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1428U -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 Google Patents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1428U
CN215731428U CN202121200034.7U CN202121200034U CN215731428U CN 215731428 U CN215731428 U CN 215731428U CN 202121200034 U CN202121200034 U CN 202121200034U CN 215731428 U CN215731428 U CN 215731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ell
connecting portion
switch assembl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0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a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a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a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a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00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1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1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1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组件,包括按帽、弹簧、中空的壳体和按键开关,壳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开口,壳体内设有凸台,凸台由壳体的内壁沿径向向内凸出形成,壳体内于对应凸台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按帽包括按压部和顶推杆,顶推杆由按压部的底壁向下凸出形成,按压部位于壳体的顶端开口处且设置于凸台上方,顶推杆插入在第一通孔内并能够在第一通孔内上下移动,弹簧套设在顶推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台的顶面和按压部的底面相抵靠,按键开关位于壳体内且设置于凸台下方,顶推杆穿过第一通孔后能够与按键开关相接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组件。

Description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于汽车的舒适性、便捷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智能化,市场上的大部分车型带有后视镜自动折叠功能,但还有部分车型不具备后视镜自动折叠功能,故需要加装后视镜一键收取折叠的开关组件。
目前市场上的开关组件由于设计原因一般安装的位置比较固定,而且安装起来不方便,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组件,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该开关组件结构紧凑,可适用安装在汽车的多个位置,同时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组件,包括按帽、弹簧、中空的壳体和按键开关,所述壳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由所述壳体的内壁沿径向向内凸出形成,所述壳体内于对应所述凸台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按帽包括按压部和顶推杆,所述顶推杆由所述按压部的底壁向下凸出形成,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开口处且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方,所述顶推杆插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推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台的顶面和所述按压部的底面相抵靠,所述按键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内且设置于所述凸台下方,所述顶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能够与所述按键开关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且设置于所述按键开关下方,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PCB线路板的上表面贴合固定,所述PCB线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凸出的支撑块和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外缘,所述第一卡块上设有卡爪,所述卡爪由所述第一卡块的内侧壁沿所述底板的径向向内延伸凸出,所述PCB线路板由所述支撑块支撑并被所述卡爪卡住。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由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凸出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由所述第二卡块的外侧壁沿所述底板的径向向外延伸凸出,所述壳体底部的侧壁设有卡孔,所述卡接部卡在所述卡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的底部的外缘向下凸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由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壁沿所述按压部的径向向外延伸凸出,所述壳体顶部的侧壁设有穿孔,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穿孔内并能够在所述穿孔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沿径向向外凸出设有一圈凸缘,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由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向外凸出,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凸缘下方且靠近所述凸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整体呈L形结构,所述卡扣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相较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向外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内缘向上延伸凸出设有凸杆,所述凸杆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上下连通,所述顶推杆插入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凸杆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组件,包括以上所述的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组件,通过按压按帽可将按键开关打开,从而实现电路连通;按压结束后,按帽通过弹簧复位,不仅力度稳定,而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组件结构紧凑,可适用安装在汽车的门板上、中空板上等多个位置,只需要在相应的位置打孔即可安装该开关组件,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同时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按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CB线路板安装在底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包括按帽1、弹簧2、中空的壳体3和按键开关4。壳体3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开口30,壳体3内设有凸台31,凸台31由壳体3的内壁沿径向向内凸出形成,壳体3内于对应凸台31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311。按帽1包括按压部11和顶推杆12,顶推杆12由按压部11的底壁向下凸出形成,按压部11位于壳体3的顶端开口30处且设置于凸台31上方,顶推杆12插入在第一通孔311内并能够在第一通孔311内上下移动。弹簧2套设在顶推杆12上,且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凸台31的顶面和按压部11的底面相抵靠。按键开关4位于壳体3内且设置于凸台31下方,顶推杆12穿过第一通孔311后能够与按键开关4相接触。
具体地,当向下按压按帽1的按压部11时,按压部11带动顶推杆12向下运动,顶推杆12接触并按压按键开关4,从而将按键开关4打开,实现电路连通;按压结束后,按帽1在弹簧2的作用下向上复位,为下一次按压做好准备。其中,在还未按压按帽1时,按压部11可以位于壳体3内,即按压部11的初始位置位于壳体3内,也可以是位于壳体3外,即按压部11的初始位置相较于壳体3向外凸出,在此不作限定。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部11的初始位置位于壳体3内。
进一步地,开关组件还包括底座6,底座6固定在壳体3的底端开口30处。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及图7所示,开关组件还包括PCB线路板5,PCB线路板5位于壳体3内且设置于按键开关4下方,按键开关4与PCB线路板5的上表面贴合固定,PCB线路板5固定在底座6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开关4或称为轻触开关,按键开关4包括基座42和设置在基座42上的按钮41,基座42与PCB线路板5的上表面贴合固定,从而实现按键开关4与PCB线路板5之间的电连接。顶推杆12穿过第一通孔311后能够与按钮41相接触并按压按钮41,从而将按键开关4打开;同时在按压结束后,按钮41在按键开关4内置弹簧(图未示)的作用下向上复位,为下一次按压做好准备。
进一步地,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底座6包括底板61以及由底板61向上延伸凸出的支撑块62和第一卡块63,第一卡块63设置于底板61的外缘,第一卡块63上设有卡爪631,卡爪631由第一卡块63的内侧壁沿底板61的径向向内延伸凸出,PCB线路板5由支撑块62支撑并被卡爪631卡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块63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第一卡块63上均设有卡爪631,该四个第一卡块63均布设置在底板61的外缘。支撑块62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支撑块62相对设置于底板61的两侧,且每个支撑块62夹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卡块63之间。卡爪631的高度高于支撑块62的高度,且卡爪631与支撑块62之间的高度差恰好为PCB线路板5的厚度,使得PCB线路板5恰好可以被卡在支撑块62与卡爪631之间。这种卡接式的结构不仅稳定牢固,PCB线路板5不容易脱落,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底座6还包括由底板61向上延伸凸出的第二卡块64,第二卡块64上设有卡接部641,卡接部641由第二卡块64的外侧壁沿底板61的径向向外延伸凸出,壳体3底部的侧壁设有卡孔32,卡接部641卡在卡孔32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块64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二卡块64相对设置于底板61的两侧,每个第二卡块64上设有卡接部641。卡孔32的数量也为两个,该两个卡孔32设置于壳体3底部的两侧。在将底座6安装到壳体3的底端开口30处时,只需要将底座6的顶端推入壳体3内,使两个第二卡块64上的卡接部641分别卡入两个卡孔32内即可实现底座6与壳体3的固定连接。当然,第二卡块64和卡孔32的数量还可以为更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按压部11的底部的外缘向下凸出设有连接块111,连接块111上设有凸块112,凸块112由连接块111的外侧壁沿按压部11的径向向外延伸凸出,壳体3顶部的侧壁设有穿孔33,凸块112位于穿孔33内并能够在穿孔33内上下移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111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连接块111相对设置于按压部11的两侧,每个连接块111上均设有凸块112。穿孔33的数量也为两个,该两个穿孔33相对设置于壳体3顶部的两侧,该两个连接块111上的凸块112分别位于该两个穿孔33内。当按压部11向上或向下运动时,两个连接块111上的凸块112分别在两个穿孔33内向上或向下运动,既使得按帽1能够按预设轨迹运动,又能够限定按帽1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活动范围,同时能够防止按帽1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3的顶端沿径向向外凸出设有一圈凸缘34,壳体3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扣7,卡扣7由壳体3的外侧壁向外凸出,卡扣7位于凸缘34下方且靠近凸缘34设置。
进一步地,卡扣7整体呈L形结构,卡扣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第一连接部71位于第二连接部72上方,第一连接部71的顶端与壳体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71的底端相较于第一连接部71的顶端向外凸出,第一连接部71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7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72的底端与壳体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71的外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凸起部71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扣7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卡扣7相对设置于壳体3的两侧。在安装开关组件时,先在安装的位置(例如汽车的门板上、中空板上等位置)打孔,然后再将开关组件插装至孔内,此时由于第二连接部72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故壳体3很容易插装至孔内;同时由于第一连接部71的外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凸起部711(设置多个凸起部711是为了与安装位置处的门板/中空板的厚度相匹配),使安装处的门板/中空板卡在凸起部711与凸缘34之间,不仅使得开关组件安装方便,而且结构稳定牢固,不容易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及图5所示,凸台31的内缘向上延伸凸出设有凸杆35,凸杆35内设有第二通孔351,第二通孔351与第一通孔311上下连通,顶推杆12插入在第二通孔351内并能够在第二通孔351内上下移动,弹簧2套设在凸杆35上。
具体地,通过设置凸杆35,弹簧2套设在凸杆35上并能够沿着凸杆35压缩或伸长,从而避免弹簧2与顶推杆12直接接触,同时可以避免弹簧2左右窜动,有利于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凸杆35。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6所示,底座6还包括由底板61向上延伸凸出的绕线柱65,绕线柱6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绕线柱65均位于支撑板62、第一卡块63和第二卡块64的内侧,绕线柱65用于缠绕外接线。同时,底板61中心还设有接线孔61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绕线柱65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绕线柱6相对设置于接线孔611的两侧。PCB线路板5通过外接线与其它的电器元件连接,当外接线与PCB线路板5连接后,外接线可缠绕在两个绕线柱65上,使外接线卡在绕线柱65与支撑板62、第一卡块63和第二卡块64之间,从而将外接线固定在底座6上,即使用力拉扯外接线也不会脱落。外接线在缠绕完成后可穿过接线孔611与其它的电器元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组件,包括上述的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同时与汽车的左右两个后视镜连接,从而可以一键同时控制左右两个后视镜折叠,即按下开关组件后可以同时控制两个后视镜折叠起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的优点在于:
1、按帽1通过弹簧2复位,不仅力度稳定,而且使用寿命长;
2、PCB线路板5通过卡接固定在底座6上,不仅不容易脱落,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底座6上设有用于缠绕外接线的绕线柱65,可以将外接线固定在底座6上,即使用力拉扯外接线也不会脱落;
4、该开关组件结构紧凑,可适用安装在汽车的门板上、中空板上等多个位置,只需要在相应的位置打孔即可,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同时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5、该开关组件的壳体3的两侧均设有卡扣7,不仅使得开关组件安装方便,而且结构稳定牢固,不容易脱落;
6、该开关组件可同时与汽车的左右两个后视镜连接,从而实现一键同时控制左右两个后视镜折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帽(1)、弹簧(2)、中空的壳体(3)和按键开关(4),所述壳体(3)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开口(30),所述壳体(3)内设有凸台(31),所述凸台(31)由所述壳体(3)的内壁沿径向向内凸出形成,所述壳体(3)内于对应所述凸台(31)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按帽(1)包括按压部(11)和顶推杆(12),所述顶推杆(12)由所述按压部(11)的底壁向下凸出形成,所述按压部(11)位于所述壳体(3)的顶端开口(30)处且设置于所述凸台(31)上方,所述顶推杆(12)插入在所述第一通孔(311)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311)内上下移动,所述弹簧(2)套设在所述顶推杆(12)上,且所述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台(31)的顶面和所述按压部(11)的底面相抵靠,所述按键开关(4)位于所述壳体(3)内且设置于所述凸台(31)下方,所述顶推杆(1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1)后能够与所述按键开关(4)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固定在所述壳体(3)的底端开口(30)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PCB线路板(5),所述PCB线路板(5)位于所述壳体(3)内且设置于所述按键开关(4)下方,所述按键开关(4)与所述PCB线路板(5)的上表面贴合固定,所述PCB线路板(5)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包括底板(61)以及由所述底板(61)向上延伸凸出的支撑块(62)和第一卡块(63),所述第一卡块(63)设置于所述底板(61)的外缘,所述第一卡块(63)上设有卡爪(631),所述卡爪(631)由所述第一卡块(63)的内侧壁沿所述底板(61)的径向向内延伸凸出,所述PCB线路板(5)由所述支撑块(62)支撑并被所述卡爪(631)卡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还包括由所述底板(61)向上延伸凸出的第二卡块(64),所述第二卡块(64)上设有卡接部(641),所述卡接部(641)由所述第二卡块(64)的外侧壁沿所述底板(61)的径向向外延伸凸出,所述壳体(3)底部的侧壁设有卡孔(32),所述卡接部(641)卡在所述卡孔(32)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1)的底部的外缘向下凸出设有连接块(111),所述连接块(111)上设有凸块(112),所述凸块(112)由所述连接块(111)的外侧壁沿所述按压部(11)的径向向外延伸凸出,所述壳体(3)顶部的侧壁设有穿孔(33),所述凸块(112)位于所述穿孔(33)内并能够在所述穿孔(33)内上下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顶端沿径向向外凸出设有一圈凸缘(34),所述壳体(3)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扣(7),所述卡扣(7)由所述壳体(3)的外侧壁向外凸出,所述卡扣(7)位于所述凸缘(34)下方且靠近所述凸缘(34)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7)整体呈L形结构,所述卡扣(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所述第一连接部(7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72)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71)的顶端与所述壳体(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71)的底端相较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1)的顶端向外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7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72)的底端与所述壳体(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71)的外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凸起部(7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的内缘向上延伸凸出设有凸杆(35),所述凸杆(35)内设有第二通孔(351),所述第二通孔(351)与所述第一通孔(311)上下连通,所述顶推杆(12)插入在所述第二通孔(351)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二通孔(351)内上下移动,所述弹簧(2)套设在所述凸杆(35)上。
10.一种汽车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组件。
CN202121200034.7U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Active CN215731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034.7U CN215731428U (zh)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034.7U CN215731428U (zh)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1428U true CN215731428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3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0034.7U Active CN215731428U (zh)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1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3059A (en) Structure of a terminal
CA1293545C (en) Telephone modular jack
US20060028175A1 (en) Wireless battery snap
CN215731428U (zh) 开关组件及汽车后视镜组件
CN215527532U (zh) 弹性按键和网关插座
US5993231A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212647340U (zh) 支架组件、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970775B (zh) 同轴开关
CN209913151U (zh) 一种卡扣
CN212848289U (zh) 一种母线式熔断器座
JPS5832301A (ja) 複数の白熱電灯を有する自動車用電灯構体
CN218125080U (zh) 一种防水的顶灯电源
CN216357714U (zh) 一种用于迷你智能回路控制器的免螺丝安装外壳
CN220420473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0807179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15266937U (zh) 一种连接器屏蔽结构
US4339756A (en) Antenna equipment of UHF tuner
JPS5852983Y2 (ja) 押釦スイッチのロックピン保持構造
CN218730538U (zh) 一种汽车解闭锁的无线按键
CN216389121U (zh) 一种可调节pcb板总装厚度设计的按键
CN218548271U (zh) 一种过载保护器
US20240107687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CN217740807U (zh) 一种接线端子组件及其布线结构
CN212968124U (zh) 一种具有稳固抗电磁干扰机构的数据电缆组件
CN21445072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皮卡门槛压条卡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