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3588U -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 Google Patents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3588U
CN215793588U CN202121177533.9U CN202121177533U CN215793588U CN 215793588 U CN215793588 U CN 215793588U CN 202121177533 U CN202121177533 U CN 202121177533U CN 215793588 U CN215793588 U CN 215793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grounding
bracke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775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宜松
梁信普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775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3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3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3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接地结构包括:支架;需接地件,需接地件设置在支架上,需接地件与支架电连接;纵梁组件,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纵梁组件与支架电连接。本申请通过需接地件和支架电连接,再将支架和纵梁组件电连接,能够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Description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卸车整车线束和管路较多,而车架纵梁两侧空间非常有限,在电动自卸车纵梁刮漆后接地,刮漆本身会损伤车架涂层保护,刮漆过程也容易损坏纵梁内侧走线;各个高压系统单独接地,造成纵梁接地点多,接地线长,布置混乱;车架左右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造成车架左右纵梁电腐蚀程度差异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结构。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卸车。
为实现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包括:支架;需接地件,需接地件设置在支架上,需接地件与支架电连接;纵梁组件,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纵梁组件与支架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接地结构,包括支架、需接地件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与支架电连接,支架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设置在支架上,需接地件与支架电连接。支架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电连接。需接地件通过支架、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和支架电连接,再将支架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第一纵梁与支架电连接;第二纵梁,第二纵梁与第一纵梁间隔设置,第二纵梁与支架电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由于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会导致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大,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支架分出两个接地点,分别与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
上述技术方案中,需接地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技术方案中,需接地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通过与支架电连接、支架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分别与支架电连接、支架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接地结构还包括:第一接地线,第一接地线的一端与一个需接地件连接,第一接地线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需接地件与支架通过第一接地线电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地结构还包括第一接地线,第一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需接地件、支架连接。通过第一接地线可以实现需接地件与支架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地线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地线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于一个第一接地线连接一个需接地件与支架,需接地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因此第一接地线的数量与需接地件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需接地件通过支架、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和电机控制器。
在本技术方案中,需接地件与支架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电连接,需接地件通过支架、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上述技术方案中,接地结构还包括:第二接地线,第二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第一纵梁连接,支架与第一纵梁通过第二接地线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第二纵梁连接,支架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三接地线电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地结构还包括第二接地线和第三接地线。需接地件与支架通过第一接地线电连接。支架与第一纵梁通过第二接地线电连接。支架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三接地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接地线、第二接地线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需接地件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接地线与第一纵梁远离第二纵梁的一面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接地线与第一纵梁远离第二纵梁的一面连接。由于整车线束和管路较多,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空间有限,第二接地线与第一纵梁远离第二纵梁的一面连接,可以节约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的空间,使更多的空间用于线束和管路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远离第一纵梁的一面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远离第一纵梁的一面连接。由于整车线束和管路较多,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空间有限,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远离第一纵梁的一面连接,可以节约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的空间,使更多的空间用于线束和管路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接地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与第二接地线;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接地线与第一纵梁;第三紧固件,第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与第三接地线;第四紧固件,第四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
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地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其中,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与第二接地线。第二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接地线与第一纵梁。第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与第三接地线。第四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二接地线,可以实现支架与第一纵梁电连接。通过第三紧固件、第四紧固件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支架与第二纵梁电连接。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可以预装在支架上,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预装在第一纵梁、第二纵梁上,从而清晰固定点,避免车架刮漆导致的损伤,简化接地装配工序,提高接地线安装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和\或第二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和\或第三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和\或第四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可以是拉铆螺母。拉铆螺母可以预装在支架和第一纵梁、第二纵梁上,从而清晰固定点,简化接地装配工序。装车时,先刮一下拉铆螺母表面,破除电泳漆,再连接接线端子,可以避免车架刮漆导致的损伤。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导电;和\或第二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导电;和\或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导电。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导电,通过第一接地线两端的接线端子与需接地件、支架接触,可以实现需接地件和支架电连接。第二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导电,通过第二接地线两端的接线端子与支架、第一纵梁接触,可以实现支架和第一纵梁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导电,通过第三接地线两端的接线端子与支架、第二纵梁接触,可以实现支架和第二纵梁电连接。
为实现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动自卸车,包括:车架;如本申请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接地结构,设于车架上。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动自卸车,包括车架和如本申请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接地结构,因而其具有如本申请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接地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接地结构设于车架上,用于需接地件的接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拉铆螺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拉铆螺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自卸车的结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接地结构;110:支架;120:需接地件;130:第一纵梁;140:第二纵梁;150:第一接地线;160:第二接地线;170:拉铆螺母;180:接线端子;20:电动自卸车;2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110。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20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110。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由于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会导致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大,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支架110分出两个接地点,分别与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110。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由于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会导致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大,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支架110分出两个接地点,分别与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
进一步地,接地结构1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第一接地线150的一端与一个需接地件120连接,第一接地线150的另一端与支架110连接,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电连接。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一纵梁130连接,支架110与第一纵梁130通过第二接地线160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二纵梁连接,支架110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三接地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需接地件120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于一个第一接地线150连接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需接地件12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因此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与需接地件120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110。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由于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会导致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大,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支架110分出两个接地点,分别与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
进一步地,接地结构1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第一接地线150的一端与一个需接地件120连接,第一接地线150的另一端与支架110连接,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电连接。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一纵梁130连接,支架110与第一纵梁130通过第二接地线160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二纵梁连接,支架110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三接地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需接地件120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于一个第一接地线150连接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需接地件12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因此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与需接地件120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第二接地线160与第一纵梁130远离第二纵梁的一面连接。由于整车线束和管路较多,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之间空间有限,第二接地线160与第一纵梁130远离第二纵梁的一面连接,可以节约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之间的空间,使更多的空间用于线束和管路布置。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110。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由于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会导致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大,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支架110分出两个接地点,分别与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
进一步地,接地结构1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第一接地线150的一端与一个需接地件120连接,第一接地线150的另一端与支架110连接,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电连接。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一纵梁130连接,支架110与第一纵梁130通过第二接地线160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二纵梁连接,支架110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三接地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需接地件120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于一个第一接地线150连接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需接地件12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因此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与需接地件120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第二接地线160与第一纵梁130远离第二纵梁的一面连接。由于整车线束和管路较多,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之间空间有限,第二接地线160与第一纵梁130远离第二纵梁的一面连接,可以节约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之间的空间,使更多的空间用于线束和管路布置。
进一步地,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远离第一纵梁130的一面连接。由于整车线束和管路较多,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之间空间有限,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远离第一纵梁130的一面连接,可以节约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之间的空间,使更多的空间用于线束和管路布置。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110。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由于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会导致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大,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支架110分出两个接地点,分别与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
进一步地,接地结构1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第一接地线150的一端与一个需接地件120连接,第一接地线150的另一端与支架110连接,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电连接。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一纵梁130连接,支架110与第一纵梁130通过第二接地线160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二纵梁连接,支架110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三接地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需接地件120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于一个第一接地线150连接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需接地件12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因此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与需接地件120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接地结构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其中,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110与第二接地线160。第二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接地线160与第一纵梁130。第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110与第三接地线。第四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二接地线160,可以实现支架110与第一纵梁130电连接。通过第三紧固件、第四紧固件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支架110与第二纵梁电连接。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可以预装在支架110上,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预装在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上,从而清晰固定点,避免车架200刮漆导致的损伤,简化接地装配工序,提高接地线安装效率。
实施例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上设有支架110,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需接地件120和纵梁组件。通过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需接地件120实现接地。具体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支架110上,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设置在纵梁组件上,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通过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再将支架110和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减少纵梁组件上的接地点,采用更短的接地线,优化接地线布置,避免布置混乱。
其中,需接地件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接地。多个需接地件120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支架110与纵梁组件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需接地件120接地。
可以理解,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电连接,纵梁组件与支架110电连接,需接地件120通过支架110、纵梁组件实现接地。需接地件120可以是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电机控制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纵梁组件包括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间隔设置,用于共同支撑支架110。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分别与支架110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减小,提高车架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由于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接地点布置不均衡,会导致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大,第一纵梁130与第二纵梁对称设置,支架110分出两个接地点,分别与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的电腐蚀程度差异。
进进一步地,接地结构10还包括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第一接地线150的一端与一个需接地件120连接,第一接地线150的另一端与支架110连接,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电连接。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一纵梁130连接,支架110与第一纵梁130通过第二接地线160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10、第二纵梁连接,支架110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三接地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接地线150、第二接地线160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需接地件120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于一个第一接地线150连接一个需接地件120与支架110,需接地件12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因此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与需接地件120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接地结构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其中,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110与第二接地线160。第二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接地线160与第一纵梁130。第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支架110与第三接地线。第四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三接地线与第二纵梁。通过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二接地线160,可以实现支架110与第一纵梁130电连接。通过第三紧固件、第四紧固件和第三接地线,可以实现支架110与第二纵梁电连接。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可以预装在支架110上,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预装在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上,从而清晰固定点,避免车架200刮漆导致的损伤,简化接地装配工序,提高接地线安装效率。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可以是拉铆螺母170。拉铆螺母170可以预装在支架110上,从而清晰固定点,简化接地装配工序。装车时,先刮一下拉铆螺母170表面,破除电泳漆,再连接接线端子180,可以避免支架110刮漆导致的损伤。第二紧固件可以是拉铆螺母170。拉铆螺母170可以预装在第一纵梁130上,从而清晰固定点,简化接地装配工序。装车时,先刮一下拉铆螺母170表面,破除电泳漆,再连接接线端子180,可以避免第一纵梁130刮漆导致的损伤。第三紧固件可以是拉铆螺母170。拉铆螺母170可以预装在支架110上,从而清晰固定点,简化接地装配工序。装车时,先刮一下拉铆螺母170表面,破除电泳漆,再连接接线端子180,可以避免支架110刮漆导致的损伤。第四紧固件可以是拉铆螺母170。拉铆螺母170可以预装在第二纵梁上,从而清晰固定点,简化接地装配工序。装车时,先刮一下拉铆螺母170表面,破除电泳漆,再连接接线端子180,可以避免第二纵梁刮漆导致的损伤。
实施例9:
如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第一接地线150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
在该实施例中,一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通过第一接地线150两端的接线端子180与需接地件120、支架110接触,可以实现需接地件120和支架110电连接。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通过第二接地线160两端的接线端子180与支架110、第一纵梁130接触,可以实现支架110和第一纵梁130电连接。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通过第三接地线两端的接线端子180与支架110、第二纵梁接触,可以实现支架110和第二纵梁电连接。
实施例10: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动自卸车20,包括车架20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接地结构10。接地结构10设于车架200上。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卸车20,包括车架20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接地结构10,因而其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接地结构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接地结构10设于车架200上,用于需接地件120的接地。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卸车20,包括车架200和接地结构10。接地结构10包括支架110、多个需接地件120、纵梁组件。先将多个需接地件120(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电机控制器、高压盒等)的接地连接到支架110,再将支架110连接到纵梁组件。支架110分出两个接地点,左右侧各一个,分别连接到车架200的第一纵梁130和第二纵梁。电泳之前,在第一纵梁130、第二纵梁和支架110先装好拉铆螺母170(或铆接螺栓),接地时只需将接线端子180连接到拉铆螺母170即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分层接地,优化接地线布置,采用更短的接地线。
2.采用对称布置,降低单侧车架200纵梁的电腐蚀。
3.采用预装拉铆螺母170(或铆接螺栓),避免车架200刮漆导致的损伤,简化接地装配工序。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10);
需接地件(120),所述需接地件(120)设置在所述支架(110)上,所述需接地件(120)与所述支架(110)电连接;
纵梁组件,所述纵梁组件上设有所述支架(110),所述纵梁组件与所述支架(11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包括:
第一纵梁(130),所述第一纵梁(130)与所述支架(110)电连接;
第二纵梁(140),所述第二纵梁(140)与所述第一纵梁(13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纵梁(140)与所述支架(11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纵梁(130)与所述第二纵梁(140)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需接地件(12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结构还包括:
第一接地线(150),所述第一接地线(150)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需接地件(120)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线(15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10)连接,所述需接地件(120)与所述支架(110)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线(15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地线(15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需接地件(120)通过所述支架(110)、所述纵梁组件实现接地;
所述需接地件(120)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压电控总成、压缩机、高压盒和电机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结构还包括:
第二接地线(160),所述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110)、所述第一纵梁(130)连接,所述支架(110)与所述第一纵梁(130)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线(160)电连接;
第三接地线,所述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110)、所述第二纵梁(140)连接,所述支架(110)与所述第二纵梁(140)通过所述第三接地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线(160)与所述第一纵梁(130)远离所述第二纵梁(140)的一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地线与所述第二纵梁(140)远离所述第一纵梁(130)的一面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结构还包括:
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10)与所述第二接地线(160);
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线(160)与所述第一纵梁(130);
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10)与所述第三接地线;
第四紧固件,所述第四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接地线与所述第二纵梁(1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170);和\或
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170);和\或
所述第三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170);和\或
所述第四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17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地线(150)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所述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和\或
所述第二接地线(160)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所述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和\或
所述第三接地线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180),所述接线端子(180)用于导电。
14.一种电动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200);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结构,设于所述车架(200)上。
CN202121177533.9U 2021-05-28 2021-05-28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Active CN215793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7533.9U CN215793588U (zh) 2021-05-28 2021-05-28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7533.9U CN215793588U (zh) 2021-05-28 2021-05-28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3588U true CN21579358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77533.9U Active CN215793588U (zh) 2021-05-28 2021-05-28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3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34956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motor control unit in a hybrid vehicle
CN102951006B (zh) 车辆用逆变器安装结构
CN102458893B (zh) 车身结构
CN215793588U (zh) 接地结构和电动自卸车
CN109177939A (zh) 电动汽车的副电池更换组件以及更换方法
CN219544890U (zh) 一种电动轻卡物流车的车架
CN219191973U (zh)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116513314A (zh) 一体式车架动力电池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213892144U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托架以及车辆
CN112278075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结构
CN214874640U (zh) 一种汽车高压分线盒
CN213861829U (zh) 一种内嵌式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211055076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器系统接地共地的装置
CN211685319U (zh) 托架、托架组件及托架安装系统
CN221188750U (zh) 一种电驱桥汽车车架内侧双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
CN112319199A (zh) 用于汽车的高压电池托架
CN217022163U (zh) 车辆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1347329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气元件集成装置
CN210437119U (zh) 汽车电器支撑结构
CN220544474U (zh) 汇流连接装置、汇流柜及储能系统
CN220341418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0706917U (zh) 一种后置增程器的新能源商用车
CN216468100U (zh) 高低压线束分区设置的新能源汽车机舱及新能源汽车
CN216861162U (zh) 悬置结构、车架及车辆
CN218906939U (zh) 新能源重卡前置充电插座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