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0370U - 一种车载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0370U
CN215810370U CN202121570750.4U CN202121570750U CN215810370U CN 215810370 U CN215810370 U CN 215810370U CN 202121570750 U CN202121570750 U CN 202121570750U CN 215810370 U CN215810370 U CN 215810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exchanger
connecting strips
oi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07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有燚
王典汪
余晓赣
庞超群
徐赛
张瑞
王典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bi Yinlun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707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0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0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0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油冷器芯子,所述油冷器芯子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设有堆叠的若干油通道芯片,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作为侧壁与所述顶板、底板围合成收容油通道芯片的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将前后两块钣金壳体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起来,确保换热器在水路压力较高时,钣金壳体只发生轻微的变形避免焊缝开裂。经过实测,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换热器水侧承受压力可以提高到1.0‑1.5MPa,远超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换热器。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换热器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换热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一种用于装配在车架上用于冷却变矩器油的换热器(图1),主要结构由内部的油冷器芯子和外部的钣金壳体组成(图2)。待冷却的油从进油孔流入油冷器芯子,经过芯子后从出油孔流出(图3)。冷却液从进水孔流入钣金壳体,从壳体与油冷器芯子的间隙以及芯子自身散热片的间隙中流过(图4、5),带走油的热量,最后从出水孔流出,实现降低油温的功能。
目前市面上带钣金壳体的换热器由于结构原因,只能承受约0.3-0.5MPa的水侧工作压力,可靠性较不足。当车辆在冷启动、水阀开关、空车运行等恶劣工况时,水路的瞬时压力能达到0.9-1.0MPa,此时极易造成换热器钣金壳体焊缝开裂,导致换热器失效。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车载换热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车载换热器,以确保换热器在水路压力较高时,钣金壳体只发生轻微的变形避免焊缝开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油冷器芯子,所述油冷器芯子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设有堆叠的若干油通道芯片,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作为侧壁与所述顶板、底板围合成收容油通道芯片的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连接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为一块水平设置的整板,所述整板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整板一侧设有连接第一壳体的若干第一凸块,所述整板另一侧设有连接第二壳体的若干第二凸块,所述整板设于油冷器芯子的中部且与所述油冷器芯子焊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油冷器芯子上的若干第三凸块,各所述第三凸块沿油冷器芯子的周向分布,一部分第三凸块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另一部分第三凸块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第一连接条、竖直设置的若干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条相连,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交错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若干第三连接条、竖直设置的若干第四连接条,所述第三连接条、第四连接条均用于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三连接条和所述第四连接条间隔交错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呈L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出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位于车载换热器长度方向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设于底板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钣金壳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将前后两块钣金壳体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起来,确保换热器在水路压力较高时,钣金壳体只发生轻微的变形避免焊缝开裂。经过实测,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换热器水侧承受压力可以提高到1.0-1.5MPa,远超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换热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统车载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统车载换热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统车载换热器的油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统车载换热器的水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6-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油冷器芯子3,所述油冷器芯子3包括顶板4和底板5,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设有堆叠的若干油通道芯片6,所述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作为侧壁与所述顶板4、底板5围合成收容油通道芯片的空间,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焊接相连,所述空间内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连接装置7。
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为钣金壳体。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呈L型。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进水孔8,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出水孔9。所述进水孔8和出水孔9分别位于车载换热器长度方向的两端。
所述底板5上设有进油孔10和出油孔11,所述进油孔10和出油孔11分别设于底板5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将前后两块钣金壳体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起来,确保换热器在水路压力较高时,钣金壳体只发生轻微的变形避免焊缝开裂。
如图6-图7,作为实施方式一,所述连接装置7为一块水平设置的整板,所述整板上设有进油口12和出油口13,所述整板一侧设有连接第一壳体1的若干第一凸块14,所述整板另一侧设有连接第二壳体2的若干第二凸块15,所述整板设于油冷器芯子的中部且与所述油冷器芯子3焊接为一体。
如图8,作为实施方式二,所述连接装置7包括焊接在所述油冷器芯子3上的若干第三凸块16,各所述第三凸块16沿油冷器芯子3的周向分布,一部分第三凸块16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另一部分第三凸块16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
如图9,作为实施方式三,所述连接装置7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第一连接条17、竖直设置的若干第二连接条18,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条17相连,所述第一壳体1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下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条18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条17和第二连接条18交错分布。
如图10,作为实施方式四,所述连接装置7包括水平设置的若干第三连接条19、竖直设置的若干第四连接条20,所述第三连接条19、第四连接条20均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三连接条19和所述第四连接条20间隔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在现有的换热器结构基础上增加一个连接装置7(图6),借助该装置可以把前后两块钣金壳体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起来,确保换热器在水路压力较高时,钣金壳体只发生轻微的变形避免钣金壳体焊缝开裂。该连接装置7属于换热器一部分,可以是与油冷器芯子焊接在一起(图7),也可以是作为独立零件存在(图8)。该连接装置7可以是像图6中这一整块板状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条状结构组合使用,只要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即可。
实现类似效果的还有如图9~图10中的结构图。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装置7可以是一整块板状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条状结构组合使用,可以起到连接钣金壳体,增强换热器可靠性作用的连接装置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油冷器芯子,所述油冷器芯子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设有堆叠的若干油通道芯片,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作为侧壁与所述顶板、底板围合成收容油通道芯片的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连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一块水平设置的整板,所述整板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整板一侧设有连接第一壳体的若干第一凸块,所述整板另一侧设有连接第二壳体的若干第二凸块,所述整板设于油冷器芯子的中部且与所述油冷器芯子焊接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油冷器芯子上的若干第三凸块,各所述第三凸块沿油冷器芯子的周向分布,一部分第三凸块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另一部分第三凸块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第一连接条、竖直设置的若干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条相连,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交错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若干第三连接条、竖直设置的若干第四连接条,所述第三连接条、第四连接条均用于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三连接条和所述第四连接条间隔交错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呈L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出水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位于车载换热器长度方向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设于底板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钣金壳体。
CN202121570750.4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车载换热器 Active CN215810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0750.4U CN215810370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车载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0750.4U CN215810370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车载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0370U true CN21581037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8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0750.4U Active CN215810370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车载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0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55449B2 (ja) 熱交換器
EP3677865B1 (en) Flat tube for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EP1231447B1 (en) Aluminium plate oil cooler
JP5542576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JP5624761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CN110890605B (zh) 一种可双面工作的双侧截面渐缩式液冷板
CN215810370U (zh) 一种车载换热器
CN115000589A (zh) 液冷板组、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CN113639572A (zh) 一种车载换热器
CN117175059A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CN218241977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其电池包、车辆
CN218001891U (zh) 一种新型冰盘蒸发器
CN216144230U (zh) 一种具有新型凸台结构的换热器芯片
CN210486616U (zh) 间隔式热交换器水流通道
TWI770904B (zh) 集液槽及多流道液冷排
CN114421050A (zh) 冷板、壳体、电池模组和电池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13644368A (zh)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11455778U (zh) 一种高度集成水冷压铸箱体
CN220959740U (zh) 一种热交换器总成及车辆
CN217719770U (zh) 液冷板组、电池模组及电动车辆
CN211261919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16481699U (zh) 耐腐蚀层叠式汽车空调蒸发器
CN221727233U (zh) 多并联冷却流道
CN21016578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的外置风冷式油冷器
CN217485576U (zh) 箱体集成水道的侧边液冷方形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