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3764A -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3764A
CN110173764A CN201910553867.2A CN201910553867A CN110173764A CN 110173764 A CN110173764 A CN 110173764A CN 201910553867 A CN201910553867 A CN 201910553867A CN 110173764 A CN110173764 A CN 110173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drip tray
water receiving
air duct
receiv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38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立振
许壮
李松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38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37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3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376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7288 priority patent/WO202025906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9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with additional radiant heat-discharg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该接水盘包括接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接水盘的接水侧,所述接水组件包括换热器接水槽、电辅热器接水槽和上风道接水槽,分别用以收集换热器组件、电辅热器、上风道组件产生的冷凝水。本发明接水盘在不影响下风道组件进风的前提下,不仅能够通过换热器接水槽收集换热器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而且能够通过电辅热器接水槽和上风道接水槽、分别用以收集电辅热器、上风道组件产生的冷凝水,有效避免冷凝水滴落。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立式空调器采用上、下出风的方式后,能够避免出风时气流直对人脸,从而提高了使用舒适性,成为空调新的卖点,因此,为了满足上、下出风的方式,一般采用离心风叶作为动力源,导致立式空调器整体结构布局有很大改动,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空调内部冷凝水的接水结构,用来收集空调产生的冷凝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接水结构,用来收集空调产生的冷凝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
接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接水盘的接水侧,所述接水组件包括换热器接水槽、电辅热器接水槽和上风道接水槽,分别用以收集换热器组件、电辅热器、上风道组件产生的冷凝水。
由此,接水盘在不影响下风道组件进风的前提下,不仅能够通过换热器接水槽收集换热器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而且能够通过电辅热器接水槽和上风道接水槽、分别用以收集电辅热器、上风道组件产生的冷凝水,有效避免冷凝水滴落。
可选地,所述电辅热器接水槽和所述换热器接水槽形成桥状结构;所述上风道接水槽和所述换热器接水槽围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为所述接水盘的风道。
由此,桥状结构和环形结构配合,既能结构合理地收集冷凝水,也能便于气流从接水盘的接水侧快速流向下风道组件。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接水槽中设有连接件,适于与换热器支架拆卸式连接。
由此,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接水盘和换热器支架的装卸。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卡钩、卡扣、插销、插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由此,连接件不同类型的选择,便于接水盘和换热器支架之间的装配牢固。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接水槽中设有导流组件;所述接水盘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导流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由此,换热器滴落下来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导流组件引流到换热器接水槽中,避免高度过高,换热器组件的冷凝水在滴落时,溅出换热器接水槽。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包括至少一换热器连接部,所述换热器连接部包括至少一安装孔,适于与换热器支架和换热器固定连接。
由此,换热器连接部通过安装孔能够与换热器支架、换热器固定连接,实现了接水盘、换热器支架和换热器三者之间的固定。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连接部为所述接水盘的外围朝向上方延伸形成的连接板。
由此,在接水盘和换热器组件装配时,由于换热器连接部是接水盘的外围朝向上方延伸形成的连接板,其增加了与换热器组件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装配处理,实现接水盘、换热器支架和换热器三者之间的固定。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包括至少一后围板连接部,所述后围板连接部包括至少一安装孔,适于与后围板固定连接。
由此,后围板连接部通过安装孔能够与后围板固定连接,实现了接水盘和后围板之间的固定。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的侧边设有第一定位件,适于与后围板上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用以在后围板上定位。
由此,接水盘上的第一定位件和后围板上的第二定位件配合,能够实现接水盘和后围板的定位,便于接水盘和后围板安装。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还包括电辅热器安装部,适于电辅热器连接;所述电辅热器安装部包括支脚和安装板,所述支脚一端连接所述风道进口的边缘,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安装板设有所述电辅热器接水槽。
由此,电辅热器安装部能够用来安装电辅热器,并设有电辅热器接水槽,能够用来收集电辅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背向所述接水侧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接水槽、所述电辅热器接水槽、所述上风道接水槽相通。
由此,出水口的设置,能够促使换热器接水槽、电辅热器接水槽和上风道接水槽收集的水排出,不至于从三者溢出,从而实现持续接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如何设计接水结构,用来收集空调产生的冷凝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接水盘。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接水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壳体组件、换热器组件、上风道组件、上出风组件、下风道组件和电辅热器;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上风道组件、所述上出风组件、所述下风道组件和所述电辅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且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接水盘、所述下风道组件沿重力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排布,适于气流通过所述接水盘并流向所述下风道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和上风道组件沿水平方向前后设置;所述上出风组件位于所述上风道组件的上方。
由此,壳体组件用来安置其他组件,换热器组件用来换热,上风道组件实现上出风,下风道组件实现下出风。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在安装状态下,所述风道适于在垂直方向上与下风道组件的进风口至少一部分重合。
由此,下风道组件工作时,至少一部分气流是垂直从换热器的内侧通过并流向下风道组件的,缩短了进风距离,避免进风路径弯曲增大下风道组件中风机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接水盘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空调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换热器组件、电辅热器和上风道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空调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空调器制热模式下的出风示意图;
图9为空调器制冷模式下的出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水盘、2-接水组件、3-安装孔、4-空调器;
11-风道、12-换热器连接部、13-后围板连接部、14-第一定位件、15-电辅热器安装部、16-出水口、17-避让口、21-换热器接水槽、22-上风道接水槽、23-电辅热器接水槽、41-后围板、42-前面板组件、43-顶盖、44-换热器组件、45-电辅热器、46-进风口、47-下风道组件、48-上风道组件、49-底盘、50-上出风组件、51-壳体组件;
151-安装板、152-支脚、211-第一连接件、212-第二连接件、213-导流组件、231-孔结构、232-槽结构、233-安装凸起、441-换热器支架、442-换热器、443-换热器连接架、481-吸风结构、501-导流腔、511-上出风口、512-下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提到的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4所示,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接水盘1包括接水组件2。
具体地,接水组件2包括换热器接水槽21、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上风道接水槽22,分别用以收集换热器组件44、电辅热器45、上风道组件48产生的冷凝水。由此,接水盘1在不影响下风道组件47进风的前提下,不仅能够通过换热器接水槽21收集换热器组件44产生的冷凝水,而且能够通过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上风道接水槽22、分别用以收集电辅热器45、上风道组件48产生的冷凝水,有效避免冷凝水滴落。
本文中,接水盘1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是作用在具有上风道组件48和下风道组件47的立式空调中,其不仅能够收集换热器组件44产生的冷凝水,还能收集上风道组件48和电辅热器45产生的冷凝水。而当空调内部没有电辅热器45时,接水组件2能用来收集换热器组件44和上风道组件48产生的冷凝水。
如图1所示,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换热器接水槽21形成桥状结构,桥状结构是指:电辅热器接水槽23相对于换热器接水槽21向上悬空设置而形成的构造;上风道接水槽22和换热器接水槽21围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为接水盘的风道11,适于气流从换热器442的内侧通过并流向下风道组件47;接水组件2设置在接水盘1的接水侧。其中,接水侧为接水盘1背向下风道组件47的一侧。由此,贯穿风道的设置,气流能够从风道通过,便于气流从接水盘的接水侧快速流向下风道组件。
如图1所示,接水盘1为一体化结构,其为冲塑件,具有加工方便、体积轻,便于安装等特点;同时换热器接水槽21和上风道接水槽22的内壁围成风道11,由此,便于配合空调器4中换热器组件44和上风道组件48的构造;风道11可以为一个大风道,同样也可以为多个小风道,出于出风效果的考虑,优选一个大风道的构造。
由于换热器442的一端设有铜管,为了避免接水盘1阻挡铜管,接水盘1设有贯穿接水盘1的避让口17,避让口17可选为C型,由此,便于换热器442上的铜管穿过。
换热器接水槽21中设有连接件,适于与换热器支架441拆卸式连接。由此,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接水盘1和换热器支架441的装卸。
其中,连接件为卡钩、卡扣、插销、插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卡扣为倒扣类型的,插块在竖直方向设有防滑筋条,由此,连接件不同类型的选择,便于接水盘和换热器支架之间的装配牢固。
如图1所示,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设置在换热器接水槽21,且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间隔设置,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分别为卡块和卡扣中的一种,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211为卡扣,第二连接件212为卡块。
换热器接水槽21中设有导流组件213;接水盘1在安装状态下,导流组件213位于换热器组件44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由此,换热器组件44滴落下来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导流组件213引流到换热器接水槽21中,避免高度过高,换热器组件44的冷凝水在滴落时,溅出换热器接水槽21。
如图1所示,导流组件213为凸块,凸块的上表面和换热器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尺寸在0.5mm-1cm之间,为了更好地引流换热器组件44滴落下来的冷凝水,导流组件213的上表面设有开槽,用于引导冷凝水朝向凸块的两侧流动。
接水盘1包括至少一换热器连接部12,换热器连接部12包括至少一安装孔3,适于与换热器支架441和换热器442固定连接。由此,换热器连接部12通过安装孔3能够与换热器支架441、换热器442固定连接,实现了接水盘1、换热器支架441和换热器442三者之间的固定。
其中,换热器连接部12为接水盘1的外围朝向上方延伸形成的连接板。
由此,在接水盘1和换热器组件44装配时,由于换热器连接部12是接水盘1的外围朝向上方延伸形成的连接板,其增加了与换热器组件44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装配处理,实现接水盘1、换热器支架441和换热器442三者之间的固定。
外围是指:接水盘1安装状态下,接水盘1最外侧的壁身,通常情况下,接水盘1最外侧的壁身是换热器接水槽21构成的一部分。上方是指:接水盘1安装状态下,朝向换热器组件4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接水盘1设有两个换热器连接部12,分别设置在接水盘1的两侧,且每个换热器连接部12设有一个安装孔3,安装孔3为销孔或者螺纹孔,对应的换热器支架441、换热器442上设有配合的销孔或螺纹孔,通过销钉或螺钉将三者连接在一起。
接水盘1包括至少一后围板连接部13,后围板连接部13包括至少一安装孔3,适于与后围板41固定连接。由此,后围板连接部13通过安装孔3能够与后围板41固定连接,实现了接水盘1和后围板41之间的固定。
如图3所示,接水盘1设有四个后围板连接部13,其中两个分别设置在接水盘1的两侧,用来配合后围板41的两侧边;另外两个设置在接水盘1朝向后围板41的侧边的下端,用来配合后围板41的板身。且每个后围板连接部13设有一个安装孔3,安装孔3为销孔或者螺纹孔,对应的后围板41上设有配合的销孔或螺纹孔,通过销钉或螺钉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接水盘1的侧边设有第一定位件14,适于与后围板41上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用以在后围板41上定位。由此,接水盘1上的第一定位件14和后围板41上的第二定位件配合,能够实现接水盘1和后围板41的定位,便于接水盘1和后围板41安装。
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件14为一个凹槽,后围板41上的第二定位件为配合的凸块,在后围板41上安装接水盘1时,第一定位件14和第二定位件配合后,便于后围板连接部13与后围板41固定连接。其中,凹槽和凸块为三角形、方形中的一种,这里不作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如图4所示,接水盘1还包括电辅热器安装部15,适于电辅热器45连接;电辅热器安装部15包括支脚152和安装板151,支脚152一端连接在风道11进口的边缘,具体地,该风道11进口是位于接水盘1接水侧的进口,支脚152另一端连接安装板151;安装板151的正投影位于风道11内,安装板151设有电辅热器接水槽23。由此,电辅热器安装部15能够用来安装电辅热器45,并设有电辅热器接水槽23,能够用来收集电辅热器45产生的冷凝水。
其中,支脚152至少设有一个,如图1所示,支脚152设有三个,分别位于安装板151的三条侧边,由此,便于稳固地支撑安装板151,同时,支脚152是向上弯曲的,由此,便于抬高安装板151的高度,便于安装电辅热器45,定位电辅热器45的位置,减少对下风道组件47进风的影响。
如图4所示,电辅热器45接水槽23中设有孔结构231和槽结构232,所述孔结构231和所述槽结构232适于与电辅热器支架配合,从而用来固定电辅热器45,其中。孔结构231为销孔或者螺纹孔,对应的电辅热器支架设有配合的销孔或螺纹孔,两者通过销钉或者螺钉连接;槽结构232为插槽,对应的电辅热器支架设有配合的插块,两者插接在一起,一种实施方式中,槽结构232设置在电辅热器接水槽23的侧壁,其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对应的电辅热器支架设有配合的插块;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槽结构232设置在电辅热器45的底端面,其是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应的电辅热器支架设有配合的插块。
电辅热器安装部15在安装电辅热器45时,先通过槽结构232定位,然后再通过孔结构231实现固定连接。同时,为了配合电辅热器支架结构以及便于电辅热器45的冷凝水收集,电辅热器接水槽23中设有安装凸起233,安装凸起233设有孔结构231。
接水盘1背向接水侧的一端设有出水口16,出水口16分别与换热器接水槽21、电辅热器接水槽23、上风道接水槽22相通。由此,出水口16的设置,能够促使换热器接水槽21、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上风道接水槽22收集的水排出,不至于从三者溢出,从而实现持续接水。
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汇流连通的方式,即换热器接水槽21先分别与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上风道接水槽22相通,换热器接水槽21再与出水口16相通,最后实现出水口16与三者之间的相通。具体地,上风道接水槽22的一端与换热器接水槽21相通,实现两者的连通;支脚152上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一端与电辅热器接水槽23相通,另一端与换热器接水槽21相通,实现两者的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单独连通的方式,即出水口16通过导管分别与换热器接水槽21、电辅热器接水槽23、上风道接水槽22相通,最后实现出水口16与三者之间的相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如图5-9所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接水盘1。
具体地,空调器4是立式空调器,其还包括壳体组件51、换热器组件44、上风道组件48、上出风组件50、下风道组件47和电辅热器45。
壳体组件51内部设有置物空腔,壳体还设有进风口46和至少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上下分开设置,由此实现空调器4的上、下出风;换热器组件44、上风道组件48、上出风组件50、下风道组件47和电辅热器45分别位于置物空腔中,且换热器组件44、接水盘1、下风道组件47沿重力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排布,便于下风道组件47进风;换热器组件44和上风道组件48沿水平方向前后设置;上出风组件50位于上出风组件50的上方,上出风组件50分别与位置高的出风口和上风道组件48相通;电辅热器45位于换热器组件44朝向上风道组件48的一侧,并与接水盘1连接。
其中,壳体组件51包括后围板41、前面板组件42、顶盖43和底盘49,四者围成置物空腔;后围板41和前面板组件42沿前后方向插接在一起,顶盖43和底盘49分别封盖于两者的上端和下端,由此,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装,后围板41上设有与置物空腔相通的进风口46,前面板组件42设有与置物空腔相通的上出风口511和下出风口512,由此,实现后围板41进风,前面板组件42上、下出风。
换热器组件44包括换热器支架441、换热器442和换热器连接架443,换热器支架441为镂空结构,不仅便于气流通过,而且起到保护换热器442翅片的作用,防止安装过程中翅片磕碰,造成变形的问题;换热器442位于换热器支架441背向后围板41的一侧,换热器连接架443位于换热器支架441和换热器442的上端,换热器连接架443分别与换热器支架441、换热器442卡接,其不仅和换热器442、上风道组件48在连接处形成相对密闭的结构,防止漏风,而且能够给上方的电控盒提供支撑;同时,换热器连接架443还与后围板41固定连接,由于换热器连接架443和换热器442是卡接的,起到辅助固定换热器442的作用。
为了与接水盘1配合,换热器支架441的下端设有卡合构造,分别用来配合换热器接水槽21中的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一种实施方式中,卡合结构为卡槽,卡槽与换热器接水槽21中的卡扣和/或卡块配合。
换热器支架441和换热器442还设有配合的连接构造,便于配合接水盘1的换热器连接部12。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构造为销孔或者螺纹孔,与接水盘1的销孔或者螺纹孔配合,通过销钉或者螺纹孔固定连接。
上风道组件48包括第一壳体和至少一个吸风结构481,吸风结构481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且吸风结构481的进风口朝向换热器组件44,吸风结构481的出风口位于第一壳体与上出风组件50接触的一端,由此,吸风结构481从换热器组件44方向抽风,并朝向上出风组件50送风。上风道组件48与后围板4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卡扣和/或螺纹孔实现。
上出风组件50包括第二壳体和导流腔501,导流腔501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与吸风结构481的出风口相通,其出气口与前面板组件42的上出风口511相通。其中,导流腔501的数量根据吸风结构481的数量而定,有几个吸风结构481,就设置几个对应的导流腔501,主要起到一个变向的作用。上出风组件50既可以与上风道组件48固定连接,也可以与后围板41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壳体上的卡扣和/或螺纹孔实现。
一种实施方式中,上风道组件48设有两个吸风结构481,吸风结构481可选为蜗壳风机,吸风结构481的进风口朝向换热器组件44;因此,上出风组件50设有两个导流腔501,两个导流腔501分别配合两个吸风结构481,适于气流通过吸风结构481、导流腔501从壳体组件1的上出风口511吹出。此处,上出风口511的数量同样跟随吸风结构481的数量变化而变化,设有两个。
下风道组件47为一个蜗壳风机,其通过后围板41和前面板组件42卡接固定,蜗壳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接水盘1的风道11,蜗壳风机的出风口朝向下出风口512。
接水盘1在安装状态下,风道11适于在垂直方向上与下风道组件47的进风口至少一部分重合。由此,下风道组件47工作时,至少一部分气流是垂直从换热器442的内侧通过并流向下风道组件47的,缩短了进风距离,避免进风路径弯曲增大下风道组件47中风机的负荷。
空调器4组装状态下,换热器组件44的投影位于换热器接水槽21中;电辅热器45的投影位于电辅热器接水槽23中;上风道组件48朝向换热器的一侧为导流面,导流面下半段部分投影位于上风道接水槽22中,上风道组件48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导流面引流,最终落入上风道接水槽22。由此,换热器442组件44、电辅热器45和上风道组件48产生的冷凝水会被换热器接水槽21、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上风道接水槽22收集,不会滴落到空调的下端,特别是下风道组件47的进风口。
空调器4具有上出风口511和下出风口512,其中,下风道组件47和下出风口512的设置主要是解决制热时出风不均匀的问题,其在制冷时不工作;具体的控制逻辑为:
如图7所示,制热时:上出风口511和下出风口512同时开启,上风道组件48和下风道组件47同时工作,气流经换热器442换热而进入空调器4内部,加热后的气流一部分经上风道组件48的蜗壳风机抽吸进入上出风组件50,上出风组件50变向后通过上出风口511吹向室内,另一部分经下风道组件47抽吸,通过下出风口512吹向室内。
如图8所示,制冷时:上出风口511开启,下出风口512闭合,同时,上风道组件48工作,下风道组件47不工作,气流经换热器442换热而进入空调器4内部,冷空气经上风道组件48的蜗壳风机抽吸进入上出风组件50,上出风组件50变向后通过上出风口511吹向室内。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包括:
接水组件(2),设置在所述接水盘(1)的接水侧,所述接水组件(2)包括换热器接水槽(21)、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上风道接水槽(22),分别用以收集换热器组件(44)、电辅热器(45)、上风道组件(48)产生的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器接水槽(23)和所述换热器接水槽(21)形成桥状结构;所述上风道接水槽(22)和所述换热器接水槽(21)围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为所述接水盘(1)的风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接水槽(21)中设有连接件,适于与换热器支架(441)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卡钩、卡扣、插销、插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接水槽(21)中设有导流组件(213);所述接水盘(1)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导流组件(213)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44)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包括至少一换热器连接部(12),所述换热器连接部(12)包括至少一安装孔(3),适于与换热器支架(441)和换热器(44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连接部(12)为所述接水盘(1)的外围朝向上方延伸形成的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包括至少一后围板连接部(13),所述后围板连接部(13)包括至少一安装孔(3),适于与后围板(4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的侧边设有第一定位件(14),适于与后围板(41)上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用以在后围板(41)上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还包括电辅热器安装部(15),所述电辅热器安装部(15)包括支脚(152)和安装板(151),所述支脚(152)一端连接所述风道(11)进口的边缘,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板(151);所述安装板(15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风道(11)内,所述安装板(151)设有所述电辅热器接水槽(2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背向所述接水侧的一端设有出水口(16),所述出水口(16)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接水槽(21)、所述电辅热器接水槽(23)、所述上风道接水槽(22)相通。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4)还包括壳体组件(51)、换热器组件(44)、上风道组件(48)、上出风组件(50)、下风道组件(47)和电辅热器(45);所述换热器组件(44)、所述上风道组件(48)、所述上出风组件(50)、所述下风道组件(47)和所述电辅热器(45)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51)内部;且所述换热器组件(44)、所述接水盘(1)、所述下风道组件(47)沿重力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排布,适于气流通过所述接水盘(1)并流向所述下风道组件(47);所述换热器组件(44)和上风道组件(48)沿水平方向前后设置;所述上出风组件(50)位于所述上风道组件(48)的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接水盘(1)的风道(11)适于在垂直方向上与下风道组件(47)的进风口至少一部分重合。
CN201910553867.2A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01737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3867.2A CN110173764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PCT/CN2020/087288 WO2020259062A1 (zh) 2019-06-25 2020-04-27 接水盘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3867.2A CN110173764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3764A true CN110173764A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9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3867.2A Pending CN110173764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37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9062A1 (zh) * 2019-06-25 2020-12-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接水盘及空调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54367U (zh) * 2013-08-05 2014-02-26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接水盘组件及其立式空调器
CN105115138A (zh) * 2015-09-11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及空调器
CN205316645U (zh) * 2015-12-31 2016-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6813369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6919178U (zh) * 2017-06-30 2018-01-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7486967U (zh) * 2017-11-27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207702616U (zh) * 2017-09-13 2018-08-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9489122A (zh) * 2018-12-21 2019-03-1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0153949U (zh) * 2019-06-25 2020-03-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54367U (zh) * 2013-08-05 2014-02-26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接水盘组件及其立式空调器
CN105115138A (zh) * 2015-09-11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及空调器
CN106813369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5316645U (zh) * 2015-12-31 2016-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6919178U (zh) * 2017-06-30 2018-01-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7702616U (zh) * 2017-09-13 2018-08-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7486967U (zh) * 2017-11-27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109489122A (zh) * 2018-12-21 2019-03-1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0153949U (zh) * 2019-06-25 2020-03-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9062A1 (zh) * 2019-06-25 2020-12-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接水盘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3764A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10153949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CN107388364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接水盘装置
CN21083225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2328699U (zh) 一种冷凝水分流器及具有该分流器的移动式空调器
CN219083259U (zh)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CN105526634B (zh) 轴流柜机
CN207907332U (zh) 一种移动式电水暖炉
CN20945910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0141686U (zh) 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
CN111043655A (zh) 空调内机、空调器
CN201203222Y (zh) 移动冷暖水空调
CN112082205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0131875A (zh) 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15909350U (zh) 风道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7685445U (zh) 换热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987468U (zh) 一种自清洁加烘干的洗地机底座
CN20527925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62708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744614U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新风空调器
CN211503006U (zh) 空调内机、空调器
CN21453652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1926109U (zh) 排水结构、空调底座及空调室内机
CN21697691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290678U (zh) 一种内腔干燥的小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