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9881U -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9881U
CN215759881U CN202122225857.1U CN202122225857U CN215759881U CN 215759881 U CN215759881 U CN 215759881U CN 202122225857 U CN202122225857 U CN 202122225857U CN 215759881 U CN215759881 U CN 215759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teel
girder steel
girder
trapezoi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58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家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hui Steel Structur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ina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ina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ina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58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9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9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9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涉及建材的技术领域,改善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大多数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对于多模块化装配时,过程复杂且耗时较长,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包括楼板,楼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端,楼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端,固定端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梯形卡槽,固定端上连接有第一钢梁,第一钢梁的形状设置成C形,第一钢梁内壁中上下两端设置有梯形卡块,梯形卡块与梯形卡槽之间滑动连接,楼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钢梁,楼板设置有若干组,每组楼板之间连接有第三钢梁。本申请通过第三钢梁对多组楼板进行拼接,实现钢结构对模块化楼板进行快速便捷的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但是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大多数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对于多模块化装配时,过程复杂且耗时较长,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大多数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对于多模块化装配时,过程复杂且耗时较长,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包括楼板,所述楼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端,所述楼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端,所述固定端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梯形卡槽,所述固定端上连接有第一钢梁,所述第一钢梁的形状设置成C形,所述第一钢梁内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梯形卡块,所述梯形卡块与梯形卡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楼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钢梁,所述楼板设置有若干组,每组所述楼板之间连接有第三钢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端与第一钢梁通过梯形卡块与梯形卡槽配合后固定连接,实现钢结构对模块化楼板进行快速便捷的装配。
可选的,所述第二钢梁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插接至楼板外侧插接端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钢梁通过第一插槽与插接端插接安装至楼板外侧进行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三钢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贴合于楼板远离第二钢梁的一侧插接端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另一侧插接端连接第三钢梁,通过第三钢梁对多组楼板进行拼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钢梁与第三钢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端可视为限位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钢梁的长度与固定端的长度相等,所述延伸端贴合第一钢梁的两侧外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连接后的第一钢梁进行限定,防止第一钢梁发生左右偏移。
可选的,所述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的交接处连接有L形连接件,所述第三钢梁与两侧第一钢梁的交接连接有T形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连接件作用均对钢梁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加固连接,提升装配后的连接性以及完整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固定端与第一钢梁通过梯形卡块与梯形卡槽配合后固定连接,第二钢梁通过第一插槽与插接端插接安装至楼板外侧进行限定,另一侧插接端连接第三钢梁,通过第三钢梁对多组楼板进行拼接,实现钢结构对模块化楼板进行快速便捷的装配;
2.延伸端贴合第一钢梁的两侧外壁设置,延伸端可视为限位端,对连接后的第一钢梁进行限定,防止第一钢梁发生左右偏移;
3.L形连接件和T形连接件作用均对钢梁之间的交接处进行加固连接,提升装配后的连接性以及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梯形卡块与梯形卡槽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二钢梁与第三钢梁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楼板与钢梁结构装配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楼板;101、固定端;102、插接端;103、梯形卡槽;2、第二钢梁;201、第一插槽;3、第一钢梁;301、梯形卡块;4、第三钢梁;401、第二插槽;5、T形连接件;6、L形连接件;7、延伸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楼板1,楼板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端101,楼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端102,固定端101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梯形卡槽103,固定端101上连接有第一钢梁3,第一钢梁3的形状设置成C形,第一钢梁3内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梯形卡块301,梯形卡块301与梯形卡槽103之间滑动连接,固定端101与第一钢梁3通过梯形卡块301与梯形卡槽103配合后固定连接,视为主要卡接限位结构,便于对后续钢梁进行限位,楼板1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钢梁2,第二钢梁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插槽201,第一插槽201插接至楼板1外侧插接端102设置,第二钢梁2通过第一插槽201与插接端102插接安装至楼板1外侧进行限定,楼板1设置有若干组,每组楼板1之间连接有第三钢梁4,第三钢梁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插槽401,第二插槽401贴合于楼板1远离第二钢梁2的一侧插接端102设置,多组楼板1通过第三钢梁4进行拼接,实现钢结构对模块化楼板1进行快速便捷的装配。
参照图3和图4,第二钢梁2与第三钢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端7,第一钢梁3的长度与固定端101的长度相等,延伸端7贴合第一钢梁3的两侧外壁设置,延伸端7可视为限位端,对连接后的第一钢梁3进行限定,防止第一钢梁3发生左右偏移。
参照图1和图5,第一钢梁3和第二钢梁2的交接处连接有L形连接件6,第三钢梁4与两侧第一钢梁3的交接连接有T形连接件5,两组连接件作用均对钢梁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加固连接,提升装配后的连接性以及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装配时,固定端101与第一钢梁3通过梯形卡块301与梯形卡槽103配合后固定连接,第二钢梁2通过第一插槽201与插接端102插接安装至楼板1外侧进行限定,另一侧插接端102连接第三钢梁4,通过第三钢梁4对多组楼板1进行拼接,最后通过L形连接件6和T形连接件5作用均对钢梁之间的交接处进行加固连接,提升装配后的连接性以及完整性,实现钢结构对模块化楼板1进行快速便捷的装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包括楼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端(101),所述楼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端(102),所述固定端(101)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梯形卡槽(103),所述固定端(101)上连接有第一钢梁(3),所述第一钢梁(3)的形状设置成C形,所述第一钢梁(3)内壁中上下两端设置有梯形卡块(301),所述梯形卡块(301)与梯形卡槽(10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楼板(1)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钢梁(2),所述楼板(1)设置有若干组,每组所述楼板(1)之间连接有第三钢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梁(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插槽(201),所述第一插槽(201)插接至楼板(1)外侧插接端(10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梁(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插槽(401),所述第二插槽(401)贴合于楼板(1)远离第二钢梁(2)的一侧插接端(10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梁(2)与第三钢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端(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梁(3)的长度与固定端(101)的长度相等,所述延伸端(7)贴合第一钢梁(3)的两侧外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梁(3)和第二钢梁(2)的交接处连接有L形连接件(6),所述第三钢梁(4)与两侧第一钢梁(3)的交接处连接有T形连接件(5)。
CN202122225857.1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Active CN215759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5857.1U CN215759881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5857.1U CN215759881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9881U true CN215759881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5857.1U Active CN215759881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98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2830A (zh) * 2022-08-03 2022-11-01 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楼面模块及其拼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2830A (zh) * 2022-08-03 2022-11-01 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楼面模块及其拼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6807B (zh) 折叠式楼板中柱组合节点及其组装方法
CN215759881U (zh) 一种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
CN203200760U (zh) 一种可拆卸预应力支撑架系统
CN111456222B (zh) 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及其设计安装工艺
WO2024060627A1 (zh) 一种由复合连接组件制成的混凝土骨架结构及搭建方法
CN116084559A (zh)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干式拼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41037U (zh) 一种栓钉锁件装配加劲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13293858B (zh) 一种快速分梁器及装配插入式混凝土叠合梁柱结构
CN113931340B (zh) 装配式半嵌入式外墙板以及建筑物
CN212506959U (zh) 一种装配式楼承板及装配式楼承板组件
CN21019490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束混凝土壁式框架梁柱节点连接形式
CN212866321U (zh) 一种预应力梁
CN219365094U (zh) 一种高强度的楼板
CN218061032U (zh) 一种稳定装配式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CN108999341B (zh) 咬合式钢-混凝土组合柱与柱连接节点及制作方法
CN215166505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模块及钢结构构造
CN218668185U (zh) 一种预制空心梁
CN214657725U (zh) 一种h型钢梁和h型钢柱的连接节点
CN113338433B (zh) 一种钢-混组合梁柱插销式榫卯结点连接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11172424U (zh) 一种可装配的节点预埋件
CN215055301U (zh) 一种用于柱模板的加固装置
CN211948856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组装结构
CN218861777U (zh) 梁柱节点安装组件
CN213654871U (zh) 一种多榀预制拱架
CN212078664U (zh) 组合式木台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5

Address after: Room 904, Block B, Urban Apartment, Chocheng Street, Yiwu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1000

Patentee after: Wang Shanzhong

Patentee after: Ding Jinshu

Address before: 518172 room 601-2, Bantian building, Bantian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China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Address after: No. 10 Wubang Road, Mohekou Industrial Park, Huaishang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233000

Patentee after: Anhui Honghui Steel Struc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4, Block B, Urban Apartment, Chocheng Street, Yiwu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1000

Patentee before: Wang Shanzhong

Patentee before: Ding Jinsh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