂C1将固定柱F1夹紧。
应当理解,在固定柱F1的径向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夹臂C1在未与固定柱F1配合的状态下,两个夹臂C1之间也可以不形成间隙,以确保在固定柱F1进入收容区C0后,夹臂C1能发生足够的弹性变形以夹紧固定柱F1。
悬臂结构使得夹臂C1在受固定柱F1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时所需的外力较小,夹臂C1与固定柱F1的结合方便且结合紧密。
可选地,悬臂状夹臂C1的自由端形成弯折部C10。图8所示的弯折部C10是悬臂的自由端向上弯折(即向背离板P的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C10形成为大致C形的形状,使得夹臂C1的与固定柱F1相接触的区域形成平滑的表面,从而固定柱F1进入和离开收容区C0的过程能顺畅进行,且夹臂C1的自由端在受固定柱F1挤压时不容易发生应力集中而损坏。并且,弯折部C10使得收容区C0在固定柱F1的轴向上,形成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这使得固定柱F1在进入收容区C0的过程中能得到导引,固定柱F1与板件固定夹C的安装容易。此外,弯折部C10也使得夹臂C1的自由端的结构强度较大。
同时参照图15,与收容区C0所在位置相对应的,板P形成有开口P0,开口P0用于为固定柱F1提供让位。固定柱F1能依次穿过开口P0和收容区C0而与夹臂C1相配合。
可选地,开口P0位于板P的边缘,使得开口形成为非封闭的形式。固定柱F1在周向上部分地容纳在开口P0内、部分地位于开口P0外。相比于封闭孔形式的开口,位于板P的边缘的开口P0占据更小的区域而不至于使条形区域P1的宽度过窄。
回到图8和图9,U形结构的两个悬出端还分别与一个焊接部C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焊接部C2为引脚,可选地为DIP(双列直插封装)引脚,其用于穿过板P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板P。
与引脚形式的焊接部C2对应地,在板P上形成有供引脚(焊接部C2)插入的焊接孔Ph。
本实施例中,焊接吸取部C3形成于主体Cm的中部。焊接吸取部C3为焊接作业时用于把持板件固定夹C的吸盘提供了吸取面。可选地,焊接吸取部C3的用于与焊接把持工具相接触的面与板P的表面同向地设置,以方便吸盘的吸放操作。
可选地,参照图9,在焊接吸取部C3与板P不接触的情况下,主体Cm的中部还连接有用于与板P相接触的第二焊接部C4。且在垂直于板P的板面的方向上,第二焊接部C4位于焊接吸取部C3的正下方,以在焊接过程中对板件固定夹C起到较好的支承和定位的作用。第二焊接部C4用于与板P焊接,起到了增强板件固定夹C与板P的连接强度的作用。
由此,在板件固定夹C焊接于板P而形成电路板组件的情况下,只需要使固定柱F1依次穿过开口P0和收容区C0,两个夹臂C1便能夹住固定柱F1,从而将板P(尤其是板P的安装板件固定夹C的条形区域P1)固定于基础件F。
在需要将电路板组件与基础件F分离的情况下,只需要使固定柱F1与板件固定夹C分离,例如将板P和板件固定夹C相对于基础件F向上提起。
经试验,使用根据本申请的板件固定夹C能有效解决单板组装时的条形区域P1翘起的问题,并使印制电路板的窄条断裂失效率从42ppm降低至2ppm。
可选地,板件固定夹C的制作材料包括金属,以方便板件固定夹C与板P的焊接。
可选地,板件固定夹C为钣金件,或者说是金属折弯件。即,板件固定夹C是通过将金属板材(或者说薄片)例如通过冲裁和折弯工艺形成的。钣金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应当理解,本申请对板件固定夹C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
例如,参照图10,主体Cm也可以不是形成为U形。在图10所示的方案中,主体Cm位于板件固定夹C的中部区域,为夹臂C1和焊接部C2提供了连接基础。两个夹臂C1设置在主体Cm的上部的两侧,两个焊接部C2设置在主体Cm的下部的两侧。
例如,参照图11和图12,本申请对弯折部C10的弯折方向也不作限制。以夹臂C1与主体Cm相连的基部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夹臂C1的自由端的弯折部C10可以如图11所示背离板P弯折,也可以如图12所示朝向板P弯折。本申请对弯折部C1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其例如可以如图11所示形成为圆弧形,也可以例如如图12所示形成为大致L形。
例如,参照图13和图14,焊接吸取部C3除了可以形成于主体Cm的背离板P的一侧(例如图10的主体Cm的顶部)之外,焊接吸取部C3还可以形成于主体Cm的朝向板P的一侧。且可选地,焊接吸取部C3可以与板P直接接触并与板P焊接相连,这种情况下,焊接吸取部C3还起到了增强板件固定夹C与板P的连接强度的效果。应当理解,在焊接吸取部C3形成于主体Cm的背离板P的一侧的情况下,焊接吸取部C3与板P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例如可以容纳位于板P上的其它电子元器件。
应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板件固定夹C可以包括多于两个(例如三个或更多个)的夹臂C1,这些夹臂C1环绕地设置并在它们中间形成收容区C0。此外,主体Cm的部分区域也可以作为其中至少一个夹臂C1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夹臂C1可以是不相同的,例如部分夹臂C1形成为弯折的、具有较大弹性的结构(如图8至图14所示的夹臂形状),部分夹臂C1仅具有作为主体Cm的一部分起到配对夹臂的作用。
应当理解,本申请对固定柱F1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
例如,参照图15,固定柱F1可以形成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固定柱F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又例如,参照图16,固定柱F1可以形成为圆台形。可选地,圆台形的固定柱F1的大头朝下与基础件主体F0相连,小头朝上以能够容易地穿过收容区C0。
又例如,圆台形的固定柱F1的也可以小头朝下与基础件主体F0相连,固定柱F1的大头朝上,以避免完成安装的固定柱F1在例如受到扰动的情况下脱离收容区C0。
又例如,固定柱F1还可以形成为在轴向上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即,固定柱F1在轴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中间区域的径向尺寸。这使得固定柱F1在进入收容区C0之后,不容易从收容区C0内脱落,固定柱F1与板件固定夹C的结合紧密。应当理解,参照图17,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柱F1的中间区域的径向尺寸小于两个端部的径向尺寸,既包括如图中右侧的固定柱F1的结构,即在周向任意位置,轴向中间区域的径向尺寸均小于两个端部的径向尺寸;也包括如图中左侧的固定柱F1的结构,即轴向中间区域只在周向上部分位置处向径向内侧凹进;甚至,轴向中间区域可以在周向部分区域向内凹进、并在周向其它部分区域向外凸出,而仅将凹进区域作为供夹臂C1夹持的区域。位于同一个基础件F的多个固定柱F1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应当理解,在其它可能的应用场景下,板件固定夹C也可以不设置在条形区域P1,而是用于固定到板P的其它区域。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8,介绍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板件固定夹C。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型,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详细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板件固定夹C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MT,简称表贴,也称表贴焊接)与板P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焊接部C2不是引脚的形式,而是与板P的表面相贴合的焊接面。可选地,两个焊接部C2分别位于主体Cm的两个端部,与U形的主体Cm的两个悬出端相连,且焊接部C2向U形区域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延伸,由此为主体Cm提供稳定的支承。可选地,焊接部C2也可以仅向U形区域的内侧延伸、而不占用U形区域外侧的空间,从而减小板件固定夹C在板P上所占的面积。
可选地,焊接吸取部C3也用于焊接到板P。可选地,焊接吸取部C3设置在两个焊接部C2之间。
应当理解,板件固定夹C除了可以与板P焊接相连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板P相连,例如胶粘。
应当理解,虽然上文以印制电路板为例介绍了根据本申请的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但是,根据本申请的板件固定夹还可以用于固定其它类型的板件。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及其部分方面或特征可以适当地组合。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板件固定夹,用于安装到板、并与位于基础件的固定柱配合,从而将所述板固定于所述基础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固定夹包括多个悬臂状的夹臂,多个所述夹臂之间形成收容区,所述收容区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柱,并且所述夹臂用于夹靠到所述固定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固定夹还包括至少一个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于焊接到所述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为用于穿过所述板的引脚,或者
所述焊接部为用于与所述板的表面贴合的焊接面,或者
所述焊接部有多个,多个所述焊接部中的一部分焊接部为用于穿过所述板的引脚,多个所述焊接部中的另一部分焊接部为用于与所述板的表面贴合的焊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固定夹还包括焊接吸取部,所述焊接吸取部具有背向所述板的表面,所述焊接吸取部用于为焊接工具提供把持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吸取部还用于与所述板之间形成间隙,或者
所述焊接吸取部还用于焊接到所述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的悬臂状的自由端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板弯折或者背离所述板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固定夹为钣金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固定夹包括U形的主体,所述夹臂为两个,两个所述夹臂分别与所述主体的两个悬出端相连。
9.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固定夹,所述板用于固定到所述基础件,
所述板件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板,所述板为印制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电路板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使位于所述基础件的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板件固定夹的所述收容区对准所述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板的边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形成有条形区域,所述板件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条形区域,所述条形区域的最大宽度不大于5mm,或者所述条形区域的长宽比不小于4。
13.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件和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组件,
所述基础件包括基础件主体和固定于所述基础件主体的所述固定柱,所述基础件主体支承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固定柱被收容于所述板件固定夹的所述收容区,所述固定柱被所述夹臂夹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呈圆柱形,或
所述固定柱呈圆台形,或
所述固定柱在轴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中间区域的径向尺寸。
CN202120812721.8U 2021-04-20 2021-04-20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Active CN215818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2721.8U CN215818725U (zh) 2021-04-20 2021-04-20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2721.8U CN215818725U (zh) 2021-04-20 2021-04-20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8725U true CN215818725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2721.8U Active CN215818725U (zh) 2021-04-20 2021-04-20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8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171275A (ja) Icカ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59370A (ja) 蛍光管用コネクタ装置
JPH098500A (ja) 回路カードをスナップ取付け解除可能な締付アセンブリ
US20160192515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JP20032575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130113496A (ko) 기판 접속용 단자
KR19980014560A (ko) 전자제품의서브회로기판고정장치
CN215818725U (zh) 板件固定夹、电路板组件和电子产品
CN106410453B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EP271203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1124193A (ja) 台座コネクタ
CN213280227U (zh) 微型化微波探测模块贴装结构
US7924571B2 (en) Circuit module
TWI713265B (zh) 連接器組合件
KR101488962B1 (ko) 회로기판 고정용 집 커넥터
JP2011040354A (ja) スプリングコネクタ
KR101074002B1 (ko) 회로 접속용 커넥터의 고정장치
CN108565578B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US9502799B2 (en) Connector device
KR101754261B1 (ko) 크랙 방지용 커넥터 장치
CN104795653B (zh) 电连接器
CN219767030U (zh) 一种smt回流焊治具
CN213462485U (zh) 微型化微波探测模块贴装结构
CN218448596U (zh) 一种可组合连接的电路连接片
CN219801294U (zh) 板对板连接器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