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506U -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3506U
CN215723506U CN202121657908.1U CN202121657908U CN215723506U CN 215723506 U CN215723506 U CN 215723506U CN 202121657908 U CN202121657908 U CN 202121657908U CN 215723506 U CN215723506 U CN 215723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
seat bod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79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文康
曾庆河
康瑞祥
罗伟锦
叶似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79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3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3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3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和取暖器,其中,出风结构包括:风管组件,风管组件具有相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出风座,风管组件安装于出风座的顶部,出风座包括:座本体,座本体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口端相连通,出风口设置于座本体的侧壁;导风面,设置于座本体,导风面自进风口向出风口延伸。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风结构可实现顶部进风侧面出风的气流路径,同时保证了出风结构的风量和送风效率,有利于实现出风结构的小型化设计,以及提升出风结构的美感。

Description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取暖器中出风结构大多为水平设置,二水平设置的出风结构和水品设置发热体相叠加,直接导致取暖器在水平的方向上的体积较大,影响取暖器的整体外观,同时不便于用户收纳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风管组件,风管组件具有相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出风座,风管组件安装于出风座的顶部,出风座包括:座本体,座本体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口端相连通,出风口设置于座本体的侧壁;导风面,设置于座本体,导风面自进风口向出风口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和出风座,风管组件安装于出风座的顶部。其中,风管组件具有相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气流可从风管组件的进口端流向出口端;出风座包括座本体和导风面,座本体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风管组件的出口端相连通,自风管组件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进入到座本体的内部;导风面设置在座本体上,并且从进风口向出风口延伸。这样,从进风口流向座本体内部的气流会吹向导风面,并在导风面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侧壁的出风口排出。
特别地,风管组件设置在座本体的上方,进风口朝向出风口设置,而出风口设置在座本体的侧壁,这样导致了出风口与进风口的开口方向不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座本体内设置导风面,通过导风面将由座本体顶部的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引导至座本体侧壁的出风口,实现了顶部进风侧面出风的气流路径。
并且,导风面自进风口向出风口延伸,使得气流在导风面的导流作用下逐渐改变流动方向,避免了气流在出风座内部的流量损失,有效提升出风结构的送风效率。同时导风面设置在座本体的内部,有利于保证出风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同时有利于实现出风结构的小型化设计。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风结构的高度,使得出风结构整体协调,提升了出风结构的美感。具体地,导风面自进风口向出风口弯曲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风结构,将风管组件安装于出风座的顶部,座本体顶部的进风口与风管组件的出口端相连通,座本体的侧壁设置出风口。在出风结构使用过程中,风管组件将气流引入座本体内部,导风面会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改变方向后的气流朝向位于座本体侧壁的出风口流动,并从位于座本体侧壁的出风口吹出,实现了顶部进风侧面出风的气流路径,同时保证了出风结构的风量和送风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出风结构和取暖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风面的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弧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面的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弧面,并且弧面朝向出风口一侧弯曲延伸。这样,当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到座本体内部后,会直接吹向导风面,并在导风面的作用下朝向出风口流动。特别地,弧面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简化导风面的制造工序,另一方面可保证气流沿导风面平滑流动,并且在流动过程中逐步改变气流方向,降低气流在改变流动方向过程中的流量损失,有效提升出风结构的送风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风面衔接于风管组件的内壁;在衔接处,导风面与风管组件的内壁相切。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面衔接于风管组件的内壁,并且在两者衔接处,导风面与风管组件的内壁相切或近似相切。这样,保证了风管组件的出口端与座本体的进风口之间连接,特别是保证了风管组件的出口端与座本体的进风口的衔接处平滑过渡,保证了风管组件的出口端与座本体的进风口的口径相匹配,当气流从风管组件进入到座本体内部时不会出现扰流现象,保证了气流平稳地从风管组件进入到座本体的内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风面包括:第一导风壁面,衔接于风管组件的内壁;弧形导风壁面,与第一导风壁面相连接,并朝向出风口一侧弯曲;第二导风壁面,与弧形导风壁面相连接,并朝向出风口一侧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面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风壁面、弧形导风壁面和第二导风壁面。其中,第一导风壁面与风管组件的内壁衔接设置,并且第一导风壁面与风管组件的内壁在衔接处相切或近似相切;第二导风壁面与弧形导风壁面相连接,并且朝向出风口一侧延伸;第一导风壁面与第二导风壁面的延伸方向不同,而弧形导风壁面连接于第一导风壁面与第二导风壁面,并且朝向出风口一侧弯曲。
这样,当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到座本体内部后,首先会沿着第一导风壁面继续流动,而后在弧形导风壁面的作用下逐渐改变流动方向,并在改变流动方向沿着第二导风壁面流动,直至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导风壁面低于出风口设置;导风面还包括弧形出风壁面,弧形出风壁面与第二导风壁面相连接,并朝向出风口弯曲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导风壁面低于出风口设置,并且导风面还包括弧形出风壁面。其中,保证出风口自身具有一定的高度,弧形出风壁面的一端与第二导风壁面相连接,弧形出风壁面的另一端弯曲上翘并朝向出风口延伸。这样,在出风结构使用过程中,改变流动方向后的气流沿着第二导风壁面流到弧形出风壁面,并在弧形出风壁面的作用下朝向出风口流动,而弧形出风壁面的端部本就是弯曲上翘的,这使得经过弧形出风壁面导流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第二导风壁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气流以一定的角度从出风口排出。
特别地,气流在经过弧形出风壁面的作用后以倾斜向上的角度排出,使得气流可直接吹向用户所在的位置,保证了出风结构对用户的送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格栅,设置于座本体的侧壁,出风口设置于出风格栅上;其中,出风格栅高于座本体的外底壁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格栅。其中,出风格栅设置在座本体的侧壁,并且将出风口设置在出风格栅上。此外,出风格栅高于座本体的外底壁设置,并且保证出风格栅的底壁与座本体的外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保证了出风口与座本体的外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特别地,当该出风结构应用于取暖器时,出风结构所吹出的为热风。因此,保证出风格栅高于座本体的外底壁设置,并且配合弧形出风壁面的设置,有效保证了热风与出风结构放置位置之间的距离,保证热风不会加热出风结构放置位置、以及处于放置位置的其余部件。特别是当该取暖器为桌面式取暖器时,可避免取暖器吹出的热风与桌面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了热风不会影响放置在桌面上的物品。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座还包括:风道,风道设置于座本体,风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风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出风口,导风面形成于风道的底壁和至少部分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座还包括风道。其中,风道设置于座本体的内部,并且风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并通过进风口与风管组件的出口端相连通;风道的另一端延伸到出风口处,以实现在座本体内的导风效果。此外,导风面形成于风道的底壁和至少部分侧壁,以简化出风结构。
具体地,风道包括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风管组件具的出口端相连通,并且第一侧壁与出风口位于座本体相对的两侧,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延伸到出风口处。其中,导风面的第一导风壁面设置在第一侧壁上,导风面的弧形导风壁面形成于第一侧壁与底壁的衔接处,导风面的第二导风壁面和弧形出风壁面形成于底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上设置有进口端;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相连接,第二管体上设置有出口端;其中,第二管体支撑于风道上,导风面衔接于第二管体的内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管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其中,第一管体上设置有进口端,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相连接,并且第二管体上设置有出口端。在出风结构工作过程中,气流可从进口端进入到风管组件内部,并先后经过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而后从出口端进入到座本体内部。
具体地,座本体的顶部敞开设计,第二管体伸入到座本体的内部与风道相连接,风道在导风的同时支撑风管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从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方向上,第一管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方向上,第一管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也即,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一管体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这样,在气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过流面积逐渐减小的第一管体来提升气流的流速和气压,进而提升出风结构的出风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管体和座本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柱,另一者设置有安装孔;出风结构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设于安装孔并位于安装柱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管体和座本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柱,另一者设置有安装孔。此外,出风结构还包括紧固件,在装配出风结构的过程中,保证风管组件与出风座的位置相对,特别是保证安装孔与安装柱的位置相对,后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并拧紧到安装柱中,保证风管组件与出风座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暖器,包括:风机;发热体;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取暖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出风结构。因此,具有上述出风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此外,该取暖器还包括风机和发热体。其中,风机与风管组件相连通,并可朝向风管组件内送风,风管组件将气流引导至出风座的内部,设置在座本体的导风面改变气流的方向,实现侧面出风并保证出风效率。此外,发热体工作可加热气流,以实现取暖的效果。
进一步地,取暖器还包括透明壳体,风机、发热体和出风结构设置于壳体内。
具体地,发热体可设置在风管组件的内部,风机可与风管组件相连接,可设置在风管组件的进口端、出口端或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出风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出风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出风结构中出风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出风结构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风管组件,104进口端,106出口端,108出风座,110座本体,112进风口,114出风口,116导风面,118第一导风壁面,120弧形导风壁面,122第二导风壁面,124弧形出风壁面,126出风格栅,128风道,130第一管体,132第二管体,134安装柱,136安装孔,138紧固件,140底壁,142第一侧壁,144第二侧壁,146第三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和取暖器。图3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
其中,风管组件102具有相连通的进口端104和出口端106,气流可从风管组件102的进口端104流向出口端106;出风座108包括座本体110和导风面116,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进入到座本体110的内部;导风面116设置在座本体110上,并且从进风口112向出风口114延伸。这样,如图3所示,从进风口112流向座本体110内部的气流会吹向导风面116,并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
特别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风管组件102设置在座本体110的上方,进风口112朝向出风口114设置,而出风口114设置在座本体110的侧壁,这样导致了出风口114与进风口112的开口方向不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因此,本实施例在座本体110内设置导风面116,通过导风面116将由座本体110顶部的进风口112进入的气流引导至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实现了顶部进风侧面出风的气流路径。
并且,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自进风口112向出风口114延伸,使得气流在导风面116的导流作用下逐渐改变流动方向,避免了气流在出风座108内部的流量损失,有效提升出风结构的送风效率。同时导风面116设置在座本体110的内部,有利于保证出风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同时有利于实现出风结构的小型化设计。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风结构的高度,使得出风结构整体协调,提升了出风结构的美感。具体地,导风面116自进风口112向出风口114弯曲延伸。
本实施例提出的出风结构,将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座本体110顶部的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座本体110的侧壁设置出风口114。在出风结构使用过程中,风管组件102将气流引入座本体110内部,导风面116会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改变方向后的气流朝向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流动,并从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吹出,实现了顶部进风侧面出风的气流路径,同时保证了出风结构的风量和送风效率。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导风面116的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弧面。
其中,如图3所示,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吹向导风面116,气流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的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弧面,并且弧面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弯曲延伸。这样,当气流从进风口112进入到座本体110内部后,会直接吹向导风面116,并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朝向出风口114流动。特别地,弧面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简化导风面116的制造工序,另一方面可保证气流沿导风面116平滑流动,并且在流动过程中逐步改变气流方向,降低气流在改变流动方向过程中的流量损失,有效提升出风结构的送风效率。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导风面116衔接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并且在衔接处导风面116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相切。
其中,如图3所示,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吹向导风面116,气流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衔接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并且在两者衔接处,导风面116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相切或近似相切。这样,保证了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与座本体110的进风口112之间连接,特别是保证了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与座本体110的进风口112的衔接处平滑过渡,保证了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与座本体110的进风口112的口径相匹配。这样,当气流从风管组件102进入到座本体110内部时不会出现扰流现象,保证了气流平稳地从风管组件102进入到座本体110的内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导风面116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风壁面118、弧形导风壁面120和第二导风壁面122。
其中,如图3所示,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吹向导风面116,气流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风壁面118、弧形导风壁面120和第二导风壁面122。其中,第一导风壁面118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衔接设置,并且第一导风壁面118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在衔接处相切或近似相切;第二导风壁面122与弧形导风壁面120相连接,并且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延伸;第一导风壁面118与第二导风壁面122的延伸方向不同,而弧形导风壁面120连接于第一导风壁面118与第二导风壁面122,并且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弯曲。
这样,当气流从进风口112进入到座本体110内部后,首先会沿着第一导风壁面118继续流动,而后在弧形导风壁面120的作用下逐渐改变流动方向,并在改变流动方向沿着第二导风壁面122流动,直至最终从出风口114排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导风面116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风壁面118、弧形导风壁面120、第二导风壁面122和弧形出风壁面124。
其中,如图3所示,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吹向导风面116,气流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导风壁面118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衔接设置,第二导风壁面122与弧形导风壁面120相连接,并且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延伸,弧形导风壁面120连接于第一导风壁面118与第二导风壁面122,并且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弯曲。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导风壁面122低于出风口114设置,并且导风面116还包括弧形出风壁面124。其中,保证出风口114自身具有一定的高度,弧形出风壁面124的一端与第二导风壁面122相连接,弧形出风壁面124的另一端弯曲上翘并朝向出风口114延伸。这样,在出风结构使用过程中,改变流动方向后的气流沿着第二导风壁面122流到弧形出风壁面124,并在弧形出风壁面124的作用下朝向出风口114流动,而弧形出风壁面124的端部本就是弯曲上翘的,这使得经过弧形出风壁面124导流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第二导风壁面122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气流以一定的角度从出风口114排出。
特别地,气流在经过弧形出风壁面124的作用后,以倾斜向上的角度排出出风座108,使得气流可直接吹向用户所在的位置,保证了出风结构对用户的送风效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风管组件102、出风座108和出风格栅126;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
其中,如图3所示,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吹向导风面116,气流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格栅126。其中,出风格栅126设置在座本体110的侧壁,并且将出风口114设置在出风格栅126上。此外,出风格栅126高于座本体110的外底壁设置,并且保证出风格栅126的底壁与座本体110的外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保证了出风口114与座本体110的外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特别地,当该出风结构应用于取暖器时,出风结构所吹出的为热风。因此,如图3所示,保证出风格栅126高于座本体110的外底壁设置,并且配合弧形出风壁面124的设置,有效保证了热风与出风结构放置位置之间的距离,保证热风不会加热出风结构放置位置、以及处于放置位置的其余部件。特别是当该取暖器为桌面式取暖器时,可避免取暖器吹出的热风与桌面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了热风不会影响放置在桌面上的物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风管组件102安装于出风座108的顶部。
其中,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吹向导风面116,气流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出风座108还包括风道128。风道128设置于座本体110的内部,并且风道128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12,并通过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风道128的另一端延伸到出风口114处,以实现在座本体110内的导风效果。此外,导风面116形成于风道128的底壁和至少部分侧壁,以简化出风结构。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风道128包括底壁140、第一侧壁142、第二侧壁144和第三侧壁146。其中,第一侧壁142与风管组件102具的出口端106相连通,并且第一侧壁142与出风口114位于座本体110相对的两侧,第二侧壁144和第三侧壁146延伸到出风口114处。其中,导风面116的第一导风壁面118设置在第一侧壁142上,导风面116的弧形导风壁面120形成于第一侧壁142与底壁140的衔接处,导风面116的第二导风壁面122和弧形出风壁面124形成于底壁14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风管组件10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体130和第二管体132。第一管体130上设置有进口端104,第二管体132第一管体130相连接,并且第二管体132上设置有出口端106。在出风结构工作过程中,气流可从进口端104进入到风管组件102内部,并先后经过第一管体130和第二管体132,而后从出口端106进入到座本体110内部。
具体地,座本体110的顶部敞开设计,第二管体132伸入到座本体110的内部与风道128相连接,风道128在导风的同时支撑风管组件10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从进口端104到出口端106的方向上,第一管体13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也即,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一管体130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这样,在气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过流面积逐渐减小的第一管体130来提升气流的流速和气压,进而提升出风结构的出风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管体132和座本体110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柱134,另一者设置有安装孔136。此外,如图3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紧固件138,在装配出风结构的过程中,保证风管组件102与出风座108的位置相对,特别是保证安装孔136与安装柱134的位置相对,紧固件138穿过安装孔136并拧紧到安装柱134中,保证风管组件102与出风座108的组装。
具体地,第二管体132上设置有安装柱134,座本体110上设置有安装孔136。
具体地,如图3所示,安装柱134为螺钉柱,安装孔136为螺钉孔,紧固件138为螺钉。
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取暖器,包括:风机、发热体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取暖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出风结构。因此,具有上述出风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此外,该取暖器还包括风机和发热体。其中,风机与风管组件102相连通,并可朝向风管组件102内送风,风管组件102将气流引导至出风座108的内部,设置在座本体110的导风面116改变气流的方向,实现侧面出风并保证出风效率。此外,发热体工作可加热气流,以实现取暖的效果。
具体地,发热体可设置在风管组件102的内部,风机可与风管组件102相连接,可设置在风管组件102的进口端104、出口端106或中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其中,座本体110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相连通,自风管组件102传来的气流可经过进风口112吹向导风面116,气流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并流向出风口114,最终通过位于座本体110侧壁的出风口114排出,实现了顶部进风侧面出风的气流路径,同时保证了出风结构的风量和送风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的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弧面,并且弧面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弯曲延伸。这样,当气流从进风口112进入到座本体110内部后,会直接吹向导风面116,并在导风面116的作用下朝向出风口114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衔接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并且在两者衔接处,导风面116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相切或近似相切。这样,保证了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与座本体110的进风口112的衔接处平滑过渡,保证了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与座本体110的进风口112的口径相匹配。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风壁面118、弧形导风壁面120、第二导风壁面122和弧形出风壁面124。第一导风壁面118与风管组件102的内壁衔接设置,第二导风壁面122与弧形导风壁面120相连接,并且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延伸,弧形导风壁面120连接于第一导风壁面118与第二导风壁面122,并且朝向出风口114一侧弯曲;弧形出风壁面124的一端与第二导风壁面122相连接,弧形出风壁面124的另一端弯曲上翘并朝向出风口114延伸。这样,在出风结构使用过程中,经过弧形出风壁面124导流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第二导风壁面122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气流以一定的角度从出风口11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格栅126。出风格栅126设置在座本体110的侧壁,出风口114设置在出风格栅126上,并且出风格栅126的底壁与座本体110的外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保证了出风口114与座本体110的外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出风座108还包括风道128。风道128包括底壁、第一侧壁142、第二侧壁144和第三侧壁146。其中,第一侧壁142与风管组件102具的出口端106相连通,并且第一侧壁142与出风口114位于座本体110相对的两侧,第二侧壁144和第三侧壁146延伸到出风口114处。其中,导风面116的第一导风壁面118设置在第一侧壁142上,导风面116的弧形导风壁面120形成于第一侧壁142与底壁的衔接处,导风面116的第二导风壁面122和弧形出风壁面124形成于底壁。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风管组件10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体130和第二管体132。第一管体130上设置有进口端104,第二管体132第一管体130相连接,并且第二管体132上设置有出口端106。在出风结构工作过程中,气流可从进口端104进入到风管组件102内部,并先后经过第一管体130和第二管体132,而后从出口端106进入到座本体110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管体132上设置有安装柱134,座本体110上设置有安装孔136;紧固件138穿过安装孔136并拧紧到安装柱134中,保证风管组件102与出风座108的组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结构,改变出风方向,并且整体结构紧凑,更加贴合用户使用的场景。其中,该出风结构主要包括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风管组件102和出风座108通过紧固件138安装在一起;风管组件102将风引进出风座108内,出风座108内的导风面116使从风管组件102里吹出的风转向,并安装要求的方向吹出。
具体地,如图3所示,风管组件102与出风座108安装在一起,通过螺钉将螺钉孔和螺钉柱连接起来;风从风管组件102的进口端104进入,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吹出,然后进入出风座108的进风口112,接着风会被导风面116的弧形导风壁面120改变流动的方向,改变方向后风会顺着导风面116的第二导风壁面122流动,最后再沿着导风面116的弧形出风壁面124从出风格栅126吹出。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风面116中弧形导风壁面120是衔接第一导风壁面118和第二导风壁面122的壁面,通常为弧面,并且弧度通常大于等于90度,但也可以小于90度。导风面116的第一导风壁面118与风管组件102的出口端106边缘相切或接近相切。
具体地,如图3所示,出风格栅126通常与导风面116的第二导风壁面122有一定的距离,其作用是使出风位置较高,同时使吹出的风有一定朝上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管组件,所述风管组件具有相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
出风座,所述风管组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座的顶部,所述出风座包括:
座本体,所述座本体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端相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座本体的侧壁;
导风面,设置于所述座本体,所述导风面自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面的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面衔接于所述风管组件的内壁;
在衔接处,所述导风面与所述风管组件的内壁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包括:
第一导风壁面,衔接于所述风管组件的内壁;
弧形导风壁面,与所述第一导风壁面相连接,并朝向所述出风口一侧弯曲;
第二导风壁面,与所述弧形导风壁面相连接,并朝向所述出风口一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风壁面低于所述出风口设置;
所述导风面还包括弧形出风壁面,所述弧形出风壁面与所述第二导风壁面相连接,并朝向所述出风口弯曲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座本体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格栅上;
其中,所述出风格栅高于所述座本体的外底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座还包括:
风道,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座本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面形成于所述风道的底壁和至少部分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组件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所述进口端;
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接,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所述出口端;
其中,所述第二管体支撑于所述风道上,所述导风面衔接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进口端到所述出口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座本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柱,另一者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位于所述安装柱内。
1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
发热体;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CN202121657908.1U 2021-07-21 2021-07-21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Active CN215723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7908.1U CN215723506U (zh) 2021-07-21 2021-07-21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7908.1U CN215723506U (zh) 2021-07-21 2021-07-21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3506U true CN215723506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7908.1U Active CN215723506U (zh) 2021-07-21 2021-07-21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3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32393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5388466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723506U (zh) 出风结构和取暖器
CN21083226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2262304A1 (zh) 换气装置
CN214250055U (zh) 空调辅助风道及空调器
CN211451151U (zh) 一种空调导风门以及空调器
CN21060195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536395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5928120A (zh) 空调加湿器
WO2019148867A1 (zh)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110939985A (zh) 一种空调导风门以及空调器
CN214258251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1357778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13261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A3085238C (en) Water receiving tray and chassis assembly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CN218781365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92159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083259U (zh)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CN219160511U (zh) 一种快速出气的风道结构及其加湿器
KR0124290Y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음이온발생장치
CN107655079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746662U (zh) 出风结构及家用电器
CN210220029U (zh) 一种基于空调一体机的导风结构及其空调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