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5991U -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5991U
CN215745991U CN202121022076.6U CN202121022076U CN215745991U CN 215745991 U CN215745991 U CN 215745991U CN 202121022076 U CN202121022076 U CN 202121022076U CN 215745991 U CN215745991 U CN 215745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belt
supporting
block
di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220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小友
张先德
马凯雄
邹功成
张红军
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10220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5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5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5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该机构包括下模基座;所述下模基座包括:凹模型腔、承托面和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所述凹模型腔设置在两个所述承托面之间,或所述凹模型腔被所述承托面环绕;所述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承托面之上,且分布在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所述料带支撑块能在所述承托面形成的承托平面上,移动至所述凹模型腔的上方或移动至脱离所述凹模型腔的上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传输料带时,为料带提供支撑作用,保持料带的平衡稳定运行,而需要对料带进行冲压时,去除对料带的支撑,避免影响冲压落料,有助于模具高速连续生产,降低了产品废品率和模具损坏率。

Description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俗称冲床)上的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使板材在模具里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高速冲压模冲速快,对料带连续顺畅送料要求高。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高速冲压连续模料带的搭边值都很小,搭边位置材料强度差,加之模具位置空间有限无法布置传统的抬料块(如定转子落料处由于落料型腔必须保证完整性无法设置抬料块),当料带到达落料工步时,经常出现(由于重力的作用或毛坯卷料自带的弧度影响)下沉,无法顺畅地运行到预定位置,造成误送,提高了废品率,即使布置了传统的抬料块,在需要落料冲压时,落料冲头经常与抬料块发生碰撞,造成模具损坏,导致模具无法连续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该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有助于模具连续生产,降低产品废品率和模具损坏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包括:下模基座1;
所述下模基座1包括:凹模型腔11、承托面12和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13;
所述凹模型腔11设置在两个所述承托面12之间,或所述凹模型腔11被所述承托面12环绕;
所述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13活动设置在所述承托面12之上,且分布在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
所述料带支撑块13能在所述承托面12形成的承托平面上,移动至所述凹模型腔11的上方或移动至脱离所述凹模型腔11的上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料带支撑块13为L型结构;
所述料带支撑块13包括:支撑端131和上模抵接端13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端131为所述料带支撑块13的L型结构在水平方向的突出部;
所述支撑端131设置有斜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抵接端132为所述料带支撑块13的L型结构在竖直方向的突出部;
所述上模抵接端132设置有斜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基座1还包括:料带导向块14;
所述料带导向块14固定于所述承托面12上;
所述料带导向块14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包括:第一开口141和第二开口142;所述第一开口141设置在所述料带导向块1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开口142设置在所述料带导向块14的下表面以及所述料带导向块14面向所述凹模型腔11的一侧面;
所述上模抵接端132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41,所述支撑端131穿过面向所述凹模型腔11的侧面的第二开口14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基座1还包括:复位弹簧15和止付螺丝16;
所述上模抵接端13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安装孔1321;
所述料带导向块14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和止付螺丝安装孔144;
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孔1321内,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内;
所述止付螺丝16安装在所述止付螺丝安装孔144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止付螺丝安装孔144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143为同心孔,且所述止付螺丝安装孔144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143的孔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模冲座2;
所述上模冲座包括:插块21、固定板22和上垫板23;
所述插块21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22上的插块定位通孔221并固定在所述上垫板23上,另一端为设置有斜面的下模抵接端211;
所述固定板22固定在所述上垫板23上;
所述下模抵接端211的斜面与所述上模抵接端132的斜面相匹配,使得所述下模抵接端211的斜面在合模时能够与对应的上模抵接端132的斜面抵接,从而对所述料带支撑块13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冲座还包括:落料冲头24;
所述落料冲头24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2上;
所述落料冲头24与所述凹模型腔11相匹配。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料带支撑块13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41和所述第二开口142进行运动轨迹限位。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下模基座包括:凹模型腔、承托面和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凹模型腔设置在两个承托面之间,或被承托面环绕;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活动设置在承托面之上,且分布在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料带支撑块能在承托面形成的承托平面上,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或移动至脱离凹模型腔的上方。本申请方案中,在传输料带时,料带支撑块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为料带提供支撑作用,保持料带的平衡稳定运行,防止料带下沉造成误送,影响产品成型,在需要对料带进行冲压时,料带支撑块移动至脱离凹模型腔上方,去除对料带的支撑,避免落料冲头与料带支撑块发生碰撞,影响冲压落料,有助于模具高速连续生产,降低了产品废品率和模具损坏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的下模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下模基座的凹模型腔投影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下模基座的料带导向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的上模冲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高速冲压模冲速快,对料带连续顺畅送料要求高。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高速冲压连续模料带的搭边值都很小,搭边位置材料强度差,加之模具位置空间有限无法布置传统的抬料块(如定转子落料处由于落料型腔必须保证完整性无法设置抬料块),当料带到达落料工步时,经常出现(由于重力的作用或毛坯卷料自带的弧度影响)下沉,无法顺畅地运行到预定位置,造成误送,提高了废品率,即使布置了传统的抬料块,在需要落料冲压时,落料冲头经常与抬料块发生碰撞,造成模具损坏,导致模具无法连续生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能够在传输料带时,为料带提供支撑作用,保持料带的平衡稳定运行,而需要对料带进行冲压时,去除对料带的支撑,避免影响冲压落料,有助于模具高速连续生产,降低了产品废品率和模具损坏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的下模基座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的下模基座1包括:
凹模型腔11、承托面12和料带支撑块13。
该料带支撑块13活动设置在承托面12之上,且分布在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该料带支撑块13可以对称分布,也可以交错分布,两侧料带支撑块13的数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只要能使料带在运行时两侧同时被抬起相同高度且运行平稳即可。
示例性的,该料带支撑块13有两个,并且对称分布在该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
料带支撑块13能在承托面12形成的承托平面上,移动至凹模型腔11的上方或移动至脱离凹模型腔11的上方。
示例性的,料带支撑块13活动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在下模基座1上设置燕尾槽滑轨,使得该料带支撑块13能够沿该燕尾槽滑轨滑动,或是设置弹簧装置,推动该料带支撑块13运动。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下模基座的凹模型腔投影图。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基座1包括有凹模型腔11和承托面12,该承托面12设置在凹模型腔11的两侧或四周;承托面12在水平方向形成一个承托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凹模型腔11会在该承托平面上形成模腔投影,该料带支撑块13能部分延伸至该模腔投影处。
示例性的,承托面12可以包括有第一承托面和第二承托面,分别位于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
从上述实施例一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的下模基座包括:凹模型腔、承托面和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凹模型腔设置在两个承托面之间,或被承托面环绕;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活动设置在承托面之上,且分布在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料带支撑块能在承托面形成的承托平面上,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或移动至脱离凹模型腔的上方。本实施例中,在传输料带时,料带支撑块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为料带提供支撑作用,保持料带的平衡稳定运行,防止料带下沉造成误送,影响产品成型,在需要对料带进行冲压时,料带支撑块移动至脱离凹模型腔上方,去除对料带的支撑,避免落料冲头与料带支撑块发生碰撞,影响冲压落料,有助于模具高速连续生产,降低了产品废品率和模具损坏率。
实施例二
在实际应用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料带支撑块除了对料带具有抬料的作用,还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引导料带向正前方运动,以防料带往两侧偏移,同时,料带导向块也具有导向作用,与料带支撑块配合能够达到更好的导向效果。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料带支撑块13为L型结构,其水平方向的突出部为支撑端131,竖直方向的突出部为上模抵接端132,其中,该支撑端131设置有斜面。
料带导向块14的整体设置在承托面12上,即该料带导向块14不会延伸至凹模型腔11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该料带导向块1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H大于该支撑端131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h。
从上述实施例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料带支撑块的支撑端设置斜面,料带运动时,该支撑端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当料带的一侧放置到支撑端的斜面上后,会因为受力不均而沿斜面向下滑落,但将另外一侧也放置到对应支撑端的斜面上时,两侧的受力相互平衡,料带能够在两侧支撑端的斜面上平稳放置,同时,由于斜面的设置,料带经过时,会被卡在两侧支撑端的斜面接触点之间,从而被限制在两侧支撑端的斜面接触点之间向前运动,进而避免发生侧边偏移。另外,在料带高速运动破坏支撑端的斜面的受力平衡导致料带沿斜面上移时,由于该料带导向块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该支撑端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因此,能够在料带上移超过该支撑端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时依旧对料带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料带发生侧边偏移。
实施例三
在实际应用中,在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料带支撑块需要在料带导向块上表面的开口空间范围内自由水平移动,使得料带支撑块的支撑端可以自由地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或移动至脱离凹模型腔的上方。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下模基座的料带导向块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料带导向块14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包括第一开口141和第二开口142,该第一开口141设置在该料带导向块14的上表面,该第二开口142同时设置在料带导向块14的下表面以及该料带导向块14面向凹模型腔11的一侧面。
参见图1,上模抵接端132穿过第一开口141,支撑端131穿过面向凹模型腔11的侧面的第二开口142,使得料带支撑块13固定在料带导向块14与承托面12之间。
该料带导向块14与承托面12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使用螺钉、销钉或两者的结合,也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能将两者固定起来的方法,此处不做限定。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复位弹簧15和止付螺丝16。
上模抵接端13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安装孔1321,料带导向块14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和止付螺丝安装孔144;该复位弹簧1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孔1321内,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内。
示例性的,该第一弹簧安装孔1321与该第二弹簧安装孔143相对设置。
该止付螺丝16安装在该止付螺丝安装孔144内;该止付螺丝安装孔144与该第二弹簧安装孔143为同心孔,且该止付螺丝安装孔144的孔径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弹簧安装孔143的孔径,安装时,该止付螺丝16能够利用自身凸出的螺纹将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孔143那端的弹簧卡住,因此,能够将第二弹簧安装孔143那端的弹簧限位在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内。
当料带支撑块13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时会向外侧水平运动,将复位弹簧15向外侧挤压,止付螺丝16对复位弹簧15具有限位的作用,能够将复位弹簧15限位在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内,避免因挤压力增大导致复位弹簧15脱离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同时,由于料带支撑块13向外侧水平运动,其支撑端131也向外侧水平运动,并且能够完全脱离凹模型腔11的上方。
当料带支撑块13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逐渐减弱,复位弹簧15受力同步减小并慢慢回复伸长,将料带支撑块13沿水平方向往内侧推动,最终料带支撑块13的支撑端131重新移动至凹模型腔11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料带支撑块13在第一开口141内沿水平方向活动的范围至少为该料带支撑块13的第一开口141水平方向的长度。
从上述实施例三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料带导向块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料带支撑块固定在该料带导向块与承托面之间,将止付螺丝安装在料带导向块的止付螺丝安装孔内,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料带支撑块上模抵接端外侧的弹簧安装孔内,另一端套在止付螺丝上并安装在料带导向块内侧的弹簧安装孔内,本实施例能够使得该料带支撑块在料带导向块上表面的第一开口限定的水平空间内运动,在料带支撑块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时压缩弹簧,并收回料带支撑块的支撑端使其脱离凹模型腔的上方,当向外的推力减弱时弹簧回复驱动料带支撑块向内侧运动,使得料带支撑块的支撑端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这种设置能够在需要抬料导料时对料带进行抬料导料,在需要冲压时方便落料冲头无遮挡的顺畅下落,同时满足冲压和抬料导料的需求,且避免了落料冲头下落时与料带支撑块相撞造成模具的损坏。
实施例四
在实际应用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除了上述下模基座,还包括上模冲座。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的上模冲座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的上模冲座2包括:
插块21、固定板22、上垫板23和落料冲头24。
该插块21的一端穿过固定板22上的插块定位通孔221并固定在上垫板23上,该固定方式可以为螺钉固定,另一端为设置有斜面的下模抵接端211。
参见图1,在实施例二中,料带支撑块13除了在支撑端131设置有斜面,在其上模抵接端132也设置有斜面。
本实施例中,该下模抵接端211的斜面与该上模抵接端132的斜面相匹配,使得该下模抵接端211的斜面在合模时能够与对应的上模抵接端132的斜面抵接,从而对料带支撑块13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该落料冲头24固定在固定板22上,固定板22固定在上垫板23上,固定方式可以使用螺钉、销钉或两者的结合,也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能将落料冲头24和固定板22、固定板22和上垫板23固定起来的方法,此处不做限定。
该落料冲头24与凹模型腔11相匹配,使得落料冲头24在向下运动时能够进入到该凹模型腔11内,该落料冲头24进入到该凹模型腔11的部分可以与该凹模型腔11完全相切或留有一定的缝隙。
从上述实施例四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上模冲座插块的下模抵接端与下模基座料带支撑块的上模抵接端相匹配,使得插块在向下运动时,其下模抵接端的斜面能够与对应的上模抵接端的斜面抵接,并使插块能够顺畅地沿着料带支撑块向下滑动,将料带支撑块向外侧水平推动;当插块向上运动并逐渐脱离料带支撑块时,料带支撑块会在复位弹簧的回复作用下重新向内侧运动,并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由于落料冲头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又固定在上垫板上,当插块向下运动时,该落料冲头同步向下运动,当插块将料带支撑块向外侧推动,直到该料带支撑块移动至脱离凹模型腔的上方,与落料冲头避开,该落料冲头能够正常下落,将料带压至凹模型腔内完成冲压;当插块向上运动时,该落料冲头同步向上运动,当插块逐渐脱离料带支撑块时,料带支撑块会在复位弹簧的回复作用下重新向内侧运动,并重新移动至凹模型腔的上方,继续对料带进行抬料和导料。本实施例的上模冲座能够与下模基座相配合,完成冲压、抬料以及导料的快速切换,保障高速冲压模具生产的连续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
在实际应用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的运转需要上模冲座和下模基座相互配合完成。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包括:上模冲座和下模基座。
合模过程为:冲床冲压工作行程开始时,模具由开模状态逐步变为合模状态。上模冲座2的插块21在冲床压力机的驱动下逐步向下模基座1的料带上模抵接端132靠近,此时料带支撑块13的支撑端131还是处于将冲压料带抬起的状态。插块21继续运行,插块21的下模抵接端211与料带支撑块13的上模抵接端132开始接触,料带支撑块13在插块21的下模抵接端211和料带支撑块13的上模抵接端132的双重作用下向外侧水平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15,最终料带支撑块13的支撑端131与上模冲座同步下落的落料冲头24避开,料带支撑块13的支撑端131脱离凹模型腔11的上方,避免与落料冲头24在冲切材料时发生碰撞。此时料带已经由送料机驱动送到预定位置,落料工步可正常进行冲切工作,最终模具达到合模状态。
开模过程为:冲床返回工作行程开始时,模具由合模状态逐步变为开模状态。此过程中,插块21在冲床压力机的驱动下逐步脱离料带支撑块13,当插块21的下模抵接端211与料带支撑块13的上模抵接端132逐步脱离,落料冲头24也同步向上运动脱离凹模型腔11,料带支撑块13在复位弹簧15弹力的驱动下向内侧水平移动,最终料带支撑块13的支撑端131移动至凹模型腔11上方,料带支撑块13外侧的复位弹簧由压缩状态逐步转为预压状态,模具达到开模状态。此时送料机接收到送料信号,开始送料。料带支撑块13的支撑端131将送进状态中的料带抬起,防止材料下沉引起误送。同时料带支撑块13的支撑端131还可以防止已经处于凹模型腔11中的材料上跳。
从上述实施例五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包括实施例一至四中任一实施例描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在以上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抬料机构上模冲座和下模基座的配合操作,在合模时收回下模基座料带支撑块的支撑端,使得上模冲座的落料冲头顺畅下落完成冲压,在开模时重新移动下模基座料带支撑块的支撑端至凹模型腔的上方,使得料带得以继续被平稳抬起向特定方向运动,避免了落料冲头与料带支撑块的支撑端相撞造成损坏,也避免了料带下沉偏位导致误送,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保障了冲压工序的连续高速运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基座(1);
所述下模基座(1)包括:凹模型腔(11)、承托面(12)和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13);
所述凹模型腔(11)设置在两个所述承托面(12)之间,或所述凹模型腔(11)被所述承托面(12)环绕;
所述至少两个料带支撑块(13)活动设置在所述承托面(12)之上,且分布在料带传输方向的两侧;
所述料带支撑块(13)能在所述承托面(12)形成的承托平面上,移动至所述凹模型腔(11)的上方或移动至脱离所述凹模型腔(1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带支撑块(13)为L型结构;
所述料带支撑块(13)包括:支撑端(131)和上模抵接端(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端(131)为所述料带支撑块(13)的L型结构在水平方向的突出部;
所述支撑端(131)设置有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抵接端(132)为所述料带支撑块(13)的L型结构在竖直方向的突出部;
所述上模抵接端(132)设置有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基座(1)还包括:料带导向块(14);
所述料带导向块(14)固定于所述承托面(12)上;
所述料带导向块(14)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包括:第一开口(141)和第二开口(142);所述第一开口(141)设置在所述料带导向块(1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开口(142)设置在所述料带导向块(14)的下表面以及所述料带导向块(14)面向所述凹模型腔(11)的一侧面;
所述上模抵接端(132)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41),所述支撑端(131) 穿过面向所述凹模型腔(11)的侧面的第二开口(1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基座(1)还包括:复位弹簧(15)和止付螺丝(16);
所述上模抵接端(13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安装孔(1321);
所述料带导向块(14)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和止付螺丝安装孔(144);
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孔(1321)内,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孔(143)内;
所述止付螺丝(16)安装在所述止付螺丝安装孔(14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付螺丝安装孔(144)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143)为同心孔,且所述止付螺丝安装孔(144)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143)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冲座(2);
所述上模冲座包括:插块(21)、固定板(22)和上垫板(23);
所述插块(21)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22)上的插块定位通孔(221)并固定在所述上垫板(23)上,另一端为设置有斜面的下模抵接端(211);
所述固定板(22)固定在所述上垫板(23)上;
所述下模抵接端(211)的斜面与所述上模抵接端(132)的斜面相匹配,使得所述下模抵接端(211)的斜面在合模时能够与对应的上模抵接端(132)的斜面抵接,从而对所述料带支撑块(13)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冲座还包括:落料冲头(24);
所述落料冲头(24)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2)上;
所述落料冲头(24)与所述凹模型腔(11)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带支撑块(13)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41)和所述第二开口(142)进行运动轨迹限位。
CN202121022076.6U 2021-05-13 2021-05-13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Active CN215745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2076.6U CN215745991U (zh) 2021-05-13 2021-05-13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2076.6U CN215745991U (zh) 2021-05-13 2021-05-13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5991U true CN215745991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22076.6U Active CN215745991U (zh) 2021-05-13 2021-05-13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5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33479B2 (ja) クラッチ型のパンチング、テープ貼付、裁断を同期させた多機能テープ貼付機構
KR101838655B1 (ko) 사이드 커팅 프레스 금형
CN215745991U (zh)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KR20100024575A (ko) 인서트 자동이송식 사출금형
CN113210523A (zh) 冲压用料带支撑机构
CN113145719A (zh) 一种高精密高效自动送料机构
CN109570363B (zh) 一种下折弯模具
CN208495541U (zh) 一种一体化料架模具
CN112658124B (zh) 一种已打凸成型料带模外自动送料设备及送料方法
CN211101103U (zh) 一种电机外壳连续拉深可变形搭边连续模结构
CN215279408U (zh) 一种卷圆类浮动式切断落料装置
JPH05212456A (ja) 低騒音低振動のための内外形同時抜きハーフブランキング工法、および同装置
CN218015209U (zh) 栅栏门铰链成型模具
CN215032805U (zh) 一种双侧冲孔冲裁结构
CN220942824U (zh) 一种连续模模内折弯铆压模具结构
CN215745864U (zh) 冲压模具
CN220697974U (zh) 一种拉深件切边的连续模
CN218015210U (zh) 栅栏门铰链成型自动化线
CN215279453U (zh) 一种摇臂体竖排一出二侧冲装置
CN213134709U (zh) 分段式冲压模具
CN213495965U (zh) 一种银触点铆接级进模
CN219483941U (zh) 一种针对电机支架的连续模
CN220717450U (zh) 一种产品侧冲孔结构
CN209223081U (zh) 一种双导向切筋模具
CN215279532U (zh) 一种基于模具成形的微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