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8610U -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8610U
CN215778610U CN202022919414.8U CN202022919414U CN215778610U CN 215778610 U CN215778610 U CN 215778610U CN 202022919414 U CN202022919414 U CN 202022919414U CN 215778610 U CN215778610 U CN 215778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bed
sliding
ultrasonic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94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9194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8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8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8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包括CT主机、CT扫描床、超声设备、导航显示器及头部定位机构,其中,CT主机用以采集CT图像;CT扫描床临近CT主机设置;超声设备设在CT扫描床的一侧,用以采集超声图像,超声设备包括超声主机、超声探头及电磁传感器,超声探头连接至超声主机,电磁传感器设在超声探头上;导航显示器设在CT扫描床的一侧,用以显示通过CT图像和/或超声图像融合后的融合图像;头部定位机构配置在CT扫描床临近CT主机的一端,用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的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利用CT影像导航、超声导航或者两者结合,满足不同需要,针对性及适应性更好。

Description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手术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影像引导微创介入诊疗学是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交叉学科,指的是在影像学技术(包括超声、X线、CT、MRI等)引导和监视下,利用各种穿刺针、导管及其它介入器材经皮穿刺进行微创诊断或者治疗,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影像学的引导下直接穿刺病灶进行精确操作,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操作,影像引导下手术操作创伤更小、疗效肯定、费用低廉、并发症少。
相关技术中,影像引导治疗通常采用单一的影像引导,例如超声引导等,在临床上,单一影像引导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病症,对于不同的病症可以采用不同影像引导,此外,这些单一的影像引导设备,使用不方便,适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包括:
CT主机,用以采集CT图像;
CT扫描床,所述CT扫描床临近所述CT主机设置;
超声设备,所述超声设备设在所述CT扫描床的一侧,用以采集超声图像,所述超声设备包括超声主机、超声探头及电磁传感器,所述超声探头连接至所述超声主机,所述电磁传感器设在所述超声探头上;
导航显示器,所述导航显示器设在所述CT扫描床的所述一侧,用以显示通过CT图像和/或超声图像融合后的融合图像;
头部定位机构,所述头部定位机构配置在所述CT扫描床临近所述CT主机的一端,用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具有CT 扫描设备和超声设备,导航显示器显示通过CT图像和/或超声图像融合后的融合图像,如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利用CT影像导航、超声导航或者两者结合,满足不同需要,针对性及适应性更好。此外,还具有头部定位机构,在进行头部的治疗时,可以利用该头部定位机构实现头部的定位,确保介入治疗定位更加准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CT扫描床的所述一侧设有可调支架,所述导航显示器设在所述可调支架上,以通过所述可调支架调节所述导航显示器的高度及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调支架包括:
支撑杆;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穿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沿竖向可滑动,所述滑动座具有一螺纹套接端;
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螺纹套接端连接,以使所述螺纹套接端抱紧或松开所述支撑杆;
两个多关节支臂,每个所述多关节支臂的一端绕竖向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动座,每个所述多关节支臂至少包括一水平转动关节和一个竖向转动关节;两个所述多关节支撑臂中一个的另一端适于安装所述导航显示器,两个所述多关节支撑臂中另一个的另一端适于安装所述超声探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多轴机械臂,所述多轴机械臂上配置在所述CT扫描床的一侧,且适于安装治疗器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CT扫描床包括床座及移动床体,所述移动床体设在所述床座上且可移动进出所述CT主机;
所述头部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设在所述床座临近所述CT主机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床座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夹持机构在沿所述床座宽度方向可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床座临近所述CT主机一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翼板;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沿所述床座的宽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翼板上;
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沿所述床座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动板上;
枢转臂,所述枢转臂的一端通过枢接座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枢转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床体的上方;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在所述枢转臂的所述另一端且适于对患者头部夹持固定;
其中,所述枢转臂被构造成绕水平轴线可枢转并可选择性地停留在不同角度位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在临近所述头部放置区的高度位置可调,所述水平轴线沿所述床座的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枢接座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固定座上具有枢接孔且环绕所述枢接孔布置的多个第一齿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部之间形成一第一齿槽;
解锁件,所述解锁件设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
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且所述转动体具有枢接轴及环绕所述枢接轴布置的多个第二齿部,所述枢接轴穿过在所述枢接孔后与所述解锁件连接,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槽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所述枢转臂的所述一端与所述转动体连接且周向相对固定;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解锁件之间,以提供弹性作用力,迫使所述转动体向所述固定座运动而将所述第二齿部保持在所述第一齿槽中;
当操作所述解锁件施加所述弹性作用力的反向作用力时,所述解锁件通过所述枢接轴推动所述转动体远离所述固定座,以使所述第二齿部脱离所述第一齿槽后,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可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固设在所述枢转臂的所述另一端,且所述螺纹套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套螺纹配合,且所述螺杆的一端自所述螺纹套伸出后朝向所述头部放置区所在的一侧;
抵持头,所述抵持头连接在所述螺杆的所述一端,适于抵持固定患者的头部;
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以供使用者操作而驱动所述螺杆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翼板滑动连接;
所述翼板上还设有丝杆、丝杆滑块及驱动电机,所述丝杆滑块固定在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且与所述丝杆螺纹套配,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杆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螺纹锁止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锁止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滑动板锁止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移除CT主机) 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中治疗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中可调支架、超声探头及导航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中夹持机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中枢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CT主机;
20、CT扫描床;
201、移动床体;
202、床座;
2021、翼板;
21、滑动板;
22、丝杆;
23、驱动电机;
24、螺纹锁止件;
25、第二滑动组件;
30、超声主机;
31、超声探头;
40、导航显示器;
41、可调支架;
411、支撑杆;
412、滑动座;
413、锁紧套;
414、多关节支臂;
50、夹持机构;
501、枢转臂;
502、夹持组件;
5021、螺纹套;
5022、螺杆;
5023、抵持头;
5024、操作件;
51、第一滑动组件;
52、枢接座;
521、固定座;
521a、第一齿部;
521b、第一齿槽;
522、解锁件;
523、转动体;
523a、枢接轴;
523b、第二齿部;
524、弹性件;
60、多轴机械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包括CT主机10、CT扫描床20、导航显示器40及头部定位机构。
具体地,CT主机10用以采集CT图像,CT扫描床20临近所述CT主机 10设置,患者可以躺卧在CT扫描床20上,利用CT主机10进行扫描得到 CT图像。
超声设备设在所述CT扫描床20的一侧,用以采集超声图像,所述超声设备包括超声主机30、超声探头31及电磁传感器,超声探头31连接至所述超声主机30,所述电磁传感器设在所述超声探头31上,通过该电磁传感器进行空间定位。
导航显示器40设在所述CT扫描床20的所述一侧,用以显示通过CT图像和/或超声图像融合后的融合图像,医生可以根据融合图像的引导,实现精准介入治疗。
头部定位机构配置在所述CT扫描床20临近所述CT主机10的一端,用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的固定,在头部介入治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该头部定位机构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固定,以使得头部状态满足手术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具有CT 扫描设备和超声设备,导航显示器40显示通过CT图像和/或超声图像融合后的融合图像,如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利用CT影像导航、超声导航或者两者结合,满足不同需要,针对性及适应性更好。此外,还具有头部定位机构,在进行头部的治疗时,可以利用该头部定位机构实现头部的定位,确保介入治疗定位更加准确。
参照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CT扫描床20的所述一侧设有可调支架41,所述导航显示器40设在所述可调支架41上,以通过所述可调支架41调节所述导航显示器40的高度及角度。也就是说,导航显示器40设在可调支架41上,通过可调支架41可以调节导航显示器40 的高度及角度,进而方便于医生以更合适的视角观察导航显示器40,有利于清楚地观察导航显示器40中的融合图像。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调支架41包括支撑杆 411、滑动座412、锁紧套413及两个多关节支臂414,其中,支撑杆411可以安装固定在CT扫描床20的一侧。
滑动座412穿设在所述支撑杆411上且沿竖向可滑动,所述滑动座412 具有一螺纹套5021接端,示例性地,该螺纹套5021接端具有外螺纹,且螺纹套5021接段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隔断槽,隔断槽沿轴线延伸,以将螺纹套5021接端分隔为多个片体,多个片体包覆在支撑杆411的外部。
锁紧套413套设在所述支撑杆411上且与所述螺杆5022套接端连接,以使所述螺纹套5021接端抱紧或松开所述支撑杆411,也即是,锁紧套413与螺纹套5021接端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螺纹套5021,可以使得螺纹套5021接端抱紧支撑杆411或松开支撑杆411,如此,在需要调节高度时,可以调节锁紧套413松开支撑杆411,再将滑动座412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滑动至所需位置之后,再通过锁紧套413使得螺纹套5021接端抱紧支撑杆411即可。
每个所述多关节支臂414的一端绕竖向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动座 412,每个所述多关节支臂414至少包括一水平转动关节和一个竖向转动关节,其中,水平转动关节是指可以绕水平轴线转动的枢转关节,竖向转动关节是指可以绕竖向轴线转动的枢转关节。两个所述多关节支撑臂中一个的另一端适于安装所述导航显示器40,两个所述多关节支撑臂中另一个的另一端适于安装所述超声探头31。
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多关节支臂414连接安装导航显示器40,通过另一个多关节支臂414连接安装超声探头31,由于多关节支臂414至少具有一水平转动关机和一竖向转动关节,所以,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导航显示器及超声探头31的高度及角度等,调节自由灵活,使用方便。此外,超声探头31可以从多关节支臂414上取下,方便于使用超声探头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轴机械臂60,所述多轴机械臂 60上配置在所述CT扫描床20的一侧,且适于安装治疗器械,治疗器械诸放射器、消融针等等,如此,利用多轴机械臂60与影像引导配合,完成一些精细化的操作。
参照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CT扫描床20包括床座202及移动床体201,所述移动床体201设在所述床座202上且可移动进出所述CT主机10。头部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机构50,两个所述夹持机构50设在所述床座202临近所述CT主机10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床座202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夹持机构50在沿所述床座202宽度方向可滑动。
也就是说,在床座202上临近的CT主机10的一端配置两个夹持机构50,两个夹持机构50分别位于床座202的两侧,一方面,利用床座202两侧的两个夹持机构50分别从两侧将患者的头部夹持固定,可以确保患者头部定位固定可靠。另一方面,由于两个夹持机构50设在床座202上,而床座202是保持不动的,所以,即便是移动床体201运动时,夹持机构50仍然保持在CT 主机10外部,不会对CT扫描造成影响。再一方面,两个夹持机构50能够沿床座202的宽度方向滑动,如此,在使用之前,可以将两个夹持机构50向外侧滑动,使其远离移动床体201,避免对患者或医生造成干扰,而在需要使用时,再将其向内侧滑动,以便于利用夹持机构50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固定,如此,使用方便灵活。
参照图1至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床座202临近所述CT主机10一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翼板2021。夹持机构50包括滑动板21、第一滑动组件51、枢转臂501及夹持组件502,其中,滑动板21沿所述床座 202的宽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翼板2021上。第一滑动组件51沿所述床座 202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动板21上。
枢转臂501的一端通过枢接座52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1上,所述枢转臂50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床体201的上方。夹持组件502设在所述枢转臂501的所述另一端且适于对患者头部夹持固定。
枢转臂501被构造成绕水平轴线可枢转并可选择性地停留在不同角度位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502在临近所述头部放置区的高度位置可调,所述水平轴线沿所述床座202的宽度方向延伸。
也就是说,滑动板21可以沿床座202的宽度方向滑动,第一滑动组件51 在滑动板21上沿床座202的长度方向滑动,由于枢转臂501连接在第一滑动组件51上,所以,枢转臂501及连接在枢转臂501上的夹持组件502可以随第一滑动组件51在床座202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此外,由于枢转臂501绕水平轴线可枢转,所以,枢转臂501转动时可以带动枢转臂501的另一端上夹持组件502绕水平轴线转动,换言之,夹持组件502既可以沿床座202的长度方向滑动,也可以绕水平轴线转动,进而调节夹持组件502的高度位置及前后位置。
在具体使用中,患者的头部放置在移动床体201邻近CT主机10的一端,调节好患者的体位,先将滑动板21沿床座202的宽度方向向内滑动,使得夹持机构50靠近移动床体201,再将两个夹持机构50沿床座202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分别转动两个夹持机构50中的枢转臂501,使得两个枢转臂501上的夹持组件502分别转动至合适位置,再利用两个枢转臂501上的夹持组件502 将患者的头部夹紧。由于患者的体位不同,头部所呈现的状态也不同,所以,两个夹持机构50可以分别滑动,两个夹持机构50中枢转臂501也可以分别转动,转动角度可以不同,进而确保两个夹持组件502分别转动至适合夹持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枢转臂501沿床座20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及绕水平轴线转动,进而调节夹持组件502的前后及高度位置,可以使得在使用中可以根据体位等需要自由调节夹持组件502的位置,以便于非常方便且可靠地实现头部定位固定,此外,操作简单方便。
参照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枢接座52包括固定座521、解锁件522、转动体523及弹性件524,其中,固定座521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1上,所述固定座521上具有枢接孔且环绕所述枢接孔布置的多个第一齿部521a,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部521a之间形成一第一齿槽521b。
解锁件522设在所述固定座521的一侧。转动体523设在所述固定座521 的另一侧,且所述转动体523具有枢接轴523a及环绕所述枢接轴523a布置的多个第二齿部523b,所述枢接轴523a穿过在所述枢接孔后与所述解锁件522 连接,所述第二齿部523b与所述第一齿槽521b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体523 相对于所述固定座521转动;所述枢转臂501的所述一端与所述转动体523 连接且周向相对固定。
弹性件524设在所述固定座521与所述解锁件522之间,以提供弹性作用力,迫使所述转动体523向所述固定座521运动而将所述第二齿部523b保持在所述第一齿槽521b中。当操作所述解锁件522施加所述弹性作用力的反向作用力时,所述解锁件522通过所述枢接轴523a推动所述转动体523远离所述固定座521,以使所述第二齿部523b脱离所述第一齿槽521b后,所述转动体523相对于所述固定座521可转动。
也就是说,转动体523与固定座521相对设置,转动体523通过枢接轴 523a与固定座521上的枢接孔转动配合,实现转动体523可以相对于固定座 521转动,转动体523连接至枢转臂501,所以,枢转臂501通过转动体523 与固定座521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可以实现转动。此外,由于固定座521上朝向固定座521的一侧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齿槽521b,而转动体523上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齿部523b,并且,弹性件524提供弹性作用力,迫使转动体523向固定座521运动,所以,在弹性件524的弹性作用力下,转动体523与固定座521保持贴近状态,进而可以使得第二齿部523b保持在第一齿槽521b中,利用第二齿部523b与第一齿槽521b的配合,即可使得转动体523不能转动,实现对转动体523锁止,则连接在转动体523上的枢转臂 501不能转动。而解锁件522连接在枢接轴523a上,弹性件524位于固定座521与解锁件522之间,在对解锁架施加与弹性作用力相反的反向作用力时,可以使得弹性件524压缩,并且,通过枢接轴523a推动转动体523与固定座 521远离,此时,第二齿部523b即可从第一齿槽521b中退出,从而解除对转动体523的锁止,枢转臂501恢复至可以转动的状态。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调节枢转臂501的角度(也即是,调节夹持组件502的高度位置),则可以对枢接座52上的解锁件522施压与弹性作用力相反的反向作用力,进而推动转动体523与固定座521分离,第二齿部523b 即可从第一齿槽521b中退出,从而解除对转动体523的锁止,枢转臂501恢复至可以转动的状态,再将枢转臂501转动至所需角度位置即可。当将枢转臂501转动至所需角度位置之后,可以松开解锁件522,撤销反向作用力,此时,弹性件524复位,弹性作用力迫使转动体523恢复至与固定座521贴近,进而使得第二齿部523b与第一齿槽521b配合,转动体523被锁止,枢转臂 501不能转动而被限制在所需位置。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枢接座52,利用第一齿槽521b与第二齿部523b 的配合,实现将枢转臂501限定在所需的不同角度位置,而通过解锁件522 可以快速解除枢转臂501的锁止,使得枢转臂501恢复可转动状态,如此,枢转臂501的转动调节操作简单方便,此外,其结构简单,锁止可靠。
参照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502包括螺纹套5021、螺杆5022、抵持头5023及操作件5024,其中,螺纹套5021 固设在所述枢转臂501的所述另一端,且所述螺纹套502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螺杆5022与所述螺纹套5021螺纹配合,且所述螺杆5022的一端自所述螺纹套5021伸出后朝向所述头部放置区所在的一侧;抵持头5023连接在所述螺杆5022的所述一端,适于抵持固定患者的头部;操作件5024连接在所述螺杆5022的另一端,以供使用者操作而驱动所述螺杆5022旋转。
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螺杆5022,使得螺杆5022上的抵持头5023向患者的头部靠近,最终抵持头5023与患者的头部抵持,进而实现将患者的头部夹紧固定,而在需要松开患者的头部时,反向旋转螺杆5022,使得螺杆5022 上的抵持头5023远离患者的头部即可,其使用操作方便,调节精度高。
较佳地,抵持头5023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塑胶材质,如此,对于患者的头部具有保护作用,防止机械接触损伤。
有利地,抵持头5023设有套接孔,所述螺杆5022的所述一端具有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接在所述套接孔内且绕所述套接孔的轴线可枢转,也就是说,螺杆5022和抵持头5023之间可以相对枢转,如此,在旋转螺杆5022时,抵持头5023与患者的头部接触情况下,抵持头5023可以不动,在一定程度方式,防止抵持头5023与患者的头部之间产生摩擦损伤。
参照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滑动板21的底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25与所述翼板2021滑动连接;翼板2021上还设有丝杆22、丝杆22滑块及驱动电机23,所述丝杆22滑块固定在所述滑动板21的底部且与所述丝杆22螺纹套5021配,所述驱动电机23与所述丝杆22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杆22旋转。
当驱动电机23驱动丝杆22旋转,由于丝杆22与滑动板21底部的丝杆 22滑块螺纹配合,所以,丝杆22旋转可以驱动丝杆22滑块及相连的滑动板21滑动,如此,可以实现滑动板21沿床座202的宽度方向滑动,并且,通过驱动电机23自动驱动,方便操作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持机构50还包括螺纹锁止件24,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1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锁止件24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1与所述滑动板21锁止固定。当枢转臂501随第一滑动组件51滑动至所需位置之后,可以利用螺纹锁止件24将第一滑动件与滑动板21相对锁止固定,进而确保枢转臂501保持在所需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CT主机,用以采集CT图像;
CT扫描床,所述CT扫描床临近所述CT主机设置;
超声设备,所述超声设备设在所述CT扫描床的一侧,用以采集超声图像,所述超声设备包括超声主机、超声探头及电磁传感器,所述超声探头连接至所述超声主机,所述电磁传感器设在所述超声探头上;
导航显示器,所述导航显示器设在所述CT扫描床的所述一侧,用以显示通过CT图像和/或超声图像融合后的融合图像;
头部定位机构,所述头部定位机构配置在所述CT扫描床临近所述CT主机的一端,用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T扫描床的所述一侧设有可调支架,所述导航显示器设在所述可调支架上,以通过所述可调支架调节所述导航显示器的高度及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架包括:
支撑杆;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穿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沿竖向可滑动,所述滑动座具有一螺纹套接端;
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螺纹套接端连接,以使所述螺纹套接端抱紧或松开所述支撑杆;
两个多关节支臂,每个所述多关节支臂的一端绕竖向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动座,每个所述多关节支臂至少包括一水平转动关节和一个竖向转动关节;两个所述多关节支撑臂中一个的另一端适于安装所述导航显示器,两个所述多关节支撑臂中另一个的另一端适于安装所述超声探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轴机械臂,所述多轴机械臂上配置在所述CT扫描床的一侧,且适于安装治疗器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T扫描床包括床座及移动床体,所述移动床体设在所述床座上且可移动进出所述CT主机;
所述头部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设在所述床座临近所述CT主机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床座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夹持机构在沿所述床座宽度方向可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座临近所述CT主机一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翼板;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沿所述床座的宽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翼板上;
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沿所述床座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动板上;
枢转臂,所述枢转臂的一端通过枢接座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枢转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床体的上方;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在所述枢转臂的所述另一端且适于对患者头部夹持固定;
其中,所述枢转臂被构造成绕水平轴线可枢转并可选择性地停留在不同角度位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在临近所述头部放置区的高度位置可调,所述水平轴线沿所述床座的宽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座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固定座上具有枢接孔且环绕所述枢接孔布置的多个第一齿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部之间形成一第一齿槽;
解锁件,所述解锁件设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
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且所述转动体具有枢接轴及环绕所述枢接轴布置的多个第二齿部,所述枢接轴穿过在所述枢接孔后与所述解锁件连接,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槽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所述枢转臂的所述一端与所述转动体连接且周向相对固定;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解锁件之间,以提供弹性作用力,迫使所述转动体向所述固定座运动而将所述第二齿部保持在所述第一齿槽中;
当操作所述解锁件施加所述弹性作用力的反向作用力时,所述解锁件通过所述枢接轴推动所述转动体远离所述固定座,以使所述第二齿部脱离所述第一齿槽后,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可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固设在所述枢转臂的所述另一端,且所述螺纹套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套螺纹配合,且所述螺杆的一端自所述螺纹套伸出后朝向所述头部放置区所在的一侧;
抵持头,所述抵持头连接在所述螺杆的所述一端,适于抵持固定患者的头部;
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以供使用者操作而驱动所述螺杆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翼板滑动连接;
所述翼板上还设有丝杆、丝杆滑块及驱动电机,所述丝杆滑块固定在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且与所述丝杆螺纹套配,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杆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螺纹锁止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锁止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滑动板锁止固定。
CN202022919414.8U 2020-12-08 2020-12-08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Active CN215778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9414.8U CN215778610U (zh) 2020-12-08 2020-12-08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9414.8U CN215778610U (zh) 2020-12-08 2020-12-08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8610U true CN21577861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9414.8U Active CN215778610U (zh) 2020-12-08 2020-12-08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8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31420A1 (en) Surgical Head Clamp and Robotics Platform
US20210205038A1 (en) Puncture robot
EP1267743B1 (en) Radiolucent surgical table extension assembly and method
US6813788B2 (en) Variable length radiolucent surgical table extension
EP1152727B1 (en) Hinged adaptor assembly for radiolucent table extension
US20230329749A1 (en) Ultrasonographic device
US10307219B2 (en) Noninvasive stereotactic assembly
US5102391A (en) Guidance device for C. T. guided drainage and biopsy procedures
WO2017050201A1 (zh) 微创医疗机器人系统
CN113349896A (zh) 一种针穿刺机构及穿刺手术机器人
CN113598898A (zh) 电动释放型穿刺针夹持装置
US20220313211A1 (en) Ultrasound support device
JP2020523067A (ja) ドレープアダプタ
CN215778610U (zh)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CN112494141A (zh)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CN110934628B (zh) Ct穿刺针导航装置
JP2005095281A (ja) 穿刺システムおよび穿刺方法
US10631947B2 (en) Device for brain biopsy
CN115317091A (zh) 穿刺机器人系统
JP2001120659A (ja) 穿刺針の姿勢保持装置
CN218652005U (zh) 锁紧机构及医疗设备
CN220293641U (zh) 基于双蛇形锁紧臂的功能模块定位支架组件
EP4029462B1 (en) Stand for a puncturing device
CN118021401A (zh) 一种用于固定穿刺器械的定位架、穿刺手术装置
CN115363706A (zh) 穿刺机器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