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9103U -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9103U
CN215709103U CN202122005697.XU CN202122005697U CN215709103U CN 215709103 U CN215709103 U CN 215709103U CN 202122005697 U CN202122005697 U CN 202122005697U CN 215709103 U CN215709103 U CN 215709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d bar
bar track
track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56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可
潘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ictek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ictek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ictek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Victek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56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9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9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9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针对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异型材轨道、第一传动组件、第二异型材轨道、第二传动组件、负载滑块、碳纤维传动杆,其中,第一异型材轨道与工作位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为两组,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异型材轨道连接,第二异型材轨道垂直于第一异型材轨道并且与第一异型材轨道滑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异型材轨道连接,负载滑块与第二异型材轨道滑动连接,碳纤维传动杆与两组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以保证带动负载同步传动,整个装置节约了成本且结构简单,碳纤维传动杆重量轻,增加了扭力强度,使得龙门跨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门式线性模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行业中,直线传动模组是自动化设备上常用的机械装备之一,直线传动模组通常有几种叫法,例如线性模组、直角坐标机器人、直线滑台等,是继直线导轨、滚珠丝杆直线传动机构的自动化升级单元,直线模组可以通过各个单元的组合实现负载的直线、曲线运动,使轻负载的自动化更加灵活、定位更加精准,传统的直线传动模组在传动过程中同步难度高且结构复杂。
目前,申请号为20202116285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龙门双驱运动线性组合模组,它包括X向运动模块、驱动电机、同步轮机构、十字换向器和连杆;两个X向运动模块对称平行布置;每个X向运动模块包括基座、丝杠机构和滑块;同步轮机构安装在一个X向运动模块的基座上,驱动电机安装在同步轮机构上,且驱动电机经同步轮机构和十字换向器驱动丝杠机构运动;滑块安装在丝杠机构上,且沿基座轴向滑动;两个X向运动模块之间依次经联轴器、连杆、联轴器和二轴换向器连接,以实现同步运动;滑块上安装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之间安装有Y向运动模块。
这种龙门双驱运动线性组合模组虽然实现了两个X向运动模块的同步传动,但是整个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同步轮机构、十字换向器、丝杠、二轴换向器等多个组件的配合联动,且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包括与工作位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为两组的第一异型材轨道、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垂直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的第二异型材轨道、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滑动连接的负载滑块、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与两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负载同步传动的碳纤维传动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异型材轨道和第二异型材轨道从挤出模中一体出模,不需要和其他零部件装配,节约了成本且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将负载在平面中的任一位置进行搬运,碳纤维传动杆连接两组第一传动组件能够带动负载同步转动,结构简单,碳纤维传动杆自身重量轻,避免了跨度较大时因自身重量产生的弯矩导致传动杆变形,碳纤维传动杆抗扭强度大,更能够有效的传递扭矩。
进一步,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上表面的两个角位设有第一圆柱形导轨,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上表面的两个角位设有第二圆柱形导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柱形导轨能够使第二异型材轨道在滑动时与第一圆柱形导轨保持线接触,减少了滑动时的摩擦力,第二圆柱形导轨能够使负载滑块在滑动时与第二异型材轨道保持线接触,减少摩擦力,第二圆柱形导轨开设在第二异型材轨道的两个角位处,限制负载滑块沿垂直于第二型材轨道方向位移。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的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同步轮啮合并连接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的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碳纤维传动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轮进行传动,同步带价格便宜,精准度高且能够避免传动中发生打滑。
进一步,所述第一同步轮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上方的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一同步轮连接的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一电动机啮合的第三同步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动机固定于第一异型材轨道的上方能够节省该实用新型的占用面积。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的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啮合并连接所述负载滑块的第二同步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同步带和第二同步轮进行传动,同步带价格便宜,精准度高且能够避免传动中发生打滑。
进一步,所述第二同步轮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的第二电动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机能够驱动第二同步轮带动第二同步带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碳纤维传动杆连接两组第一同步轮能够带动负载沿第一异型材轨道同步传动,结构简单,碳纤维传动杆自身重量轻,避免了跨度较大时因自身重量产生的弯矩导致传动杆变形,碳纤维传动杆抗扭强度大,更能够有效的传递扭矩,使得龙门跨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2.第一异型材轨道和第二异型材轨道从挤出模中一体出模,不需要和其他零部件装配,节约了成本且结构简单;
3.第一圆柱形导轨和第二圆柱形导轨能够保证在沿导轨滑动时保持线接触,避免了面接触所带来的较大摩擦力,保证了滑动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中第一异型材轨道、第一传动组件、碳纤维传动杆和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实用新型中第二异型材轨道、第二传动组件和负载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异型材轨道;11、第一圆柱形导轨;2、第一传动组件;21、第一同步轮;22、第一同步带;3、第二异型材轨道;31、第二圆柱形导轨;32、滑块座;4、第二传动组件;41、第二同步轮;42、第二同步带;5、负载滑块;51、通孔;6、碳纤维传动杆;7、驱动组件;71、第一电动机;72、第三同步带;73、第三同步轮;8、第二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如图1所示,用于药品立体仓库中轻负载自动化搬运,包括第一异型材轨道1、第一传动组件2、第二异型材轨道3、第二传动组件4、负载滑块5、碳纤维传动杆6,其中,第一异型材轨道1与工作位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为两组,第一传动组件2与第一异型材轨道1连接,第二异型材轨道3垂直于第一异型材轨道1并且与第一异型材轨道1滑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4与第二异型材轨道3连接,负载滑块5与第二异型材轨道3滑动连接,碳纤维传动杆6与两组第一传动组件2连接以保证带动负载同步传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异型材轨道1为整体挤出出模的长形轨道,第一异型材轨道1上表面的两个角位设有第一圆柱形导轨11以保证第二型材轨道能够沿着第一圆柱形导轨11滑动,第一异型材轨道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位,两组异型材轨道长度相同且端部齐平。
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组件2包括第一同步轮21、第一同步带22,其中,第一同步轮21转动连接于第一异型材轨道1,第一同步带22与第一同步轮21啮合,第一同步轮21的转轴与碳纤维传动杆6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21每组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碳纤维传动杆6的最大跨度为3.5米。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7包括第一电动机71、第三同步轮73、第三同步带72,其中,第一电动机71固定于第一异型材轨道1的上方以节省该实用新型的占用面积,第三同步轮73与第一同步轮21的转轴连接,第一电动机71的轴以及第三同步轮73与第三同步带72啮合,第一电动机71通过第三同步带72带动第三同步轮73和第一同步轮21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异型材轨道3为整体挤出出模的长形轨道,第二异型材轨道3上表面的两个角位设有第二圆柱形导轨31以保证负载滑块5能够沿着第二圆柱形导轨31滑动,第二异型材轨道3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块座32,滑块座32与第一异型材轨道1中的第一圆柱形导轨11滑动连接,滑块座32的底部开设与第一圆柱形导轨11嵌接的圆形U槽,第一同步带22与滑块座32固定连接以保证滑块座32随第一同步带22的转动而移动,本实施例中,滑块座32设置为两组,分别与两组第一异型材轨道1连接。
如图3所示,负载滑块5为一矩形滑块,负载滑块5的底部开设与第二异型材轨道3嵌接的圆形U槽以保证负载滑块5能够沿着第二异型材轨道3中的第二圆柱形导轨31滑动并减少滑动中产生的摩擦力,负载滑块5上开设通孔51以保证索具能够穿过通孔51对药品进行搬运。
如图3所示,第二传动组件4包括第二同步轮41、第二同步带42,其中,第二同步轮41转动连接于第二异型材轨道3,第二同步带42与第二同步轮41啮合,第二同步轮41为两个,第二同步带42与负载滑块5固定连接以保证负载滑块5随第二同步带42的转动而移动,第二同步轮41的转轴与固定于第二异型材轨道3的第二电动机8通过联轴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在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如图4所示,将该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工作位,索具负载药品并穿过负载滑块5的通孔51(见图3),第二电动机8运行通过第二同步轮41和第二同步带42带动负载滑块5沿第二异型材轨道3移动,同时,第一电动机71运行通过第三同步带72带动第一同步轮21转动,第一同步轮21带动与第一同步带22连接的第二异型材轨道3沿着第一异型材轨道1滑动,其中,碳纤维传动杆6能够保证两组第一同步带22转动的同步性,完成了药品在平面方向任一位置的搬运且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工作位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为两组的第一异型材轨道(1)、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1)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2)、垂直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1)的第二异型材轨道(3)、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3)滑动连接的负载滑块(5)、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3)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4),与两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连接用于带动负载同步传动的碳纤维传动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1)上表面的两个角位设有第一圆柱形导轨(11),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3)上表面的两个角位设有第二圆柱形导轨(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1)的第一同步轮(21)、与所述第一同步轮(21)啮合并连接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3)的第一同步带(22),所述第一同步轮(21)与所述碳纤维传动杆(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轮(21)连接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异型材轨道(1)上方的第一电动机(71)、与所述第一同步轮(21)连接的第三同步轮(73)、与所述第三同步轮(73)和所述第一电动机(71)啮合的第三同步带(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3)的第二同步轮(41)、与所述第二同步轮(41)啮合并连接所述负载滑块(5)的第二同步带(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轮(41)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异型材轨道(3)的第二电动机(8)。
CN202122005697.XU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Active CN215709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5697.XU CN215709103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5697.XU CN215709103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9103U true CN215709103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6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5697.XU Active CN215709103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9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3908B (zh) 一种自动升降翻转装置
CN108706507A (zh) 一种顶升机构及其agv小车
CN210064222U (zh) 一种偏心轴式往复位移机构及工件输送设备
CN107335835A (zh) 一种用于板式定制家具铰链孔加工的数控设备
CN110817320A (zh) 轨道式输送装置
CN111853058A (zh) 一种圆弧运动机构
CN112009951A (zh) 一种新型高效移载系统
CN209467850U (zh)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的堆垛装置
CN215709103U (zh) 一种极简的龙门组合模组
CN212449576U (zh) 一种板材加工设备中的输送装置
CN211733095U (zh) 一种软包锂电芯的凸轮搬运机构
CN107265071B (zh) 一种物料搬运流水线
CN216461335U (zh) 冲床间过渡转移装置
CN100421883C (zh) 两自由度平面并联高速高精度机器人
CN203141496U (zh) 定向双工位电子组装用伺服机械手
CN208683774U (zh) 载具回流输送设备
CN208997277U (zh) 一种倾斜移动装置
CN211569365U (zh) 一种输送机
CN217626229U (zh) 单轴z型高速搬运机构
CN215754767U (zh) 一种连杆模组
CN218370334U (zh) 一种阀体上盖加工线的升降装置
CN218550560U (zh) 一种高精度龙门结构
CN215046760U (zh) 一种长行程多动力锂电池输送机构
CN215158418U (zh) 一种轨道输送结构及光学检测设备
CN217838275U (zh) 一种齿轮转向同步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