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5161U -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5161U
CN215805161U CN202121797772.4U CN202121797772U CN215805161U CN 215805161 U CN215805161 U CN 215805161U CN 202121797772 U CN202121797772 U CN 202121797772U CN 215805161 U CN215805161 U CN 215805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seal
air compressor
end cov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77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仁志
袁军
杨国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77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5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5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5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包括空压机壳体、阳转子、轴承、油封和油封端盖;阳转子的一端设置有轴突,轴突延伸到空压机壳体的外侧,轴突上包覆设置有油封,油封外侧设置有油封端盖,油封端盖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油道,阳转子座和阴转子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油道,第二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第二油道的第二出油口位于阴转子座内;阴转子座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油道,第三油道的第三进油口位于阴转子座内,第三油道的第三出油口位于空压机壳体的下部。本专利即使油封被磨损,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回油管最终回到空压机壳体的内部,防止发生漏油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空压机在曲轴上设置一个油封,主机与电机之间通过油封进行分离,防止润滑油从主机侧流出。如果油封出现损坏,则会发生密封失效,主机中的润滑油将流到主机之外,导致空压机报废。因此,需要对流到油封外侧的润滑油进行相应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在油封的外侧设置有用来收集泄露的润滑油的油道,防止泄露的润滑油流到主机之外。
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包括空压机壳体、阳转子、轴承、油封和油封端盖;
空压机壳体上设置有阳转子座和阴转子座,阳转子座位于阴转子座的上方;阳转子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阳转子座上,阳转子的一端设置有轴突,轴突延伸到空压机壳体的外侧,轴突上包覆设置有油封,且油封位于轴承的外侧,油封外侧设置有油封端盖,油封端盖固定设置在空压机壳体的侧面;油封端盖上设置有限位凸缘,油封位于限位凸缘的内侧,油封通过限位凸缘限位;
油封端盖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的第一进油口位于限位凸缘的上端面上,第一油道的第一出油口位于油封端盖与空压机壳体连接的侧面上;
阳转子座和阴转子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的第二进油口位于空压机壳体的侧面上,第二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第二油道的第二出油口位于阴转子座内;
阴转子座通过阴转子端盖密封;阴转子座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油道,第三油道的第三进油口位于阴转子座内,第三油道的第三出油口位于空压机壳体的下部。
作为优选,空压机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座,第三出油口与进气座的进气口之间通过回油管连接。
作为优选,油封与轴突之间设置有轴套,轴套与轴承之间通过隔套隔开;油封端盖外侧的端部与轴突还设置有防尘圈。
作为优选,油封端盖的内侧设置有与阳转子座内径相匹配的安装部。
作为优选,第一油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油封端盖的底部,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堵头。
作为优选,第三油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空压机壳体的侧面上,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堵头。
作为优选,油封端盖的下部设置有第四油道,第四油道的第四进油口位于油封端盖的内部下侧,且位于限位凸缘的内侧,第四油道的第四出油口位于油封端盖内侧的端面上;空压机壳体上设置有第五油道,第五油道的第五进油口与第四出油口连通,第五油道的第五出油口与空压机壳体内部的压缩腔连通。
作为优选,阳转子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与空压机壳体内侧的压缩腔连通的第六油道。
作为优选,油封端盖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截流孔,截流孔外侧的孔径小于内侧;截流孔位于油封的内侧。
一种螺杆空压机,该螺杆空压机采用上述的油封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即使油封被磨损,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回油管最终回到空压机壳体的内部,防止发生漏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螺杆空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杆空压机去除电机部分后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和图5为油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空压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7所示,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包括空压机壳体1、阳转子2、轴承3、油封4和油封端盖5。
如图2所示,空压机壳体1上设置有阳转子座11和阴转子座12,阳转子座11位于阴转子座12的上方。阳转子2和阴转子各自通过轴承3转动设置在阳转子座11和阴转子座12上,阳转子2和阴转子相互啮合。阳转子座11设置有轴承座111,轴承座111上设置有与空压机壳体1内侧的压缩腔连通的第六油道1111,第六油道1111用于将空压机壳体1内部的润滑油通向轴承3,给轴承3润滑和降温。
如图3所示,阳转子2的一端设置有轴突21,轴突21延伸到空压机壳体1的外侧,轴突21上包覆设置有油封4,且油封4位于轴承3的外侧,优选的,油封4与轴突21之间设置有轴套6,轴套6与轴承3之间通过隔套7隔开。油封4外侧设置有油封端盖5,油封端盖5固定设置在空压机壳体1的侧面。油封端盖5上设置有限位凸缘50,油封4位于限位凸缘50的内侧,油封4通过限位凸缘50限位。优选的,油封端盖5外侧的端部与轴突21还设置有防尘圈8,防止灰尘进入,提高油封4寿命。优选的,油封端盖5的内侧设置有与阳转子座11内径相匹配的安装部52,便于油封端盖5的安装。油封端盖5将阳转子座11密封。轴突21、轴承3右侧、油封4左侧和油封端盖5之间构成第一空腔A,油封4右侧、油封端盖5和轴突21之间构成第二空腔B。
油封端盖5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油道51,第一油道51的第一进油口511位于限位凸缘50的上端面上,即第一进油口511位于第二空腔B内。第一油道51的第一出油口512位于油封端盖5与空压机壳体1连接的侧面上。
阴转子座12通过阴转子端盖121密封。阳转子座11和阴转子座12之间设置有第二油道13,第二油道13的第二进油口131位于空压机壳体1的侧面上,第二进油口131与第一出油口512连通。第二油道13的第二出油口132位于阴转子座12的上部。
阴转子座12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油道14,第三油道14的第三进油口141位于阴转子座12内,第三油道14的第三出油口142位于空压机壳体1的下部。空压机壳体1上还设置有进气座15,第三出油口142与进气座15之间通过回油管连接。
优选的,第一油道51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513,第一开口513位于油封端盖5的底部,第一开口513上设置有第一堵头5131,第一开口513便于清洁第一油道51。
优选的 ,第三油道14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143,第二开口143位于空压机壳体1的侧面上,第二开口143上设置有第二堵头1431,第二开口143便于清洁第三油道14。
如图4和图5所示,油封端盖5的下部设置有第四油道53,第四油道53的第四进油口531位于油封端盖5的内部下侧,且位于限位凸缘50的内侧,即位于第一空腔A内。第四油道53的第四出油口532位于油封端盖5内侧的端面上。如图6和图7所示,空压机壳体1上设置有第五油道16,第五油道16的第五进油口161与第四出油口532连通,第五油道16的第五出油口162与空压机壳体1内部的压缩腔连通。第四油道53和第五油道16用于将第一空腔A内的润滑油送回到压缩腔内。
如图3所示,油封端盖5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截流孔54,截流孔54外侧的孔径小于内侧,截流孔54位于油封4的内侧,截流孔54用于减小空压机壳体1内侧的油气混合物对油封4的压力。
一种螺杆空压机,该螺杆空压机采用上述的油封装置。
上述油封装置工作时,空压机壳体1内侧的油气混合物向右侧移动,进入第一空腔A,通常的,第四油道53和第五油道16将第一空腔A内的润滑油送回到压缩腔内。但由于油封4和阳转子2之间为旋转密封,且油封4上受到油气混合物的压力,当机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油封4会发生变形,油封4内径增大,导致第一空腔A中的润滑油会有一部分流到第二空腔B中,然后通过第一进油口511进入第一油道51,再从第一出油口512流出,通过第二进油口131进入第二油道13中,再从第二出油口132流出,进入阴转子座12内,然后向下流动进入阴转子座12的下部,再通过第三进油口141进入第三油道14,从第三出油口142流出,流出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流向进气座15,最终回到空压机壳体1的内部,从而解决漏油问题。
上述油封装置的优点是即使油封4被磨损,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一油道51、第二油道13、第三油道14和回油管最终回到空压机壳体1的内部,防止发生漏油现象。

Claims (10)

1.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壳体(1)、阳转子(2)、轴承(3)、油封(4)和油封端盖(5);
空压机壳体(1)上设置有阳转子座(11)和阴转子座(12),阳转子座(11)位于阴转子座(12)的上方;阳转子(2)通过轴承(3)转动设置在阳转子座(11)上,阳转子(2)的一端设置有轴突(21),轴突(21)延伸到空压机壳体(1)的外侧,轴突(21)上包覆设置有油封(4),且油封(4)位于轴承(3)的外侧,油封(4)外侧设置有油封端盖(5),油封端盖(5)固定设置在空压机壳体(1)的侧面;油封端盖(5)上设置有限位凸缘(50),油封(4)位于限位凸缘(50)的内侧,油封(4)通过限位凸缘(50)限位;
油封端盖(5)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油道(51),第一油道(51)的第一进油口(511)位于限位凸缘(50)的上端面上,第一油道(51)的第一出油口(512)位于油封端盖(5)与空压机壳体(1)连接的侧面上;
阳转子座(11)和阴转子座(12)之间设置有第二油道(13),第二油道(13)的第二进油口(131)位于空压机壳体(1)的侧面上,第二进油口(131)与第一出油口(512)连通;第二油道(13)的第二出油口(132)位于阴转子座(12)内;
阴转子座(12)通过阴转子端盖(121)密封;阴转子座(12)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油道(14),第三油道(14)的第三进油口(141)位于阴转子座(12)内,第三油道(14)的第三出油口(142)位于空压机壳体(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压机壳体(1)上还设置有进气座(15),第三出油口(142)与进气座(15)的进气口之间通过回油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封(4)与轴突(21)之间设置有轴套(6),轴套(6)与轴承(3)之间通过隔套(7)隔开;油封端盖(5)外侧的端部与轴突(21)还设置有防尘圈(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封端盖(5)的内侧设置有与阳转子座(11)内径相匹配的安装部(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油道(51)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513),第一开口(513)位于油封端盖(5)的底部,第一开口(513)上设置有第一堵头(5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油道(14)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143),第二开口(143)位于空压机壳体(1)的侧面上,第二开口(143)上设置有第二堵头(14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封端盖(5)的下部设置有第四油道(53),第四油道(53)的第四进油口(531)位于油封端盖(5)的内部下侧,且位于限位凸缘(50)的内侧,第四油道(53)的第四出油口(532)位于油封端盖(5)内侧的端面上;空压机壳体(1)上设置有第五油道(16),第五油道(16)的第五进油口(161)与第四出油口(532)连通,第五油道(16)的第五出油口(162)与空压机壳体(1)内部的压缩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阳转子座(11)设置有轴承座(111),轴承座(111)上设置有与空压机壳体(1)内侧的压缩腔连通的第六油道(11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压缩机的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封端盖(5)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截流孔(54),截流孔(54)外侧的孔径小于内侧;截流孔(54)位于油封(4)的内侧。
10.一种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该螺杆空压机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封装置。
CN202121797772.4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Active CN215805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7772.4U CN215805161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7772.4U CN215805161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5161U true CN215805161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7772.4U Active CN215805161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5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1543B (zh) 无油回转压缩机的转子轴密封方法和结构
CN102094845B (zh) 空气压缩机的轴封装置
CN101004173A (zh) 无储液器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CN108711997B (zh) 多功能电机轴承密封结构
CN101303016A (zh) 无油回转式压缩机的转子轴密封结构
RU2689237C2 (ru) Винтовой компрессор
CN112727761A (zh) 干式无油螺杆压缩机
CN215805161U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CN103835947A (zh) 微型封闭式三角转子压缩机
CN113685350A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及其油封装置
CN210135088U (zh) 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防泄漏装置
CN109958626B (zh) 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防泄漏装置
CN209299038U (zh) 防漏油温升的电机
CN201963591U (zh) 空气压缩机的轴封装置
CN113864186A (zh) 压缩机和空气处理设备
CN110985387B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16581U (zh) 一种车用压缩机
CN110219826B (zh) 一种矿用水泵的集装式轴封
CN202381701U (zh) 一种硅片切割机轴承箱密封装置
CN107359746B (zh) 用于压缩机的油冷电机
CN207539074U (zh) 传动润滑型水环式真空泵
JPH06201054A (ja) 真空ポンプ用軸封装置
CN212959112U (zh) 一种带回油功能和多重密封的氢气循环泵
CN215673598U (zh) 一种空压机及其出轴端的双油封密封结构
CN216842218U (zh) 一种螺杆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