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259U -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3259U
CN219083259U CN202223218529.XU CN202223218529U CN219083259U CN 219083259 U CN219083259 U CN 219083259U CN 202223218529 U CN202223218529 U CN 202223218529U CN 219083259 U CN219083259 U CN 219083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plate
guiding
boss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85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黄愉太
吴雪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85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3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3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3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有入风端,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顶壁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出风口的底壁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倾斜。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所述主机壳体形成为所述空调主机;所述进风端设有蒸发器以及风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实现水平导风,增加出风量。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空调主机内一般会设置风道结构以及出风口,出风口与风道结构的出风端导通。但是,为了更好的引流,配合风轮结构,因而风道内部会设置圆弧导流板,且在出风口位置设置倾斜导流板进行引流,若是出风口的上下位置的导流板均设置倾斜结构,倾斜结构会延伸至风道内,斜面会占据风道较大的空间,会阻挡部分气流,影响蒸发器的进风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可以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实现水平导风,增加出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其可以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实现水平导风,增加出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有入风端,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顶壁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出风口的底壁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具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上设有扰流部,所述扰流部用于引导第一导流板的气流背离所述导风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面上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形成为所述扰流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靠近进风端的侧部设有第一引流弧面;所述第一引流弧面用于引导气流背离所述导风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导风面的端部为引流平面,所述引流平面与所述第一引流弧面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远离第一引流弧面的侧部设有第二引流弧面,所述第二引流弧面用于引导所述气流远离所述导风面。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平面与所述导风面的距离为H,所述2mm<H<6mm。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在所述导风面上的投影的宽度为D,10mm<D<3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板具有第一导流段以及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为圆弧段并延伸至进风端,所述第二导流段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所述主机壳体形成为所述空调主机;所述进风端设有蒸发器以及风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在导风时,气流可以经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间隔形成的风道出口导风,气流可以经第一导流板水平导出,由气流水平导出,不会因部分阻挡而产生噪音,因而导风过程噪音较小。
此外,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直接在出风端设置即可,不会因倾斜结构而暂用较大的风道空间,因而风道空间大,出风量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导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机壳体;11、风道;12、第一导流板;121、凸台;122、第一引流弧面;123、引流平面;124、第二引流弧面;13、第二导流板;131、第一导流段;132、第二导流段;20、蒸发器;30、风轮;40、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11结构,包括主机壳体10,主机壳体10内设有风道11,将风道11的一端设有入风端,而风道1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端,在出风端设有出风口。具体的是,在出风口的顶壁设有第一导流板12,对应在出风口的底壁设有第二导流板13,上述第一导流板12沿水平方向延伸,而第二导流板13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12倾斜。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实用新型的水平出风的风道11结构,可以将该风道11结构应用于空调主机上,在空调主机内设有蒸发器20以及风轮30等结构,在进行出风时,产生的冷风或者热风可以经风道11的入风端进入,气流经风道11引导,然后经风道11的出风端的出风口导出即可。
由于在出风端的出风口设有第一导流板12以及第二导流板13,气流可以经第一导流板12以及第二导流板13导风,气流可以经第一导流板12水平导出,由气流水平导出。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第一导流板12一般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的端部会伸入到风道11内部,会风道11内部的部分气流造成阻挡,会到导致导风过程噪音较大,因而本申请选用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进行水平导流,不会因部分阻挡而产生噪音,因而导风过程噪音较小。
此外,由于第一导流板12水平设置,第一导流板12的端部不会伸入到风道11内,第一导流板12的端部与进风端的端部距离会较大,不会因倾斜结构而暂用较大的风道11空间,因而风道11结构空间更大,出风量更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流板12具有导风面,该导风面可以是在风道11内部气流导出时,进行导风。具体导风面上设有扰流部,扰流部用于引导第一导流板12的气流背离导风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实际气流在风道11内流动时,若是风道11不规则,气体密度越大,因而形成涡流,而本申请中采用第一导流板12进行水平导出,因而气流会经第一导流板12直接导出,没有阻挡,气道相对规则,若是当气流流出风道11口时,冷空气上扬,会在上方的第一导流板12靠近空调主机的前面板位置形成涡流,受冷气流涡流影响,将在出风口上端靠前面板位置产生凝露。
因而为了减少凝露的产生,可以在第一导流板12的导风面上设置扰流部,在此结构基础上,当在贯流风道11出风口上壁面设置扰流部后,气流在经导风面引导至扰流部后,在该位置风道11不规则,因而会在扰流部与导风面的连接位置形成小涡流,此涡流位于第一导流板12上,即风道11内部,该位置的气流温度与出风口气流温度相同,故不会产生凝露,且即使产生凝露也是在内部。
另外,出风口气流在扰流部及其连接位置形成的小涡流的共同作用下气流将下压,流出风道11口时减小了气流与前面板的接触,从而避免了在前面板位置产生涡流,不会产生凝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除了应用在空调主机上外,还可以是应用于空调扇或者风管机等出风设备上,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即可。
进一步地,可以是在导风面上凸设有凸台121,该凸台121形成为扰流部,在导风面进行导风时,气流可以经风道11的进风端导入,气流经风道11引导至出风端,在导出至出风端的出风口时,气流可以先经过凸台121时,经凸台121的靠近进风端的侧面引导,然后经凸台121的端面引导至凸台121的另一个侧面,气流可以在凸台121与导风面的连接位置形成涡流,凸台121可以将涡流压在出风端的出风口位置,减小了气流与前面板的接触,从而避免了在前面板位置产生涡流,不会产生凝露。
具体的是,上述凸台121靠近进风端的侧部设有第一引流弧面122,第一引流弧面122用于引导气流背离导风面。即在进行导风时,气流经导风面引导,引导至凸台121的第一引流弧面122,第一引流弧面122引导气流呈涡流导出,在第一引流弧面122的弧面凹位压住,更加减少凝露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第一引流弧面122相对于平面结构更加不规则,更易在内部形成涡流。
当然,也可以在通过将第一引流弧面122改为斜面,若是采用斜面结构,则在气流流经该面时,气流可以经斜面进行分流,同样可以减缓气流,可以避免气流直接导出。
若是没有上述第一引流弧面122,凸台121的该侧面可以选用为直线平面,该直线平面可以直接阻挡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导出,减缓气流直接导出而产生凝露。
其他情况下,还可以是在凸台121的该侧面上加工螺旋结构,通过螺旋面进行引导,也可以在该位置产生小涡流,通过凸台121的另一侧将涡流压在出风端的出风口位置,同样也可以减小了气流与前面板的接触,避免了在前面板位置产生涡流,不会产生凝露。
进一步地,凸台121远离导风面的端部为引流平面123,该引流平面123与第一引流弧面122衔接,如此,在气流经第一引流弧面122引导后,还可以进一步的经引流平面123引导,流动效率更高。
更具体的是,还可以在凸台121远离第一引流弧面122的侧部设有第二引流弧面124,该第二引流弧面124也可以引导气流远离导风面。
在此结构基础上,在凸台121的一侧设置第一引流弧面122,在凸台121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引流弧面124,因而凸台121的两侧均具有不规则的引流面,可以是在凸台121的一侧形成小涡流,此后,经过引流平面123引导后,再晶锅第二引流弧面124形成小涡流,凸设在导风面上的凸台121结构更加不规则,更加利于在导风面形成导风面,即更利于在风道11内部形成涡流,在经出风口导出后,减少在前面板上的凝露产生。
当然,上述引流平面123也可以选用为弧面或者斜面等其他的不规则面来实现。
进一步地,引流平面123与导风面的距离为H,2mm<H<6mm,即凸台121凸出于导风面的高度低于6mm,在形成不规则风道11的结构基础上,能够形成小涡流,减少凝露,同时凸出的结构不会占用风道11太多空间。
进一步地,在凸台121在导风面上的投影的宽度为D,10mm<D<35mm,同样的,凸台121的整体宽度不会太大,也是不会占用风道11太大的空间,不影响气流的正常导出。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扰流部还可以选用凸楞结构,或者选用粘接在导风面上胶块结构形成,通过在导风面上的凸出结构形成扰流部。
此外,也可以是在导风面上设置凹槽结构,凹槽可以在导风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导风面,在引导气体流动时,也可以是在该凹槽位置形成涡流,使得凝露形成的风道11内部,减少在空调主机的前面板产生的凝露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流板13具有第一导流段131以及第二导流段132,具体第一导流段131为圆弧段并延伸至进风端,第二导流段132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12倾斜,具体在装配风轮30时,上述第二导流板13的第一导流段131可以与风轮30的外表面结构匹配。若是结构不匹配,不匹配的结构则会暂用风道11内部过多的空间,导致风量减少,故本申请中选用结构匹配的圆弧第一导流段131到进风端,减少空间的占用。
此外,由于圆弧结构的第一导流段131伸入到进风端,与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的靠近风道11内侧的端部,相较于直接选用竖直段结构,竖直段结构上的导风点均在同一平面上,因而与第一导流板12的距离均相对。而圆弧段上具有不同的导风点,不同的导风点在不同的面上,故不同的导风点距离第一导流板12的距离不同,因而可以扩宽风道11结构,加大出风量。
另外,第一导流板12的第二导流段132倾斜设置,倾斜的第二导流段132可以在出风口的下方进行引流,利于气流导出。
实施例2,
一种空调,包括的水平出风的风道11结构;水平出风的风道11结构,包括主机壳体10,主机壳体10内设有风道11,将风道11的一端设有入风端,而风道1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端,在出风端设有出风口。具体的是,在出风口的顶壁设有第一导流板12,对应在出风口的底壁设有第二导流板13,上述第一导流板12沿水平方向延伸,而第二导流板13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12倾斜。主机壳体10形成为空调主机;进风端设有蒸发器20以及风轮30。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实用新型的空调时,在空调主机内设有蒸发器20以及风轮30等结构,蒸发器工作可以产生冷气或者暖气,风轮转动,便可以引导气体在风道内流动。在进行出风时,产生的冷风或者热风可以经风道11的入风端进入,气流经风道11引导,然后经风道11的出风端的出风口导出即可。
由于在出风端的出风口设有第一导流板12以及第二导流板13,气流可以经第一导流板12以及第二导流板13导风,气流可以经第一导流板12水平导出,由气流水平导出。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第一导流板12一般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的端部会伸入到风道11内部,会风道11内部的部分气流造成阻挡,会到导致导风过程噪音较大,因而本申请选用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进行水平导流,不会因部分阻挡而产生噪音,因而导风过程噪音较小。
此外,由于第一导流板12水平设置,第一导流板12的端部不会伸入到风道11内,第一导流板12的端部与进风端的端部距离会较大,不会因倾斜结构而暂用较大的风道11空间,因而风道11结构空间更大,出风量更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流板12具有导风面,该导风面可以是在风道11内部气流导出时,进行导风。具体导风面上设有扰流部,扰流部用于引导第一导流板12的气流背离导风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实际气流在风道11内流动时,若是风道11不规则,气体密度越大,因而形成涡流,而本申请中采用第一导流板12进行水平导出,因而气流会经第一导流板12直接导出,没有阻挡,气道相对规则,若是当气流流出风道11口时,冷空气上扬,会在上方的第一导流板12靠近空调主机的前面板位置形成涡流,受冷气流涡流影响,将在出风口上端靠前面板位置产生凝露。
因而为了减少凝露的产生,可以在第一导流板12的导风面上设置扰流部,在此结构基础上,当在贯流风道11出风口上壁面设置扰流部后,气流在经导风面引导至扰流部后,在该位置风道11不规则,因而会在扰流部与导风面的连接位置形成小涡流,此涡流位于第一导流板12上,即风道11内部,该位置的气流温度与出风口气流温度相同,故不会产生凝露,且即使产生凝露也是在内部。
另外,出风口气流在扰流部及其连接位置形成的小涡流的共同作用下气流将下压,流出风道11口时减小了气流与前面板的接触,从而避免了在前面板位置产生涡流,不会产生凝露。
进一步地,可以是在导风面上凸设有凸台121,该凸台121形成为扰流部,在导风面进行导风时,气流可以经风道11的进风端导入,气流经风道11引导至出风端,在导出至出风端的出风口时,气流可以先经过凸台121时,经凸台121的靠近进风端的侧面引导,然后经凸台121的端面引导至凸台121的另一个侧面,气流可以在凸台121与导风面的连接位置形成涡流,凸台121可以将涡流压在出风端的出风口位置,减小了气流与前面板的接触,从而避免了在前面板位置产生涡流,不会产生凝露。
具体的是,上述凸台121靠近进风端的侧部设有第一引流弧面122,第一引流弧面122用于引导气流背离导风面。即在进行导风时,气流经导风面引导,引导至凸台121的第一引流弧面122,第一引流弧面122引导气流呈涡流导出,在第一引流弧面122的弧面凹位压住,更加减少凝露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第一引流弧面122相对于平面结构更加不规则,更易在内部形成涡流。
当然,也可以在通过将第一引流弧面122改为斜面,若是采用斜面结构,则在气流流经该面时,气流可以经斜面进行分流,同样可以减缓气流,可以避免气流直接导出。
若是没有上述第一引流弧面122,凸台121的该侧面可以选用为直线平面,该直线平面可以直接阻挡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导出,减缓气流直接导出而产生凝露。
其他情况下,还可以是在凸台121的该侧面上加工螺旋结构,通过螺旋面进行引导,也可以在该位置产生小涡流,通过凸台121的另一侧将涡流压在出风端的出风口位置,同样也可以减小了气流与前面板的接触,避免了在前面板位置产生涡流,不会产生凝露。
进一步地,凸台121远离导风面的端部为引流平面123,该引流平面123与第一引流弧面122衔接,如此,在气流经第一引流弧面122引导后,还可以进一步的经引流平面123引导,流动效率更高。
更具体的是,还可以在凸台121远离第一引流弧面122的侧部设有第二引流弧面124,该第二引流弧面124也可以引导气流远离导风面。
在此结构基础上,在凸台121的一侧设置第一引流弧面122,在凸台121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引流弧面124,因而凸台121的两侧均具有不规则的引流面,可以是在凸台121的一侧形成小涡流,此后,经过引流平面123引导后,再晶锅第二引流弧面124形成小涡流,凸设在导风面上的凸台121结构更加不规则,更加利于在导风面形成导风面,即更利于在风道11内部形成涡流,在经出风口导出后,减少在前面板上的凝露产生。
当然,上述引流平面123也可以选用为弧面或者斜面等其他的不规则面来实现。
进一步地,引流平面123与导风面的距离为H,2mm<H<6mm,即凸台121凸出于导风面的高度低于6mm,在形成不规则风道11的结构基础上,能够形成小涡流,减少凝露,同时凸出的结构不会占用风道11太多空间。
进一步地,在凸台121在导风面上的投影的宽度为D,10mm<D<35mm,同样的,凸台121的整体宽度不会太大,也是不会占用风道11太大的空间,不影响气流的正常导出。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扰流部还可以选用凸楞结构,或者选用粘接在导风面上胶块结构形成,通过在导风面上的凸出结构形成扰流部。
此外,也可以是在导风面上设置凹槽结构,凹槽可以在导风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导风面,在引导气体流动时,也可以是在该凹槽位置形成涡流,使得凝露形成的风道11内部,减少在空调主机的前面板产生的凝露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流板13具有第一导流段131以及第二导流段132,具体第一导流段131为圆弧段并延伸至进风端,第二导流段132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12倾斜,具体在装配风轮30时,上述第二导流板13的第一导流段131可以与风轮30的外表面结构匹配。若是结构不匹配,不匹配的结构则会暂用风道11内部过多的空间,导致风量减少,故本申请中选用结构匹配的圆弧第一导流段131到进风端,减少空间的占用。
此外,由于圆弧结构的第一导流段131伸入到进风端,与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流板12的靠近风道11内侧的端部,相较于直接选用竖直段结构,竖直段结构上的导风点均在同一平面上,因而与第一导流板12的距离均相对。而圆弧段上具有不同的导风点,不同的导风点在不同的面上,故不同的导风点距离第一导流板12的距离不同,因而可以扩宽风道11结构,加大出风量。
另外,第一导流板12的第二导流段132倾斜设置,倾斜的第二导流段132可以在出风口的下方进行引流,利于气流导出。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有入风端,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顶壁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出风口的底壁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具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上设有扰流部,所述扰流部用于引导第一导流板的气流背离所述导风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上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形成为所述扰流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靠近进风端的侧部设有第一引流弧面;所述第一引流弧面用于引导气流背离所述导风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导风面的端部为引流平面,所述引流平面与所述第一引流弧面衔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远离第一引流弧面的侧部设有第二引流弧面,所述第二引流弧面用于引导所述气流远离所述导风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平面与所述导风面的距离为H,2mm<H<6m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在所述导风面上的投影的宽度为D,10mm<D<3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具有第一导流段以及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为圆弧段并延伸至进风端,所述第二导流段由上至下逐渐远离第一导流板倾斜。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所述主机壳体形成为所述空调主机;所述进风端设有蒸发器以及风轮。
CN202223218529.X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Active CN219083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529.XU CN21908325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529.XU CN21908325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3259U true CN219083259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7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8529.XU Active CN21908325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3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9543B (zh) 顶置空调
CN105091087A (zh) 具有两个换热器的空调室内机
CN208059069U (zh) 空调器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110671746A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09481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083259U (zh)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CN104848420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05481364U (zh) 空调器柜机及空调器
CN209877133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283800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84880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2111196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3225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939804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
CN110173764A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16924706U (zh) 风管机
CN21120423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220793398U (zh) 一种导风结构及安装有该导风结构的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2100524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组件
CN210220029U (zh) 一种基于空调一体机的导风结构及其空调一体机
CN111189213A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566225U (zh) 一种导流结构及空调器
CN219934248U (zh) 空调器
CN214791526U (zh) 一种换热机构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