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2869U - 板材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板材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2869U
CN215802869U CN202122051117.0U CN202122051117U CN215802869U CN 215802869 U CN215802869 U CN 215802869U CN 202122051117 U CN202122051117 U CN 202122051117U CN 215802869 U CN215802869 U CN 215802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nting
leveling
fixe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11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思梦
张琴琴
刘健
于长涛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11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2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2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2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材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板材和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与第一板材固定,第二安装件用于与墙体固定,第二安装件还与第一安装件连接,第一安装件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一板材限位配合。该板材安装结构,第一安装件与第一板材固定,通过限位部与第一板材限位配合,从而保证第一板材相对第一安装件的安装精度;而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固定,第二安装件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板材与墙体之间的安装,使得限位部的设置相当于保证了第一板材相对墙体的位置精度;同时,相比湿贴法和干挂法,装配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从而降低了装配成本。

Description

板材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通常会涉及到板材的安装,例如在对室内装修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装饰板与墙体之间的安装,装饰板安装到墙体之后,一方面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遮挡墙壁上的走线及管道等结构。
通常采用湿贴法或干挂法将装饰板安装到墙体上。然而,湿贴法的施工进度慢,施工粉尘大,容易造成较多污染;干挂法需要龙骨基层调平,不仅工序复杂,而且装配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板材安装结构;该板材安装结构装配简单,操作方便,装配成本低。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板材;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板材固定,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与墙体固定,所述第二安装件还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板材限位配合。
上述板材安装结构,第一安装件与第一板材固定,通过限位部与第一板材限位配合,从而保证第一板材相对第一安装件的安装精度;而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固定,第二安装件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板材与墙体之间的安装,使得限位部的设置相当于保证了第一板材相对墙体的位置精度;同时,相比湿贴法和干挂法,装配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从而降低了装配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板材的朝向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所述限位部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顶部限位配合。
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板材的朝向墙体的一侧固定,从而限定第一板材沿墙体朝第一板材方向的运动,而限位部与第一板材的顶部限位配合,从而限定第一板材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而保证第一板材的安装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顶部抵接配合。
限位部为与第一固定板平行的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板材的顶部板面贴合,不仅装配方便,而且通过面接触更好的实现对第一板材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呈夹角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墙体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
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实现可拆卸固定,进而完成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可拆卸装配,实现第一板材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和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长度方向平行;
或/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长度方向垂直。
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条形孔,且第一安装孔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安装孔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进行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装配时,能够更加灵活的实现位置调整,从而极大的加快装配进度并提高装配灵活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有至少一个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距。
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连接的时候,如果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则可以利用第一垫片进行填平,以实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满足不同安装环境下的装配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安装结构还包括:
第二板材;
调平组件,所述调平组件包括第一调平板、第二调平板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调平板和墙体,所述第一调平板还与所述第一板材固定,所述第二调平板与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均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板材的板面和所述第二板材的板面相平。
第二固定件将第一调平板与墙体连接,而第一调平板与第一板材固定;同时,第二调平板将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墙体之间的连接;第一调平板和第二调平板的设置使得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板面处于相平的位置,保证装配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墙体,所述第二端不超出所述第一调平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板材一侧的板面。
第二固定件的第二端不超出第一调平板的朝向第一板材一侧的板面,从而使得第一调平板的板面能够与第二板材的背部板面贴合相平,进而保证第一板材的板面和第二板材的板面相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平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设有至少一个并设在所述第一调平板和所述墙体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平板和所述墙体之间的间距。
若第一调平板和墙体之间的间距较小,则设置一个或少数几个第二垫片即可,若第一调平板与墙体之间的间距较大,则多设置几个第二垫片,以满足不同的安装环境和装配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平板和所述第二调平板在纵向方向错开设置。
第一调平板和第二调平板之间在纵向方向上呈间隔设置,使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连接受力更加均衡,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一调平板、第二调平板、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相互卡位保证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板面相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以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板材、墙体和安装组件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板材、墙体和安装组件的装配结构正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5为图3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7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件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8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件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调平组件的装配结构图;
图10为图9实施例中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墙体和第一调平板的装配图;
图11为图9实施例中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墙体和第二调平板的装配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墙体;210、第一板材;220、第二板材;310、第一安装件;311、第一安装板;312、第一固定板;3121、第一安装孔;313、限位部;320、第二安装件;321、第二安装板;322、第二固定板;3221、第二安装孔;330、第一固定件;340、第一垫片;351、第一连接件;352、第二连接件;410、第一调平板;420、第二调平板;430、第二固定件;440、第二垫片;451、第三连接件;452、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照图1和图2,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板材210和安装组件。其中:
第一板材210可以是装饰板,如UHPC墙面装饰板,UHPC板由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UHPC的全称为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也称作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超高的耐久性和超高的力学性能。UHPC墙面装饰板由于具备超高的性能,因而可以在板面进行各种表面处理工艺,进而做出各种精美细腻的纹理图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310和第二安装件320,所述第一安装件310与所述第一板材210固定,所述第二安装件320用于与墙体100固定,所述第二安装件320还与所述第一安装件310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310设有限位部313,所述限位部313与所述第一板材210限位配合。
该板材安装结构,第一安装件310与第一板材210固定,通过限位部313与第一板材210限位配合,从而保证第一板材210相对第一安装件310的安装精度;而第一安装件310与第二安装件320固定,第二安装件320固定在墙体100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板材210与墙体100之间的安装,使得限位部313的设置相当于保证了第一板材210相对墙体100的位置精度;同时,相比湿贴法和干挂法,装配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从而降低了装配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至图5,所述第一安装件310包括第一安装板311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11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固定板312,所述第一安装板311与所述第一板材210的朝向所述墙体100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312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0固定,所述限位部313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311上,所述限位部313与所述第一板材210的顶部限位配合。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固定板312与第一板材210的朝向墙体100的一侧固定,从而限定第一板材210沿墙体100朝第一板材210方向的运动,而限位部313与第一板材210的顶部限位配合,从而限定第一板材210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而保证第一板材210的安装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一安装板31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2垂直设置,所述限位部313为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2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板材210的顶部抵接配合。
限位部313为与第一固定板312平行的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板材210的顶部板面贴合,不仅装配方便,而且通过面接触更好的实现对第一板材210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至图8,所述第二安装件320包括第二安装板321和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1呈夹角连接的第二固定板322,所述第二安装板321与所述墙体100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32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2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第一固定板312设有第一安装孔3121,所述第二固定板322设有第二安装孔3221,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30,所述第一固定件33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221将所述第一固定板31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2固定。
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通过第一固定件330实现可拆卸固定,进而完成第一安装件310和第二安装件320的可拆卸装配,实现第一板材210与墙体100之间的连接和固定。
可选地,第一固定件330包括螺栓和与螺栓配合的螺母,从而通过第一安装孔3121、第二安装孔3221实现将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固定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5,所述第一安装孔3121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孔312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板材210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第二安装孔3221为条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3221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板材210的长度方向垂直。
第一安装孔3121和第二安装孔3221均为条形孔,且第一安装孔312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安装孔3221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进行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的装配时,能够更加灵活的实现位置调整,实现第一板材210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快速调平,从而极大的加快装配进度并提高装配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340,所述第一垫片340设有至少一个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1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2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板31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2之间的间距。
在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进行连接的时候,如果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则可以利用第一垫片340进行填平,以实现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22之间的连接,满足不同安装环境下的装配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第一安装件310可以是L型板,第二安装件320可以是镀锌角铁。第一安装件310上的限位部313朝远离墙体100的一侧延伸(或朝第一板材210的一侧延伸),限位部313的下板面与第一板材210的顶部板面贴合限位,从而限制第一板材210在竖向上的位置,而第一板材210与第一安装板311贴合,从而限定第一板材21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第一板材210的朝向墙体1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安装板311利用第一连接件351并通过第一固定孔实现与第一板材210的固定;墙体100的朝向第一板材2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安装板321利用第二连接件352并通过第二固定孔实现与墙体100的固定。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351和第二连接件352可以是紧固螺钉或膨胀螺丝或紧固螺丝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至图11,所述板材安装结构还包括:
第二板材220;
调平组件,所述调平组件包括第一调平板410、第二调平板420和第二固定件430,所述第二固定件430连接所述第一调平板410和墙体100,所述第一调平板410还与所述第一板材210固定,所述第二调平板420与所述第一板材210和所述第二板材220均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板材210的板面和所述第二板材220的板面相平。
第二固定件430将第一调平板410与墙体100连接,而第一调平板410与第一板材210固定;同时,第二调平板420将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板材210、第二板材220和墙体100之间的连接;第一调平板410和第二调平板420的设置使得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的板面处于相平的位置,保证装配精度。
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左右相邻设置。第二板材220可以和第一板材210是相同的板,如均可以是UHPC墙面装饰板,调平组件的作用是将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连接为一体并与墙体100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所述第二固定件4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墙体100,所述第二端不超出所述第一调平板410的朝向所述第一板材210一侧的板面。
第二固定件430的第二端不超出第一调平板410的朝向第一板材210一侧的板面,从而使得第一调平板410的板面能够与第二板材220的背部板面贴合相平,进而保证第一板材210的板面和第二板材220的板面相平。
如图10所示的视角下,第二固定件430的第一端为上端,第二固定件430的第二端为下端。由图10可以看出,第二固定件430的上端穿过第一调平板410并深入墙体100内与墙体100建立连接关系,而第二固定件430的下端与第一调平板410的下板面(即朝向第一板材210的板面或第二板材220的板面)相平,一方面避免第二固定件430凸出第一调平板410造成干涉,另一方面使得第一调平板410的板面能够与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相贴合,保证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的相平。
可选地,第二固定件430为沉头膨胀螺栓。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所述调平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440,所述第二垫片440设有至少一个并设在所述第一调平板410和所述墙体100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平板410和所述墙体100之间的间距。
若第一调平板410和墙体100之间的间距较小,则设置一个或少数几个第二垫片440即可,若第一调平板410与墙体100之间的间距较大,则多设置几个第二垫片440,以满足不同的安装环境和装配要求。
如图10所示,第一调平板410和墙体100之间大致设有三个第二垫片44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述第一调平板410和所述第二调平板420在纵向方向错开设置。
第一调平板410和第二调平板420之间在纵向方向上呈间隔设置,使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之间的连接受力更加均衡,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一调平板410、第二调平板420、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之间的相互卡位保证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之间的板面相平。
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调平板410的左侧与第一板材210固定,第二调平板420的右侧与第二板材220固定。当第一板材210通过第一安装件310和第二安装件320吊装固定到墙体100上之后,第二板材220放置到大致与第一板材210平齐的位置,此时,第一调平板410的右侧延伸到第二板材220的部分能够保证第二板材220不会朝墙体100的内侧(即靠近墙体100的一侧)移动,而第二调平板420的左侧延伸到第一板材210的部分又能够保证第二板材220不会朝墙体100的外侧(即远离墙体100的一侧)移动,相当于通过互相卡合,实现了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的自调平,之后,再使第一板材210与第二调平板420固定,且还可以将第二板材220与第一调平板410也进一步固定。如此设置,无需现场湿法作业,施工更加环保。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至图11,第一调平板410通过第三连接件451与第一板材210固定;第二调平板420通过第四连接件452与第二板材220固定,当然,第二调平板420还可以通过第五连接件与第一板材210固定,从而使第二调平板420与第一板材210和第二板材220均固定。
可选地,第三连接件451、第四连接件452和第五连接件均可以是膨胀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材;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板材固定,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与墙体固定,所述第二安装件还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板材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板材的朝向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所述限位部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顶部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顶部抵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呈夹角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墙体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长度方向平行;
或/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板材的长度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有至少一个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安装结构还包括:
第二板材;
调平组件,所述调平组件包括第一调平板、第二调平板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调平板和墙体,所述第一调平板还与所述第一板材固定,所述第二调平板与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均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板材的板面和所述第二板材的板面相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墙体,所述第二端不超出所述第一调平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板材一侧的板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设有至少一个并设在所述第一调平板和所述墙体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平板和所述墙体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平板和所述第二调平板在纵向方向错开设置。
CN202122051117.0U 2021-08-27 2021-08-27 板材安装结构 Active CN215802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1117.0U CN215802869U (zh) 2021-08-27 2021-08-27 板材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1117.0U CN215802869U (zh) 2021-08-27 2021-08-27 板材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2869U true CN215802869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1117.0U Active CN215802869U (zh) 2021-08-27 2021-08-27 板材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2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04779B1 (ko) 리브홈 형강 및 그의 연결부재
CN111236465A (zh) 一种墙体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15802869U (zh) 板材安装结构
CN211341293U (zh) 隔墙
CN214144214U (zh) 一种轻钢龙骨隔音结构
CN210482865U (zh) 一种带调平系统的墙饰面安装结构
KR20170119093A (ko) 건물 벽체
CN112982880A (zh) 一种装配式点式连接墙体结构
CN210976169U (zh) 一种墙体装配结构
CN112814215A (zh) 一种隔墙及墙体安装结构
CN211341540U (zh) 一种瓷砖连接架及其瓷砖结构
CN112814209A (zh) 一种墙体顶部连接件及墙体连接结构
CN112064966A (zh) 一种新型瓷砖复合板结构及安装方法
JP4448227B2 (ja) 間仕切り壁用下地材や天井用下地材等の下地材を梁に取付ける構造
CN108301535B (zh) 一种隔墙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9952543U (zh) 龙骨组件及装配式磁吸内装墙面系统
CN217812129U (zh) 一种龙骨组件及井道墙
CN215484325U (zh) 一种墙板快速安装结构
CN210482839U (zh) 一种环保装修铝板
CN218149431U (zh) 一种用于墙板的安装结构
CN219431095U (zh) 竖龙骨及装配式隔墙
CN214329493U (zh) 一种幕墙的安装结构
CN220790420U (zh) 装配式铺挂墙面
CN209990053U (zh) 一种防潮免基层墙板
CN220686594U (zh) 一种集成墙板用安装构件和装配式装修墙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