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6937U -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6937U
CN215686937U CN202122408413.1U CN202122408413U CN215686937U CN 215686937 U CN215686937 U CN 215686937U CN 202122408413 U CN202122408413 U CN 202122408413U CN 215686937 U CN215686937 U CN 215686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pening
cooking
air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84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韦铭
刘化勇
申孟亮
羊小亮
罗飞龙
杨利杰
龙韦韦
徐馷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84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6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该换气装置包括导通件和风机,导通件设有进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腔连通的气道口,气道口包括彼此隔离的进气口部和排气口部,进气通道与进气口部连通,排气通道与排气口部连通,风机与进气通道或排气通道连通。换气装置用于烹饪器具时,机体上设有一个与烹饪腔连通的通孔,导通件安装于通孔,导通件的气道口与烹饪腔连通,进气时,外界空气经进气通道和进气口部进入烹饪腔,排气时,烹饪腔内的空气经排气口部和排气通道排出。一个通孔满足了烹饪腔进气和排气的需求,减少了机体的孔数量以及低温区域,避免了冷凝水滴落在食物上或者冷凝水外溢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自动类的烹饪器具(例如自动电饭煲等),通常设有多个与烹饪腔连通的通道,例如包括用于烹饪腔进气及排气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等,以此来满足烹饪器具的烹饪需求。
但是,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设置在烹饪器具上且分别与烹饪腔连通,需要在机体上开设多个与烹饪腔连通的通孔,多个通孔的开设会增加开设位置的低温区域,低温区域产生的冷凝水会出现滴落在食材或外溢的情况,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在满足烹饪器具是使用前提下,如何减少开孔数量以减小低温区域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换气装置,用于烹饪器具,所述换气装置包括:
导通件,所述导通件设有进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用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腔连通的气道口,所述气道口包括彼此隔离的进气口部和排气口部,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部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口部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进气通道或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当换气装置用于烹饪器具时,烹饪器具的机体上设有一个与烹饪腔连通的通孔,导通件安装在通孔内,导通件的气道口与烹饪腔连通,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别与烹饪腔连通,风机为烹饪腔的进气和/或排气提供动力。换气装置应用在烹饪器具上,在导通件上同时开设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导通件与烹饪器具的机体配合时,机体的一个通孔满足了烹饪腔进气和排气的需求,减少了机体的孔数量,便于烹饪器具的加热件(用于消除冷凝水)的布局,以减少低温区域,避免了因低温区域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食物上或者冷凝水外溢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排气口部的开口方向呈相反的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排气口部的开口方向呈预设角度A设置,0°<A<1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排气口部的开口方向呈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通件还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风机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通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进气件,所述进气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封堵阀,所述封堵阀设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口部和/或所述排气口部的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烹饪腔;
根据如上所述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设于所述机体,所述换气装置的气道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机体上设有一个与烹饪腔连通的通孔,导通件安装在通孔内,换气装置的导通件的气道口与烹饪腔连通,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别与烹饪腔连通,风机为烹饪腔的进气和/或排气提供动力。换气装置应用在烹饪器具上,在导通件上同时开设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导通件与烹饪器具的机体配合时,机体的一个通孔满足了烹饪腔进气和排气的需求,减少了机体的孔数量,便于烹饪器具的加热件(用于消除冷凝水)的布局,以减少低温区域,避免了因低温区域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食物上或者冷凝水外溢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包括:
煲体;
锅体,所述锅体设于所述煲体,所述锅体的内部形成所述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经所述锅体的开口与外界连通;
上盖,所述上盖以开合的方式与所述煲体配合,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换气装置的导通件设于所述上盖,所述气道口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开口的侧面贯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上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处于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上盖的面盖未示出);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封堵阀处于打开状态);
图5为图4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黑色箭头线表示气流的方向);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封堵阀处于关闭状态);
图7为图6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烹饪器具;
10为上盖;
11为面盖,12为内盖;
20为煲体;
30为锅体;
40为换气装置;
41为风机;
42为导通件;
421为气道口,4211为进气口部,4212为排气口部,422为进气通道,423为排气通道;
43为进气件;
44为封堵阀;
441为阀座,442为阀杆,443为阀芯;
50为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换气装置40包括导通件42和风机41,导通件42设有进气通道422、排气通道423以及用于烹饪器具100的烹饪腔连通的气道口421,气道口421包括彼此隔离的进气口部4211和排气口部4212,进气通道422与进气口部4211连通,排气通道423与排气口部4212连通,风机41与进气通道422或排气通道423连通。
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时,烹饪器具100的机体上设有一个与烹饪腔连通的通孔,导通件42安装在通孔内,导通件42的气道口421与烹饪腔连通,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分别与烹饪腔连通,风机41为烹饪腔的进气和/或排气提供动力。换气装置40应用在烹饪器具100上,在导通件42上同时开设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导通件42与烹饪器具100的机体配合时,机体的一个通孔满足了烹饪腔进气和排气的需求,减少了机体的孔数量,便于烹饪器具的加热件(用于消除冷凝水)的布局,以减少低温区域,避免了因低温区域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食物上或者冷凝水外溢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在烹饪腔存在正压的情况下,风机与41进气通道422连通,当需要对烹饪腔进行排气时,烹饪腔内的空气经排气口部4212和排气通道423排出;在烹饪腔存在负压的情况下,风机41与排气通道423连通,当需要对烹饪腔进行进气时,外界空气经进气通道422和气道口421的进气口部4211进入到烹饪腔内;在烹饪腔存在常压的情况下,风机41与进气通道422或排气通道423连通,外界空气经进气通道422和气道口421的进气口部4211进入到烹饪腔内,烹饪腔内的空气经排气口部4212和排气通道423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设置在导通件42内,两者通过在导通件42内设置隔离件(例如为筋板结构等)进行彼此隔离,以简化导通件42的结构,使得导通件42的制造成本得到有效地降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气道口421为一个口,进气口部4211和排气口部4212分别形成在气道口421内,具体地,气道口421分隔为进气口部4211和排气口部4212,两者之间彼此隔离,可以设置独立的分隔件,也可以与位于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之间的隔离件共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进气口部4211和排气口部4212之间的分隔件与位于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之间的隔离件共用,从而能够进一步简化导通件42的结构,使得导通件42的制造成本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
当利用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40的烹饪器具100进行烹饪时,烹饪腔具有多种需要换气的情况:
例如,当需要对烹饪腔进行进气(吹气)时(例如提高烹饪腔内的压力,从而缩短烹饪时长,类似于微压烹饪的结构),在风机41的作用下,外界空气经进气通道422部和进气口部4211进入到烹饪腔(此时排气通道423部处于关闭状态),以满足烹饪需求。
例如,当需要对烹饪腔进行强制排气时(例如现有的市面上的米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当季或当年的新鲜米,另外的是陈米,即一年以上的米,陈米如果在烹饪过程中不处理,烹饪出来的米饭可能会存在米糠等其他异味,在烹饪过程中对烹饪腔内的气体进行更换,以实现活米,从而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在风机41的作用下,烹饪腔内的空气经排气口部4212和排气通道423被排出(进气通道422可处于关闭状态,也可以处于打开状态),以满足烹饪需求。
例如,如图5所示,当需要对烹饪腔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时(例如在烹饪低糖米饭时,将外界空气送入烹饪腔内,利用冷空气对烹饪腔内的米饭进行降温,以此来提高米饭中的抗性淀粉的含量,从而烹饪出低糖米饭),风机41的作用下,外界空气经进气通道422和进气口部4211进入到烹饪腔内,烹饪腔内的空气经排气口部4212和排气通道423排出(排气通道423可处于打开状态),以满足烹饪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导通件42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当将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时,导通件42安装在烹饪器具100的机体内,并且将导通件42的气道口421与机体的烹饪腔连通,通过将导通件42设置为独立的部件,从而提高了加工的便捷性,使得生产成本能够得到降低。
另外,导通件42可以为金属件(不锈钢件或铁质件等)也可以为非金属件(塑料件或尼龙件等),在本实用新型中,导通件42为食品级塑料件(非金属件),通过一次性注塑成型进行加工制造,加工便捷,制造成本低,使得换气装置40的成本得到了降低。
此外,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分别形成在导通件42内,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可以为直线通道也可以为曲线通道,关于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具体设定。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通件42可集成在烹饪器具100的机体内部,即与烹饪器具100的机体形成一体式结构(例如集成在烹饪器具100的上盖10内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呈相反的方向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反的方向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相背离的方向,即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相背离设置,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时,需要对烹饪腔进行换气(既需要进气,也需要排气)时,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相背离设置,从而避免了两股气流相互干扰,保证了烹饪腔的换气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食物的烹饪质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且导通件42安装在机体的上盖10上时,进气口部4211的进气方向以及排气口部4212的排气方向均沿烹饪腔的水平方向设置,当空气经进气口部4211进入烹饪腔内时,避免了气流直吹烹饪腔内食材的情况(例如在烹饪低糖米饭时),避免了食材干燥问题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呈预设角度A,其中,0°<A<18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图4中,a为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为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b为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所呈得预设角度A,通过将预设角度A设置在0°<A<180°的范围内,从而能够降低空气在流经进气口部4211和排气口部4212时对气流产生的阻力,使得气流的顺畅性得到保证。另外,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时,需要对烹饪腔进行换气(既需要进气,也需要排气)时,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也避免了两股气流相互干扰,保证了烹饪腔的换气效果,使得食物的烹饪质量得到了提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经进气通道422流经进气口部4211时,空气需要转向,同时空气经过排气口部4212进入到排气通道423时,空气也需要转向,通过对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进行设置,从而能够降低空气转向时的动力消耗,使得空气的流速得到了保证,进而保证了满足烹饪器具100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a=90°,通过将预设角度a设置在90°,能够在避免气流干扰的同时有效保证气流的流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呈并行设置。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平行设置。具体地,当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时,两者并行设置,当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时,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并行设置,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也可以上下并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时,气道口421与烹饪器具100的机体上的通孔平齐,此时进气口部4211的开口方向与排气口部4212的开口方向均沿烹饪腔的竖直方向,此种形式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时,导通件42的部分本体经烹饪器具100的机体上的通孔延伸到烹饪腔内,并且偏离烹饪向的竖直方向,当向烹饪腔内进气时,能够避免对烹饪腔内食材的直吹,保证了烹饪的效果。
进一步地,导通件42还设有第一开口,风机41通过第一开口与排气通道423连通。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且需要对烹饪腔进行降温时(例如烹饪低糖米饭),风机41启动,烹饪腔内的热空气经排气口部4212和排气通道423被排出,由于烹饪腔内的压力减小,外部空气经进气通道422和进气口部4211进入到烹饪腔内,利用空气的循环过程中的热交换实现对烹饪腔内的降温,进而满足了烹饪器具100的烹饪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需要理解的是,将风机41与排气通道423连通,通过抽气的方式实现对烹饪腔进行换气的方式,避免了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等物质带入到烹饪腔,保证了烹饪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烹饪的品质。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风机41也可以与进气通道422连通,为了避免进气过程中向烹饪腔内带入杂质,可在风机41的出气口设置过滤件,以保证烹饪腔内的卫生状况。
进一步地,导通件42还设有与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换气装置40还包括进气件43,进气件43通过第二开口与进气通道422连通。具体地,当换气装置40用于烹饪器具100时,风机41通过第一开口、排气通道423和排气口部4212与烹饪腔连通,进气件43通过第二开口、进气通道422和进气口部4211与烹饪腔连通,其中,进气件43可以风机、过滤件或蒸汽阀等,当进气件43为风机时,利用风机为进气过程提供动力,使得进气的速率得到提高;当进气件43为过滤件时(利用与第一开口连通的风机41为进气提供动力),通过设置过滤件来实现对空气的过滤,保证烹饪腔内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当进气件43为蒸汽阀时,通过设置蒸汽阀,可有效实现对进气通道422进行控制。
另外,还可以不设置进气件43,直接将第二开口与外界连通,从而能够简化换气装置40的整体结构,便于换气装置40的安装布局,也降低了换气装置4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7所示,换气装置40还包括封堵阀44,封堵阀44设置用于对气道口421进行控制,封堵阀44可以为手动操控结构,也可以为自动操控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堵阀44为自动操控结构,换气装置40还包括驱动件,该驱动件为电机、水泵或者气泵,以驱动件为气泵为例,其中,封堵阀44包括阀座441、阀杆442和阀芯443,阀座441设置在导通件42内,阀座441设有与气泵连通的容腔,阀芯443设置在阀杆442的一端,阀杆442的另一端设置在阀座441的容腔内,阀杆442能够相对阀座441移动,通过阀杆442的移动来实现对阀芯443的控制,阀芯443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需要将气道口421打开时,气泵向容腔内送入气体,随着容腔内气体的注入,气压升高,高压气体作用在阀杆442位于容腔内的另一端上,从而推动阀杆442相对阀座441移动,阀杆442的移动带动阀芯443位置的变换,以打开气道口421;当需要关闭气道口421时,气泵可反向将容腔内的气体抽出,随着容腔内气压的减小,阀杆442带动阀芯443移动,以将通道关闭。利用气泵对封堵阀44进行控制的方式,响应速度快,缩短了控制的时长。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阀芯443用于控制气道口421的进气口部4211,即利用阀芯443的打开或者关闭来实现进气通道422与烹饪腔的连通与否。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阀芯443用于控制气道口421的排气口部4212,即利用阀芯443的打开或者关闭来实现排气通道423与烹饪腔的连通与否。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阀芯443用于同时控制气道口421的进气口部4211和排气口部4212,即利用阀芯443的打开或者关闭来实现整个气道口421与烹饪腔的连通与否。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包括机体和根据如上的换气装置40,机体设有烹饪腔,换气装置40设于机体,气道口421与烹饪腔连通。
具体地,烹饪器具100的机体上设有一个与烹饪腔连通的通孔,导通件42安装在通孔内,换气装置40的导通件42的气道口421与烹饪腔连通,风机41为烹饪腔的进气和/或排气提供动力,当需要对烹饪腔进行进气时,外界空气经进气通道422和气道口421的进气口部4211进入到烹饪腔内,当需要对烹饪腔进行排气时,烹饪腔内的空气经排气口部4212和排气通道423排出。换气装置40应用在烹饪器具100上,在导通件42上同时开设进气通道422和排气通道423,导通件42与烹饪器具100的机体配合时,机体的一个通孔满足了烹饪腔进气和排气的需求,减少了机体的孔数量以及低温区域,避免了因低温区域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食物上或者冷凝水外溢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机体包括煲体20、锅体30和上盖10(包括面盖11和内盖12),锅体30设于煲体20,锅体30的内部形成烹饪腔,烹饪腔经锅体30的开口与外界连通,上盖10以开合的方式与煲体20配合,用于打开或封闭开口。
需要指出的是,锅体30与煲体20之间可以为固定结构,也可以为可分离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煲体20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例如为发热管、IH线圈以及发热盘等),锅体30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容纳腔内,当烹饪完成后,用户可将锅体30与煲体20分离,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机体还包括蒸笼,蒸笼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锅体30的内部(蒸笼与锅体30的内底面间隔设置),利用蒸笼和锅体30可实现对两种不同食材的烹饪,或者利用蒸笼和锅体30实现一种食材烹饪两种食物的操作,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食用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机体不包括蒸笼,在烹饪食物是将食材放置在锅体30内,通过加热实现对食物的烹饪,在锅体30内不设置蒸笼,能够提高锅体30内的容积,使得烹饪器具100的单次烹饪量得到了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10设有安装的通孔,导通件42安装固定在上盖10的安通孔内,导通件42安装固定后,导通件42的气道口421与上盖10朝向锅体30的开口的侧面(上盖10相对煲体20处于关闭状态)贯通,当上盖10将烹饪腔关闭时,能够保证气道口421与烹饪腔连通,以利用气道口421对烹饪腔进行进气和排气,从而满足烹饪器具100的烹饪需求。
需要理解的是,上盖10所开和的通孔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其它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以满足不同结构的导通件42的安装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换气装置40的其它部件可设置在上盖10内,也可以设置在煲体2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换气装置40的风机41设置在上盖1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气道口421与侧面的贯通位置位于上盖10上,机体还包括加热件50,加热件50设于上盖10。具体地,将气道口421设置为与侧面的贯通位置位于上盖10上,气道口421不仅能够向烹饪腔内进气,还能够将烹饪腔内的气体排出,从而减少了上盖10的开口数量,便于加热件50更加均匀地布置在上盖10上,减少了上盖10的冷区,避免了因低温区域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食物上或者冷凝水外溢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加热件50可以为发热管或者发热板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件50为发热管,利用发热管进行加热效果佳,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煲体20上设有安装位置,导通件42固定在煲体20的安装位置上(煲体20的开口高于锅体30的开口,安装位置位于煲体20高出锅体30的开口的位置上),导通件42安装固定后,无论上盖10是否关闭,导通件42的气道口421均与烹饪腔连通,以利用进气通道422、排气通道423以及气道口421实现对烹饪腔进行进气和排气,从而满足了烹饪器具100的烹饪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气装置,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
导通件,所述导通件设有进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用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腔连通的气道口,所述气道口包括彼此隔离的进气口部和排气口部,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部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口部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进气通道或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排气口部的开口方向呈相反的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排气口部的开口方向呈预设角度A设置,0°<A<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排气口部的开口方向呈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还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风机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进气件,所述进气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封堵阀,所述封堵阀设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口部和/或所述排气口部的打开或关闭。
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烹饪腔;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设于所述机体,所述换气装置的气道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
煲体;
锅体,所述锅体设于所述煲体,所述锅体的内部形成所述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经所述锅体的开口与外界连通;
上盖,所述上盖以开合的方式与所述煲体配合,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换气装置的导通件设于所述上盖,所述气道口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开口的侧面贯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上盖。
CN202122408413.1U 2021-09-30 2021-09-30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686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413.1U CN215686937U (zh) 2021-09-30 2021-09-30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413.1U CN215686937U (zh) 2021-09-30 2021-09-30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6937U true CN215686937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8413.1U Active CN215686937U (zh) 2021-09-30 2021-09-30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6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77423A1 (zh) 空气炸锅
CN107131559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一体式厨房电器
CN105972700A (zh) 空调器及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08582205U (zh) 一种电蒸箱
CN206560362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
CN212281056U (zh) 一种锅盖及其空气炸锅
CN210114356U (zh) 排气方式改进的空气炸锅
CN215686937U (zh)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8228845U (zh) 蒸汽阀组件、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4799680A (zh) 气流搅拌电饭煲
CN215686882U (zh) 通道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5860212U (zh) 空调器及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5686883U (zh) 换气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6090147U (zh) 一种新型降温空气炸锅
CN211795863U (zh)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CN217959770U (zh) 空气炸锅结构
CN218552120U (zh) 引流式空气炸锅
CN211155316U (zh) 空气炸锅
CN214964761U (zh) 一种食物烘烤器具
CN216090141U (zh) 烹饪器具
CN201050845Y (zh) 全新风双冷一体式区域分配送风厨房空气调节器
CN217013617U (zh) 烹饪器具
CN218832512U (zh) 一种多功能锅具
CN211748730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8246895U (zh) 一种侧向进风式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