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9680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9680U
CN211119680U CN201922105997.8U CN201922105997U CN211119680U CN 211119680 U CN211119680 U CN 211119680U CN 201922105997 U CN201922105997 U CN 201922105997U CN 211119680 U CN211119680 U CN 21111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ce
indoor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59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飞
张赫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59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9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9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换热器和室内风机;所述外壳具有两两相交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外壳还具有第四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一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二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三面或其延伸面分别相交,所述第四面上设置有通风口。通过设计两两相交设置的三个面,使得空调室内机能够在室内墙角的顶角位置安装,从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室内的边角空间;又由于还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二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三面或其延伸面分别相交,且夹角为锐角的第四面,第四面上具有通风口以满足室内空气的进出,更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性。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通常分为整体是空调和分体式空调。其中,分体式空调被广泛的应用,而分体式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
现有技术中采用壁管安装的空调室内机,在室内机中配置有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外界空气进入到室内机中与室内换热器换热后输送到外部,以改变室内的温度。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通常悬挂与室内的一墙壁表面,而为了满足进出风,空调室内机与室内顶面的距离较大,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安装位置较低,导致室内空间浪费,影响用户体验性。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充分利用室内墙角的顶角空间来安装以提高用户体验性的空调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安装浪费室内有效使用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室内墙角的顶角空间,减少对室内有效使用空间的占用量,提高了用户体验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换热器和室内风机;
所述外壳具有两两相交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外壳还具有第四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一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二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三面或其延伸面分别相交,所述第四面上设置有通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的上方,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两两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相互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第一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一所述第一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二面,另一所述第一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三面。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五面,所述第五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所述第五面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一面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五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具有两两相交的三个面,因此,可以满足将实际安装在室内墙角的顶角部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的边角空间,而减少对其他有效使用空间的占用量,提高了用户体验性。同时,由于还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二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三面或其延伸面分别相交,且夹角为锐角的第四面,第四面上具有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即进风口和/或出风口面向室内空间,从而方便地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机和/或排出室内机,以满足室内机进出风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一中室内机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一中室内机的结构原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二中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二中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二中室内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二中室内机与安装支架的组装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二中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实施例二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壳1、进风口11、出风口12、第一出风口121、第二出风口122、顶板101、面板102、挡板1011、第一挡边1012、第二挡边1021、室内换热器2、室内风机3、导风罩4、第一通风口41、第二通风口42、挡风围板43、安装支架5、第一承载部51、第二承载部52、挂架6、搭接部61、卡接部62、第一面Ⅰ、第二面Ⅱ、第三面Ⅲ、第四面Ⅴ、第五面Ⅵ、侧面的墙壁A、顶面的墙壁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冷媒管和电缆进行连接。
其中,室外机通常配置有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中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风机和电控板等部件,而室内机则通常配置有外壳、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和控制板等部件,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则通过冷媒管路进行连接以形成制冷回路。
对于室内机的外壳上通常配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外壳中,空气经过与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从出风口输出至外部,以调节室内的温度。
实施例一
为了充分的利用墙角顶部空间来安装室内机,则如图1-图2所示,外壳1具有两两相交第一面Ⅰ、第二面Ⅱ、第三面Ⅲ,外壳1还具有第四面Ⅴ,第四面Ⅴ与第一面Ⅰ或其延伸面、第二面Ⅱ或其延伸面、第三面或其延伸面分别相交,第四面Ⅴ上设置有通风口。
具体的,在空调室内机在室内安装时,利用第一面Ⅰ、第二面Ⅱ、第三面Ⅲ能够较好的满足将外壳1安装在墙角顶部空间。进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室内不常用的墙角顶部空间来安装室内机,而无需在室内的某一面墙壁上占用较大的空间来安装室内机。
其中,为了方便安装,则第一面Ⅰ位于第二面Ⅱ和第三面的上方,第二面Ⅱ和第三面均垂直于第一面Ⅰ。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顶部悬挂的方式,将外壳1安装在墙角顶部空间。而第一面Ⅰ作为顶部的安装面,其高于第二面Ⅱ、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一面Ⅰ则安装在室内的屋顶表面,以实现整个室内机的安装固定。
而在某些实施例中,针对第二面Ⅱ和第三面之间相互倾斜布置,而第二面Ⅱ和第三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锐角也可以为钝角。
优选地,第一面Ⅰ、第二面Ⅱ和第三面两两相互垂直,即第二面Ⅱ和第三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这样,第二面Ⅱ和第三面能够更加服帖的贴靠在室内墙角的对应侧墙壁上,以提高安装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进出风的要求,则外壳1上需要配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而针对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布置方式有多种形式。
例如:所述通风口包括设置在第四面Ⅴ上的进风口11,通过第四面Ⅴ上的进风口11来满足室内机的进风要求。另外,出风口12则包括设置在第四面Ⅴ上的第一出风口121。从进风口11进入到外壳1中的空气经过换热处理后,将经由第一出风口121输出。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进风口11的两侧分别布置第一出风口121,一第一出风口121靠近第二面Ⅱ,另一第一出风口121靠近第三面。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外壳1还包括第五面Ⅵ,第五面Ⅵ连接在第一面Ⅰ和第四面Ⅴ之间,第五面Ⅵ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22。具体的,通过第二出风口122以第一出风口121配合一同出风,以提高出风效果。
而对于第五面Ⅵ而言,其与第一面Ⅰ垂直布置,同时,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垂直于第五面Ⅵ,这样,便可以使得从第二出风口122输出的气流沿着室内的顶面的墙壁向外送风,以提高送风距离。
由于室内机的外壳1安装在室内墙角位置,为了有效的提高送风距离,则,出风口12设置为沿室内的墙壁向外送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壳1安装在室内的墙角位置。所述在所述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经过进风口11进入到外壳1中,空气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空气经经过出风口12输出。
而从出风口12输出的空气将沿着室内的墙壁向外流动,空气在沿着墙壁流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直接吹到用户的身上。并且,利用墙壁产生的吸附作用,能够使得空气最大限度地贴在墙壁流动,以使得换热后的空气能够流动到室内较远的距离。从而使得室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其中,多个出风口12绕进风口11外部分布,为了满足侧方多个出风口12的出风要求,则针对所述室内风机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结构和安装方式,至少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风机可以采用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圆周方向分布有用于出风的出口,所述离心风机的一端面设置有用于进风的进口,所述离心风机的进口面向进风口11。
利用所述离心风机能够通过其圆周方向的出口为各个位置处的出风口12送风,进而确保各个出风口12能够获得均衡的出风量;同时,所述离心风机的进口与进风口11相对布置,也可以满足进风的要求。
而对于采用所述离心风机的情况下,则所述室内换热器可以为板状结构的翅片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遮盖住进风口11。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到外壳1中,空气经由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到所述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沿周圈方向向外围的出风口12送风,以使得换热后的空气从不同位置处的出风口12输出。
同样的,对于采用所述离心风机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换热器可以为环形结构并围绕所述离心风机的圆周方向布置。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到外壳1中,空气进入到所述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沿周圈方向向外输出的空气经由外侧的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以使换热后的空气将从不同位置处的出风口12输出。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风机可以采用贯流风机,每个出风口12的进风侧设置有所述贯流风机。利用各个所述贯流风机,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位置处出风口12的出风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需要来对应的调整不同出风口12中所述贯流风机的运行参数,以实现不同方向出风量的调节。而对于采用所述离心风机的情况下,则所述室内换热器可以为板状结构的翅片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遮盖住进风口11。
实施例二
如图3-图8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区别在于:外壳1整体为三角结构,其中,外壳1上设置有三个出风口12,配置在外壳1的面板101上的出风口12为第一出风口121,第一出风口121分布在进风口11的两侧,而配置在外壳1的侧壁102顶部的出风口12为第二出风口122。
其中,第一出风口121沿着室内的侧面的墙壁A向外送风,第二出风口122则沿着室内的顶面的墙壁B向外送风的第二出风口。而外壳1通常包括:顶板101和面板102,顶板101和面板102均为三角形结构。顶板101用于安装在室内墙角位置,顶板101上设置有挡板1011,第二出风口122设置在挡板1011上。面板102设置在顶板101上,面板102和顶板101之间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1设置在面板102上。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面板102两侧的第一出风口121输出的空气经由于侧面的墙壁A导向输出。这样,便可以利用外壳1两侧的侧面的墙壁A倾斜向下给室内输送换热后的空气,两侧的墙壁A能够导向快速的将空气输送至室内的下部空间,以实现快速调节室内的温度。
同时,挡板1011上的第二出风口122输出的空气经由于顶面的墙壁B导向输出。沿着顶面的墙壁B流动的空气,能够在室内沿对角方向大跨度的输送,进而实现换热后的空气能够远距离的传输,以使得室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优选实施例为,所述室内风机采用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圆周方向分布有用于出风的出口,所述离心风机的一端面设置有用于进风的进口,所述离心风机的进口面向进风口11。在所述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能够同时对三个出风口12输送换热后的空气,以满足风量均匀分布的目的。优选设计中,在出风口12中还设置有导风板13,所述导风板用于导向从出风口12输出的空气。导风板13能够转动,以调整出风口12输出的空气流动方向与墙壁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以满足不同的送风要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外壳1中进出风互不影响,例如:可以在所述离心风机的进口与进风口11之间配置进风通道,将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进风通道中。
或者,可以在外壳1中配置导风罩4,导风罩4用于引导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口输出的空气流向出风口12。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口输出的空气,将经由导风罩4导入到各个出风口12中。其中,导风罩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口41,导风罩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风口42,导风罩4上还设置有挡风围板43,所述挡风围板绕第一通风口41布置并位于两个第二通风口42之间;第一通风口41与进风口11对接在一起,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挡风围板中,第二通风口42与对应侧的第一出风口121对接。
从进风口11引入的空气经由第一通风口41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到所述离心风机中,而从所述离心风机输出的换热空气,部分换热空气直接经由第二出风口122输出,而另一部分换热空气则反向经由第二通风口42后从第一出风口121输出。而第一出风口121输出的换热空气通过所述挡风围板将第二通风口42与第一通风口41间隔开,可以避免进出风相互影响。
而为了增大换热面积,则所述室内换热器相对于导风罩4倾斜布置,所述挡风围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未标记),所述排水孔连接有延伸至外壳1外部的排水管(未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顶板101上位于挡板10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边1012,所述第一挡边的高度沿远离挡板1011的方向逐渐变小;面板102上位于第一出风口12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挡边1021,所述第二挡边的高度沿远离挡板1011的方向逐渐变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边对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挡边与所述第二挡边对应的连接在一起后,所述第一挡边、所述第二挡边和挡板1011则共同组成了外壳1的侧壁。
而为了减小外壳1外侧的进出风相互影响,则进风口11需要倾斜朝向室内的地面方向的。为此,外壳1的整体厚度沿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逐渐变小;顶板101用于贴靠在室内的顶面的墙壁安装固定,第一出风口121平行于对应侧的室内的侧面的墙壁,第二出风口122平行于室内的顶面的墙壁。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与进风口11的进风方向夹角将小于180度,这样,一方面在避免输出的换热空气被直接吸入到进风口11中,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换热空气输出到室内改变温度后,更加快速地反转朝向进风口11流动,从而使得风循环角度较小、风阻小以提高能效。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在用户家中安装室内机,则空调还包括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用于固定安装在室内墙角位置;相对应的,外壳1的顶板设置有挂架6,挂架6安装支架5上。具体的,在用户家中安装时,则将安装支架5固定安装在室内的墙角位置,并将安装支架5整体固定在顶面的墙壁上,然后,外壳1上的挂架6再挂在安装支架5上。
其中,安装支架5通过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顶面的墙壁上,为此,安装支架5则对应的设置有与顶面的墙壁平行布置的连接板501。在固定安装支架5时,则将连接板501贴靠在顶面的墙壁上,然后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安装。
另外,为了方便的将外壳1挂在安装支架5上,则安装支架5上设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承载部51和第二承载部52,挂架6包括上下布置的搭接部61和卡接部62,搭接部61搭在第一承载部51上,卡接部62卡在第二承载部52上。在将安装支架5固定在顶面的墙壁上后,外壳1则通过搭接部61与第一承载部51配合对外壳1进行支撑;同时,卡接部62与第二承载部52配合,即满足对外壳1支撑的要求,又满足通过卡接部62进行定位的要求。
而对于第一承载部51可以为设置在安装支架5顶部的翻边结构,第二承载部52为设置在安装支架5下部的承载板;搭接部61为设置在外壳1的顶板顶部搭接架,而卡接部62为设置在外壳1的顶板上的卡接架。在装配时,先将搭接架搭在翻边结构上,然后,调整外壳1的位置,使得卡接架搭在承载板上,最后,将外壳1整体朝向承载板方向移动,以使得卡接架卡在承载板上。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针对空调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控制方法为,控制空调从出风口输出的换热空气沿着室内的墙壁流动。
从空调出风口输出的空气在沿着墙壁流动过程中,在墙壁的表面形成风幕,风幕能够实现对周围墙体进行有效调温处理,以实现室内外有效地隔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冷风或热风直吹室内中间部位,出现室内靠墙区域的温度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大,导致室内不同区域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
同时,空调出风口输出的换热空气在沿着墙壁流动过程中,流动中的空气与墙壁表面的形成附壁效应,一方面,能够避免空调出风直吹人的情况,另一方面,利用附壁效应能够有效地延长空气在室内传输的距离,从而实现更加均匀的调节室内的温度。
而根据不同季节,空调通常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而在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下,针对不同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又可以进一步地调节,以优化调温效率和效果,
执行制热模式下,由于空调输出的热空气比较轻,热空气容易上升并积聚在室内的上部区域。为此,则增大两侧出风口的出风量,并减小顶部出风口的出风量。这样,从空调输出的热空气,能够有效地沿着侧面的墙壁向下流动,以使得更多的热量流到室内的下部空间。
与此同时,执行制热模式下,还可以控制空调的出风方向沿着室内的墙壁并朝向屋内侧方向送风。这样,使得热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快速地向室内侧扩展,以减少热气上升对热空气输送造成的影响。尤其对于顶部出风口输出的热空气,能有效地沿着顶面的墙壁流动的同时,增大热空气向下流动的趋势。而对于两侧出风口输出的热空气,在倾斜向下流动的同时,快速的向室内侧扩展流动,以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
执行制冷模式下,由于空调输出的冷空气比较重,冷空气容易下沉并积聚在室内的下部区域。为此,则减小两侧出风口的出风量,并增大顶部出风口的出风量。这样,从空调输出的冷空气,能够有效地沿着顶面的墙壁远距离输送,冷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自动下沉以均匀的对室内进行制冷。
同样的,执行制冷模式下,还可以控制空调的出风方向沿着室内的墙壁并朝向屋外侧方向送风。这样,使得冷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沿着墙壁传输更远的距离。尤其对于顶部出风口输出的冷空气,能有效地横跨室内对角,以使得冷量均匀的分配至室内各个区域,以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换热器和室内风机;
所述外壳具有两两相交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外壳还具有第四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一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二面或其延伸面、所述第三面或其延伸面分别相交,所述第四面上设置有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的上方,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两两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相互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面上的第一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一所述第一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二面,另一所述第一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三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五面,所述第五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所述第五面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一面垂直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五面。
CN201922105997.8U 2019-11-29 2019-11-29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1119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5997.8U CN211119680U (zh) 2019-11-29 2019-11-29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5997.8U CN211119680U (zh) 2019-11-29 2019-11-29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9680U true CN211119680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0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5997.8U Active CN211119680U (zh) 2019-11-29 2019-11-29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96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5389A (zh) * 2020-11-18 2021-02-05 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方向出风空调机和集风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5389A (zh) * 2020-11-18 2021-02-05 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方向出风空调机和集风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0622A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04791914B (zh) 空调器
CN105864894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换热单元
CN213280449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机及机房散热系统
CN110762619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765674A (zh) 电控散热结构及空调设备
CN2111196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865567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19668U (zh) 空调
CN21500191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2880025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0191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EP2096365B1 (en) Heat source unit installed inside building
CN2046785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112880008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80009A (zh) 空调器
CN210951561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08025676U (zh) 立式空调设备
JPH0639973B2 (ja) 天井設置形空気調和機
CN21424983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05014487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700991U (zh) 一种小型空调
CN220042033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