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5517U - 一种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5517U
CN215695517U CN202120764277.7U CN202120764277U CN215695517U CN 215695517 U CN215695517 U CN 215695517U CN 202120764277 U CN202120764277 U CN 202120764277U CN 215695517 U CN215695517 U CN 215695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hell
heating pipes
drying device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4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engg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engg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engg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engg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4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5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5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5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装置,涉及油漆喷涂设备领域,其包括传送组件和固定在传送组件上方的烘干组件,烘干组件上固定有加热管、风轮、电机和检测探头,将烘干装置内部的加热管以两根为一组,且在同一组的两根加热管之间设置风轮和检测探头,风轮通过置于设置在外壳外侧的电机驱动,在工作时,电机驱动风轮转动,使得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可以在气流带动下在烘干装置内部更加均匀地分布,使得对工件的加热效果更好;并且电机固定在外壳的外侧,加热管产生的热量不会对电机造成加热而影响其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漆喷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漆喷涂生产线上,当对产品表面进行油漆喷涂后,需要对油漆进行烘干,进而需要使用到烘干装置。用于生产线上的烘干装置中,其主要包括传送组件和固定在传送组件上方的烘干组件,使得工件在传送组件上传输时,被烘干组件烘干。但是,现有的烘干装置中,烘干组件内壁面分布设置加热管以及在中部设置排风口,利用排风口排走部分热量,避免烘干装置内的温度过高。但是加热管与传送组件的各个位置、排风口的距离是不同的,并且在气流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排风口处位置温度高于烘干装置进/出口端的温度,因此导致烘干装置内各处的温度不均匀。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烘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内部容易导致各处的温度不均匀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烘干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和固定在传送组件上方的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包括固定在传送组件的机架上的外壳,外壳两端与传送组件之间形成开口,外壳的中部设有排气口,外壳的中部且在排气口两侧设有多根加热管,以相邻两根加热管为一组,每组加热管之间设置有风轮,风轮的中心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一端延伸至外壳外侧,连接轴在外壳外侧一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外壳上;每组加热管之间还设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加热管、检测探头和电机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的烘干装置中,还包括灯罩,灯罩固定在外壳上,加热管固定在灯罩内部。
所述的烘干装置中,同一组的加热管、检测探头和电机均电性连接在同一控制器上。
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外壳的顶面。
所述的烘干装置中,还包括总控制器,所述各组的控制器连接在总控制器上。
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外壳两端的开口上固定有遮挡板,遮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遮挡板两端设有穿过所述螺钉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为竖向设置的长条形状通孔。
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遮挡板上端设有折边。
有益效果:通过将烘干装置内部的加热管以两根为一组,且在同一组的两根加热管之间设置风轮和检测探头,风轮通过置于设置在外壳外侧的电机驱动,在工作时,电机驱动风轮转动,使得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可以在气流带动下在烘干装置内部更加均匀地分布,使得对工件的加热效果更好;并且电机固定在外壳的外侧,加热管产生的热量不会对电机造成加热而影响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皮带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皮带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调节调节转轴和压辊时的示意图,虚线表示调节后的状态。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1-传送组件,02-烘干组件,21-遮挡板,21.1-螺钉孔,21.2-折边,22-外壳,23-电机,24-控制器,25-排气口,26-检测探头,27-风轮,28-连接轴,29-加热管,210-灯罩;
1-传送皮带,2-传动轴,3-轴承座,4-支撑座,5-调节转轴,5.2-固定轴杆,5.1-转动轴套,6-螺杆,7-支撑辊,8-垫片,9-轴座,10-压辊,11-螺栓,12-机架,13-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和图2,一种烘干装置,包括传送组件01和固定在传送组件01上方的烘干组件02,烘干组件02包括固定在传送组件01的机架上的外壳22,外壳两端与传送组件之间形成开口。具体的,外壳22呈“冂”字形,且沿着传送组件01的传送方向延伸,外壳22的两侧底面固定在机架的中部,外壳22内部与传送组件01之间形成工件传输通道,使得在传送组件01的作用下,工件从该工件传输通道经过。
具体的,外壳22的中部设有排气口25,排气口25连接生产车间内的排气管道,外壳22的中部且在排气口25两侧设有多根加热管29,相邻两根加热管29为一组,每组加热管29之间设置有风轮27,风轮27的中心连接有连接轴28,连接轴28一端延伸至外壳22外侧,连接轴28在外壳22外侧一端连接有电机23,电机23固定在外壳22上;每组加热管29之间还设有检测探头26,检测探头26固定在外壳22上,所述加热管29、检测探头26和电机23连接有控制器24。检测探头26可以为温度检测探头26,也可以带有其他功能的检测探头26。
上述中,加热管29纵向设置,即加热管29的长度方向对应传送组件01宽度方向设置,风轮27设置在每组的两根加热管29之间的中心,且风轮27通过连接轴28与外壳22转动连接,连接轴28另一端与电机23固定连接,使得电机23可以驱动风轮27转动,使得加热管29产生的热量在风轮27带动下分散在工件传输通道内的各处,并且使得工件传输通道内各处的温度基本相等,即使得使得工件传输通道内各处的热量更加均匀。其中,检测探头26设在同一组的两根加热管29之间,以及设在风轮27的一侧。驱动风轮27转动的电机23固定在外壳22的外侧,使得加热管29产生的热量不会对电机23造成加热而影响其寿命。
具体的,烘干装置还包括灯罩210,灯罩210固定在外壳22上,加热管29固定在灯罩210内部。灯罩210可以将加热管29产生的光线反射到传送组件01一侧,并且风轮27的位置低于灯罩210的位置,使得加热管29产生的热量向传送组件01一侧移动,并且该热量快速被风轮27带动的气流搅动混合,进而到达传送组件01上的各处的温度更加均匀。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同一组的加热管29、检测探头26和电机23均电性连接在同一控制器24上,换言之,每组的加热管29、检测探头26和电机23可以独立控制,使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关闭某一组或某几组加热管29、检测探头26和电机23,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实际应用中,各组的控制器24可以连接一个总控制器(图中未画出),使得在启动和关闭时,可以在总控制器处统一控制,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控制器24固定在外壳22的顶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2两端固定有遮挡板21,遮挡板21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22上,即遮挡板21固定在烘干装置进/出口端。其中,所述遮挡板21两端设有穿过所述螺钉的螺钉孔21.1,所述螺钉孔21.1为竖向设置的长条形状通孔。因此,可以通过螺钉在螺钉孔21.1内的位置调节,实现对遮挡板21高度的位置的调节,使得烘干装置进/出口高度与工件的高度相适应,避免高度过大而影响烘干装置的热量的流动。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板21上端设有折边21.2,该折边21.2的设置,使得在调节遮挡板21的高度时,可以用手提着折边21.2位置,进而对遮挡板21进行固定,使得在调节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烘干装置内部的加热管29以两根为一组,且在同一组的两根加热管29之间设置风轮27和检测探头26,风轮27通过置于设置在外壳22外侧的电机23驱动,在工作时,电机23驱动风轮27转动,使得加热管29产生的热量可以在气流带动下在烘干装置内部更加均匀地分布,使得对工件的加热效果更好;并且电机23固定在外壳22的外侧,加热管29产生的热量不会对电机23造成加热而影响其寿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传送组件01为皮带传送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传送组件01也可以为板式传送装置。皮带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2、转动连接在机架12上的两根传动轴2、套在两根传动轴2上的传送皮带1、与其中一根传动轴2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13,驱动机构13固定在机架12上;其中,机架12、传动轴2、传送皮带1和驱动机构13组成现有的皮带传送装置,并且驱动机构13可以为电机或电机与减速机的组合,皮带传送装置的顶面用于对工件的传送。
参阅图5,所述传送皮带1中部设有置于两根传动轴2之间的调节转轴5,调节转轴5可移动的连接在机架12上,并且调节转轴5的最高点高于传动轴2的最低点,且传送皮带1经过调节转轴5的最高点。具体的,由于调节转轴5的最高点高于传动轴2的最低点,使得传送皮带1在经过传动轴2后在调节转轴5处形成一个拐角,因此,传送皮带1与两根传动轴2和调节转轴5的接触处连线形成一个三角形形状,当调节转轴5上下方向移动时,即三角形形状的高度改变,使得两根传动轴2与调节转轴5连线的长度之和改变,进而起到调节传送皮带1松紧的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转轴5包括固定轴杆5.2和套在固定轴杆5.2上的转动轴套5.1,转动轴套5.1的外表面与传送皮带1抵接,固定轴杆5.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固定在机座上。其中,螺杆6与固定轴杆5.2螺纹连接、螺杆6与支撑座4转动连接,因此形成丝杆结构,通过转动螺杆6,实现调节调节转轴5的位置,达到调节传送皮带1松紧的效果。
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螺杆6横向设置,且调节转轴5靠近其中一根传动轴2。由于传送皮带1与两根传动轴2和调节转轴5的接触处连线形成一个三角形形状,且调节转轴5横向移动时,改变了三角形形状的夹角,并且两根传动轴2之间的距离固定,因此起到了调节传送皮带1松紧的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转轴5为两根,且两根调节转轴5分别靠近两根传动轴2设置。因此,传送皮带1在两根传动轴2和两根调节转轴5形成近似与四边形结构,通过调节两根调节转轴5位置,即改变了四边形结构的边长,起到了调节传送皮带1松紧的效果。
上述中,由于传送皮带1绕过调节转轴5的最高点,因此调节转轴5对传送皮带1同时还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当两根传动轴2的距离较大时,即皮带传送装置的长度较长,因此,可以在两根调节转轴5之间设有支撑辊7,支撑辊7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2上,且支撑辊7的最高点高于或等于调节转轴5的最高点,使得支撑辊7可以对传送皮带1的中部起到支撑的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辊7为两根以上,且相邻两根支撑辊7之间设有压辊10,压辊10两端转动连接有轴座9,轴座9通过螺栓11固定在机架12上;较优的,所述螺栓11上套设有垫片8,且垫片8置于轴座9与机架12之间。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节螺栓11上的螺母,使得实现调节轴座9的高度位置的调节,即实现对压辊10在竖向位置的调节,因此可以形成多个上述用于调节传送皮带1松紧的三角形形状,增加可传送皮带1可调节松紧的幅度。较优的,所述垫片8为U型垫片8,因此在调节螺栓11上的螺母后,可以适当的增加/减少垫片8的数量,或者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8,使得轴座9与机架12之间依然处于固定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支撑辊7和压辊10的数量可以根据要求适当的设置。
具体的,所述传动轴2两端通过轴承座3与机架12连接。较优的,所述机架12上设有长条形通孔,所述轴承座3通过螺钉穿过长条形通孔与机架12连接,轴承座3在靠近调节转轴5一侧抵接有横向的丝杆,丝杆中部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在机架12上。因此,传送皮带1的松紧还可以通过轴承座3与长条形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即通过调节两根传动轴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传送皮带1的松紧。
其中,由于丝杆和丝杆螺母的设置,在拧松固定轴承座3的螺钉后,通过转动丝杆,可以推动轴承座3移动,实现轴承座3的位置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烘干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和固定在传送组件上方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烘干组件包括固定在传送组件的机架上的外壳,外壳两端与传送组件之间形成开口,外壳的中部设有排气口,外壳的中部且在排气口两侧设有多根加热管,以相邻两根加热管为一组,每组加热管之间设置有风轮,风轮的中心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一端延伸至外壳外侧,连接轴在外壳外侧一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外壳上;每组加热管之间还设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加热管、检测探头和电机连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罩,灯罩固定在外壳上,加热管固定在灯罩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组的加热管、检测探头和电机均电性连接在同一控制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外壳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控制器,所述各组的控制器连接在总控制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两端的开口上固定有遮挡板,遮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两端设有穿过所述螺钉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为竖向设置的长条形状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上端设有折边。
CN202120764277.7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烘干装置 Active CN215695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4277.7U CN215695517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4277.7U CN215695517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5517U true CN215695517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4277.7U Active CN215695517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5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4931B (zh) 一种带智能铝棒加热炉的自动化铝型材生产线
CN215695517U (zh) 一种烘干装置
CN210663792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烘干机
CN114353430A (zh) 一种雾化风冷装置
CN212274548U (zh) 塑料制品原料清洗用烘干装置
CN112517542A (zh) 一种光纤传感器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5390544U (zh) 一种pet片材表面抗静电涂布烘干装置
WO2022116028A1 (zh) 一种特种玻璃生产用的烘干装置
CN209672745U (zh) 一种用于钢丝盘条烘干的加热装置
CN210832851U (zh) 一种自调节螺旋辊筒红外干燥设备
CN2597920Y (zh) 双锥回转式热风干燥机
CN212538677U (zh) 抗氧剂生产用螺旋式干燥设备
CN219309236U (zh) 一种铝型材喷涂固化炉
CN220135973U (zh) 一种包装彩盒加工用均匀烘干装置
CN219001199U (zh) 一种药材炮制装置
CN218915790U (zh) 一种生产改性工程塑料的原料干燥设备
CN212081893U (zh) 一种云母片加工用快速均匀烘干装置
CN221011857U (zh) 一种脱水洋葱高效烘干机构
CN220394162U (zh) 一种热敏纸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3618990U (zh) 一种印刷机干燥箱
CN218821467U (zh) 一种用于生产金属涂层薄膜的干燥系统
CN220793653U (zh) 一种旋转防粘结滚筒烘干机
CN220288100U (zh) 一种燃料玉米烘干机输送装置
CN219430394U (zh) 一种瓦楞纸板坑机加热装置
CN216245346U (zh) 一种电阻片水分蒸发、烘干定型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