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6256U -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6256U
CN215816256U CN202121791643.4U CN202121791643U CN215816256U CN 215816256 U CN215816256 U CN 215816256U CN 202121791643 U CN202121791643 U CN 202121791643U CN 215816256 U CN215816256 U CN 215816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utmost point
melting point
point ea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16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奇
宋鹏元
何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16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6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6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6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极耳包括:极耳本体和极耳胶。所述极耳胶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极耳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极耳胶呈封闭型,所述极耳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胶层、中间层和第二连接胶层,所述第一连接胶层的内侧连接于所述极耳本体,所述中间层的熔点>所述第二连接胶层的熔点>所述第一连接胶层的熔点。软包电池包括铝塑膜以及如上述的极耳。本实用新型实现极耳能够在第一连接胶层处定向冲破,实现了应用上述极耳的电池定向冲破,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软包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比能量、高安全性、设计灵活等特性在消费类电池和动力储能类电池有较多应用。
目前软包电池在受到高温或者短路过充等滥用情况下会产气鼓胀,由于软包电池没有泄压阀,最终电池会在铝塑膜封装边缘随机位置冲开封印,由被冲开的位置向外喷射热气与火苗。由于冲开封印的位置不固定,不便对模组内部的其他电芯或结构进行防护,给电芯在模组内的热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基于此,亟需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以实现极耳能够在第一连接胶层处定向冲破,实现了应用上述极耳的电池定向冲破,便于对其他电池及结构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耳,极耳包括:
极耳本体;
极耳胶,所述极耳胶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极耳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极耳胶呈封闭型,所述极耳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胶层、中间层和第二连接胶层,所述第一连接胶层的内侧连接于所述极耳本体,所述中间层的熔点>第二连接胶层的熔点>第一连接胶层的熔点。
作为一种极耳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胶层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丙烯。
作为一种极耳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胶层的熔点低于130℃。
作为一种极耳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层的材质为聚丙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作为一种极耳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层的熔点高于160℃。
作为一种极耳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胶层的材质为聚丙烯。
作为一种极耳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胶层的熔点范围130-16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以实现了软包电池在极耳处定向冲破,保证了软包电池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电池,包括铝塑膜以及如上所述的极耳,所述极耳置于所述铝塑膜的热封位置处,且所述第二连接胶层的外侧连接于所述铝塑膜的内侧。
作为一种软包电池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铝塑膜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内侧设置有热封胶层,所述第二连接胶层的熔点与所述热封胶层的熔点相同。
作为一种软包电池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胶层与所述热封胶层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包括极耳本体和极耳胶,极耳胶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连接胶层、中间层和第二连接胶层,且中间层的熔点>第二连接胶层的熔点>第一连接胶层的熔点。由于第一连接胶层与极耳本体连接,极耳本体通常为金属,导热较快,将第一连接胶层的熔点设置为最低,保证了极耳胶在第一连接胶层的定向冲破,提高了安全性,便于对其他电池或结构进行防护。将中间层的熔点设置为最高,在极耳与铝塑膜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胶层热熔连接时,中间层能够将第一连接胶层和第二连接胶层之间分隔,避免了第一连接胶层与中间层以及第二连接胶层相互混合,防止破坏极耳胶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包括铝塑膜以及上述极耳,能够保证软包电池在极耳处定向冲破,保证了软包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的俯视图。
图中:
10、极耳;1、极耳本体;2、极耳胶;21、第一连接胶层;22、中间层;23、第二连接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耳,具体地,如图1所示,极耳10包括极耳本体1以及沿周向设置在极耳本体1的侧壁上的极耳胶2。极耳胶2能够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接触,极耳胶2呈封闭型,能够保证极耳本体1与铝塑膜之间的牢固连接。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极耳胶2包括第一连接胶层21、中间层22以及第二连接胶层23。第一连接胶层21、中间层22和第二连接胶层23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连接胶层21的内侧连接于极耳本体1,中间层22的熔点>第二连接胶层23的熔点>第一连接胶层21的熔点。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极耳10包括极耳本体1和极耳胶2,极耳胶2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连接胶层21、中间层22和第二连接胶层23,且中间层22的熔点>第二连接胶层23的熔点>第一连接胶层21的熔点。由于第一连接胶层21与极耳本体1连接,极耳本体1通常为金属,导热较快,将第一连接胶层21的熔点设置为最低,保证了极耳胶2在第一连接胶层21处定向冲破,提高了安全性,便于对其他电池或结构进行防护。将中间层22的熔点设置为最高,在极耳10与铝塑膜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胶层23热熔连接时,中间层22能够将第一连接胶层21和第二连接胶层23之间分隔,避免了第一连接胶层21与中间层22以及第二连接胶层23相互混合,防止破坏极耳胶2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极耳本体1采用金属带,当极耳本体1作为正极极耳时,极耳本体1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当极耳本体1作为负极极耳时,极耳本体1采用铜镀镍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极耳本体1还可采用其他金属、合金或复合金属材质,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胶层21、中间层22和第二连接胶层23均呈一体式环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极耳胶2包括两个极耳胶条,两个极耳胶条对称设置在极耳本体1的两侧,两个极耳胶层通过热压连接在极耳本体1上。每个极耳胶条均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胶层21、中间层22和第二连接胶层23。两个极耳胶条沿极耳本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极耳本体1的外侧溢出,且两个极耳胶条的两端对应熔接,使得极耳胶3形成为封闭型。此种设置加大了极耳胶2与铝塑膜之间的连接面积,进一步保证了极耳10与铝塑膜之间的连接的牢固程度。
具体地,第一连接胶层21的材质为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材料成本较低,且便于生产。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胶层21的熔点低于13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胶层21的材质以及熔点范围均可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中间层22的材质为聚丙烯(PP)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材料熔点较高,且便于生产。进一步地,中间层22的熔点高于160℃。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层22的材质以及熔点范围均可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再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胶层23采用聚丙烯(PP)。通常铝塑膜包括金属层及热封胶层,热封胶层通常采用聚丙烯(PP)材质,那么优选热封胶层与第二连接胶层23熔点也相同,避免了铝塑膜的热封胶层处先冲破,保证了在极耳10处定向冲破的功能,也减少了软包电池生产所需的材质数量,进一步便于生产加工,也保证了连接的牢固程度,避免了软包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保证了安全性。具体地,第二连接胶层23的熔点范围为130-16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胶层23的材质以及熔点范围均可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极耳胶2的厚度范围优选100~200μm。其中第二连接胶层23的厚度占极耳胶2的厚度的20%~40%,保证了第二连接胶层23与铝塑膜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包括极耳10和铝塑膜,极耳10置于铝塑膜的热封位置处,极耳胶2与铝塑膜接触,用于使极耳10与铝塑膜之间牢固的连接。采用前文中描述的极耳10,保证了软包电池的定向冲破,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地,铝塑膜包括外层的金属层,以及金属层内侧的热封胶层。金属层采用铝制,重量较低,提高了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热封胶层与第二连接胶层23粘合连接,且优选为热封胶层的熔点与第二连接胶层23的熔点相同,便于实现极耳10的极耳胶2通过热熔连接于铝塑膜,利于生产加工,而且第一连接胶层21的熔点低于第二连接胶层23,也避免了铝塑膜的热封胶层处先冲破,保证了在极耳10处定向冲破的功能。
再进一步地,热封胶层与第二连接胶层23采用相同材质,减少了软包电池生产所需的材质数量,进一步便于生产加工,也保证了连接的牢固程度,避免了软包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保证了安全性。通常热封胶层采用聚丙烯(PP)材质,那么第二连接胶层23也采用聚丙烯(PP)。
在本实施例中,软包电池包括至少两个极耳10,至少一个极耳10作为正极极耳,一端置于铝塑膜内部并与正极极片连接,另一端通过铝塑膜的热封装位置伸出铝塑膜;至少一个极耳10作为负极极耳,一端置于铝塑膜内部并与负极极片连接,另一端通过铝塑膜的热封装位置伸出铝塑膜。
在其他实施例中,软包电池包括一个极耳10,极耳10作为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一端置于铝塑膜内部并与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连接,另一端通过铝塑膜的热封装位置伸出铝塑膜。以极耳10作为正极极耳为例,软包电池中的负极极片通过导体与铝塑膜的金属层电连接。同理,极耳10作为负极极耳时,软包电池中的正极极片通过导体与铝塑膜的金属层电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极耳,其特征在于,极耳(10)包括:
极耳本体(1);
极耳胶(2),所述极耳胶(2)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极耳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极耳胶(2)呈封闭型,所述极耳胶(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胶层(21)、中间层(22)和第二连接胶层(23),所述第一连接胶层(21)的内侧连接于所述极耳本体(1),所述中间层(22)的熔点>所述第二连接胶层(23)的熔点>所述第一连接胶层(21)的熔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胶层(21)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胶层(21)的熔点低于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2)的材质为聚丙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2)的熔点高于1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胶层(23)的材质为聚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胶层(23)的熔点范围130-160℃。
8.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塑膜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极耳(10),所述极耳(10)置于所述铝塑膜的热封位置处,且所述第二连接胶层(23)的外侧连接于所述铝塑膜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内侧设置有热封胶层,所述第二连接胶层(23)的熔点与所述热封胶层的熔点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胶层(23)与所述热封胶层的材质相同。
CN202121791643.4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Active CN215816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1643.4U CN215816256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1643.4U CN215816256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6256U true CN215816256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1643.4U Active CN215816256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62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18786A1 (en) * 2022-08-01 2024-02-07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de assembly and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18786A1 (en) * 2022-08-01 2024-02-07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de assembly and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8800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449184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容器の封じ方法
JP4828458B2 (ja) シーリング部の安全性が向上した二次電池
JP5457040B2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22842B2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JP2017033820A (ja) 端子用樹脂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タブ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12563580B (zh) 一种改善绝缘不良的软包锂电池制造方法
JP2008130360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EP3800690B1 (en) Secondary battery
WO2022199435A1 (zh) 卷芯和软包电池
JP2007026901A (ja) フィルムパッケージ型電池
WO2022206383A1 (zh) 一种电池
CN215816256U (zh)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JPH1167188A (ja) 二次電池用リード端子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21112084A1 (ja) 二次電池
JPH10289698A (ja) 薄型密閉電池
JP2015133261A (ja) ラミネート型電池
CN217956077U (zh) 一种极耳及电池
CN211578910U (zh) 一种超薄电池的极片结构及超薄电池
CN214254553U (zh) 一种软包电池的封装结构及采用其的软包电池
CN210429950U (zh) 层叠极耳、极片、电芯和电池
CN208835203U (zh) 锂电芯和智能电池
JP3601583B2 (ja) 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封入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957040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
CN217589150U (zh) 一种软包电池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