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7706U -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7706U
CN215787706U CN202122139737.XU CN202122139737U CN215787706U CN 215787706 U CN215787706 U CN 215787706U CN 202122139737 U CN202122139737 U CN 202122139737U CN 215787706 U CN215787706 U CN 215787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ped
limiting
fixedly connected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97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文
陆鸽
管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Zhonglo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Zhongl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Zhonglo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Zhongl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397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7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7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7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侧c形板、靠背支撑框、中间梁、外梁和横梁,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侧c形板、中间梁、外梁和横梁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侧c形板、中间梁、外梁和横梁的水平限位,所述底座的左侧壁顶部均匀连接有用于靠背支撑框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靠背支撑框的水平限位;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无需多组驱动组件驱动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处理,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的重要部件。汽车座椅用于支撑和定位乘客,为乘客提供舒适性的同时保护乘客的安全。座椅应安全可靠,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结构紧凑并尽可能地减少质量,以便满足轻量化要求。
后排座椅设置在车体的后方。后排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骨架。后排座椅骨架包括骨架本体,骨架本体有图1中的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焊接而成。
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焊接时需要焊接工装对其进行固定处理,现有焊接工装在限位时需要多组驱动组件驱动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处理,费事费力,增加了工作量。
因此提出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包括底座、侧c形板、靠背支撑框、中间梁、外梁和横梁,所述侧c形板、靠背支撑框、中间梁、外梁和横梁焊接后组装成汽车后座椅的骨架,所述侧c形板的端部之间贴合接触有外梁,所述外梁内壁均匀贴合接触有横梁,所述侧c形板的内壁和横梁的里端贴合接触有中间梁,左侧的所述外梁的左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靠背支撑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侧c形板、中间梁、外梁和横梁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侧c形板、中间梁、外梁和横梁的水平限位,所述底座的左侧壁顶部均匀连接有用于靠背支撑框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靠背支撑框的水平限位,所述底座的右侧壁连接有用于侧c形板、靠背支撑框、中间梁、外梁和横梁压紧的压紧结构,实现侧c形板、靠背支撑框、中间梁、外梁和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外弧形限位板、U形限位块和内弧形限位板,所述外弧形限位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四角处,所述底座在外弧形限位板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弧形限位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块,且外弧形限位板、U形限位块和内弧形限位板的安装位置离焊接位置具有一定距离,规避外弧形限位板、U形限位块和内弧形限位板对焊枪干扰。
更进一步的,所述侧c形板的弧形部位贴合插在外弧形限位板和内弧形限位板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梁、外梁和横梁分别插在U形限位块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U形限位块和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块,且斜支撑板组数与汽车后座椅个数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支撑框的左侧壁与斜支撑板的右侧壁贴合接触,所述靠背支撑框的前后侧壁与U形限位块的前后侧壁贴合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L形齿板、弯曲压板、直板、直连接板、横板、气缸、直支撑块、齿圈、L形压板、限位滑槽和限位滑块,所述直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直支撑块,所述直支撑块的内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连接板,所述直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曲压板,所述弯曲压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L形压板,所述直连接板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齿圈配合使用的L形齿板,所述L形齿板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直连接板的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滑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形状为燕尾形、L形或者T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直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侧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L形齿板向上移动驱动齿圈向底座转动,所述齿圈带动直连接板转动至垂直状态,所述直连接板的垂直时弯曲压板压在侧c形板、中间梁、外梁和横梁的顶部,且L形压板压在靠背支撑框的右侧壁上,所述L形齿板向下移动驱动齿圈向上转动,所述齿圈带动直连接板向外转动将侧c形板的顶部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侧c形板的弧形部位贴合插在第一限位结构的外弧形限位板和内弧形限位板之间,中间梁、外梁和横梁分别插在U形限位块内,实现汽车后座椅的侧c形板、中间梁、外梁和横梁的水平限位,再将靠背支撑框的左侧壁与斜支撑板的右侧壁贴合接触,靠背支撑框的前后侧壁与U形限位块的前后侧壁贴合接触,第二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靠背支撑框的水平限位,然后,压紧结构的气缸推动L形齿板向上移动,L形齿板向上移动驱动齿圈向底座转动,齿圈带动直连接板转动至垂直状态,直连接板的垂直时弯曲压板压在侧c形板、中间梁、外梁和横梁的顶部,且L形压板压在靠背支撑框的右侧壁上,实现对侧c形板、靠背支撑框、中间梁、外梁和横梁固定限位,利于对侧c形板、靠背支撑框、中间梁、外梁和横梁稳定焊接,无需多组驱动组件驱动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处理,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量;焊接结束后,压紧结构的气缸推动L形齿板向下移动驱动齿圈向上转动,齿圈带动直连接板向外转动将侧c形板的顶部打开,方便将焊接后的骨架取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结构未安装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支撑板及其来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 2.侧c形板 3.外弧形限位板 4.U形限位块 5.靠背支撑框 6.U形限位块7.中间梁 8.外梁 9.压紧结构 91.L形齿板 92.弯曲压板 93.直板 94.直连接板 95.横板96.气缸 97.直支撑块 98.齿圈 99.L形压板 910.限位滑槽 911.限位滑块 10.内弧形限位板 11.斜支撑板 12.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和4所示,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包括底座1、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焊接后组装成汽车后座椅的骨架,侧c形板2的端部之间贴合接触有外梁8,外梁8内壁均匀贴合接触有横梁12,侧c形板2的内壁和横梁12的里端贴合接触有中间梁7,左侧的外梁8的左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靠背支撑框5,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外弧形限位板3、U形限位块4和内弧形限位板10,外弧形限位板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四角处,底座1在外弧形限位板3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弧形限位板10,底座1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块4,且外弧形限位板3、U形限位块4和内弧形限位板10的安装位置离焊接位置具有一定距离,规避外弧形限位板3、U形限位块4和内弧形限位板10对焊枪干扰,侧c形板2的弧形部位贴合插在外弧形限位板3和内弧形限位板10之间,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分别插在U形限位块4内,第一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的水平限位;
如图1、2、4和5所示,底座1的左侧壁顶部均匀连接有用于靠背支撑框5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包括U形限位块6和斜支撑板11,斜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块6,且斜支撑板11组数与汽车后座椅个数相同,靠背支撑框5的左侧壁与斜支撑板11的右侧壁贴合接触,靠背支撑框5的前后侧壁与U形限位块6的前后侧壁贴合接触,第二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靠背支撑框5的水平限位;
如图1、2、3、5和6所示,底座1的右侧壁连接有用于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压紧的压紧结构9,压紧结构9包括L形齿板91、弯曲压板92、直板93、直连接板94、横板95、气缸96、直支撑块97、齿圈98、L形压板99、限位滑槽910和限位滑块911,直板93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直支撑块97,直支撑块97的内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齿圈98,齿圈9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连接板94,直连接板9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曲压板92,弯曲压板9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L形压板99,直连接板94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95,横板9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96,气缸9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齿圈98配合使用的L形齿板91,L形齿板91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910,直连接板94的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910配合使用的限位滑块911,限位滑槽910的形状为燕尾形、L形或者T形,直板9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侧壁上,L形齿板91向上移动驱动齿圈98向底座1转动,齿圈98带动直连接板94转动至垂直状态,直连接板94的垂直时弯曲压板92压在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的顶部,且L形压板99压在靠背支撑框5的右侧壁上,L形齿板91向下移动驱动齿圈98向上转动,齿圈98带动直连接板94向外转动将侧c形板2的顶部打开,实现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使用时,将侧c形板2的弧形部位贴合插在第一限位结构的外弧形限位板3和内弧形限位板10之间,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分别插在U形限位块4内,实现汽车后座椅的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的水平限位,再将靠背支撑框5的左侧壁与斜支撑板11的右侧壁贴合接触,靠背支撑框5的前后侧壁与U形限位块6的前后侧壁贴合接触,第二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靠背支撑框5的水平限位,然后,压紧结构9的气缸96推动L形齿板91向上移动,L形齿板91向上移动驱动齿圈98向底座1转动,齿圈98带动直连接板94转动至垂直状态,直连接板94的垂直时弯曲压板92压在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的顶部,且L形压板99压在靠背支撑框5的右侧壁上,实现对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固定限位,利于对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稳定焊接,无需多组驱动组件驱动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处理,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量;焊接结束后,压紧结构9的气缸96推动L形齿板91向下移动驱动齿圈98向上转动,齿圈98带动直连接板94向外转动将侧c形板2的顶部打开,方便将焊接后的骨架取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包括底座(1)、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所述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焊接后组装成汽车后座椅的骨架,所述侧c形板(2)的端部之间贴合接触有外梁(8),所述外梁(8)内壁均匀贴合接触有横梁(12),所述侧c形板(2)的内壁和横梁(12)的里端贴合接触有中间梁(7),左侧的所述外梁(8)的左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靠背支撑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的水平限位,所述底座(1)的左侧壁顶部均匀连接有用于靠背支撑框(5)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实现汽车后座椅的靠背支撑框(5)的水平限位,所述底座(1)的右侧壁连接有用于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压紧的压紧结构(9),实现侧c形板(2)、靠背支撑框(5)、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外弧形限位板(3)、U形限位块(4)和内弧形限位板(10),所述外弧形限位板(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四角处,所述底座(1)在外弧形限位板(3)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弧形限位板(10),所述底座(1)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块(4),且外弧形限位板(3)、U形限位块(4)和内弧形限位板(10)的安装位置离焊接位置具有一定距离,规避外弧形限位板(3)、U形限位块(4)和内弧形限位板(10)对焊枪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c形板(2)的弧形部位贴合插在外弧形限位板(3)和内弧形限位板(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分别插在U形限位块(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U形限位块(6)和斜支撑板(11),所述斜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块(6),且斜支撑板(11)组数与汽车后座椅个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撑框(5)的左侧壁与斜支撑板(11)的右侧壁贴合接触,所述靠背支撑框(5)的前后侧壁与U形限位块(6)的前后侧壁贴合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9)包括L形齿板(91)、弯曲压板(92)、直板(93)、直连接板(94)、横板(95)、气缸(96)、直支撑块(97)、齿圈(98)、L形压板(99)、限位滑槽(910)和限位滑块(911),所述直板(93)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直支撑块(97),所述直支撑块(97)的内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齿圈(98),所述齿圈(9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连接板(94),所述直连接板(9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曲压板(92),所述弯曲压板(9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L形压板(99),所述直连接板(94)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95),所述横板(9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96),所述气缸(9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齿圈(98)配合使用的L形齿板(91),所述L形齿板(91)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910),所述直连接板(94)的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910)配合使用的限位滑块(9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910)的形状为燕尾形、L形或者T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9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齿板(91)向上移动驱动齿圈(98)向底座(1)转动,所述齿圈(98)带动直连接板(94)转动至垂直状态,所述直连接板(94)的垂直时弯曲压板(92)压在侧c形板(2)、中间梁(7)、外梁(8)和横梁(12)的顶部,且L形压板(99)压在靠背支撑框(5)的右侧壁上,所述L形齿板(91)向下移动驱动齿圈(98)向上转动,所述齿圈(98)带动直连接板(94)向外转动将侧c形板(2)的顶部打开。
CN202122139737.X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Active CN215787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9737.XU CN215787706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9737.XU CN215787706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7706U true CN215787706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9737.XU Active CN215787706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7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5681U (zh) 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底架组焊工装
CN102574484A (zh) 车辆用座椅
CN215787706U (zh) 一种汽车后座椅焊接工装
CN201189596Y (zh) 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
CN215967631U (zh) 一种后尾门外板加工用的定位装置
CN212121421U (zh) 汽车货箱连接支架用的冲压模具
CN105171296B (zh) 带填料器车厢的后门框焊接工装
CN216324607U (zh) 一种降噪型汽车冲压模具
CN211219414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焊接定位系统
CN214264395U (zh) 一种铁路货车侧墙翻转自动焊装置
CN210908833U (zh) 一种适用于发动机前、后油封装配的压装设备
CN216422307U (zh) 汽车后排座椅座垫骨架的定位工装
CN208304260U (zh) 一种汽车侧护栏的辅助成形装置
CN210908668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汇流排夹紧工装
CN209904879U (zh)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连接板结构
CN217942360U (zh) 一种两轮电动车电池盒焊接装置
CN218702846U (zh) 一种汽车三排电动放平座椅骨架
CN113695736A (zh) 一种激光焊接汽车座椅滑轨柔性工装
CN110789420A (zh) 一种后排座椅靠背中间支脚
CN219881710U (zh) 一种焊接变位机辅助连接装置
CN215474653U (zh) 一种调节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强度的装置、汽车座椅
CN217070234U (zh) 一种货厢厢板矫正装置
CN215393336U (zh) 一种绍兴线轨道客车牵引梁焊接工装
CN21678089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排椅背焊接工装
CN213135626U (zh) 汽车座椅后靠钢丝焊接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