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1241U - 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1241U
CN215791241U CN202121287822.4U CN202121287822U CN215791241U CN 215791241 U CN215791241 U CN 215791241U CN 202121287822 U CN202121287822 U CN 202121287822U CN 215791241 U CN215791241 U CN 215791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insert
mold
die
cavit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78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78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1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1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1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第一模体具有第一模腔壁部,第二模体具有第二模腔壁部,第二模腔壁部和第一模腔壁部围成成型模具的成型模腔,第一模腔壁部包括第一成型面,第一成型面面向第二模腔壁部设置,第二模腔壁部包括与第一成型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面;第一镶针,第一镶针设置于第一模体,第一镶针的一端沿朝向第二成型面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模腔壁部抵接,其中第一镶针与第二模体之间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成型模具,能够避免导光板在与第一镶针脱离时由于导光板温度下降过多导致通孔处被第一镶针拉伤的情况,提高了导光板的通孔处的拉拔力,进而提高了导光板的质量。

Description

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导光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朝向全面屏的发展,显示屏幕也出现了挖孔屏等新设计。挖孔屏即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屏上开设有屏幕盲孔,其中手机的摄像头装设于屏幕盲孔中。挖孔屏中具有导光板,挖孔屏在生产时需要在导光板上形成通孔。目前,导光板一般通过注塑压缩工艺制备形成,即将原料注入成型模具中且通过成型模具压缩成型。现有的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模具的成型模腔位于动模,动模中设有镶针,且镶针伸入成型模腔中用于在压缩成型的导光板上形成通孔。在制备导光板时,在动模和定模尚未完全合模之前注入原料至成型模腔中,然后通过动模和定模的合模将成型模腔中的原料进行压缩成型以制成导光板。在60~80℃的脱离温度对导光板进行脱模时,首先将动模和定模分离,此时导光板位于动模的成型模腔中,然后先将导光板的四周边缘进行脱模且在四周边缘脱模结束后再将导光板与镶针之间进行脱模。
然而,由于在对导光板与镶针之间进行脱模时,导光板的温度已经下降至40℃左右,此时将导光板与镶针进行脱模容易导致导光板的通孔处被镶针拉伤,导致导光板的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成型模具。
本申请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包括:
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第一模体具有第一模腔壁部,第二模体具有第二模腔壁部,第二模腔壁部和第一模腔壁部围成成型模具的成型模腔,第一模腔壁部包括第一成型面,第一成型面面向第二模腔壁部设置,第二模腔壁部包括与第一成型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面;
第一镶针,第一镶针设置于第一模体,第一镶针的一端沿朝向第二成型面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模腔壁部抵接,其中第一镶针与第二模体之间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成型模腔的深度大于第一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成型模腔的深度。
进一步地,第一镶针可伸缩地设置于第一模体,且第一镶针的最大伸出长度大于第二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成型模腔的深度。
进一步地,第一模体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与第一镶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模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镶件,第一镶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内腔,第一镶件靠近第二模腔壁部的侧面为第一成型面,第一镶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成型面,第一镶针和弹性件均安装于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与第一镶针导向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镶针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模体,成型模具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模体,驱动装置与第一镶件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镶针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模体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镶件,第二镶件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内腔,第二壳体包括开口部,第二镶件面向开口部的的侧面为第二成型面;
第二镶件中设置有第二镶针,第二镶针靠近开口部的一端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镶针抵接配合第二抵接面,第二成型面露出第二抵接面,其中第二抵接面的硬度大于第二成型面的硬度。
进一步地,第二镶件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延伸至第二成型面,第二镶针安装于第二安装孔,且第二抵接面位于第二成型面远离第一成型面的一侧或者第二抵接面与第二成型面平齐,其中第二抵接面的周向边缘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镶针上包括与第二抵接面抵接配合的第一抵接面,第一抵接面在沿抵接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抵接面中。
进一步地,第一模体为动模和定模中的一个,第二模体为动模和定模中的另一个。
本申请提供的成型模具,通过第一模体设置第一镶针,第一镶针的一端沿朝向第二成型面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模腔壁部抵接,第一镶针与第二模体之间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能够在对导光板脱模时使得导光板的通孔与第一镶针之间的脱离得以提前,避免导光板在与第一镶针脱离时由于导光板温度下降过多导致通孔处被第一镶针拉伤的情况,提高了导光板的通孔处的拉拔力,进而提高了导光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分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型模具进行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型模具进行注料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型模具完成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与第一镶件脱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与第一模体脱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附图1-2,本申请提供的成型模具用于制备具有通孔610的成型件,成型件可以为具有通孔610的导光板600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例如,成型模具还可以用于制备具有通孔610的注塑膜层。具有通孔610的导光板600可以用于制备挖孔屏。为了简明,下文中的成型件均以导光板600进行阐述。
请继续参考附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包括:
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第一模体100具有第一模腔壁部,第二模体200具有第二模腔壁部,第二模腔壁部和第一模腔壁部围成成型模具的成型模腔10,第一模腔壁部包括第一成型面122,第一成型面122面向第二模腔壁部设置,第二模腔壁部包括与第一成型面122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面212;
第一镶针300,第一镶针300设置于第一模体100,第一镶针300的一端沿朝向第二成型面212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模腔壁部抵接,其中第一镶针300与第二模体200之间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以使第一镶针300脱离成型件。
在本实施例中,成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包括配合的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第一模体100具有第一模腔壁部,第二模体200具有第二模腔壁部,第二模腔壁部和第一模腔壁部围设形成模具的成型模腔10,成型模腔10可对位于其中的熔融状原料进行压缩成型处理以制备出导光板600。第一模腔壁部包括第一成型面122,第一成型面122面向第二模腔壁部设置,第二模腔壁部包括与第一成型面122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面212。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镶针300,第一镶针300设置于第一模体100,其中第一镶针300的一端沿朝向第二成型面212的方向延伸出第一成型面122且伸出端310与第二模腔壁部抵接,如此设置能够在成型模具制备导光板600时,注入成型模腔10的熔融状原料可以包裹第一镶针300的外周面以在第一镶针300处形成通孔610,进而制备出具有通孔610的导光板600。第一镶针300与第二模体200之间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且通过第一镶针300与第二模体200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第一镶针300脱离成型件,如此设置能够在对导光板600脱模时使得导光板600的通孔610与第一镶针300之间的脱离得以提前,例如在对导光板600的四周边缘脱模之前或者在对导光板600四周边缘脱模的同时等,避免导光板600在与第一镶针300脱离时由于导光板600温度下降过多导致通孔610处被第一镶针300拉伤的情况,提高了导光板600的通孔610处的拉拔力,进而提高了导光板600的质量。
其中,第一镶针300的形状可根据导光板600上通孔610的形状进行匹配设置,例如为圆柱结构或者棱柱结构等等。第一镶针3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上,以使制备出的导光板600具有一个以上的通孔610。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通过对熔融状的原料进行压缩成型,能够使得熔融状的原料会受到模具的压缩方向上强大挤压力且形成取向重排,降低导光板600的内应力,进而提高了导光板600的力学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第二模腔壁部和第一模腔壁部所围成的成型模腔10,并不仅限于用于存放用于制备成型件的原料,还可以用于存放镶针等嵌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成型模腔10的深度大于第一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成型模腔10的深度。
本实施例给出了通过第一镶针300与第二模体200之间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以使第一镶针300脱离成型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地:第一模腔壁部形成有第一成型模腔部,第二模腔壁部形成有第二成型模腔部201,第二成型模腔部201的深度大于第一成型模腔部的深度,即导光板600与第一模腔壁部的接触面积大于导光板600与第二模腔壁部的接触面积,如此能够使得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在分模时导光板600位于第二成型模腔部201(也即导光板600位于第二模体200)。又由于第一镶针300位于第一模体100上,在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分离时便可自动实现第一镶针300脱离导光板600,也即实现了第一镶针300与导光板600之间的脱离顺序先于导光板600的四周边缘脱模,所以导光板600在与第一镶针300脱离时温度降低量小,此时导光板600具有较好的弹力,能够使得导光板600与第一镶针300之间进行脱模时第一镶针300难以在导光板600的通孔610处形成拉伤,提高了导光板600的通孔610处的拉拔力,进而提高了导光板600的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成型模腔部的深度小于第二成型模腔部201的深度,也即第一成型模腔部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0。其中,第一成型模腔部的深度大于0时,此时第一成型模腔部为具有一定的深度的腔体状。第一成型模腔部的深度为0时,此时第一模腔壁部为平面状,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成型模具所制备导光板600的外周面不存在分模线,提高导光板600的质量。如附图1-2所示,第一模腔壁部为平面状,且第一模腔壁部的壁面为第一成型面12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镶针300可伸缩地设置于第一模体100,且第一镶针300的最大伸出长度大于第二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成型模腔10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镶针300相对第一模体100可伸缩地设置,以改变第一镶针300的伸出长度。其中,第一镶针300的最大伸出长度大于第二成型模腔部201的深度,即伸出端310的最大伸出长度大于第二成型模腔部201的深度,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在向成型模腔10中注入原料之前使得伸出端310抵接第二模腔壁部,进而在成型的导光板600上形成通孔610。
具体地: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在沿合模方向移动时,伸出端310穿入第二成型模腔部201中且穿入的深度越来越深,直至伸出端310与第二模腔壁部抵接且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之间留有注料间隙500,熔融状的原料可在此时通过注料间隙500注入第一模腔壁部和第二模腔壁部之间。然后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继续移动时,第一镶针300在第二模体200的抵压作用下进行回缩,直至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完全合模,此时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之间不存在注料间隙500。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在分离移动期间,第一模体100会带动第一镶针300脱离位于第二模体200的导光板600,期间第一镶针300可进行复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设有弹性件400,弹性件400与第一镶针3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设有弹性件400,弹性件400与第一镶针300连接,弹性件400利用自身的弹性实现第一镶针300的伸缩,结构简单且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其中,弹性件400可以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柱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一镶件120,第一镶件12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的内腔,第一镶件120靠近第二模腔壁部的侧面为第一成型面122,第一镶件12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1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成型面122,第一镶针300和弹性件400均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21,且第一安装孔121的内壁面与第一镶针300导向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一镶件120,第一壳体110具有内腔,且第一镶件120安装于内腔。第一镶件120与第一壳体11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一成型模腔部,且第一镶件120靠近第二模腔壁部的侧面为第一成型面122。第一镶件120设有第一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1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成型面122,第一镶针300和弹性件400均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21,且第一安装孔121的内壁面与第一镶针300导向配合,以引导第一镶针300精准伸缩移动,提高导光板600上通孔610的制备精度。
其中,第一安装孔121可以为通孔610或盲孔结构。如附图1-2所示,第一安装孔121为通孔610结构,不仅便于第一安装孔121的加工,且还增加弹性件400和第一镶针300的安装空间。
其中,弹性件400设置于第一镶针300远离伸出端310的一端,如此设置能够在实现第一镶针300弹性伸缩的同时,还可以优化第一模体100的结构,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弹性件400套设于第一镶针300,弹性件400和第一安装孔121之间通过第一止挡凸起进行限位配合,弹性件400和第一镶针300之间通过第二止挡凸起进行限位配合,以实现第一镶针300在弹性件400的作用下进行伸缩。
其中,第一成型面122上设有多个凸点,以在导光板600的侧面上对应形成有多个凹点,提高导光板600的导光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镶针30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模体100,成型模具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模体100,驱动装置与第一镶件12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镶针300移动。
本实施例给出了通过第一镶针300与第二模体200之间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以使第一镶针300脱离成型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地:第一镶针300设置于第一模体100,且第一镶件120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第一模体100沿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如此能够使得第一镶针300和导光板600之间的脱离时间可以更加自由,且脱离时间自成型模具完成对导光板600的压缩成型作业时至对导光板600四周边缘进行脱模时。例如,成型模具完成对导光板600的压缩成型作业且处于尚未分模状态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镶件120退出成型模腔10,进而实现第一镶针300和导光板600之间的脱离。又例如,成型模具完成对导光板600的压缩成型作业且处于分模状态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镶件120退出成型模腔10,进而实现第一镶针300和导光板600之间的脱离。
其中,驱动机构可以直线驱动器,例如气缸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体200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镶件210,第二镶件210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内腔,第二壳体包括开口部,第二镶件210面向开口部的侧面为第二成型面212;
第二镶件210设置有第二镶针211,第二镶针211靠近开口部的一端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镶针300抵接配合第二抵接面,第二成型面212露出第二抵接面,其中第二抵接面的硬度大于第二成型面212的硬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体200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镶件210,第二壳体具有内腔和开口部,且第二镶件210通过开口部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内腔。第二镶件210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成型模腔部201,且第二镶件210面向开口部的侧面为第二成型面212。第二镶件210设置有第二镶针211,第二镶针211靠近开口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抵接面,第二成型面212露出第二抵接面以供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合模时第二抵接面与第一镶针300的伸出端310抵接配合。
其中,第二模腔壁部与第一镶针300的伸出端310抵接配合的位置并不限于上述的第二抵接面,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镶针300的伸出端310与第二成型面212抵接配合。相对第一镶针300的伸出端310与第二成型面212抵接配合的方案,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模体200设有第二镶针211,第二镶针211的第二抵接面的硬度大于第二成型面212的硬度,能够提高第二模腔壁部在被第一镶针300多次抵压作用下的耐磨损性能,延长第一模体100的使用寿命和成型精度,且还可以对第二成型面212进行保护。
其中,第二镶件210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或者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当第二镶件210与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时,可便于第二镶件210的更换,以减少模具的维护成本。第二镶件210与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可通过密封设置以减少或者避免成型模腔10中原料的渗入。
其中,第二镶针211固定设置于第二镶件210,例如可拆卸地固定设置或者不可拆卸地固定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在第二镶针211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镶件210时,便于第二镶针211的更换,以减少模具的维护成本。
其中,第二镶件210靠近开口部的一侧设有镀镍层,镀镍层靠近开口部的侧面为第二成型面212,如此设置能够增加第二成型面212的硬度和耐磨性,以避免模具在多次长期使用时由于导光板600与第二成型面212之间的摩擦导致第二成型面212出现磨损的问题。其中,第二成型面212上形成多个条状的倒V型凸起,以使得导光板600的侧面对应形成有多个V型槽,提高导光板600的导光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镶件210设有第二安装孔213,第二安装孔213延伸至第二成型面212,第二镶针211安装于第二安装孔213,且第二抵接面位于第二成型面212远离第一成型面122的一侧或者第二抵接面与第二成型面212平齐,其中第二抵接面的周向边缘与第二安装孔213的内壁面之间贴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镶件210设有第二安装孔213,且第二安装孔21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成型面212。第二镶针211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孔213,第二抵接面位于第二成型面212远离第一成型面122的一侧或者第二抵接面第二成型面212平齐,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在通孔610的内壁面形成分模线。第二抵接面的周向边缘与第二安装孔213的内壁面之间贴合设置,如此能够避免成型模腔10中原料的渗入。
其中,第二安装孔213可以为通孔610或盲孔结构。如附图1-2所示,第二安装孔213为通孔610结构,不仅便于第二安装孔213的加工,且还增加第二镶针211的安装空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成型面212靠近第一成型面122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镶针300上包括与第二抵接面抵接配合的第一抵接面311,第一抵接面311在沿抵接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抵接面中,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二抵接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抵接面311的面积,避免第一镶针300因安装误差或者运动误差导致第二抵接面与第一抵接面311之间在抵接时出现错位,提高了对第二成型面212的保护力度。
其中,第二镶针211的形状可与第一镶针300的形状相匹配,例如两者均为圆柱或棱柱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为动模和定模中的一个,第二模体200为动模和定模中的另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可以为动模,第二模体200为定模;或者,第一模体100可以为定模,第二模体200为动模,如附图1-2所示。
其中,动模应理解为通过移动来实现成型模具合模以及分模的模体。
现结合附图3-8,对申请的成型模具的作业过程进行阐述,附图3-7中第一镶件120通过弹性件400的弹性进行伸缩,第一模体100为动模且第二模体200为定模,模具的合模方向如附图3中箭头A所示,作业过程具体如下:
请参考附图3,第一模体100向第二模体200沿合模方向移动,此时第一镶针300的伸出端310伸入第二模体200的第二成型模腔部201中但尚未与第二镶针211接触,弹性件400未受到第一模体100的抵压。
请参考附图4,第一模体100向第二模体200沿合模方向继续移动,此时第一镶针300的伸出端310伸入第二模体200的第二成型模腔部201中且与第二镶针211接触,弹性件400依旧未受到第一模体100的抵压。其中,第一模体100和第二模体200之间形成有注料间隙500,熔融状的原料在此时通过注料间隙500注入模具中。
请参考附图5,第一模体100向第二模体200完成合模,此时原料被压缩在成型模腔10中以形成导光板600。其中,弹性件400在第一模体100抵压下处于被压缩状态。
请参考附图6,第一模体100沿分模方向移动以与第二模体200分离,此时第一镶针300脱离位于第二模体200的导光板600,第一镶针300在弹性件400的驱动下进行伸缩复位。其中,分模反向与合模方向相反。
请参考附图7,导光板600与第一模体100之间完成脱模,压缩成型的导光板600如附图8所示。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具有第一模腔壁部,所述第二模体具有第二模腔壁部,所述第二模腔壁部和所述第一模腔壁部围成所述成型模具的成型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壁部包括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一成型面面向所述第二模腔壁部设置,所述第二模腔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面;
第一镶针,所述第一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模体,所述第一镶针的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二成型面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模腔壁部抵接,其中所述第一镶针与所述第二模体之间沿所述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相对移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所述成型模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所述成型模腔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针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模体,且所述第一镶针的最大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模腔壁部所形成的部分所述成型模腔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镶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镶件,所述第一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镶件靠近所述第二模腔壁部的侧面为所述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一镶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一镶针和所述弹性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镶针导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针沿所述成型模具的分模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模体,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模体,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镶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镶针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镶件,所述第二镶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开口部,所述第二镶件面向所述开口部的的侧面为所述第二成型面;
所述第二镶件中设置有第二镶针,所述第二镶针靠近所述开口部的一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镶针抵接配合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成型面露出所述第二抵接面,其中所述第二抵接面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型面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延伸至所述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镶针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二成型面远离所述第一成型面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成型面平齐,其中所述第二抵接面的周向边缘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针上包括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配合的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在沿抵接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抵接面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为动模和定模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模体为动模和定模中的另一个。
CN202121287822.4U 2021-06-09 2021-06-09 成型模具 Active CN215791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7822.4U CN215791241U (zh) 2021-06-09 2021-06-09 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7822.4U CN215791241U (zh) 2021-06-09 2021-06-09 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1241U true CN215791241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7822.4U Active CN215791241U (zh) 2021-06-09 2021-06-09 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1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070A (zh) * 2022-06-07 2022-09-09 北京金诺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温度校准探头的辅助装置和制作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070A (zh) * 2022-06-07 2022-09-09 北京金诺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温度校准探头的辅助装置和制作工艺
CN115027070B (zh) * 2022-06-07 2023-05-30 北京金诺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温度校准探头的辅助装置和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91241U (zh) 成型模具
CN114918383B (zh) 一种飞轮壳浇铸模具
CN110625901A (zh) 一种行位二次抽芯结构
CN211542167U (zh) 一种用于生产皮带轮的注塑模具
CN217916594U (zh) 一种脱模完整型注塑模具
CN207077709U (zh) 注塑模具带蜂窝状侧面竖板的二次抽芯机构
CN210061855U (zh) 一种周圈扣位强行脱模结构
CN220163104U (zh) 具有深腔的塑胶件的成型结构
CN21036229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置顶针抽芯结构
CN107618147B (zh) 一种软硬胶双色注塑模
CN220464629U (zh) 一种脱模便捷的注塑模具
CN214239340U (zh) 一种眼镜支架类注塑模具滑块延迟抽芯结构
CN210026137U (zh) 一种斜导柱延迟挑动滑块机构
CN217704518U (zh) 具有内抽芯的旋转抽芯结构
CN21976899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
CN211842989U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模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6267400U (zh) 一种注塑脱模模具
CN115352002B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成型模具
CN216914739U (zh) 弹块结构和倒装双色注塑模具
CN212764487U (zh) 一种显示屏胶框一体注塑成型模具
CN215359638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218700926U (zh) 一种汽车防尘罩成型模具的复合滑块结构
CN216032245U (zh) 无顶针印的注塑模具
CN217993341U (zh) 一种成型模具
CN219381440U (zh) 壳体件的侧向抽芯结构及相应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