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8024U -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8024U
CN215708024U CN202121216945.9U CN202121216945U CN215708024U CN 215708024 U CN215708024 U CN 215708024U CN 202121216945 U CN202121216945 U CN 202121216945U CN 215708024 U CN215708024 U CN 215708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electric appliance
liner
packaging structure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69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会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69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8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8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8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包装结构,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其包括上包装组件和下包装组件;上包装组件包括第一上衬垫和第二上衬垫,第一上衬垫盖设在待包装电器的顶部;第二上衬垫安装在第一上衬垫上;下包装组件包括第一下衬垫和底箱,第一下衬垫盖设在待包装电器的底部;底箱顶部敞口,第一下衬垫安装在底箱内。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上衬垫和第二上衬垫对电器顶部进行包装保护,利用第一下衬垫和底箱对电器顶部进行包装保护,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在减少包装体积的同时具有对电器良好的防护效果,而且,下包装组件可以作为工装随作业线流转,进一步提高了后续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器,以可移动的空调器为例,在出产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产品包装防护,以保证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产品的性能不受影响。
现有的包装方式包括泡沫、纸板以及纸板和蜂窝纸结合等,不仅在包装过程中的拼接工艺复杂,包装后整体的体积较大,而且对空调器的防护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包装结构,以解决现有包装方式存在的拼接工艺复杂、体积大、防护效果弱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包装结构,包括上包装组件和下包装组件;所述上包装组件包括第一上衬垫和第二上衬垫,所述第一上衬垫被配置为可盖设在待包装电器的顶部,并与所述待包装电器的顶部紧密配合;所述第二上衬垫安装在所述第一上衬垫上,并与所述第一上衬垫相连接;所述下包装组件包括第一下衬垫和底箱,所述第一下衬垫被配置为可盖设在待包装电器的底部,并与所述待包装电器的底部紧密配合;所述底箱顶部敞口,所述第一下衬垫安装在所述底箱内。
如此设置,利用第一上衬垫和第二上衬垫对电器顶部进行包装保护,利用第一下衬垫和底箱对电器顶部进行包装保护,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在减少包装体积的同时具有对电器良好的防护效果,而且,下包装组件可以作为工装随作业线流转,无需增设电器底部固定结构,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后续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衬垫四周设有多个第一上支柱,所述第二上衬垫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上支柱,多个所述第一上支柱和多个所述第二上支柱一一对应支撑配合。
如此设置,利用第一上支柱和第二上支柱的配合提升了上包装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效果,提高了对电器的保护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上包装组件还包括顶箱,所述顶箱下端敞口,并盖设在所述第二上衬垫上;所述顶箱的内侧壁设有多个第一挂耳,所述第一挂耳与相邻所述第一上支柱和所述第二上支柱中至少一者相卡合。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挂耳与第一上支柱和第二上支柱形成支撑卡合,提高了对电器底部侧向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上包装组件还包括第三上衬垫,所述第三上衬垫位于所述第一上衬垫和所述第二上衬垫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衬垫和所述第二上衬垫相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增设第三上衬垫进一步提高上包装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和缓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待包装电器的顶部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上衬垫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在所述第一上衬垫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上衬垫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
如此设置,利用第一凹陷部与待包装电器的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利于第一上衬垫安装到待包装电器上,并且通过该第一凹陷部形成的第二凸起部实现与第三上衬垫的对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易于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衬垫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附件容置槽,所述第三上衬垫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附件容置槽,所述第一附件容置槽和所述第二附件容置槽对接形成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上衬垫和所述第三上衬垫。
如此设置,利用第一附件容置槽和第二附件容置槽放置附件的同时,实现了第二上衬垫和第三上衬垫的对接,不仅增加了上包装组件的功能性,而且实现了一体多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衬垫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上支柱,所述第三上衬垫四周设有多个第三上支柱,多个所述第二上支柱和多个所述第三上支柱一一对应支撑配合。
如此设置,利用第二上支柱和第三上支柱的配合提升了上包装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效果,提高了对电器的保护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衬垫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附件容置槽。
如此设置,可以利用第三附件容置槽放置电器附件,无需对附件进行单独包装,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包装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衬垫的下表面边缘开设有第四附件容置槽,所述第一下衬垫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与所述第四附件容置槽相对设置的第五附件容置槽。
如此设置,可以将较长的附件上端置于第四附件容置槽,下端置于第五附件容置槽,无需对附件进行单独包装,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包装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衬垫四周设有第一下支柱,多个所述第一下支柱位于所述待包装电器底部的四周,并分别与所述待包装电器的侧壁和所述底箱的内侧壁相抵靠。
如此设置,利用第一下支柱和底箱的配合来加强对待包装电器的支撑保护,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箱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下支柱相卡合的第二挂耳。
如此设置,通过第二挂耳与第一下支柱形成支撑卡合,提高了对电器底部侧向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下包装组件还包括第二下衬垫;所述第一下衬垫安装在所述第二下衬垫上,并与所述第二下衬垫插接配合,所述第二下衬垫安装在所述底箱上,并与所述底箱紧密配合。
如此设置,通过增设第二下衬垫进一步提高下包装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和缓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衬垫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下支柱,所述第二下支柱抵靠在所述底箱的内侧壁上。
如此设置,利用第二下支柱与底箱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下包装组件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对电器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装配到电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装配到电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装配到电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第一上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第二上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第三上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上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第一下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第二下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底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下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器包装结构的下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上包装组件;110-第一上衬垫;111-第一上支柱;112-第一凹陷部;113-第二凸起部;114-第四附件容置槽;120-第二上衬垫;121-第二上支柱;122-第一附件容置槽;123-第三附件容置槽;130-第一挂耳;140-第三上衬垫;141-第二附件容置槽;142-第三上支柱;
200-下包装组件;210-第一下衬垫;211-第一下支柱;212-连接柱;220-底箱;221-第二挂耳;230-第二下衬垫;231-第二下支柱;232-连接槽;240-避让槽;
300-待包装电器;400-第一附件;500-第二附件;600-第三附件;700-第四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所示,基于现有包装方式存在的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包装结构,该电器具体可以是移动空调机。本实施例的电器包装结构包括上包装组件100和下包装组件200,上包装组件100和下包装组件200均通过纸浆模塑制作成型,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同时,具有环保性和低成本性。
本实施例的上包装组件100包括第一上衬垫110和第二上衬垫120,在水平方向上,第一上衬垫110和第二上衬垫120的截面尺寸大致相等,并且均大于待包装电器300的截面尺寸,使得上包装组件100的外边缘凸出于待包装电器300,进而对待包装电器300的侧部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的第一上衬垫110被配置为可盖设在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并与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紧密配合,具体的配合方式可以是插接或者说是套接,例如将本实施例的第一上衬垫110的下表面设计为与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结构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将第一上衬垫110安装在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后,可以实现两者的紧密配合。当然,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紧密配合”也可以是两者过盈配合或者挤压配合来实现。
本实施例的第二上衬垫120安装在第一上衬垫110上,并与第一上衬垫110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配合等方式,或者如下述实施例三中的通过第一附件400相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上衬垫120提高上包装组件100的缓震性能,进而对待包装电器300提供更好的保护。
本实施例的下包装组件200包括第一下衬垫210和底箱220,第一下衬垫210被配置为可盖设在待包装电器300的底部,并与待包装电器300的底部紧密配合,具体的配合方式与第一上衬垫110与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的配合方式相似,本实施例对此不仅过多描述。本实施例的底箱220为顶部敞口结构,第一下衬垫210安装在底箱220内,并且第一下衬垫210的侧壁与底箱220的内侧壁紧密配合。
上述电器包装结构,利用第一上衬垫110和第二上衬垫120对电器顶部进行包装保护,利用第一下衬垫210和底箱220对电器顶部进行包装保护,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在减少包装体积的同时具有对电器良好的防护效果,而且,下包装组件200可以作为工装随作业线流转,电器下部结构可以放置在下包装组件200上进行后续的拼装和加工,无需针对移动机再增设其他电器下部结构的固定结构,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后续的装配效率。
为了增加上包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在第一上衬垫110四周设有多个第一上支柱111,在第二上衬垫120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上支柱121,多个第一上支柱111和多个第二上支柱121一一对应支撑配合,第一上支柱111和第二上支柱121均为空心结构,可以由模具加工成型。本实施例利用第一上支柱111和第二上支柱121的配合提升了上包装组件100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效果,提高了对电器的保护性能。
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第一上支柱111设有第一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二上支柱121设有第二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插接配合,此种结构设计利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插接配合,便于第一上衬垫110和第二上衬垫120之间的连接装配,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在第一下衬垫210设有第一下支柱211,多个第一下支柱211位于待包装电器300底部的四周,并分别与待包装电器300的侧壁和底箱220的内侧壁相抵靠,进而利用第一下支柱211和底箱220的配合来加强对待包装电器300的支撑保护,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
基于上述结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包装方式除了存在装配复杂、体积大等问题,还存在无法同时包装电器附件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实施例对上包装组件100和下包装组件200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在上包装组件100的第二上衬垫120上开设多个第三附件容置槽123,分别容置第一附件400、第二附件500和第三附件600,在第一上衬垫110的下表面边缘开设有第四附件容置槽114(具体的容置槽结构在实施例三中的附图给出),相应的,本实施例在第一下衬垫210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与第四附件容置槽114相对设置的第五附件容置槽。在具体装配时,可以将较长的第四附件700的上端置于第四附件容置槽114,第四附件700的下端置于第五附件容置槽。以上结构设计无需对附件进行单独包装,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包装体积。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上包装组件100还包括顶箱(图中未示出顶箱侧壁,仅示出第一挂耳130结构),顶箱为下端敞口结构,并盖设在第二上衬垫120上,或者说盖设在第二上衬垫120和第一上衬垫110上,本实施例在顶箱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挂耳130,第一挂耳130分别与第一上支柱111和第二上支柱121卡合,通过第一挂耳130与第一上支柱111和第二上支柱121形成支撑卡合结构,提高了对电器底部侧向的支撑。
当然,本实施例第一挂耳130与第一上支柱111和第二上支柱121的连接形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挂耳130可以插设于相邻两个第一上支柱111之间,或者插设在相邻两个第二上支柱121之间。
另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种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本实施例的底箱220的内侧壁设有插设于相邻两个第一下支柱211之间的第二挂耳221,通过第二挂耳221与第一下支柱211形成支撑卡合,提高了对电器底部侧向的支撑。
实施例三
结合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上包装组件100还包括第三上衬垫140,第三上衬垫140位于第一上衬垫110和第二上衬垫120之间,并分别与第一上衬垫110和第二上衬垫120相连接。而且,本实施例的下包装组件200还包括第二下衬垫230,第一下衬垫210安装在第二下衬垫230上,并与第二下衬垫230插接配合,第二下衬垫230安装在底箱220上,并与底箱220紧密配合。
通过此种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增设第三上衬垫140和第二下衬垫230进一步提高下包装组件200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和缓震效果,并且可以适应性的减小上包装组件100和下包装组件200的水平截面尺寸。
另外,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上衬垫1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第二上衬垫120结构也有所不同,第一上衬垫110不设置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第一上支柱111,支撑功能由第二上衬垫120和第三上衬垫140实现,第一上衬垫110只起到连接待包装电器300和第三上衬垫140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第一上衬垫110与连接待包装电器300和第三上衬垫140的连接方式可以如下: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具有第一凸起部(图中未示出),第一上衬垫110下表面设有与第一凸起部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部112;第一凹陷部112在第一上衬垫110的上表面形成图中的第二凸起部113,第二凸起部113的形状与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112相同,相应的,在第三上衬垫140下表面设有与第二凸起部113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图中未示出)。
此种结构设计利用第一凹陷部112与待包装电器300的第一凸起部相配合,利于第一上衬垫110安装到待包装电器300上,并且通过该第一凹陷部112形成的第二凸起部113实现与第三上衬垫140的对接,不仅实现了一体多用,而且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易于装配。
基于上述结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包装方式除了存在装配复杂、体积大等问题,还存在无法同时包装电器附件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实施例对上包装组件100和下包装组件200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结合附图5、6和7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二上衬垫120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附件容置槽122,第三上衬垫140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附件容置槽141,第一附件容置槽122和第二附件容置槽141对接形成容置空间,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第一附件400分别连接第二上衬垫120和第三上衬垫140,该第一附件400具体可以是空调移动机的管道。
即本实施例利用第一附件容置槽122和第二附件容置槽141放置附件的同时,实现了第二上衬垫120和第三上衬垫140的对接,不仅增加了上包装组件100的功能性,而且实现了一体多用,无需在第二上衬垫120和第三上衬垫140之间增设其余连接结构。
结合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在第二上衬垫120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三附件容置槽123,利用两个第三附件600槽可以放置电器的第二附件500和第三附件600,无需对第二附件500和第三附件600进行单独包装,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包装体积。
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在第一上衬垫110的下表面边缘开设有第四附件容置槽114,相应的,本实施例在第一下衬垫210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与第四附件容置槽114相对设置的第五附件容置槽(图中未示出)。在具体装配时,可以将较长的第四附件700的上端置于第四附件容置槽114,第四附件700的下端置于第五附件容置槽,无需对第四附件700进行单独包装,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包装体积。
结合附图5和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略有不同,本实施例取消了第一上衬垫110的第一上支柱111,在第二上衬垫120四周同样设有多个第二上支柱121,并且在第三上衬垫140四周设有多个第三上支柱142,多个第二上支柱121和多个第三上支柱142一一对应支撑配合。如此设置,利用第二上支柱121和第三上支柱142的配合提升了上包装组件100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效果,提高了对电器的保护性能。
同理,结合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下衬垫210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下衬垫有所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下衬垫210不设有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第一下支柱211,第一下衬垫210仅用于连接第二下衬垫230和待包装电器300,第一下衬垫210与待包装电器30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利用凸起和凹槽实现过盈配合,第一下衬垫210与第二下衬垫23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配合,例如在第一下衬垫210底部设有多个连接柱212,多个连接柱212插设在第二下衬垫230的连接槽232内。
结合附图9、11和12所示,本实施的第二下衬垫230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下支柱231,第二下支柱231抵靠在底箱220的内侧壁上,本实施例的底箱220可以设置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第二挂耳221,并且第二挂耳221与第二下支柱231卡接配合,以进一步提高下包装组件200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对电器的保护效果。
另外,结合附图9、10和11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下衬垫210、第二下衬垫230和底箱220上均设有避让电器螺钉的避让槽240或者是避让孔等避让结构,进而避免包装对电器结构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包装组件(100)和下包装组件(200);
所述上包装组件(100)包括第一上衬垫(110)和第二上衬垫(120),所述第一上衬垫(110)被配置为可盖设在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并与所述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紧密配合;所述第二上衬垫(120)安装在所述第一上衬垫(110)上;
所述下包装组件(200)包括第一下衬垫(210)和底箱(220),所述第一下衬垫(210)被配置为可盖设在待包装电器(300)的底部,并与所述待包装电器(300)的底部紧密配合;所述底箱(220)顶部敞口,所述第一下衬垫(210)安装在所述底箱(2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衬垫(110)四周设有多个第一上支柱(111),所述第二上衬垫(120)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上支柱(121),多个所述第一上支柱(111)和多个所述第二上支柱(121)一一对应支撑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装组件(100)还包括顶箱,所述顶箱下端敞口,并盖设在所述第二上衬垫(120)上;所述顶箱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挂耳(130),所述第一挂耳(130)与相邻所述第一上支柱(111)和所述第二上支柱(121)中至少一者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装组件(100)还包括第三上衬垫(140),所述第三上衬垫(140)位于所述第一上衬垫(110)和所述第二上衬垫(120)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衬垫(110)和所述第二上衬垫(12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包装电器(300)的顶部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上衬垫(110)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部(112);
所述第一凹陷部(112)在所述第一上衬垫(110)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凸起部(113),所述第三上衬垫(140)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13)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衬垫(120)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附件容置槽(122),所述第三上衬垫(140)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附件容置槽(141),所述第一附件容置槽(122)和所述第二附件容置槽(141)对接形成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上衬垫(120)和所述第三上衬垫(14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衬垫(120)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上支柱(121),所述第三上衬垫(140)四周设有多个第三上支柱(142),多个所述第二上支柱(121)和多个所述第三上支柱(142)一一对应支撑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衬垫(120)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附件容置槽(123)。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衬垫(110)的下表面边缘开设有第四附件容置槽(114),所述第一下衬垫(210)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与所述第四附件容置槽(114)相对设置的第五附件容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衬垫(210)四周设有第一下支柱(211),多个所述第一下支柱(211)位于所述待包装电器(300)底部的四周,并分别与所述待包装电器(300)的侧壁和所述底箱(220)的内侧壁相抵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220)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下支柱(211)相卡合的第二挂耳(221)。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包装组件(200)还包括第二下衬垫(230);所述第一下衬垫(210)安装在所述第二下衬垫(230)上,并与所述第二下衬垫(230)插接配合,所述第二下衬垫(230)安装在所述底箱(220)上,并与所述底箱(220)紧密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衬垫(230)四周设有多个第二下支柱(231),所述第二下支柱(231)抵靠在所述底箱(220)的内侧壁上。
CN202121216945.9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Active CN215708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6945.9U CN215708024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6945.9U CN215708024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8024U true CN215708024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6945.9U Active CN215708024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8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7663B (zh) 包装盒
CN105438649B (zh) 一种显示器托盘包装箱
CN215708024U (zh) 一种电器包装结构
CN209016164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
CN207791416U (zh) 一种手机包装盒
CN104218196A (zh) 电池盒及其组装方法
CN214124023U (zh) 一种用于电池pack的电池箱
CN212150012U (zh) 一种包装结构及包装箱
CN203714474U (zh) 汽车仪表台包装装置
CN216233522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包装箱
CN218288696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发动机包装箱
CN212355017U (zh) 一种洗衣机的包装结构
CN219651610U (zh) 吸塑折叠箱
CN217477812U (zh) 可拼装的包装箱
CN213385808U (zh) 一种抗压水果周转箱
CN220595464U (zh) 新型环形灯管环保包装缓冲结构
CN210853524U (zh) 一种具有抗压性的环保纸箱
CN217740733U (zh) 电池端电连接器、电池包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20055004U (zh) 一种箱体用的连接件
CN214113202U (zh) 一种可拼装的环保的包装箱
CN112271483A (zh) 一种连接器安装自扣结构
CN220290973U (zh) 用于电池防水的提手装配结构及电池装载盒
CN219534690U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包
CN21528564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纸箱
CN210883472U (zh) 下衬垫及大屏幕缓冲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