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356U - 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23356U CN215723356U CN202120820698.7U CN202120820698U CN215723356U CN 215723356 U CN215723356 U CN 215723356U CN 202120820698 U CN202120820698 U CN 202120820698U CN 215723356 U CN215723356 U CN 2157233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liquid
- fire cover
- liquid collecting
- discharge nozz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其中,该中心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排液嘴,所述火盖本体设有火孔和集液槽,所述火孔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所述集液槽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上端;所述排液嘴设于所述火盖本体,所述排液嘴至少部分自所述集液槽的周壁朝外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降低中心火盖上火孔被堵塞的可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燃烧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的中心火盖一般包括筒体及设于筒体上的端帽,筒体周壁开设有火孔。在烹饪或清洁锅具过程中,溢出的汤水、油液或锅底水容易顺着锅底滴落在端帽上方,并沿端帽的外表面朝筒体流动,容易堵塞火孔,进而导致点火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中心火盖,旨在降低中心火盖上火孔被堵塞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心火盖,包括:
火盖本体,设有火孔和集液槽,所述火孔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所述集液槽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上端;以及
排液嘴,设于所述火盖本体,所述排液嘴至少部分自所述集液槽的周壁朝外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
可选地,所述排液嘴包括流道段和引流段,所述流道段与所述集液槽连通,并自所述集液槽的周壁朝外延伸,所述引流段连接所述流道段远离所述集液槽的一端,并朝下延伸。
如此能够避免液体从流道段远离集液槽的一端的下表面回流,而流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的情况,可以更好的使得排液嘴排出的液体远离火孔,进一步降低火孔被液体堵塞的可能。
可选地,所述引流段的宽度在朝下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
如此设置时,相当于将引流段设置呈倒三角形,如此液体在重力作用能够在引流段的下端聚集,有利液体的导向,而且可以将液体精准导向一个位置,导向更精准。此外,如此使得引流段的下端宽度较小,在液体流到引流段的下端时,能够减少在引流段下端与液滴的黏度,使得形成的液体的液滴体积在引流段下端因重力作用会迅速落下,避免形成过大的液滴因黏度过大而卷入火孔壁面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引流段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mm;和/或,所述引流段自所述流道段朝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
如此能够降低引流段上的液体与火盖本体的外周面接触的可能,也能降低从引流段上滴落的液体与火盖本体的外周面接触的可能,能够进一步提升火孔被液体堵塞的可能。
可选地,所述排液嘴的流道宽度大于或等于3mm。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排液嘴的流道宽度较宽,保证排液嘴能够快速排出集液槽中的液体,提升排液速度。
可选地,所述中心火盖包括多个所述排液嘴,多个所述排液嘴在所述集液槽的周向上间隔分布。
如此增加了排液嘴的数量,有利于将集液槽中的液体快速排出,而且在集液槽的周向设有多个排液嘴时,能够通过多个排液嘴将集液槽周向各个位置的液体排出,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排液速度。
可选地,所述火盖本体包括分体成型的火盖筒体和集液件,所述集液件安装于所述火盖筒体的上端,所述集液槽设在所述集液件上。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对火盖筒体和集液件分别成型,有利于简化火盖筒体和集液件各自加工工序,而且能够便于单独提升集液件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集液件的耐火性能,进而可以提升集液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排液嘴与所述集液件一体成型。
如此能够保证排液嘴与集液件连接稳定性,且能避免排液嘴与集液件之间出现缝隙,防止漏液。而且还能减少排液嘴与集液件的装配工序,有利于减少组装时间,降低成本。
可选地,所述集液件铆固或卡固或通过螺纹结构锁附于所述火盖筒体;和/或,所述集液件为钣金件;和/或,至少所述排液嘴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强于所述中心火盖的火孔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
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集液件的耐高温性能,有利于提升集液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集液槽的周壁设有安装缺口,所述排液嘴至少部分镶嵌于所述安装缺口。
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对排液嘴单独成型,有利于简化排液嘴和火盖本体各自加工工序,而且能够便于单独提升排液嘴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排液嘴的耐火性能,进而可以提升排液嘴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缺口连通,所述排液嘴包括流道段和连接于所述流道段的连接段,所述流道段镶嵌于所述安装缺口,并朝所述集液件的周壁外侧延伸,所述连接段设于所述安装槽,并沿所述安装槽朝所述集液槽内延伸。
如此能够通过连接段对排液嘴进行固定,而且相较于将排液嘴仅固定于安装缺口的情况,如此能够增大排液嘴与火盖本体的连接面积,进而可以提升排液嘴与火盖本体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集液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3mm。
如此能够保证集液槽的容量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液体,降低液体自集液槽的上边缘溢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述的中心火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火盖本体的上方设置集液槽,并在集液槽的周壁设置排液嘴,使排液嘴至少部分自集液槽的周壁朝外延伸,并凸出于火盖本体的外周面。如此在烹饪过程中,当汤水、油液或锅底残留水等液体滴落时,能够通过集液槽集中收集,并经由排液嘴统一排出。由于排液嘴凸出于火盖本体的外周面设置,从而使得上述液体从排液嘴的端部流出时,上述液体能够与火盖本体的外周面间隔,从而避免集液槽中流出的液体滴落在火盖本体的外周面而堵塞火孔的情况,降低了中心火盖上火孔被堵塞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火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中心火盖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中心火盖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火盖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中心火盖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火盖本体 | 142 | 安装槽 |
11 | 火孔 | 15 | 稳焰孔 |
12 | 火盖筒体 | 20 | 排液嘴 |
13 | 集液件 | 21 | 流道段 |
14 | 集液槽 | 22 | 引流段 |
141 | 安装缺口 | 23 | 连接段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心火盖,用于燃烧器,该燃烧器可以为燃气灶的燃烧器或者其它设备的燃烧器,以下中心火盖用于燃气灶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该中心火盖包括火盖本体10和排液嘴20,火盖本体10设有火孔11和集液槽14,火孔11设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集液槽14设于火盖本体10的上端;排液嘴20设于火盖本体10,排液嘴20至少部分自集液槽14的周壁朝外延伸,并凸出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
排液嘴20可以整体自集液槽14的周壁朝外延伸;或者,排液嘴20的一端伸入集液槽14内,另一端穿过集液槽14的周壁朝外延伸。其中,火盖本体10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集液槽14的形状与火盖本体10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集液槽14的形状可以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火盖本体10的上方设置集液槽14,并在集液槽14的周壁设置排液嘴20,使排液嘴20至少部分自集液槽14的周壁朝外延伸,并凸出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如此设置,在烹饪过程中,当汤水、油液或锅底残留水等液体滴落时,能够通过集液槽14集中收集,并经由排液嘴20统一排出。由于排液嘴20凸出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设置,从而使得上述液体从排液嘴20的端部流出时,上述液体能够与火盖本体10外周面间隔,从而避免集液槽14中流出的液体滴落在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而堵塞火孔11的情况,降低了中心火盖上火孔11被堵塞的可能。
在一实施例中,排液嘴20的流道底壁不高于集液槽14的流道底壁,即排液嘴20的流道底壁齐平于或凹于集液槽14的槽底壁,以保证集液槽14中的液体能够充分从排液嘴20排出,减少液体在集液槽14中聚积的情况。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排液嘴20的流道底壁也可以高于集液槽14的流道底壁。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排液嘴20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强于中心火盖的火孔11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在燃烧时,火孔11大致位于火焰的焰心或者靠近焰心的部分,而排液嘴20安装在火孔11的上方位置,大致处于火焰的外焰或者靠近外焰的部分,导致排液嘴20所处环境温度高于火孔11处的温度。此时,通过将排液嘴20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强于中心火盖的火孔11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时,能够提升排液嘴20的耐高温性能,延长排液嘴20的使用寿命。其中,也可以使中心火盖的火孔11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均低于排液嘴20和集液槽14处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排液嘴20包括流道段21和引流段22,流道段21与集液槽14连通,并自集液槽14的周壁朝外延伸,引流段22连接流道段21远离集液槽14的一端,并朝下延伸。
具体而言,集液槽14中的液体能够经流道段21流至引流段22,并在引流段22的导向作用下朝下流动,从而能够避免液体在流道段21远离集液槽14的一端聚集,并从流道段21远离集液槽14的一端的下表面回流到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的情况,可以更好的使得排液嘴20排出的液体远离火孔11,进一步降低火孔11被液体堵塞的可能。其中,引流段22可以竖直朝下延伸,也可以在远离集液槽14的方向逐渐朝下倾斜延伸。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引流段22,例如可以将排液嘴20在远离集液槽14的方向逐渐朝下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引流段22的宽度在朝下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即引流段22的下端宽度小于引流段22的上端宽度,其中,引流段22的宽度方向与流道段21的宽度方向一致,流道段21的延伸方向即为流道段21的长度方向。如此设置时,相当于将引流段22设置呈倒三角形,如此液体在重力作用能够在引流段22的下端聚集,有利液体的导向,而且可以将液体精准导向一个位置,导向更精准。此外,如此使得引流段22的下端宽度较小,在液体流到引流段22的下端时,能够减少在引流段22下端与液滴的黏度,使得形成的液体的液滴体积在引流段22下端因重力作用会迅速落下,避免形成过大的液滴因黏度过大而卷入火孔11壁面的情况。其中引流段22的下端可以呈尖端结构或呈圆弧结构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引流段22也可以呈矩形。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引流段22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的间距(参照图2中X所示标注)大于或等于3mm。具体而言,引流段22至火盖本体10外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3mm,如此可以使得引流段22上的液体至火盖本体10外周面之间的间距较大,能够降低引流段22上的液体与火孔11接触的可能,也能降低从引流段22上滴落的液体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接触的可能,能够进一步提升火孔11被液体堵塞的可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引流段22至火盖本体10外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引流段22至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的间距也可以小于3mm。
在一实施例中,引流段22自流道段21朝下延伸的长度(参照图2中H所示标注)大于或等于3mm。如此设置,保证引流段22能够较为充分地将液体朝下导出,而且如此设置后,可以使得引流段22的下端与流道段2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较大,从而可以避免液体在引流段22下端聚集时与流道段21的下表面接触,进而导致液体沿流道段21朝火盖本体10表面回流的情况。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引流段22自流道段21朝下延伸的长度也可以小于3mm。
在一实施例中,排液嘴20的流道宽度大于或等于3mm。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排液嘴20的流道宽度较宽,保证排液嘴20能够快速排出集液槽14中的液体,提升排液速度。在一实施例中,即流道段2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mm。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排液嘴20的流道宽度也可以小于3mm。
在一实施例中,中心火盖包括多个排液嘴20,多个排液嘴20在集液槽14的周向上间隔分布。即中心火盖包括至少两个排液嘴20,如此增加了排液嘴20的数量,有利于将集液槽14中的液体快速排出,而且将多个排液嘴20分布在集液槽14的周向时,集液槽14周向各个位置的液体都能够较好地通过附近的排液嘴20将排出,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排液速度。其中,集液槽14周向上的多个排液嘴20可以呈均匀间隔分布,也可以呈非均匀间隔分布。
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火盖本体10包括分体成型的火盖筒体12和集液件13,集液件13安装于火盖筒体12的上端,集液槽14设在集液件13上。也就是说,集液件13和火盖筒体12分体成型,再将两者安装在一起,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对集液件13和火盖筒体12分别成型,有利于简化集液件13和火盖筒体12各自加工工序,而且能够便于单独提升集液件13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集液件13的耐火性能,进而可以提升集液件13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集液槽14一体成型于火盖本体10的上端。
在一实施例中,集液件13铆固或卡固或通过螺纹结构锁附于火盖筒体12。即可以将集液件13铆固于火盖筒体12;或者,集液件13卡固于火盖筒体12;或者,集液件13通过螺纹结构锁附于火盖筒体12。将集液件13铆固于火盖筒体12时,即通过铆钉将集液件13固定于火盖筒体12,如此能够保证集液件13和火盖筒体12连接可靠。集液件13卡固于火盖筒体12时,即通过卡接结构将集液件13固定于火盖筒体12,如此能够便于拆装集液件13,例如当集液件13损坏时,能够方便更换集液件13,相较于更换整个中心火盖的情况,如此只需要更换集液件13即可,能够降低维护成本。集液件13通过螺纹结构固定于火盖筒体12时,集液件13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螺纹紧固件固定于火盖筒体12,也可以通过在集液件13和火盖筒体12中一者设置螺孔,另一者设置与螺孔螺接的螺柱。如此设置,既能保证集液件13和火盖筒体12连接可靠,也能便于更换集液件13。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集液件13焊接于火盖筒体12。
在一实施例中,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一体成型。即在成型集液件13时,在集液件13上同时成型出排液嘴20,如此能够保证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连接稳定性,且能避免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之间出现缝隙,防止漏液。而且还能减少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的装配工序,有利于减少组装时间,降低成本。其中,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可以为一体铸造成型;或者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可以为一体锻造成型;或者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可以为一体冲压成型。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分体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火盖本体10包括火盖筒体12和位于火盖筒体12上端的集液件13,集液件13与火盖筒体12分体设置,集液件13和排液嘴20一体成型。如此可以对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一同加工,从而可以同时提升集液件13和排液嘴20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集液件13和排液嘴20的耐火性能,进而可以提升集液件13和排液嘴2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集液件13为钣金件。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集液件13的耐高温性能,例如可以采用耐高温钢材成型集液件13,有利于提升集液件13的使用寿命。在集液件13和排液嘴20一体成型的实施例中,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均为钣金件,即排液嘴20与集液件13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集液件13也可以为铸件或者锻件。
请参照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集液槽14的周壁设有安装缺口141,排液嘴20至少部分镶嵌于安装缺口141。也就是说,火盖本体10和排液嘴20分体设置,如此可以通过单独分别成型火盖本体10和排液嘴20后,再将排液嘴20安装于火盖本体10的安装缺口141处,排液嘴20至少部分自安装缺口141朝远离集液槽14的方向延伸,以凸出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对排液嘴20单独成型,有利于简化排液嘴20和火盖本体10各自加工工序,而且能够便于单独提升排液嘴20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排液嘴20的耐火性能,进而可以提升排液嘴20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排液嘴20与火盖本体10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集液槽14的槽底壁设有安装槽142,安装槽142与安装缺口141连通,排液嘴20包括流道段21和连接于流道段21的连接段23,流道段21镶嵌于安装缺口141,并朝集液件13的周壁外侧延伸,连接段23设于安装槽142,并沿安装槽142朝集液槽14内延伸。
具体而言,相当于使得安装槽142自安装缺口141朝集液槽14内延伸,连接段23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42内,如此相当于能够通过连接段23对排液嘴20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减少排液嘴20在安装缺口141处的连接。相较于将排液嘴20仅固定安装在安装缺口141的情况,如此能够增大火盖本体10和排液嘴20的连接面积,进而可以提升火盖本体10和排液嘴20之间连接稳定性。
其中,可以将连接段23铆固于火盖本体10;或者,将连接段23卡固于火盖本体10;或者,连接段23通过螺纹结构固定于火盖本体10;或者将将连接段23焊接于火盖本体10。此外,本实施例中,流道段21远离集液槽14的一端可以设置引流段22,也可以不设置引流段22。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连接段23。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段2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安装槽142的槽深,即连接段23齐平于或凹于集液槽14的槽底壁,以保证集液槽14中的液体能够充分从排液嘴20排出,减少液体在集液槽14中聚积的情况。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段23的厚度也可以大于安装槽142的槽深。
在一实施例中,集液槽14的槽深大于或等于3mm,即集液槽14的上端边缘与集液槽14的槽底壁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3mm。如此能够保证集液槽14的容量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液体,降低液体自集液槽14的上边缘溢出的可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集液槽14的槽深也可以小于3mm。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火盖本体10设有多个火孔11,多个火孔11沿中心火盖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保证中心火盖四周火力均匀。其中,多个火孔11在火盖本体1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或者多个火孔11在火盖本体10的周向非均匀间隔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火孔11自中心火盖内朝外的方向上逐渐朝上倾斜设置,如此有利于将燃气从中心火盖内导出,有利于提升燃烧效率和火力。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火孔11也可以沿横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火盖本体10设有多个稳焰孔15,多个稳焰孔15沿火盖本体10的周向间隔分布,稳焰孔15与火孔11在火盖本体10的上下方向上分布,且任意一个稳焰孔15均位于相邻两个火孔11之间。其中,稳焰孔15与火孔11在火盖本体10的上下方向可以呈间隔上分布;或者稳焰孔15与火孔11在火盖本体10的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叠。通过设置稳焰孔15,可以提升燃烧稳定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稳焰孔15。
在一实施例中,稳焰孔15设于火孔11的上方,如此当火孔11的燃气朝上喷出时,稳焰孔15的火焰能够较好地点燃火孔11喷出的燃气,稳焰孔15的火焰能够对火孔11的火焰产生较好的抓力,从而提高火孔11产生火焰的稳定性,减少火孔11处飞火、溅火情况的发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稳焰孔15也可以设于火孔1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中心火盖,该中心火盖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燃烧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燃烧器包括炉头,中心火盖设置在炉头上,中心火盖的火孔11与炉头的燃气气道连通。在另一实施例中,燃烧器包括炉头和设于炉头上的分气盘,中心火盖设置在分气盘上。
燃烧器采用上述中心火盖时,在烹饪过程中,当汤水、油液或锅底残留水等液体滴落时,能够通过中心火盖的集液槽14集中收集,并经由排液嘴20统一排出。由于排液嘴20凸出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设置,从而使得上述液体从排液嘴20的端部流出时,上述液体能够与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间隔,从而避免集液槽14中流出的液体滴落在火盖本体10的外周面而堵塞火孔11的情况,降低了中心火盖上火孔11被堵塞的可能。其中,可以在炉头上设置排液槽或液体收集槽。
在一实施例中,燃烧器还包括点火针,点火针设于炉头,并与排液嘴20在中心火盖的周向上间隔分布,如此能够避免自排液嘴20排出的液体滴落在点火针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点火针设于排液嘴20的流道段2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灶体和燃烧器,该燃烧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燃气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燃烧器安装于灶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火盖本体,设有火孔和集液槽,所述火孔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所述集液槽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上端;以及
排液嘴,设于所述火盖本体,所述排液嘴至少部分自所述集液槽的周壁朝外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嘴包括流道段和引流段,所述流道段与所述集液槽连通,并自所述集液槽的周壁朝外延伸,所述引流段连接所述流道段远离所述集液槽的一端,并朝下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的宽度在朝下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周面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mm;和/或,所述引流段自所述流道段朝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嘴的流道宽度大于或等于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包括多个所述排液嘴,多个所述排液嘴在所述集液槽的周向上间隔分布。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包括分体成型的火盖筒体和集液件,所述集液件安装于所述火盖筒体的上端,所述集液槽设在所述集液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嘴与所述集液件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件铆固或卡固或通过螺纹结构锁附于所述火盖筒体;和/或,所述集液件为钣金件;和/或,至少所述排液嘴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强于所述中心火盖的火孔处材质的耐高温性能。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周壁设有安装缺口,所述排液嘴至少部分镶嵌于所述安装缺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缺口连通,所述排液嘴包括流道段和连接于所述流道段的连接段,所述流道段镶嵌于所述安装缺口,并朝所述集液件的周壁外侧延伸,所述连接段设于所述安装槽,并沿所述安装槽朝所述集液槽内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3mm。
13.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
14.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0698.7U CN215723356U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0698.7U CN215723356U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23356U true CN215723356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2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20698.7U Active CN215723356U (zh) | 2021-04-20 | 2021-04-20 | 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23356U (zh) |
-
2021
- 2021-04-20 CN CN202120820698.7U patent/CN2157233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70463U (zh) | 一种用于车载灶具的炉架 | |
CN215723356U (zh) | 中心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111735049A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07975799B (zh) |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08561925A (zh) | 用于吸油烟机的冷凝板和吸油烟机 | |
CN111735051A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216619824U (zh) | 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211011517U (zh) | 一种节能挡溢锅支架 | |
CN219693247U (zh) | 内环火盖及具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 |
CN214536526U (zh) | 空调器 | |
JP3734909B2 (ja) | ガスコンロ | |
CN212408657U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217482869U (zh) | 一种蒸发器支架组件及一种空调器 | |
CN218442460U (zh) | 一种集烟罩组件和吸油烟机 | |
CN217154265U (zh) | 盛液盘及包含其的燃烧器组件 | |
JP2005003296A (ja) | 液散布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液膜式熱交換器と吸収冷凍機 | |
CN1932383B (zh) | 炉具用燃烧器 | |
CN220152791U (zh) | 中心火盖、燃烧器以及燃烧灶 | |
CN211060249U (zh) | 屋顶机底盘及屋顶机 | |
CN217329786U (zh) | 内环火盖、燃烧器以及灶具 | |
CN215294908U (zh) | 分火器及燃气灶 | |
CN210717545U (zh) | 灶具火盖 | |
CN211822583U (zh) | 一种烟机油杯及烟机 | |
CN214840818U (zh) | 一种燃气灶具及其内环火盖 | |
CN217382942U (zh) | 一种不锈钢火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